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共15篇)由网友“Alice+Florenc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如何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但“作业”似乎是其他学科的事,而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没有批改“作业”的概念。虽然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通过操作练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但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少布置作业,教师几乎不批改作业。当学生掌握了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后,往往不去做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去上网聊天,甚至是去玩游戏,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应向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并根据事先给出的评价量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让学生在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没有任务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不去完成任务。但教师在设置任务,并给出任务评价时,如果评价过于笼统,也就是所谓的“虚化”,学生将不知如何利用评价来指导自己完成任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会发生评分困难的情况。另外,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与传统学科的作业有很大的区别,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是通过网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传输到教师的电脑上。这样,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考虑可实施性,学生是否能完成电子文档的作业,上传有没有问题,教师批改作业时在技术有没有问题,是否能明确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打分,这样的打分是否合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传作业,并告诉学生要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批改。而事实上由于批改作业的不可实施性,导致没有将批改作业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的打击。长久下去,学生将不愿上交作业,又回到没有评价的教学状态。
当然,在考虑批改作业的可实施性的基础上,评价的合理性将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多数评价是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学生作品的表现性评价。对于表现性评价,评价指标中存在这样一对矛盾,那就是技术性评价指标与主观性评价指标的矛盾。在整个评价量表中,如果主观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可能导致评价的“虚化”;而技术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导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简单量化,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与评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Excel教学单元中,有一节美化工作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表中的文字、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或通过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形成一个能够吸引人的Excel作品。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用还是不用教学评价,如何应用教学评价,或许从下面由不同老师提供的美化工作表的教学案例中,让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一、无评价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完成了美化工作表的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从教师机上下载一张“网球全能冠军榜”的工作表,按课堂教学的要求,对工作表进行美化设置。在随后的学生操作阶段,教师进行全班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有几位学生做得又快又好,给予了表扬。但也发现了几位学生并没有在做课堂布置的操作练习,而是在利用QQ聊天。还有一些学生一边在做教师要求的工作表美化操作,一边问老师:我还有那些操作未完成?
由于教师只布置了课堂练习,而没有给出评价的要求,虽然一般的学生都会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练习。但有的学生,特别是原来操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这些操作简单,自己对这些操作不成问题,加上教师又不要求上交作业,又没有批改,同时教师提供的'工作表对这些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因此,就不愿意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而是很快地进入到自己的QQ世界中去了。而对于自觉在练习教师布置的操作的学生,由于没有可参考的评价,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以至于有的学生在这次操作练习中少做了这部分内容,而另一次操作练习中又少做了另一部分的内容,有时甚至是本节课的重点练习也没有去做。一个学期下来,结果发现许多操作都未掌握。这也就是没有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虚化”的评价量表
教师在完成了美化工作表的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个性化的数据工作表,按表l7—1评价量表进行美化。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下课之前,将自己美化好的212作表以“学号.xls”为文件名,上传到教师机的“作业”共享文件夹中,规划方案《如何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并告知学生,课后教师将根据上面的评价量表进行批改,在下一节课进行讲评。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完成作业。对个别未按要求制作的学生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其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再去做诸如上网看新闻等其他杂事。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提问:我这样制作,是否能在“整体效果”中得40分?也有学生提问:老师,怎样才算是有创新的制作?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对上述学生的提问给予一一回答。并提醒学生在快要下课时,保存自己的作品.上交到教师机上。
在美化工作表的第二节课中,教师表扬了全班同学在上一节课中,全都上交了作业。然后,又将做得好的学生作品进行了展示。但该教师并未给出对全班学生批改上节课作业的分数。
由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同时,在前面的课中都是学生自己制作的个性化数据工作表,因此学生都在努力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但由于给出的评价量表过于“虚化”,使学生无法根据评价量表来指导自己的制作。只是以自己朴素的想法:我尽量把工作表制作得漂亮些,来指导自己的操作。
而上面的评价量表对教师的批改作业也发生了困难。首先,通过观看学生上交的作品,教师怎样判断该学生是操作熟练顺畅,还是较为熟练呢?第二,对整体效果这一评价指标,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学生作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打分,但由于分数的跨度较大,教师如何把握给某学生打分宽了而给另一些学生打分严了呢?第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制作就给0分。如果这位学生已完成教师授课时要求的操作技能,而没有时间去创新,这部分分数就没有了,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打击。最后,教师在改作业时会发现,改作业工作量很大,按上述100分的评价体系,对一个50位学生的班级,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二小时,如果该教师有6个教学班,每周两节课,他将来不及批改作业。
三、针对技术操作的评价量表
教师在上课时,首先对上一节课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讲评。在肯定了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上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特别表扬了某些有新意的个性化Excel作品。然后讲解本节课美化工作表的教学内容,并给出本节课的评价量表,如表17—2所示。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下课之前,将自己美化好的工作表以“学号.xls”为文件名,上传到教师机的“作业”共享文件夹中。并告知学生,课后教师将根据上面的评价量表进行批改作业,在下一节课进行讲评。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不断有学生提问自己可得满分吗?教师针对评价量表,提醒学生你少了对底纹的美化,你少了应用艺术字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不断增加美化处理的内容。
但教师也发现个别学生在上网看新闻或聊天,进入教师机的“作业”文件夹,发现这几位学生已上交了作业,并且确实完成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但总感到这些已完成本节课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有欠缺之处,如整体的美观,有新意的美化等。这些学生似乎应付作业,快速完成作业后可以上网去做自己的事。
进行技术操作的评价是有益的,学生教师都可清楚地知道哪些操作已完成,哪些操作还要加强;另外,由于采用5分制,且容易判断,教师的批改作业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对一个班50位学生进行批改作业,约30分钟即可批改完成。通过观看批改的作业,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本节课的操作练习。对未能完成操作练习的学生,教师将做到心中有数。在下节课,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出现应付作业的这部分学生,往往是操作基础较好,认为老师讲解太简单,但又要交作业。因此,快速做完后立即上传,接着就进入到自己的网络世界中去了。但教师似乎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做出更好的作品,而上述评价量表又无法促使这些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制作精品中来。因此,在上课时,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灌输,如拓展学生作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或在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在制作作品时对美的追求,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等。在评价量表上则可以加上一些奖励性的分数,如针对本节课,可加上“美化工作表有创新之处(如设置工作表背景等)”,奖励l分,并在下一节课的讲评中对这些有创新之作的学生进行表扬等,鼓励学生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精心设计、运用得当的评价方式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使学习活动指向预期的学习目标。从前面的案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1.怎样的评价量表才是合理的?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应尽量给学生提供短期的学习目标,避免提出遥不可及的、空泛的学习目标。
2.在何时给出评价量表比较适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在教学之前就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中可能要进行的评价,并呈现评价标准。明确需要学习的任务类型,激发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围绕评价指向的预期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3.如何合理地应用评价结果?
