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列传读书笔记(锦集20篇)由网友“海欢颜23333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史记列传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史记列传读书笔记
关于司马穰苴的故事只有一个,杀齐景公宠臣庄贾,相比各种忠臣将领被害的故事,司马穰苴可以说是玩战术的心都脏,以此震慑三军将士。
太史公看不起司马穰苴,说把他的兵法与早前司马氏的兵法简直是侮辱云云。
仔细想想,这件事从表面来看,是司马杀了趾高气昂的宠臣,由此严明军纪整顿三军的励志故事。但是,这种事情,突击发生可以体现将领的忠直不阿,但放到司马穰苴身上却表现为奸诈。
其一,齐景公对有知遇之恩,他却算计他的宠臣,监军的事情是他自己要求的,约定也是他立的,从一开始就挖了个坑给庄贾跳,以宠臣之骄横,肯定没把和他的'约定放在心上。而且,他明知庄贾会迟到却连最基本的违纪提醒也没有。奸诈之相,可谓全露。
其二,需用这种手段确立威信,可见其统军之术未见高明。
吴起为人残忍,功利性极重,杀妻的故事叫人倒吸一口冷气。最后为名利而死倒是应有之理。
孙子倒不失为出色的兵法家,吴王演兵那段,我觉得有一点小小的玩味之处,虽说军纪严明,也有点报复看不起他的吴王的意思在里面。
孙膑韩非的经历都有相似之处。孙膑竟然对庞涓那么了解,却还是中了计,失去了双腿。韩非既能写出说难这样的绝世名篇,却既不能揣度秦王的心思,也不能了解自己同窗李斯,以致失去性命,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老子,其犹龙也。非吾等所能评价。
百战百胜武安君白起,也逃不过应侯之灾。大概不能自免吧。又说死前,白起自言欺骗坑杀四十万降卒,当死也。
王翦传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
我想这意思大概是说,三世都为名将,那这国家一定经常打仗,百姓不能安息,不能安息,长此以往,百姓必反,所以到了第三世即使子孙才能过人,不得民心终会失败,也就是受其不详了。
篇2:史记列传读书笔记
这一篇除了写廉颇、蔺相如外,还写了赵奢、赵括父子及李牧。
廉颇成名最早,在赵惠文王十六年时就因大破齐国而被授为上卿。蔺相如次之,因在完璧归赵一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成名,被赵王拜为上大夫。完璧归赵的故事应该很多人都熟悉,记得中学课本中学过,这里不再赘述。基本上就是秦国给赵国制造麻烦,以找借口攻赵。蔺相如舍身帮处于弱势的赵国挽回了面子,也使秦国暂时不好意思打赵国。
不过,一个国家会不会挨打不是光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勇气就能决定的,最终还得靠实力说话。这件事后不久,秦国举兵伐赵,攻下石城,第二年又攻赵,杀二万人。然后秦王派使者传话邀请赵王在渑池相会谈谈两国友好建交的事。赵王畏惧,不想去,廉颇、蔺相如都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只好去了,蔺相如随行,廉颇送他们,并说:你们这一去,估计路上行程加上面见秦王商谈礼毕再回来,应该不超过三十日,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话说得很是老成持国,不过不知道会不会对赵王有所得罪。
这一行,蔺相如再次表现出外交智慧与勇气,在酒席上与秦王针锋相对,秦王借洒意要赵王弹瑟助兴,蔺相如则请求秦王击缻“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蔺相如近前跪请,秦王仍不同意,相如拨剑以自刎相逼,秦王左右欲杀相如,被相如怒目瞪回去了(这个,大概是因为相如离秦王较近,投鼠忌器吧),秦王不得已敲了一下缻。为什么双方要为这件事这么较真呢?因为双方都有史官在场,对赵王为秦王弹瑟助兴,秦王为酒宴击缻作乐都是要一一记录在案的,事关国家体面,不能马虎。后来秦之臣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答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这个有点过分了,想要秦都给赵王的生日礼物。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直到酒席结束,秦王都不能在气势上胜过赵国君臣。其实最后这句最关键:“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这一顿鸿门宴后赵王与蔺相如等一起回到赵国,“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后面一句“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气了,认为自己为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不过靠口舌之争立功,再加上蔺相如出身卑贱,廉颇耻于居其之下。蔺相如知道此事后,对廉颇种种回避,以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舍人不理解,认为蔺相如懦弱,纷纷请辞,蔺相如解释道:我在强大的秦王面前尚且不曾畏惧,难道会惧怕廉颇吗?躲他只是因为“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害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岂不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吗?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幡然悔悟,于是去蔺相如家负荆请罪,然后就出现了将相和的一幕。然后廉颇兵伐齐、攻魏,得胜还朝,蔺相如也带兵攻齐,“至平邑而罢”。
嗯,这段将相和有点戏剧化了,蔺相如那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害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是否有点过于目中无人了?感觉廉颇与蔺相如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想把赵国的家当了一样,赵王知道此事会想到什么?赵平原君又怎么想?……好吧,也许是我想多了。
篇3:史记列传读书笔记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又被称为第一部“正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左右的历史。《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且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任务的言行事迹,谁要叙述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创作结晶。集中著述,花了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算在内,全部时间要超过。《史记》记录的历史,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至远。 读完《史记》,合卷之后觉得收益良多。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五帝本纪》
《五帝本纪》位于本纪书首,记载了上古时期从黄帝到虞舜的部落联盟时代。它写了中国五个在道德,治国,造福黎民等方面都不愧为模范的远古帝王。 该篇的主要目的是明始祖,明道德,明制度,明一统,处处都显现着作者理想政治的光芒。
黄帝,尧舜等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其中尧舜更是被称做圣人,见之于世的著作比较丰富,尤其尧舜禅让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作者写此篇所依据的《尚书?尧典》据考证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作者依之而写成尧舜两位古代帝王,从这之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与秦汉以来的专制政治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故而尧舜无疑是《史记》中最令司马迁本人尊崇的大公无私的理想帝王。
五帝之中,人品最高的可能就是舜了。据《史记》记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的故事其实是家喻户晓的。不顾亲情的父亲,心肠歹毒的继母,骄傲无耻的弟弟,一家人居然整天都在思考着怎么杀了他。舜提心吊胆的活着,即使如此,他依然恭敬的侍奉父母,友善的对待弟弟。但是舜能在如此险恶的家庭环境下生活,显然也不是那种愚笨的老实人。瞽叟尚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嫂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I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舜当然清楚家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他总会有充足的准备。为此,修补仓库时他特地带上两顶斗笠,凿井时又费时费力从旁边又凿了个出口。正是由于他这种谨慎机智的性格,才让他在这种充斥着绝望气息的家庭中艰难的活下来,还造就
