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梯度与辐射效应((精选9篇))由网友“LLL林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梯度与辐射效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梯度与辐射效应
【摘 要】不可否认,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该国的经济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对外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本文将就现今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目前状况以及究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探究。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国内经济;经济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让国内经济迅速增长是中国的首要理由。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就是说,要让经济增长,国家一定要重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体系当中,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推动了国内的经济增长。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仍旧是不可错失的机遇,我们应该要继续保持其较高的增长速度,扩大规模,进一步加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目前状况
中国的贸易政策是从突破高度垄断的贸易经营体制开始,再到一个不断放松管制的过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外贸体制已逐渐具有自身特色,并且与世界经济接轨相融合。
不论是国内的经济还是对外的贸易经济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不可避开也经历了洗礼,但是在政府的一系列稳定外贸发展的有力措施中,通过经济整合和结构优化,对外经济贸易在短时间内已经全面恢复,并且增强了综合竞争力。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其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出口;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机电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不断崛起,使得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等。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趋势的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在外贸经济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
如今,中国的外贸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经济能够增长。
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功不可没。
2、对外经济贸易对国内经济带来的机遇
当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都比以往来得深刻,它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2.1 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对外经济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来替代低效率产业的进口,同时也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降低国内经济对可贸易的第二产业的依赖。
再来,扩大市场需求是国内企业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相较于国内狭小的'市场来说,发展对外贸易经济能够给国内生产者扩大市场,带来大规模生产的可能。
国内的企业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一定会加强技术革新,主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优化资源的配置,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来提高资源的利用,降低生产的成本,这些都能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2.2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积累经济发展资金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同时也需要进口国内短缺或是生产成本过高的原材料和设备,因此,发展对外贸易,不但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弥补了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国内经济短缺资源的理由。
对外开放至今,我国利用外国政府的贷款来建设并投产运营的项目有许多,如利用日本政府的第一批贷款来建设的4个铁路与港口项目;利用德国政府的贷款来修建的上海地铁项目;利用法国政府的贷款来建成的二汽雪铁龙汽车项目等等,都在不断转变着我国在能源、运输、通讯、工业等多方面的面貌。
对外开放也吸收了许多外商来华投资办企业,其外贸业务所产生的进口关税,生产出口商品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和进口商品投入生产所产生的利税,都为国家的利税增加了来源,积累了经济发展资金。
2.3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扩大国内劳动就业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来填补我国在某些技术上的空白,加速技术进步的进程,节约技术开发的经费。
如我国所缺少的,在轻工业方面的聚乙烯透明板生产装置等;在纺织工业上的高速涤棉染色设备、毛精纺机等;在机械工业方面的特殊轴承的制造和加工设备技术、光学冷加工设备制造专有技术等。
还有,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为我们带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如一些中外合资的产业如酒店宾馆,让我们学习到国外在服务管理方面的有利经验,提升了国内的服务接待能力,并且在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出口贸易的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
现今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上具有比较好的优势,如服装、鞋类、玩具等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了最大量的就业人数。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了,出口贸易增加了,国内的劳动就业机会自然就会增加。
2.4 完善国内市场供应,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国内人民对于生活的追求,产品的需求量更加多。
开放对外贸易,不单能够为我国人民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了国内商品生产,还能进口国内市场紧缺的商品,提高商品的档次,缓解供求的矛盾,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起了积极作用。
3、结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调节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推动国内企业不断更新,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商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国家国内经济的发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广烁,汪静,田艳霞.浅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目前状况及策略[J].中国商贸, (18).
[2]石传玉,王亚菲,王可.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01).
[3]李瑞.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商情,(20).
