《风筝》鲁迅教学实录(精选17篇)由网友“Turb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风筝》鲁迅教学实录,欢迎参阅。
篇1:《风筝》鲁迅教学实录
《风筝》鲁迅教学实录
师:风筝是写实的,写一对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从第三自然段看起,看看两兄弟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生:文章中“我”非常讨厌风筝,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而小弟却非常喜欢风筝。
师:文中用的是“讨厌”吗?
生:是“嫌恶”。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有区别吗?文中用“嫌恶”说明了什么呢?
生:“嫌恶”比“讨厌”程度严重多了。说明“‘我’不是一般的讨厌风筝,而是极其讨厌”。
师:但小弟弟可不是这样的,有两个词语很能看出,哪两个?
生:当看见风筝落下来时,小弟弟“惊呼”;当风筝的缠绕解开时,小弟弟“跳跃”。
师:文章围绕风筝写了三件事,我们先看第一件好不好?
生:第一件事是“我”发现了小弟弟偷偷做风筝,就生气地把他的风筝撕毁了。
师:这里有一个成语,写了小兄弟花了多少功夫做这个风筝,是哪一个成语?(引导学生找出)对了,就是“苦心孤诣”。
(先生边说边板书。由于黑板安得比较高,要踏上一个小木凳才能够得上。先生一步一步地踏上小木凳,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下这4个字。)
“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诣”,《桃花源记》有这个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连起来的话翻译这4个字?
(《桃花源记》学生大概还没有学过,但先生这种词语解读方法当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学生站起来:“煞费苦心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先生有点不满意:请重说一遍,完整地说。
生:“苦心孤诣”的意思就是煞费苦心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师:当“我”发现小弟弟“苦心孤诣”做出风筝时,“我”怎么样了?
生: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师:这里是连续三个动作。“折断、掷、踏扁”,恶狠狠的,然后,傲然出去了。“傲然”是什么意思?这个“傲”你们会组词吗?
(生解词,做组词练习。然后)
师:请大家拿出纸来,写一句话,把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心情写出来。
(先生关注地走进学生中,片刻,有学生站起来……)
生1: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沮丧地低下头,泪还是不听话地流下来。
生2: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原先水灵灵的大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他使劲地想,绝不屈服,绝不流泪。
师:写得真好。现在我们阅读第二件事。这件事写“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偶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偶尔”,说明什么?这本书还是外国的,你有什么见解?
坐在前面的一位学生举起了手(原先他已经回答过问题的了)。先生微微笑了笑:“还有吗?后面的,我能随便叫个同学吧?”
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说明当时中国扼杀童真童趣是很平常的,这很残酷。”
师:为什么是“不幸”呢?懂得这个道理吗?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沉重。
师:这里连续用了4个“堕”字。(先生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帮我写这个“堕”字,不要看书。我有点想不通,这里用了4个“堕”,“心”为什么用“堕”来描述呢?
生:“心”变成沉重的铅块,所以可以用“堕”。
师:再请大家注意“精神的虐杀”这5个字:“虐杀”的“虐”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一下,下面和雪花的“雪”刚好相反。这个“虐”在《向沙漠进军》里出现过,“肆虐”。
请这位同学把第二段读一遍。(生读)
师:现在开始阅读第三件事。第三件事看起来同样很简单,“我”要向小兄弟道歉,但“小兄弟”已经把这件事忘了。为什么听了“小兄弟”的话,“我”的心又沉重了?
生:因为小兄弟已经对这事习惯了,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师:我最欣赏你的“习惯了”,可能小兄弟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子女的,这使我们看到民族中一些人的不良习惯。大家不妨看看文章的开头,文章写于1925年1月冬天。我们看看开头的两段,可以轻声读,也可以默读。请大家注意其中“惊异”“悲哀”这些渲染气氛的词语。
先听老师范读。(先生自己很有感情地把这个句子读了一遍,自己边读边解释。)
“我现在在那里呢?”怎么不知“我”在哪里呢?写出一种惆怅和焦虑。“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
(师生一同深情朗读)
师: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明显的“首尾呼应”,“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中的破折号值得品味。我给大家示范一遍。大家下课后好好体会一下。
下课。
篇2:鲁迅风筝教学实录
鲁迅风筝教学实录
一、课前预热
师:老师备课时看到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则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是谁啊?
生:【齐声】鲁迅!
师:大家读过他的作品吗?
生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2:《社戏》
(还有学生在下面说《孔乙己》、《狂人日记》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很熟悉,真让老师高兴!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的是选自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风筝》。
三、整体感知,概括故事
师:预习过作品了吗?
生:【齐声】预习了!
师: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这篇千字文中所呈现的故事吗?同桌之间可以合作。
(同桌间进行合作交流)
师:谁来说说?
生3:二十年前“我”亲手毁坏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想补救却不得。
师:概括得很好,注意了故事中的时间跨度和人物关系。
四、细研文本,解读风筝
师:兄弟间的冲突竟源于一只风筝,这小小的风筝身上会藏有怎样的密码呢?
(学生表现好奇)
师:不妨先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风筝?请用“在第几自然段中找到了怎样的风筝”来表述,语言尽量简省。
(学生开始寻找)
生4:我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眼前的风筝。
师:用时态来概括,不错!你能把这一段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朗读声音响亮,但有一处小错误,其他同学发现了吗?
生5:第三小句应该读成“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师:很好,“丫杈(chà)”是一个词。再请大家注意一下“我”看到风筝时的心情。
生:【齐声】惊异和悲哀。
师:怎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呢?
生6:北京冬天就有风筝放飞,这在故乡应该是不多见的,所以“我”觉得惊异。
生7:“我”看到风筝引起了对往事的沉重回忆,所以感到悲哀。
师:你分析问题注意到了上下文的贯通联系,这种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看来这儿的风筝有穿针引线,开启下文的作用。请继续寻找文中的风筝。
生8:我找到了第二自然段中故乡的风筝。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如何来描写故乡的风筝?
(学生齐读)
生9:作者写到了风筝的声响、风筝的颜色、风筝的形状。
生10:我觉得还有感情。
师:何以见得?
生10:“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一句中“寂寞”、“伶仃”、“憔悴可怜”都表示感情。
师:说得好,就请你把这句再读一下吧!
(学生朗读)
师:确实读出了感情。作者把风筝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故乡的风筝成了江南早春二月的一道美丽风景,连寂寞的瓦片风筝也是春色一点。而这难道又仅仅是在写景吗?难道这不是一种暗示么?我们能够想象这风筝下面站着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暂不解答,先留个悬念吧。能找找故事中的那只风筝吗?
生11:是第三、四自然段中那只撕毁的风筝。
师:对,就是这只小小的风筝牵扯出的是兄弟两人截然不同的表现,请结合关键词句圈点勾画出他们对风筝的情感和具体行为。
(学生圈点勾画)
生12:小兄弟最喜欢风筝。
师:有具体表现吗?
生12:看别人放风筝时会“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甚至于小半日”,还会“惊呼”、“跳跃”。
师:你来读一下他的这些表现,好吗?
(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
师:他读得怎样?请同桌点评一下。
生13:读得很好,读出了小兄弟心中的渴望。
师:你还能说说小兄弟喜欢风筝的其他表现吗?
生13:他拾枯竹在什物堆中苦心孤诣地偷做风筝。
师:你说的“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解)
师:谁知道这个成语的解释?
生14:指费尽心思做事情。
师:这就足以表明小兄弟对风筝的热爱,那他为什么如此钟情风筝呢?
生15:我觉得风筝就是小兄弟儿时的玩伴,心中的希望,他爱风筝是一种儿童的天性。
师:你在这里发现了儿童的天性,是啊,每只风筝的下面都会有一颗可爱的童心,这不就是风筝所藏密码之一吗?来,到黑板上把它写一下!
(学生板书:儿童天性)
师:再来看看“我”的情感和具体表现。
生16:“我”对风筝是“不爱”、“嫌恶”、“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从“不许放”、“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就能看出来了。
生17:还有“我”的“愤怒”,“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还有“傲然走出”。
师:找得很全面,谁来把其中描写动作的这一句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我也来读一下。
(教师朗读)
师:我们俩读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齐声】老师你读时有些小的停顿。
师: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啊?
生18:你好像故意把这些动作分解开来,像“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中间用个逗号,有个停顿,我觉得有点折磨人。
师:啊?是说老师我折磨人吗?(笑声)
生18:不,不,是作者这样写的,是作者折磨人。(笑声)
师:哦,应该是作者让他笔下的“我”如此冷酷无情。想想小兄弟竟敢瞒天过海,顶风作案,“我”自然气急败坏。(笑声)
师:而所有的这些仅仅是要说“我”的“粗暴”吗?想想在这儿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投影相关链接:
材料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 子
材料二:鲁迅父亲早逝,他便以一个封建家长的资格来管束教导弟弟
------李允经)
(学生边读边讨论)
生19:我认为作者是在表现一种人对人的压迫。
生20:我觉得这是封建专制的体现。
师:你对中国历史很熟稔,一下子就触及到思想的本质。这应该是风筝所藏密码之二了吧!请上来写出你的发现。
(学生板书:封建专制)
师:好,很工整,请继续寻找文中的风筝。
生21:在第七自然段中还有补过的风筝。
师:你的'概括紧紧扣住文章的语言,很精准,那我为什么想到要补过呢?
生2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我”是在进行“精神虐杀”。
师:你是联系上文找到了原因,真聪明。能说说何谓“精神虐杀”吗?
生22:我觉得摧毁风筝实质上就是在摧毁童心,扼杀儿童的天性。
(教师鼓掌)
师:你就是位小小思想家,考虑问题有深度!“精神虐杀”作为风筝所藏密码之三很清晰了,也请你来写一下。
(学生板书:精神虐杀)
师:“我”成了制造“精神虐杀”的刽子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责,那“我”想怎么来补过呢?
生23: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师:这只补过的风筝最终放飞于蓝天了吗?
(学生齐摇头)
师:为什么?
生:【齐声】我们已经是大人了。
师: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放之于成人身上,便可能只成了小丑。所以请同学们记住有时生命不可错过,有些错失是无法补救的。“我”还想过其他的补过办法吗?
生24: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师:有效吗?
生:【齐声】没有!
师:看看小兄弟怎么说的?
生:【齐声】有过这样的事么?
师:读得很整齐,味道淡了点,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25:有些惊奇。
生26:还有些茫然。
师:好,那就再读一遍。
生:【齐声】有过这样的事么?
师:对此“我”又是怎么看的?
生27: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摇头)
师:先看看谁在说谎?
生27:弟弟在说谎,他想安慰哥哥。
生28:不对,是“我”在说谎,小兄弟根本没有怨恨了,也就无宽恕可言,“我”硬要他宽恕的话,就是自欺欺人了。
师:讲得太好了,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自己是怎样说的。
(投影相关链接:
材料三:自己做过的错事应该牢牢记住,并不是人家不记得了就可以过去。 ------鲁迅
材料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
(学生齐读)
师:谁能发现此处所藏的密码?它体现了一种智者之思。
生29:表示“我”在不断反省。
师:好,能用四字短语来表述吗?
