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共5篇)由网友“Rachell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我与地坛》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我与地坛》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2.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的能力。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二、夯实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祭祀(sì) 皈(guī)依 坍(dān)圮 捋(lǚ)须
B. 瞬(shùn)间 颓(tuí)废 熨(yùn)帖 耒(lěi)耜
C. 祷(dǎo)告 倔强(qiáng) 隽(juàn)水 恪(kè)守
D. 焦灼(zhuó) 车辙(zhé) 社稷(jì) 濒(bīn)临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荒芜 缘分 宿命 雕栏玉砌 B.苍桑 坦荡 沉寂 失魂落魄
C.祈祷 窥视 落莫 OO@@ D.凝重 剥蚀 嘈杂 声名狼藉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残垣(墙)断壁 亘(延续不断)古 弥(遍、满)漫 刻骨铭(记住)心
B.暴风骤(突然)雨 歆(羡慕)慕 坍圮(倒塌) 奇花异卉(树)
C.自顾不暇(空闲) 恪(谨慎而恭敬)守 濒(临近)临 苦心孤诣(他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D.沧海(大海)一粟 馈(赠送)赠 拈香(烧香) 步履(行走)维艰
4.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_________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②_________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③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________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④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_________在我眼前出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A.却 除去 因为 才 B.就 因为 只有 又
C.就 除去 只有 才 D.却 因为 因为 又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重点突破
阅读第1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3.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阅读第2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4.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二、当堂检测
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tān pǐ):坍,倒塌、崩坏;圮,塌。 恪守(kè):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B.亘古(gèn):从古到今。 蝉蜕(tuì):蝉的卵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C.熨帖(yǜn):心里平静舒适。 隽永(juàn):(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D.炫耀(xuán):夸耀。 肆意(shì):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5)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的苍凉。
3.按要求改换句式。
改为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4.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 , 冬天是傍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母亲》
彭名燕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清翠;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丝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寂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
母亲是……母亲是世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最美好、最强大、最光明的同义词。
练笔: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以“母亲,我想 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篇2:《我与地坛》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
基础知识
l.D(A坍tān;B 熨yù;C 强 jiàng)2.A(B沧桑;C落寞;D声名狼藉)3.B 暴风骤(急速)雨 奇花异卉(草)4.C
重点突破
1.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残败冷落, “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开头,开篇点题,又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作了铺垫。
2.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略带禅意。
3.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以强烈的震动。令作者感怀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4.明确: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5. 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 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彻心肺。
6.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当堂检测
1.A2.寂寞、宁静、寂静、沉寂、落寞
3.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为子君,为自己,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4. 秋天是黄昏;秋天是大提琴;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柳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侯晓旭
篇3:《我与地坛》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2.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的能力。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二、夯实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祭祀(sì) 皈(guī)依 坍(dān)圮 捋(lǚ)须
B. 瞬(shùn)间 颓(tuí)废 熨(yùn)帖 耒(lěi)耜
C. 祷(dǎo)告 倔强(qiáng) 隽(juàn)水 恪(kè)守
D. 焦灼(zhuó) 车辙(zhé) 社稷(jì) 濒(bīn)临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荒芜 缘分 宿命 雕栏玉砌 B.苍桑 坦荡 沉寂 失魂落魄
C.祈祷 窥视 落莫 窸窸窣窣 D.凝重 剥蚀 嘈杂 声名狼藉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残垣(墙)断壁 亘(延续不断)古 弥(遍、满)漫 刻骨铭(记住)心
B.暴风骤(突然)雨 歆(羡慕)慕 坍圮(倒塌) 奇花异卉(树)
C.自顾不暇(空闲) 恪(谨慎而恭敬)守 濒(临近)临 苦心孤诣(他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D.沧海(大海)一粟 馈(赠送)赠 拈香(烧香) 步履(行走)维艰
4.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_________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②_________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③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________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④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_________在我眼前出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A.却 除去 因为 才 B.就 因为 只有 又
C.就 除去 只有 才 D.却 因为 因为 又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重点突破
阅读第1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3.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阅读第2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4.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二、当堂检测
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tān pǐ):坍,倒塌、崩坏;圮,塌。 恪守(kè):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B.亘古(gèn):从古到今。 蝉蜕(tuì):蝉的卵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C.熨帖(yǜn):心里平静舒适。 隽永(juàn):(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D.炫耀(xuán):夸耀。 肆意(shì):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5)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的苍凉。
3.按要求改换句式。
改为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4.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 , 冬天是傍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母亲》
彭名燕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清翠;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丝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寂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
母亲是……母亲是世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最美好、最强大、最光明的同义词。