篇2: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效应分析
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效应分析
薛剑虹(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文摘编号:1005-913X12-0042-CA
摘要:利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代表城市广州、上海、北京和重庆的相关数据分析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更好;信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逐年提高,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信息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贡献愈大。影响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等是主要因素,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增长;关联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42-05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仅使信息产业本身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促使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曲线不断下移,信息技术的这种扩散效应使国民经济的其它行业的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介于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息产业又是以集群方式存在和发展的,这是国际国内普遍公认的事实。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信息产业集群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利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等,相对于分析研究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文献并不多见,那么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是区域经济越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得越好,还是信息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几个典型代表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这些区域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并对影响这些差异形成的因素进行剖析,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
从经验判断,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集群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文选取这几个区域的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这些区域的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用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解释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Porter)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首先提出钻石模型,认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四个: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此外还有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机遇和政府行为能使四个关键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国家竞争力。波特认为,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因此,地理集中是必须的。由于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使四个要素整合为一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我们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现有的信息产业集群,像我国的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美国硅谷信息产业群区、台湾新竹高科技产业群区等,会发现从要素条件方面看,这些地区都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丰富的发展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之一)所需求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从需求条件看,科学家们预测:全世界的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50000亿美元,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支撑产业的繁荣也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充分体现,像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新型企业、新的政策与政府管理方法以及中介机构;波特指出:“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波特认为,产业群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影响竞争:首先,通过提高立足该产业领域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其次便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便是通过鼓励创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群本身来影响竞争力。信息产业群内的企业由于距离的相近性而更容易获得行业专业化的信息或技术诀窍,从而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由于信息产业群不仅包括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行企业,同时也包括涉及顾客、供应商与一些辅助性机构及政府提供的一些基础性设施,这样会导致产业群内企业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实验,进而使具有外部性或技术溢出效应。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更适宜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像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比较完善,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当地的信息产业集群就粗具规模。
但是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相关问题的时候,通过案例分析也会发现,信息产业集群不一定都是完全遵循波特的钻石模型,也会有其它因素,像历史偶然事件、政府引导也会促使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像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区,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范例,是继美国硅谷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信息产业集群所在地,所以我们又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信息产业集群是否也可以建立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反过来是否又会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经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信息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效应的经验分析
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信息产业集群也是如此,这也是由信息产业的特征所决定,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以技术知识为基础,尤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时信息产业又是一个混合型产业,象计算机制造、通信等行业又具备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对于后者同样需要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形成成本优势,同时其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扩散对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影响。
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优势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像北京的中关村,该地区IT产业中能够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企业,而这些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衍生出来,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新的企业无论是创建人还是经营管理者和熟练工人都源于产业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他们自身已经通过学习具备本产业发展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使得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集群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信息产业集群具有资源吸引和组织优势,产业的资源组织优势主要是由路径依赖引起的,所谓路径依赖,是指技术发展或制度变迁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按照新增长理论,由于偶然机会、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产业最初在某些地区集聚形成一定比较优势,这样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各种要素将进一步向该地区集中,从而使这种集中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资源的吸引效应,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并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是不同的产业,扩大地区产业的规模。随着产业竞争力的增大,这种资源的吸引效应也会加大。这种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一资源吸引一集群扩张一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计过程,能使企业快捷低价地获取所需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促进集群的发展。
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IT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产业集群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三、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IT产业集群在政府的有意识推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建立高新园区,高新园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了主要集中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珠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长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和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其发展在根本上决定着信息产业未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其竞争力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超过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8%。然而,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基础上,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产业规模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外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严峻挑战,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引起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在与信息产业实证研究方面吴灼亮、穆荣平()利用-数据,从资源转化能力变化指数、市场化能力变化指数、技术能力变化指数、比较优势变化指数等方面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吕金、张神()从贸易净出口相对规模和产品出口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陶良虎( 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湖北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在全国各省市的排名。本文选取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的代表区域北京、上海、广东和重庆来研究上述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和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力求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信息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因素。表1为以上四个城市-20的相关数据,由于中国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占据主要位置和数据收集的局限,这里只列出了四个城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相关数据。