生29:自我反省。
师:把它写出来!
(学生板书:自我反省)
师:我们一路探寻,一路思考,已经解读出风筝所藏的四层密码,了不起,还能有新发现吗?
(学生迟疑)
师: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
师:“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有什么暗示吗?
生30:这里还有一只风筝。
师:怎么解释?
生:想到故乡的春天“我”就会想到风筝。
师:给这只风筝起个名字,好吗?
生30:我觉得是逝去的风筝。
师:不错,那老师来把这两个自然段读一下,请大家体会这里面的感情。
(教师范读)
生31:表达了“我”内心的“沉重”和“悲哀”。
师:用文中的语句表述得再完整些。
生31: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师:为什么“只得沉重”,为什么“悲哀无可把握”?小组讨论一下。
生32:“我”无法摆脱自己制造的“精神虐杀”,所以只能痛苦,“只得沉重”。
生33:小兄弟已全然忘却了自己所受的“罪”,让“我”无法求的宽恕,所以有“无可把握的悲哀”。
师:看来“我”面对无法改变又不可摆脱的现实保持着清醒,正视别人忘却都不再提及的罪责勇于去担当。这让老师想到了季羡林先生,想到了他写的《幽径悲剧》。
(投影相关链接:
材料五: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季羡林
材料六: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史铁生)
(师生齐读)
师:作为思想启蒙者,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怀,请联系史铁生的这段话来思考。
生34: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精神。
师:发现得太深刻了,人类开始自我救赎,上帝就笑了!
(学生板书:自我救赎)
五、完成解码,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发现的五层密码依次排列,我们一起将它们串连缀接一下吧!
师生:《风筝》告诉人们要保护儿童天性不受封建专制的精神虐杀,要在自我反省中完成自我救赎!
师:这不就是鲁迅在《狂人日记》结尾处喊出的“救救孩子”!不也在告诉我们要保持人格之真,绽放人性之美吗?
(教师板书:保持人格之真 绽放人性之美)
师: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可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依旧能感受到他的思想温度和穿透力量。同学们,我们还会怕周树人吗?
生:【齐声】不!
师: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挑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放风筝去!(同学一片欢笑)
篇3:《风筝》教学实录一
《风筝》教学实录一
贾存君
一、 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诗中描绘了春天孩子们放学后忙着去放风筝的情景。
师:很好。诗的后两句让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春》中的哪句话?
生: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师:是啊,早春时节正是孩子们争相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放飞美丽的风筝,也正是放飞了自己的好心情。可是,文学家鲁迅先生看到天上飞舞的风筝,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风筝》来共同研读。
(教师书写课题)
二、 自学课文,把握内容
1复述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字,通读了课文,有谁能够为大家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生: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看到北京天空飘飞的风筝,想起了小时侯自己不喜欢放风筝也不让小兄弟放,把小兄弟偷做的风筝毁坏了。中年之后,他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认识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非常后悔,找机会向兄弟道歉,可是他的弟弟已经忘记了,这让他的心情更加难过。
师:你的复述非常完整、准确。
2分析人物形象
师: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3、4自然段
师:请仔细地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名学生朗读、自学5分钟,教师点拨
生:从第3段可以看出小兄弟身体瘦弱。
生:从第3段“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天真可爱,特别喜欢放风筝。
生:从第4段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心灵手巧。
生:从第3段中可以看出鲁迅独断专行。
生:从第4段中“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的几个动词可以看出我特别冷酷,不让小兄弟放风筝。
师:“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
生:“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师 :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
生:“我”是为了小兄弟好,是爱他。
师: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不让他放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息,多年之后发现这是错的很自责,而弟弟已经忘却了。体现了我对弟弟的手足之情。
师:刚才的自学大家完成地非常好。文中还有一些蕴涵深意的句子需要我们理解,下面我们进入自主提问、合作学习环节。
三、 自主提问、合作学习
1、将课前小组未能疏通的句子、疑难问题提出来
(1)生: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生:“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3)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4)生:兄弟的忘却为什么使我“心只得沉重着”?
(5)生: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
(6)生:“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2、小组讨论8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师生交流,逐一解决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不必拘泥于问题的顺序。
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的是“我”不顾弟弟的喜爱,粗暴地将风筝踏扁。
师:不过是毁坏了一个风筝,怎么能称为“精神的虐杀”?
生:因为这么做伤了弟弟的心。
生 :还有,放风筝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鲁迅这么做,使弟弟不能从中得到这些好处。
师:可以看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后悔、难过。
师:这能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生:知错就改。
生:我想分析第6个问题。当年我认为自己的作法是对的,可是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自己错了,所以说是“不幸的”。
师:你分析得很好。请继续。
生:第2个问题我来分析。因为作者离家多年,所以说是“久经诀别的故乡”,也因此看不到故乡的春天,如今北京天空浮动的风筝让他想起了故乡的春天。
生:第1个问题,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浮动的风筝让“我”感到“惊异”,着让“我”想起了小时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所以说“悲哀”。
生:我来解决第4个问题。“我”本希望小兄弟怨恨“我”,可是他忘却了,可见小兄弟并不认为这是精神的虐杀,认为兄长当年做的是对的,我为他的不觉悟而感到更加难过。
师过程大家分析的都很好,有谁愿意解决第5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要“躲”到严冬中去?
生:因为他不想回忆过去的事情。
师:那为什么有说“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仅仅是指自然环境吗?
生:不是,是说大家都没有认识到玩具对儿童的意义,都受封建思想的控制,认为要“有出息”,就不能玩。
师:是啊,人们的不觉悟让人不寒而栗。
四、 探究主题
本文的思想主题是多方面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
(1)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
(2)深刻的自我反省
(3)对像小兄弟一样的人的不觉悟的感慨
五、 拓展及作业
师:你喜欢哪种游戏?如果家长反对,你会怎么做?
生:我喜欢打篮球。如果家长反对,我会告诉他们打篮球可让我精神放松、锻炼身体。
生:我喜欢玩布娃娃。如果家长反对,我会对妈妈讲,我为娃娃作衣服可以培养我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对我是有好处的。
六、 总结
这篇文章思想深邃,我们既可以读出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请,也可以看到他接触了科学之后时时的反省自己,也可以品出他对“被虐杀者”不能自我醒悟的感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长于捕捉素材,勤于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于
篇4:《风筝》名师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思想教育: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
课室学生四人一小组摆设,以便讨论问题,教师打印好“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风筝》这一课。内容,从中我们了解了儿童时候鲁迅先生与他小兄弟之间的亲情,但从现在看来,鲁迅先生却是一看到风筝,就想起儿时对小兄弟放风筝和做风筝的态度,心里面就只有悲哀和沉重。那后来几十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心情有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意义。
(板书:风筝)
二、问题探究
1、教师指导朗读。
(强调声音、语调、速度、感情的把握,以读为本,理解内容)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下面我们来齐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第5段至第12段,注意朗读时的语速和情感。
(学生阅读时教师细听,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
2、教师引导问题探究。
师(齐读完后):刚才同学们朗读得非常好,说明大家在家还是非常认真地阅读了课文的。
师:课文前面部分讲到了鲁迅先生出于“好意”,“关爱”小兄弟,不允许他放风筝,还把他做的风筝毁掉,后来他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指名朗读,学生思考)
师: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那大家听完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思考,拥跃举手回答)
生:他是看到一本书之后,知道自己错了的。
师:有没同学补充,回答完整一点?
生:他是偶尔看到外国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他认识到了自己儿童时对小兄弟的行为的错误的。
师:大家说对不对?
生:对!(齐声)
师:对了,中年后的鲁迅先生是看到外国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才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正确的观念的。那么,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文中讲到了他受到了惩罚,那他受到了什么惩罚?
(学生思考,教师边板书:明理)
生:心情很沉重。
师:从哪句话里可以看出来?
生:(七嘴八舌)“我的心好像变得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
师:对了,鲁迅先生明理之后,开始自责,而心情也便变得更加沉重起来。(边讲边板书:沉重)这一段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中吗?
生:鲁迅先生看到外国一本讲述关于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鲁迅先生后来知道儿时犯了错误应该庆幸才是,为什么会觉得不幸呢?思考一下。(学生积极思考)
生:因为他认识到儿童时对小兄弟犯的错误,是对他一种精神上的虐杀,在今天看来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幸的。
师:好,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可能鲁迅先生认为自己儿童时,受到的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是非常不幸的。
师:这两个同学的回答都非常好。对兄弟精神上的虐杀、对封建观念、封建思想的批判这对鲁迅来说都是非常不幸的。既然,鲁迅先生知道自己错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生:想办法向他的小兄弟说明。
生:向他的小兄弟认错,并想办法弥补。
师:对了。几十年过去了,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念念不忘,想办法安抚小兄弟曾经受伤的心灵。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知错就改的人。
生:很珍惜兄弟间的感情。
师:不错,这两位同学答得很好。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对兄弟间的亲情非常看重。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可贵精神之处。在我们的同学当中,也有很多同学就有他这种精神。(教师边讲边板书: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珍惜感情)
师:几十年过去了,他想用什么办法来补救呢?行得通吗?
生:鲁迅先生想过用两种方法弥补:他先想送风筝给小兄弟,陪他一起放风筝,但又觉得他们都已是中年了,所以,又想跟小兄弟讲明这件事,希望得到他的原谅。
师:对了!既然他想了两种尝试想弥补以前的过失,请求小兄弟的原谅,但小兄弟的态度又如何呢?大家想一想。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示小兄弟的态度的话。
(学生快速阅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明事)
生:小兄弟的态度是这样的:“有过这样的事吗?”
师:前面鲁迅先生最希望听到的是什么话?
生:(齐声回答)“我可是毫不怪你呢?”
师:好!听到的与希望的完全不同,那么,按道理小兄弟既然记得了,心理应该是轻松起来才对的,可是,鲁迅先生的心情是不是变得轻松起来了呢?
生:(齐声回答)不是。
师:那心情是怎样的?
生:(齐声回答)沉重下去。
师:没错,心情还是那么的沉重。(边板书:沉重)你们想想:他听到小兄弟的话,为什么会沉重?你如何理解“有过这样的事吗?……”这句话?
(学生思考,各抒已见)
生:小兄弟是真的忘记了。
生:小兄弟并没有忘记,因为他不想把旧事重提,不想伤害兄弟间的感情。
生:小兄弟可能是忘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他们生活在封建黑暗里,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保守,觉得听从父母、兄长话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从来没把这样的事当成是不开心的事。
师:嗯,这几个同学回答都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有认真思考,能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学习就要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讨论研究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一段,大家先仔细阅读,小组讨论投影片上的思考1,呆会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好。(打开投影机,显示问题1、课文最后语句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学生阅读后热烈地讨论“思考1”)
(请学生自愿读“思考1”)
师:刚才大家都非常认真地思考,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个组表现得最好,先看第一个问。哪个小组来回答?