练笔: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以“母亲,我想 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我与地坛》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l.D(A坍tān;B 熨yù;C 强 jiàng)2.A(B沧桑;C落寞;D声名狼藉)3.B 暴风骤(急速)雨 奇花异卉(草)4.C
重点突破
1.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残败冷落, “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开头,开篇点题,又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作了铺垫。
2.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略带禅意。
3.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以强烈的震动。令作者感怀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4.明确: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5. 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 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彻心肺。
6.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当堂检测
1.A2.寂寞、宁静、寂静、沉寂、落寞
3.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为子君,为自己,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4. 秋天是黄昏;秋天是大提琴;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柳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侯晓旭
[《我与地坛》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篇4:《赤壁赋》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
《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使用说明】
1.建议学生初读课文之前认真阅读预习案,了解苏轼的相关资料。
2.本导学案分三课时进行,重点放在自主合作探究案的探讨上。
3.注重以读背为主的学习方式,采用问题式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4、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5、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
1、 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
自主预习案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诗歌: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 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合称“唐宋八大家”;
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的开创者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
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谥号“文忠”。
二、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 苏轼不能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心里十分苦闷。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一词二赋。
【注】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
三、有关“赋”的文体简介:
1、含义:本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有韵的特定体制,成为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
2、 特点:
A、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且允许有参差错落。
B、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
C、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用铺陈手法。
3、分类:
大赋:以铺叙事物为主;
小赋:以抒情为主;
文赋:近于散文;
骈赋、律赋:接近于骈文;
四、整体感知:
1、生字词: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如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
2、诵读方法指导:
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
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
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读出节奏:
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读气势:
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
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读出情感:
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
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3.听专家朗读音频:教师从酷狗音乐中下载著名演员鲍国安朗诵的《赤壁赋》,让学生跟着小声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熟读全文,力争背诵。
合作探究案
一. 探究第一自然段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飘荡。景色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
2、 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本段的感情色彩什么为主?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的夜景,使作者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之中。
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3、思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它引出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为下文定下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二. 探究第二自然段
1、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幽怨悲凉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催人泪下。
3、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是否太突兀?
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的过渡是很自然的,并不突兀。
由第一段我们可以推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是由《诗经q陈风q月出》演化而来。而《诗经q陈风q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但苏轼此时唱此歌,其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此处的“美人”并不是指真正的美人,而是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作者遭受贬谪,此时面对“万顷之茫然”的江面 ,心中难免会产生理想一时难以实现的感叹。所以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
4、此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的作用。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
凉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三. 探究第三自然段
1、思考:客人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我和你是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2、写曹操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盖世英雄吗?那么写曹操的重心放在哪里呢?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如何英雄了得,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曹操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都要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3、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几组对比,请同学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A、将曹操与“吾与子”对比。
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说明人生变幻无常和空虚。
B、蜉蝣和“吾与子”作对比。
说明生命之短暂。
C、“沧海之一粟”和“吾与子”作对比
说明人的渺小。
D、“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作对比
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E、想要像长江、明月、仙人一样长存而不可得。这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因此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4、本段是怎样将景、理、情结合在一起?
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这是议论说理;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这是抒情。
5、下列语句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寄:写出了人生短暂;渺:写出了人生的渺小;“哀”与“羡”形成对比,突出了客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悲伤。
四.探究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1、作者是如何从“变与不变” 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和人也是瞬息万变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人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天地万物和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天地万物都是永恒的:江水虽然日夜不停地流,“而未尝往也”,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而卒莫消长也”,作为个体的人,生命虽然短促,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2、作者又是如何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生感悟的?