从表l、表2数据可以看出广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最高,从开始基本达到百分之二十六多,其当年价总产值也是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年达到8257.03亿元;而重庆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相对较低,2007年为1.23%,其当年价总产值也远远落后于广州,为50.71亿元。图l是上述四个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单位亿元)的比较,图2是上述四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的比较。
首先分析北京当年价总产值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之间的模型关系:Y表示当年价总产值,X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下图是北京地区XY散点图,以及之间的关系模型。单位:万元
Y=13495040+3.734346X
(2.850869) (8.520723)
(0.0191) (0.0000)
拟合系数R-squared=0.88971,DW=0.74514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72.60273,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13。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当年价总产值增加3.734346万元,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原理和方法可以建立其他三个地区的关系模型如下:上海:
Y=2003862+6.097527X
(0.273655) (9.367822)
(0.7905) (0.0000)
拟合系数R-squared=0.906983,DW=2.7998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87.75609,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06.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l万元,当年价总产值增加9.367822万元,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广州:
Y=40573100+3.149989X
(9.736075) (33.28312)
(0.0000) (0.0000)
拟合系数R-squared=0.991941,DW=2.021222,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1107.766,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l万元,当年价总产值增加3.149989万元,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重庆:
Y=7062365+70.86152X
(2.455592) (6.090944)
(0.0364) (0.0002)
拟合系数R-squared=0.804771,DW=1.827182,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37.0996,Prob(F-statistic)的值:0.000181.说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从以上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西部地区的代表重庆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更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这与经验估计相吻合,因为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地区,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越大。
四、区域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建立
信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本文认为影响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人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万元)等因素有关。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是主要因素。下面着重考虑这四个因素,取1997—2007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后取对数,建立对数一对数模型进行计量,Y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用当年价总产值表征,xl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x2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x3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建立回归模型,表3为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二)实证结果解释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Cl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地区的Cl值分别为1.711173,0.906277,1.032687,1.840988,这说明,这四个地区从业人员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行业总产值增加1.711173,0.906277,1.032687,1.840988个百分点。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投入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最大竞争特征在于高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R&D活动,又称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R&D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主要表现在: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产业集中度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品价值主要来源于科技技术知识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其产品附加值较高。R&D投入比例高,R&D活动一般不会中断很长时间,R&D成为取得技术领先和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c2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地区的c2值分别为0.447765,0.487064,0.183885,1.432763,这说明,这四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447765,0.487064,0.183885, 1.432763个百分点。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表3中c3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入对总产值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对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可通过以下模型表示:北京:Y=-685332+4.91905X
(-1.48747) (24.60881)
(0.1711) (0.0000)
拟合系数R-squared=0.985356.DW= 1.832774,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Cistic的值:605.5935, 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万元,该行业总产值增加4.91905万元。上海:Ln(Y)=4.438319+0.752116Ln(X)
(6.611898) (17.8)
(0.0001) (0.0000)
拟合系数R-squared=0.970484,DW= 2.262901,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295.9148,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752116个百分点。广州:Ln(Y)=3.551337+0.875776Ln(X)
(6.241888) (23.9935)
(0.0002) (0.0000)
拟合系数R-squared=0.984607.DW=1.166682,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575.6881.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875776个百分点。
4.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重庆地区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是负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是收集数据太少的问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一)对现有格局的反思
北京科技人才密集,科研人员层次水平高;研发机构数量大,科研实力雄厚;同时,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对留学归国人员吸引力增强;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上升;从事生产人员比例下降,科技活动者比重上升,科技活动的人员比例已经超过生产人员比例;人员年轻化明显。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是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表明是否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科技队伍长期从事企业科技活动。重庆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50人年,低于全国(3067人年)和西部(955人年)平均水平。罗斯托指出,在任何时期,一个经济系统能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势头”,是由于若干个“主要增长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因此,要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既自身兴旺发达,又带动各个区域经济腾飞的主导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加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本区域产业的关联。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高技术含量与技术的关联性决定了产业有重要的外部经济效应和其他间接效应。
本文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更大,这与经验估计相吻合,因为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地区,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越大。
(二)相关政策建议
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信息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了,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通过群集化发展,增强竞争力,因而,培育地方信息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产业集群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状况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因地因时的处理好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中央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予以政策倾斜,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有意识地向西部地区靠拢,将其培育成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第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对外招商引资宣传的有效性,充分吸引外资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
第三,提高劳动力素质,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于它拥有相对于落后地区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中西部地区应加大高科技人员的培育,采用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培育企业的研发体系,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四,政府应该站在全局高度,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丰富区域内企业生态环境,完善区域功能,形成科研、物流、服务等功能齐全的产业生态网络,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挥良好的、正面的集聚效应。
第五,为研发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有突出贡献的研发产业从业人员物质奖励,增加财政对研发的投入,扩大研发扶持资金规模。
李春艳,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2).
