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有哪些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精选6篇)由网友“卿卿卿卿”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建筑有哪些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建筑有哪些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有哪些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
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再如,济南火车站的尖顶钟楼和穹形的建筑物,当年也许是十分气派和别具特色的,而今天,在旁边那些大楼和烟囱的对比下,就很难看出当年的气派和特色。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篇2:环境空间建筑形象论文
摘要: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电子楼的设计方案中,笔者从基地环境,总体布局,功能安排,形象塑造等方面,对该建筑的空间,建筑形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素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基地环境;功能安排;交流空间;建筑形象
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校区院内东北角兴建一栋电子楼,主要使用功能为满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实验的需要,学生人数按4000人考虑,拟建总建筑面积约2m2,建筑层数为14层,建筑高度不超过50m。
1 基地环境
建筑基地位于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校区内东北角,基地形状为一矩型用地,场地内基本平坦,场地西面为学校现有一条道路,场地标高较此道路高0.9m,场地北面及东面地势较高,为一片自然丘陵绿地,风景优美,场地南面为篮球场,建筑西南向为学校中心广场。
2 总平面规划设计
根据基地现状条件,结合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妥善处理道路交通流线等进行合理的总体布置,建筑布局呈主楼和辅楼相结合的形式,主楼十四层,靠基地北侧呈南北向布置,辅楼四-六层,布置在基地南侧。建筑主人口朝向西面学校道路,为了避免建筑对道路的压迫感,将建筑西南角设计成四层,并围合成一个室外院落广场空间,在入口处架空两层,使空间相互渗透。
在主楼北侧单独设置一个教师入口,与学生入口分开,以方便教师进出,并在旁边设置了一些临时停车位。建筑四周设置有消防环道,在基地东侧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
3 建筑设计
3.1平面设计
3.1.1 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安排各得其所
设计者综合研究了设计任务书中的功能要求和基地形状特征,在大的功能分区上分成实验及课堂设计用房部分及多媒体教室和办公、科研用房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的使用主体分别是学生和老师,考虑到多媒体教室学生人数较多且较为集中,将其单独设置在辅楼部分,与主楼分开,这样可使其交通流线相对独立,也可避免对主楼部分的干扰。
实验及课堂设计用房数量较多,且需要占用大部分面积,将其设于主楼五层以上,为了方便教师,将办公与科研用房集中布置于三-五层,实习基地用房面积较大,且设备多,将其设于主楼一、二层,与教师用房联系紧密,便于教师指导。
3.1.2 注重营造多层次的公共交流空间
作为一种现代大学的设计理念,在科研实验建筑的设计中,我们针对学生和老师为主体的公众交流空间倾入了较多的关注,这就需要在大楼内提供一些非正式的`交流空间,人们愿意在此休息和交流,在主辅楼的结合部,我们营造了一系列三层或两层的中庭空间,并层层退台,上面形成屋顶花园,构成一种多层次的公众交流空间,同时也美化和活跃了院内的空间环境,师生们在此交流有利于激发各种思想的火花和设计灵感。
主入口处架空两层的高大柱廊,在丰富立面空间效果的同时,又形成了一个人流进入院内广场的过渡空间,显得高大气派。
3.2 建筑造型设计
3.2.1 建筑体型塑造
建筑造型设计利用建筑本身体型形成一种明确形体组合关系,体块组合呈现出一种平面生成上的逻辑性,象征着科技的理性。强调建筑的体块感,显得粗犷、大气。
考虑到与西南向学校中心广场的关系,建筑西南角采用折线型转角处理与之呼应,辅楼采用构架形成一种由西向东层层升高的退台形式,极富动感,与东向丘陵坡地的山势相顺应,上面采用层层屋顶绿化使建筑与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2.2 建筑风格
建筑立面设计以简约主义为风格,以一种厚重的手法来表达它的文化品味和风格的稳定性,以体现高校建筑朴实、文化气息强的特点,以自然纯净为主,线条明快大方,有鲜明的时代感。
3.2.3 建筑立面
大楼建筑立面设计不采用夸张的形体变化,而以外表精美细致的变化手法来表达建筑丰富持久又具有深度的文化建筑的气质形象,立面开窗以简洁为主,通过窗户的疏密变化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并折射出信息时代数字科技的意向。夜色来临,整个建筑内灯火通明透亮,宛如镂空一般,令人浮想联翩,这也是建筑自身艺术性的一种表达。
在建筑色彩上外墙以浅灰色为主,局部采用白色构架,以校园中建筑色彩相协调,使其能更好地融于环境之中。
篇3: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结合现况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许多人已经不再追求简单的衣食住行上的需要,而转移到了对生活质量和对美的追求。美术艺术是最能满足人们审美能力的学科,同时在建筑装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美术艺术中有人们喜欢的色彩和图案,因此在建筑装饰中,色彩和图案的选择都能体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水平,这是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现如今,人们对建筑装饰艺术极为重视,同时也给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的优势,建筑装饰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建设房屋,而转变成了八大艺术门类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篇4: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结合现况论文
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具有着一定的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人类对生活的需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能够在建筑装饰中体现出审美意蕴,同时还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价值。在建筑装饰的设计理念中能够体现许多美术艺术的特征,本文将对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对建筑艺术的简述
