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12-26 08:01: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共7篇)由网友“kp冠军平头堡”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

篇1: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

当前,电力行业的改革已形成一种革故鼎新的强势冲击,电力营销正由完全垄断市场走向寡头垄断市场.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力经营者必须研究电力营销策略,弄清电力营销效益体系等问题.

作 者:许贵东  作者单位:当阳电力联营公司 刊 名:湖北电业 英文刊名:HUBEI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 “”(2)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2: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论文

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传统的电力服务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市场发展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我国电力市场竞争实力,要求当代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综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对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加以完善,继而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空间,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用电环境,规避停电事故等问题的凸显。本文从服务营销内涵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路径,旨在推动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实践

电力服务营销体系的建构关系着电力市场国际化、市场化发展进程,因而在此基础上,要求当代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从创新窗口服务等途径入手来营造良好的营销空间,增强自身整体营销力度,同时就此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下就是对建立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实践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致力于打造全员、全方位的服务营销环境。

一、服务营销内涵

服务营销即要求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针对消费者需求展开市场调研活动,继而综合市场调研数据,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制定系统化营销活动,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到营销活动中,达到高水平营销状态。服务营销概念起源于本世纪80年代后期,即在社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各领域市场竞争实力,要求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从服务含量、服务密度等角度出发,来规范自身服务营销活动,最终就此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此外,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收入水平亦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迎合当前多元化市场发展特点,服务营销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度。

二、电力营销特点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营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稳定性,即由于电能供给关系着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促就电力营销客户群体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此外,电力企业在电网接入前,要求客户应提交申请信息,并以审批的形式来确定客户消费信誉,最终由此实现对客户用电行为的高效约束,规避营销风险。第二,交易方式独特性,即部分产业在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而电力营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首先强调对电力营销周期的设定,继而在一定周期内获取电费流量费用。但此种交易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呈现出风险问题,为此,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第三,市场主体的独特性,即地区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受法律保护,因而其在市场销售活动开展过程中需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取销售资格后展开营销行为,最终由此保障电力市场电能供给量。

三、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路径

1.完善服务体系。1.1创新窗口服务。在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强调窗口服务环节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首先要求电力部门在服务窗口设置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客户需求,从而完善客户服务中心、营业厅、网络自助服务中心等,由此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项目,满足其服务项目办理需求。例如,某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迎合地区电力市场发展需求,即在160个乡镇中的80%设置了标准化的规范服务体系,并致力于研发营业厅版营销管理系统,最终由此满足跨区域、多银行实时联网、多营业厅营销条件,且就此提升整体客户服务质量。此外,在当前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且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而就此建构客户快捷服务系统,同时配置业务受理、投诉、查询、GPS卫星定位等功能,最终由此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并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及时发现故障问题所在的位置,从而提升整体故障维修效率,达到最佳的电力服务营销状态。1.2稳定质量保证。稳定电能质量关系着电力服务营销水平,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良好的营销状态,要求电力企业在电能产品营销过程中应注重从稳定、可靠角度出发对供电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客户标准,继而达到最佳的供电状态。例如,某电力公司在服务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供给客户高质量服务项目,即对自身电能产品稳定性进行了严格把控,并采取了市中心+市区+城镇的数据统计形式,最终由此测得RS1、RS3用户供电可靠率已经上升至99.9%,同时供电电压合格率亦达到了99.2%,即满足了客户服务标准,但仍然存在着监测点少且面窄的问题,为此,该公司在服务营销活动可持续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电力企业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强调稳定质量的保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2.创新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市场发展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当代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其在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创新自身管理模式,即从监督环境完善层面入手,建构个人责任制、权责制,继而确保电力营销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服务营销管理状态,要求电力企业在电能供给过程中应注重实现用电管理向客户服务的转化,即建构客户服务中心,同时完善客户数据档案库,由此满足多元化客户服务需求,达到最佳的服务营销状态。另外,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亦应注重健全服务监督体系,即实现对服务营销的实时监控,由此规避不标准服务行为的凸显。3.完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电力服务营销活动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结合自身现有的资源及条件确定企业服务理念,且注重对企业价值观展开大范围的宣传行为,最终就此引导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规范自身服务意识,同时参照“定制服务”、“服务PDCA循环”等概念,提升自身整体服务水平。例如,江苏省某地区电力公司在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为了强化自身服务营销质量,即将“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设定为企业服务理念,并依据企业服务营销现状,相继制定了《员工礼仪手册》、《职业道德规范》等,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打造了“有章可循”的服务空间,即引导其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不断创新自身服务营销手段,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此外,当代电力企业基于企业文化建构的基础上,亦应注重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并强化与客户、政府、媒体间的关系,拓宽自身营销渠道,达到最佳的服务营销状态,且就此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四、结语