了他那出类拔萃的能力吧。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以为舜死了,一家人的丑恶嘴脸表露无遗,马上就开始瓜分舜的“遗产”。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对于不但想杀自己,连自己的妻子都想霸占的弟弟,舜仅仅是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这大概就是我们一直崇尚的以德报怨的源头了。
舜因为德行远扬而为世人所知,但作为尧帝的接班人,他的能力自然也无愧于帝王的称号。客观的说,舜的政绩比尧还要伟大。他举用贤能,惩治恶徒,兴水利,考民情,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时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二.《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人物,他的品德言行影响后人长达三千年,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成王姬诵的叔叔,他是离最高统治者宝座最近的一个人,他后来甚至还以摄政王的身份坐上了这个宝座,但最终还是回归到臣子的位子。
三千年来,周公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每当一个老皇帝驾崩,总有一两个权臣会站出来扮演周公的角色,大义凛然责无旁贷地为小皇帝独揽大权,但最后往往会演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有好一点的,但也终归做不到周公那般的气度潇洒。
周公最著名的故事,大概就是曹操所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吧。周公对受封鲁国的儿子伯禽也说道:“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之贤,可窥一二。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愈。在这天下未定之时,武王却染不治之症。这对于新生的周王朝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周公带上玉璧,设立祭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希望能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恢复武王的健康。但是,他的祷词颇具意思。“(武王)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意思是武王如果在,你们(指三王)也有好的祭祀。如果你们答应我,我将璧圭献上,听候你们的吩咐;如果不答应,我就带走璧圭。周公的话,流露出明显的和祖先进行交易的语气。这在崇尚鬼神,敬奉祖先的周朝,着实有些离今叛道。但是,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也是周公精明和让人敬佩之处了。
周公恐惧流言日。主少臣疑之时,周公挑起了国家的大梁。但总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历史上饰演着跳梁小丑。管叔之流,不甘权利旁落,便散布周公要篡权的谣言。周公向太公望等人解释后,便一心一意辅佐成王。而后,又挥师消灭了造反的管叔,蔡叔,武庚的人。平定了天下。
周公死后,被成王葬于文王旁,表示不敢以周公为臣。这大概也是当时对周公最大的肯定了。
总结: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成就其名山事业。他终于从御用文人的枷锁中摆脱了。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使,这是圣人自己的愿望,但是,历史真的能忘了这样的人吗?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如此者,唯司马迁尔。
篇4:史记列传读书笔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负重,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此书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全面而客观的叙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面貌。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其中人物列传七十篇,可见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读之常常废书而叹、沉思良久,曾国藩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现在可以体会出精妙之处了。
单从个人来看,伯夷似乎不值得为之立传。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何尝不是如此?太史公则进一步认为伯夷、颜渊等的出名,皆源于孔子的称赞,在篇末叹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自有他的道理,然而很多名人名垂青史却是个人改变命运实现抱负的;一面是社会不可避免的世俗等级,一面是圣贤激励人心的古语,太史公也在天平的两端徘徊,一般人更是如此了。
老庄哲学虽然有些消极,但有时也可给人某些启迪。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人应去除骄气多欲;庄周则以祭祀之牛比喻高官爵位,有一定的道理。
韩非子可谓洞悉人生百态。《说难》微言大义,可贵之处在于将君主之欲归结为名、利,并考虑到表面和内心,几句话分析出世上大多数人的心态,佩服之至!太史公感叹韩非为《说难》而终不能自脱,很多事情意思很明白,执行时却难以完成,韩非应该就是一个例子吧。
伍子胥以一人之身,倾覆楚国,智谋韬略过人,似乎深得《说难》大义,在观察到公子光有内志之后,敬献专诸,而后归隐山林等待时机,远见和识人眼光让人佩服之至,但他最终死于越王勾践离间之计。太史公总结到: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古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这也是他自己勉励的表现,这样去解读历史,不禁体会到它的宏伟壮丽内涵。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微言大义,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文化对“智慧”的定义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孟子则生不逢时,他的学说不重功利,因此在环境多变的战国时代得不到君主重任,以至太史公在篇末感叹道: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太史公的感慨使我终于明白为何社会对读书人的定义总是安贫乐道,而读书人一旦当官做商便不是真正的读书人。实际上,也有书中自有千钟栗的说法。我不能完全同意太史公的观点。
战国四公子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春秋战国也因有了他们而增添了不少亮色,他们也是后世文人君子仰慕称颂的对象。
冯爰说“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并拿往来市集的人们来作比较,让人听来不觉过多世态炎凉,反而能悟出一番人生哲理,深得大义。 赵国平原君,赵胜。有毛遂自荐的轶事。本人只是个风流倜傥有才气的公子,太史公说他不能识大局,认为赵国四十万大军战败的原因在于他贪求上党的领地,此话不尽然,赵国君臣不一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魏国信陵君,无忌。侯嬴、朱亥借魏国之兵救赵军的事迹非常感人,从一个侧面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宏伟壮观。信陵君也是真正的礼贤下士,超过徒幕虚名的平原君,曾率五国之兵大败秦军,可谓后世典范。后来却受秦国反间计所谗,忧闷不得志而亡。
蔺相如是战国时代难得的贤臣,智勇兼备,为人谦让,对大事又有不可侵犯之仪度,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主动避让廉颇,并对秦王和廉颇做了简单对比,让廉颇听后大为惭愧,以致负荆请罪,传为千秋佳话。将相如此配合,国家之幸!
屈原、贾生都为身怀奇才大略却不能为世俗所容。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很多能
人志士,才学、仕宦并举,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建功立业。所以,他们的不幸遭遇不仅与时代环境有关,也和自身性格、心态有很大关系。司马迁其实是将这两人作为同病相怜的知己,他感叹以屈原之才,能被任一国家所接纳,何不一试身手?又感叹《f鸟赋》中淡薄名利得失的意境,难道说这不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吗?
李斯的经历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他是历史上很多名人的一个缩影,特别之处在于他的两句感叹。第一句是他任秦相,儿子任三川守,百官朝贺的鼎盛时期,曰:“物禁太盛,今天可谓人臣之极,物极而衰,不知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第二句是被赵高诬陷,族灭三族之前,与儿子相抱,痛哭流涕:“儿子,今后就是想和你牵着黄狗去东门追逐小兔子的事情都不可能再有了!”
