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整理9篇)由网友“oui”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
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
远古时代先民们就有了太阳崇拜观念,世界各民族都流传着绚丽多彩的太阳神话.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太阳崇拜在古蜀时代也同样十分昌盛,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十日神话与射日传说,在古蜀国也极其盛行.文章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作了探讨和论述.
作 者:黄剑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 “”(2) 分类号:B933 关键词:三星堆 古蜀国 太阳崇拜 射日神话篇2:三星堆观后感
几千年前的`古蜀国,如同云隐中的月亮,怎么也看不透,留下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谜。
坚硬的土地将一段传奇深深埋藏,但沉积终究掩不住灿烂的古蜀文明……
在这个假期,我踏上了探索三星堆的道路,去亲眼观赏古蜀人带给我们的奥秘。
进入三星堆博物馆中,第一个展区:大石壁,吸引我一探究竟。进了第一个展区,我透过玻璃看到了一些小圆盘。我简直对此失望透顶,不就几个盘子嘛,这大概人人都会造。但仔细想想,在遥远的千年以前,能运用管钻技术,已经十分厉害了,虽然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石壁残败不堪,但我依旧能看到古蜀先民的智慧。
我继续向前走,我见到的已不再是石壁了,而是精致、坚硬的青铜壁。这些青铜壁十分光滑,看不出一丁点儿岁月的痕迹,在青铜壁上有许多线条优美的雕刻图案,雕刻出来的正是古蜀人民信仰的图腾。
我和家人进军第二个展区。二号展区中不得不提的文物就是青铜大立人了。青铜大立人高达三米,呈站立姿势,似乎手权盛器,是古蜀国高尚、权威的象征。除了青铜大立人以外,还有一个“象牙”在馆内很受欢迎。在现在,象牙制品很受欢迎,象牙的颜色纯洁、雪白,让人心情舒畅;在千年前,象牙是古蜀先民与外界沟通的象征,也体现出他们敢于探索的精神。
三星堆是古蜀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一段雄浑的乐章,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篇3:三星堆观后感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那里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空气清新,美丽极了,给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综合展厅和青铜展厅。导游阿姨说,博物馆展出的都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东西,代表了3、4千年前古蜀国的文化。出土文物有陶器、玉器、青铜器。展厅里最吸引我的是五大国宝,有1米多长的金杖,在木杖的外面套了一层薄薄的金外套,几千年过去了还是那么光彩夺目;玉璋是第二件国宝,它全身乌黑发亮,平整而光滑,让我们为古蜀人高超的玉石制作技术而惊讶;第三件国宝是通天神树,它是一件青铜艺术品,它高约三米,分成三层,每层有三只金乌站在三根树枝上,古人把太阳鸟称为金乌,真是个奇怪的名字呀!还有两件国宝分别是青铜面具(又叫千里眼顺风耳)和青铜大立人,据导游阿姨说,千里眼顺风耳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呢。古蜀人真是太了不起了!
除了五件国宝,青铜鸡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我最喜欢的文物。它是一只公鸡,做得就跟现在的鸡一模一样,神气的鸡冠,发光的羽毛,优雅的姿态,威武极了!
