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通用10篇)由网友“空濛山色”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通过分析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市农科院所管理工作建议,包括管理信息化建设、科研全程化管理、人事制度建设、档案管理、成果管理、条件建设等内容.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21) 分类号:S-01 关键词:地市农科院所 科研管理 现状 建议篇2:新时期省级农科院所级科研管理的压力与对策
新时期省级农科院所级科研管理的压力与对策
文章基于对所级科研管理在省级农科院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分析了新时期所级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形势下所级科研管理面临的.压力,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所级科研管理水平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即细化所级科研管理工作职责义务,加强各项工作的全程管理;加强所级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创新所级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执行力,以促进院所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作 者:吴永志 谢鸣 戚行江 Wu Yongzhi Xie Ming Qi Xingjiang 作者单位:吴永志,谢鸣,Wu Yongzhi,Xie Ming(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戚行江,Qi Xingjiang(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杭州,310021)
刊 名:农业科技管理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8(1) 分类号:G311 关键词:省级农科院 研究所 科研管理 压力 对策篇3:研究所科研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研究所科研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确保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根据《中国科学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和1月17日路甬祥院长在中科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实际,以体现共产党员在科研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最终达到促进研究所科研和管理工作为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十六大制定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一个执政党如果不能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丧失了先进性,就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人民最终会把它抛弃。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联系实际,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提高我们解决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中国科学院是科技国家队,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即将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正处在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对事关我院未来发展的重大和深层次问题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崇高理念,为知识创新工程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为推动我院“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我所进一步明确了“瞄准21世纪生命科学基础性、前沿性重大理论问题,联系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大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以蛋白质科学为核心,以分子神经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学为突破口,围绕结构与分子生物学、脑与认知科学和系统生物学三大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为生命科学发展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历史性贡献”的战略目标。面对研究所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12个党支部,396名非流动党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自觉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素质符合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促进研究所的科研和管
理工作,实现研究所的战略目标和完成研究所的历史使命。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知识创新工程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及指导原则
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求为目标,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实际、联系研究所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树立和落实科技发展观,引导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研究所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院党组对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的着重点是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即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观、政绩观上下功夫,在坚持和实践“立党为公、科教兴国、创新为民”上下功夫,在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上下功夫。我们研究所全体党员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要以“明确核心、找准问题、引导剖析和推动整改”为基本准则,强化“抓大事、上档次、促发展”的决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密切联系群众,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人员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先锋队。
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根据我院围绕“一个中心”,强化“四种意识”,解决“三大问题”的总目标,我所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从以往主要关注“物”(物质性成果)的获得,逐渐转变为更多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多地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和发展人融汇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形成更加宽松、更加有利于创新、更好地竞争协作的研究群体和管理群体,培养出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全面发展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人才。围绕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不断促进学科领域的发展,紧紧围绕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做出原创性贡献。
指导原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三、研究所党员队伍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特别是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我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狠抓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组织生活,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定期评议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党员队伍建设,保证了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总的看来,我所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群众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全体党员的政策水平、思想觉悟、工作作风、服务水平在工作中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作为科技战线的共产党员,离“三个代表”的要求,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离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的要求,离我院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
篇4:大学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研究论文
大学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研究论文
0 引言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部门间的业务重叠率很高,工作的环节繁琐,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存在重复浪费的现象,造成了图书馆管理资金的浪费,这一切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由于自身管理机制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管理缺乏对馆员的激励机制,馆员的工作热情不高,这些问题也造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管理方法才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保证,笔者将以此作为重点来进行论述。
1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环境
管理,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将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集合,这就是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校图书馆管理也符合这个内涵,不同的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师生,所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环境又区别于其他部门的管理环境。
1.1 外部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环境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文化、技术、行业和用户需求等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用户需求信息不断加大,读者的结构和心理观念也跟着逐渐改变。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而且也要关心外部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传统图书馆“管理”为服务的观念,树立“读者为本”的观念。图书馆外部环境的改变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要跟着改变,才能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1.2 内部要素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馆员素质以及工作方法随着经济和互联网信息的发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内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以往高度集中的权利、行政化的管理、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目标都将发生质的改变。
2 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管理因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仅在管理方式上有着巨大的改变,更体现在管理思想上的改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读者的需求定为发展的核心。但是,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和思想的进一步改变,一些问题也开始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而不断暴露出来。
2.1 管理思想和体制陈旧
当前,传统的管理方式仍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沿用,管理创新的意识依然落后。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都只是简单的图书流通,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被极度低估,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一直未能取得较好的发展。同时,在高校部门的机构设置上也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境地。这些问题都导致高校图书馆管理跟不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不能完全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2.2 服务水平不高
当前,高校图书馆属行政化管理体制,服务意识不强,不能秉持“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服务理念,导致一些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普遍缺乏,对读者的态度较差。这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关,多数高校图书馆只是单一地面对本校的师生,并没有对外开放。这一切直接导致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沟通不畅,图书馆无法准确获知读者真实需求,无法及时进行馆内文献信息资源的更新。同时,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更新速度缓慢,如查询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和齐全,使得读者无法真正享受一些查询服务。
3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的策略
“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加上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的策略整理如下:
3.1 树立人本思想,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
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就要求,高度认可读者的主体地位,明白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就是读者。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管理文献资源,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在发展中应当创新为读者服务的工作。高校图书馆馆员对待每一位读者应当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对于读者的意见应该虚心接受,在工作中要鼓励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以一切为了读者的需求而服务。
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础也必须建立在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上,在制度中彰显人文关怀,在实施中树立人本思想。只有这样,图书馆管理才能更好地进行目标管理,促进图书馆内部、外部的和谐发展。
3.2 提高馆员素质,建立员工自主管理机制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能力素质,帮助馆员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提高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力度,引导馆员不断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多方面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同时,馆员的'道德素质教育要紧跟时代不断加强,提高思想意识才能在行动上发挥更出色;加强职业化的道德教育,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对工作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提高服务意识、促使馆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图书馆管理机制上,提倡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思想,让一线的馆员能够参与计划的制定以及重大事情的讨论,发挥他们的智慧,让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合理。
总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服务读者的意识要创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管理要创新,两方面结合再引进先进的数字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要不断发展,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环境能够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高读者参与阅读的兴趣。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走出去,与外界更好地接触;引进来,加强内部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不止针对读者,也应当关注一线的馆员,创新体制,保障每一位走进图书馆的读者、每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职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大力改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引进先进的设备,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地方,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焕文,王蕾。21 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大学图书馆学报,,21(2):15-21.