我想,这两句话是每个人都应引以为戒的。世间功名利禄,不可过于强求,人生最重要的是幸福感,应当将物质利益和精神状态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一味贪求,曾国藩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史记》可谓是我国文学作品的瑰宝,它的价值巨大,真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列传读书笔记]
篇5:史记苏秦列传读书笔记
苏秦是战国时期远近闻名的游说之士,曾挂六国相印,最志得意满之时,他的一句话就能彻底改变天下格局。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个人物,年轻时在外游历多年却无所作为,受到家人的嘲笑。而他又是怎样从嘲笑声中奋起,取得如此的成就呢?
首先,苏秦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并有着“就算受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会依然向前”的一种倔强。身为一个读书人,他觉得如果不能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是一种耻辱。当他初次游历各国失败之后,家人都说:“他不安分地治理产业,反而做这种卖弄口舌之事,真是可笑。”如果是一般人受到如此打击与嘲笑可能会对自身产生质疑,踌躇不前,甚至选择放弃。而苏秦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凭读书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的信念。
他找出《阴符》一书,夜以继日地加以研读,将头发吊到房梁上,每当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经过足足一年的时间,他终于把《阴符》分析透彻,并从中获得了非凡的智慧,书中的道理使得他分析事物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促使了他日后劝说各国诸侯的成功。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并没有取得成功,原因又何在?我相信,这些人并不是智力存在障碍,而是少了一种苏秦的倔强。空有远大理想,说起来慷慨激昂,可是又有几个人能为理想踏踏实实的付出努力?只是动动嘴,不付诸实践,生命永远是一张白纸。同样的,我们是否又有将梦想坚持到底的信念与勇气?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苏秦,遭遇那样惨痛的失败,甚至连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也嘲笑自己,自己是会选择像家人所说的那样安心治理产业,获得微博的利润支持自己生存,还是会选择他人眼中的不懂得变通,穿过丛丛的荆棘,继续朝着目标奋斗呢?有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只是因为缺乏一种像苏秦一样的倔强,一种“硬朗的专注”,一失败就退缩,一有不顺利就不断质疑自己,缺少了执着精神的我们,又怎么会达到他人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别人仰视自己呢?
苏秦对于人性的透彻分析与研究,也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揣测甚至利用不同人的心理了。人的本性,追求卓越,不愿臣服于别人,追求自我利益,对于强者奉承谄媚,对于弱者又百般凌侮,而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些在苏秦对于各国的游说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各国在对秦国进行阿谀奉承时,在心底又不愿意向它俯首称臣,同时又时刻担忧秦国会有朝一日吞并自己。苏秦正是利用诸侯这样的复杂心理,劝说他们联合起来共同抗秦,既不用对秦国俯首称臣,也不用担心秦国在短时间内会对他们产生侵略等不利举动,可谓一举多得。苏秦利用了人性的特点,获得高官厚禄。
但也正是因为人性的特点,苏秦体会到了人间的悲凉:当他无功而返时,本以为能获得家人的宽慰与鼓励,没想到遭到的是白眼与侮辱;而当他功成名就再次返乡之时,家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嫂都侧着眼睛,不敢抬头正视,弯腰伏地,很恭敬的服侍他进食。苏秦问到她态度转变的原因时,嫂嫂说:“因为你现在很有钱,地位尊贵。”苏秦不禁感叹:“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都畏惧他;贫贱了,亲戚就都轻视他,亲戚尚且是这样的心态,何况是一般人呢?”人性中对于名利地位的渴望,远远超出了感情,这是所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的原因。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全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而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以利益为驱动的。苏秦看透了一切,一句话就能改变天下的形势,想找回最纯粹的亲情却不能够,他是不是从心底感到一种由衷的悲哀呢?
篇6:史记苏秦列传读书笔记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师从鬼谷子,在学成出山之后,鬼谷子传与他一本《阴符经》。那时年轻的苏秦,年少气盛,急着闯荡江湖,建功立业。可是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样简单,像秦王和楚王这在当时算是明君的人物怎可能凭他一言两语的忽悠就可以谋得一官半职,在用尽盘缠后只得走路回家。
回到家中父母不把他当儿子,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家人,面对一家人的无视冷漠,他决心在潜心学习一年,出人头地,于是寒窗苦读《阴阳符》终于参悟出合纵连横的思想。合纵连横是两种不同的战略方针,所谓合纵就是一群小国联合和大国抗衡,就好像六国联合对抗秦国,这是苏秦推崇的;而连横则是小的联合大的,以免受其他大的欺负,还可以联合着大的欺负其他小的,这是张仪的策略。
苏秦依次拜访六国进行游说,使得六国结盟,换取了十五年的和平,而最后也随着秦国的策略和解散,苏秦最后在齐国也遭人嫉妒,刺杀身亡。
苏秦能佩六国相印说明他在军事谋略上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能看清楚当前的大局,准确的把握各国的优劣势;在游说时,他假装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的考虑,再对四处环境的客观分析,只说对别人的好处,加上一些激将法使得各国听信于他,实际上他的游说有一定的蒙蔽性。而他的吃苦耐劳不怕失败同样也是只得学习的,在一开始四处碰壁,不被人们接受,被家人无视,他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努力,最终出人头地。
但苏秦后期的故事也值得后人警惕,俗话说:“温饱思淫欲。”在权力巅峰的苏秦开始自我膨胀,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和燕王的母亲私通,后为自保离开燕国前去齐国当间谍,他鼓励齐王大力建造宫殿以削弱齐国国力,由于位高权重,受到他人嫉妒,被刺杀,在临死前,让齐王在闹市将他五马分尸,奖赏刺杀的人,便可以缉拿真凶,果然凶手出来邀功,被齐王捉住,杀了。
苏秦在年轻时吃过苦、努力过,在荣华富贵时也能居安思危、逆境重生,就算是死,也要设个计,缉拿真凶,这就是纵横家的风范吧。
篇7:史记苏秦列传读书笔记
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众多国家割据天下,其中比较强大的国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各个诸侯之间互相牵制,争夺霸主地位,在战乱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这样一批人,所谓的“说客”,他们以四处游说为生,劝说各诸侯采取自己的主张和策略,以此来保住自己国家不被吞并,并设法兼并其他国家获取利益。说客自身也获得君主重用,享受荣华富贵。苏秦及其弟弟苏厉、苏代就是说客中的代表人物。