你知道三星堆为什么叫三星堆吗?是因为出土文物的地方有三个土堆,据说那是天上掉下的三颗小星星,所以叫三星堆。
篇4:游三星堆
游三星堆_作文
北纬30度,一条神秘的纬线。在它的两侧,屡屡诞生奇迹,饱含着自然和文明的资讯。这里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文明,最早绽放出人类文明的`光彩:三星堆。
今年春节,我们一行人来到成都度假。我们去了杜甫草堂、三星堆、都江堰三个景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星堆”。
三星堆距成都约40公里,位于广汉城郊。三星堆遗址最初发现于1929年,由三个农民无意中挖出了三个坑。坑里有大量的青铜、玉器等。由于战乱等原因,挖掘工作时断时续。近年来,通过考古学家们的一次次努力,代表古蜀文明非凡高度的三星堆古城渐渐被揭示出来。
三星堆博物馆修建在三星堆古城外,现对外开放的共有两个展馆。最著名的展品有:玉璋、金杖、金面具、青铜大立人像和青铜神树。
一号展馆内有大量的陶制酒器和食器,透露出浓厚的市民生活气息;馆内还有玉做的刀、剑等,做工精良质地上乘。专家认为,玉非常易碎,肯定不是用来当武器,可能是用来当做摆设。其切割、雕刻、镂空技术之精细,让世人叹为观止。
二号馆内的金杖和金面具举世罕见。由于年代久远,金杖里的木头已经变形、金面具也出现了无数裂痕,但其雕刻的图案依然清晰、精美。但最让人震惊的还是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总高度达396厘米。它形体巨大,结构复杂,树叉众多,因而采用了分段铸造的方法,最后再焊接、组装。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棵商周时期的神树。青铜大立人像连台座高达2.62米,是中国考古前所未有的珍品。这尊人像身披法带,头戴莲花高冠,双手以有力的姿势握成圆环状---可惜他手中被握的东西已被遗失。这些神秘莫测的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共同再现了一个王权和神权高度发达和统一的古蜀国形象。
令人疑惑的是人们在面对古蜀文化中的这些青铜头像和面具时,很容易想起古老的印度文明和埃及文明;更为奇特的是,这些青铜头像和面具,其造型特征已经明显脱离东亚人种的面部特征,更多地趋向于欧洲或西亚人种,凸现着一股异国情调。难道我们的祖先当时就与国外有往来吗?但考古学家门并未发现有另一条丝绸之路?
这些未解之谜还需要继续探索,也许解开这些秘密的就是我们。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争取将古蜀文明再推进几千年。
篇5: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20世纪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简介 千古之谜 价值定位 博物馆 收缩展开 简介
遗址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以致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出土品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让人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最神奇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了。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既有夸张的造型,又有优美细腻的写真,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
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为这类揉合了人兽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人首鸟身像或者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也许就是吧?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后常会引起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极其高超的青铜工艺和造型艺术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像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
千古之谜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第一谜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
第二谜
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但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濮人、越人是同一族人,即是骆越后人。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但从出土的鸟、龙(蛇)、太阳轮等实物与骆越地的鸟、龙、巫咸、崇阳祭天文化极其相似,又据相关文献:参加过周武王牧野誓师的庸、蜀、羌、、微、卢、彭、濮八族中,以濮族人数最多,而且分布地域广阔。因濮族长期处于分散的部落状态,故有百濮的称号。濮人建立的濮国原在江、汉一带,与楚国为邻,后遂为楚吞并。史家言及楚国境内的其它民族时,先称之为濮,继称之为越,即因濮、越同源之故。所以学术界也有人认为,三星堆族属是濮人越人。
第三谜
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谜
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第五谜
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谜
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谜
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价值定位