陈亚辉.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2006(12).
唐敏.基于创新优势下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J].经济问题探索,(9).
盖文启.集群竞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未来之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赵玉林,魏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6),
刘志亭.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2).
毛慧红,颜建华.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上海综合经济,2004(6).
王子龙,谭清美,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应用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
黄鲁成,张红彩,李晓英.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系统协调度分析,统计观察,2006(6).
李勇强.孙林岩,赵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9).
篇3:物理学与经济发展
物理学与经济发展
物理学与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物理学的发展作为20世纪的领头科学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有物理学文化气息。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一次次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飞跃。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经典物理学一诞生便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刚取得统治地位的英国资产阶级进行的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三大难题:采矿、武器的研制、航海,但这三大问题都归结为了一个动力机问题。当时的物理学家都踊跃的参与了相关的发明创造,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其中着名的有:牛顿、哈雷、惠更斯、胡克、雷恩、波义尔、马略特等。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和风力,克服了人力兽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遇见性及难以控制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与过去时代的技术变革相比,工业革命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具有全面、深刻、规模大等特点。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纺织工业到动力工业,从采矿业到冶金业,从金属加工到工作母机的制造,从农业到交通运输业,没有一个部门不被卷入技术革命的洪流。在许多工业部门,机械化涉及生产的全过程。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的`科学化,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工业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都明显改善。在18――1980年的160年间,16个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总量增至60倍,人口增至4倍,人均产值增至13倍,而一个劳动力的平均年工时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0岁。
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样给人以深刻印象。1860年至19期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7倍,世界贸易额从1851年的6.41亿英镑增至1913年的78.4亿英镑,增长11.2倍。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工业和贸易增长中占了很大份额。
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英国为例,英国(联合王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到1841年的22%,19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24%上升至34%和40%。大不列颠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从1801年的35%下降至1901年的9%,工业劳动力则从29%上升到54%。
二、电磁理论的建立为人来带来了第二次经济飞跃
第二次工业革命介绍也叫电气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来带来了第三次经济飞跃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四、物理学的发展必将再次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诞生
能源和环境危机导致新能源时代,寻找环保的可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源是实现循环能源经济的最优方案,可以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作为辅助和补充能源。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绿色地球为绿色能源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传统的能源企业的产业模式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物理学的支持和发展,也必将由物理学的发展去推动。所以我们要强化物理学的教育,推动物理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少专家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发生,而且将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引起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
篇4: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保护水资源保护和净化空气是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搞好水资源保护,防治水资源、治理空气污染、净化城市空间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工作.也是加速域市环境化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
作 者:秦燕 唐守锐 胡安民 作者单位:秦燕(黑龙江省农垦环境监察支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唐守锐(黑龙江省农垦环境监察支队北安大队,黑龙江,北安,164000)
胡安民(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环保局,黑龙江,萝北,1542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污染篇5: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和谐统一的`,环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的环保政策是基本完善的,但有些制度和体制存在问题,必须对现存的部分环境保护制度和体制进行改革,实现环境制度和综合协调体制的创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提出了解决某些环境保护制度和体制问题的建议.