[2] 刘岩芳,张庆普。第二代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4(11):1615-1619.
[3] 何德兵,谭志芬。贵州省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工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6):62-63.
[4] 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19(1):5-11,15.
[5] 李惠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取向[J].图书馆论坛,,22(5):140-142,171.
[6] 唐奇。浅谈六西格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5):106-108.
[7] 赵研科,莫雪梅。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化思考[J].图书馆,,(5):96-98.
篇5: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
近年来,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本文首先论述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然后研究了绩效考核工作的现状,最后提出了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模式,希望能够有效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竞争力。0 引 言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基于此,科研单位应该采取科学的对策不断提升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水平,从而有效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落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单位应该深入了解绩效考核工作的自身价值,然后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提出相应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从根本上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质量。
1 科研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工作的价值
在我国科研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科研事业单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推动科研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长远发展。在原有观念中,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主要根据工作人员的绩效现状进行相应考核,并及时获得所需数据。绩效考核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获取的相关信息深入了解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进一步确定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中的绩效考核工作是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而来,针对不同级别的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需要采取不同的考核管理方式,唯一不变的是绩效考核工作的中心内容。科研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应该根据绩效考核的实际工作需求制定相应考核准则,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能力考核,并选择科学的考核模式,对工作人员采取科学的奖惩措施。为了保障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落实,单位应该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完善对策,并创建科学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系统,从根本上发挥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价值。
2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机制的相关问题
2.1 人事体制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人事体制问题直接关系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科研事业单位如果过于重视业务工作的落实,忽视人事体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会给人事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落实。科研事业单位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工作,但是考核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人事体制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员工绩效考核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2.2 绩效考核内容不具体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内容较为表面化,且考核标准也不统一,无法从根本上完成绩效考核工作。科研事业单位的量化标准较为粗糙,绩效考核系统不完善,且系统内容不具体,绩效考核的操作实践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考核标准不科学,无法真正体现出绩效考核的价值。
2.3 考核等级较少且耗时长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依然存在考核等级较少且耗时较长的问题,特别是在职称考核过程中,耗时较长且考核范围较大,职称升级慢,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4 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不协调
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不协调,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参与绩效考核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评价的真实性有待提升,不能达到绩效考核工作的真实目的,无法让考核人员深入了解工作人员的收入状况及工作状况,从而造成了收入分配与绩效考核工作之间的差异,给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落实造成了负面影响。
2.5 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
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容易造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落实难的问题,落实绩效考核需要科学指标的大力支持,只有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才能及时完成考核工作。然而,科研事业单位在落实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指标不合理的问题,考核标准太过简单,定量考核工作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定性考核得到了过多关注。特别是在单位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的考核过程中,定性考核占比较重。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级别,优秀、合格以及不合格,加之绩效考核标准不具体,无法体现出绩效考核工作的自身价值。科研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考核工作不能随意比较,由于绩效考核过程缺乏相关资料支持,考核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出现了差异,考核内容也不够具体明确,不利于考核工作的顺利落实。
2.6 缺少科学的激励制度
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落实效果不理想,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后续工作也受到了一定负面影响,缺少科学的激励制度,就会制约绩效考核工作的长远发展。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考核结果与奖惩工作之间不够协调会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近年来,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得到了一定关注,但是关注力度不够,影响了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在绩效考核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绩效考核工作的真正落实,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离不开全面的研究分析,需要结合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实际上,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在落实过程中,考核结果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联性并不紧密,单独把绩效考核工作放在主要位置,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应该拉近员工绩效考核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 3 落实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进一步明确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目的