说到权变,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阴谋诡计,其实并不然,在我的理解中,权变应该指的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苏秦的权变之术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为了分析苏秦,必须得从当时的局势及各国君主的心理开始分析。首先,秦国作为最强大的国家,处在最西边,紧挨秦国的是韩赵魏楚几个国家,燕国和齐国处在东面。韩国和魏国是相对较为弱小的国家,西面受到秦国的威胁,时时面临被秦国侵略的危险,楚国作为秦国最大的忧患,是最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赵国容易受到秦国与齐国两大强国的双面夹击,而距离秦国最为遥远的燕国,受到秦国的威胁最小,唯一担心的是赵国会对它产生不利。可以说各个国家都有其野心与忧患,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出于利益的联合与对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外交政策的正确与否甚至会决定国家的存亡。而苏秦正是将这一切局势看在眼里,从各国的需求角度出发,来对诸侯进行劝说,达到合纵共同对抗强秦的目的。他首先阐明各个国家所占的优势,再从周围受其他国家牵制的角度,阐述合纵共同对抗秦国的益处,使得各国君主欣然同意合纵,并对苏秦大加赞赏,赐予他高官厚禄。可以说,苏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让各国的君主感觉到苏秦设身处地为本国利益着想,因而能欣然采纳他的建议。
同时,经过仔细的思考,我体味出苏秦不仅有杰出的观察能力与口才,并且极富远见。韩国和魏国作为离秦国最近的两个国家,受到秦国的压迫,作为一般人或许会选择与强秦联合,以此来避免秦国的`侵略,但仔细一想,这确实只是权宜之计,就像苏秦所说的那样,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国家也是如此,韩魏为了讨好秦国,必然会采取对秦国割地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和魏国的土地急剧减少,实力大幅度削弱。而秦国兼并的土地增加,实力又提升至新一个层次。韩魏被秦国吞并只是时间的问题。后来腐败的清政府也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不断地给列强割地以求苟延残存,然而列强的胃口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吞并全部中国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同样的,解决韩国魏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则是通过与别的国家联合而牵制强秦,从而保住自身。这也是苏秦思考中超过常人的智慧。通过深远的思考与详细的剖析,找出维护不同国家利益的策略,这是苏秦使得众多诸侯对自己的言论信服的原因。
苏秦劝说六国合纵的过程,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智慧与深度。可以说,如果上天没有创造苏秦,史卷将彻底被改写。苏秦当年的叱咤风云与雄才大略,将会永远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篇8:史记商君列传读书笔记
商鞅,卫国人,本名公孙鞅。
才华出众,恃才傲物。这便是我对商鞅的总体感觉。特别自信,就像电影里的超级反派,总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太史公说他刻薄少恩,得罪人太多,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其实仔细看看,他得罪的最终害死他的,应该是太子,后来的秦国国君。商鞅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可那时人家潜龙在渊,等到飞龙在天的时候就回来找他翻旧账了。
公叔痤也是个有趣的人。在位的时候没来得及推荐公孙鞅,快死了才告诉魏惠王,这个人可以做宰相,要重用啊。话说你的国君是个啥样的人你自己个儿心里就没点B数吗?真以为人家来问你是真心担心魏国的未来么?人家那是做做样子的,毕竟身份地位在那里,手下宰相要挂了,怎么也得来看看,不然舆论怎么说?也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呀。
商鞅喜好刑学。说明他内心深处认为世界就是黑白分明的,要么对的,要么错的,没有差不多,无所谓之类的情况。推崇法治社会,认为人人守法,规矩天下。难到没边了呀。他这样的人,遇到一个好领导,那就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刀,遇不到,就是人家刀下的菜。
做人要厚道,厚道就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就是要委屈自己,把自己的委屈当作开心。
读书正行,读书正言,读书正心。
篇9:史记商君列传读书笔记
《商君列传》是《史记》七十篇列传中的一篇。这篇列传,太史公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文章始言商鞅“好刑名法术之学”,三次游说秦孝公,终使“君大说之耳”;“鞅欲变法”,守旧派公然反对,鞅据理力争;“卒定变法之令”,众皆哗然。鞅立木悬赏,取信于民。刑太子师,以肃法令;“行之十年”,“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秦人富强”。鞅将而伐魏,“既破魏还”;孝公卒,太子立,以欲反之名捕商君,而终以车裂族灭。文章最后,太史公对商君作出“天资刻薄人也”的评价。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读了《商君列传》后,有以下几点粗浅感受。如有不妥,请方家指正。
一、革旧立新,依法治理,使商君功成名显
商鞅变法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案例之一。一是建新制。根据天下大势和秦国实际,创立了适合秦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把零星的乡村合并为县,重新划分田塍,鼓励开垦荒地,平衡税赋,统一度量衡,极大地促进了秦国经济发展。二是严管理。十家编一什,五家编一伍,相互监督,连带治罪。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城乡秩序稳定的大好局面。三是明法度。太子犯法,依新法处罚了他的两个老师。公子虔再犯,被处劓刑。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初步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使封建国家机器更加健全,推进了中央集权制。四是兴教化。要求男子长大后,父子要分开,男女老少分居而住;明确尊卑爵位等级,按等级占有土地、房产。五是重农业。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六是奖军功。有军功的显赫荣耀。人民勇于为国战斗,不敢为私争斗,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为秦国实现称霸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刑法严酷,刚愎自用,致使商君结局悲惨
商鞅变法使秦国民富国强之功难没,但最终却落得个车裂族亡的悲惨结局,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刑过度。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是法律的责任。如果法律违背人性,滥用酷刑,无视百姓切身利益,就不会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遵从。商鞅变法的宗旨是富国强兵、王霸诸侯,至于百姓权益、尊严则很少顾及。“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让亲人、邻里之间没有安全感;奖军功,“民勇公战”,把人培养成了战争机器;对百姓有议论新法的,“尽迁之于边城”。
(二)不听进谏。赵良对商鞅说,听得进反面意见是聪,能正视缺点是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是强。还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赞同,不如一个人不留情面提出反对意见。这番话商鞅还算听得进,认为“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希望赵良“终日正言”,作自己善政之“药”。而赵良劝商鞅,鉴于朝野积怨太多,不如功成身退,交出商於十五国封地,到偏远的地方浇园耕种,“可以少安”。但商鞅认为有秦孝公支持,自己功勋卓著,没有谁能撼得动,因而没有服用赵良的“药”。