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主宰,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因此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人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进一步表现了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最后一段酒后一片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景象作结的作用?
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结尾用“反衬”写法,用“杯盘狼藉”的杂乱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4、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5、思考:第三段客人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即本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
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斥黄州后的苦闷和迷惘的写照。所以虽为客语,实际上“主”“客”为一体,反映了作者被贬黄州后思想中的消极面。
这种感情和豪放派风格是不矛盾的。一般人,在忧患于人生短暂和空虚时,很多人以喝酒,及时行乐自我解救。可是苏轼不是这样,他认同李白的“借酒销愁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助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他虽然是借客之口表达自己的悲绪,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苏轼并不是要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申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6、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五、复习巩固:
1、一词多义:
歌:
扣舷而歌之。(动词,歌唱。)
歌曰:(名词,歌词。)
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
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之: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助词,形容词词尾。)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2、通假宇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 名词作状语,向……。)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4、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③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5、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课后拓展案
一、阅读迁移
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巩固训练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蕴藉/慰藉 工夫/功夫茶 轶事/卷帙浩繁
B.振幅/辐射 照相/摄像机 汇合/融汇贯通
C.诀窍/抉择 叶片/百页窗 部署/按部就班
D.搏弈/脉搏 掉价/掉书袋 倍加/备尝艰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迪拜 一座在沙漠里规划出来的城市,是够梦幻、够浮华、够美丽的了,但这座海市蜃楼却潜伏着重重危机。
B.追星之风愈演愈热,很多人别无长物却扬短避长,把当明星看成是成功的一条捷径投身其中,这种做法有失明智。
C.丽江大火折射出我国森林火灾管理的残酷现实:森林火灾隐患众多,森林防火捉襟见肘,重行政问责轻预警监测。
D.在今年的车展中,奔驰精品展台面积比以往扩大了许多,那些琳琅满目的配饰和运动产品,让所有热爱奔驰的人趋之若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速“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任务,将原规划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时间从提前到。
B.为期仅四天的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为成都的餐饮、宾馆。交通、旅游、广告、通讯、娱乐等产业获得巨大商机。
C.当日本地震影响到产品元件的供应时,全球的汽车和电子厂商才开始明白,产业链的中断会对生产造成何种影响。
D.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暨四川财经人物大奖颁奖典礼,被誉为四川财经界的“奥斯卡”美称。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相比之下,规划更具体实用,具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不断修正、调整,甚至改变。
① 人生理想”是一个远大的目标,有时远得让人无法企及
② ②而“人生规划”是一个过程性的目标,是理性的
③ 们易将它与“人生理想”混淆
④ 人生规划”一直以来是我们很少谈及却又十分重要的话题
⑤ “人生规划”则是一个切近的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
⑥ ⑥“人生理想”是一个结果性的愿景,是感性的
A.④⑥①⑤②③ B.⑥②③①④⑤ C.①④③⑥⑤② D.④③①⑤⑥②
参考答案、(12分,每小题3分)
1.A(B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C项“百页窗”应为“百叶窗”;D项
“搏弈”应为“博弈”)
2.C(“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A项对象不当,“海市蜃楼”比喻虚
幻的事物;B项望文生义,“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D项感情
色彩不当,“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好的事物,含有贬义)
3.C(A项“加速”后缺谓语“完成”;B项“为……获得”句式杂糅;D项“美称”
赘余) 4.D
三、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鱿屡,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诛,复官部郎以卒。