综上可知,部分电力企业在服务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营销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影响到其整体营销成效。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我国电力服务营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当代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塑造意识,且从完善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窗口服务等途径入手来应对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最佳的服务营销状态。

参考文献:

[1]吴杨,刘俊勇.基于云测度的电力营销状态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1(01):61-69.

[2]孙元凯.浅谈精细化管理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04):269-270.

[3]宋琪.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管理要点浅析[J].黑龙江科学,,13(09):298.

[4]赵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1(19):136.

[5]石海霞,刘丽颖,魏琳琳.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45(35):121.

篇3:新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循环经济的思考

新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循环经济的思考

摘要:现在社会线性型经济体系造成了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循环型经济体系来解决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本文浅析了线性经济体系的缺陷、循环经济的特点和实现载体以及中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作 者:王东东    Wang Dongdong  作者单位:徐州市放射性与危险废物管理处,江苏,徐州,221006 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5(5) 分类号:X22 关键词:线形经济    循环经济    载体   

篇4:建立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最近,我们成立课题组,围绕“建立科学合理的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涉及有关县级领导、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织人事干部和熟悉组织的部分老同志以及基层党员干部等400多人,召开了4个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调查中,87的同志认为现有评价办法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缺陷:

1、评价指标方面。有83的被调查者提出,现行的组工干部年度考核,对素能的评价往往以完成任务为衡量标准,忽视了个人素质、方法、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水平的评价;评价标准也比较笼统模糊,缺乏客观、清晰的衡量尺度,只能凭主观印象来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质量。

2、评价方式方面。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在对组工干部的素能评价缺乏规范严谨的科学操作方法,往往只注重组工干部的现实表现,难以动态、延续性地做出全面的评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评价内容和方式“一刀切”的现象,没有注重岗位特点,对不同岗位的组工干部套用同一指标,缺乏科学的分类考核标准和方法。

3、评价主体方面。有78的被调查者提出,对组工干部的素能评价,主要由领导直接或间接来进行,缺乏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和群众评价的影响力,特别是没能把与组工干部有直接关系的其他部门单位的对象的评价完整地体现在评价中,难以形成应有的评价效果。

4、评价结果方面。有65的被调查者提出,目前在实际中,很难做到凭素能、凭实绩论英雄,提拔重用上依然是注重论资排辈。

调查认为,建立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按照《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的'有关要求,合理确定评价内容,扩充评价主体,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组工干部队伍素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使用提供准确依据,促进组工队伍建设和组织水平不断提高。具体实践中,应把握四个关键环节:

1、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评价指标标准化。尽管组工干部所处的岗位、任务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评价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注重简洁直观、实用实效,既突出全面性,又坚持简明化,突出能够反映组工干部素能特征的指标。总体上设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五大要素,并对这五大要素又进行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操作中,根据不同岗位对素质素能的要求,合理调整评价项目的权重和赋分。比如,总体上对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平均加赋分,但对一般干部来说,评价的重点是其完成实际的能力,对中层干部重点考察其组织协调和拓展素能,因此在组工业务素能方面权重、赋分应相对高一些;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重点考察其政策运用和知人善任素能,在这方面权重和赋分也要适当提高。

2、根据“知情度”、“关联度”不同,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当把与组工干部、生活联系较密切、知情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基层群众作为评价主体,形成一个评价主体群,既体现广泛性,又有代表性。具体地讲,常委部长的素能评价主体应包括:上级组织部门有关领导,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下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领导,有关方面代表。其他班子成员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分管的上级主管领导,本部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下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领导,有关方面代表。一般干部的评价主体应包括:本部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干部,下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领导,有关方面代表。要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把群众作为有关方面代表引入评价主体的范围,并积极探索聘请人才资源专家参与评价,努力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层面,形成对组工干部的立体式、全面化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准确度.

