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梦》(共7篇)由网友“Aurainthepool”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品读《红楼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品读《红楼梦》
品读《红楼梦》
艺术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多么伟大的艺术成就,也是在前人的劳作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即使象如此辉煌的艺术精品—《红楼梦》,也不能例外。在结构上,《红楼梦》是平地起楼台,并非再创作,但如果没有历史上前几种长篇小说,特别是《金瓶梅》一书的出现,《红楼梦》是很难产生的。按照《红楼梦》开端所写,一会儿叫“风月宝鉴”,一会A叫“金陵十二钗”,又叫“情僧录”又叫“石头记”。可以断言,这部小说,是长期经营,屡经易稿,在故事结构上,是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的'。我甚至猜想,虽然《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一人创作,但他身边一定有一两个,甚至三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具备高超的艺术见解,每章每段地和他讨论,出点子,提意见,改善补充。因为我实在惊叹,象《红楼梦》这样宏伟的艺术结构,实非一个人的才力所能达到。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红楼梦》是集体创作或是开会产生的小说。
以下就谈谈《红楼梦》的结构。《红楼梦》第一回有言:“后因曹髻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就字面看,这都和结构问题有关。作者为了使这部小说不落俗套,在结构上,苦思冥想,惨淡经营,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部小说,在纲领提起时,就不同凡响,完全是独创。在进入正文之前,作者把纲放得很长很长。第一回,从甄士隐写起,然后提到了贾雨村,但主要的是点明小说要宣扬的思想,即“好了”思想。第二回,写贾夫人仙逝扬州,是为了小说最重要人物之一的林黛玉即将出场。然而又不叫她即刻露面,却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使读者得知本书所写家族和环境的概况,使主角出场时有典型环境的依据,读者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按照习惯,总纲应该放在第一回,作者却点了一下又放下,接着环境叙述之后,就使一些主要人物上场。这便是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贾府的一些头面人物纷纷登场,与林姑娘相见,实际是使他们与读者相见。这一回,进一步详写贾府的势派。
两个主要人物见面了,如是俗手,一定就迫不及待地去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一见钟情,情意缠绵,纠缠不已。作者却写了出乎意外的宝玉摔玉,mt玉伤心这样的事件,突出两个主角的性格特点,反而使两人生疏起来。接着就去写别人家的事,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直到第五回,作者才正式“曲演红楼梦”,别开生面地表明本书十二个主要人物的一
篇2:品读《红楼梦》有感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传神地塑造众多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达稳重的薛宝钗。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等。阅读这本书,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能提高人的文学素养。红楼梦>
我在深刻理解原著内容的基础上,精读了几个故事。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黛玉葬花>>。<<黛玉焚稿断痴情>>等。这些故事通俗易懂,人物丰满,情节生动连惯。这本书内容涉及故事中提到的文学常识,风俗习惯是大家扩展知识的好帮手。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入大观园>
读完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一个家族的衰败原由,还衬托出当时一个朝代的君主晖庸。同学们四大名著乃是中国的四部历史小说,你们一定要买来看看。那是对时代的了解。一个时代养育一代人记住一定要看噢!
篇3:品读《红楼梦》有感
一样花开到底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题记
是九月,秋意渐浓。
有风从墙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贾府,那四角的天空,终被风慢慢吹成了秋天。
风从竹篱吹过,浸入即将盛开的菊花的经脉中,唤醒了枝头上贮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缓缓张开慵懒的蕊,清凉的香气,不知不觉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不过,会有人看懂,只不过,时间未到罢了。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如玉般纯净无暇。从小寄人篱下,“风刀霜剑严相逼”,而她只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罢了。她那样的孤标傲世,可又有几人懂她?人们常把女子比作花,却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的确,那淡泊疏野、那孤标傲世、那顽强清高的菊,怎会和纤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呢?千年之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升华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灵魂就这样契合在了一起。因为她本是这样的人啊!
有人说黛玉不如宝钗稳重、宽厚,可宝钗那样老成、圆滑处世的富贵花,又怎能和林黛玉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并论呢?
不禁想起爷爷的大书柜。从那里,我翻出了多少书?犹记得那四本《红楼梦》啊,浅青色的书面、老式的线装本,微微泛黄的纸,连“梦”字都还是繁体。旧旧的样子,犹如一位在岁月里模糊了背影的女子。然而,那金陵十二钗却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浮动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
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面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庭院深深,没有回答,只有回音。
篇4:品读《红楼梦》有感
现在才发现,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觉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心的平静。这才深刻体会“心如止水”的感觉第一篇: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第二篇: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篇5:品读《红楼梦》有感
品读《红楼梦》有感300字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传神地塑造众多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达稳重的薛宝钗。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等。阅读这本书,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能提高人的文学素养。
我在深刻理解原著内容的基础上,精读了几个故事。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黛玉葬花>>。<<黛玉焚稿断痴情>>等。这些故事通俗易懂,人物丰满,情节生动连惯。这本书内容涉及故事中提到的文学常识,风俗习惯是大家扩展知识的好帮手。
读完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一个家族的衰败原由,还衬托出当时一个朝代的君主晖庸。同学们四大名著乃是中国的四部历史小说,你们一定要买来看看。那是对时代的了解。一个时代养育一代人记住一定要看噢!