要将评价结果尽快地反馈给学生。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和反馈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反馈应最大限度地反映教学的重点并提供后续学习的建议,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并调整学习策略。
向学生提供反馈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归纳,正确认识努力、有效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成功之间的关系,消除对运气的依赖,避免学生将学习失败不恰当归为自己能力的低下并由此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
篇2: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4)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设计;
(5)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
(6)教学评价设计。
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4)和在环节(5)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学习情景与学习任务设计、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原则和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课堂管理与帮助设计等要素,
常用的典型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等五个主要环节。
2.九段教学模式
九段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学程序应当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根据这种观点,他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相应地教学程序也应包含九个步骤:引起注意-阐述教学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行为(反应)-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与迁移。“九段教学策略”由于有认知学习理论作基础,所以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起学与教之间的联系,再加上其实施步骤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影响和应用都比较广泛。
3.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先行经验的储备,比较适用于数理学科。包括:提出问题-产生假设-验证假设-总结结论等四个环节。
4. 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B. S. Bloom)提出的,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所教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定向-常规授课-揭示差错-矫正差错-再次测评等五个环节。
5.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Anchored Instruction)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CTGV)开发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多样化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或在利用技术的虚拟的情境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技术以促进学生反思,提高远迁移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抛锚式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是“锚”,学习与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锚”来进行设计。教学中使用的“锚”一般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要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在进行教学时,这些故事可作为“宏观背景”提供给师生。由于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6.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因为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不是充分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应避免内容的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有弹性,以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境,增强知识的迁移性和覆盖面。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泉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分割的。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呈现基本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 (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7. 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所谓脚手架是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的形式。支架的例子包括教师揭示或给予线索,或帮助学生在停滞时找到出路,通过提问帮助他们去诊断错误的原因并且发展修正的策略,激发学生达到任务目标的兴趣及指引学生的活动朝向预定目标。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在以上几种教学模式中,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九阶段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及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情景创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因而,具有更鲜明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特征。除了上述几种模式外,近些年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已逐渐探索和形成了很多信息化教学模式。
篇3:信息化教学方案
信息化教学方案模板
教学主题
文言文教学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与好友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后写下的佳作,描写了承天寺美丽的夜景,抒发了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同学们经过了两年多的文言文学习后,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主题能力还不够,好在学生和老师较为熟悉,能很好的进行互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朗读并背诵课文,(读通)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读懂)
赏析凝练含蓄的语言,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读透)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使用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投放本节课的讲课思路,及重点问题和练习题,节省时间,丰富课堂,加大容量。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导入
时近中秋,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咏月怀人的诗句
举出曾经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
教师补充并导入: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浓厚情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幸福了多少游子的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月夜美景,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投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有关作者
简介苏轼:(1037DD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
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讨论所了解的关于苏轼的故事或传说.
出示幻灯片,简介苏轼资料.
三、整体感知.
1、播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朗读的节奏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以练习的方式,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a、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说说该句的意思.
⑴月色入户窗户
⑵欣然起行高兴地
⑶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
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
⑸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⑹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
⑺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
⑻盖竹柏影也原来
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1、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2、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3、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法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在堂上共同解决.
投放练习题
四、精读课文
1、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2、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赏析一下。适当指导学生诵读技巧。
3、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5、补充说明文章的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黄州贬所所作,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1、明确: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2、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明确: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4、明确:(1)、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2)、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问题投放
五、拓展延伸.
作者在描绘“承天寺”月夜下的景色时,写得十分出色.相信在你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月夜美景.试采用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月夜下你们认为最精彩的瞬间。
学生用3分钟左右进展开讨论,然后在书面上起草,6、7分钟以后,小组推荐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同学在班上宣读,进行美文共赏.
六、背诵课文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赏了美文,观了美景,体会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让我们深情诵读,再次感受作者的别样情怀。
诵读课文
七、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次交横,盖竹薄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耳两人者耳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采劝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在了解作者环节,学生讨论苏轼的故事和传说,补充了教师幻灯片资料的不足,也体现了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整体感知环节,学生们根据注解和小组合作探究,更清楚的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翻译,通过朗读这一手段,加深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在第四环节的设计,就充分发挥了资源的作用,通过这些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问题的提出和同学们讨论集思广益,同学们在问题中学,在讨论中深入,在总结中提高.进而对本文有更高更好的赏析水平.
篇4:怎样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怎样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和课件制作技能,如何把理论和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是学习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为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桥梁。本章介绍了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及设计过程模式,并给出了如何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参考指标。最后提供了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供参考。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1. 掌握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及设计过程模式。
2. 知道如何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
