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21 08:20:46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共13篇)由网友“对自己好一点”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篇1: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竞争力;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集聚经济

论文摘要:竞争力信条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和追随者,但区域竞争力的含义却十分复杂且存在许多争议。在充分论证区域竞争力分析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该文以要素禀赋体系为出发点,潜在效益的释放为一个理论支点,集聚经济效益为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可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区域竞争力并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一个视角。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复活是社会财富组织和管理的主要轨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是区域再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出版以来,区域竞争力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争论,还在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文件中被不断提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议题,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创造条件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的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

当然,对竞争力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的地域层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子并创造环境促进这些因子,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绩效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区域的掌权者注重构建地区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在与其他区域比较时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试图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区域面临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促使人们在区域的层面上思考制定怎样的政策应对这种挑战,决策层也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倾向于把贸易业绩和企业(或产业)生产力合并为竞争力这个单一的实体。

1.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

现在关于竞争力的许多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大部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它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涉及两个辅助要素,即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上述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考虑到采用GDP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来定义竞争力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模型超越了用人均GDP和失业率作为衡量工具的局限性,在运用到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研究时十分有用。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而非批判性地理解“钻石模型”仅为国家层面上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框架。

鉴于不同的地域层次,地理集聚效应使人们在研究竞争力时质疑国家是否为最佳的划分单位。在国家尤其是国际层面上,区域竞争力可理解为某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包括占有大部分的出口市场份额,或者吸引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但在次国家层面上,区域和城市在国内竞争下的特色会浮现,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

2.建立区域竞争力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层面。企业在价格和非价格上的竞争以它们的产出为特征,因此,在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理解。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受区位尤其是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成本包括租金、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一个企业专业化水平越低,这些成本的付出就可能越大。间接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外部的,因此存在外部效应的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在区位上利用它们的程度将决定处在特殊区位上的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认为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的集合和间接成本上的优势一起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正是这两类因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统一才决定了城市竞争力内在的一致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区域竞争力的含义相比,城市竞争力概念能应对人们在区域尺度上提出的各种质疑。

区域竞争力既不是所有企业实力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国家经济的权重分解,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运输成本等传统因素,也涉及企业规模和创新的能力等。那么区域是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区域竞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区域通过吸引国外资金、私人资产和公共资本的能力获得投资;(2)区域为了获得劳动力资源而吸引技能型雇员、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人,并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塑造创新的环境;(3)区域通过吸引知识和创新活动获得新技术。以上设想也可以从新古典理论、收益递增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三个理论的观点中得到阐释。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汇率和收支平衡的作用。区域层面上的收支平衡对区域竞争力十分重要,区域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对理解贸易流向同等重要。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家层面上确定或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区域间相对价格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试图通过降低利率、贬值货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来改变相对价格以期使衰退区域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努力只是白费。竞争力的增强由本地化优势决定,主要依赖于非价格和非贸易因素,如制度根植性、权力结构、文化融合程度和示范效益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作为外部经济的一部分为区域所攫取,并以建立本地优势为目标,建立起影响区域潜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产业或部门。波特指出了产业集簇和贸易性集簇及其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绩效上的重要性,认为产业集簇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实际上,贸易性集簇的相对生产力可以取代产业的相对生产力而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3.区域竞争力框架的构建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的次一级层面上,把区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有其时代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和潜在效益的释放来透视不同层面的竞争力,区域可通过集聚经济的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与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并将之置于一个框架,全面理解区域竞争力内在涵义。

3.1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逻辑基础。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概念很早被人提及(归根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而对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研究相对迟一些。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不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也可看作是一场正和博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反映了各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各国可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或城市内的初始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知识等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层面上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

3.2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创造新的和改进的`竞争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市场就形成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Beise也认为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是由于它比其他国家更早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它使本地企业在生产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可以确保获得全球创新中的所有权。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竞争优势是通过本地化过程创造和持续的,在本地化过程中,次区域层面产生的外部效应也是一个重

要的因子。本地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及其与外部性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起的生产力改善。在产业层面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上的观点,稀有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依靠稀有资源的累积及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禀赋可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虽然目前异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使其不再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特征,但是,一旦资源的范围和质量发生了扩大和升级,各种关键性资源相互链接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要素禀赋体系,则能够使竞争优势得到维持,并且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复制。

3.3潜在效益的释放在不完全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在绝对成本下的收益得不到维持,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使企业的生产达到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潜在效益得不到释放,就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机会。企业在最小化投入的同时最大化产出,将潜在效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实质是把隐性竞争优势转化为显性竞争优势。在不完全市场,非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吸引正外部效应(受益效应)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产业可为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支持。(2)本地化的创新网络和环境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3)在本地化的产业集聚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密度更强,还可以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溢出。(4)本地区位上专业化劳动力的集聚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重要的本地需求。我们可以区分以上三种集聚经济,区域内本地化经济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内在的,对一个企业却是外在的,它与外部规模经济有关;城市化经济对一个区域是内在的,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外在的,它与内部范围经济有关;范围经济产生于一系列具有共同投入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是多样化经济的客观产物。

3.4区域空间结构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地理层面上,由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并随之发生改变。在以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为人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是空间效应而不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额外投入或附加,空间结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可以限制或增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尤其在短时期内可影响主要生产要素的区域供给功能。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两个区域,如果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则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和集聚等空间结构的优化可弥补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

在不同层面可分析如下,(1)国家层面上,在本地要素禀赋条件下,可以采用赫克歇尔――俄林的研究方法,并可放宽他们对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基于要素禀赋上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使区域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一个区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份额越大,则该区域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就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来自于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产出与贸易的潜能(即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世界遍在性和地域关联性促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要素禀赋体系的形成变得日益重要,它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2)在产业层面上,区域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企业定位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更有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可利用稀有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展现的。(3)在区域层面上,内部集聚经济、范围经济及其利用它们获取价格优势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资本,区域资本的规模和范围对维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本地要素禀赋的规模和范围与潜在效益的释放联系起来,而三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起了间接传递机制的作用,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连接成一体。

以上分析可得出,竞争优势的改善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认为非经济因素对知识创造、学习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些因素通过本地活动者间的内在影响在空间上被界定、划分和重塑。因此,不同地域层面的竞争力的增强可总结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它主要来自技术知识的外溢和研发活动(R&D)等。研究表明:信任、默契和意会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2)干中学、用中学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它来自知识溢出、相互学习基地、集体学习和隐性知识等。(3)内部密切的联系网络,包括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等。(4)区间联系网络,包括贸易联系和区间技术交易网络等。(5)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人事编制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6)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人们有意识建立的法律规范规定而成,非正式制度则由社会默认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和习俗等组成,它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促进竞争力的提高。

4.结语

区域已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间竞争的载体,在区域的实际活动中,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其采取的竞争方式。目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不同的机构、组织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鉴于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时,应对本区域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区域的经济政策移植到本区域内。只有先了解如何创造和维持区域竞争力,才能明白区域政策在竞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才能通过果断的决策达到塑造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历史、理论及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11.

[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02):188-196.

[4]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15-31.

[5]Begg I.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 Urban Studies,, 36:795-809.