赵良劝商鞅学五羖大夫,劳累了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撑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廉洁自律、勤政爱民。提醒他,“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如果您还要贪图商於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政教为荣宠,聚集百姓的怨恨,一旦秦公驾崩,“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令人惋惜的是,对赵良的逆耳忠言,“商君弗听”。
(三)重刑罚、轻德政。商君治理国家倾向于刑罚,过度使用严刑、酷刑,这不仅不能使百姓心甘情愿地遵从法令,还容易引起民愤,造成积怨。应当是德政教化,刑法约束,标本兼治,相辅相成,才能夯实治国理政的法治之基。
(四)监督缺位。商鞅自己立法,自己执法,而且拒绝接受监督。他持才傲物,自诩为“高人”、“智者”,瞧不起任何人,认为“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在没有与大臣形成共识,没有征求公众意见,只凭借孝公的`支持推行新法。太子犯法,刑、黔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以杀鸡儆猴。公子虔复犯新法,即被处以劓刑,“使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本来,评论法令得失,是最有效的监督。可商鞅听不进反面意见,对评论者无情打击,“其后民莫敢议令”。
(五)自身腐败。腐败是最不得人心的诟病之一。商鞅出任秦相后,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损耗国家资财,引来众多非议。受封于商於之地,恃功自傲,高调称君,“南面而称寡人”,更是不讲规矩;一旦出行,后边跟着数十辆车,车上都是穿着铠甲的卫士,身强力壮的人作贴身警卫,持矛操戟的人紧靠车子奔随。兴师动众,作威作福,好不气派。
三、身受其害,痛恨酷刑,太史公对商君评价少褒多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商鞅有缺点也是难免的。然而,每一次改革总会触痛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到贵族们既得利益后,不仅会引起众怒,还会招树强敌。商鞅迎难而上,力排众议,推行新法,使秦国大治,秦人富强。所以,评价商君不能无视其改革成果,不能抹去他对社会治理的功绩。
篇10:史记商君列传读书笔记
商鞅,卫国人,故称之卫鞅;姓公孙,故又称之公孙鞅;发于秦,秦封之于商十五邑,故号为商君。商鞅称商君源于由他主导的一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这次改革既成就了商鞅,也成为杀死商鞅的一把利刃。
商鞅从入秦伊始,便致力于变法,以成秦孝公霸业。从结果上来看,商鞅变法取得了莫大的成功,变法成果为秦后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商鞅,最终却落了一个五马分尸,家人尽灭的凄惨下场。不仅如此,古代史学家对其一生更是极尽损贬之辞。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这种评价对于一位功勋卓着的改革家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商鞅在魏国时得不到重用,个人的理想抱负得不到实现。而秦孝公正欲修穆公霸业,广罗国家人才,这让极具政治慧眼和才能的商鞅看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遂西入秦。他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以帝道、王道、霸道三种为政理念来试探秦孝公的意图。在得知秦孝公欲成霸业的想法之后,第四次会面与孝公大谈强国之术,孝公数日不厌,相见恨晚。商鞅与秦孝公达到了一种政治上的共鸣——成霸业以扬名立万。可以把这种君臣关系理解为相互利用:秦孝公需要一位有才干的改革家替自己冲锋陷阵,而商鞅则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国君为其实现政治理想提供平台。
变法之初,孝公心有顾虑,商鞅用“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说辞为秦孝公坚定了变法的信念。他和守旧派代表甘龙、杜挚激烈辩论,辩论中引经据典,最终力排众议,得到孝公的全力支持。紧接着,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开始了……
1、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减轻农民赋税徭役;废井田,实行土地私有。
2、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推行县制。
3、社会层面:用严峻的刑法来代替德治,严厉控制社会舆论。
《史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由此来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商鞅变法是不成功的。改革达到了秦孝公的目的,可以说为他东复侵地,建立霸业的宏图伟业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于是,在商鞅的建言下,秦趁着魏被齐大败的大好时机下,迅速发动了对魏的战争,商鞅计败魏军,当初对商鞅不以为然的魏惠王无奈只能割地求和,迁都大梁。
然而,当秦孝公和商鞅等改革派享受着改革带来的成果时,改革也招致着守旧贵族的不满,多项改革措施或直接或间接地触动着守旧贵族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没有人会主动退让。守旧贵族对改革的不满终将会成为悬在商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守旧贵族的代表赵良粉墨登场,他游说商鞅,以贤相百里奚和商鞅做对比,指出商鞅在变法中过分激进,用苛刑代替德治,而且丝毫没有考虑贵族的利益。最后甚至用人身威胁的方式来“劝说”商鞅引功身退,停止新法的实施。
在如此高压之下,商鞅没有退缩,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的名利着想,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保住改革的成果。但历史总是充满着偶然性,五个月之后,他的“政治盟友”秦孝公死了。诚如赵良所言,“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守旧贵族立马掀起反扑,诬告商鞅“谋反”,最终杀之于郑渑池,车裂商君以徇,灭商君之家。至此,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可谓成其者变法,亡其者亦变法。
历史不能做到绝对的公正。汉朝实现大一统,国家政权稳定,加之需要休养生息,故尊崇儒术,统治者施仁政,行王道。因此,在汉朝的史学家司马迁眼里,商鞅就是一个离经叛道者,其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也是情有可原。但商鞅变法对秦国国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也不可否认,商鞅鼓励苛刑,忽略德治的理念确存不合理之处,但苛刑在短时间内达到的效果却又十分惊人。
商鞅变法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改革者都当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探求经验,助力改革,以图千年大计。
篇11:史记商君列传读书笔记
商鞅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先锋,改革可以说获得了成功,但他并没有脱俗其结局应该说也是很惨的。他的内心本质应是一个爱慕虚荣、对权利极度追逐的人。为了获得成功和目的不择手段。这在他为了推进改革所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上可见一斑。比如城门立木予十金和太子犯罪责罚其师的行为,行为上标新立异,作为一个改革家应该说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成功的人,他又是失败的。
赵良与商鞅的谈话非常值得人回味。当一个人获得所谓成功的时候往往沾沾自喜,忘记了他成功的本源是什么。我们并不否认一个人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如果没有秦孝公的赏识和信任,我们还能记得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商鞅的人吗?