2. 能够设计一份信息化教案。
学习活动建议
结合专业背景,自选中学某章节内容,利用相关理论和技术,参考教材所给案例,编写一份信息化教学案例。
8.1 教学系统设计
8.1.1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育教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系统化、要循序渐进,并且要可控制等。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排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设计。而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为了整体地、全面地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要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来指导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学中的多种要素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规划和安排。
事实上,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教什么、怎样教做一番“规划和安排”。通常把这种工作称之谓“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是一种“教学系统设计”,但这种“教学教学系统设计”往往是以教师个人经验为主,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受教师个人经验的影响,这种”教学系统设计“又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另外“备课”也较容易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忽略了影响教学的其他因素的考虑,不能把所有教学要素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考虑,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谓教学系统设计,通常也叫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规划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系统设计为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方案和措施,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通过教学系统设计,可以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解决教学效果的问题,对整体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8.1.2 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包含的步骤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教学设计模式都包括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共同特征要素可以构成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表8-1-1所示。其中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如图8-1-1所示。
表8-1-1 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四个要素间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涉及的如环境、学习者、教师、信息、媒体等各个因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教师视角)
图8-1-1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教师视角)
8.2 信息化教学设计
8.2.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这种教学形态,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8.2.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因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通过对多种信息化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优化的学习情境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教师要选择和组合各种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学习者可以互相合作和支持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使用许多工具和信息资源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是创设一个学习只能单独孤立进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场所。” (wllson,1995) 。例如,可以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的学习环境,作为学习环境综合体系中的一部分,以支持新理 念下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 基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有关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提供与设计,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3. 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学习时,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论以“任务驱动”还是“问题解决”等方式开展学习或研究活动,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时,教师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也可以找到更多的高素质“隐性教师”。
4. 突出开放性
开放性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特征,也是以上所提到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信息化教学要素的重要特征。开放包含了丰富和多样,信息技术本身也为开放性提供了可以实现的条件。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呈现形态,如同步与异步的一一对话,一对多广播与多对多讨论等,这些都为学生开放的学习方式创造了可能性。就 学习指导者而言,除了教师,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予以指导和帮助。
8.2.3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1.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概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
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个步骤。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对于各步骤的分析和操作通常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的,但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
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首先要经过分析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即确定通过教学以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和获得的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而适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在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应各有侧重。这种选择需要相应的技术工具和资源的准备,要查找和设计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比较注重任务驱动或是基于问题的教学,这样的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准备真实任务和针对性强的问题。之后根据任务和问题、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资源的提供方式,例如让学生自主探索,还是教师事先收集和整理等。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求通过一定的电子作品来体现,这样,教师还要事先提供电子作品的范例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另外,在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评价与修改必须始终贯穿于其中,作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评价与修改能够保证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2.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特点
应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延续教学设计的程式,包括确定目标、过程设计、评价等。但是在过程设计上,信息化教学设计又体现出以下的特点。
(1)更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为教师应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了可能,包括问题学习、探究学习等。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凸显了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2)更重视课程教学资源的支持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支持性的学习资源更为关注。教师要注意通过评估来选择和收集信息化学习资源,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这些信息化学习资源作进一步的整理加工。学习资源的设计也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3)凸显了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评价、修改是随时进行的,伴随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在信息化教学活动进行前要提出评价标准,选择和收集学习资源时,要通过评价来进行。另外还要认真设计针对学生的电子作品的结构化的评价工具 (如量规),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8.2.4 信息化教学评价
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主要或者说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学习目标是否明确,表述是否清楚。
2)是否所有的学习目标都符合相关的教学大纲要求。
3)教学设计中是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明确说明如何调整成效标准以适合不同的学习者。
4)教学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有
篇5:幼儿园信息化教学方案
幼儿园信息化教学方案
幼儿教师的质量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曾经指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应从娃娃抓起。幼儿教师无疑承担了此项重任。21世纪的教育,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从国内到国外、从高教到基教,各种教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重大项目课题都十分注重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教育信息化的热潮。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下,为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于出台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幼儿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尚未普及,广大的幼儿园教师还不能广泛地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整合,即幼儿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所以当前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加快信息化的进程,加大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学整合的力度,注重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为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矗
传统的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我们比较强调其观察、沟通、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弹唱、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但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即:在作出合理决策的之前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能够根据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信息需求来源;掌握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和成功的检索方案的方式;以及从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娶评价、组织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此外具备将新信息寓于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时的过程中使用信息等多种能力。由此可见,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质有了新的定位和要求。