篇2:江西省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江西省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摘 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基础,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在开展中部地区六省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江西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变动分析,并提出提高江西省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江西省;中部地区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成为决定江西经济能否在新世纪发展中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主要是由产业竞争力表征的,同时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和影响也是针对产业层次展开的。这就意味着区域之间的竞争具体表现为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基础,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在开展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在中部6省区域进行空间比较和时间比较,分析了江西省产业竞争力的相对强弱,反映了产业竞争力的变动情况,并提出提高江西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试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产业竞争力可以看作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多因素产生的合力,这就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基础。国内学者在建立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多数是针对某个具体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针对的是某个区域的产业整体竞争力。从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角度来考察,产业竞争力不仅应反映区域产业规模的增加、经济的发展速度,还应包括产业结构的协调平衡程度、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劳动力部门构成和社会总产值的部门构成。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从经济总量及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等4个方面选择了16项指标,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 指标权重确定。目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主观赋权法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等;客观赋权法有主成分分析、均方差等方法。本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德尔菲法是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经过如此反复,专家的意见渐趋一致,结论的可靠性就会越来越大。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结果如表1。

3.评价方法。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基本步骤是:指标数值采集——加工测算——标准化——计算指标评价分值——计算加权综合评价指数值。评价的基本模型为:

Pi=∑Xij·Wj

式中,Pi表示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Xij表示i产业第j项评价指标值,W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4.资料来源与处理。本文所采用数据均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5)、《江西省统计年鉴》(1990~2005)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整理获取。计算综合评价值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量纲不同的各类指标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计算的数值。对于正指标、逆指标分别采用 (1)、(2)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

Zij=(Xij-Xjmin)/(Xjmax-Xjmin)(1)

Zij=(Xjmax-Xij)/(Xjmax-Xjmin)(2)

式中,Zij为Xij的标准化值,Xij为i产业第j项评价指标值,Xjmax、Xjmin分别为同一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江西省与中部其他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1.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选择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及21世纪初三个考察时期,计算出中部6省的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4。

2.江西省产业竞争力在中部地区的比较分析。以为考察期,对江西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在中部地区进行比较。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表4),中部地区各省产业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分列第1到第6位。其中河南、湖北2省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强;湖南、山西2省产业竞争力居中;安徽、江西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从表4来看,江西省与中部各省比较,江西省经济总量竞争力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最后一位,与得分最高的河南省的分值差距较大,达到0.46。第二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在中部六省中居第4位,与得分最高省份的分值差为0.23。第三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在中部六省中也排在最后一位,与最高得分省份的分值差为0.19。第一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在中部6省中居第4位,与得分最高省份的分值差为0.08。

3.江西省产业竞争力变动分析。将江西省1992年、、20这三个考察时期的4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分值排名的情况绘制出5因素的态势曲线图(图1)。

从图1可看出,从1992年到年这10余年中,江西省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一直处于较靠后的位置,1992年,19,2004年分别排第5、6、6位,产业竞争力排名呈小幅下降趋势。江西省在上述考察的三个时期的经济总量方面的竞争力不强,分别排第5、6、6位,同样呈小幅下降趋势。虽然在近10余年来,江西省在其经济规模方面有所进展,经济总量从1992年的559.5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495.94亿元,但与中部地区其它省份相比,还是相对较小,仅略高于山西省;而且人均GDP也较小,从1992年的1430元到2004年的8189元,增长速度应该说较快,但也仅略高于安徽。

江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10余年来排名变化波动大,分别列第2、6、4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来看,从1992年的63%下降到2004年的47.96%,以每年1.16%的比例下降,其5年平均增长率从1992年的11.07%到年的7.46%,再到2004年的7.97%,说明近5年来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

江西省第二产业竞争力排名呈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第6位到1998年的第5位再到2004年的第4位,发展态势良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例由1992年的19%增长到 2004年的20.2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由1992年的8%增到2004年的10.54%,5年平均增长率由1992年的12.31%提高到2004年的17.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值由1992年的480.65亿增到2004年的3805.03亿元,发展速度较快。这种变化趋势突出反映了江西省发展思路由建设农业大省向实施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的转变。过去一段时期强调把江西建设成为农业大省,忽视了江西省工业的发展,致使江西省的工业发展一度滞后于其他省份。近年来,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使江西省工业获得较快的发展,第二产业竞争力达到考察时期的较高水平。 江西省第三产业竞争力排名由1992年的第1位到1998年的第3位,到2004年的第6位,呈现出急速下降的变动特征。虽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比一直都在上升,从1992年的16.2%上升到2004年的31.76%,但由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由1992年的6%下降到2004年的4.16%,5年平均增长率由1992年的18.84%下降到2004年的17.09%,这使得第三产业竞争力呈下降局面。

四、对提升江西省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1.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总量。经济总量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反映了区域经济实力,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产业竞争力的体现。江西省近5年平均增长率为11.78%,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偏小,2004年江西省GDP仅为河南省的40%。因此,江西省要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总量,从而改变经济总量竞争力落后的状况。

2.稳步发展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江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在中部地区处于中下游水平,说明江西省虽是农业大省但离农业强省相差甚远。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必须加大农业投入,改善落后的、陈旧的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必须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利用高科技手段努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变江西省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还不及全国水平的40%的现状;同时抓好农产品质量,抓龙头企业、农产品品牌和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施农业化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经济质量。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后,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第二产业增长率排在第1位,第二产业竞争力在中部地区排位呈上升趋势,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及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均较低,使得其竞争力目前在中部6省仍处中下游水平。因此必须继续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为此,应积极培育关联性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高科技食品工业,积极扶持汽车工业、信息产业和医药制造业;改造提高冶金、建材和化工工业。同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性,努力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产品,力争在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及产业领域有新的突破,对高新技术产业应大力扶持,使之尽快成长。对于传统产业(包括冶金、纺织、化工、建材、部分机械、食品等),着力抓好基础好、管理水平高、有特色的重点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重组和转移,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江西省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因此其竞争力较弱。提升其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努力促进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的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业,提升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应培育为现代经济服务的金融、保险、审计、会计、律师和信息咨询等生产要素市场。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江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好旅游牌,着力抓好以滕王阁为中心的南昌旅游区,以庐山、鄱阳湖为中心的九江旅游区,以井冈山为中心的吉安旅游区,以三百山为中心的赣州旅游区,以三清山为中心的上饶旅游区,以龙虎山为中心的鹰潭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把旅游业及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张为付,张二震.南京市产业竞争力研究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2,(1).

[2]陈晓生.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上海统计,2002,(9).

[3]周红.壮大支柱产业 力促江西产业结构调整[J].金融与经济,2003, (11).

篇3:区域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区域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本文从创新环境管理的.全新视角提出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环境管理要素,创新环境管理过程及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最后将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应用在国际通讯信息技术创新园(CIIIC)创新环境管理中.

作 者:郑波 ZHENG Bo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济南,250100 刊 名: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9(6) 分类号:X3 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   管理要素   理论框架  

篇4:试谈区域核心竞争力论文

试谈区域核心竞争力论文

[摘 要]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主要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组成。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浙江省宁波市为例,着重分析了各县市(区)的核心竞争力,阐述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状况及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并以宁波市核心竞争力较弱的象山县为重点剖析对象,提出其提升核心经济力的具体对策思路。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竞争力强,发展就快,后劲就足,潜力就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甚至被淘汰。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已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其先决条件就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占据主动,有效地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准确把握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的前沿,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C·K·Prahala·GaryHamel提出来的,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后来延伸至地区、城市甚至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具有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正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制造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李嘉图也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在各种生产方面处于成本劣势的条件下,也可通过生产相对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出口换取成本劣势较大的商品,取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是造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力。

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自然资源优势,如区内蕴藏有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水能资源;社会资源优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或成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混合型,即以上优势兼有。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如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其他地区无法学习和转移;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如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表现为时间的某种函数,其他地区在短期内很难追赶,因此都能带来较大的差别利益。尤其是天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一直都是区域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增强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竞争,并使技术优势成为竞争的主要基础;由此也使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从以往的最终产品的竞争前移到了产品开发、甚至科学研究阶段,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新的发展加上国际贸易的扩大,使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作用相对减弱,而资源利用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形成优势竞争力。有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技术优势而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等,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由此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交通、通讯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替代性资源的增多,基本要素(如土地、矿藏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下降,而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的作用上升。同时,基本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要素则是社会的后天创造,这种创造主要依赖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因此,为了创造更多的高级要素,提升经济竞争力,发展内生能力就成为主要方面。另外,“内生”性还指出了创新力和竞争优势是主动有意识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存在的。这一方面意味着竞争优势的取得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优势并不是某一国家和地区所独占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去争取。

竞争优势概念的提出,确实降低了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消除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后者。竞争优势的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李斯特,他就强调了国家专有因素(如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来从弗里曼和理查德·纳尔逊等人开始,都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对国家专有因素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给予了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国家专有因素(包括比较优势)赋予一国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国家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的概念相对于比较优势有了更多的发展,主要是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内容也更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等多方面,实际上是一国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升级转化的辨证关系。首先,二者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同时存在与发生作用。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可能在一切产业中都占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只能在不同的产业分别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或区际竞争优势,长期拥有竞争优势也就容易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比较优势。最后,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彻底发挥,更新再造。经济全球化是实现资源全球配置的过程,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必须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才能保持和发展其比较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只要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就能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甚至将对手的比较优势转移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应该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将其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作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的结合。