作 者:朱立群 作者单位: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安徽马鞍山,243000 刊 名: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TALLURGY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5(z1) 分类号:F205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制度创新 建议篇6: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了大江南北,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污染也在日益增加。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展负面的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生态恶化。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大气、水、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物种的大量灭绝,资源耗竭,温室效应等等。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同时怎样保护环境,使二者能和谐共存?这是如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首先让我们要认识什么是环境污染?所谓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的破坏,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其次,让我们了解一下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和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矿山废水、废渣。了解了上述资料后,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深深的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节约能源、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污染、减轻“温室效应”,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息息相关,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生产数量与规模,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也没有配套的除污设施,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象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使得能源本不富饶的中国面临更多资源保护与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指数,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背后所付出的沉重环境代价。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环境状况,一些专家提出,中国未来若干年如出现危机,不在于经济增速突然放慢,甚至也不在于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而是环境污染的累积。这告诉我们在追求高利润、加速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人类的有限资源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呢?环境保护要从大局出发,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规划与综合治理具体措施,使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需要全社会提高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要以大局出发,避免追求本地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污染。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意识。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损害,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就需要我们的社会提高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地球是我们母亲,我们不该将大量的垃圾埋在它的肉体中。地球不是垃圾场,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头等杂物,这些行为完全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相悖。
二、加强对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节约用水、治理污染是水资源保护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做好节水工作,治理担子才能减轻。水资源的紧张和不合理利用也屡见不鲜,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矿业造成的水资源污染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必须认识到处理好发展矿业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否则,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破坏将危及我们后代的生存。因为,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其发展速度越快,便意味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越快。企业经营者应正确认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三、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空气污染
起初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很肤浅。在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建设中大都极少或没有考虑到保护环境问题,为后来的城市环境埋下了污染的隐患。特别是东西老工业基地,地处高寒地带,采暖时间长,耗煤量大,使用的又多是散煤,而企业资金短缺,无法对老化的设施进行改造,更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使得许多人多痰,也导致了许多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这些不能否认与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了保护环境,保证市民身体健康,国家已加在了环保投资力度,加大了科技投入,深入探索了科学的方式,以达到净化空气,促进经济发展。
四、减少不合理开发,以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现代很多旅游开发规划是由投资者自己制定的,他们以能够获取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而没有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通盘规划,肆意地破坏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这种以破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所进行的掠夺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不定期的破坏和影响。应制订包含环境保护在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监管,坚决制止新的生态环境破坏,以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加强提高旅游管理和环境管理的能力。
五、加强可持续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修复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仍不断困扰着人类。据有关资料统计,地球上的沙漠、荒地正以每年2700万公倾的速度扩展,我国沙化的土地也正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面积延伸。目前,我国已有128万公里的土地沙化,而潜在沙化的土差不多也有15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为危害全球环境最严重的问题。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生的警告,它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和那些惨痛的教训,这也是提示我们以后一定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历史的教训告诫了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因此要积极探索研究,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可持续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修复,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高利润当然很重要,而努力使利润和社会效益相协调这也一样重要。自然资源不是用不完的“免费商品”,牺牲后代人的方式来扩大这代人的权力,是不可取的,最终也会上演经济悲剧。我们应在到达环境失衡的边缘前,寻找造成环境危机的潜伏原因,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
篇7: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伴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至国家,下至县乡都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或是地区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任何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都必须遵守环境优先的原则,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栾川县经济发展优势
(一)矿藏资源富集
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汽矿产4大类50余种。是中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钼铅锌重要矿产地,是文明遐迩的“中国钼都”矿业给栾川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20xx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矿业占到70%-80%。