把现代教育手段巧妙的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联系,使之成为幼儿游戏的工具,成为幼儿交往的工具,成为幼儿经验分享的工具,成为幼儿学习的工具,从而,提高幼儿的生活情趣,扩展幼儿的信息来源,增加同伴之间交往,使幼儿得到愉悦的体验,促进幼儿积极探索的、广泛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手段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手段:有视觉媒体(幻灯、投影),听觉媒体(录音、广播、CD盘),视听觉媒体(电视、电影、摄录像系统、VCD系统),多媒体(微机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组合教学系统)。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够使呈现的信息更加直观,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的特点。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具体、生动、形象地作用于幼儿的感官,使幼儿眼耳并用,视听并举,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感官密切配合,协同作用,发挥大脑两半球的不同优势,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再现事物,源于“事物”,高于“事物”,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使一些现象、过程不受时空限制,再现于教育活动中。现代化教育手段把形、声、色、光、动、情、意融为一体,表达教育内容,具有新鲜感和感染力,改变了口讲面授的单一模式,促进了对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发展。因此,艺术教育的培养影响着幼儿全面发展进程。幼儿园艺术教育在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在发展幼儿的观察、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上以及对幼儿身体的'健美发育和成长方面都起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电教媒体为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了大量视觉表象,媒体所提供表象是经过处理的,表现了物体的本质特征,去除了非本质特征。因此电教媒体是促进幼儿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促进幼儿联想、想象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创造力。
电教媒体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形象和感知基础,幼儿可以通过媒体提供的形象,引起幼儿对已往生活经验的追忆,而形成丰富的表象。因此,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促进幼儿联想、想象能力的发展,促进创造力。
人的思维一般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是形象思维。通过对人的左右脑和幼儿年龄特点的研究,普遍认为:学前儿童虽然也掌握一些低级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运算,但需要直观形象不断的强化和支持,否则就会发生很大困难。我们认为,首先大力发展形象思维,才是真正开发儿童学习潜力的途径。因此,早期教育应遵循“形象思维――语言――抽象思维”的路子,应大力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儿童的语言,逐步发展其智力潜力。总之,形象思维的充分发展是儿童智力的基矗
通过搜集与利用网络的教育资源 ,探讨幼儿园课件的特点,设计、编制一些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课件,实现优质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下一如既往地坚持优良的传统工作作风,探索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思路,努力把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做到最好,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以更新的视角、更宽的眼界、更大的力度为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研修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篇6:信息化评价工作总结
我校作为二七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实验学校,搭建了光纤网线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全面覆盖,建成了校园管理交互平台。学生的到的银行卡魔法棒的使用,解决了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重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所改善。
从郑州市来看,采用校园管理交互平台的学校并不多,教学评价多为传统的评价模式,如:颁发小奖章或者小红花,以此兑换奖品。而奖品多为铅笔、橡皮、本等,如果时间一长,孩子们的小印章,小红花丢失的`情况较多,同时对于老师准备的奖品没有了兴趣。作为老师我们也常常为给孩子们买奖品而苦恼,交互平台的使用方便课堂上奖励学生,将学生受到评价的情况记录起来,保存在“道德银行卡”里。通过积分的多少,在自动售卖机中兑换礼品,同时要将每个孩子所兑换的礼品内容记录起来,以便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
我们要更好使用校园管理交互平台,让收集来的数据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最终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篇7:信息化教学大赛活动方案
根据昭山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工作要点和活动安排,本学期将在我校举行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为配合该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经研究,定于本学期11月份举办南天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
一、参赛对象
南天学校全体教师。
二、参赛设置
1、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组进行,教导处和校长室指导。赛前公布参赛人员名单和时间安排,教研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
2、教研组评选本组优秀名单。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每组3人,英语组2人。
三、比赛具体要求
1、比赛内容:参赛教师依据现行的小学教材和相应的课程标准选择一个课时内容作为参赛内容。现场上课时间为一个标准课时。具体教学上,要求突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
2、比赛方式
初赛:参赛教师按教研组安排现场教学,教研组评选优秀人员入围区级展示课。
展示课:参加区级展示课人员名单从入围教师中产生,由教导处
和社会事业局共同确定。
3.其他
教师自带上课用教学资源、课件及教案纸质稿。
四、奖项设置
优胜奖:能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和课件进行教学,参加本次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教师,奖励100元。
教研组优秀奖:各教研组按指标数评选的优秀奖,奖励150元。 展示奖:参加区级展示课,奖励200元。
南天学校教导处
9月
篇8: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室的作用,促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掌握运用网络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如下。
二、组织安排:
由信息技术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
三、培训方法:
采用集体指导、互帮互学、上机操作的方法。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中年教师重点辅导,45周岁以下教师考核过关。具体为各任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出一课时的课件制作脚本,按电子备课室使用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辅导帮助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四、培训内容:
windows基础;网络基础及计算机安全;word基础;excel电子表格; ppt幻灯片制作等内容。
具体要求:windows基础: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的功能特点、启动与退出;图标、窗口、菜单、对话框、文件、文件夹、驱动器的概念与操作;资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常用程序安装、删除与帮助的使用。桌面、窗口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输入法;附件(记事本、写字板、画图、媒体播放器、录音机、计算器等)的使用;显示分辨率的设置;杀毒软件的使用等。使用ie浏览;收藏夹(收藏、整理、导入、导出);搜索;下载;电子邮件等。网络病毒知识及预防等。
文字处理(word):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法(建议采用五笔输入法或全拼输入法);文档的建立、打开、保存等;文档的基本编辑;文档的排版(字体、字型、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段落格式的设置);文档的页面设置与打印输出;表格制作、公式编辑、图文混排等。软件:word/xp。
电子表格(exce):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建立、编辑工作表,设置工作表格式,制作的操作;使用公式和函数,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excel与word的综合运用。软件:excel2000/xp。
课件制作ppt: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创建幻灯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灯片;输入编辑文字、图片、表格、语音、动画、视频或其它对象;编辑与修饰幻灯片;超级链接;组织与整理幻灯片;设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与打印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2000/xp。
五、培训考核:
1.各任课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培训,并填写电子备课室使用登记表。期末以培训登记册量化考核。
2.各任课教师在期末必须上交一节有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脚本和课件,此课件作为学校的共享资源。期末作为一次上交材料进入常规教学量化评估。
3.凡参见培训的教师必须将自己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期末以此作为常规教学量化评估中上课一项评分的参照。
更多推荐
1、学校培训方案4篇 2、新员工培训方案内容 3、培训项目运营方案 4、小学校本培训方案
篇9: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
一、信息化教育及其特征
信息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
信息化教育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态,所以我们应该从技术和教育两个层面的特征来理解信息化教育。
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化教育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即时化五个方面。
从教育层面看,信息化教育的特征主要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情境虚拟化、学习个性化、教育协作化、管理自动化。
二、信息化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育是高度信息化的教育形态,不仅需要高度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而且需要具有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教师与之相适应。信息化教育并不否定教师的地位的作用,但是它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地讲,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面临的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有这样一些挑战:
一是教师面临多重角色任务的挑战。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不再只是信息源和知识拥有者、传播者,而是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辅导者和伙伴,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信息资源的查询者,知识的追求者和学习者等。
二是教师面临教育观念的挑战。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观,特别是现代学生观。学生装不仅是教学的对象、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作为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而不能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知识的承受者、容器,进行“贯入式”教育。
三是教师面临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挑战。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化教学。进行信息化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和教学功能,进行熟练操作,学会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网络搜索教学信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三、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方法――培训
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信息化教育以及信息化教育本身,都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学改革意识,掌握信息化教育理论知识,熟练操作各种信息技术媒体,并与本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是摆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由于我国大多数在职教师都未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所以,对在职教师进行专门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能力的主要办法。对教师进行培训,首要的是确定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只有内容和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一些提法。