二、正确把握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形式,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如北京中关村、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以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站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前列;二是特色经济,如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通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鲜明差别,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兴办经济特区,如一些沿海沿边地区创办的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借本地区有利于对外贸易和交往的地理位置,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力;四是重点发展某一产业,实行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因其能高效率的生产某类产品,产生较大的资源集聚和市场效应,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些形式中,大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符合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也有利于其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的问题。

(一)、突出比较优势经济

竞争力简单说来,是资源价值和资源利用(转换)能力的共同表现。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提高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还要看资源的经济市场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独特性。由此出发,比较优势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功能化,即发挥特色的作用,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的一种功能。例如,峡谷和盐湖如不利用,就是穷山恶水,但若发展特色旅游,就成了吸引市场需求的宝贵资源。因此,必须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区位优势地区可努力发展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或成为商品集散中心、对外贸易的窗口;智力密集区就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业;资源优势地区则应发展特色经济。在这方面,要从全国经济布局和统一市场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对本地区的经济功能进行明确定位。

其次是产业化,即将区域特色做大,使之构成产业力量,产生相应的市场效应,因此要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要根据本地区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产业培育要高起点,即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超前性,即水平先进,有发展前景。尤其是要摒弃传统的一家一户或家族式的经营形式,改革落后的手工作业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第三是布局优化,区域经济内部也会因资源和条件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应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出发,调整优化地区的经济布局,目的是突出比较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本思路首先是明确区域内各地区的优势和特定功能,以及适宜发展的产业和不宜发展的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经济区;同时明确主导地区和主导产业,突出重点,发挥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布局调整要尽可能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对整个经济区域按照强化分工、重点明确、增强联系、优势互补、功能协调的原则进行综合规划,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体系。第四是品牌化,即实行名牌战略,树立区域形象,扩大区域特色的知名度,以品牌来开拓、占领市场。现代市场注重品牌,从而使品牌成为开放市场竞争的焦点,尤其在市场国际化后,品牌更成为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品牌给予扶持和扩展。而且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品牌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为此,区域产业在做大的同时,要做强做优,为品牌化打造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加强宣传和推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资源利用(转换)能力的反映,在现代经济竞争力发展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因此是核心竞争力创建的主导方向。发展竞争优势关键是提高创新力。对区域经济而言,首先应明确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就是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突出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对此麦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换言之,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实际上是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我国有些地区产业发展追赶潮流,一哄而上,各地差异不大,结构雷同,其实和竞争优势的含义相差甚远,其结果是既丢失了特色,又竞争乏力。

其次是营造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按照麦克尔·波特的观点,决定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有四个:第一是要素条件,主要是发展高级要素,如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建立科技机构和信息网络;第二是需求条件,包括市场的开放性和质量。前者能使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后者则表明市场需求对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是否有更高的要求;第三是相关的支持产业,指某种产业在国内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持产业,并且具有国际支持能力,包括加工机械、原料和零配件的供应等;第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主要指结合本国本地区特点的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通过扶持一两个企业或产业,保证其获得必要的技术、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就能使其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必须是在国内竞争的环境中,与其他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推动企业和产业进行创新和升级,才能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强企业(产业)。这四个基本因素相互促进和影响,组成为一个“菱形构架”。他强调指出,政府应通过影响“菱形构架”的因素来提高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如增加教育和科研投资,推动市场开放,鼓励竞争,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等。

再者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范围经济和产业群概念。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相对应,规模指生产系统(如固定资产、职工人数或生产能力)的大小;范围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离程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一是规模经济注重某种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范围经济则强调多品种产品能力,从而有更强的市场适应力;二是规模经济强调生产系统在企业内部集中,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特别是外部范围经济则是将生产系统分解到不同的企业,各个企业在专业化基础上着重发展核心能力,再通过地理范围上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使各个企业按价值链结成更大的生产系统,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因此,范围经济更好地突出了企业的专业化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合作中共同创新、集体参于竞争的要求。产业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科技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用户,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的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网络。其中既包括了价值链,即创造价值的一系列不同而又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又包括了学习网络,即企业之间因相互学习、共同开发产品而结合起来的某种合作关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竞争优势所涉及的因素、需要的资源日益增加,已不是单靠企业自身所能完全解决的,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创新并不是由企业单独完成的。范围经济和产业群强调的,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利用外部资源来满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或者共同开展创新。普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产业(企业)、供应商、知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用户之间形成的网络(群)的紧密程度。由此出发,区域经济应充分利用其地理接近性和集聚性的优点,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新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以此推动本地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加强区域创新

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首先应该明确,一国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样都是重要的。其次,强调特色不是要特化(如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过于特化往往使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就像特化了的生物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样。现代市场竞争的发展在突出特色的同时,也要求区域经济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创新能产生多样性,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机能,因此是避免特化的主要途径。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优势,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反之,没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区也能通过创新而发展自己的竞争力,进而占据优势的地位。

我国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比较优势的层次。主要表现是囿于传统,经营采用粗放模式,经济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在技术能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等影响竞争力的诸多因素方面发展程度还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区域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总的来看,就是要通过创新,在突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为此,区域创新可从三个基本层面来考虑。

基础层面是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建立自主技术体系,创造自有知识产权,以便增强持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同时也为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提供技术基础。技术创新应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同时要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正从过去以引进技术、结合本地低价劳动力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自主技术开发,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来降低成本为主的模式。这种转变体现了竞争优势的地位正在上升,技术能力的发展是首要前提。另外,要大力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这方面主要是大力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同时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的某一具体产品,而是表现为区域特色的综合能力。因此,技术创新要注重战略问题,着重发展与区域核心专长相关的整体能力与系列产品。

主要层面是要素创新。包括:(1)基本要素创新。例如对特色经济区,目的是通过创新来保护和改善现有资源(如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等)的品质和性能,并发展新的资源(如引进新的动植物品种等),提高特色经济的产出价值和效益。(2)高级要素的创新。高级要素是竞争优势的基础,意义更为重要。高级要素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创新也必须多方面、多元化,从科学技术、人才、有关机构、基础设施,一直到社会文化、国民素质等都应作为创新的对象。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和保持这种多元化结构和内容,为经济及竞争力的发展奠定广泛和深厚的基础。高级要素的创新需要相应的环境,例如交通发达和信息密集地区,一般也更容易吸引和集聚知识与人才,尤其需要社会的政策、体制及各机构、资源之间的协调、支持与配合。因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改革体制,推动人才和知识的流动,甚至通过城市化以提高资源集聚的水平、密切各机构及资源的联系与接触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最后,创造高级要素的机构(如教育、科研机构)本身又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资源和知识,因而其创造是一长期的积累、渐进过程,需要在科研、教育、国民素质等方面持续投资,不断发展。总而言之,与本文所说的其他创新相比,要素创新最为复杂。对原本基础较为缺乏的地区,有必要选择适当途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一种途径是扬长避短,即首先从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深加工精加工起步,促进资金投入、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再逐步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元要素创新方向扩展;第二种是逐步推进,即利用发达地区已有的要素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周边不发达地区开展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最高层面是产业创新,即在技术创新和要素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在产业层面上,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根据国内、国际分工,走非均衡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产业发展不能大而全、小而全;也不是只有搞工业才能促进经济和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应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和条件,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创新的重点是在竞争优势,一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的,努力提高产业的内在素质,采用新技术,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向发展;二是以增强自我调节和发展机能为目标,积极探索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结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努力培育和发展有前途的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长保活力;三是对产业内部组织形式进行探索和改革。我国很多地区产业内部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各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实际上,产业内部组织形式和模式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前述产业群概念,因此区域产业创新应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一些原本不存在资源优势,但通过专业化、规模化仍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的地区(如海宁皮革业、珠江三角洲电子业),这一方面的创新应该说既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发展过程的逻辑性。