科研单位在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直接关系我国政府科技研究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确定科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目标,绩效考核工作的.内容调整与落实直接关系绩效考核工作能否顺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提升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质量,科学分配好薪资报酬,进一步提升科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活动组织能力,挖掘工作人员的工作潜能,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质量,最终增加科研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
3.2 进一步明确科研事业单位的考核等级
只有进一步明确科研事业单位的考核等级才能有效提升绩效考核工作质量,考核等级应该结合不同岗位、不同类型进行确定,从根本上提升绩效考核管理的工作质量,并进一步提升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管理工作力度,从根本上体现出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
3.3 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指标的范围及考核权重
确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的范围非常关键,直接关系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落实,从多元化角度落实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不仅要提升绩效考核水平、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内容及工作。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应根据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的合同内容,结合实际岗位工作需求制定绩效考核范围。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将考核技术放在考核工作中心,然后结合相关工作及业务现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准则,并选择分类考核模式,进一步确定绩效考核内容,积极参考相关资料,从而有效提升绩效考核工作水平。
3.4 进一步确定科研事业单位各岗位、各职称的目标任务
进一步确定好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任务能够有效提升绩效考核工作质量,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差异进一步制定被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还要进一步确定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的考核状况。
3.5 落实好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细化工作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非常关键,单位应该以量化考核为中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结合定性考核工作提升绩效考核工作质量。不仅如此,还应该适当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尤其在制定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相关影响因素,落实好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
3.6 确定绩效考核主体、方法和流程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法与主体是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落实的关键,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被考核人员得到了足够关注,考核方法是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应根据绩效考核工作的需求制订相应考核方案。在某个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定量考核包括很多方面的考核内容,包括科研项目考核、经费考核等,结合相关考核标准对其进行相应评分。定性考核工作主要是针对科研工作、战略目标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果需要所有評估人员共同参与评分才能确定。按照科研工作的自身特征进行分类,科研绩效考核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高技术研究团队,一种是定向基础研究团队,还有一种是国防科研团队。基于此,参与考核的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工作特征选择合适的考核模式。
3.7 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根据我国绩效考核工作的最终结果,科研事业单位应该及时调整工作人员的职位,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结果的自身作用,以此来落实薪酬、培训、奖励等工作,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工作标准记录好考核结果。
4 结 语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还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合理性,值得相关单位进行重点研究。
篇6: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及建议
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及建议
能源问题近年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是空前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作为政府统计部门,切实的做好能源统计监测工作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如何运用准确、客观、真实的能耗数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做好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关键和重点。目前国家和xx省统计局已经制订了一系列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各级统计部门在坚决落实国家能源统计制度的同时,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xx市当前的能源统计现状以及日常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分析和研究。
一、xx市能源统计发展状况
(一)xx市能源统计的发展情况
80年代初期,在国家统计指标体系中设置了能源统计指标,当时能源统计隶属于物资统计;到90年代中期,能源统计作为工业统计的一部分,归属于工业统计管理;20xx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统计逐步进行了恢复性的调整、完善和加强。特别是20xx年以来,能源统计调查工作由规模以上向全社会扩展,调查范围的扩大和指标的不断增多,与能源统计力量的相对薄弱形成明显的对照。在这种形势下,各省辖市以上统计部门相继建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20xx年以来,各省、市两级统计局也设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目前我省11个地市基本上都成立了能源科,xx市也于20xx年下半年经编办批文正式成立能源科,专门负责全市的能源统计调查。
(二)统计调查制度和数据调查情况
(1)近几年的能源报表范围
近几年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能源报表制度规定,xx市统计范围包括:1、辖区内一、二、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活动。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规模以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5、铁路、公路、运输企业。6、主要能源生产和销售企业等。
(2)近年xx市能源消费现状
近几年来,xx市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重要抓手,使能源消费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水平呈现稳定下降态势,节能降耗取得初步成果。
一是总体能耗水平逐年下降。近两年,xx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增速减缓、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改善的态势,20xx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686.7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9.60%,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为3.67吨标准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8吨标准煤。20xx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55.04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9.81%,低于gdp的增长速度6.3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为3.48吨标准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2吨标准煤。虽然万元gdp能耗没有完成当年下降5.6%的目标,但降幅比上年加快3.29个百分点(20xx年的能源消费量数据经省局核定后,于5月底6月初向社会发布)。