(一)培训内容
1.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通过培训,要能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提高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意识。现代教育是一种“大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的围墙内,而必须按照个人的需要和可能,贯穿于人的一生当中,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创新教育、全面教育。现代教育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知识领域,教学如何反映知识激增,如何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都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所以教师应提高信息意识,变革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知识。现代教育观强调培养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和经验型人才,教师要教会学生对信息的获娶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学要根据学生能力需要和学生个性特征进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的增长,不利于知识的传播。教师要对现代教育观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有明确的认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不要害怕和逃避信息技术,主动去迎接挑战,对信息化教育充满热情,在教学中积极推广和运用信息技术。
2.掌握信息化教育理论知识
学习信息化教育理论知识是提高教师能力的前提条件。通过理论培训,使用广大教师从根本上认识信息化教育,除去潜藏在心里的对信息化教育的误解,有利于重新认识信息化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把开展信息化教育变成一种积极行动,推动我国信息化教育的进程。
信息化教育理论知识可以分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两部分。
信息化教育理论基础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传播理论基础:拉斯威尔传播理论、宣韦伯传播理论、贝罗传播理论;
(2)学习理论基础:认识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教学理论基础: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斑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育基本理论可以分为:
(1)信息技术媒体的理论和应用;
(2)现代媒传教学法;
(3)现代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
(4)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育信息转换成知识、技能、智慧、思想品德等的理论和方法。
3.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知识和应用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主要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择和正确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实现媒体的最佳组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媒体的应用。传统教学媒体是与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等教学媒体。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会对这些媒体的操作和简单维护,而且要掌握选择和优化组合的原则和方法。
(2)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和课件制作。主要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知识、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管理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处理软件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Photoshop、PowerPoint、Flash、3Dmax、Authorware等)制作电子教案,计算机教学应用模式研究等。
(3)计算机网络利用和网络课件制作。计算机网络的延伸可以使更多的人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网络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特网几乎正在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信息源,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搜索信息,以供自己利用。信息化教育要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培训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电子邮件、BBS、新闻组等的使用)、网上信息搜索下载、网页设计、网络课件开发等。
通过培训使教师具备信息搜索技能、信息选择评价技能、信息处理技能、信息表达技能、网上协作技能和网络课件开发技能等,建立教学资源库,以促进教学。
总之,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要使教师了解掌握各种教学媒体和特性和使用方法,让教师知道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媒体,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优化组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培训方法
考察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培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专家讲座法
这是一种通过聘请专家教授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向全体教师讲述有关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及信息化教育对广大教师能力要求等问题,使教师接受到新的教育观念,树立信息化教育意识,自觉提高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方法。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最关键的,如果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是停留在“新瓶装旧酒”的层次上,那么信息化就教育不可能真正达到培训适应信息时代人才的要求,通过专家讲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
2.校内培训法
这是一种将教师组建成教学班进行集中面授教学,从而使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我国广大在职教师大多数都未接受过系统而实用的信息技术培训,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学校中组织诸如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课件的制作与加工、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策略、数据库开发及从网上获取教学科研信息的技能、与计算机使用有关的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之类的培训班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教师的集中培训是以提高操作技能为主,因此在培训时应注意讲练结合,以教师的操作练习为主,同时还应落实有关培训的制度,以保证培训的质量。
3.环境影响法
这是一种通过营造信息化教育环境氛围使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通过培训可以使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但是如果缺乏一种信息化教育的工作环境氛围,教师往往还是不愿或不能主动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学校还应通过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营造一种信息化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工作中处处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
4.任务驱动法
这是一种通过教育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改进教育质量的方法。信息化教育是一项全球性的教育新课题,如何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来改进教学,并没有太多的先例供我们参考,它需要我们的广大教师开展创造性的研究,通过小组或个人形式的课题研究,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学与教,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而且也有助于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种提倡教育创新的时代里,任务驱动法就更显得意义重大。
5.远程教育法
这是一种利用广播、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络实现远距离教育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方法。随着现代化通讯卫星、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教育已日渐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手段将会为教师培训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让受训教师通过收看、收听由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主讲的课程,有助于他们学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其包括信息化教育能力在内的整体素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距离师资培训,已成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我国,由于国土辽阔,经济、教育等的发展不平衡,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师资,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山区、牧区教师的素质,是一条投资孝见效快的良好途径。
篇10:单位信息化方案
单位信息化方案模板
前 言 ............................................................................................................................... 3 第一章 集团信息化分析 ................................................................................................. 4 1.集团信息化现状分析 ............................................................................................ 4 2.集团管控模分析 ................................................................................................... 6 3.集团信息化需求分析 ............................................................................................ 6 第二章 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目标.................................................... 7 2.1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7 2.2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8 2.3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 9 第三章集团信息化发展基础建设..................................................................................... 10 3.1 系统平台需求分析 .......................................................................................... 10 3.2 网络系统整体结构 ...........................................................................................11 3.3 通信设施 ........................................................................................................ 13 3.4 与集团分支机构的信息化模式 ........................................................................ 13 第四章 支持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未来主要管理战略 .......................................................... 14 4.1 组织架构建设 ................................................................................................. 14 4.2 信息化建设主要管理控制方法 ........................................................................ 15 4.3 主要培训活动 ................................................................................................. 16 第五章 集团信息化发展项目实施原则、过程及风险分析 ................................................ 17 5.1 项目实施主要原则 .......................................................................................... 17 5.2 项目实施主要过程 .......................................................................................... 18 5.3 项目实施主要风险分析 ................................................................................... 19 第六章 集团信息化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20 6.1投资概算情况.................................................................................................. 20 6.2 经济效益分析 ................................................................................................. 20