(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融奇山、秀水、险峰、峡谷、飞瀑、幽林、翠竹、溶洞、为一体,拥有老君山、鸡冠洞、2个国家AAAAA级及养子沟、重渡沟、抱犊寨、龙峪湾、4个AAAA景区,是中原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热线和“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17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全乡林地面积达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空气清新怡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0个,有中原肺叶之称。
二、栾川县生态环境现状
伴随着高额的经济收入,栾川县滥开滥采现象非常严重。1988年,全县钼选厂总数发展到5087个,大小矿洞120个,乱采滥挖钼矿石1086吨。由于大多是老百姓小规模选矿,为追求高额利润,污水到处排放,回收率低,这种现象造成了栾川遍地黄金的虚假经济模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88-20xx年24年间,栾川县共进行大规模整治20余次,填埋氮化池170个,累计封停矿口近20xx个,取缔小选厂小碾子3000多个。在之后这几年,各乡镇每年都要对废弃矿口进行摸查,以免死灰复燃。20xx年2月由于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尾矿库6号溢流井发生坍塌,造成大量尾矿砂和淤泥流入伊河,沿途各乡镇为清理淤泥,历时3个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仅栾川乡一个乡镇清淤投入300余万元。20xx-,栾川乡在环境整治方面封停散乱污企业48家,对辖区内的商户煤改电250家,投入资金20万元。
三、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因小失大
近几年,有关环境保护是不是遏制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认为封停矿口、拆除小企业会对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大环境整治对经济增长确实有很明显的影响。但深层次分析可知,环境保护影响的通常是粗放、低端、小规模的经济活动领域,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从长远来看,通过环境保护,消除不良竞争可以对宏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优化、保护作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栾川县前几年大规模粗放型管理给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就是最好的例子,并且在持续的二十几年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通过整治,栾川县这几年变化非常大,20xx年元月,栾川县4家民营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培育库,不仅可以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还可享受省市财政一次性奖励,对当地财政收入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
(二)栾川山区较差的环境承载力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较大影响
栾川多是山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总体来说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乱采乱伐造成化学性污染严重,重金属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环境承载能力强弱,对一个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承载力差的,会带来不利局面。栾川大部都属于山区,物质基础先天脆弱。发展经济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发展经济离不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薄弱,自然导致经济总量不高,为了提高经济总量,就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地方政策也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栾川县近几年来在环境方面引导的多,而真正形成政策的少,引导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坚持“靶向治疗法”。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往往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现象,在整治了污染产业的同时,健康产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经济下滑,影响治理污染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在治理环境时必须树立靶向治疗的理念,给健康产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第二,坚持奖惩相结合,通过奖惩措施引导生产要素投入,让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得到发展。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这些税收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绿色产业,让绿色产业有钱可赚,这样在惩罚了污染企业的同时,发展了绿色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提升环境治理层次,中央和地方联动,尤其是中央层次要加大投入,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积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响应公众提升环境质量的需求,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四)较为陈旧的观念
栾川处于山区,“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人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思想解放不够,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缺乏,对新思想、新理念的接受和理解还存在不足,总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难以避免,总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对立状态。
(五)产业结构基础薄弱
这些数据反映了栾川产业结构单一,矿业依赖性强,而矿产这几年都不太景气,很多原来矿上就业的都处于失业状态。工业基础也很薄弱工业基本就是机械制造、建材加工、农产品初级加工,属于低端工业,毛利率低,竞争力弱。农业主要依赖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较低。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不发达。现在栾川县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该产业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一)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有力制止
资源乱采现象,保障矿产业稳定发展。这些年,栾川县矿产资源乱采现象比较严重,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污染问题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往往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不采取任何污染治理的措施,从而进入破坏环境的纳什均衡状态。经济的外部性造成了污染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控,采取激励手段来治理、消减污染价格手段,把污染问题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阶层的经济活动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制度建设加以实施: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来控制污染可以给污染者提供减少污染的经济激励,促使其寻求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清除其排放物,同时也可以防止污染者把其生产成本(污染成本)转嫁给他人,降低了过度生产的激励。第二,实施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栾川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合理的排污缴费政策、配套法规和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企业的排污、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的排放不采取收费政策,企业和个人都存在搭便车现象,经济的外部性不能正确反映出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投入少、产出多、消耗低、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第二产业中重工业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限制发展采取关、挺、并、转的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治理第一产业中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同时,要转变农民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施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控制面源污染,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
针对金属污染、垃圾污染,选择科学的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垃圾处理技术。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科学的处理方式。生活垃圾的治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与当地经济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对已有的处理场加强技术改造,以便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评述.江汉论坛,20xx年第2期
[2]李涛、范例.赫尔曼戴利及其生态经济理论评述.资源与环境,20xx年第16卷,第2期
[3]李琳,朱金山等.1995-20xx年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析论.安顺学院学报,20xx.12.第10卷.