一个人往往在胜利的喜悦下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如果没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和国家是个损失。但是他忘掉了人的渺小,忘掉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只是长河中的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河流的流向,有的仅仅是泛起的一漪波澜。越是所谓的伟人和成功人士,越是容易失去自我,越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最后的结果往往跌得越重。
鸟尽弓藏,兽尽狗亡。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清自我,学会隐退才是重要的,往往它比治国齐民之术还要重要。功利好色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克制本欲比为了本欲而不择手段要重要得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没有道德、没有礼法、没有法律、没有制度和规矩是不可想象的`,但去执行这些东西的人又往往是受到责难的,因为这些都是让人觉得活着不自由、不舒服的东西。治民之术历来为帝王把持,所以官道讲大官小当,小官大当不是没有道理的。
商鞅当初为了获得秦孝公的赏识,不惜贿赂孝公的宠臣景监来达到目的。商鞅为秦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我们不否认他为历史所做的一切和他本人的才华。但是当一个人内心世界是自私狂妄的时候,他的结局只有失败。
篇12:史记七十列传读书笔记
翻开《史记》看秦王统一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原怀石投江……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就在眼前浮现,那些流传千古而不朽的故事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一般,正如《世说新语》所言“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犹凛凛有生气。”这便是一部伟大史书的不朽。
《史记》的成就,首先它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的文学作品,所以时间只能销毁《史记》的纸张,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而在文学上,《史记》最成功的地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司马迁用语简练,在篇幅不大的文章中,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富有生活气息。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话,在描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他往往采用叙述和人物对话并用的形式,明而含蓄、细腻而简洁,挥洒自如,自成一格,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经转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记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篇13:史记七十列传读书笔记
读《史记》,我读到了许多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司马迁那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我读到了司马迁坚忍不拔、视困难如粪土的气概。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航向,面对洪水覆顶般的灾难,他如狂风暴雨中的大树,一任风雨肆虐着枝叶树干。当风雨过后依然挺直身躯,将根扎在地下,枝插进云里,以更加坚强的姿态展开臂膀,笑傲苍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用到太史公司马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伴君如伴虎啊!因为一番逆圣听的话,他身陷囹圄,惨遭刑罚,这对于他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渗透了他生命的真谛。人若不为大众做事生之何益?人若不为社会做事,生之何益?一泓甘洌的清泉流进司马迁的心里,干裂的大地普降甘霖,行将枯死的禾苗勃然生长,行将熄灭的火焰突遇松脂干草,熊熊燃烧,冰霜联结大地暖阳高照,万木峥嵘,满眼生机,太史公的心里不再阴云密布,而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人很多的时候是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一夜之间苍老。伍子胥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司马迁在遭遇人生的大不幸之后,一夜之间使他青丝如雪染,也让他变得成熟而坚强。就如同一颗瓜果,一夕之间瓜熟蒂落;就似麦收季节的麦子,一个晌午就熟成黄澄澄一片;就像一座封火的砖窑,经过一番浇灌浸洇,砖块成熟为美丽的青蓝色。太史公终于走出了自我精神囹圄,走出了笼罩自身的阴影,摆脱了束缚,如蚕蛹破茧而出,飞向美丽的天空,在花丛间舞出世间绝美的清韵;如一只小鸟,奋力挣脱蛛网的捆绑,一跃冲天,展翅高飞。
司马迁走出了自我他不在用自己的双手去捆绑自己的双脚,他不再给自己的心灵戴上枷锁,他不再让奋飞的羽翼带着严霜厚冰飞翔。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一根钢铁脊柱!这根脊柱经历了风吹雨打日晒,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力能扛鼎,纵万斤之力不能摧折压弯。
他穿过世纪的浅流,穿越岁月的风浪,跋涉行进在苍茫荒凉的古道上,一任背后红尘滚滚、大漠飞扬。
合上《史记》,仔细品味,不禁想到鲁迅先生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瞻仰司马迁不禁想到“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篇14:史记孔子列传读书笔记
《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的一生,就这样注定要以恢复周礼,以礼经济天下为己任了。为了实现此道,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十四年,正与后世玄奘取经所费时日相仿,真是“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孔子之道终不为天下容,最终只好回到鲁国,研《诗》,读《易》,著《春秋》。
我读《孔子世家》尤感佩于孔子在颠沛流离之中,受蒲人之阻、匡人之拘、陈蔡之厄,却能弦歌不断,安之若素。非有对道之坚守,对命之不疑,焉能如此!
姑举一例。孔子遇陈蔡之厄,以同一问先后令子路、子贡、颜回作答:“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答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严厉地批评了子贡:“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是说,老师的道太大了,所以不能被天下所容,为什么不把这道变小一点,而让天下能够接受呢?孔子说,一个好农夫能做到的只有好好耕种,却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一个好工匠技艺高超,也不能保证做出来的东西都令人满意,君子该做的就是修道,而不是去在意这道能否被天下接纳,子贡你不修道,而是谋求道被接纳,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孔子的话中包含了一个令人为之肃然的道理:道不可弃,不可降;道能不能被容,不是我们该考虑的,因为那是天命。而芸芸众生,乐道的却是另外一句话: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环境。殊不知,有多少曾经壮志凌云之人,就是因为这句颇有苦口婆心意味而其实邪恶无比的句子,最后变得低头,弯腰,匍匐在地面上,最后,干脆萎缩到地面之下了!