(四)、改善发展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当今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区域之间的协作程度,发展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才能形成发展的内生活力,激活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创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力;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广泛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强化特色力。竞争优势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来的努力达到的,而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创新环境,能更好的吸收并增强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推动区域创新为主导,提升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特色力、发展竞争优势所表现的创新力以及特色力和创新力提升所必需的环境力。

三、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省、市甚至全国竞争力都非常重要。而县域经济又是区域经济重要因子,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为了便于诠释分析,我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宁波市为例,对县域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求达到阐释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一)、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知,县域核心竞争力关键取决于特色力、环境力和创新力。而特色力具体表现为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状况,可由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体现。环境力具体表现为内部经济发展环境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可由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及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体现。创新力具体表现为县域创新的成果,可由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体现。由此,确定县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

X1——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X2——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X3——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X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以上选取的4项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很难直接用其进行县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析判别,为了将其综合成为一个可以评估县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变量,并显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的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这些因子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大的解释力或承荷力),并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相对次序排列,从后建立起最基本、最简洁的概念体系,最终达到区域经济诸因子之间差别明显化和可操作化的目的。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选择因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测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序。

通过因子分析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浓缩数据信息,简化指标的结构,以便用最少的综合指标来概括和显示最大量的经济事实,从而达到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提示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目的。

我们以宁波市为例,对宁波市6个县市(区)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原始数据见表一。

表一

宁波市6个县市(区)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值

县市(区)X1X2X3X4

鄞州区0.330.570.110.073

象山县0.640.290.070.040

宁海县0.400.280.080.049

余姚市0.480.300.180.093

慈溪市0.790.400.080.045

奉化市0.720.580.120.256

由此,我利用SAS软件对表一中四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由此可以得出方差解释表及因子载荷矩阵,分别见表二和表三。

表二

方差解释表

因子序号特征值贡献比例值(%)累计贡献值(%)

12.034250.8650.86

21.217230.4381.29

30.692517.3198.60

40.05611.40100

表三

因子载荷矩阵

变量主因子一主因子二

X1-0.08100.9642

X20.8031-0.2209

X30.69160.

X40.77830.2134

由表二可知,只要选择第一主因子,第二主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值已达81.29%,即这两个主因子能解释的变异量已达81.29%,而且第三主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按照相关统计原则,选择主因子的标准是其特征值一般都大于1,且主因子的累计贡献度达到80%-85%即可)。所以,选择两个主因子已能充分地反映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状况。通过计算可得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在主因子一、主因子二上的因子得分(见表四)。各主因子在各县市(区)得分的高低,意味着该县市(区)在它所承载的这些变量所处水平的高低。从因子载荷矩所表可以看出:

表四

宁波市各县市(区)因子得分及排序

排序县市(区)F1 F2 F(综合得分)

1奉化市0.9207 1.250 0.8486

2余姚市0.4772 -0.0956 0.2136

3鄞州区0.8986 -0.8793 0.1895

4慈溪市-0.0521 -0.5567 -0.1959

5象山县-1.270 0.7120 -0.4293

6宁海县-0.5763 -0.8280 -0.5450

第一主因子在自营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X2),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3)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X4)上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它主要反映了核心竞争力中环境力和创新力的大小。

第二主因子在工业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X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它主要反映了核心竞争力中特色力的强弱。

以上每个主因子所载荷的变量不同,对核心竞争力所解释的变异能力不同,它们对各个县市(区)的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也不一样。因此,为了求得一个反映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数,按照各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定议综合因子得分为F=0.5086F1 0.3042F2。

(二)、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状况所表现出几个特征

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进一步深入,发现县域核心竞争力状况有这样几个特征:

(1)县域核心竞争力总体状况,尤其是环境力和特色力,与区位条件有着较强的联系。奉化、余姚、鄞州区三个县市(区)区位条件优越,紧靠宁波大都市,更容易接受资金、技术、人市场等要素的扩散和辐射,其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力,明显领先于其它三个县市(区)。

(2)特色力只是县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基础,更重要的要以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为主导。奉化市几年前还是以服装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但是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培植竞争优势,发展信息产业,确立了其在创新能力中的领先地位,推动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县市(区)中居于首位。而象山县虽然特色力较强,但对竞争优势培植明显不足,在环境力和创新力居于末位。余姚市、鄞州区虽然特色力不强,但通过发展竞争优势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处于前列。

(3)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必须把培植创新主体放在重要的位置。奉化市正是通过培植企业这个创新主体,涌现出全国手机行业的排头兵——波导集团,不但使其特色力得到强化,而且使其创新力明显增强,环境力优势逐渐形成。

(三)、各县市(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以上因子分析,可以把县域核心竞争力分为四类:

第一类,环境力和创新力以及特色力均较强的县市(区),如奉化市。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营造环境和创新优势,巩固并提高特色力。

第二类,环境力和创新力较强,但特色力较弱,如鄞州区。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继续加快创新步伐,营造新的环境优势,加快竞争优势向比较优势转化,形成新的特色力。

第三类,环境力和创新力较弱,但特色力较强,如象山县。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特色力为基础,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条件,加快创新步伐,强化比较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类,环境力和创新力以及特色力都较弱,如宁海县。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及区际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所在,强化特色,同时加快创新和改善发展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结论:一是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形成更高层次的特色力;二是要把培植创新主体,并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好,形成更高层次的创新力;三是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条件,形成更高层次的环境力。

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对策思路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如何提升区域特色力、环境力和创新力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而寻求思路,下面我就宁波市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象山县作进一步分析,提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思路。

(一)、象山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象山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发展战略,比较优势得到强化,特色经济优势显现,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但创新优势比较薄弱,环境优势尚未形成。

1、特色力得到强化。近几年来象山县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挖掘潜在优势,逐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群。工业特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针织服装、水产食品、装备制造及关键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输变电、模具六大工业特色主导行业,创建了浙江省象山县工业示范园区和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现代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初具规模,渔业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拥有250马力以上钢制渔轮1380余艘,20,水产品总量达到55.5万吨,渔业产值35亿元。中国水产城水产品交易量达到26万吨。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54家,年加工总量29.7万吨。滨海旅游业蓬勃兴起,全县初步形成“一带、三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年,接待旅游人数达200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0亿元。海鲜餐饮业持续红火,象山在外大型餐饮业达到百余家。2005年,县内餐饮营业额达9亿元。海洋运输业发展快速,总运力达到33.9吨,货物运输量达1240吨。特色农业迅速发展,柑桔、杨梅、出口蔬菜、特种畜禽和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产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基地(农户)”的7大“龙型经济”。全县共有国家、省、市级绿色认证农产品和农产品基地16个,名牌产品79个。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2家。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1.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建筑经济实力雄厚。拥有资质企业38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7家,建筑从业人员13.5万余人。先后创国家“鲁班奖”11项,上海市“白玉兰奖”和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70余项。2005年,全县建筑施工产值255亿元,列全省第四位。实现对外承包和劳务营业额2亿美元,居全省第一。

2、创新力比较薄弱。象山县科技基础薄弱,创新力不强,虽然产业特色化程度较高,但对照国际性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和标准,象山县现有的特色产业群还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产业的集聚依然源于企业间相互模仿,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同一分工环节,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发育程度低,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与相关服务业横向扩张远远不够,而且参与国际同类产业的深度和国际化程度不够。即使像针织服装业这样拥有较为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如果从研发、加工、设计和营销等综合能力角度考虑,就发现大多缺乏设计、营销等能力,而只能从事产品的初级加工,产业综合能力相对单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营销控制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自立”。

3、环境力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象山县仍是交通末梢,水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生态建设和城市化推进虽然较快,但距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其它地区相比不占任何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城市管理落后,机关效能不高,“服务”和“效率”并没有从根本上深入人心,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机关运行管理体系,良好的监督机制并未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力和创新力的提升。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综观国内外竞争形势和象山县核心竞争力发展状况,今后一个时期,象山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立足科学发展,推进海陆一体,构建和谐象山,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依托,以区域创新为动力,营造个性,发挥特色,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现代滨海新城、滨海产业新区、滨海休闲中心和海洋文化大县,基本形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框架。