三星堆是中国现代的考古学起步时期最早发现的大遗址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三星堆遗址被发现,到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发掘,三星堆就以历史久远、文物精美、文化独特、神秘莫测而引起世人的瞩目。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它距今约有4000―5000年的历史。据专家推测,三星堆应是成都平原历史最久的古蜀国的中心,而且它处于与之相连续的系列古文化遗址的中心位置,从科学角度来判断,在其周边还会有一系列与之相呼应的遗址群。因此三星堆的发现对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三星堆的发现震惊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它的发现与长期以来人们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甚至有些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其次,它的发现也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传统上认为在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等观念。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证明,它应是中国商周时期前后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它的文化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三星堆遗址是我们了解四川地区,甚至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评价三星堆的发现?专家们认为,三星堆的'发现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能够改变人们对古代历史或文化的认识。三星堆的发现毫无疑问可称之为重大发现,它完全可与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相提并论,如德国特洛伊古城的发现等。
世界考古学界公认,对于古文字的解读与破译,属于重大的科学难题。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没有被解读破译出来的古文字没有几种了,也就是玛雅文字等两三种。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古蜀文字属于未被破译的古文字之一。而且,不仅仅是文字我们目前无法破译,就是一些出土的文物本身,考古学界以前也根本没有见过,甚至都叫不出名字来。因此,对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进行。
博物馆
三星堆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为切实保护、展示、宣传、弘扬祖国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在广汉修建一座有较大规模、有鲜明建筑特色和丰富的古蜀文化内涵的遗址专题博物馆,并列入“八五”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于1992年8月奠基动工,10月26日建成开馆。
三星堆博物馆坐落在遗址东北边临河处的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离广汉市区仅3.5公里,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是中国一座起点高、功能全、设施先进、收藏条件优良、集历史博览、人文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遗址专题博物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博物馆从外观造型到内部陈列都突破了传统历史博物馆的格局,力求在内容设计与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雅俗共赏,在保证严谨学术性的前提下,追求知识性、观赏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使观众在进行历史巡礼的同时得到一种现代感受和美的享受。文物展出共分“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众神之国――神秘的原始宗教”、“千载蜀魂――奇绝的文物精华”、“三星永耀――三星堆的发掘与研究”四大部分。
博物馆的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以及文物造型艺术相吻合的神韵。一条螺旋形曲线,渐次爬高,顺势腾升,馆体随上升的圆弧逐步缩小,最后到达螺旋体中心点,构形为一座直耸云天的尖塔,塔尖有标志性的青铜雕塑挂饰――三星堆纵目面具,整座建筑以连续盘绕的圆弧象征三星堆,黄色的外墙喻意大地的色彩,建筑似从地中突兀呈堆形拱起,造型奇特,颇富创意。它融原始意味与现代气息为一体,力图表现三星堆文化和三星堆文明的苍古雄浑和博大精深。
目前,以三星堆博物馆为龙头,依托古遗址、突出三星堆文化,展现三星堆遗址风格、占地1500余亩的三星堆遗址游览区已逐步动工实施,这是由“方蜀文化区”、“博物馆区”、“水上文化娱乐区”、“部落村区”、“现代田园区”、“月亮湾”、“城墙遗迹区”等七大区块组成的大型游览区,包括碑林、雕塑园、蜀市、发掘现场复原、城墙遗址复原、玉石作坊、原始部落村、祭坛、稻香村、廊桥等30余处景区景点。建成后,广汉不仅将成为西南地区的一大旅游胜地,与成都旅游融为一体,互为延伸和补充,而且还将成为世人学习、研究古蜀历史和古蜀文化的中心。
篇6:三星堆作文
三星堆作文
三星堆作文(一)盼望已久的游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终于在这个假期实现了,正月初九爷爷、奶奶、姐姐和我在爸爸的陪同下,一行人自驾前往三星的博物馆。
那天早晨天色雾蒙蒙的,在前往的途中我们一直担心会不会下雨,这样会影响游览的心情。总算是“老天爷”有眼,雨终于没有掉下来。
到了三星堆博物馆,买好了门票,爸爸就给我们爷孙四人租好了电子语音讲解器,然后我们就继续前行。首先经过如地铁验票一样的通道口,走过了一小段,我便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青铜纵目人面具雕塑映入眼帘。听爸爸说,它是远古第一位蜀王“蚕丛”作为原型铸造出来,让世人纪念或崇拜的。我和爷爷、奶奶、姐姐一起在青铜纵目人面具前拍照留影。照完像后我们一行人又前往青铜馆参观,进馆后一下就被先人们铸造的作品给震撼住了。有:“青铜纵目人面具”、“金杖”、“玉边璋”、“高柄豆”、“陶B”,都太迷人了!精美绝伦,气势雄浑,神秘怪诞,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艺术与科技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