建筑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一种,它指的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从而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在前,古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在这三点中,美观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并对精神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著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认为:“建筑就是空间的感觉,建筑也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都十分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节奏以及色彩和装饰等许多因素,而装饰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为建筑艺术增光添彩。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就十分注重建筑的装饰,不但要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通常还在屋脊上增添一些走兽装饰,这些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展现出建筑装饰的美感。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会以直观形象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世界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反映了整个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以及反映贵族审美趣味的“洛可可式建筑”,从法国兴起后流传至欧洲,外形精巧,富丽堂皇以及故意营造出的不对称感也应用到了现如今的许多建筑设计中。
二、美术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现如今,建筑艺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传统的建筑装饰已经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融入创新元素,才会使建筑艺术发展的更好。下面,笔者将对美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浅析。
(一)透视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现如今的建筑结构应用中,借鉴了许多美术艺术中的绘画技巧和风格,通过将轮廓与线条和色彩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有效的控制构图中的各个环节,加上建筑师的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建筑中既能体现美术艺术中的审美情趣,同时又能体现建筑理念和风格特征。
(二)各环节一体化
环境、建筑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十分微妙。环境决定着文化,而环境需要通过建筑体现出文化特征和价值,在建筑中能够体现出建筑师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能体现出建筑师的文化底蕴。环境与文化相结合,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从而也使得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能够代表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对美的追求。
(三)构图的设计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房屋的外形设计还是房屋内部的家居设计,都会涉及构图,而建筑艺术中构图与美术艺术中的构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可以通过在图纸上绘制出立体的设计方案,便可以根据图纸设计对房屋进行建设,建筑师一定有着深厚的美术底蕴,在设计中不仅发挥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应该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建筑物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完美的建筑构图模板。
(四)建筑中的色彩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会将色彩的处理作为建筑的重点,在建筑中应避免特殊色彩的使用,正如美术绘画中的色彩搭配原理一样,在色彩的处理中,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到心情愉快,并感受到房屋中的怡人之感,避免特殊色彩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变动。随着人们对房屋质量要求逐渐提升,因此,人们更注重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室内物品的陈设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理念都是以美术艺术为基础得来的。
三、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
建筑装饰艺术是美术艺术的一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蕴含着建筑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同时也融入了诸多的文化元素。下面,笔者将对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进行分析。
(一)建筑装饰中融入传统文化
中国的建筑装饰是从欧洲发展来的,想要让建筑装饰有所发展,就要在建筑中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结合现代化的建筑装饰理念,让建筑装饰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被大多数人所喜爱。建筑装饰元素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它们具有着极强的文化性特征,同时这些建筑装饰元素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化城市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因此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建筑装饰元素,能让人们在疲惫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惬意和愉快,能够使人们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建筑装饰的目的在于能够装饰产品并点缀建筑,同时让人们获得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建筑装饰通过美术艺术手段对人们的审美情感表达出来。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建筑装饰成为了建筑的核心要素。建筑装饰包括利用建筑构建的抽象组合进行装饰,从而更好的表达建筑物的特征以及建筑师的内心想法;另外,建筑装饰中的.图案和花纹也能够体系建筑独特的艺术美。由于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我国的建筑装饰理念应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从神、形、意三个角度分析,形代表建筑装饰的外表特征,而神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意指的是建筑装饰所具备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如:在建筑装饰中可以融入中国传统的云纹、龙纹等元素。