1、建设特色化的产业集群

从世界范围地域竞争的规律和趋势看,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在当代信息、交通条件下,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发展已呈现集群化的发展规律,能否形成国际性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意大利的崛起,就在于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三大类传统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家庭用品类产业集群和个人用品类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则是高新新技术产业领域成功的例子。象山县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三大特色产业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推动产业集群进程,以形成国际性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工业为导向,加快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推进特色产业群向产业集群转型,着力打造综合优势强、产品附加值高,技术、营销网络、要素等支撑体系健全的国际性产业集群,并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体。

(1)提升壮大针织服装产业集群

针织服装产业群是象山县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群,拥有生产企业8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60亿元,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网络和较强的企业家群体,基本形成了集织、漂、染、印、绣、整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在加工环节上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是国际名牌产品的定点加工基地,但营销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针织服装产业集群推进的关键是在继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完善中高档针织服装产业链的同时,重点突破营销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实施品牌工程,增强营销控制能力。产品营销是针织服装产业的终端,产品营销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产业能否保持快速增长。象山县针织服装业虽然凭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信誉、以及关系网络赢得国际营销商的青睐,获得快速的发展,但营销控制能力较弱,以定单加工为主,且国内市场贫乏。国际服装产品营销的发展趋势逐渐以品牌为依托,非价格因素成为服装贸易竞争焦点,象山县针织服装品牌缺乏,直接导致了营销控制能力较弱,致使产品附加值大大降低,大企业难以脱颖而出。今后象山县针织服装业的发展必须实施品牌工程,增强营销控制能力,在世界针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取得有利竞争位置。要认真总结90年代以来在品牌塑造工程中教训,政府、园区、企业三方要通力协作花大力气培植针织服装品牌,以树立品牌为中心开拓国内市场,进而开拓国际市场,从简单的商品贸易方式转变成品牌产品输出方式。政府应建立品牌工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广告促销、建立营销中心等品牌塑造活动;针织协会和爵溪针织工业园区要把品牌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加强对企业品牌塑造的服务;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把品牌建设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抓,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服装产品的设计能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建立紧密高效的营销网络。

突破两大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料制作、服装设计是针织服装产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自主创新的潜力所在。面料的质量决定成衣的档次和价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一批中高档面料制作项目已经或正在开始建设生产,象山县面料制作的短腿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受科技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象山县要引进适合针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的面料制作项目,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产品增值功能,是创造服装品牌的前提,而象山县服装设计能力较弱,几乎处于空白,这对于针织服装业发展相当不利。今后象山县针织服装业的发展必须增强服装设计能力,加快引进、培养一批设计人才,注重服装文化内涵,融入绿色理念、循环理念,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2)发展提升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水产品加工产业群是象山县比较优势最突出的产业群,有着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优越的基础条件,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石浦渔港,全国规模较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全县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50余家,全年加工处理水产品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冷冻、简单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体系,但产业链层次较低、科技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当前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产业群推进的关键是深化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提升加工制造能力,深化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目前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层次较低,冷冻和简单加工占水产品加工产值的90%左右,水产品加工附加值明显偏低。提升加工制造能力,深化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仍是象山县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后要强化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内产业链配套能力,力促企业间逐渐形成共生关系,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并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高起点建设和改进一批瞄准国际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项目,重点突破鱼糜后道加工产品,拓宽养殖品加工,大力发展方便超市食品和宠物食品等。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突破海洋生物、海洋药物等高新技术产品。海洋生物、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品是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前沿产品、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是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业涌现出了像超星公司一样的海洋生物生产企业,但总体上来说,全县水产品加工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科技人才极度短缺。今后象山县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在扩大超星公司海洋生物开发规模化,打响拳头品牌的同时,突破海洋药物开发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

(3)发展壮大汽配产业群

汽配产业群是象山县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群,全县拥有汽车配件制造企业50余家,2005年实现产值近35亿元。华翔集团为全球汽配500强之一,入主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涉足整车生产,10月全资收购了江西富奇汽车制造厂,投资15亿元占地1800亩的新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已动工兴建,20末正式投产。汽车产业在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10—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目前象山县汽配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整体优势不强,仍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只要我们抓住发展黄金机遇期,象山县汽配产业群将迎来快速发展,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成为象山县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华翔集团为依托,完善汽车产业链。由华翔集团投资的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预计达到年生产整车10万辆规模,“十一五”期间,华翔集团还将本地投资15亿元建设华翔汽配城,到将形成年产2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华翔集团的快速发展不但将带动全县相关汽车配件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将催生出相关汽车零配件企业,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同时将能较好的依托华翔集团的研发能力,提高汽配生产装备水平。

全面融入长三角大汽车产业群,壮大自身产业群。中国在未来10—15年内,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重要中心之一,将率先出现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象山县汽配产业群要主动融入到长三角大汽车产业群中,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上海的汽车研发优势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主动参与大企业集团的分工与协作,分享集群效应。

2、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系统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而核心的核心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转长方式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根据象山县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建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业群和园区创新为推动、政府创新为保证的多层次科技创新系统。

(1)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象山县基本上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居,象山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对科技投入明显加大,但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没有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今后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身的科研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要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2)大力推动产业群和园区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是基础层面创新,而产业群和园区创新是中等层面的创新,它对推动企业和整个产业创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象山县产业群和园区创新几乎空白。今后,象山县产业群组织和园区管理机构要把科技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园区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尤其是要推动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及汽配三大研发中心建设,为产业群和园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对产业群和园区企业的共性技术要主动联合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重点突破,例如:针织高档面料生产、服装设计、海洋高新技术、汽车关键零配件制造技术等。

(3)大力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县科技创新中作用,全面推动象山融入到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中去。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为全县科技创新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采取人才良性流动、在大中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等政策吸引人才为我所用;加快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二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对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有关院校和企业进行重点突破。三是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营造个性化发展环境

当前,发展环境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相当频繁,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流动要素,哪里发展就快。大连确定“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通过制造城市环境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以增创新的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象山县发展环境经过近几年集中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凸现。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在提升发展环境综合优势的同时,营造个性,发挥特色,科学发展,打造长三角发展环境特色优势明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完善基础设施,改变区位条件,全面融入长三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于区域之间交通的便捷度和经济协作程度,而经济的协作程度有赖于交通的便捷度,交通已经成为制约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象山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要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从而改变区位条件。要加快象山港大桥和同三线浙江沿海复线建设,彻底改变象山区位条件,进入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在改变对外交通条件的同时,应加大县域内部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水资源平衡问题,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象山县应尽早实施并完成上张水库、白墩水库、青龙桥水库、杰岙水库、苗山水库及军民塘水库二期等一批水源工程,加快石浦引水工程和军民塘水库取水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境外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2)建设生态县,发展旅游业,塑造和谐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发展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居环境。城市“可居性”与城市“可产出性”同等重要,人居功能包括居住、就业创业、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生态、旅游是象山的优势,更是特色,旅游被认为是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旅游与环境的关系被认为是“天然的耦合关系”,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营造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环境所在。今后应把生态和旅游作为提升象山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予以重点建设。

建设生态县,打响生态牌。象山县是宁波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最佳地区之一,生态是象山县旅游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生态建设也是象山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环境的关键。今后象山县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实施清水、碧海、蓝天、造绿四大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走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系、饮水水源的治理和保护,加快对大塘港等重要水系的集中治理和开发;严格控制海洋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海洋生态化养殖,加强对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保护,扩大野生动物群落,丰富旅游活动内涵;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护空气环境质量;加大绿化力度,要让绿化成为象山旅游形态主要特色之一,在搞活现状绿化的同时,加大成片绿化力度,重视搞好山体绿化,尤其对劈山开挖山体的补绿增绿,要有针对性的办法与措施。

强化特色,提高品位,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对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它对发展环境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综合效应。象山县应牢固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全新观念,提一步提升旅游在象山发展中的地位,把发展旅游作为推动象山经济的战略举措,要把建设滨海旅游城市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强化特色、提高品位、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牢牢树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的观念,坚持从象山的山海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塑造旅游精品,以“一带三区六产品”建设为着力点,从全县角度实现面的铺开,打响“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品牌,凸现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突出象山在长三角旅游圈中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独特地位。加快旅游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建设,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旅游网络的对接与共享,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