及道光癸巳之岁,河南裕州知州谢兴i,以卓异荐入都。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也。引见时,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兴i对言:“臣父谢振定,历官翰林御史,臣生长京师。”上悟曰:“尔乃烧和|车谢御史之子耶?”因褒奖兴i家世,勉以职事。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未几,命擢兴i叙州府知府。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敏树得知其本末如此云。
敏树又记在都时,有郎官当推御史者,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郎官谓曰:“芗泉负学问文章,又彼时清议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时所重者,独官禄耳,御史言事,轻则友人笑,重则恐触罪,一朝跌足,谁肯相顾盼耶?且家口数十,安所赖耶?”余无以进之。嗟呼!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乐者。且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一遭斥逐,终以不振,独气节重江湖间耳。然则先生之烧车之时,亦可谓计虑之不详尽者耶?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 名:闻名
B.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 壮:雄壮
C.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 次:中间
D.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 之:到
6.下列加点字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先生为御史 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故去官而名益高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 喜山水,乃遍游江浙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昨见其子来 汝其勿悲
7.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谢御史“气节重江湖间”的一组是(3分)( )
①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②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③和|诛,复官部郎以卒 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
⑤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 ⑥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谢御史名振定,号芗泉先生,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宠奴、焚烧和|车辆而遭和|报复,被削职为民。
B.谢御史之子谢兴i因为父亲的名望和官声受到皇帝喜爱,在裕州知州任上被召入京城,提拔为叙州府知府。
C.作者向那位“郎官当推御史者”谈起谢御史,意在用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事迹勉励他做 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
D.“官当推御史者”的腐败言行和谢御史形成强烈的反差,作者对这种只重官位、只重身家利益的庸俗之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9.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3分)
方裕 州 入 见 时 吾 乡 人 士 在 京 师 者 盛 传 天 语 以 为 谢 氏 父 子 之 至 荣 也 又 幸 芗 泉 先 生 之 生 于 其 乡 而 以 相 夸 耀 也。
(2)翻译:(7分)
①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3分)
②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4分)
参考答案
5. B (壮:认为勇敢)
6、选B(A第一个为作动词,第二个为作介词,解为“替”;B而表转折; C 第一个乃为于是,第二个乃为竟然; D第一个其做代词,他的;第二个其语气副词,一定)
7. C (①表现气节而非“气节重于江湖”;③述其仕途经历,⑥假设不被罢官的仕途走向,皆无关“气节”。)
8.B (谢兴i因政绩卓异被荐入都,其后才受到皇帝喜爱。)
9.(1)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
(2)①高声报告姓名籍贯完毕之后,皇上问道:“你是湖南人,却说京城话,为什么呢?”
②谁知道当芗泉先生被罢官的时候,同朝为官地位相同的人中间,一定有侮辱嘲笑他的人,有讽 刺诋毁他的人,有畏惧受到连累而不敢帮他说话的人。
【文言参考译文】:
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和|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到了道光十三年,河南裕州知州谢兴i因为政绩优异被举荐来到京城。这个裕洲知州,就是谢御史的儿子,是由翰林改任现职。谢兴i被引见给皇帝的时候,高声报告姓名籍贯完毕之后,皇上问道:“你是湖南人,却说京城话,为什么呢?”谢兴i回答说:“我的父亲谢振定,担任过翰林、御史,我在京城出生长大。”皇上明白过来,问道:“你就是烧掉和|车子的谢御史的儿子吗?”于是赞扬谢兴i的家世,勉励他勤于职事。第二天,皇上对内阁大臣说:“我年青时听说谢御史烧车的事情,心里认为那是很豪壮的事。昨天看到他的儿子到来,非常高兴。”没多久,命令提拔谢兴i为叙州府知府。当谢兴i入京面见皇上时,我们家乡在京城的人,盛传皇上的话,把它看作是谢家父子最大的荣耀,又因谢芗泉先生生在自己的家乡而感到荣幸,而且拿来向别人夸耀。我知道的情况就是这样。
我又记起在京城的时候,有一个正被推举为御史的郎官,在和他交谈中间,我顺便提起谢芗泉先生的事迹。这位郎官说:“芗泉先生很有学问,文章又好,再加上那时候清议还被很盛行,所以他被免官后名声愈来愈大,自己也活得很舒适。现在我们这种人才能方面已经比不上他了,而现时人们所看重的,只有官位俸禄罢了,一个御史议论政事,说轻了朋友会笑话,说重了又害怕获罪,如果有一天栽了跟斗,谁愿意看你一眼呢?况且家中几十号人口,又依靠谁呢?”我无话可说。唉!过去那些官场风气,依然传到了现在啊。凭着谢裕州今天家世的荣耀,谁不高兴羡慕而且希望他有这样的结局?”谁又知道当芗泉先生被罢官的时候,同朝为官地位相同的人中间,一定有侮辱嘲笑他的人,有讽刺诋毁他的人,有畏惧受到连累而不敢帮他说话的人。他家里人在家中,一定比不上他做官时快乐,况且假如谢先生官职不被罢免,他升职的前景或许不可估量,但一朝遭到罢免,到最后都因此而不能重振局面,只是气节被普天下看重罢了。既然这样,那么谢先生在烧车的时候,也可以说是考虑得不仔细全面吗?