二是结构节能贡献突出。全市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拉动gdp单耗下降较多。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94.3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7%相比低26.6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71吨标准煤。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29.4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1%,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5%相比低21.4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1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6%。
三是重点企业能耗有所下降。近几年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已见成效。据20xx年度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显示,xx市47户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量为475.8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61%。主要高耗能行业产品单耗比上年明显下降,其中火力发电煤耗由20xx年的320吨标煤下降到316吨标煤;合成氨综合能耗由20xx年的20xx吨标煤下降到1903吨标煤;氧化铝综合能耗由20xx年的651吨标煤下降到596吨标煤;炼铁综合能耗由20xx年的1109吨标煤下降到968吨标煤。
(3)xx省节能降耗“三个体系”的建立
20xx年6月,xx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发[20xx]16号文件下发了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部署了在全省全面建立节能降耗调查指标体系、监测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工作。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全省全社会能源生产、流通、消费情况,监测能源经济运行、能源使用效益和有效推进全省节能降耗工作,我省设立了《xx省节能降耗统计调查监测制度》,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全省能源产品的生产、流通。2、全社会能源消费的统计调查与节能降耗监测。本制度的能源调查表采用重点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涉及统计局能源、工交、贸易、农村、城市、核算等各处(科)室,各有关部门分别有:教育、医疗、卫生、供电、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在能源消费总量的推算上按制度规定执行,最后将数据报省局能源处,由能源处统一推算。报送渠道是各部门单位按制度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报省局能源处,各市相关部门、专业在报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时,给同级统计部门能源专业报送一份。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根据省局的要求xx市市一级的能源统计工作已全面铺开,随着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深入,县一级的能源消费数据也会有一个基础。
二、当前能源统计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设计过于复杂、专业,基层统计人员难以胜任
在我们目前现有的能源统计报表中主要以工业p201和p207为主,这两张报表不但专业性强,而且审核关系错综复杂,在每次报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复杂的审核关系给基层统计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xx市20xx年下半年以来在14个县(市、区)各增设一名专职能源统计人员,这些统计人员只有少部分是兼做工业报表的,这样情况相对还好些,但多数是一些对工业产值、产量、能源消费等指标感到陌生的新手来做的。在如此专业性强的业务上,一下子提高到能胜任此项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去年10月份我们针对基层企业能源统计人员不固定的情况进行了摸底,结果发现全市300多户企业在一年内更换能源统计人员的占到30%以上,而且统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大多不高。统计工作清贫劳累,基层工业企业无法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就业,统计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加之企业频繁的更换能源统计人员,又面对当前国家如此高的能源统计要求标准,企业统计人员也是无法胜任的。这样就会出现重重矛盾,省市级对数据审查的.严而且时间紧,势必影响数据的质量和上报时间,造成能源统计工作的被动局面。
(二)基层工业产值、产量数据人为干扰严重,影响能源数据质量
目前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主要是以gdp为主,工业增加值作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政绩考核的巨大压力下,工业的产值、产量数据增长幅度居高不下。产值大幅度增长,能耗却增长缓慢,这种现象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我们的能源统计数据因此不能通过审核。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是能源数据质量的问题,主要还是产值增长幅度过快,数据遭到人为干扰,给能源统计造成极其被动的局面。如果长期这样审核下去,在不能有效限制人为干扰工业产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最终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能耗统计数据也会被动的人为提高,以求和工业产值匹配,另一种结果是能耗数据继续和产值不相匹配,审核矛盾长期存在。
(三)基层企业能源计量不健全,严重影响能源统计数据质量
能源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由基层企业填报,在我们深入企业调研时发现很多基层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计量设备不健全,有一些计量设备处于长期闲置或者已经失灵,这样的企业占很大比例。在无法精确计量能耗数据的前提下,企业统计人员无法提供出准确的能耗数据,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能耗数据,有很多企业的数据有估计成分,这样的数据无法避免的会出现统计误差,而这种统计误差单单依靠统计局的少数能源统计人员去逐一核实和纠正是很难做到的。在现有的能源统计严格的审核关系下,审核矛盾会层出不穷,使基层统计人员疲于应付,应接不暇。
三、对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以上提出的几个难点问题,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去解决,但为了能更好的把能源统计工作做好,我们应该采取循序渐进、抓大放小的策略,切实减轻基层能源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一)关于基层人员的素质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基层统计人员只能胜任一些简单的统计工作,像能源统计这样复杂、严格的专业统计很多基层统计人员根本无法适应。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要简化能源统计的指标体系,降低审核要求,建立一套适应实际情况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其次要改善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待遇,提高基层统计部门的用人门槛,吸引更多的高学历的人才来充实基层统计部门的力量。
(二)关于工业产值、能耗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我们认为产值增长过快和现行的考核体制有关系,基层统计部门抗干扰的能力差,产值增长过快的问题恐怕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产值过快增长问题,那能源统计数据和产值数据之间必然就会出现矛盾,为了防止能源统计数据被动跟着产值数据同步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淡化产值能耗的审核关系,把精力重点放在抓好能耗数据的统计和填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给党和政府提供出准确、真实的能耗数据,以便国家在将来做出正确决策,避免能源统计数据失真,误导政府决策。
(三)关于基层企业能源计量不健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去强力推动,统计部门目前无力改变这种局面。一般计量设备不健全或者没有计量设备的都是中小企业,大型企业的能源计量还比较健全。能源计量问题不是短时期能解决的,我们在统计过程中可以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重点审核一些综合能耗比较高的企业,那些能耗较低,能源计量不完善的企业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纳入调查范围,通过抓大放小策略使能源统计工作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这样对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和基层的配合程度都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基层统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能源数据质量。
篇7:工商管理现状及建议论文
工商管理现状及建议论文
一、引言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具有特点的新经济发展态势,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我国的工商管理层面,面临着重大的改革需求,这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为如今工商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参考点和着眼点。工商管理的定义是指在法律的基础上,行政机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达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以下将从工商管理的发展历史、职能概述、管理特点来具体分析。当今社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自身职能来履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现在,人们对于工商管理有了系统的认识。基于此,本文对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