古往今来的圣贤,无一不是道的坚守者,甚至殉道者。《史记》中《列传》的第一篇,就是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殉道者伯夷叔齐兄弟俩。往汨罗江里纵身一跃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三闾大夫。濮水边上持竿不顾,拒绝楚王以国事相累的,是自由独立之道的坚守者庄周。例子多得很,往前,还有对尧以天下相托毫无兴趣的许由,往后,至少到民国,例子多得不是这篇小文装得下的。我是东坡的铁粉,就说说东坡吧。
对于前面孔子的那个问题,颜回说,天下不容,才显现出君子的品格。孔子非常高兴,开玩笑说:“回啊,如果你有很多钱的话,我来给你做管家吧。”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品格,看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关键还是看他困厄之时是如何说的,怎么做的。时穷节乃现嘛。
东坡的的倒霉,从乌台诗案开始,到海南岛上遇徽宗之赦,他自己用“黄州惠州儋州”来概括。在黄州,给秦观的信中说,说好听点是节俭,其实不过是悭罢了,每个月的俸禄平均分成三十份,小袋子装好,挂在房梁上,每日限用一袋,如有剩余,别置之竹筒中,朋友来访,以尽当日一袋和竹筒中所有为限。试想,苏东坡,大文豪,大名士,大书法家,文与可墨竹画法的继承与发扬者,他会穷吗?会的。因为他不卖!哪怕不亲自出面卖,也不屑于卖。大不了我少用一点,做人的品格,绝对不能降低。不卖,当然也就不会买。只需按照芸芸众生的思维,用一点买卖之道,东坡的仕途自然风生水起,平步青云。然而,君子不齿。在道德上、节操上,君子无一不是有洁癖之人。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对如燕说过这样的话:“没有是非观念的,不是人,是禽兽;明知是错,还要去做的,那就是禽兽不如。”这话对芸芸众生来讲,是重了点,且把它当作一味发汗药吧。对于人生的大是非,如何选择?我们从来就有圣贤给出的答案,它是孟轲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和“守拙归园田”,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杜子美漂泊潦倒时的一饭不忘家国,是于谦的“碎骨焚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太多的人只会抱怨而表示无奈:“不是我不想,而是现实如何如何,而是生活如何如何。”孔子说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想说什么了,话多如水。最后引一首放翁当年给他儿子们看的小诗,诸君共勉之吧,即便不能做到道之坚守,命之不疑,起码也该心向往之罢。
篇15:史记孔子列传读书笔记
这篇又拖了很久,老是看了一段又回过去看前面相关篇目的内容,比如说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就回去看“宋微子世家”,后来又说到孔子在鲁国的经历,于是又回去把“鲁周公世家”浏览了一遍。这一篇通篇看来,总体感觉是: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可说是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如丧家之犬;在学术上却是逐渐精深逐渐博大终于积累弟子三千,书成春秋经典。
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确实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
篇16:史记孔子列传读书笔记
孔子的思想——一颗闪耀在文化精神领域里璀璨的恒星。他的生平事迹第一次被东汉司马迁以“记实”性的笔调完整的记载了下来,并作了适当的评价。作者以充满敬仰的心情,对孔子一生的流离坎坷、困顿不遇寄予了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现在读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孔子的精神所包围着。
孔子被尊为“至圣”,为后世人所推崇,他那渊博的学识和为人师表的精神为人所津津乐道。现代的人喜欢把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人称作“天才”。天才何意?先天之才能也。所以,能力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解: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既然是“天生”的,那么,某人不是“天才”,也不会成为天才,便不屑别人的才能,这是种自命清高得多少有点“酸葡萄”境界的状况。所以,难怪也有人如此惊异于孔子的学识了。可事实是什么呢?
孔子曾在齐国与师襄子学琴,废寝忘食,弃而不舍;在为整理古代的文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晚年学《易》时竟会“韦编三绝”;他先后整理了《书传》、《礼记》,整理了《诗》、《乐》,使“《雅》、《颂》各得其所”,他写了最足以使自己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春秋》,被司马迁称为是“周公第二”的大学者。说别人是天才,其实是一种自己懒而又不愿承认的表现。天才是怎么产生的呢?
天才,出自99%的勤奋。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因材施教,是他整个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使用今天的逻辑辩证法去分析也相当地严密。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能根据个人的性格和特点,在“文、行、忠、信”的基础上去教育他的学生。他教会人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他确实是一位千古师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理想,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人把理想,比喻成航船到达彼岸的灯塔。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有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境富裕得不会去考虑什么生计的问题,以致本来就很虚幻的理想在他们的眼里会更飘渺。一般认为,只有迫于生计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宏伟的。他任中都宰一年,就能使得“四方皆则之”;他以大司寇代理宰相,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他既有文备,又有武备,他有理有据,针锋相对地坚决斗争,捍卫了国家地尊严;他杀了“鲁大夫乱政者少正”;他治理鲁国三个月后,“粥羔豚者弗饰价,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课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司马迁大大的赞赏了孔子“政治家”的风度,而在我看来,他简直就是一个英雄。
确实,时代和环境造就英雄,英雄和常人的不一样的气概,其不一样就在这“理想”二字。
有理想的人才会有英雄的灵魂。
我想,但凡世上有成就的人,都有一种别人不可理喻的倔劲:孔子有如“莲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更有“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他面对坎坷遭遇时,身处逆境而百折不回。当孔子在鲁国大有作为时,却被鲁国的君臣排挤;当孔子刚要被卫灵公任用时,又被公孙余“假一出一入”给逼走;齐景公想用孔子,却被宰相晏婴所阻拦;楚昭王想封孔子,却被令伊子西所破坏。
孔子一生被逼得四处奔走不暇,至于在路上所受的种种折磨与侮辱,就更加令人伤心了。他在时,无辜地被当地人当作阳虎,被关了五天;他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恒竟想杀死他;他在陈蔡之间,七天没有吃到东西,师徒都被饿得脸色发绿,躺在地上站不起来。如此悲惨的遭遇,却给了孔子一种执着的韧劲,这种精神感染着无数的人,以至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有人说“百折不挠、弃而不舍”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一方面,这种自信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因为未来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它一方面,让人始终充满着自信。就是这种可能的扩大化,才使人保持一种必胜的信心。所以,才会有拼搏,才会有奋进,才会有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这种精神的集中写照。孔子拥有的正是一首生命之歌。
篇17:史记淮阴侯列传读书笔记
汉初著名军事家韩信前2,垓下,刘邦的一位大将布下十面埋伏,将号称战无不胜的项羽逼上了绝路。这位楚汉战争时期著名的军事天才,就是韩信。但是,这位有名的将军的一生却跌宕起伏。忍辱负重 勤学上进韩信是忍辱负重的典范。