(3)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服务质量,全力提升政府效能

随着交通、通讯、水利等硬环境条件的改善,各地优惠政策的趋同,投资环境越来越强调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效能,谁办事效率高,谁服务质量好,谁就能在吸引投资竞争中占得先机。象山县近几年加强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服务经济、服务基层建设,政府效能有了很大提高。今后象山县在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完善服务质量。

实行流水线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参照工厂里流水线工作制度,对政府机关办事各个环节进行定岗定责,哪个环节完不成任务,要承担责任。同时大力推广电子政务,建立项目登记审批网上查询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监督。

建立态度追究机制,完善服务质量。各单位办事要提高服务态度,设立“语言禁区”和“态度禁区”,例如:和外商打交道,只能说“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和企业打交道,办事不认真、不理睬的,以态度冷漠、生硬、粗暴论处,要受到教育诫为行政处分。企业的事要上门办、赶紧办,如建立服务企业工作队、领导与外商定期对话制等,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汉洪,《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

3、霍尔和泰勒,《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5、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乔云霞,《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8、朱丹,《基于区域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区域集群政策来自欧洲的经验》,《科技管理研究》,第5期。

9、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版。

10、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版。

1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版。

篇5:基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论文

基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论文

[摘要]培育区域性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竞争合作途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规模经济途径。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规模不经济问题,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若超越这一边界,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创新激励途径。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减少重复性投入,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4.区域品牌途径。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壮大集群产品队伍,丰满优势产品线,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3)

[3]梁文玲: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J].生产力研究,,(16)

篇6: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摘 要]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和广东韶关三市,同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力水平较低。正视落后,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承接梯度转移,加强与珠三角的联系以及壮大区域经济等措施,是提升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红三角;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

一、红三角经济圈概况

红三角经济圈由霍英东先生倡导建立,包括江西赣州市、湖南郴州市、广东韶关市,东经112°13′~116°38′,北纬23°27′~27°09′,总面积7.72万平方公里,占粤湘赣三省总面积的13.87%,总人口1576.7万,占三省总人口的8.49%,因为三市同是革命老区,同属红砂岩地貌,而且山水相连故而被称为“红三角”。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大门,人口807.7万、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下辖2市1区15县,是江西最大的地级市,生态农业极具特色,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蜜梨之乡”、“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多项美誉。郴州位于湖南省南大门,人口456万,面积1.94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2区8县。全市风景名胜多达110处,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木材主产区,素有“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和“湖南能源基地”之称。韶关位于广东省北大门,人口313万、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下辖2市3区6县,森林、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有色金属之乡”、“华南生物基因库”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旅游项目有千年古寺——南华寺和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

红三角经济圈同处三省的丘陵山区,农副产品资源、劳力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开发红三角经济圈,既可促进山区的经济发展,又能强化南沙的辐射作用,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有利于形成粤湘赣三省共同发展的大格局,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但因红三角经济圈同属经济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存在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如现有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等。特别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缺乏竞争力导致的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红三角经济圈工业化程度

一个区域的工业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综观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历史,一般地,根据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状况,可以将一个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逐渐超过50%;与之相应,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在此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阶段: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逐渐超过50%;与之相应,第二产业的比重则以略慢一些的速度下降。在此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变动幅度不大。

表1给出了红三角经济圈相关城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从各区域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赣州20刚刚实现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转换,仍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郴州早已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速度较快,但第二产业比重仍然较低,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韶关第二产业的比重已接近50%,第三产业也在逐步上升,已处于第一阶段的后期。从总体来讲,红三角经济圈工业化进程还处于第一阶段,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完成。

三、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总体状况

就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看,红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竞争力,目前大体处在全国的中、下等水平。对照表2,先对红三角经济圈三次产业内部进行比较,这里用三产就业人数比例和三产比例的比值来说明生产力的水平。排序的结果是,赣州、郴州、韶关乃至全国,生产力水平的排序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这种情况说明从红三角经济圈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看,第一、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同时也要求在目前情况下,红三角经济圈宜大力发展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第二产业。

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以较快的速度增加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就是说,要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因此,这里再对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红三角经济圈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韶关、郴州、赣州,但即使是生产力水平最高的韶关,其生产力水平仍不如全国平均水平。

红三角经济圈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较快,在GDP中的比例正逐步变大,但因红三角经济圈处于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低、劳动密集的传统型服务业,如批零贸易餐饮业等,高层次的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信息等)发展很不充分。可见,红三角经济圈一、二、三次产业,均落后于全国水平,只不过各次产业落后的程度不尽相同。

红三角经济圈三次产业水平落后的状况,体现在企业层次,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经济民营化程度低;二是缺少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开拓有限。

经济实力和人才吸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数。从表2来看,尽管赣州、韶关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郴州也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但人均GDP只有韶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则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对红三角经济圈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赶超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四、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边缘化的经济区位

红三角经济圈位于广州、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构成的大三角的中心位置,均距省会城市较远,单纯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三个省会城市到这里的辐射能力都趋于减弱,使红三角经济圈在三个省中都存在区域边缘化的问题。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广东的珠三角经济圈、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圈和江西的环鄱阳湖经济圈是各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因此,在政策上红三角经济圈也存在边缘化的问题。

2.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

红三角经济圈现有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收入等均低于各省的平均水平。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三市的工业化水平均处于第一阶段,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比重大。,赣州、郴州、韶关的城镇化水平分别31.1%、36.8%和41.8%,均低于全国43%的水平。

3.科技水平不高,人才缺乏

红三角经济圈高等院校数量偏少,教育力量和独立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薄弱,知识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缺乏企业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稀少,知名企业家缺乏;另外,后续人才供应不足,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红三角经济圈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又缺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造成区域内科技水平不高,科技人才缺乏,万人在校学生数、技术人员占社会总人口比重、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均偏低,严重制约了红三角经济圈的发展。

五、提高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1.正视红三角经济圈的落后

分析红三角经济圈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可以更客观地认识到红三角经济圈工业化还远没有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落后也意味着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在空间,只有正视落后,才能依靠后发优势,解放思想、开明开放,通过吸引国内外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利用自己充足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实现快速发展。红三角经济圈人口较多,存在潜在的广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区域内这几年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原因就在于此。

2.优化红三角经济圈区域发展环境

改善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适应发展需要,不断变革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提高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并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不断改革政务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减少企业发展成本;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和优化人文环境,不断提高红三角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吸引各方面的精英到红三角投资创业提供优良条件;加强红三角经济圈的联系和协作,通过不断的发展来得到各省对区域的政策倾斜,克服区域边缘化趋向。

3.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加固产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竞争力的构建,最终归结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许多人将企业核心能力与核心技术、专有技术等等量齐观。事实上,核心能力的主体构件有三种:基于硬技术的能力,基于制度或运行的能力,基于资源的能力。在核心技术一定,或者核心技术相对落后,或者独占核心技术难以取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从建设独特的制度或运行条件、环境入手打造核心能力,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这样做,与开发、引进核心技术相比,会产生收效快、时间省、投入少的效益。红三角经济圈地处革命老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对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具有相对的难度,从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更加实际的选择。

4.利用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的机会承接梯度转移

红三角经济圈经济、工业和人力资源状况都相对比较落后,一味强调发展高科技工业是不现实的。因此,红三角经济圈应抓住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机会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契机,主动承接梯度转移。红三角经济圈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运输成本低,又同属泛珠三角区域,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区域。只要抓住机遇,红三角可以借此机会大量吸纳珠三角梯度转移的资金、工业和技术乃至管理经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承接梯度转移,不需要政府投入太多的资金,只要求政府改善投资环境,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靠市场的力量就可完成,其社会成本是最小的,见效却是很快的。

5.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化政策,加强与珠三角的联系

红三角一直是珠三角农产品和初级资源产品的供应地,可谓珠三角的后花园,但是其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经济效益也不明显。红三角经济圈虽然农业占很大比重,但由于农产品的加工度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目前还只是为珠三角提供原材料,农业产业效益不高。霍英东先生投巨资于南沙,同时又提出构建红三角经济圈,其意义就在于将南沙作为联系红三角和珠三角的纽带,为红三角产品的贸易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红三角必须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为珠三角提供方便、安全的农业加工产品。

6.以工业化为依托,培育壮大区域经济

红三角经济圈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化为依托,提升经济结构层次,培育壮大区域经济。红三角经济圈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宜走好三条路。(1)特色发展之路。区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应大力培育突出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2)走民营发展之路。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聚集民资、依靠民力、发挥民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特别是外出打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3)走优势发展之路。红三角经济圈有着人力、生态、资源等后发优势,用好这些优势,能够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内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劳动力相对充裕,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引进,借鉴经验少走弯路,形成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编委会.中国城市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05.