在当今世界各国为解决能源微短缺和环境污染,提倡低碳、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自以来,我国风电装机以年100%的速度高速增长,但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风电整机制造业已出现总体产能过剩局面,此局面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产能过剩势必会使得风机整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总体上价格下降趋势不可避免,将对我们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巨大压力。 公司高层高瞻远瞩,适时提出“客户导向、精益运营、效益挂帅、持续发展”的经营方针,并制定了“综合治理八大工程,严控八大成本”的公司重点治理措施。这些方针措施,归根结底就是管理工程,推进管理创新。企业信息化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已为世界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普遍认同,并成为了他们的战略选择。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相当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实施的好,将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如果实施的不好,也将会出现“投资丢进水里,也不起水泡”的尴尬局面。 对此,通过对公司现有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公司过去信息化的得失,配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为出发点,对信息化风险进行归集,系统得提出了《明阳信息化总体规划》,以供集团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华丽丽的分割线------------------
VLAN等技术保障系统安全,相关人员基上都配备了电脑。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已基本上能满足公司未来5年的信息化需求。, 集团总部及下属二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大多都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 主要是以K3系列为主; 下属公司都建立了局域网; (4)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管理基础工作有了一定的提高。 (5)企业业绩在逐步提升,领导有认识,能对信息化建设不断进行资金投入。 鉴于以上五点,我们认为集团在信息化进程中总的趋势是好的,具备了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矗 经深入调查,我们采用一分为二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发现了集团在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和扩充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信息化内容简单,只有一部分部门使用了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虽然技术部门已应用了SoldWordks和CAD软件,公司办公应用了OA系统,财务应用了K3系统,但都只是起了简单出图、简单记帐和邮件收发的作用,只是初级应用。 (2)使用部门和功能比较分散,部门间壁垒严重,信息集成度极低。“孤岛”现象严重,系统观念未确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单项管理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和系统的集成难度在日益加大。 (3)系统平台不够统一,尤其是软件平台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公司集团化管理业务要求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4)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低,信息资源达不到共享,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和较高的差错率。 (5)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不太明确,机构的职责权限不够清楚,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总体协调,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急需重新配置公司信息部人力资源,强化信息化职能建设,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既熟悉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又熟悉信息系统的具备综合能力的专业团队。 (6)公司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没有采用文件加密系统,公司机密信息很容易通过众多的渠道外泄,将会对公司核心技术丢失存在严重隐患,将会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7)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全面、系统地规划。
2.集团管控模式分析 集团总裁办、财务中心、经营计划中心、人力资源部建立对基地及控制公司相应部门垂直领导的工作机制,各基础的工艺、质量及采购的业务管理权限归口到集团技术中心、质量部和采购部。这是一种典型的集团运营管控模式。 在这种运营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既负责集团发展、核心职能管理,也负责核心业务的运作和管理。下属公司的核心职能为根据集团的要求进行自身的运营。为此信息化建设需由集团统一进行,下属公司配合进行相应基础网络的建设和相关信息化系统模块的实施和使用。 3.集团信息化需求分析 业务及管理需求是信息化规划的出发点。公司信息化必须和企业业务相结合,业务战略驱动下的信息化才能体现其价值,否则就是无源之水,丧失生命力。 1) 要能够适应公司IPO及国际化的总体战略需求,要建立与上市公司相应 的运作机制,保障公司规范、高效运作。 2) 要能够对各基地、控股分公司进行运营管控模式,能够借助信息化优化 组织,实现集团整体资源优化匹配,降低管理费用和成本,提高从集团到业务运营企业组织的运转效率及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业务处理流程上的人员素质与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出规模效应,避免随着规模扩大,反而运作效率与效益降低的不应有的结果。 3) 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贯彻和落实集团公司高层领导的战略意图和 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有明阳风电集团特色的管理经验固化为具体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同时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成果。该管理模式包括,组织构架、财务会计与投资、服务与营销、仓储、运输、后勤等重点业务领域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一套绩效监控指标体系作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发展战略的实现 4) 要能够支撑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零部件、图文档、产 品结构、工作流和工程变更管理等功能;
5) 要能够支持企业采购、库存、生产和物流管理的所有业务,提高企业供 应链的运作效率; 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手段和控制体系,财务管理从核算型转向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型,达到管理型财务,使资金随着物流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管理模式与优化后的管理流程的有效支撑与集成。 6) 要能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保证公司机密信息不外泄,保护企 业的核心专用技术的安全可靠。
上一篇:淘宝运营提成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篇11: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根据《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关于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城关区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以项目推进培训,以培训提升理念,以理念转变行为,以行为促进应用,以应用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化发展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具体目标
1.在三年内使我校教师100%的接受教育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100%的会熟练使用网上信息资源;100%的能够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
2.-由学校专业老师开展三年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3.建立学校信息资源库,对各种校内资源进行有效收集、归纳、总结,并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供教师参考、学习。
三、工作任务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
1.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教室建设。我校现有计算机机房1个,学生机38台,争取上级资金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提高我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
2.完善数字化校园网建设,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和应用软件管理平台,使信息点遍布学校的各个办公点和教学点,使多媒体资源在校内畅通传输,全面加快网络教学、网络办公进程;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充实学校主页,设有学校概况、德育管理、教育科研、学校管理、论文中心、课件中心、试题中心等栏目,并定期更新。管理分工责任到人,每月定期通报更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信息资源库、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真正使该网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
(二)加强资源建设,提高应用质量。
1.加强校本资源库建设。一是从学校教育信息库(收集教学法规,学校基本信息)、课件素材库(为学校老师制作课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课件交流库(收集各学科老师做的一些优秀课件,供大家参考)、课件交流库(收集各学科老师做的一些优秀课件,供大家参考)、教研论文库(多渠道、全方位收集论文,供老师参考)、教学参考(提供各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料、优秀教案、备课参考、复习指导及各学科、各年级试题库、图片库)等方面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二是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课件的评优活动,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
2.加强资源整合应用与研究。积极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下教育学的探索与实践。每学期由教科室组织编发一次资源应用指导专刊,组织专题培训级优秀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氛围。
3.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多样的课例研讨活动;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教师有教案、学生有作业,教学计划全面落实,加大对学生信息技术培训和培养力度,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竞赛活动。按照“讲求实效,逐步提升”的原则,形成“光盘播放常常用、资源下载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应用水平。
1.做好校本培训。配备专任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1名,坚持每月教师每人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培训不少于2次,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及继续教育。配备网络管理人员1名,提高学校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校园网的正常运行。网管人员培训以电教中心培训为主、学校自主学习为辅的形式组织实施,每学期集中培训一次。
2.做好外出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完成对全体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操作、课件制作技能的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
(四)推行管理信息化,实现办公无纸化。
1.规范网上办公流程。做好公文接收、办理、上报、存档等工作,逐步规范网上办公流程。
2.全面推行学校管理信息化。以校园网络建设为载体,完善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平台建设,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工作安排、校务公开、通知下发等逐渐实行网上发布,学籍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等积极推行网络管理,逐步以电子档取代纸质档,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3.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网管员负责安全工作,装备相应的数据备份基础设施,健全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