生:因为作者也不知道小兄弟究竟有没有原谅自己,所以他觉得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生:因为作者不曾忘记自己儿童时对小兄弟精神虐杀,而这种悲哀是一直让作者心情沉重着,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生:作者原来想到小兄弟会原谅自己的,但小兄弟的回答却是作者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还有一些类似的回答)
师:好,几个小组回答都很好。都有自己的见解,最主要的这无可把握的悲哀是由于作者对小兄弟的反应是原来意想不到的。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
生:因为作者心情沉重,想忘掉这伤心的事。
生:因为作者一看到春天,就想到这件事,心情就不好,所以宁愿躲到严冬中去。
生:因为作者不敢面对现实,想逃避它。
……
师:没错,作者看到春天就会想起风筝,想起儿时对小兄弟的精神上的虐杀,心情就会很沉重,所以他想摆脱这种沉重的心情,忘掉这个悲哀。下面我们来看下一道讨论。(投影讨论2:文章结尾说:“四周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的冷气”,这里的“严冬”、“寒威”和“冷气”指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
师:停下来,我们来看看你是如何理解这“严冬”、“寒威”和“冷气”的。
生:“严冬”可能指的是封建制度或封建观念等。也可能指的是社会的黑暗和恐怖。“寒威”和“冷气”是指作者因此而产生的沉重、悲哀的心情。
生:我觉得“严冬”除了讲当时北京的寒冷的冬天外,还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寒威”和“冷气”就是指作者当时的沉重的心情。
生:“严冬”还可能指当时中国社会的形势还处于黑暗中。
……
师:大家回答得都非常好。这:“严冬”除了讲当时北京的寒冷的冬天外,“严冬”还可能指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等,还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寒威”和“冷气”就是指作者当时的沉重的心情。也是对当时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社会的黑暗的批判。(板书:对当时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社会的黑暗的批判。)
四、拓展体验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来讨论一下,看屏幕(投影:大家你如何看待文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尤其是你们这个年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呢?
(学生讨论,都举手想表明自己的观点)
生:我认为这句话不是很正确,现在许多厂商为了获得很好的利润,做一些有害的玩具或游戏,比如说打游戏机,很多同学整天打,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影响了学习,打久了还会对眼睛有害。
生:我也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我们也有很多同学打游戏机,整天玩而荒废了学业。
生:我觉得有对的,也有不对的,现在生活中,有很多游戏、玩具有的有益于开发智力的,如数字游戏,拼图游戏等等。
生: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比如上体育课时,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游戏,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体能等。
……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很有水平,我们是中学生了,对一些物品应该也有自己的看法,有是非的分辨能力。对待玩具和游戏,关键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它们才是最主要的,好的我们支持,不好的我们就应该抵制它。
(下课铃响)
师:好啦,这个问题大家课下还可以继续讨论一下,作业 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下课……
五、板书设计 :
21、风筝 鲁迅
明理——沉重
明事——沉重
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珍惜感情
对当时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社会的黑暗的批判。
六、教学说明
本课教学重在内容的理解、问题的探究上,所以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的问题比较多一点。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连贯、紧扣文章的内容,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与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师的“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才能追随教师,积极、主动地思考,才会沉浸在整个教学当中去。
篇5:鲁迅《自传》教学实录
鲁迅《自传》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大家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师:那好,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生:(班长起头,开始集体背诵)《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民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师:很好,这首诗是作者1949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所作。在这首诗中,作者对鲁迅先生进行了高度评价,说他“虽死犹生”。那么,鲁迅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鲁迅自传》来了解一下鲁迅其人。(教师投影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2初评鲁迅)
现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四个方面对鲁迅进行了介绍。(教师投影:了解鲁迅(配图)
生:(速读课文进行概括)
师:读完了吗?
生:(齐答)读完了。
师:那谁来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
生1:第一方面是讲鲁讯先生的家庭变故。第二方面是讲他的求学经历。第三方面讲的是他的工作情况,第四方面讲的是他的著作情况。
师: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我觉得第一方面除了讲鲁迅的家庭变故,还讲了其他内容。应概括为:鲁迅的家庭情况。
师:说得很好,本文从家庭情况,求学经历,工作情况和著作情况四个方面对鲁迅先生进行了介绍。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这四个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摘要,看看作者在文中讲了哪些生活经历。
生:(摘要)
师:(巡视,并进行交流,指导)
师:好了,同学们速度很快,都已经做完了。那谁先来说一说,围绕“家庭情况”,作者都写了哪些要点呢?
生:(纷纷举手)
师:好,第一组回答这个问题。
生3:在这个方面中,作者介绍的主要内容有:父亲是读书人;母亲是乡下人,能看书;我幼小时不愁生计,十三岁时家逢大变故,后父亲重病去世。
师:第一组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4:还写了他寄人篱下的生活和他不愿做幕友或商人;决定旅行学习的经历。
师:补充得很好,“旅行学习”一词很有现代感,其实就是?
生:(齐答)外出求学。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围绕外出求学的经历,作者写了哪些事?来,第二组同学来回答。
生5:作者先上了江南水师学堂,后又改上路矿学堂,之后又到日本去留学,先学医学,最后弃医从文。
师:回答得很准确。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三个方面,这一部分事件较多,第三组同学谁来试一试?
生6: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物学教员;绍兴中学做教务长;师范学校做校长;南京教育部做部员;移入北京后兼做北京大学等校讲师;做厦门大学教授;做中山大学教授,后辞职。
师:你回答得很好,很全面。现在只剩第四部分了,第四组同学谁来回答呢?
生7:作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若干翻译作品;《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
师:你回答得很好,不过你读错了一个字,哪个字呢?
生:(齐答)〈〈唐宋传奇〉〉的“传”(音:chuán)
师:对了,那个字应读chuán。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把同学们的答案整理了一个表格,请大家根据这个表格,对自己已摘录的要点进行补充,订正。(表格略)
生:(迅速进行补充,订正)
师:(巡视,答疑)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摘要工作。我们知道鲁迅是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很高的成就,有很高的威望。但这篇自传却用了千字左右的篇幅,对自己50年的生活进行了概述。这给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同学们去查找资料以补充课文之不足,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资料。
生8:我查到了很多资料。
师:那找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说一说,给其他同学留点机会。
生8:(笑)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的周宅,消息传到京中为官的祖父周介孚那里,当时正有一位姓章的高官来访,祖父便给他的孙子起了“阿樟”为乳名,学名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和雨伞音近,便改名为豫才,到南京求学时,又改名为周树人,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为笔名。
师:很好,这位同学对鲁迅的名字进行了一番考证,。谁还有其他的资料?
生9:我查到的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有一次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电影,在画面上忽然见到一个中国人因为俄国人做侦探被俘而将被斩头,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因此作者感到医学并非一件要紧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料,这对我们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他的人品有很重要的价值。那谁来说一说,鲁迅当初为何学水师、矿路和医学呢?
生10: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生11:鲁迅学“水师”和“路矿”,也许是受了当时洋务派的影想通过强兵、富国来实现他的救国理想。
师:你们答得很好。我们把刚才几位同学找到的资料进行一下梳理不难发现,鲁迅的每一次人生追求都和他救国救民的人生理想有关。
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文章第一自然段,你能明白少年鲁迅为何不愿做“幕友”或“商人”了吗?
生:(齐答)明白。他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师:很好。谁还有其他的资料吗?
生12:我补充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有关资料。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军队炮轰大沽口的侵略行径,抗议段琪瑞执政的卖国行径,会后,群众到执政府门前请愿,却遭到段琪瑞执政府的血腥屠杀,伤亡惨重。这一天成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殉难。
师:很好,谁来补充一下,面对“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做了些什么?
生13:消息传来,鲁迅先生极为愤怒,在《无花的蔷薇之二》等文中控诉了段琪瑞反动政府的反动卖国行径,号召人民起来进行斗争。
师:面对残酷的屠杀,很多文人采取了沉默和逃避,但是鲁迅先生却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站了出来,同反动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你们看到先生的铮铮铁骨了吗?
生:(点头)看到了!
师:你们看到先生的凛然正气了吗?
生:(点头)看到了!
师;还有其他资料吗?
生14:我查到鲁迅的著作情况 。其中有《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要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呐喊》,《彷徨》两本诗集,一本散文诗集《野草》,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等多部杂文集。
师:够了,够了,已经很多了,可是鲁迅在说到自己的著作情况时,却说得轻描淡写,这是为何?(生欲答,师止住)时间有限,机会难得,再找最后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资料。
生15:我查到了一段评价鲁迅的文字。
师:很好,给大家念一念。
生16: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新文化的旗手,他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中国人民解放独立,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毛泽东评价他时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方向。
师: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呀!通过刚才的资料补充,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说说鲁迅其人。哪组想好了,就派一位同学把你们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
生:(开始讨论)
组1:(板书)自尊自强,谦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组2:(板书)有正义感,不畏黑暗势力。
组3:(板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师:总结得很好。这说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鲁迅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就是同学们心中的鲁迅。那么研究鲁迅的专家学者又是如何评价鲁迅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师下发的参考资料,勾画要点,以加深对鲁迅的了解,并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题目是《我眼中的鲁迅》。能完成吗?
生:(齐答)能。
师:好,这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篇6:雪鲁迅教学实录
一、猜谜背诗,激趣导入
师:同学喜欢不喜欢猜谜语呀?
生(齐):喜欢。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小黑板上的谜面(出示小黑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生(齐):雪。
师:聪明!反应快,猜得又准确。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生1:从“雨落横山”这四个字中,我就猜出谜底是“雪”了,“洁白”、“寒”、“漫天扬”这几个词,更证明了我猜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生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来写冬雪的诗句。
师:除了岑参的这句诗外,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写雪的诗句呀?