篇8: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我们一直讨论的话题,随着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经济的发展必然受着较大程度上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30多年飞速发展,但基本上都是以消耗资源为主导的产业,那么如何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发展呢?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出现了持续平稳的快速增长。20xx年至20xx年,全区GDP生产总值由1。17万亿元猛增到1。8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53。8%,实现了质的飞跃。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总量有原来的后几位进入到中列,人均GDP也逐渐进入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全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接近全国水平,工业的发展已然成为内蒙古经济的产业支柱。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增长之后又进入了衰退期,基本保持在了35%左右的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全区的经济虽然呈现一片大好形势,可是全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我们大量的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等,一方面对于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内蒙古环境问题现状
(一)大气污染
内蒙古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生活取暖、交通运输还有火灾等产生的废气污染。工业生产的废气污染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需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像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它们的尾气所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污染很严重。最近一段日子,雾霾入侵了我省,空气污染日益成为我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二)水污染
我省水污染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两大类。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等,生活污水中含磷、硫多,致病细菌多。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许多河流和城市水域遭到污染。从20xx年全区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境内主要地表水像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流域和内流河干支流40条、湖泊水库8个,谁知总体评价为中度污染。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们能够引用的水在不断地减少,对我们的生存、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三)草原退化
草原退化是人为活动和不利自然因素导致的,而内蒙全区的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包括过度放牧、滥垦滥采等。近些年,内蒙古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近三十年大约减少了390万公顷。全区草原呈现一片退化、沙化、盐渍化的严重现象,并且出现问题的草原面积已占到全区草原的63。5%。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加上近些年煤矿开采、修路等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更是给本来重重危机的草原带来更加致命的打击。草原退化导致了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衰退,使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力不断下降。
三、对策分析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统一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环境是不可逆的。我们一直在走这样一条道路,那就是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来发展我们的经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我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只会带来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人类的毁灭。面对内蒙古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需要想出一些办法与对策来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当前内蒙古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处境、优势与不足,制定出适合我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各部门应制定相适应的规划与目标,使我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统一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强政府体制改革,协调好企业、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二)发展低碳经济,优化消费结构
我们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是以工业发展为主,而工业的发展大量依赖煤炭等自然资源。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所以我们应选择低碳模式来发展我区经济。首先,我们应大力发展诸如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低碳能源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其次,我们应大力推进低碳技术,政府应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低碳技术,促进经济模式的优化,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我们应积极响应“低碳生活”。从自身做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煤炭的燃烧,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破坏,共同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家园。
(三)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不仅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综合效益的统一、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与解决结构性污染、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要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要明确一定时期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要制定相应的目标政策。
篇9: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所谓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以农村地区居民为中心的乡村范围之中各类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之总称,主要包括了这一区域之中的全部自然、人工后天共同形成的构成物,比如,上地、大气、动植物以及建筑物等等。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农村地区开展所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鉴于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也随之不断加剧,导致生态失衡和农民权益受到极大侵害,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全面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农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当薄弱。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上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己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己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自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3)各级财政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己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更好地保护我国农村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 广告招商策划书
【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梯度与辐射效应(精选9篇)】相关文章:
假酒店招商策划书2022-09-21
汕头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条例2022-05-02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2022-04-30
四川色达县旅游资源开发与设计2022-05-07
长江经济带覆盖多少个省市2022-11-09
高三人文地理知识总结2023-09-20
县域生态文明的论文2024-05-17
关于天津景色导游词2024-02-14
单位招商引资年终工作总结2024-01-06
“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 世博会内蒙古馆揭秘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