[3]蔡玉斌.红三角经济圈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企业经济,2004,(2).

[4]袁庆林,周应锦.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5]刘覃石,何高旗.加快“红三角”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4,(5).

篇7:外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关于外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一.中外资银行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对比

(一)人民币存贷款业务

1、从个人存贷款业务来看,外资银行由于受到经营网点、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与中资银行相抗衡,中资银行在三五年内竞争压力不大。中外资银行账户管理费用差别见表2。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外资银行吸引的存贷款客户主要是对价格不太敏感、享受优质服务的高端个人客户。

表2中外资银行收费标准

收费项目外资银行中资银行

小额帐户管理费平均1万美元以下收50元人民币/月日均存款不满300元收3元人民币/季

本地跨行取款收费目前尚无该服务2元人民币/笔

异地取款收费30元人民币/笔取款金额0.5%,最低1元,最高50元

转帐(本地)80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笔最高5元人民币

转帐(异地)120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笔最高30元人民币

详细帐单查询50元人民币/笔无

资料来源:/special/0025220S/fbank.html,

2、企业存贷款业务方面

企业存贷款不仅要看服务水平,更看资金成本、长期银企关系、便捷性、限制性等综合因素。目前外资银行在贷款利息上不具有优势,且网点较少、对客户的要求和限制较中资银行高。所以,外资银行只能抢走一部分外资企业和少部分国际业务较多、看重服务水平的中资大企业。中小企业则因为外资银行门槛较高,会继续其在中资银行存贷款业务。

(二)房贷业务

房贷业务由于风险低,坏帐比例小,成为中外资抢夺的重点。

外资银行在服务质量、房贷产品种类及组合、管理体制以及风险控制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所以在高档住宅、别墅房贷业务上的竞争力较强。如公寓按揭贷款,中资银行只能做8成,外资可做到8成30年;写字楼在中资银行只能办6成按揭,而外资却可以放宽到8成30年。

在中低端房贷业务中,外资银行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创新产品(如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人民币“房产抵押贷款”,通过该产品,中小企业可以住宅或商业房产作抵押,获得10年与房产价值70%等值的贷款)和优质服务。但其业务审批的效率不及中资银行。如东亚银行在上海地区对境外人士办理房贷业务需7天时间,花旗、汇丰、渣打也在8天左右。而中资银行则胜在提供的贷款品种多样,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具有品牌优势、消费者信赖优势、网点众多和与经纪公司等战略伙伴关系密切的优势。

(三)个人理财业务

人民币个人理财是向个人客户发行的以投资收益为保障的低风险产品。虽然中国的理财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外资银行的长项是理财,因成本缘故,目前锁定中国的高收入群。外资在理财方面有丰富经验和产品品牌,能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期短(如花旗、汇丰、恒生等新产品的平均周期为两个月);而中资银行将理财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品牌观念淡薄,投资品种有限,创新品种少,对客户有限制较多,对高端客户关注不够,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收入群体的理财需求,产品更新一般需要一到两年时间。3月28日,上海银监局公布的在沪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数据显示,由于产品单一、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低,中资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在下降,外资银行在上升。

中资银行的优势则在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和低廉的收费方面,既降低了经营成本,又扩大了客源,在当前国人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吸引力;外资目前只在少数大城市有营业网点,内地居民对其不甚了解,加之起点和收费较高,使许多人望而却步。截至206月30日,工商银行的境内分支机及网点(包括总行)达18,038个,光大银行年阳光理财C计划,起始金额仅5万元人民币,有些中资银行更可低至1万元甚至几千元;而东亚银行目前内地的网点数目才30个,花旗在上海和北京的理财最低金额为人民币15万元。

(四)信用卡业务

根据经验,人均年收入达到2000-5000美元时银行卡业务将大幅增长。中国沿海地区和主要中心城市正好进入了这一区间。

但目前的外资银行还不能开展信用卡业务。一些外资纷纷采用参资入股中资银行等方式,绕开了人民币对象和地域的限制,达到熟悉国内市场的目的,为以后独立发卡作好市场、品牌及宣传等先期准备。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银联金卡工程为所有入网银行提供了共享网点和设备资源,外资银行独立发卡后可节省铺设国内网络的`时间和成本,信用卡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花旗银行参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成立信用卡中心。汇丰银行参股上海银行,现已推出联名卡。中资银行也毫不示弱:招行借助北京奥运合作伙伴VISA之势发行奥运VISA信用卡,广发行正与中国人寿谈判冀望分享后者的客户资源以发行信用卡,中国平安则正申请通过平安银行发行信用卡。

二.中外资银行竞争趋势

中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正在呈现新的趋势:

1、竞争区域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正从目前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向中西部地区辐射。

2、外资银行因资本有限,所以业务扩展更多地使用快速、廉价、超地域的网络银行和电子银行,扩大在华业务范围。目前中资银行在网上银行服务方面还显不足,开展网络业务的中资银行只有50多家,各类客户只有1000多个。虽然中国银行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最佳网上银行”,但其产品的含金量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花旗银行就是凭借其网上银行业务优势,从中资银行手里抢走了大客户——南京爱立信。

3、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从传统存贷款业向国际结算、代理清算、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展开。相对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上占很大优势。花旗所代表的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中资银行只占20%左右。

4、中外资银行加紧了金融专业人才的争夺。几年前,因薪酬和晋职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曾出现过大量人才向中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移动。外资银行因文化背景及其业务规模的限制,没有过多争抢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骨干。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人才需求的增加和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外资银行可能会利用各种优厚的待遇与中资银行争抢人才,中资银行面临着第二次人才流失危机。

三.中资银行提高竞争力的途径探讨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表现为现实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竞争力强的银行表现为盈利能力强、资产质量好、资本充足率和市场占有率高。

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面对不断涌入的外资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发展和强大,必须作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宏观调控,创造公平环境

中资银行的收入所得税率是33%,外资银行仅为15%,营业税税率统一为8%,外资还可以减免,税费待遇不平等。过高的税赋无疑加重了中资银行的经营负担,降低了其和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监管部门在实施宏观调控和加强监管时,改革现行的营业税税制,大幅降低商业银行的营业税及附加税,统一中外资银行的收入所得税税率,将外资银行同样纳入管理范畴,使中外资银行在同样的监管条件和法规束缚中公平地开展竞争。

2、推进金融创新,开拓新市场,

首先,中资银行应立足现有市场,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和深度合作,根据不同客户群的贡献度大小,提供差异化服务价格,提高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稳定客户群,扩大收入。

然后以“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及安全性”为准则,实现多功能高品位的银行卡、现金管理、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衍生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零售业务部门和营业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客户的各种需求信息,信息科技部门应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对普遍性的新型金融产品加大宣传、推广运用的力度。

最后,针对跨国公司的需求,设计超前产品,建立对跨国公司客户营销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反应机制,紧跟客户需要和市场,不断调整计划,以便在最合适的机会介入。

3、加强中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中外资银行可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己方客户在对方所在地以外的业务发展纳入自己的服务范围;也可通过中外资银行相互参股,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维持态势(如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入股中资银行联名发行信用卡等),既增加自己的资本金,也改善了自身的经营管理,扩大了技术资源,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但要指出的是,中资银行应该选择可以建立长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金融机构。入股者与自己存在业务互补关系,选择对象要有志于在中国长期健康发展。

4、构建企业文化,增强核心凝聚力

近期外资银行大肆招揽人才,恒生20底将使内地员工数目增至1000名以上,汇丰计划今明两年招纳1000名左右员工。面对这种举动,各中资银行也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争抢。2006年底,招行在全国38所重点院校招收1450名应届毕业生,民生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一次性招揽数百人、浦发银行共招管理和专业人员储备103名。除了招聘之外,中资银行还应以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从内部形成凝聚力,以保留现有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从精神层面推动了银行的快速稳健成长。