(五)强化管理考核,服务教育教学。
1.明确网络管理人员职责。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对发生硬件故障的设备及时更换和维修。完善电教设施设备出借、使用和赔偿制度,确保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等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教学应用与研究纳入工作考核中,在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与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完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按照“专、兼、聘”相结合的形式,加强技术服务,做到“软件故障不过天,硬件故障不跨周”,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统筹管理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机构,由校长负责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教导处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网管员兼办公自动化:
微机室:
设立网管员一名,专门负责全校的设备及网络安全、学校网络规划、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微机室负责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校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主持教育信息化日常工作。
(二)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网络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学会在网络环境下获取知识及信息。培养一批有教学经验、掌握一定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在教师中形成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良好风气。
2.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的安全运行,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3.提高学校干部及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真正做到办公自动化。
(三) 借鉴挖掘,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
通过积极发掘内部资源,发现外部公司制作的资源库,与其它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等手段,发展自己的资源库系统。将该项工作看作一项长期的开放式的工程,通过不断的反馈、交流、更新使其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发挥网络灵魂的作用。
(四) 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积极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对“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以及“个性化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研究,将这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一系列领域有新的提升与发展。
篇12:信息化建设方案
1 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成本、业务、物流、财务和客户关系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企业的信息集成优势建设还不完善,网络技术的效率和便利性还没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完善的、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影响着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后及时调整安全策略。
2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经营者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都不明确,开发者凭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设计系统,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用户难以接受系统。
2.2 部分企业领导受先进国家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不顾自身企业实际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盲目设定过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盲目投入大量资金,过于乐观地估计实施过程中将要付出的各个方面的代价, 因而当实施不成功时,造成较大的挫折和损失,甚至造成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2.3 很多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希望开发者先有一个详尽的设计,再根据设计实施开发。这要求开发者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把原有的工作方式完全掌握,而且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人员掌握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而并非快速学习掌握任何工作方式的能力。短期内计算机技术人员不可能完全掌握原有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确定必然要经过用户反复的试验,不可能借助任何图表、算法而一次确定,更不可能由计算机自动产生出来。有的系统调查花数周或二三个月的时间整理出大量的表格,看似很有收获,而系统开发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却并不明确系统开发究竞能有什么效果,引起怎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展程序开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引起系统开发的紊乱或失败。
2.4 在开发过程中,许多出于局部利益的问题影响系统的形成。有的用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真正了解和接受系统观念的极少,他们会从孤立的角度提出与系统相悖的要求,甚至仅仅把开发者当作程序员,自己直接安排开发工作。并认为实现他们提出的功能要求比较简单,开发者应该马上完成。开发者如果不够冷静,很容易陷入具体问题中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失去对开发过程的整体控制。在这种情况下MIS建设是不会成功的。
2.5 系统开发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管理业务原已存在的某些问题有所觉察并设法改革,从而便谋求对管理信息系统修修补补,随着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频频修改,抱怨也随之产生,企业最终将责任归咎于开发者或从此将管理信息系统弃之不用。
3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解决方案探讨
3.1 首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 “一个目标、三大原则”来进行。所谓一个目标就是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地“跟风”。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般很大,如果在前期的系统规划和设计中发现上了信息系统后,其收益还不如投入大,那么就不如不上。当然,这种收益是个综合性收益,包括收入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效率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等。 “三大原则” 就是指“管理升级、技术支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统一标准、互联互通”。首先是管理模式的优化,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这种管理模式的技术(软硬件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将优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固化。其次是需要 “总体规划”。基于正确的信息化总体框架,然后要分步进行实施。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实施过程很复杂,若几个系统同时上,很可能会出错,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企业正常的业务运作。而且,信息化建设需要很大的投入,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企业来说也是个沉重的负担。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基于 “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原则,实施一个信息系统是要考虑下一个信息系统的应用,留好接口;下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上一个信息系统的编码原则和技术规范。
3.2 开发者要与企业领导充分沟通,利用丰富的实施经验,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析、理清企业当前具备的技术、组织管理和高素质人员三大资源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间的差距,根据企业能够承受的实际投入和对变革的实际承受能力,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和实施步骤,从基础规模做起,在顺利达到基础目标的同时逐步加强技术、组织管理和高素质人员三大资源的规模,为下一步更加深入的信息化革命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企业领导要统一认识,提前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组织变革就越深刻,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这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使用MIS能够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决策性的活动,处理计算机系统不能智能化处理的更高层次的信息。高素质的员工是信息管理化流通企业管理中最积极的因素,被MIS解放出来的员工必须加强竞争意识,提高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脚步。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做好了就会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作与手工作业真正顺利、准确、快速地实现对接。
3.4 企业各级管理者制定关键岗位行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新建的MIS与新建的工作流程的良好结合,保障新的工作秩序的高效运作。
3.5 最后一点就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否则,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篇13:财务信息化方案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诸多条件限制,财务信息化方案。我们感到要做好财务这项工作应该注意并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要从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2、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持。企业的信息化方案的价值在于其实用性可行性。
3、坚持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信息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不能简单的把信息化仅仅理解为花钱买设备。
4、广大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严格按规程操作,是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的关键。特别是建立一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切实抓好这方面的工作,财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才能最终完成。
篇14:信息化施工方案
信息化施工方案
现状与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化运作决定了地域分布广的特征,信息化施工 方案。随着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施工企业跨省市施工,跨省市经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且随着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工作,更加充分体现出“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地域分散使得企业管理者难于及时、动态掌握各工程项目的运营信息,无法实时监控整个集团的运营状况、预测项目潜亏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迫切希望借助信息化对分子公司和各工程项目进行垂直管理。
据我们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多采用多级组织架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集团→子公司(分公司) →项目部多级管理体系。业务管理模式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就是公司下辖多个直属项目经理部,公司直接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第二种是公司总部下辖多个子(分)公司,每个子(分)公司下面有多个项目经理部,这时公司更多的是通过子(分)公司来对项目进行管理。针对第二种情况,也有部分大型建企开始尝试成立区域化公司,减少管理层级。
总之,集团化运作、集中化管理将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大势所趋。
信息化解决的关键点
通过开展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改进现有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优化重组业务流程(BPR),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公司的管理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第二章浪潮解决方案