二、发展历史
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参与者,而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工商管理主要从市场体系建立、市场监管强化、法律监督这三个方式实现自身职能。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并不会对企业的专业和发展决策造成影响,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而人的个体或群体心理行为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经过工商部门不断改善和努力,我国工商管理体制日益健全。改变了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通过大胆改革,显著提升了部门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真正意义完成工商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目标,从而营造出一种健康、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秩序[2]。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我国应当把法律制度和工商管理相结合,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工商管理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三、发展现状
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诞生于重农抑商的特殊时期,有着与一般时期不同的基本特征。我国最初的工商管理阶段又被称为传统管理阶段,即用传统手段来管理工人,它诞生与资本主义市场的转变时期。该理论存在不少缺陷,因为这种管理方法主要依靠管理者的直觉和个人积累的经验,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和管理方法。接着,科学管理阶段出现,主要因为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工厂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传统的管理方法显然不再合适时代发展,于是科学管理阶段走进历史舞台。对工商业的管理不断健全,工商管理也初具规模。遗憾的'是,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局面不稳定,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和理论不能有效的进行。现代管理阶段,具有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等特点,逐步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范[3]。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活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陷。首先,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工商管理各个部门的职能发挥无效化和单一化,是我国工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接着,是待解决的体制缺陷问题,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速度明显没能匹配经济发展的较高速运行,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诸多衍生问题。最后,是执法力量不足,由于工商管理系统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机关,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往往缺乏强制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商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四、促进作用分析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两个主要方面是:第一,规范市场活动主体;第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所以想要维护经济市场和谐稳定,想要健全完善市场准入体制,就应当依法规范市场活动主体,通过严审来控制进入市场的商户与企业实现了对优良市场主体的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着很好的市场监督管理作用。利用自身职能,对竞争体制、商标的注册管理等市场活动主体进行有效的规范,各活动主体应当在许可范围内进行市场经营活动,这样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市场竞争环境[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为终建立健全整个市场体系积极培育良好的市场主体,并监督管理活动在市场上的主体进行和规范市场各类行为。若想有效的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就要以市场的监督者和管理者为依托。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工商行政管理可以提前干预市场失灵时或者市场调节滞后等情况,这样可以确保经济资源都配置的科学合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总而言之,市场体系是经济发展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监督者和管理者需要承担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市场和国际经济政策要做好对接工作。良好的市场体系才能为市场中各种交易提供支撑力量。所以,必要的时候可以认为的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资源流转,更好的对生产经营进行引导。各层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投入本职工作,引导企业和商户响应国家政策,更好的促进市场体系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对我国目前的工商管理活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我国工商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缺口之一。目前,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活动,对具有会计、财务等等跨界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有着较多需求。对其的解决方案,不仅仅需要依靠强有力的选拔方式,也必须依托于健全的培训制度,将已有的核心管理人员提升为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的优秀管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依托于各个地区高校,采取专业化的培训和激励制度来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人才队伍,从而推进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从培训的角度来讲,为了配合新经济态势下的工商管理需求,培训活动不能仅仅止步于对工商管理新观念的培养,也要结合多种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综合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推进体制改革
体制性改革往往是一个机构或者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方法,对待目前新经济形势下的工商管理工作,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推进体制改革,工商管理部门必须充分结合已有管理样例,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手段,综合制定一种全新的管理工作细则,在这一过程中,部门必须充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全新态势,进行广泛高效的信息搜集工作,多角度、多方位、从各种深度充分搜集态势信息,为新的工商管理体制提供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较为特色的发展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对工商管理体制的鲁棒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相关单位在制定全新的改革方案时,必须充分统筹,合理安排,才能实现体制改革的高效有序。
(三)提高执法力度
执法作为工商管理问题解决的主要方式,包括多种模式,如仲裁、起诉等等。但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工作,由于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力度薄弱,难以有效充分的发挥出其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单位必须加以配合,充分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首先,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完善,对已有的法律条文进行加强,对不完善的加以补充。其次,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与警察、法院等具有高效执法强制力的机关单位进行充分合作,破除经常存在的地方保护伞行为,保护地区经济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最后,加强内部考核制度,对相关人员的权责划分做到完善,才能提高执法力度,进一步促进工商管理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分析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J].刘一鹏.经贸实践.(17)
[2]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J].张莉.中外企业家.2017(13)
[3]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相关影响初探[J].陈秀梅.科技经济市场.2017(07)
[4]蒋谊.如何运用工商管理职能优势支持国有企业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33.