生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生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生6:北国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生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生1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生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13:说到雪的诗,我也想到了一首跟雪有关的诗。(忍不住笑)
师:这首诗真的那么有趣吗?欢迎你给全班同学朗诵一下,让同学们都来分享这首诗带来的快乐。
生13:不仅诗好笑,而写诗的故事更有趣。
师:讲雪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他给大家讲故事呀?(鼓掌)
生13:古时候,有三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位当官的,一位懒汉,三个人在一个雪下得很大的日子里来到一位老农家躲雪,望着天上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三个人都觉得无聊极了,其中的读书人就说,咱们以雪为内容来做一首诗,于是,读书人先开了头“大雪纷纷坠地”,当官的,整天溜须拍马,也借雪歌颂皇恩,牵强出了一句:“这是皇家的瑞气”;懒汉不懂做诗,但很希望天天下雪,这样就不用下地干活了,于是也说了一句:“下个三百六十五天”,正在为天下雪不能下地干活的而忧愁的老农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骂了懒汉一句“放你娘的狗屁”。于是四人就凑成四句诗:“大雪纷纷坠地,这是皇家的瑞气;下个三百六十五天,放你娘的狗屁”。
师:从这个雪天里写雪的诗的故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14:文如其人。故事中的四个人,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懒汉和农夫所作的两句诗太通俗了,简直不是诗,而读书人和官吏作的两句“大雪纷纷坠地,这是皇家的瑞气”书面色彩也较浓,“地、气”也押韵。
生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各人的功利观念的不同,对同样的雪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差别也很大。
生16:这正印证了教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生17: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雪,由于四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作出来的诗内容也不同。
师:真聪明!大家的悟性太高了,面对同样的一个雪的故事,大家却谈出了好几种理解和感受。那么,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雪,我们班的六十多位同学们会得出什么样的阅读见解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解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散文诗──《雪》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词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同学们预习情况,请大家看上银幕来:
(投影显示下列生字生词,挑生读生字词,解释词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
忙碌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朔方
凛冽
明确: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奁(Iián)
灼灼(zhuó)
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ò)
凛冽(lǐn
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弥漫
明确: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融,溶化。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三、播放录音,感知意境
师:我们先来听《雪》这篇课文的朗诵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调动自己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录音所描绘的画面。
(播放《雪》配乐朗诵录音,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感受录音描绘的画面)
师:散文诗朗诵都把同学们带入到什么样的画面中去啊?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从录音中感受到的画面。
生18:在我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清晰的画面:白皑皑的雪地上,生长着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远远望去,山花烂漫,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在雪野中,嗡嗡的蜜蜂也忙着在花丛中传粉、采蜜。
师:是一幅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充满着自然情趣的雪野画。
生19:我眼前仿佛看到的是一幅江南戏雪景:一群小朋友在雪地中嬉戏,打雪仗,然后堆雪人,他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把一把地把雪往一处聚,可是由于小孩力太小,老是无法把雪拢在一块,最后在大人帮忙下,终于把雪人堆了起来,小朋友们用龙眼核镶入雪堆中做雪人的眼珠,又在雪人的脸上、嘴唇上涂胭脂,再把一顶小毡帽盖在雪人头上,一个活脱脱的不倒翁雪人便站在雪地中,小朋友看着自己亲手堆成的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对了着雪人拍手,点头,嬉笑。
师:好一幅小孩江南戏雪图,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描述得更生动形象了。
生20:我想到的是,由于天气转暖,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小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人的鼻子渐渐没有了,脸上的红色慢慢模糊了,雪人最终化成了地上一泓水,我把这叫做融雪图。
生21:我眼前浮现的是朔方的雪景:在刺骨的寒冷的天宇中,一阵大风刮过,雪地上的雪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向上升起,在天空中旋转,随风飘舞,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师:前面三位同学说的都是江南雪景,你给同学们讲述是朔方的雪。
生22:我脑海中出现是这样一幅画面: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位蓄着八字胡须,面容消瘦,嘴里刁着一支烟斗的老人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着在旋风中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旋转、升腾、闪烁的飞雪,紧锁眉头,陷入沉思中。
(同学们鼓掌赞赏)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大家对这个有创意的构思很欣赏,你应该告诉同学们,你构思这幅画的寓意以及你是怎想到这样的画面?
师:你感悟能力很强,又善于运用联想,大胆想象,给大家构思这样有人有景,寓意深刻的画面。
四、读议交流,理解寓意
师:前面,我们通过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同学们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交流了各自从声音方面感受到的雪景画面,那么,作者描绘的两幅雪景各什么特点呢?作者为什么要给描绘这两幅雪景图呢?鲁迅先生究竟要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就这个问题在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划道道,批眉注,写旁批;然后在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看法。)
师:下面,先来谈谈对两幅雪景图的特点有什么样认识?
生23:课文描绘的两幅雪景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雪野中有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多姿多彩,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和希望;朔方的飞雪是没有色彩的,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是向升腾上的,闪光的。
生24:江南的雪由于有多姿多彩的花草的衬托,显得光泽、柔媚,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是孤独的、冷寂的。
生25:江南的雪生意盎然,明艳秀丽,绚丽有趣;朔方的雪没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但却有着独立不羁、昂扬向上的性格。
师:几位同学的发言,虽然用词不尽相同,但都概括了两幅雪景图的特点: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板书: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板书:朔方的雪如粉,如沙)那么,同学们从这两幅雪景图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江南的雪描绘成明艳秀丽,滋润美艳,绚丽有趣的形象,而把朔方的雪写成如粉,如沙,决不拈连,随风升腾的形象呢?
生26:我从两幅雪景的描写中,读懂的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迥然不同,作者写江南雪的滋润,雪野中五颜六色的冬花开放,孩子们能把积雪堆成雪人,雪罗汉的最终融化,说明的是南方冬天气候的温暖、湿润;而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随风升腾,奋飞,都说明了北方冬天天气的严寒、干燥、风力大。
生27:我不同意你把课文的当成说明文来解读,这是一篇散文诗,诗是用来抒发作者情感的,从文中写雪罗汉消融过程的字里行间,我读到是作者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从江南雪的美艳,小朋友在雪地中塑雪罗汉的欢乐中,读懂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不仅仅是南方冬天气候的温暖、湿润。
师:好!这已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从各个度深入地发表见解。
生28:刚才,他说了他对南方雪景的读解,我接着说说,我对北方雪景的读解。“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如前面的同学所说,是北方冬天天气的严寒、干燥造成,因此,从作者对朔方严冬的景象的客观描绘中,我领悟到了的是作者对把朔方雪花变得孤独的冬天的憎恨和厌恶之情。
生29:作者在本文中,着重写的江南的雪。作者把江南的雪描绘得多姿多彩,小孩玩雪那么富有的乐趣,雪人融化得十分可惜,课文表现的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留恋和怀念。至于朔方的雪要表现什么,我想,这是一种对比衬托写法,目的是衬托江南的美好。
生30:我赞成你对本文写法的分析,本文运用的就是对比衬托写法。但我认为作者是以记忆中的昔日江南的雪滋润美艳雪野来衬托现实中的北方雪野的空旷寂寞、荒凉寒冷,描绘出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再借朔方飞雪“蓬勃地奋飞”的情景,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生31:我赞成为着重江南的雪的观点,我也认为文章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是为了突出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的。作者用“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个比喻句写江南的雪,表现了江南雪景的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传递了鲁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32:课文通过江南的雪中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自己向往春一般的雪景的美好理想;通过描述孩子们堆雪罗汉的场面,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33:“文如其人”,鲁迅先生的散文是鲁迅斗争精神和个人性格的写照,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在对朔方的雪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品格和他永不停息的倔强精神的热情赞颂之情。
生34:我不赞成把两幅画面的主题对立起来的观点。上学期,我们曾学习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在《故乡》中,作者也描绘了两幅故乡的画面:美丽的海边西瓜地画面,表现的是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萧条冷落的故乡画面,表达的是作者对农村衰败的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而作者通过《故乡》两幅画面表现的主题是:要靠奋斗去开创出新生活之路。我认为,鲁迅的这种信念地他的一生中是一贯的,在《雪》中,作者通过两幅鲜明不同的画面:江南雪景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朔方雪景是奋斗的象征,两幅画面统一起来,表现的主题应该是:要通过奋斗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师:同学的发言充分展示各自对课文的个性理解,太精采了。本文看似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但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描写江南雪的滋润,雪野中五颜六色的冬花开放,孩子们把积雪堆成雪人,雪罗汉的最终融化,抒发的是作者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板书: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而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随风升腾,奋飞,表现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抒发了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品格热情赞颂之情。(板书: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者通过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寄寓的鲁迅一个共同的信念:要用奋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这种说法,既符合鲁迅先生的一生的斗争品格,又把本文的两幅画面的主题统一起来,很有见地,我十分赞赏。(板书:对比,哲理:要用奋斗来创造美好的世界)
五、互动探究,品味语言
师:通过听录音,我们感受了《雪》优美的意境;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又读解了《雪》的幽深的寓意;既有优美的意境,又有深刻的寓意,《雪》称得上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了,美文要品读,才能领会其精妙,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品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和构思的精妙之处,同时将品读过程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大家共同探究。
(学生采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旁注发现的问题。)
师: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请大家谈谈。
生35:我发现课文用“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塑雪罗汉的特有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神、热闹、有趣。显得具体、形象、生动。
生36我领悟到比喻句“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含义。作者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喻体,一虚一实,从形到质,突出强调了江南雪野的特色。
生37:我发现作者说江南的雪“隐约着青春的消息”,除了赞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处,我隐隐约约觉得还应该有更深层的含义。可是我一时又说不出。
师:你是想请同学与你一道来解读这句话的含义吗?
生37:对,正是。
师:好!请大家仔细品读这句话,想一想,能不能帮助从中品出“隐隐约约觉得应有更的深层含义”来。
生38:用“处子的皮肤”来比喻雪,引起读者对江南的雪的形态的想象,写出江南的雪白皙、柔嫩、健康的特点,意境新美。
生39:我联想到诗人雪莱的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久吗?”。我想,江南雪野中隐约着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是在启示人们: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
师: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这是不是你隐隐约约感觉到而一时无法说了的那种的那层意思呀。
生37:对,这正是我意会到,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的意思,我谢谢他们两人帮我破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生40:我发现的本文有一处多余的地方。本文是题目是《雪》,课文也是通过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来表现主题的,可课文却用一句“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开篇,我觉得好像是多余的,是不是可经以去掉?
师:能告诉教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吗?
生41:前面的同学在谈感受、分析主题时,大家都没有提到这句话,好像它就是可有可无的句子,我结合题目和大家对课文主题的分析这两个方面去思考,便想到了这个问题。
师:明白了,你采用的联系题目和主题的质疑方法,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曾从课文质疑过程中,归纳了哪些质疑方法呀?
生42:联系题目质疑法,联系主题质疑法,分析修辞质疑法,关键词质疑法,联系上下文质疑法。
生43:有联系背景质疑法,从重复处质疑法。还有……我背不全。
师:背不全,没关系,我们能运用学过的方法去质疑问难就行了,前面的同学虽然没有背方法,不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了吗?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思考,从课文中提出更多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
生44:第一自然段说“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可后面又说“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你运用的又是什么方法发现问题呀?
生44:联系上下文质疑法。
生45:本文写的是两幅并列的雪景,课文由江南的雪景图的描绘转入朔方的雪景图,并没有转折的意思,可课文却用了一个表转折的连词“但是”,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我是采用语感质疑法发现问题的。
生46:课文结尾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师:你运用的又是什么方法发现问题呀?