韩信少有大志,当一个少年侮辱韩信,让韩信在杀死他和从他胯下爬过去中选一样,韩信的做法《史记》中描写得很清楚:“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跨下,匍匐。”韩信真是一个忍辱负重的人,从那天开始,韩信便勤学上进,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军事家。人微言轻不得重用韩信出身不好,家境贫寒,他首先跟随项梁和项羽,跟随项梁时,韩信的处境是“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死后,韩信投靠项羽,这时的处境是“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可怜一位军事天才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到了刘邦那里后,韩信处境更不好,还差一点被杀了,最后韩信又从刘邦那里逃走,但是萧何看出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于是月下追韩信,并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楚汉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转变。居功自傲不听人言韩信的加入使楚汉战争的战局发生了扭转。汉四年,韩信大败楚兵,杀死楚国大将龙且,项羽害怕了,于是派辩士武涉去说韩信,武涉的话《史记》里也记载了:“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但是韩信认为自己的功劳不小,而且高祖对他很好,于是拒绝了武涉的说言。儿女情长再拒良言武涉走后,又一个辩士来说韩信,这个辩士处处为韩信着想,告诉韩信应该三分天下,但是韩信说道:“汉王与我深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背义乎?”韩信在军事上运筹帷幄,但是在政治上却儿女情长,十分糊涂,这也造成了韩信的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刘邦早期的谋士之一,为建立汉王朝贡献巨大,是开国功臣之一。
这个成语说的就是韩信和萧何的故事,韩信的起家就是靠着萧何,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天下就没有韩信的用武之地。但是韩信是怎么死的呢?是被萧何的计谋杀死的。西汉建国以后,汉高祖想除掉功臣,其中刘邦最忧虑的就是韩信。刘邦心里清楚,要是打起仗来,刘邦必败无疑。于是萧何设计把韩信骗进宫,然后将韩信杀害。可怜一代军事家就这样死于吕后之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一代军事家,最后死于自己的主公之手,实在可悲!看过《史记·淮阴候列传》之后,我得到了两点启示:懂得隐忍才能成就大事生活本是充满波折的,在人生之中我们总有在人屋檐下的时候,所以学会隐忍才是最重要的'。隐忍并不代表着屈服,相反,它是一个人坚强的表现。当初如果韩信受不了欺凌而杀掉了那个人,那么他还会有未来的成就吗?不会!所以,懂得隐忍方能成就大事。兔死狗烹乃是必然韩信之死是十分可悲的。被自己的主公杀死,看起来死得十分窝囊,十分冤枉。但是韩信之死难道不是必然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一直在验证着这样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靠打天下成功的开国皇帝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稳定百姓的生活,而是屠杀功臣。诸如勾践杀文种,朱元璋的“胡蓝之狱”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代表。功高震主之人必死无疑,所以,为人臣者必须知道进退,该离开时就要果断地离开。
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他的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适当的把目光放远大一些,不要过多地留恋荣华富贵,这样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继续创造辉煌。所以,韩信之死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我们必须引以为鉴,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智者,这才是最重要的。
篇18:史记淮阴侯列传读书笔记
读史使人睿智,读史使我学会隐忍。我读了《史记·淮阴侯列传》这部分中的“胯下之辱”,内容大致如下:
一个恶少年看韩信不顺眼,在市集上向他挑衅,叫他要么刺自己一剑,要么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着这个人半天,一语未发,弯下腰从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众人大笑。若是当时他因一时之气,把那个恶少年杀了,日后也要应付官府的追捕,就不会有后来的功成名就了。
这部分虽然不是很长,却告诉我们做人要隐忍。
《史记淮·淮阴侯列传》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复国,他在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就这样卧薪尝胆,隐忍了十几年,最终成功击败了吴王夫差。
还有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后,还能忍辱负重编修《史记》,终使这文学巨著横空出世。
这些事和韩信胯下之辱道理一样,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也让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青年,他们一点挫折也承受不了,常会为一点小事而冲动从而毁了自己的前途,真是标准的“愤青”。这些反面教材以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还使我想起了那年寒假……
傍晚,太阳已经偏西了,天边还泛着红霞,夕阳的余晖照在我的脸上,和风吹拂着我的两鬓。在我的跟前站着一个头发凌乱,身穿红色外衣和灰色牛仔裤的貌似不良少年的人。
“小子,你刚才骂我什么来着?”那不良少年道。
一听这话,我顿时气血上涌,脸上青筋暴现。
“小子,快过来给老子道歉!”那个不良少年接着喝道。
正当我准备卷起袖子,大打一架的时,突然脑海浮现出韩信胯下之辱的那一幕,火气登时消了,反倒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打,我刚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点也没想过此事的严重后果,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于是,我低下头,不卑不亢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件事更使我对隐忍坚信不疑。当然,当国家、民族的尊严被侮辱时,我们就要奋起反抗,不能隐忍。
我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时时刻刻陪伴着我,提醒着告诫着我做人要学会隐忍。
篇19:史记淮阴侯列传读书笔记
韩信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淮阴候,是因为萧何认识他、举荐他,刘邦才重用了他。他一生跟随刘邦转战南北,可以说他为刘邦建立汉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劳。然而他这么个功名显著的大将,最后却落了个谋反的罪名,被吕太后设计骗进宫中杀死了。
是什么原因使韩信落了这样一个下场呢?我认为是他没有听那个齐国说客蒯越的劝告。蒯越让他自立为齐王,制止刘项分争,一来自保,二来为老百姓着想,不让天下再有战乱。可韩信还以为刘邦待已不薄,就没有采用蒯越的计策。结果刘邦感到韩信功高盖主,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再说全国已经统一,可以不再需要这样的将领为自己打天下了,与其留着是个祸害,不如早点除掉的好。
可惜韩信死在了自己为之卖命的主子手下,他当初如果听了蒯越的那番话,恐怕历史就该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篇20:史记淮阴侯列传读书笔记
今天感到无聊,于是就轻轻翻开《史记》不知不觉我已经看到了《淮阴侯列传》虽然我只看了一点,但是我觉得已经有要写的东西了,虽然只看了一点,但是我已经对韩信有了一个小小的了解我很同情韩信也很钦佩他。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详细的描写了有关于韩信一生的故事,从布衣乡邻到乡绅门客,从胯下之辱到暗度陈仓,从背水一战到国士无双。韩信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对于其中记载,韩信应是一个能够明察秋毫,并且遇事极为冷静,各种关系应该分析的很清楚的人,但是却为何“市人皆以为诺”。其实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生活并非他所擅长,所以才“为母佘肉”,而并非某些人分析的“大德不常,大勇无方”
而后韩信参军却未得到赏识,“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而后由于萧何的发现,逐渐被刘邦赏识,如此良将在之后的楚汉相争之时,功勋卓著。
在整个过程中,刘邦一直称韩信是“国士无双”,并奉为“淮阴侯”。
韩信又矜才自负,不仅羞与绛灌为伍及刘邦本人亦不在其眼目之内这些也都是他的取死之道。
★ 商君列传读后感
★ 《史记》优秀教案
★ 高考英语复习指导:词汇复习九种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 后汉书励志的句子
【史记列传读书笔记(锦集20篇)】相关文章:
初二的读书笔记500字2023-03-19
冯唐随笔 不二2022-05-06
初二的读书笔记2022-09-23
暑期读后感2022-08-09
名著《史记》读后感2022-04-29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板书2022-10-14
我的暑期读后感2023-12-04
读书笔记600字初二2022-05-05
读史记有感800字2022-11-28
励志古人名言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