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清晰地勾勒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之路,给人以身临其境古国神游之感。
三星堆作文(二)
三星堆博物这个名字对大家很陌生吧!可这次我参观它,让我身临奇境。
一进1号观厅,只见导游给了我们每人一个机器和一对耳机,导游讲的话,我们从耳机里可以听见,这东西真先进呀!我暗暗说到。一进去,许多宝物放在镜子里,导游说:“我们这儿是1992年开放的,在前二十多年,一位农民挖掘中发现了陶瓷,就去买了,后来工作人员忙到现场挖掘了很多的古代贵重物品。”在一号厅,我们看见了远久的酒杯、碗,我还知道在古代人心目中,()鸟象征着太阳,因为他们想飞向天空上,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随后,我们来到了二号厅,在里面,我看到了高大的摇钱树,它的树枝上全是钱,树尖上有鸟,仰望天空,摇钱树无比高大,最高处还有太阳,古人是非常敬佩太阳的。我们还看了渡金面具、玉等,这些东西让我想起古人的聪明才干。
通过这些参观,我知道古人很想飞向蓝天和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星堆作文(三)
暑假里我回到了成都――我爷爷家,到成都的第二天,爷爷带我去参观了成都的名胜古迹――三星堆博物馆。
那天天气很闷热,汽车行驶在成绵高速公路上,两旁的景物不断地向后逝去,不一会,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三座大型的博物管像三座土堆,怪不得人们称它为三星堆博物馆呢。
一进门,一个大大的“蜀”字呈现在我的眼前,往前走,一座高大的青铜大力人像吸引了我,它身高26米,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远方,它头戴莲花高冠,冠上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身着三件黄袍,据说这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件黄袍呢。
接着,我们参观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神杖。这根神杖浑身是金灿灿的黄金,上面雕刻着一只小鸟嘴中含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听爷爷说,古代巴蜀曾经有许多部落,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鱼部落和鸟部落,随着时间的流逝,鸟部落出兵灭了鱼部落,因此,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鸟部落的首领便命令人做出这根金杖,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着根金杖还是商朝以前含金量最多的金杖呢。
然后,我们参观了“西洋贝”、“钱币房”、“祭祀坑模拟遗址”等等。最后,我们来到了编钟房,欣赏动听的编钟奏乐,听着听着,我不由得沉思:古巴蜀人民是多么的聪敏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如此精美的文物。而现在,我们人人都应该努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篇7:三星堆作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认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1980~1986年间对四川平原上三个不起眼的小土堆――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从三星堆发现的大量文物,使人们重新认识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今年暑假,外公外婆和妈妈带着我回四川自贡老家探亲。路过广汉时,我们一起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从三星堆遗址发掘出的3000~50前古蜀国制造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文物。这些展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三星堆博物馆分两个展馆,一个是综合馆,另一个是青铜馆。综合馆建在地下,青铜馆在地上。它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两个展馆之间有一段距离。
我们首先参观了综合馆。综合馆的门洞黑漆漆的,给人一种十分神秘的感觉。进入馆中,首先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家居用品,有很多陶器,也有一些石器和玉器。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一张石桌,它的桌面非常平整光滑,就像是用现代机器切割出的一样,说明古蜀国已经具备了相当发达的切割技术。继续往前走,是一个专门陈列金器的展厅,里面有很多带着金面具的人头像,还有一根一米多长的金杖。这根金杖上的纹路已经模糊不清了,但还是能看出它是一根供国王使用的权杖。进入综合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我眼前一亮,只见一棵巨大的“通天神树”矗立在展厅中央。这课“树”是用青铜打造的,高达三米多。树干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树枝上站立着许多飞禽走兽,它们都栩栩如生,让我对古蜀国工匠的心灵手巧深感钦佩。
青铜馆里展出的是各种类型的青铜器,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立人像、跪坐人像,还有尊、瓿、盘、铃、戈以及兽面、牛头、鹿、鸡、鸟、蛇、鱼等。我们主要参观了青铜头像。这些头像形态各异,一个个都制作得十分精美,而且它们的造型具有超时代的美感,很像现代雕塑家的作品。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具“青铜纵目面具”。这个商代面具只有66厘米高,却十分夸张地把眼球突出眼眶达16厘米!这种超现实主义的造型,就连现代人都很难想象。透过这部面具,让人不得不感到惊讶: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其文化艺术已经达到了多么发达的水平!