生46:关键词质疑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了,越来越会提问题了,这几个问题非常有思考价值,下面请同学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各组派代表汇报探究结果,让全班同学来分享探究资源,补充和丰富大家的阅读理解。
生47:我们组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是,鲁迅先生写雪,把“雨”和“雪”作对比,借以引出下文的“江南的雪”,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因此这句话不是可有可无的话。
生48:我们认为,作品的中心是写雪,以描写雨来开篇,用带戏谑色彩的发问,起笔有意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也为下文留下了伏笔,别开生面。
生49:结合课文的结尾来看,我们组讨论后认为,课文开篇用“冰冷”、“坚硬”、“灿烂雪花”这些写“朔方的雪”特点的词语,把“暖国的雨”与“朔方的雪”联系起来,为结尾以“雨”收束全文埋下伏笔,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生50:我们讨论的结论有二:第一这是反衬手法,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第二用“暖国的雨”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结成冰雪的不幸。
生51:在分析本文的寓意时,我们组的同学发言就曾认为,作者是以南方的雪来衬托“朔方的雪”,第四自然段前的这个“但是”,把作者的这种意图就更加明显表现了出来了。
生52:我们组着重讨论了“但是”这个词的作用,通过反复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对两种雪景思想的情感的倾向性是不一样的,用了一个表示转折语气的“但是”,由上文对“江南的雪”的描绘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
生53:我们组在讨论时,认为“记不真切了”与“仿佛看见”并不矛盾。“记不真切了”是指回忆中对是否有蜜蜂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的印象已经不深刻,这是实写;“仿佛看见”是虚写,写作者想像中的“冬花”的开放,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生54:对于结尾那句话的含义,我们组的理解是:“孤独的雪”是因为“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
生55:我们对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理解的:“是死掉的雨”死掉的雨并不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转化;“死掉的雨”转化为雨水,滋润万物,迎来百花争艳的春天,因而说他是“雨的精魂”。
生56: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六、理解朗读,摘抄词句
师:通过读议交流,质疑解难,大家都了解了课文的寓意,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通过你的有声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
(学生朗诵课文,引导学生紧扣作者的情感,从重音、停顿、语调、音色等方面评议优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过程从略。)
师: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讲的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要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累积在心,需要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词语作业,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然后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过程从略。)
七、畅谈收获,归纳学法
师:《雪》这篇散文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生56:在预习课文时,我对本文为什么要给读者描绘这两幅雪景图总把握不准,通过同学在课堂的交流,我不但理解了《雪》的深刻寓意,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诵读,准确而的感情地把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我从本文的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了两种雪景的美:从明艳绚丽的江南的雪景领略到的是清新艳丽的美,从朔方的雪中,我领略到的是鲁迅反抗黑暗社会现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豪壮的美。
生:我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就是这样简短的课文,同学们在意境、寓意、语言等方面说出了大家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雪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见解。这不仅帮助我深入读解了课文,还开阔了我思考问题的视野,以前我在想问题总是考虑怎样才能正确,这节课让我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开阔思路,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从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散文学习的方法,要真正读懂一篇散文,要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散文描绘的意境,要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课文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读懂作者通过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师: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本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生:首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领会散文诗描绘雪景图,感受我们优美的意境。
(板书:感知形象)
生:接下来,自读《雪》全文,透过两幅雪景图分析,理解了课文的主题。
(板书:分析主题)
生:品读课文,质疑探究,体会、感悟体会课文在语言和构思的精妙之处。
(板书:品味语言)
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采语段、句子、词语,积累语汇。
(板书:摘抄积累)
师:感知形象──分析主题──品味语言──摘抄积累。这就是我们学习《故乡》这篇小说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像这节课一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散文阅读中去,举一反三,反复训练,形成能力。下面布置这篇课文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以后,以“我谈《雪》”为题,写一篇短评。
篇7: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的作品向来令学生头痛,为了公开课不至于太难看,我也算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进行思考。对《风筝》这篇课文的研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对于教学设计,我则思索了更长时间。一直思索怎样教可以使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不累不吃力,但是苦于不得要领。等到快开课的前两天,我才突然间顿悟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突破口。但是,教学完成以后,现自己反思如下:
1、作为“作品”处理,而非阅读技能处理
我的教学目的是试着让学生去挖掘鲁迅作品里的深层次内涵,试着让学生去体悟鲁迅人格的深邃与魅力。教学目标不是针对阅读技能而言的,所以,这堂课上完了,学生想习得阅读技能或是阅读方法的训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教学定位本不在此。
2、没有“导课”、“作者介绍”这些教学环节
作为公开课,老师学生心里都很清楚,上什么课谁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已,根本用不着“导课”这一环节。如果这样,我觉得那你就是在表演,表演给在场的听课老师看,是你老师自己在表演,而不是你在给学生上课。除非,你的“导课”环节确实很精彩,且体现了你的教学设计里头的某种核心的思想,且与下一个教学环节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否则,我想大可不必用“导课”这一环节。我自己很明显,我一直到临上课前,我还没找到这样准确且必不可少的“导课”设计,所以,我就没用这一环节。
“作者介绍”这一环节的设置省略,那是因为在上课前,本课的预习工作,我已经领着学生做了很多事情了。从网上下了一个介绍鲁迅的视频,播放给他们看;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些鲁迅其他作品;由于大一就通读过《鲁迅传》,写过小论文,所以对鲁迅我了解的也应该说比较多,我曾花时间讲过有关鲁迅的一些重要事迹。所以,通过预习工作,事实上,学生对鲁迅这个人已经有大体上的了解了。照这样来看,还有必要在课上花几分钟来介绍一下鲁迅吗?根本没有必要。
3、离“家常课”距离很远很远
一直以来,总坚信:越好的课越普通。家常课的味道是很重要的,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但是,我这堂课是不行的。因为这前的预习工作就做了很多事,为上的课做了很多的铺垫,所以我的这堂课设计是不能随手拿来给其它的学生上的。要上也得有个前提,一学生对课文要读得比较熟,二学生之前预习工作要充分,对鲁迅这个人有比较整体的了解。
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是接受不了的,肯定会晕头的。
4、教学问题设计既是缺陷也是困惑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问题呈现的,在这堂课的设计好以后,我自己也感觉问题较多,自己想整合成几个主问题,这样可以一条线贯穿下来。但是一直苦思冥想都一无所获。本来想请教虞老师的,后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又没问。本来以为自己能想出来,但是事实证明,我是自不量力!我还是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直想着把某几个问题删掉,精减成几个问题,但是,自己又比较“小气”,总感觉这几个问题都是挺重要的,不忍割舍任何一个。所以到最终开公开课的时候,主问题的设计与流程依然很糟糕,不尽如人意。
5、教学预设大于教学生成
整堂课的教学,最失败之处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是顺着我设计的环节一步一步往下走,而教学的动态生成可能并不是特别理想。就算学生有动态的生成,那也是在我的预料之内的,说的答案也是我所期望的答案。
教师理解是不是就一定要传授给学生?鲁迅作品《风筝》确实有很多隐喻意义,但是,这种深层的解读,是不是老师自己懂了,就一定要把它全教给学生呢?学生能接受的了吗?备学生远远比备教材重要。深知这一点的我,可是,或许是自己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整堂课的控制上,问题的探究上,知识的呈现上,主要还是以我原先的预设为主,我设好了圈套,等着学生来钻。
不过,这堂课生成的部分还是有的。比如:最后,一问“通过以上的讨论,你觉得这篇课文还仅仅是在讲风筝吗?如果不是,那这篇课文还在传达什么呢?”,对于这一问的设计,是和我整堂课的教学定位相统一的,我预设的主要落点是倾向于鲁迅个人的深度自省与顽强抗争的命运意识与民族意识。我也知道,初一的学生很难理解到这一层,所以在这一步,我主要让学生各抒己见便可,读出自己的心得,并不要求理解到这个高度。学生的回答,有说亲情的.,有说孩子教育的等等,这些都是我预设以外的,整堂课没有一个环节的设计和这种解读有密切关联,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读出来的见解,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教师的理解并不等于学生的理解。况且,这种理解,学生也能自圆其说,讲得合情合理。我觉得这样挺好。
尽管这堂课总体以预设为主,但是,我自己的头脑是清醒的。在备课阶段,本来也想把教学定位在从“亲情”、“教育”这些角度来解读文本,但自己总是不愿意,因为我个人总觉得,这样解读离鲁迅作品的高度相差太远,这样解读太肤浅。一直思索着能够深入浅出的教学本文,因为鲁迅作品的隐喻意义探讨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很大的难点。所以在课堂上,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灌输”,如果学生有的有难度,那就算了,大不了不解读,感觉感觉就可以了,否则,学生真的会晕头的。正如我所料,当我提出“为什么小兄弟会全然忘却?”这一问题时,学生感到很大的困难。为了思索的快些,我提醒学生:为什么小兄弟连自己当年的最爱“风筝”会忘记?你会忘了你的最爱吗?为什么小兄弟连自己最重要的精神都被虐杀了,还会忘记呢?怎样的人会连自己的精神被虐杀了,还会忘记?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探究。为了不造成盲目讨论的假象,我要求学生先自己静心沉思后,再和同学交流看法。讨论结束后,学生的回答,应该说是出色的,他们确实是在思考。但是,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与我的预设肯定有距离。这是我上课前,自己也早就料到的。我直接把答案灌输给学生吗?我没有!我没有发表过多自己的看法,我也没有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一直在提示他们,一直暗示他们,是不是可以思考得更深刻一些?当我确定学生实在只能回答成这样了,我笑了笑,我反问他们:你们对自己的答案满意吗?有好多同学叫到:满意!我便说,好!你们自己满意就好!在这里,我没有强行灌输,哪怕学生的解读不是很深刻,比较粗糙,但是,学生自己都很满意了,就没有必要去多说什么了。
6、“先入为主”思想的危害
在本文的教学中,贴近文字的研读或是说朗读,是不太多的。一考虑到整堂课内容比较多,快时间来不及,二考虑到整堂课定位是通过本文学习解读鲁迅人格,而不是定位在阅读方法与阅读技能上,所以对课文贴近文字的朗读,这一工作,我是课外让学生在预习这一环节自己去完成的。而上课,就是谈论交流看法。好比《风筝》这篇作品,只是了解鲁迅人格的一个“用件”而已,并不是作为“例文”或是“定篇”或是“样本”处理。所以课堂上,贴近文字研读,是做得很不够的。
由于课前做了很多工作,加上作为鲁迅作品来深度挖掘鲁迅人格,会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鲁迅写的文章,思想一定是很深刻的,只要是鲁迅的作品,里头一定包含着深度的社会反思与国民批判,一定包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悲悯与思考,一定包含着对自我或国民的解剖,一定是一个反抗绝望抗争到底的勇士形象呢?学生以后,如果一拿到鲁迅的作品,头脑里就有这样一种框框,就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我想这对阅读文本本身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语文教学怎样去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色彩,怎样去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意思,读出深度,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8: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散文,文章说的是“我”不许只有十岁左右的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仔细探究这篇散文,还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扞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的‘我’爱弟弟吗?请从文中找依据分析。”学生认为,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铁不成钢,是兄长对弟弟的管束。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层面,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难在第三层面,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这一层面,我设计的问题是:“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但是探究还是遇到了难处,只能我做提示。这一层后面讲下来,觉得很吃力,好在只是进行一种尝试。看来,对于鲁迅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自觉挖深、而不是教师帮他挖,还得继续思考。
篇9: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非常注重对作者及课文中有名人物的剖析、拓展。上《风筝》这一课时,我也毫不例外地介绍起作者贾平凹来:“贾平凹,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2月21日,毕业于西北大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班的A同学就叫了起来,“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贾平凹,而是鲁迅。”“你为什么说是鲁迅?”“因为我昨天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风筝》是鲁迅写的。”我明白了,原来他是把两篇同名的文章搞错了。我笑了笑,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其他学生。这时刘国正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明明就是贾平凹啊,你看,课文下面不是写着吗?‘本文作者贾平凹,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话音刚落,A同学就挠了挠后脑勺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实在是太粗心了,此《风筝》非彼《风筝》也。我赶紧抓住机会说:“其实,有很多文人写过《风筝》,贾平凹和鲁迅就是其中的两位。我们的A同学虽然粗心,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预习的时候,能自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不起。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但是千万别粗心,好吗?”听了我的话,A同学又腼腆地笑了。
风筝,飞吧,飞吧!