3、拓宽信息渠道,评价方式立体化。整个评价分六个步骤进行: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综合评价、领导小组审定、反馈情况、评价。实行一年一评价、百分制考核的办法。在民主测评前,就评价目的、方法、标准、要求、纪律等问题对评价主体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测评技能。将原来的集中会议测评的方法,改为分散测评、集中收回的方法,避免产生应付差事和从众效应。在此基础上,由评价人员对各层次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予以综合分析,产生评价结果,经领导小组审定后,通过适当方式向组工干部本人进行反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每项评价指标都力争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提出评价标准,通过将两者的有机结合,获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在具体操作时,将定性评价标准按确定的评价主体范围,以问卷的形式发放,人

数必须在50人以上。定量评价由评价小组独立完成。针对定量评价指标相对较少的实际,我们采取逐项对应、两种评价方式结合的办法。具体到某一评价项目来说,如果既有定性考核评价又有定量考核评价的,就以两方面的加权平均分数为该项评价得分;如果只有定性评价,则其得分即为该项得分。二是坚持日常评价与年度评价相结合。由于年度评价时间相对比较集中,明显具有了解掌握的情况不够全面的特点,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日常评价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因为组工干部素能素质状况是动态的,日常评价可以为年度评价积累资料,提供情况,有助于全面、历史地评价干部。要建立组工干部素能日常评价档案。每次日常考核评价结束后,对评价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及时填写日常评价记录,存入组工干部素能日常评价档案。日常评价与年度评价的权重比例为2:8。三是坚持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在设置评价主体权重时,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及其评价内容的“知情度”、“关联度”不同,分别赋予不同评价权,合理确定赋分权重。可将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基层群众评价的权重比例确定为1:2:1:1,即同级评价占整个评价结果的2/5,其他层次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分别占整个评价结果的1/5,避免某一层次评价主体对评价结果影响过大而导致评价结果不真的现象出现,更好地体现公正性。四是坚持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可以使组工干部认真一段时间内的经验教训,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以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通过自我评价,为组织评价提供依据。在评价程序上,要在个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组织评价。

4、综合运用评价结果,激发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活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评价结果对组工干部进行有效的激励和鞭策。有用无评,必然有失公允;有评不用,必然挫伤广大组工干部的积极性,影响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评价结果的运用应该是多方面的:一要作为组工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组工干部的升、降、去、留首先要看评价结果,优秀的按照《条例》要求该提拔重用的要提拔重用,不能提拔的可适当提高级别待遇,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要视情况降免职或调出组织系统。二是要作为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对组工干部实行分类管理,优秀的要予以表彰奖励,特别突出的要授予荣誉称号,并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基本称职的要进行鞭策,促其改进;不称职的要进行诫勉,予以批评教育。三要作为组工干部培训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组工干部的素质、素能构成,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

篇5:建立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最近,我们成立课题组,围绕“建立科学合理的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涉及有关县级领导、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织人事干部和熟悉组织工作的部分老同志以及基层党员干部等400多人,召开了4个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调查中,87的同志认为现有评价办法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缺陷:

1、评价指标方面。有83的被调查者提出,现行的组工干部年度考核,对素能的评价往往以完成任务为衡量标准,忽视了个人素质、工作方法、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水平的评价;评价标准也比较笼统模糊,缺乏客观、清晰的衡量尺度,只能凭主观印象来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质量。

2、评价方式方面。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在对组工干部的素能评价缺乏规范严谨的科学操作方法,往往只注重组工干部的现实表现,难以动态、延续性地做出全面的评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评价内容和方式“一刀切”的现象,没有注重岗位特点,对不同岗位的组工干部套用同一指标,缺乏科学的分类考核标准和方法。

3、评价主体方面。有78的被调查者提出,对组工干部的素能评价,主要由领导直接或间接来进行,缺乏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和群众评价的影响力,特别是没能把与组工干部有直接工作关系的其他部门单位的工作对象的'评价完整地体现在评价中,难以形成应有的评价效果。

4、评价结果方面。有65的被调查者提出,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凭素能、凭实绩论英雄,提拔重用上依然是注重论资排辈。

调查认为,建立组工干部素能评价体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按照《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的有关要求,合理确定评价内容,扩充评价主体,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组工干部队伍素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使用提供准确依据,促进组工队伍建设和组织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具体实践中,应把握四个关键环节:

1、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评价指标标准化。尽管组工干部所处的岗位、工作任务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评价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注重简洁直观、实用实效,既突出全面性,又坚持简明化,突出能够反映组工干部素能特征的指标。总体上设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五大要素,并对这五大要素又进行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操作中,根据不同岗位对素质素能的要求,合理调整评价项目的权重和赋分。比如,总体上对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平均加赋分,但对一般干部来说,评价的重点是其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对中层干部重点考察其组织协调和工作拓展素能,因此在组工业务素能方面权重、赋分应相对高一些;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重点考察其政策运用和知人善任素能,在这方面权重和赋分也要适当提高。

2、根据“知情度”、“关联度”不同,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当把与组工干部工作、生活联系较密切、知情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基层群众作为评价主体,形成一个评价主体群,既体现广泛性,又有代表性。具体地讲,常委部长的素能评价主体应包括:上级组织部门有关领导,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下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领导,有关方面代表。其他班子成员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分管工作的上级主管领导,本部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下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领导,有关方面代表。一般干部的评价主体应包括:本部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干部,下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领导,有关方面代表。要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把群众作为有关方面代表引入评价主体的范围,并积极探索聘请人才资源专家参与评价工作,努力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层面,形成对组工干部的立体式、全面化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准确度.

3、拓宽信息渠道,评价方式立体化。整个评价工作分六个步骤进行: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综合评价、领导小组审定、反馈情况、评价总结。实行一年一评价、百分制考核的办法。在民主测评前,就评价目的、方法、标准、要求、纪律等问题对评价主体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测评技能。将原来的集中会议测评的方法,改为分散测评、集中收回的方法,避免产生应付差事和从众效应。在此基础上,由评价工作人员对各层次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予以综合分析,产生评价结果,经领导小组审定后,通过适当方式向组工干部本人进行反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每项评价指标都力争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提出评价标准,通过将两者的有机结合,获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在具体操作时,将定性评价标准按确定的评价主体范围,以问卷的形式发放,人

篇6:建立与环境和谐(一体)的新经济体系--对循环型经济的思考

建立与环境和谐(一体)的新经济体系--对循环型经济的思考

本文分析了工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与环境的对立冲突,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于变革传统的线性型的'经济体系,建立与环境和谐的循环型经济体系.文章在分析线性型经济与循环型经济差异的基础上,论述了循环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建立新经济体系的现实可能性.

作 者:韩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刊 名:中国发展 英文刊名:CHINA DEVELOPMENT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经济体系   线性型   循环型   可持续发展  

篇7:对建立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体系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

对建立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体系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

近年来,__省__市公安消防支队立足火灾高发态势和消防监督存在“盲区”的现实问题,认真贯彻落实__同志“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和公安部“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紧密结合消防工作的实际,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结构,将有限的警力配置到火灾预防和隐患查纠的“第一线”,探索实施以“网格化”为基础的动态巡防机制,全力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如何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巡防工作,真正把消防监督的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每名监督员,这个课题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现结合近几年我支队工作的实践,对健全和完善“网格化”工作体系谈些想法。

一、“网格化”消防巡防的概念

“网格化”消防巡防,是指将地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每个“网”由若干个“格”组成,通过加强对“网”和“格”中的社会单位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理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查处火灾隐患的一种方式。开展“网格化”巡防工作,主要目的是建立常态的火灾隐患发现机制和查处机制,实现“最大限度地把火灾消灭在发生之前,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的目标。

二、探索实施“网格化”巡防的背景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几年来,__市经济发展迅速,gdp的年增幅达17—18%,财政收入年增幅更高达40%。经济发展了,城市的规模也正日益扩大,__市区和7个县、市按照“三年建设一个新城”的目标,快速扩大城市面积。城市面积扩大了,人民物资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催生了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据统计,__市的饭店、宾馆、娱乐场所等服务业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在高速发展。消防工作是经济发展、城市扩能、人民生活的保障,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诠释越来越缜密,对“安全度”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们的消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此相对应的是,消防工作中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矛盾、新的课题又纷至沓来,新旧问题犬牙交错、相互缠绕,严重影响到消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火灾事故将达“井喷”状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转型、利益分配、务工就业等矛盾带来的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__市近年来火灾形势比较平稳,未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但这并不能说“太平无事”,事实上各种火灾隐患和不确定、不稳定、不和谐及非传统致灾因素大量存在,火灾发生的几率和潜在的灾害风险很大。开展“网格化”巡防工作,正是贯彻落实部消防局“五个第一时间”的总要求,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内消除隐患,有助于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斗力。