篇8: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时至年底,各项考核工作纷至沓来,作为展示工作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档案资料理所当然地成为考核工作必须的检查项目。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尚且不止如此,有的还关系到单位的机密和权益。因此,我们应给予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和利用率。
一、目前基层县(市)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小编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基层县(市)局档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高。有的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一些文书、报表、图片、声像等档案资料散落于本部门、各成员的办公室里。久而久之,遇到打扫卫生或调换办公室等机会即被当废品丢弃,宝贵的历史资料从此流失。
(二)分工合作不协调。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办公室专职档案员的工作,或者将其简单视为科室内勤与专职档案员之间的资料传递工作,缺少信息互动,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临近考核或检查前时的突击准备、临时造假等活动,不仅集中了大量的工作任务,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好似用一天的时间写下了一年的日记,已经失去了档案中原始资料的“原汁原味”。
(四)教育培训有待加强。目前接受上级组织档案培训的范围较窄,对象较为单一(一般是专职档案员一人参加),不能为全员参与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知识储备,而且目前使用的中软税务办公系统的档案管理软件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对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部门要切实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健全档案管理作为全局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的'重点来抓,使干部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也是本职工作,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是全体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档案工作没做好、等于今年什么事情都没做”的全员参与和保护档案资料的责任意识。
(二)明确分工、加强协调。办公室作为主管部门,要把管好档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协调处理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明确专职档案员与兼职档案员的工作职责。除了搞好综合档案室的工作外,还要协调指导会计、征管、稽查等部门的专业档案室建档管理工作,并逐个部门指导收集档案工作;各部门除搞好本部门专业档案室建设外,必须全力配合搞好综合档案归集工作,做到全面规范。
(三)健全制度、加强督导。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档案人员进行学习,分析总结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明确思路。建议由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注重平时档案管理工作,使各项档案工作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避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发生。
(四)强化培训、提供保障。一是扩大培训范围和知识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从财力、物力方面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凡归档工作中所需准备的装具、设备等物品,要预先列出配置计划及时准备;对归档时可能需要调整的问题要给予关注和解决。
篇9: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农科论文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农科论文
摘 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的传统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因其对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讲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性、现行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发展方向。
关键词: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大大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和生态作用。加之对传统农药的依赖性使用,不仅让一些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对人畜的安全造成危害,而且还杀死大量的害虫天敌,污染环境等众多的生态问题。所以加大生物综合防治的研究与投入,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防治。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特性
1.1园林植物病虫害结构复杂和种类繁多
园林植物品种多,结构复杂,设计和配置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丰富的数量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和寄主,形成了园林植物特有的病虫害结构和种类[1]。
1.2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具有频繁性与长期性
现在大多数城市都流行从外地引进边缘树种使园林植物的抗逆、抗病、抗虫能力减弱,加上其生长环境透气性差、长期缺水、缺肥、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频繁性与长期性。
1.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园林植物的品种日益丰富,以及园林植物本身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外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的配置和园林植物种植方式更加灵活,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以及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的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虫、5小害虫(蚜、蚧、螨、粉虱、蓟码)和生态枝干病害已经成为城市园林主要病虫害。据全国33个城市近年调查显示,我国仅蚧虫就有1024种[2]。
2.园林植物病虫害现行的主要防治方法
2.1化学防治
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前提下,正确的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一般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虫剂有爱福丁、吡虫啉、锐劲特、灭幼脲等;杀菌剂有百菌清、多菌灵、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在园林植保工作中主要用的施药方法有喷雾、熏蒸、毒笔涂环、蛀空注射等。但是大量的采用化学防治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域、空气污染。
2.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目前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应用的不太广泛,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主要的防治方法有如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在园林植物上悬挂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灯来诱杀成虫。有条件的地方,环保部门还可以采用超声波、热处理、射线照射等方法处理种子和插条,消灭病原物或害虫。我国北方利用松毛虫下树越冬的习性,在春季松毛虫上树前扎上塑料带,可阻止越冬害虫上树,减轻其危害。
2.3生物防治
目前主要应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微生物制剂、释放天敌、喷洒性外激素等。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杆菌、昆虫病毒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将春尺蠖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于防治春尺蠖、马尾松和舞毒蛾。利用枝顶孢霉防治杨干象,用泰山一号线虫防治杨树天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的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经过多年生产时间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工释放赤眼蜂是在低虫口密度条件下控制松毛虫的好方法。在杨树人工林中悬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灰喜鹊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3.1防治策略向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自然状态下植物一病虫一天敌间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法则,存在某种自然控制关系,使得病虫种群密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波动。在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时,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辩证的看待环境、植物、病害、虫害、天敌和各种防治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克服短期行为,从控制病虫害的基础抓起,把病虫害防治纳入园林建设总体工程范畴。在树种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重点;在防治病虫害时,尽量避免单一病虫和单一植物多种病虫防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期效果。
3.2防治手段向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科学的种植、养护和管理,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在城市绿化设计时,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依据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和发展的生境要求,抓住影响病虫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科学种植、养护和管理,营造出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繁衍的生态条件,提高园林植物的抗性,达到预防或减少病虫发生的目的。
其次,要加强生态手段防治园林植物病虫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如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或引入外来天敌,或选用生物农药和化学信息素来防治园林害虫。利用化学信息物质控制天敌的行为来控制害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方法,在园林植物害虫持续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3]。第三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改进农药施用技术。根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里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真正起到杀虫作用的农药只占0.03%[4]。
3.3效果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态调控、综合防治以及害虫生态治理的角度,仅以杀害有害生物个体为唯一目的的做法,即使获得100%的防治效果也不能说是最好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防治效果,它必然会导致恶性循环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因此必须以生物间动态平衡规律去考虑防治措施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防治病虫的目的不是消灭害虫,而是要控制病虫,使其不对园林植物造成明显的危害。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预防放在第一位,把防治作为预防的补充,坚持效果第一和追求较长时间持续防治的衡量标准,以持续发展为方向,从而使病虫害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5]。
3.4发展相生植保
利用生态环境对病虫害固有的免疫力,发展相生植保。生态环境对病虫害是有免疫力的,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固有的动植物间食物链关系种植相生植物,提高这种免疫力。合理的植物组成是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6]。
4.结束语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养护管理工作,是绿化成败的关键之一。我们相信,随着害虫可持续控制理论、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的不断完善,只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灵活的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就一定会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步完善,并越来越符合城市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进.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进展[J].湖北园林科技,(3):27-30.