参观完三星堆博物馆,使我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次经历使我难忘。
篇8:三星堆作文
在我眼里,上苍真是太宠爱成都了,历史的风烟俱净,给这座慢城市留下的都是丰盈与稳重。到慢成都,一定要去参观的是满载悠久历史见证蜀国灿烂文化的三星堆博物馆。可以这样说,这次成都之行,很大程度上,我便是冲它而来的。
炽热的阳光从茂盛且深绿的枝叶间倾洒下来,将叶片打磨出了几分耀眼的光辉,丝溜溜的风儿轻扫过来,不耐热的我早已像小鸟一样疾飞进博物馆,迎面闯入我眼眸的便是青铜立人。呵!他真高大呀!仰望着他,我内心惊呼起来。更让我惊呼的是他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远,最高的青铜立人像。他高1。80米,身穿华服,戴着莲花状的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神色庄严面容高贵,神威无穷,目视前方。这位青铜立人最吸引我的还是他那前身于胸前呈环管状的巨手,千年的历史风霜早已让他手握之物化为尘埃,荡然无存,这引发了我无尽的遐想:他手里握的是什么呀?是象征他至高无上的权杖,是虔诚为百姓祈福的那纯洁高贵的象牙,还是那象征着古代巫觋的木蛇?站在这位神威无穷的古君王面前,我真是满怀崇敬,心声敬仰,我想他一定是一位勤政爱民,有着雄才大略,深得古蜀人民挚爱的君王。
无论我怎样遐想,双唇紧抿的青铜人都是庄严又淡定地目视前方,他似乎决意要把这份来自远古的神秘永远捍卫下去。
带着对青铜立人的惊叹,我移步到有着“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前,你看,你看啊!它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好像在谛听什么似的,就像今天捕捉太空信息的雷达。最神奇的是它口阔而深,唇线上扬,做神秘微笑状,莫不是它看到了世界上最神奇的景象,听到了宇宙最神秘的乐音,而展现出这种神秘而又诡异的微笑?我神思连翩,久久不愿移步。
然而,只是一个转身,青铜神树便与我撞个满怀,它更让我震撼!只见它“身高”3。96米,是迄今为止所见中国的全部青铜文物中形体最大的.一件。树干上装饰有三层树枝,每一层向四周又伸出三根枝条,分别位于神树的根部、中段和树尖,枝条像柳树一样柔和下垂,饰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站着昂首翘尾的是青铜小鸟,可别小看它呀,因为它就是那了不起的早东升,晚西沉,不辞辛苦为我们地球大放光明的太阳――小甲。它是太阳啊,太阳原来是这神鸟啊!盯着蓄势待飞的它,瞬间,我被温暖得满心欢喜,不禁对它顶礼又膜拜。
三星堆啊三星堆,我哪里只是对这只神鸟顶礼膜拜呢,我是在对极富智慧和创造力的古蜀人民顶礼膜拜,更是对古蜀灿烂辉煌的文化顶礼膜拜啊!
走出博物馆,这才发现馆外雨下得正是欢腾,然而,我,爸妈,我们彼此相视一笑,我紧了紧双肩包的背带,耸了耸肩,微笑着一头走进了这留客的好风好雨里……
篇9: 三星堆作文
在四川成都平原东北部,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广汉。
广汉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地方――三星堆。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蜀国”,那时现在的三星堆这片土地是“古蜀国”的首都。传说“古蜀国”的第一代君王蚕丛长有纵目,可以看见千里外的地方。之前蚕丛氏的部落一直居住在今天的岷山一带那里的物资缺乏,天气无常,不适合人们生活。一天,蚕丛带领着部族去寻找食物,走在一片草地上,他突然看见千里之外的成都平原植被繁茂,生机勃勃,食物充足,于是,他决定带领部族向成都平原迁徙。
1986年的一天,广汉月亮湾的几位村民下田干农话,偶然间发现了在土层下有许多玉块和青铜器。这个偶然的发现让三星堆乃至“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在几千年后终于公之于众了。
★ 飞天萦梦作文
★ 面试方式
★ 创新成功作文

【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整理9篇)】相关文章:
刘禹锡与佛教高僧2023-03-13
红山教育教学网2022-05-06
《诗经》“颂诗”的内涵是什么2022-08-09
学生会面试自我鉴定2022-08-07
美哉风洞短篇散文2022-10-13
桑中,桑中诗经,桑中的意思,桑中赏析2023-08-22
四川大学培训心得体会优秀2023-02-15
《诗经》中的孝道观念2023-02-27
科教片观后感600字2023-02-23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