(三)消防监督警力严重不足。近十年来,__的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成倍增长,而消防部队的警力仍然停留在过去水平,所有大队消防监督员都不超过4人,面对日益繁重的消防监督任务,部队各级深感压力很大。公安部提出的“部队勤务实战化、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为巡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为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__支队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整合资源,探索建立社会巡防网络,把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和保安都推向预防火灾关口第一线,彻底打破消防“单打一”的巡防模式,形成具有整体性、实用性、协调性的集巡逻、宣传、检查、处置为一体的动态化警务勤务模式。

三、“网格化”消防巡防体系的探索

(一)“网格化”消防巡防的“组网”形式。充分发挥社会治安防控力量资源优势,以“条块联动、资源整合、重心下移、监督制衡”为原则,把消防监督员、公安民警和保安员三方面的力量充分整合,编织以“消防官兵为主体,公安民警为补充,保安力量全覆盖”的“三张巡防网”。一是以消防官兵为主体的网。将市区分成8个片区、2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消防监督员实施动态监管,每个片区由1名支队党委成员负责督导。各县(市)主城区按大队监督员人数划分成网格,由一名消防监督员负责监督巡防。二是以公安民警为补充的网。__市区和县(市)主城区按派出所辖区分片,按警区划分网格,每个片由一名消防监督员负责指导,每个警区由警长负责,警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小区由片警负责,城市主街道由街面巡警负责动态巡查。集镇由派出所长、消防民警、保安联防队员组成巡防小组。三是以保安力量全覆盖的网。社会单位和居民生活小区由保安公司派驻的或物业公司聘用的内部保安联防员组成巡防小组,由片区民警负责指导。

(二)“网格化”消防巡防的实施方法。“网格化”消防巡防分为平时巡防、重点时期巡防和重大活动巡防。消防监督员的巡防一般每周2次以上,巡防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8时至次日凌晨1时;公安民警的巡防频次,根据各地治安防控的总体布置确定;街面巡防和社会单位、居民小区的保安巡防每天进行;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适当增加巡防频次,加强对“网”和“格”内的重要单位、场所的巡防。巡防按照“地毯式”“拉网式”“梳篦式”的方式进行,每月制定巡防工作计划,确保在一个时间段内将“网”和“格”内的单位全部巡查一遍。

(三)火灾隐患的查处。对“网格化”巡防发现的火灾隐患,由巡防人员如实填写巡防记录,按照消防监督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要求,分别由支队、大队和派出所进行录入。参照三级组网的模式,消防监督员在本网格内发