篇6:品读《红楼梦》文章
品读《红楼梦》文章
文章摘要:作文人海茫茫,搬过家的人也许都会有我们这样的际遇?350字作文戴着那副破旧的老花镜,手捧着一份报纸,专心致志地看着。远处传来了稀疏的鸟叫声。迷宫桥是给未来的人用的`,因为我怕未来的人脑子笨,就画了许多条死路,这是你在空闲的时候用的?在街上,人们一个个被风吹得头发乱糟糟得,一个个手冷得直往裤兜里放。
故事的中心人物贾宝玉是一个叛逆、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尊敬女孩们,憎恶男人们。他厌恶“仕途经济”,因为林黛玉从没劝他走“仕途经济”的路,所以他十分敬重林黛玉。而林黛玉则是一个自卑、美丽、善良、聪明、清高的人物形象,她喜欢写诗,而封建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敢爱敢恨,叛逆于封建社会。她乖僻的个性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薛宝钗是一个“工于心计,精于世故”,推崇封建礼教的人。她待人友好,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赞叹。她安分守己的生活,不像林黛玉一样叛逆、多心,因此在当时比黛玉深得人心。在《红楼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欣赏的内容,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在面对残花落瓣时吟出的《葬花词》。《葬花词》中的很多句子都体现了林黛玉的自卑、清高和叛逆。《红楼梦》,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一部值得研究的经典文学作品。
篇7:品读红楼梦优秀征文
品读红楼梦优秀征文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的缩影,说是古代,实际只能说是近代的事情,它可以说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没有重大变动改造的中国社会生活状态的反映,是一幅全景式的社会生活画卷,整个上层社会,底层阶级,世俗百态,人情事务,生活习俗,饮食医药,书法绘画,诗词戏曲,建筑园林,佛道儒哲,娱乐游戏,都囊括其中,想知道中国过去传统社会与生活的状态,人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是什么样,看这部书就可以窥得三四,唯一没有涉及的是国家政治军事,朝代更换等东西,而二十五史就是讲述这些事情的。也没有故意编造复杂曲折、善恶分明的传奇人物与传奇故事,按红楼梦的说法这里面的爱情故事也没有才子佳人式的胡编之嫌,因此更接近平常而真实的百姓生活,但同时整个构造又是旖旎瑰丽的,所以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浪漫杰作。同样红楼梦也批判礼教、传统、恶俗、封建的东西,向往人性自由本真洁净自然,又表达红尘如梦,人生如幻的出世思想,因此它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
看来作者是决计要把整个社会存在与全部中国文化都浓缩在他的书里面的,要写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书,它保留了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中国社会生态面貌,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次最后定格、最后印象、最后纪念、最后总结,也许还是最唯一的一次,因为就在不久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是另外一番面貌了,到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是生活在西方文明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东方文明的世界里,我们已经融入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但实际上是融入西方文明的进程,他们对我们的改造甚巨,而我们对他们的世界的改变不大,还只有四大发明的重大影响。我们完全偏离了我们的先天发展轨道,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思想的一切,还保留了多小传统的东西呢,我们与老祖宗,与红楼梦里面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有多小不同呢,如果没有西方社会的介入,想必我们今天还是象红楼人物一样的活着,活在这个我们感觉非常智慧博大有人情味的中国式文明世界里,这是这本书给我们的感觉。
横向对比一下,当时的西方处于什么状态呢,看这本书我们感觉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文化已是很了不起的,是包容一切的,是高高在上的,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并不缺小什么,其它国度都是夷蛮之地,至小当时中国的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这么想的,但同时期的欧洲人却称中国社会是野蛮蒙昧的.社会,在红楼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欧洲社会的东西,如刘姥姥看到的钟摆,贾宝玉介绍的西药等,但可以说只觉得是一些外来进贡品,稀奇玩意,并不认为是先进文明的产物,还完全没有对中国社会形成改造式深刻影响。
其实各种社会生活现象、人性欲望品行,亲情爱情友情的实质上是一样的,是一种自然存在跨越千古的,不因古今中外社会形态变化而本质不同,只是换汤不换药,又都是能交流的,所以每个时期每个社会的存在价值都是要肯定的,红楼梦所描写的这些人与事是无比鲜活的,栩栩如生的,所以今天我们阅读时完全就象看自己的生活,看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一样感同身受,感觉我们的世界并没有根本不同,而这就是它的永恒价值所在。