蒋生智
篇5:《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
《荷塘月色》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知识与技能
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2、欣赏清秀隽永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研读,小组讨论,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重点
1、梳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
2、重点分析四五自然段,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难点
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
一: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导与练》课前自主学习部分第42页,教师在过道检查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字 ,号 。1928年出版散文集 ,朱自清是 、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是“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一: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诗歌: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杨万里)
三.了解时代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讨论,明确: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3.在此前后写了什么?学生快速浏览相关段落,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讨论,明确: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结论: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讨论,明确: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了排解苦闷,就想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半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揭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讨论,明确:
煤屑路 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 (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
(月下)荷塘 (喜悦)
(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 风流 有趣
可惜无福消受 (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 更加寂寞苦闷)
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讨论,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情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讨论,明确: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妙展示。
(3)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讨论,明确: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一种“热闹”、“浪漫”、“有趣”的景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助想象,沉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讨论,明确:回到家中,“什么声息都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的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第三课时
一:品读赏析语言可通过仿写(形似:句式、修辞、语言;神似:意境)
1.朗读两小节,学生闭目倾听想象。思考:这两个小节一次写了哪些景物?
讨论,明确:第四自然段:荷叶、荷花、花香 第五自然段:月光、月影、月色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
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可能涉及的句子和手法有:
A比喻句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贴切,形象地描绘了叶子、花在月下的独特情态和韵味,月光的明亮皎洁。)
B比拟句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这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不仅准确写出了荷花在月下的形态,而且将花和叶拟人化生命化了,令人想象到他们仪态万千的娇羞风姿。)
C通感句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光”、“影”是暗淡的,是难以用笔触加以形容的。作者把影像幽暗静谧的特点,借助梵婀玲的优美进行展示,巧到极处,毫无做作之一,却有意在笔先的美感。)
D叠词的运用 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厚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
教师小结:这两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荷塘月色图。第四自然段重点写荷塘,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作者描绘的是他们在月下的各种情态。第五自然段重点写月色,先写“月光”,后写“月影”,描绘的荷塘上的月光、月影。作者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手段描绘了眼前景色的美,将我们带入一个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正是在这种境界中,作者的苦闷得到片刻的排解,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淡淡的喜悦。
当堂训练
第四课时
课外知识延伸
一、《导与练》第45页 基础知识部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
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前,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
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上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蜒来啦!”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到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立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总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着和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 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
(1).文中与“玉立婷婷”同义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
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
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
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悦之情。
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答案:(1)亭亭擎立
(2)去荷池路上的喜悦之情(或对荷池的向往之情)
(3)A、荷叶太挤,难有“田田” 之感B、闻不到荷香C、因污染导致池中大块空白,大煞风景
(4)AE
黄雯
★ 我谈评课与备课
★ 高中科研工作计划
【《我与地坛》导学案 (高一必修二)(共5篇)】相关文章:
地理教师自我鉴定2022-05-07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2023-10-09
检查教案作业的看点-陈燕芳2023-04-29
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2-10-01
诗两首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024-01-09
高一语文随笔反思2024-03-25
高一生物教学总结2022-12-14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2022-10-04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高一必修二)2023-07-03
生物教学总结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