[2]徐公天.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12(1):48-52.
[3]尤民生,王海川,杨广.农业害虫的持续控制[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28(4):434-440.
[4]邹志燕,李磊.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广东园林,(2):65-67.
[5]戈峰,苏建伟.21世纪害虫管理的特征展望[J].昆虫知识,2002,39(4):241-247.
[6]谢江华.浅谈园林植物组成与病虫发生的关系[J].河南林业科技,,21(2):35-38.
篇10: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及建议论文
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及建议论文
广播电视报,是指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创办、以刊载广播电视节目和评介为主要内容的纸质定期出版物。作为广电系统的成员,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体,它必然依附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广播、电视的发展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广播电视报发展的黄金时期,绝大多数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并得到快速发展的。“鼎盛期全国有广播电视报300多家,每期总发行5千多万份,占同期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1/7,绝大多数在当地的报刊发行量中遥居首位。”①
一、广播电视报的困境与转型
中国的媒介生态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发生了剧变:传统媒体的市场化加速,为了争夺受众和广告份额,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成长,它们开始抢占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市场。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趋恶化,它们的“生态位”受到其它类型报纸和互联网的侵袭。广播电视报丧失了独家垄断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的特权,一些日报、晚报、都市报等综合类报纸也开始详尽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和评介,综合类报纸的跨界使得广播电视报导听、导视的功能被分流弱化。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功能逐渐丧失,它们的生存空间从此日渐萎缩。“90年代以后,城市晚报、娱乐报、都市报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报整体上陷入低迷。”②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处于各层级广播电视报的最低端,报业市场相对狭小。因此,它们遭遇的竞争和面临的困难比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更加严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各地诸多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好景不再,陆续出现读者减少、发行量下降、影响力降低和广告经营额下滑的困境。面对空前的压力和困境,一些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依然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原有定位和发展策略得过且过混日子。然而,绝大多数地级市广播电视报对媒介生态的变迁十分敏感,它们积极应对,努力适应、调整和突围。一些地级市广播电视报对自身重新加以定位,试图超越广电的“限制”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邵阳广播电视报》就是一家尝试通过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从而突破困境的媒体。
二、《邵阳广播电视报》的概况及其转型
《邵阳广播电视报》是由邵阳人民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在1988年创办的一家地市级媒体。当时,它只是一张以介绍邵阳广播电台和邵阳电视台的节目为主要内容、售价仅5分钱的铅印小报,但受到邵阳市广大市民热情追捧,市区家家户户几乎都订阅有《邵阳广播电视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变化,《邵阳广播电视报》的运营出现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邵阳广播电视报》开始进行调整转型。《邵阳广播电视报》最先采取的调整措施是“扩版”,试图通过丰富报纸的.内容、增加信息量来留住原有读者、吸引新受众。1993年8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1次扩版,从4开4版扩为4开8版。2001年1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2次扩版,由8版扩为12版。2005年,《邵阳广播电视报》第3次扩版,由12版扩改为16版。“扩版”这种常规性的调整措施并没有让《邵阳广播电视报》走出困境,《邵阳广播电视报》自我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大。2008年4月8日,《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为《邵阳城市报》,从此“告别广电”彻底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转型后的《邵阳城市报》以“责任媒体,百姓情怀”为办报宗旨,以“立足城市、放眼农村、关注民众、服务大众”为服务理念,报纸栏目新闻化,报纸内容都市化、生活化。现在,《邵阳城市报》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邵阳广播电视台主办,新闻从业人员为14人。报纸4开16版,周二、周五出版。报纸期发行量约为5万份,发行以邵阳城区为主,覆盖八县一市三区,发行以订阅为主,报刊亭也有销售。目前,《邵阳城市报》经常性栏目有新闻、关注、民情通道、锐评、情感、副刊、连载、微博等。“新闻”栏目以刊登邵阳市及市辖各县、市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为主。“关注”栏目是对本地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焦点话题的报道。“民情通道”栏目主要反映邵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联系相关政府部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锐评”栏目主要是一些针对时事热点的短小尖锐的评论。“情感”栏目则是刊发当下都市人的各种情感故事。“微博”栏目选取的是励志小散文和网络短新闻。除了上述的经常性栏目以外,《邵阳城市报》还不定时地开辟金融、教育、人物、保健、生活、汽车等专栏。这些非常规的专栏一般围绕广告经营来确定栏目和栏目内容。《邵阳城市报》希望通过栏目、栏目内容与广告的相关性来吸引广告客户,从而提升报纸的创收能力。
三、从《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路径看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
《邵阳广播电视报》在面临困境时能积极应对并试图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的机遇,这是难能可贵的有责任的表现。然而,与其它不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所采用的措施和所走的路径一样,《邵阳广播报》的转型有一些明显的误区。
(一)定位失误导致深陷激烈竞争之中