篇10:鲁迅《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朗读体悟;圈点评注品味语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细致品味文章语言,领会简洁凝练的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准备:
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鲁迅的相关资料。
教师:钻研教材。制作简易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中学了,学习任务更重了,你们平时有没有抽空想过学习和玩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会儿时间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回忆了“我”毁掉了弟弟的,后来“我”知道自己(),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我”的心只得()。
2、文章有几个“我”?
3、“我”分别怎么回答我们刚才探讨的问题的?
三、研读与赏析
1、“精神的虐杀”具体指哪一幕?为什么说这是“精神的虐杀”?变换人称带上感情朗读体会。
2、“我”改过的方法?结果怎么样?朗读品味探究“我”的心理。。
3、弟弟真忘了吗?朗读品味弟弟对风筝的入迷情状的描写。用到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弟弟?
4、学生再次变换人称朗读,通过“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蛮横与暴力及“我”这样做的理由,由此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哥哥?
5、“我”是怎样意识到“我”的错误的?为什么说“我”也“不幸”?“我”也是受害者吗?受谁的害?学生合作探究,老师相机点拨。
6、老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深深的“悲哀”之情。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大师鲁迅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从他那学到了什么?
2、设计课文副标题并阐述理由。
3、文中弟弟的童年被无知的哥哥以及愚昧的时代虐杀了,你们呢?你们的童年在哪?
五、课堂结语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可能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仍然在上演,是啊,我们也很无奈,刚才同学都说了,做作业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个社会不拼命就会被淘汰。
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我们的童年被家庭、学校、社会虐杀了,我们不能像“我”的弟弟一样麻木,以为这样是对的,就把这个“恨”给忘记了,只有记得这个“恨”,我们长大才会努力的去改变这个虐杀儿童的社会。鲁迅又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期待呢?他在遗嘱中说:忘掉我。我们又怎能忘记这位有良知的民族脊梁呢?怎能忘记这位关爱儿童和青年的慈爱老人呢?就让我们也怀着一颗民主、善良、宽容的心待人吧,惟其如此,那晴朗的天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六、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一定会有些新的感受想对哥哥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2、假如请你向父母推荐阅读《风筝》,你会说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风筝
——一段往事,一个时代
“我”少年: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悔过——永恒悲哀
篇11:《风筝》鲁迅教学课件
《风筝》(鲁迅)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
2、彩屏显示小诗:
同学们,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到风筝,你们会有怎样的情感?(生谈感受。)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二、介绍作者:结合屏幕,师生共同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掌握字词
3、思考:本文围绕什么展开回忆?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四、研读,合作探究
彩屏显示: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找出文中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当“我”发现弟弟在糊风筝时,弟弟有什么反应?而“我”又有哪些行为?“我”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4、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5、假如你是文中的弟弟,有何感触?生活中的你有类似的体验吗?
五、思读,质疑问难
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准备问题:
“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
六、多角度探讨文章主题
可从下列角度任选一个做深入分析讨论
1、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的`角度:
2、从手足之情的角度:
3、从游戏的意义这一角度:
4、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的现象上看
七、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八、课堂小结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精神。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使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板书设计:
风筝
我浓浓亲情弟
自责反省幼稚纯真
恳求宽恕 全然忘却
篇12:鲁迅 风筝
风筝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坠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鲁迅 风筝]
篇13:《风筝》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注:《风筝》,作者鲁迅,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课文,本文为深圳大鹏华侨中学创省一级学校评估期间优质课的课堂实录。自信这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公开课!
署名:陈晓涛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应该接触到了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吧,下面就请你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先生的作品。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少年闰土》。
师:很好,不过老师要更正一下,《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哦,请大家再说说鲁迅的作品。
生:《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铸剑》。
师:真了不起,你居然知道鲁迅先生这么多的小说,连选自《故事新编》的《铸剑》都知道,不会是看了参考书吧。下面我再请同学们谈谈鲁迅先生的作品集,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生:《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师:嗯,很好,大家预习的很充分哦。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请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好“思维扩展”的题目。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就作家作品而言,学得最多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先生曾经对自己的作品选入中小学课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大约两分钟。)
师:好,大家安静下来,我点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讲一讲。
生:鲁迅先生一定很高兴,他有这么多作文入选我们的课本。
师:这个想法不错,你可得好好努力,说不定有一天你的作文也会入选语文课本。
(学生大笑)
师:鲁迅先生可不这么想哦,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点一位同学朗读)
鲁迅是反对自己的文章入选中学课本的。他曾经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鲁迅不愿意让他的这本小说集入选中学的课本其原因,他说是因为自己对人世的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读得很好,大家课后再去讨论这个问题。好,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风筝》就是鲁迅悲观、绝望情绪的充分流露。大家是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这样的散文,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阅读的障碍,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一起学习课文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请同学们认真领悟,这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投影仪显示)
写作时间:《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
师:正月初一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往往中国人还喜欢在新的一年里图个好兆头。那么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鲁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当然是很高兴啦,我们家每年过年都很热闹。
师:大家不要拿自己去推测鲁迅哦,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有根据。我们先来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再谈谈作者在新年里的第一天的感受。
(师生齐读第一段。)
生:我觉得鲁迅内心挺悲哀的,他居然这样写:“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很好,有人要补充吗?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很孤独,过年干吗不去打麻将啊(学生爆笑),一个人在家写这么死气沉沉的文章。
师:讲得很好啊,还有同学有问题吗?
生:作者在大年初一居然这样写道“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我觉得这种景物描写很恐怖,树枝居然是“灰黑色的”而且还是“秃树枝”,又添了一个“丫杈”,怪吓人的!
生:老师,鲁迅为什么看到风筝会“惊讶”啊?
生:我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冬天地面上有积雪阿很正常啊,作者为什么还要用个“还”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先来简单的回答一下,大家注意认真听,课后再想想老师说的对不对!对北方的冬天已有风筝感到“惊异”,因为“我”的故乡放风筝一般在春天。作者用一个“还”字,可能是说积雪时间很长,北京的冬天很寒冷。现在又轮到老师来问大家问题了,文字很深奥,大家先抄下来,慢慢体会。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孤独、焦虑、恐惧的情绪不仅意味着自我意志与世界、与自己的有限性或命运的对立,是否也意味着另一更深层次的不安?
师:抄好了吧。老师突然想到了一首老歌--张学友的《吻别》(唱):“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飞不进你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剧终没有喜悦我仍然躲在你的梦里面……”
(学生狂笑)
生:老师,你走调了!
师:哈哈,老师只是觉得冬天和风筝联系在一起很凄惨啊:“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冷得连隐藏的遗憾都那么地明显……”(学生继续笑)。大家安静一下,看看老师诗化的语言。(一片嘘声)
(板书:精神高飞远走的寂寞感和一个人暗夜行路的孤独感寒冷感,进而生出无限悲凉的人生感慨。)
(学生鼓掌)
师:《风筝》这篇课文写的是不是鲁迅的“吻别”啊?(学生笑)
生:(齐声)不是!
师:那我请同学说说《风筝》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什么?
生:鲁迅小时候把他弟弟的风筝扯坏了,长大后很内疚!
师:说得不错,很简洁。不过你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哦,文学作品是允许虚构的,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先生吗?
生:(齐声)不是!
师:大家可不要这么简单地判断问题,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风筝》的“真实性”认定
《风筝》一文所叙述的关于精神虐杀的一幕是否是真实的.?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周建人
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
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
--周作人
周作人《鲁迅与〈弟兄〉》,见《鲁迅回忆录》中册。
师:文学允不允许虚构?
生:(齐声)允许!
师:这回回答得挺干脆可是对的哦。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求证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我们的很多教科书为什么总是把《风筝》一文所叙述的“精神虐杀”作为确定的事实分析呢?继续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若《风筝》一文所叙述的不是真实,那你从中能体会作者怎样的心理。
师:这个问题很难吧。再问大家一个简单点问题,大家猜猜看,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的感情怎么样?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A、同胞情深曾几时(鲁迅与周作人留学日本时的亲密照片)
看下面一段描写(王晓明《鲁迅传》),体会童年兄弟之间的情谊。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阿哥,咱们什么时候去抓麻雀啊?”周作人带着笑呆呆地问道。树人瞟了弟弟一眼:“没看见我这儿还要看书吗?去去去,一边儿玩去。”满脸的尘土周作人对着哥哥吐了吐舌头跑开了,那边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小弟建人在太师椅上小盹。那年,鲁迅8岁。
冬天,家中盛水的大缸里结了一层薄冰,鲁迅敲碎后捞了来分给弟弟们吃,三人咬得满嘴爆响。当然,他们也有扫兴的时候。还有一次,鲁迅从一张“老鼠成亲”的画中得知元宵节晚上是老鼠成亲的日子,于是与弟弟一咬耳朵,睁着眼睛守了一夜,结果啥也没看见。第二天,周作人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但对兄长却毫无责备之意。
师: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小他四岁,周建人小他八岁。大家还记得小学的一篇课文吧,讲鲁迅因为给父亲买药,上课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再也没迟到过。不知道这篇课文有没有对大家产生不良影响,想必那时,课桌都遭殃了吧!(学生笑)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作为长子和大哥,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经济的负担,到了19,为了成就弟弟周作人在日本的学业和小家庭幸福,鲁迅决定放弃自己在东京的第二步文学活动的计划以及去德国深造的机会,回国供养母亲和弟弟们。
生:鲁迅真是一个好大哥,一定和弟弟周作人的感情很好吧!
师:你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大家继续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B、兄弟反目成仇
1923年7月,周作人写给鲁迅的绝交信(注意《风筝》的写作日期:1925年正月初一)
鲁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7月18日,作人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鲁迅先生”,口气如对客人,小弟与大家长兼长兄之间关系完全扯平;以先生称,口吻已是对路人态度。“我昨天才知道”,可见以前不知道,那必是有关人格尊严事体。删节号“--”,表示那些我已知道、你更明白、不必再披露、以免彼此丢脸的事。“过去的事”,是说昨天得知的那种事,似含不止一次、而且持续较长。“不是基督徒”,道出自己不能象个教徒那样忍受屈辱,或宽恕这种事。“尚能担受得起”,见出此事重大,对他是大伤害,需要“担受”。“不想责谁”,这里的谁,既可暗指鲁迅,又可含有不是一人单方面事,至少牵涉两方。以周作人洞悉人性的目光,自然知道这类事复杂,若想搞清细节,无异再辱一次。此删节号“--”,表示有许多话不必说了吧。“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取俯瞰姿态,带一种无奈的悲悯,人是可怜的。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从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了解一下鲁迅兄弟间反目成仇的来龙去脉。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在幼儿园和你打过架的小朋友,你现在还会不会特别记恨他啊。
生:不会!我非常想念一些幼儿园的同学,有很多我们好久都没见面了!