(二)建筑装饰与美术艺术的融合方式
美术艺术是当代建筑装饰的典范,同时在建筑装饰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早期的中国古典建筑到建筑园林的设计理念中,均可以体现出建筑装饰的魅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美感的建筑装饰在秦汉时期就有所体现,我国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都是极为常见的装饰图案,这是我国建筑装饰与美术艺术相结合的典范。在现代化的建筑装饰中仍然试用。
(三)建筑装饰中美术艺术的发展方向
在清朝末期,建筑是一门工学,并没有体现艺术的价值。而到了1925年,建筑装饰艺术才开始兴起并将其装饰理念和风格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中来,发挥着积极地影响。建筑装饰带有着浓郁的美学特征,并通过图案、轮廓、线条以及色彩等体现的淋漓尽致,给中国建筑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种风格对后期的建筑装饰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直到21世纪,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在建筑装饰上吸取了欧洲优秀的设计理念,并结合中国本土化的建筑装饰风格,打造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体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设计师开始将传统的美术绘画中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案融入进建筑装饰中来。例如:北京的鸟巢、长城等建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此外,北京颐和园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帝王宫苑自秦汉隋唐以来的传统风格。将自然景色和人工建筑巧妙的结合起来,创造了集雄秀于一身的和谐统一风格,从而体现出我国园林艺术建筑装饰的高超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人们对建筑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装饰的美感也在人们的呼吁中显现出来,从而推动了美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建筑装饰与美术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美术艺术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中去,发挥建筑装饰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促进中国建筑装饰的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建筑装饰理念中也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重点,融入进建筑装饰中去体现我国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胡兰贞,李荣华.江西书院建筑美术装饰研究———以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1029-30.
[2]尚进宇.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现状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23-24.
[3]费文明.嫁接“装饰艺术”,绽放“美术建筑”之花———设计师刘既漂的建筑设计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02):137-141.
[4]张焕雪,李强子,文宁,杜鑫,陶青山,董泰锋.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抽样调查的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30(13):176-184.
篇5:现代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联
【摘 要】纤维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使用历史悠久。
现代纤维艺术的实用性逐渐减弱,从实用艺术领域走向了纯艺术领域。
现代纤维艺术参到在现代建筑空间的装饰艺术中,反映了对空间内涵的理解和追求的非常规表现。
飞速发展的现代建筑,促进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繁荣。
通过不断变化的独特的艺术语言,现代纤维艺术逐渐与现代建筑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使观众所处的环境融入于欣赏的过程中。
篇6:现代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联
众多事例表明,现代纤维艺术本身的实用性已经减弱,它的意义越来越倾向于供人观赏,因而从实用艺术领域走向纯艺术领域。
在现代纤维艺术的创造过程中,要先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为基础,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相接轨。
除了在各个展览会上展示之外,现代纤维艺术品还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大建筑中也纷纷出现了纤维艺术品的身影。
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是:“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1]可以理解为建筑是终极的艺术作品,其他艺术都是依附于建筑的,为建筑服务的。[2]
纤维艺术之于建筑空间历史悠久。
吕尔萨先生也曾积极提倡重振壁挂艺术、组建编织语言,并提出纤维艺术与空间环境相结合的观点,且曾试图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媒介参与在现代建筑空间的装饰艺术中,反映了对空间内涵的理解和追求的非常规表现。
飞速发展的现代建筑,促进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繁荣。
通过不断变化的独特的艺术语言,现代纤维艺术逐渐与现代建筑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使观众所处的环境融入于欣赏的过程中。[3]
一、空间媒介的载体与传播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艺术效果和精神意义在依托周围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较为生动地表现出来。
空间秩序的限制和纤维材料的多样化,共同推动着现代纤维艺术语言的复杂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不仅丰富着建筑空间而且也提升空间环境的艺术风格,为现代城市建筑空间增添了文化色彩。