现的问题由消防监督员向支队分管的党委成员报告,按照管辖权限进行查处,对查实的按照绩效考评办法的规定进行加分奖励;对街面巡警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移交辖区派出所查处;对片区民警和保安员发现的问题,由派出所负责人按照《__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和《__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分级负责查处,对其他的违法行为,由辖区派出所报本地区的消防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及时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社会单位保安员发现的火灾隐患,由保安员向单位的主管领导汇报,由职能部门进行查处,并由保安员登记造册,定期交保安公司和消防部门,作为保安员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支队每月、党委成员每周听取“网格化”巡防工作情况汇报,对发现隐患少的“网”“格”进行通报,对发现问题多的“网”“格”进行奖励。同时,支队还公布举报电话,欢迎所有参与“网格化”巡防的人员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凡发现并查实的火灾隐患,按照每条50元的标准发放奖金;如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一方面提请政府挂牌督办,另一方面按照300元的标准进行重奖。通过建立这种机制,调动参与“网格化”巡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开展“网格化”巡防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动态消防监管能力。紧紧围绕“网格”内的不同行业场所,适时开展“网格化”消防巡防,及时发现“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不同任务,有重点地部署开展“网格化”社会巡防工作,确保重点工作、重点单位、重要场所监管到位、责任到位、人员落实到位。通过建立发现隐患和查处隐患的工作机制,调动全体消防监督员和广大公安民警、专职保安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每一个“网格”的安全来保证全市的安全,以每个场所的安全串联全局的安全,确保消防动态监管到位。二是有利于提升市民消防安全素质。组织公安片警和小区保安深入小区居民中进行消防安全巡防,及时发放居民家庭防火宣传单,提醒广大市民及时举报火灾隐患,及时查违纠患。定期联合新闻媒体单位,对“网格化”巡防工作进行跟踪报道。发动广大市民参与消防工作,市民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消防工作积极性,增强广大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三是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通过“网格化”消防巡防,把全市用“网”和“格”来划分,明确这些“网”“格”的巡防人员,为发现火灾隐患增设了若干名信息员,等于增加了成千上万的“千里眼”,又等于增加了数以十倍数的消防监督员。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火灾隐患,为消防部门查处消防违法行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消防监督员能迅速掌握火灾隐患信息,及时进行查处,实现了“精确查处”的目的,火灾隐患隐患查处率大幅攀升。四是有利于增强“不放心场所(单位)”的防控能力。通过“网格化”消防巡防,能及时发现消防部门未掌握的“不放心场所(单位)”,通过落实“网格”内消防监督员、责任区派出所的责任,一方面逐步强化对“不放心场所(单位)”消防检查、法律知识宣传,明确单位火灾隐患整改的主体责任,推进“不放心场所(单位)”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不放心场所(单位)”的巡防频次,切实掌握单位火灾隐患整改进度,及时帮助单位制定整改计划,帮助单位出谋划策,尽量缩减经费投入,争取早日整改完毕。五是有利于提升“信息主导警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每月进行火灾形势研判,及时向各巡防小组发布预警信息,将重点情况、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消防安全监管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及时提醒巡防人员把力量部署到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和重大隐患方面来,积极提请市政府制定地方规范性文件,推动建立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五、“网格化”消防巡防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中我们一定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辖区监管与“网格化”巡防的关系。辖区监管仍是消防监督的责任主体,“网格化”巡防是辖区监管的有益补充,它们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执法与巡防的关系。“网格化”巡防的目的是重在发现、重在宣传、重在制止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查处违法行为不是巡防的目的。三是正确处理好动态巡防与日常监督的关系。动态巡防是按照错时工作制的要求,利用“八小时外”的时间开展的一种有目标的、随机性的检查或暗访行为;而日常监督是消防监督员依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的一种正常消防执法行为。四是正确处理好借助社会力量与推进巡防机制落实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力量的作用,是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推进火灾预防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消防部门在推进时要重点抓好对这部分力量的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主业不丢掉,消防不落下”。

我们根据__的实际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实现了“重点单位零火灾、重要场所零违法、重大活动零差错”的目标,但“网格化”消防巡防是一个新型的警务勤务机制,这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工作机制上、工作职能上、工作责任上、工作成效上等方面的探索仍不很全面,我们将继续按照“网格化”巡防的要求,不断加以探索、不断加以完善、不断加以发扬,将“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做成消防的警务特色。

一是扩大“网格化”巡防力量。积极依托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将供电、燃气、自来水、城管等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力量吸纳到“网格化”消防巡防中来,把这些参与城市管理的单位执法人员(或巡查人员)合理地布置到城乡的每个角落,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帮助我们一起来发现火灾隐患、宣传消防知识。

二是建立“网格化”巡防常设机构。在市消防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市公安局分管领导为总负责,各巡防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网格化”消防巡防联席会议,具体负责本地区“网格化”消防巡防中重大问题的议事和决策,定期听取本地区“网格化”消防巡防情况的汇报,分析巡防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三是加大考评奖惩力度。充分运用参加“网格化”巡防社会联动单位的考评制度,将“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纳入其部门的考评内容。加大对发现火灾隐患巡防人员的奖励力度,定期举行奖金发放仪式,调动巡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大消防监督员的考评力度,把“网格化”巡防的工作成效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网格”内的火灾形势稳定、市民消防素质的高低、火灾隐患发现多少作为该“网格”消防监督员立功受奖、晋级晋衔的重要依据,提升全体消防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在日常消防监督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经济体制下电力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论文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电费预收工作的管理思考论文

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电费风险与控制论文

浅论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论文

企业赊欠管理工作的重点及对策

浅谈精细化管理(论文)

铁路客运产品设计优化与创新论文

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及有效措施论文

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对建立电力营销效益评价体系的思考(共7篇)】相关文章:

供求理论论文范文2022-08-26

精细化管理应用对策要点研究论文2022-08-31

企业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企业管理类论文2024-02-12

电力安全培训总结2022-05-07

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论文2022-08-30

基于家庭客户识别模型的营销支撑体系的论文2023-07-10

略谈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论文2022-08-26

营业抄核收工作适应电力信息化发展的方案2023-08-31

电力行业年终总结2023-10-23

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论文2024-05-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