师:是啊,老师幼儿园时的小伙伴早已各奔东西了,有些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了。儿童是不记仇的,何况是兄弟?你幼儿园打架的小朋友,现在要是碰到了还倍感亲切。大家看一下思考题: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
(1)鲁迅在兄弟反目成仇后写的《风筝》一文中流露出深刻的内省和自责,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小时候粗暴地践踏过弟弟的风筝?
(2)鲁迅遗嘱:
一、不能因为丧事受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但唯独对自己的弟弟周作人,没有任何攻击性的文字--甚至是在周作人不断写文章嘲讽他的时候,为什么?
师:有人说: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鲁迅对自身的矛盾有着深刻的内省和自知,但却不得不同时信奉这些互相矛盾的思想,从而长久地处于精神的矛盾和紧张之中。--汪晖:《反抗绝望》(板书)大家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那我们还是回到课文中来,来体会鲁迅精神的“矛盾”和“紧张”。
(第一节课下课,休息十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初步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理,那么我们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课文中所饱含的特别复杂的思想感情。
师:我请一位女同学来读一下课文的第二段,大家感受一下鲁迅笔下“童年的故乡”。
(班上一位朗读很出色的女同学深情朗读)
(投影仪显示)
鲁迅笔下“童年的故乡”
阅读文章一二两段,比较童年故乡的环境描写和现实生活的环境描写,体会作者不同的心境。
师:我们班几乎有一半的同学是外地生,你们想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啊!
生:(齐声)想!
师:你们什么时候最想家乡?
生:我生病的时候,我的外婆在老家,要是外婆在身边多好啊!
生:有同学欺负我的时候,我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在老家,我有很多好朋友。
师:老师也是。老师自从上大学以后,每年春节才能回家啊,有时候自己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特别想回家!
(投影仪显示)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师:大家再感受一下鲁迅笔下童年的故乡。这里我们可以体会鲁迅的童年和故乡情结:回忆中童年的故乡的的美好与温暖与现在的远离故土的肃杀的严冬的当下感觉形成鲜明对照,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故乡和童年已经逝去并无从返回的叹惋!
(板书:“我”试图在这种回忆中获得内心的温暖和慰籍。)
师:现在老师再请一位男生来读一下文章的结尾。
(班上一位朗读较好的男同学读)
(投影仪显示)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从回忆中温暖的童年拉回到冰冷的现实。回忆中的童年虽然有故乡的美好,又有少年的纯真与无忧无虑,但这丝毫掩饰不了“我”对自身罪责的沉痛反思。 “无可把握的悲哀”,一是指悲哀程度,类似于无限的悲哀;二是没料到弟弟忘记,连求宽恕而不得,所以悲哀无法摆脱!即是对自己的身上的人性恶和旧的痕迹的悲哀,也是对弟弟的善于忘却、主动认同这种虐杀及缺乏反抗和复仇精神感到悲哀。
虽然有春天以及故乡景物的温暖而美好的记忆,但毕竟只是回忆而已,故乡和童年早已离“我”远去,从故乡温暖的春天拉回到眼前的寒冷的冬天,到现实的严冬式的肃杀的生存环境,充斥着怅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感!
这里的“无可把握的悲哀”包含了“我”的多重心境:想摆脱罪感和求得宽恕而不得的沉痛;对被虐杀者的失忆和无怨的感慨;还有对故乡童年失落的悲哀;眼前的生命的孤独给人的肃杀感和寒冷感;为生计辛苦辗转于异地而生的人生的苦辛的漂泊、孤独、寂寞……百感交集,自是无可把握!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
A、“童年的故乡”与“现实环境”悲剧性的对立;“过去”与“现在”;“童年”与“中年”是否也影射着什么?
B、鲁迅的小说和散文充斥很多“童年的故乡”的影子,我们班也有很多外地的同学,身在他乡的你们什么时候会最想家?体会体会鲁迅的“童年的故乡”所包含的感情。
C、文章中有很多关于现实世界的环境描写,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的荒谬、死亡的威胁,内心的无所依托,虚妄的真实存在,自我与环境悲剧性的对立,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失望、不安……。
D、什么事情让“我”再见到风筝时如此“悲哀”?“我”是否想过办法去摆脱这种“悲哀”的境地呢?效果如何?
师:大家从前三个问题中选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放学回去后仔细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记好问题后,大家再讨论一下第四个问题,等会儿请同学回答。
(学生抄题,讨论,大约5分钟。)
师:好,请大家安静下来,谁来回答?
生: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师:很好,效果如何呢?请还是用原文回答。
生: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师:找得很准,请坐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大家还是从原文中找。
生: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救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师:效果如何?
生:“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板书)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下面几段课文。
(投影仪显示)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这里鲁迅是不是通过对他弟弟的缺乏记性的叙写来批判中国人的善于忘却?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这种遗忘是很正常的,一个人小时候经历的事不可能都能记得,时间能埋葬掉多少往事,何况是小时候亲兄弟之间的矛盾?但成年以后,一些刻骨铭心的伤痛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请听画外音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遗忘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否则所有的人都如鲁迅一样记得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活着还不成为一种折磨?另也可能是因为弟弟认为哥哥本来就是对的,自己确实不该放风筝,所以当时虽然或者伤心,很快也就忘记了,本来就不认为自己对,又怎么该怨恨呢?被虐杀而不自知,就如现在的学生一样,主动要求老师对他们在所谓的应试学习上要求严格一点!许多普通的百姓不也是这样,被统治者压迫和虐杀而毫不自知或者认为理所当然从而也毫不反抗吗?按理说,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需要反思,我的虐杀也跟被虐杀者的顺从有关系,被虐杀者的温柔驯顺适足以激起虐杀者的施虐欲。作为个体的我还可以反思自己的罪,但作为一个群体的政党或者国家机器有这种反思能力吗?如果说,个体遗忘了这种伤痛还可以理解的话,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悲剧也毫无记忆就必须批判了。我在上历史课的时候跟学生讲建国三十年历史中残酷和非人性的一面时,学生也会惊异地睁大眼睛说:“有这样的事吗?”好像是我在撒谎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此处的批判也并非全无意义。
(投影仪显示)
“绝望”与“虚无”
思维扩展:鲁迅最终否定了忏悔,步步深入地揭示了“希望”的消逝与幻灭,显示出“绝望”与“虚无”的真实存在于绝对权威地位。体会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希望--绝望”、“现在--过去”、“虚无--实有”、“乐观--悲观”。
师:我们大家最后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看看自己是否能体会到“我”绝望与虚无的痛苦内心!
(师生齐读)
下课铃声响起,在齐读声中结束,下课!
(讯址:深圳大鹏华侨中学 陈晓涛 )
cxt358@yahoo.com.cn
作者简介
陈晓涛,男,1983年生,江苏如皋人,深圳大鹏华侨中学语文教师。曾在《白桦林》、《妙语》、《社科纵横》、《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科研论文数十篇。文学作品、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嘉奖,部分科研成果被南京师范大学列为精品课程参考资料。
篇14: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
2、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3、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
教学过程:
一、朗读涵咏,把握情感
教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就告诉大家了,语文要读,文章要读,课文要读,而且昨天我们也找到了你们最喜欢的段落,现在我们来听听大家的朗读究竟怎样?
〔朗读课文,一,三段,读出情〕
男女同学分别读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体现江南雪的娇艳和北方雪的蓬勃奋飞
〔方式:指名朗读-评价(主要谈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给同学们的感受-女同学读江南的雪――注重北方雪的朗读,读出雄浑,义无反顾,蓬勃奋飞的味道〕
二、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课文仅仅读好了还不够,还好仔细体会,慢慢品悟。
1、默读课文描写南方雪景的部分,思考:
1)、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这些印象是从哪些地方让你发现的?
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句子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A、朗读――品析句子:你在这个句子有什么发现?
滋润美艳之至――青春健壮―――极富有生命力
山茶、梅花、腊梅花,杂草――五彩缤纷――滋润美艳之至
句子②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A、解决词语:确乎
B、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花儿盛开,蜜蜂采蜜是什么季节的典型景物?现在是冬天,怎么会好像出现春天的景象呢?鲁迅自己也说确乎没有,记不真切了,这样的冬季哪里来的蜜蜂呢,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花在生长,蜜蜂在忙碌”――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革命胜利的希望
D、教师:如此充满生机活力,它不是春天,可是让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指板书),所以作者说:“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
生自然接:那是隐约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快乐的―――堆雪罗汉――珍藏的回忆,美的象征,但是会褪尽
教师:对于江南雪的记忆鲁迅除了雪景之外还有着什么呢?
那是怎样的雪罗汉?
雪罗汉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
从哪里你能发现?你能读好吗?
冬天里的雪罗汉有什么变化呢?――晴天,连续的晴天是他在不断的消退。
3)、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除了喜欢,赞美之外可能还有些什么呢?(遗憾)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里,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体味这富有诗意的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是以怎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孤独,旋转升腾,蓬勃奋飞
教师:哪些地方给了这样的印象?(提示学生勾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具体摹写朔方雪的质地、形态,它们毫无色彩,与“枯草”为伴,孤独凄凉。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太空你觉得是怎样的?
描绘朔方雪动态之美,突出其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尽现朔方飞雪的壮美与独立张扬的个性。
教师:仔细看看这个句子,你能发现什么?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旷野怎么理解?凛冽的天宇怎么理解?升腾的.不是雪吗,怎么变成了雨的精魂,鲁迅是不是写错了呢?
雨和雪的关系,雨和雪的作用。
(将朔方雪置于苍凉悲壮的背景,俨然挑战的斗士,突出朔方雪孤独境遇下的抗争精神。)
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如“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抓住“孤独”这一北方雪的特点,而把“死”与雪的精神相联,如奉献等,“精魂”凝聚一种坚强)
三、研读探究,情感深化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
“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持;
“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他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实现理想。
5、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
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琢磨,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提示:注意晴天的雪的表现
四、感悟精神,激励人生
1、联系鲁迅的生平,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难点)
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2、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篇15:鲁迅雪的教学实录
鲁迅雪的教学实录
师:“鲁迅”,一个对同学们而言并不陌生的名字,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课前预习简要地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要补充介绍? 生2: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师: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还真不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用深刻的文字、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永远离开了我们,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涌上街头,为他送行。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呢?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赫然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笔下雪的世界。(屏显。)
鲁迅——民族魂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现在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嗡嗡”的“嗡”,“磬口”的“磬”,“脂粉奁”的“奁”,这几个字的字音字形比较重要。 生2:老师,我发现课本上“蜡梅”、“胡蝶”、“壶卢”的写法和现在不一样。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的实践经验不足,还有待完善,因此很多字现在看来不对,但在那时却是正确的,因此可能有出入。不改是为了尊重原著并保留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接下来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几个,第2自然段中“以自身的滋润相粘(nián)结”,第4自然段中“他们决不粘(zhān)连”,“旋(xuàn)风忽来”,还有上文中“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xuán)转而且升腾”。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把整理出的字词齐声朗读两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分成男女生两组,女生朗读前三个自然段,男生朗读后三个自然段,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好。
(生分组朗读。)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对文章节奏、感情的把握较为准确。我想找两个同学问一下,男生和女生分别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相应部分的?生(女):读前三段,我们应读出南方雪的美好以及作者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师:我听出来了,那么男生呢? 生(男):后面三段应表现出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要读出气势。
师:所以男生读的时候感情还可以更激昂一些,女生可以更甜美一些。文章我们读过了,下面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领略先生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文学之美和意境之美。(屏显。)
文学家——品味文学之美
思考: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一共描绘了几幅雪景图? 生(齐):两幅。一幅是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朔方雪景图。
师:真是异口同声啊!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师:“朔方”是什么地方? 生1:北方。
师:文章描绘了北方雪景和江南雪景,这里体现了什么的转换?