由于传播的需要,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从小空间展示走向巨大的户外场景,加上一些作品的主题、创作内容的需要,也需要利用更大的空间进行展示。
随着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和谐”、“自然”、“环保”的主题进一步丰富,展示场地安排在室外更合适。
现代纤维艺术从室内到室外,成为纤维装置艺术,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多样性,给现代纤维艺术语言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会。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纤维艺术在墙壁或室内空间环境中,成为现代纤维艺术环境的一部分。
当作品被放在整体的环境构成中,其所扮演的环境角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有助于烘托艺术作品,提高观众的审美感受。
根据纤维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考虑将展会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观赏。
大部分作品几乎总是展示在展厅或工作室之类的室内环境或其他封闭半封闭环境中。
然而,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语言表达的多元化,许多作品从室内走向室外,有助于向公众开放。
在台北东区敦化南路的林荫中,穿越繁华的街区,透过树木的间隔让城市有了绿洲般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成为城市呼吸的窗口。
艺术家蔡芷芬利用这块城市绿地创造了一个以自然互动为主旨的“花海空间”[4]。
作品以花海形象入手,透过粉嫩彩色的亚克力纤维穿梭于树木之间,展现一个以城市绿地为主体的迷宫形象,借用纤维材料的自身质感形成一种都市方寸之间生生不息的律动感。(图1)图1 蔡芷芬《花海迷宫》,材料:亚克力纤维(图片来源:台北东区当代艺术展)
现代纤维艺术是室内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无论是整体的统一或集成到整体环境中,都有建筑、家具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建筑材料、形状和色彩的艺术氛围下,纤维艺术可以进一步创造一个空间环境中的自然。
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是非常广泛的,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它具有很强的适应各种建筑环境的能力。
由于纤维天然的亲和力,它具有其他公共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让人享有高度可视化的精神愉悦,体现了人性化的美[5]。
传统纤维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有不同的空间设计理念。
现代纤维艺术与现代建筑空间组合,以现代空间环境和城市人的标准为设计理念,展示一个新的艺术视野。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现代环境艺术、现代纤维艺术主题、表现形式、颜色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新机遇[6]。
二、空间秩序的突破
西方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是非常不同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建筑结构。
传统建筑墙体承重结构是沉重的石头,以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需要,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自由分割。
现代建筑则采用钢承重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墙壁可以不再承重,这使得空间分割变成自由空间的划分,空间和空间之间变得透明起来。
艺术家突破空间构成,尝试深化纤维材料的运用。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纤维艺术家希拉・席克斯为了展现粗犷与细腻的混合风格,创作了亚麻和丝绸组合系列作品(图2)。
亚麻和丝绸是两个不同质地的纤维材料,天然纤维材料必须包含和谐的因素,但两者在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种材料的应用在系列作品中,必定会产生丰富的视觉和装饰效果。
这些作品如艺术家的设想,既富有诗意,又突出高贵,那些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绳线展现出安静的另类野性。
美国艺术家多娜・布雷夫曼为某公司制作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由多个染色纱线缠绕的圆棍精致地组合成每个单元,再将多个单元组合成交错的形态。
水平、垂直方向的直线使它给人安定的感觉,而曲线的起伏体现使它富于变化[7]。
三、空间艺术的传承
在20世纪初,包豪斯时代的理性主义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格的变化。
主要变化在于包豪斯对外墙的装饰性建筑否定。
他更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内部空间,认为外形是由内部结构决定的,内部结构由合理的空间决定的。
现代纤维艺术复杂的不规则几何造型、鲜艳的色彩都反映了织造技术的合理使用。
虽然在平面维度上创作,但艺术家对材料和结构的重要性认识已完全改变了传统纤维艺术。
这种转变,奠定了在物质和结构上建立现代纤维艺术的基础,以及在建筑中采用现代纤维艺术形式构建新的审美价值体系,生成现代建筑空间的基本语言[8]。图2 希拉・席克斯作品
在20世纪末,人们力求建设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并将设计和人类自然统一起来。
室内空间不仅仅在建筑物形式上体现价值,也在反映自我价值的要求;除了为人们提供物质功能的室内空间,也在提供精神方面的诉求。
包豪斯功能至上的设计原则触发了现代纤维艺术从对视觉的关注到对空间环境的关注,影响了西方现代建筑空间的视觉效果,引发了建筑的又一个设计革命。
★ 翻译学的建构论文
【建筑有哪些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精选6篇)】相关文章:
建筑风格探讨的论文2022-04-30
学习室内设计的方法有哪些2022-05-08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文2023-04-28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2023-11-12
软件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的融合论文2024-04-28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了哪些艺术?2023-08-28
浅谈城市景观的道路网美学的发展路径论文2022-05-12
《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2022-04-29
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有哪些?2023-07-15
人居环境科学理念的论文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