浪潮建筑施工行业解决方案是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结合国内外众多成功经验和先进管理思想,专门为建筑施工企业量身定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适用于所有工程施工类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程施工企业:
房屋建造及市政工程施工;
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港口、码头、航道及疏浚工程;
化工、油田、电力、水电、冶金建设工程;
工矿、管道施工工程; ● 建筑安装、装饰工程;
整体架构
浪潮建筑施工企业解决方案立足施工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为企业提供从软件到硬件、从技术到服务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主要包括:
1. 战略规划层: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满足企业战略管理量化的要求,实现对战略目标分解、战略指标评价以及通过各项业务标准建设、业务数据加工实现辅助决策分析。
2. 集团管控层:从整合企业资源入手,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对各公司、各项目的管理模式创新、制度流程创新以及信息资源整合。即实现多法人组织架构下的“人、财、物”等集团管控。
3. 项目管控层:从项目关键环节、关键资源要素管控入手,实现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组织层级下的各个业务部门所有项目关键环节的管理控制。
4. 项目执行层: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实现针对每个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
5. 基础设施层:从系统底层运行支撑平台方面,所有系统均构建于浪潮云平台之上,各系统之间协同运作、无缝集成。同时,提供企业级服务总线支持与异构系统的应用和数据集成。从硬件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实现企业机房建设、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数据备份、网络安全建设。
部署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这决定了各基层单位网络、硬件等基础环境有较大差异,因此应用信息化建设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部署:
系统基于B/S架构,支持互联网应用。
采用分布部署设计,可支持大集中式、分布式集中及混合模式等多种模式部署。
对于网络条件不好的单位或项目部,支持脱机应用。
对于没有网络环境的单位或者项目部,支持离线应用模式。
对于建筑企业数据中心的部署模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集中部署在集团总部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该模式适用于规模相对较小,组织架构相对简单的建筑企业,下属的办事处及用户都通过网络直接访问集团总部的数据中心。
另一种是分散部署,该部署模式适用于规模庞大的建筑集团,其组织架构中涉及到二级集团企业,由于业务范围广二级集团的用户不同,因此采用分级部署,不同的用户访问不同的二级集团企业数据中心,集团总部对二级集团的业务进行汇总统一管控。
浪潮解决方案拓扑
要实现信息化构建目标,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它是整个集团所有应用系统的基础支撑环境。因此说网络硬件相关系统建设的质量,将是直接影响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体网络拓扑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将数据中心内网划分为主干网络区、前置服务器区、网络管理区、应用服务区、数据库服务区、双冗余FC-SAN存储区和终端接入区,规划方案《信息化施工 方案》。
以下将针对所规划区域分别作出功能描述:
主干网络区
设备组成:主干网络区设备主要由双冗余路由器、双链路负载均衡器、双带宽管理、双机防火墙以及双核心数据交换共同组成。
链路连接:在网络边缘部署双冗余路由器配合接入外部两条以上运营商接入能力,路由器后串接链路负载均衡器,做网络路由的智能选择判断;在负载均衡器之后串接带宽管理设备,用于内网带宽的管理;紧接在带宽管理设备后串接双机主干防火墙,此防火墙同时具备防火墙功能、防病毒功能以及SSL VPN连接功能,并同时扩展使用入侵防护等安全防范功能;此设备作为内网主干的核心安全设备使用;在防火墙之后接入主干双核心交换机。达到内网双核心负载热备数据交换及提高内网整体数据交换的效率。
前置服务器区
所有对外提供服务的Web服务器都放置在DMZ区。Web服务器采用虚拟机(服务器)方式提供服务。在DMZ区将服务器群配置成为一定数量的虚拟化服务器。对于不同处理能力需要的业务系统,分配不同数量的虚拟化服务器,适应并发访问数量的需求。可对特定时间的用户访问量变化进行虚拟化服务器使用数量的调整,实现服务器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前置WEB服务器通常部署在防火墙DMZ区内,而且采用的是单一设备模式这样做在较小型的网络中是可行的。但根据现有网络规模估算,如果把Web应用所需的数据库系统也放在Web服务器上的话,因为Web应用需要在防火墙上开启相应的端口,这样数据库系统也就暴露在外部网络中,非常不安全。
所以我们在考虑了上述因素后,决定采用应用+数据库相配合的方式,前端设计应用服务器,后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双机RAC应用),应用服务器可置于防火墙的DMZ区,而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则可置于防火墙保护中的内部网络。前端应用服务器承载实现应用的软件及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承载后端的.数据库应用,实现访问时的数据库调用。
网络管理区
数据中心运行维护服务管理区将包括运行维护服务器,以及相应的管理平台。网络管理服务器预备在内网中通过安装一套网络管理软件来管理所有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考虑到网络结构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也将其部署在服务器存储区域。
应用服务区
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承载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层计算,采用虚拟化服务器方式可有效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对于不同业务处理能力的业务系统,将分配不同格式的虚拟化服务器,以满足计算量要求。
数据库服务区
数据库服务区中将放置数据库服务器,根据业务系统处理能力的不同,为不同业务系统分配不同资源,包括配置不同处理能力的物理服务器,建立不同级别的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服务器和前置应用等服务器采用“应用+数据库配合”模式。即前端设置应用服务器,内网后台设计数据库服务器(做双机RAC应用),应用服务器可置于防火墙的DMZ区,内网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则可置于防火墙保护中的内部网络。前端应用服务器承载实现应用的软件及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承载后端的数据库应用,实现访问时的数据库调用。
双冗余FC-SAN存储区
对于数据中心的存储应分为三大类:数据库存储、虚拟化存储和备份存储(或磁带库,虚拟带库)。
数据库应采用独立的存储设备以保证数据安全以及避免存储I/O竞争。数据库存储应采用SAN架构存储,且采用高速接口的硬盘。数据库存储应具备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存储扩容需求。
存储raid采用raid10方式,以满足数据库读写速度要求。
数据库存储容量保证在现有数据库文件大小的三倍以上,以保证数据库文件扩展需要以及日志存放需求。
每个存储raid组配置一块热备盘,最大可能的保护存储raid安全。
虚拟化存储组成云计算虚拟化存储资源池,由于大量虚拟机及虚拟机挂载磁盘都保存在虚拟化存储上,所以虚拟化存储需要高速的I/O及更大的容量来满存储需求。
虚拟化存储采用SAN架构存储,配置高速磁盘。具备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扩容需要。
虚拟化存储raid可采用raid5级别。每个raid组至少配置一块热备盘。
备份介质采用虚拟带库,备份存储容量在备份一次产生的数据量的两倍以上,以保存一定时期的多个数据副本。
数据备份存储可采用raid5方式。
终端接入区
下属子公司通过内部网络端口接入数据中心运行环境,使用终端接入区,通过终端接入区进入网络内部。
终端接入层是各业务终端访问网络的接入点,必须具有足够的端口密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智能访问控制能力,在整个网络安全体系中构建设第一道安全屏障。
云计算资源池构建
公司员工在5000人级别资源池规划
虚拟资源池建设规划
虚拟化资源池主要包括前置服务器区、网络管理区和应用服务器区的所有计算资源。
方案采用虚拟化技术,在虚拟化技术中物理服务器计算能力影响着虚拟机性能。将单台物理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最大化,以便于进行资源池资源动态分配,有别于传统的部门级和企业级服务器。云数据中心的WEB、中间件、应用等将面临下属子公司所有员工及外部的接入和访问,所处理的数据规模也将会成倍于现在的系统,这些系统需要更大的集中式处理的服务器。因此对于底层的硬件资源我们可以选择性能强劲、扩展性更好的x86四路E7平台服务器。
通过浪潮NF8460M3高端四路服务器构建弹性可扩展的浪潮虚拟化云资源池,实现业务系统高可用、按需划拨资源。通过对中心IT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调配,达到绿色节能,降低整体TCO。
物理资源池建设规划
数据库服务区中将放置数据库服务器,根据业务系统处理能力的不同,为不同业务系统分配不同资源,包括配置不同处理能力的物理服务器,建立不同级别的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物理服务器。多台物理服务器组成数据库集群。可采用Oracle RAC分区数据库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以及高可用性。数据库采用裸设备或Oracle ASM作为数据存储,可极大的提高数据库性能。
建议采用浪潮天梭860,构建高可靠、高性能、高可用、高效率的数据库RAC系统,充分保证业务安全可靠。
浪潮天梭TS860为浪潮全新一代自主研发的高端八路服务器,采用业界领先的高速互联设计,具备五大关键特性,达到业内最高规格,拥有60余项RAS特性,可靠性达99.999%。浪潮天梭TS860性能强劲,稳定可靠,是信息化战略重要装备和云计算服务的理想平台,致力于金融、电信、政府、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的核心应用。
存储资源池建设规划
统一SAN存储系统:成熟的SAN网络技术,使用存储虚拟化技术进行不同SAN协议和网络的融合,最终向云计算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存放接口。
FC-SAN双链路冗余纯光纤存储系统中含有多台应用及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做双机热备,其它业务应用服务器(多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软件组成虚拟化群)。这些服务器通过光纤通道卡和相应光纤跳线分别连接两台光纤通道交换机;再由2台光纤交换机分别接入磁盘阵列和虚拟磁带库中。
为了保证本存储系统业务的灵活性,我们将部署于FC-SAN存储区域内的多台业务应用服务器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软件虚拟成为一个服务器群。未来,当数据中心方面在业务应用有新的需求时,利用虚拟化服务器群的功能虚拟出若干个应用服务器来做相应的业务支撑。
利用FC-SAN独有的高性能与稳定性,满足数据库服务器和其它业务应用服务器的应用需要。即:当数据中心内部局域网用户或者是远程用户需要访问相应服务器存储数据时,都将通过现在设计的内部网络才能访问到存储平台(目标是存储介质的磁盘阵列)。同样,当数据需要读取或者写入磁盘阵列,也要通过相应服务器来完成。
数据库应采用独立的存储设备以保证数据安全以及避免存储I/O竞争。数据库存储应采用SAN架构存储,且采用SAS高速接口的硬盘。数据库存储应具备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存储扩容需求。
篇15:财务信息化方案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对XX公司的财务、现金银行、应收应付、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报表、采购、销售、库存、经营分析、领导查询等环节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对集团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的高度自动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系统建设完成后,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⒈可以全面、准确、快速地获得集团人、财、物和供、产、销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再加工(如财务分析、数据挖掘),为集团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制定财务预算、营销计划、调整商品(或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管理和创造竞争优势的依据。
⒉规范集团财务及业务处理流程。
⒊强化部门或业务员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⒋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
⒌财务信息化系统将企业的相关信息共享给具有使用资格或使用级别的员工,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劳动,节省了信息传递时间,工作质量和效率迅速提高。
⒍由于计算机软件能够快速地处理各种信息,并进行实时的分析,因此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市场活动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为集团赢得更大更广的.市常
★ 研究计划
【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共15篇)】相关文章:
教师网络课程学习总结与反馈2022-08-25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2023-04-09
小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23-04-24
优秀课题开题报告2022-10-13
浅析高职工程人才培养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2023-08-08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23-11-15
加强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2023-06-17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论文2024-05-07
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2022-12-21
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次作业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