生2:地点的转换。
师:我们先看看作者在江南雪景图中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
生3:写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写了草。
师:作者在描写花草的时候,抓住了花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生4:颜色!
师:我们一起把描写颜色的词读一遍。 生(齐):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 师:文章除了对植物的描写,还写了什么?生5:还写了动物。“胡蝶确乎没有”,“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师:“胡蝶”、“蜜蜂”真的有吗? 生6:没有!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没有?
生7:从“确乎没有”、“记不真切”、“仿佛”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师:这种写法我们曾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当中,描绘“春草图”时这样写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8:虚写,也就是想象。
师:很好!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老师很佩服。那么这幅图景中作者还写了其他内容吗?
生9:还写了孩子们堆雪人的场景。
师:这里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孩子们在冬天的活动,你觉得写这个情景有什么作用呢?
生10:孩子们在冬天玩得很开心,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生1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前面描绘花草时有色有声,有对实景的描绘,也有想象中的虚写,景物描写是静态描写,而这里的塑雪罗汉又加上了动态描写。
师:这位同学的品读真的'很到位,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尝试着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看?
生1:江南的冬天是一种温润的美。 生2:应该是美艳、不能持久的。
师:你是指塑的雪罗汉很快就消释了,对吗? 生2:嗯。
师:同学们可以回到文本中再找找。 生3:我觉得是“滋润美艳之至”。
师:这位同学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这样一幅画,除了塑雪罗汉是在冬天做的事情,其他的情景像是冬天吗? 生4:不像。
师:如果非得说是冬天,也是暖冬。所以说,除了“滋润美艳”之外,这样的冬天还有什么特点? 生5: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生机盎然的。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集体来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江南雪景图是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的雪景图。这样一幅声色和谐、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的江南雪景图美不美?生(齐):美。
师:同学们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生1:柔美。生2:优美。
师:很凝练,我们就用“优美”好不好? 生(齐):好。 (板书:优美。)
师:下面我们齐读前三段,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超越上一次的朗读。 (生齐读1—3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一下朔方的雪景图中写了什么。
生1:写了雪的蓬勃。
师:文本中是怎样描绘的?谁来说?
生2:“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生3:“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 生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描写朔方的雪的关键词。 师生(齐):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升腾。
师:那么朔方的雪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孤独的,没有南方的雪滋润。师:你从哪里读出了孤独? 生1:“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生2:我觉得朔方的雪还有一种旺盛、不可抑制的力量。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2:“如包藏火焰的大雾。”这个比喻写出了朔方的雪蕴含着伟大的力量。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从文中归纳。文中有现成答案,你们找到没有? (生摇头。)
师:同学们好像忽视了文章的开头。 生3:找到了!是“冰冷、坚硬、灿烂”。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下。 (生齐读。)
师:“暖国”是哪里?
生4: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师:江南属不属于暖国? 生(齐):属于。师:江南有没有雪? 生(齐):有。
师:有雪。可是先生却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也就是说“冰冷、坚硬、灿烂”指的是何处的雪?生(齐):朔方的雪。
师:这几个词在文中如何理解?
生5:和江南温润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是“冰冷”的;和江南在日光中渐渐消释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是“坚硬”的、“灿烂”的,这和江南的雪是截然不同的。
师:很好,我们同学理解得非常好!刚才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了江南雪景图,叫“优美”,那么与此相对的朔方雪景图该如何概括呢?生1:刚毅之美。 师:用两个字。 生2:壮美!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板书:壮美。)
师:下面我们齐声朗读一下后三自然段,读出壮美之感。 (生齐读。) 师:这两幅雪景图,一幅是江南优美的雪景图,一幅是朔方壮美的雪景图,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齐):对比手法。 师:正是对比。 (板书:对比。)
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雪景,这里仅仅是在描绘雪景吗?
生(齐):不是!
生1:作者通过写雪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2:这是借景抒情,借描绘朔方雪悲壮的战斗来表现自己的斗争精神。
师:大家都说这里不仅是写雪景,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两幅雪景图背后深沉的情感吗?作者分别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写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屏显。)
思想家——感受情感之切
思考:你能从这两幅雪景图中感受到作者更深沉的情感吗?
生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深切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师:鲁迅的故乡在江南,他在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江南的雪景,蕴含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生2:写这篇文章时鲁迅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所以我觉得文章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这位同学能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非常可贵!回忆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说作者在写江南的雪时所表达的更重要的情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这是一种炽热的追求。
(板书:炽热的追求。)
师:下面大家再说说作者写朔方的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朔方的雪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决定要义无反顾地战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志向。
师:什么志向?
生1:要为全人类服务,要为全国人民的解放而战斗。
师:要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战斗献身,你读出来了,很好。
生2:我觉得写朔方的雪是为了表现作者不懈的追求以及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就算别人不理解,他也依然要勇敢地与黑暗现实作斗争。
师:就是坚守那份孤独。我们生在南方,对北方的雪只能从电视上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那幅画面:在空旷的原野上,你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天气的奇寒,你能感受到的只是旋风的呼啸,那里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灿灿生光,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冰冷,坚硬,灿烂。朔方的雪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其实就是作者的品质。我们看到作者有怎样的品质?
生1:独立张扬,反抗环境。 生2:不屈不挠,勇于斗争。师:很好,朔方的雪就是作者不屈抗争的写照。 (板书:不屈的抗争。)
师:作者在写景的时候不仅是单纯的写景,而是融汇了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齐):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师:在江南雪景图中,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朔方雪景图中,他表现了不屈的抗争精神。我们来思考,对理想的追求要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生(齐):战斗。
师:很好,作者的理想就是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板书:用战斗来创造美好世界。)
师:这两幅雪景图各具特色,当中蕴含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我们来分析一下,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更倾向于赞美哪里的雪?(屏显。)
革命家——追寻战斗之魂
思考: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一个地方的
雪呢?说明理由。
生1: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的精神是作者追求的。
师:因为朔方的雪的精神正好和作者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你觉得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
生2:因为江南的雪固然美,但是它不真实,而且很容易融化,从“塑雪罗汉”事件就可以看出,作者应该是惋惜之情。
师:南方的雪非常美,它美艳、洁白、美丽,但是非常容易消融,所以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朔方的雪。
生3:我也认为是朔方的雪。因为南方的雪晴天虽然很美,但晴天让雪罗汉皮肤消释,寒夜又使它的皮肤结一层冰,它很容易被坏境改变。而朔方的雪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勇于同严酷的环境作斗争,表达了作者那种不屈的精神。师:她回答好不好? 生(齐):好! (生鼓掌。)
师:大家都说作者更倾向于赞美朔方的雪。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1:作者固然是倾向于朔方的雪,但是他对江南的雪更热爱一些,江南的雪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当时正处在相对来说比较光明的状态。
生2:作者更倾向于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是美好的,而朔方的雪却是孤独的,而且写江南的雪用了大量篇幅。
生3:美不经过雕琢是不可以长久保持的,所以作者还是更倾向于朔方的雪。文中“但是”这个峻急的转折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师:你很善于抓关键词,非常好。大家的讨论很激烈,却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观点。江南的雪美不美?
生(齐):美。 师:作者爱不爱? 生(齐):爱。
师:有同学说南方的雪虽容易消融,但作者的喜爱之情仍显而易见,可是朔方的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才是作者倾情赞美的。喜爱与赞美是有区别的,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
师: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作者称“朔方的雪”是什么? 生(齐):“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师:雨雪本无生命,作者却用了“孤独”、“死掉”、“精魂”这些字眼,我们如何理解?
生1:“孤独”是指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那种独立昂扬的精神。
生2:因为雪是雨变成的,所以雨的牺牲、死亡才换来雪的诞生。
生3:“精魂”是精髓、灵魂的意思,是指朔方的雪的献身精神和战斗精神。师:这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不仅是雨的精魂,更是人的精魂,是谁的精魂? 生(齐):鲁迅!
师: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其实,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我们一起来看。(屏显。)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师:《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我们会在高中阶段学到,这里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指具有何种精神的人?生(齐):具有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 师:很正确!《自题小像》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尽管如此,我仍然要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这些句子是不是让我们对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齐):是的。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我来把文章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好!
篇16:《回忆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萧红
特点 描摹片段 感情
思想家、文学家 读书写作 尊敬
鲁迅 导师和诤友 待人接物 爱戴
丈夫和父亲 饮食起居 休闲娱乐 怀念
细腻白描 诗化语言
篇17:写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作为揭示亲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风筝》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词语的把握为重点,运用“词回句中,把握词语”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过程如下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堕肃杀寂寞诀别荡漾嫌恶惊惶恍然大悟瑟缩傲然虐杀宽恕笑柄可鄙憔悴苦心孤诣
一、自学字词,把握“音、形、意”。
熟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反复大声的朗读,就诶住工具书或学习资料把握字词的“音、形、意”。
二、词回句中,圈点品悟。把握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对重点词语的学习,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或者教材中提取出来的第一次作为重点的词语,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应当引起老师和学生注意和重视的。
这样,学习词语的过程实际上就已经使词语与词语所在的语句、语段有机的融为一体。反复品读、感悟、赏析这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就成为学生阅读文本、积累词语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各个小组讨论,自选1—2个词语,作为学习重点,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比较深入的解读文本。
词语的积累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掌握。文本的情感或复杂或简单都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甚或于每一个标点符号之中。
所在班级共有9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展示一个词语,9个词语足以涵盖作者的情感了。
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学生对词语的采撷的过程如同采撷珍珠,反复推敲,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而老师的作用就在于“缀”,即把每一个小组展示的词语连缀起来,最后,构成作者的情感——是为主题的理解。
★ 雪鲁迅教学实录
★ 《风筝》课堂实录
★ 《鲸》教学实录一
★ 雪鲁迅教案设计
【《风筝》鲁迅教学实录(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应变五法2023-05-14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点评2023-05-15
《泉水》第二课时教案2022-07-14
教师评价语言2022-05-29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四) 教案教学设计2023-01-15
《风》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2023-12-09
《理想的风筝》评课稿2023-11-14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三2022-12-27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2023-07-01
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