2008年4月8日,《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为《邵阳城市报》,把自己定位为综合性都市报,希冀以此为契机确立在邵阳报业市场的主体地位,一举从边缘性媒体转变为主流媒体。然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希冀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是因为《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原本就是一种报纸定位策略上的失误。“报纸的定位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市场为对象,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设计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同时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报纸品种。”③可见,报纸定位要充分考虑报业市场和自身的竞争力。《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是一种没有充分考察邵阳报业市场和正确评估自身实际情况的定位。作为内地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有几百万人口的邵阳市的报业市场并不大。在《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以前,在邵阳市发行的综合性都市报就已经趋于饱和,无法再容纳新的综合性媒体。在邵阳发行的有省级媒体《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和本地的《邵阳日报》、《邵阳晚报》。《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就必然要和邵阳报业市场中这些老牌综合性都市报展开竞争,去争夺它们的读者和广告份额。可是,与上述这些老牌综合性都市报相比,在人、财、物和新闻采编、发行、经营等方面,《邵阳城市报》都处于明显的弱势且有着诸多的短板。因为这些弱势和短板导致《邵阳城市报》在内容、时效性等方面都无法与已有的综合性都市报相抗衡。与其它综合性都市报相比,《邵阳城市报》4开16版的篇幅显得比较单薄。最要命的是,为了填充版面,《邵阳城市报》还经常转载其它都市报的报道。像《邵阳城市报》的“人物”栏目和“特稿”栏目基本上是转载其它都市报的稿件。作为一份周报,《邵阳城市报》周二、周五出版,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方面远远赶不上每日出版的综合性都市报,常常报道一些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内容的单薄和新闻时效差使得《邵阳城市报》无法通过媒介内容来吸引受众和广告商,从而导致它在与老牌的综合性都市报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下风。从《邵阳广播电视报》的遭遇可以看出,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是一个误区。转型综合性都市报必然会深陷激烈竞争之中,而且会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不仅不会一跃成为当地报业市场的主流媒体,而且会不断地被边缘化,且丧失已有的受众和广告份额。
(二)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
《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更名的2008年开始,《邵阳城市报》就不断淡化自己的“广电”特色。现在,从《邵阳城市报》的报名、报纸定位、办报宗旨和报纸理念都看不出与“广电”有任何联系。在报纸栏目和内容方面,除了与邵阳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公共频道共同打造《民情通道》栏目外,《邵阳城市报》就再也没有其他与“广电”相关的栏目和内容。评介广播电视节目本来也应该是广播电视报的主要内容,但在《邵阳城市报》上也见不到任何对邵阳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节目的评介。广播电视节目表应当是广播电视报最重要的栏目和内容,因此,广播电视报常常被人们通俗称为“广播电视节目报”。独家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曾经是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指该媒体胜过竞争对手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④在转型以前,广播电视节目表是《邵阳广播电视报》最受读者欢迎的王牌栏目,是《邵阳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转型以后的《邵阳城市报》不再刊登邵阳广播电台和邵阳电视台的节目表,主动地摒弃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作为地市级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介,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广播、电视确立了依附关系。广播、电视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可以和应该吸取、利用的重要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广播、电视资源应该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永恒主题。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盲目淡化“广电”特色可能踏入如赔了夫人又折兵般得不偿失的误区。不再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预告是一种主动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行动,最可悲的是,转型之后的广播电视报无法打造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自我放弃核心竞争力的转型无疑会导致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丢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这种自我切割强项的行动无疑是走进了转型的误区。这种转型不仅不能吸引新的读者和广告份额而且会让已有的读者和广告份额大量流失。
四、结语
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经风光无限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对压力和困难,不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然而,除了极少数成功的特例之外,大多数转型之后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依然没有摆脱困境,不仅没有一跃成为当地报业市场的主流媒体,而且依然不断地被边缘化,已有的受众和广告份额也大幅度减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之所以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它们走进了转型的误区。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就必然要和当地报业市场中已有的综合性都市报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地市级广播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这种主动放弃无疑会导致它们丢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毋庸讳言,面临困境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进行转型是一种必然。但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所处的报业市场作出冷静、客观和准确的分析,不仅要明白自身的优势和弱项所在,而且还要充分了解研究报业市场的其它媒体。转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在进行媒体定位时可以采取差异性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避免与当地强势媒体同场竞争。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不仅不能主动淡化“广电”特色,而且应当继续充分利用自身所处广电系统的优势,加强与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合作和互补。转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应该继续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介绍、解释、评论、补充、延伸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广泛利用和深度挖掘广播、电视节目资源,重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转型还必须充分依托网络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利用网站、微博、QQ、微信和APP等传播平台来建立高效、全面的覆盖网络。
注释:
①张瑜.浅析当下广播电视报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今传媒.2011.9.53.
②张振东.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19
③罗小萍.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35.
④王庚年.国际传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100.
【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通用10篇)】相关文章:
农业科技传播中新媒介的应用论文2022-05-25
科技工作总结报告2023-10-13
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管理和正确用药2022-04-30
科技工作总结字2022-12-25
科技的工作总结2022-06-25
市科技局年度科学技术发展的工作总结2023-03-26
科技年终工作总结2023-01-06
科技年终工作总结2023-09-18
科技下乡活动领导讲话2022-07-05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