看红楼梦会觉得一个人怎么会有如此广博的学问与社会生活知识,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涉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且都很有造诣,作者综合了各方各面的才能素质,涉世极深又是出世高人,可以说是一个中国文化的完人,集大成者,确实这部书也是只有天才才能完成的作品,现在对作者身份有争论,确实只要他是哪个地方的人,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就是那个地方的无上光荣,因为这本书体现了强烈的文明价值、人的价值。而看当中人物尤其是女性的言语谈吐总体感觉又是有极高的聪明学识,合乎情理又充满人情味,生活气息浓厚,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完全贴近,其中尤以贾母为甚,最正规正道,但不是封建社会正统人物,王熙凤虽然也是钢口利心,但整体效果是精明厉害与花言巧语,只能说是一鲜明强烈个性的边缘人物,与薛宝钗的端庄大体都不能相提并论,当然女性在其中终究只是一个个具体性人物,如冷子兴,如一僧一道才是高高在上的掌握者,也就是说女性只是生活中的感性聪明人物,男性则是宏观中的理性智慧人物,看红楼梦有时看不到男人的影子,其实还是存在的。
这些女子都是很了不起的,是完全可以作为全部中国的女性代表形象的,象慈禧、武则天、吕后等所谓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也不过如此,也就是十分漂亮、聪明伶俐有教养学识,并没有什么特别于常人的东西,换句话说,她们不是伟人也不是杰出人物,只不过是非常优秀的普通人罢了,红楼梦中充斥着的正是这样的女性,因为特殊环境条件使得她们能成为皇帝的婆娘,也因为成为皇帝的婆娘才走上如此显贵的地位,步上政治的舞台,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实际上她们不过就是普通平常人罢了,而不是其本身有多么特殊,就象只有开国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算得上真龙天子的人,他的子孙皇帝不过是现学现用罢了,实际上就是一普通人,硬说他们是龙种皇命不是凡人也没办法,而借助男性踏足政治,这也是过去中国女性的命运。
红楼梦理应写完了,一个人写小说不可能前八十回完全封笔了,后几十回却还没有动笔,看不到它的结局是一大憾事,实际也是一幸事,太完美的作品不能太完成,最好的作品是未完成品残缺品,就象维纳斯雕塑,要留有许多可能的想象与发展空间给后来人,不能自行都安排了,例如林黛玉的爱情结局,各个人物,整个家族的命运与归宿,后人就各有各的设想,有各种各样的狗尾续貂,如果你都定好了,可能就会有许多读者不满意,因为人物与故事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读者的心中,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人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高鹗续写的或许不符作者本意,结局非常平实,没有反映出乐极生悲,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主题思想,也许不是批判统治阶级的思想,但也有可取之处,虽有波折起落,但豪华家族最后没有垮台,腐朽阶级继续当权,贾母富贵至终,但这倒也是历史事实,王熙凤忧病而逝,薛蟠恢复自由,恶行没有得到惩处,没有使人心大快,大声叫爽,这也是社会现实,它没有象八七版电视剧一样来个大倾覆,翻天覆地大变故,否则这会增强红楼梦的传奇故事特色,但事实上它就应该是一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小说,所以没有大起大落这样的处理也许并无不当。
在爱情的处理上,对林黛玉的最终故事描写得很动人很合情理,薛宝钗结局也并不好,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都是悲惨下场,这样的处理更没有不当,在最重要的人物处理上符合作者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的原意。也许唯一败笔是让贾宝玉这块顽石,这个世俗眼中的草包,这个叛逆者竟然向传统主流投降,向现实社会妥协低头,去融入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就是去学习文章,参加考试,还中得进士,这件无上荣光的事让这块暗淡无光的假宝玉变成了大放异彩的所谓真宝玉,让世人刮目相看,祟敬有加,也回复了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期盼之心,失望之情,给世人对他的歧视给了一个有力的回击,也许作者的目的仅仅是想证明一下,证明贾宝玉并不是一块真正的顽石,一个真正的蠢才,他身上的故事并不是毫无可取的,不是可以被轻视的人,尤其是他离开之后留给世人的印象更要是如此,而只有这种成为主流传统社会肯定的人的方式才能证明,总之是以这个方式来完成他作为一个人来世上一辈子的许多重要东西、
实际上就是被正统社会要求的东西,但这也就是贾宝玉这个人物和作者本身与社会进行抗争失败的悲剧,当然他虽然需要这外在功名来证明但本身却是根本无视于这功名的,不过是最终以这个方式,以这个结局与这个社会作了一个完美的告别,然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完成了他的红尘之旅。
★ 品读母爱
★ 品读初二作文
★ 红楼梦美文
★ 品读自己的作文
【品读《红楼梦》(共7篇)】相关文章:
品读母爱作文2023-09-26
品读端午节作文2023-03-31
品读苏轼作文2023-04-01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42023-09-21
品读路遥的《人生》心得体会2022-09-25
红楼梦的相关作文2023-02-16
小学语文下册虾趣教案优秀2022-11-27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2-05-07
红楼梦读后有感而发2023-06-21
我读名著-学做人作文650字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