参考文献

[1]江帆.汇丰加紧在京布点,外资银行盯紧高端客户[J].中国报道,2005

[2]贺力平,范小航.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概述[J].国际金融研究,,(12)

[3]姚凤阁,余敏明.中外资商业银行比较优势分析[J].学术交流,2005,(10)

[4]李礼辉.WTO与中国银行业[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摘要

2007年4月23日,中国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意味着中外资银行之间新的竞争大幕已拉开。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在人民币业务上的挑战,是中资银行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分析了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后,中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中的竞争现状。通过中资和外资几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劣势,探讨了在新的环境下中资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途径。

关键字:人民币业务中国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核心竞争力

篇8:中国家电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

中国家电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家电业出口的现状,其次通过对其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几条建议,并对我国家电产业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家电;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竞争日趋加剧,出口市场对于中国家电业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既是中国自身所具有的低制造成本优势,也是国际家电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一个结果。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基地,继续保持出口市场的稳定与增长对于中国家电业未来发展仍然非常重要。然而人民币升值“一发不回头”出口利润被大幅压缩,出口企业面临临界点。欧盟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家电产品不得不接受各种考验,从而家电企业不得不改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以达到这些绿色壁垒的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价格优势遭到严重挤压,对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形成了无形的障碍。

1 我国家电业出口现状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中国家电行业产出增幅有较大下降。本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中国家电业整体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集团型家电企业,并初步确立了全球家电业制造中心的地位和实力。中国家电业承担着全球家电制造业半壁江山,特别是在微波炉、面包机、电风扇、空调等产品上,占据了全球八成以上的制造份额。随着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频率和步伐加速,中国家电业的制造水平获得了欧美市场的青睐,中国家电业顺利承接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产业的二次转移角色。突如其来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家电业的出口陷入低潮。诸如彩电、微波炉、手机的产量等都比同期有所下降,其中作为我国的出口重头,彩电产量下降了7%,微波炉更是下降了27%。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直接减少了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使中国家电出口受挫。短时间内国际经济形势难以较快转好,外部需求不旺的状况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 我国家电业出口面临的问题

2.1 人民币升值加大了中国家电产品的出口难度

人民币升值大大削弱了中国家电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各国货币汇率的巨大波动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人民币、欧元、英镑等对美元大幅升值,一些企业为追求稳定改变了以美元为结算币种的固有方式。但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一些国家的货币如韩元、英镑、澳元等,却呈现出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使以欧元为结算币种的企业受到很大打击。另外,部分货币贬值快的国家还出现了个别进口商退货现象。其实早在2007年年底,受汇率贬值因素的影响,国内家电企业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就已经隐约感到了形势的严峻。国内一大批家电领军企业都在积极通过拓展欧美市场之外的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来弥补各个区域海外业务的下滑。同时,还积极通过海外建厂、承接外资企业生产职能转移、丰富和完善出口产品类型等手段,打破单一依靠OEM贴牌赚取加工制造费的限制。因此,对海外订单和今后市场的增长仍然乐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金融风暴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恐慌,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显现。这直接影响到海外客商到中国采购的热情。

2.2 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加大,效益下滑

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比较多,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加大家电出口成本、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和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家电是组装性产品,对各类原材料的需求很大。近些年来,家电生产需要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急剧变动使得一些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从而加大了经营风险。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是影响家电生产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家电主产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劳动力供应偏紧状况,家电企业开始提高工资水平以吸引用工。市场的萎缩、成本的上升、经营风险加大,使得众多家电企业的效益明显下降,面临经营困难。

3 提升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对策

面对重重困难,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家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3.1 积极扩大市场

在出口方面,由于考虑到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加大,应加大对周边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市场的出口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要积极开拓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内需潜力大、经济增长快的新兴市场。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价值家电产品的出口。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作为计价与结算货币,规避外汇风险。而在国内市场方面,则要应对国内家电三、四级市场正快速增长的势头,积极拓展内需,分担出口压力。

3.2 通过海外设厂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海尔、美的、格兰仕、长虹等国内家电企业纷纷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海尔在海外已有13家工业园。长虹已在捷克设厂,美的在越南、俄罗斯,海信在南非、匈牙利都设有生产基地。通过海外设厂可以规避反倾销、高关税壁垒。

3.3 调整产品结构

通过技术提升、开发新产品、调整海外产品结构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法以削减成本上涨的压力。例如,美的的出口增长策略由“低价格、大规模”转变为“高价格、高成本、高投入、高毛利、高回报”。海尔在欧美市场推出对开门冰箱、大容量洗衣机、流媒体平板电视等产品,通过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以及新产品的出口占比,来规避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

3.4 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

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实现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攀升,将原先的成本优势扩展到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创维正将其定位由彩电制造商转变为彩电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四川长虹集团发起了“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制高点”的总攻,打响了产业升级换代、组织流程重构、核心能力提升、优化品牌价值、全面整合资源五大战役。

3.5 加大对家电产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为了减少国际家电市场对我国家电产业的冲击,更为了促进我国家电产业出口贸易较快发展,应该选择合适的国内支持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避免同行业内的无序竞争。提高家电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系统,强调产、学、研的联合,把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列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加强产业内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加强品牌建设,重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保护,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使自主品牌的成长空间不断扩大,从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困难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面对逐渐复苏的全球经济,家电出口企业只要瞄准目标,积极应对,成功地转型,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必能再造赢机。

参考文献:

[1]沈闻涧.金融危机催生中国家电业新思路[J].西部论丛,(1).

[2]叶静.欧盟“绿色考卷”生效,中国家电出口损失有多大[J].中国经济周刊,2009(5).

[3]萧鹏.自主创新是家电企业“御寒”的有效保障[J].新财经,2009(7).

篇9: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论文

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论文

一、国家级高新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高新区113个。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大致的了解,需要对这1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法就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所以,本文对各高新区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其整体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权威的指标体系,选取高新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净利润、出口总额等7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这113个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发展突出的是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好的是西安、武汉等7个高新区,发展良好的是无锡、苏州等15个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但在中西部各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较强。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3)改善软硬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搭建适合高新产业发展需求的公共平台,为各类高新企业发展的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将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篇10: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成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品牌竞争力不足。本文就对我国品牌贸易竞争力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品牌;品牌竞争力;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

1、品牌的概念

品牌一词的英文“brand”,原意为“烧灼、烙印”,最初人们用这种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区别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手工艺人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烙下印记,以便区别于其他产品和生产者,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商标。美国现代著名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谓品牌,就是指一种关于某种商品的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又或者是以上这些的混合运用,以区分于其他竞争者或卖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图形标志。

2、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竟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3、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4、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1)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2)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谈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5、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1)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2)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4)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6、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5]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

篇11: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以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对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福建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福建省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篇12: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

国内外学术界多数专家将文化产业竞争力定义为文化产业领域多种功能性组合的集中力量,是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条件叠加、融合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高低深受系统中各个要素在品质、数量、空间和层次布局上的影响,同时区域的文化、社会发展状况也会对文化产业竞争力产生潜在影响.具体而言,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即产品品牌能效、科学技术水平、人力资源、产业资本.主要体现为以下内容:

1.1文化产品的新颖性与特异性

文化内容创意的关键就在于独创性和显著的区别性,国外很多学者把文化产业直接界定为“创意产业”,并特别强调文化创意的“独创性”是文化产品最突显的商业特点和价值体现.一旦将文化产品囊括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当中,就可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造丰富财富.

1.2文化企业的劳动力要素

人才因素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人力资本是文化企业最渴求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不断产生创意成果的保证.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动力是要拥有众多具备较强创新能力、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创意产业则急需具备较强原创性灵感的科技人才和运营、策划、管理人才,这无疑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竞争力之一.

1.3文化产品的科技化水平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文化产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产业借助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使产品形式和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传媒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文化产品生产率.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在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对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1.4文化产品的资金投入

资本是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资本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起步规模及承受风险的能力,它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具有高投入与高附加值,高风险与高赢利性特征的行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投入,才能快速地发展壮大,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

篇13: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

2.1政府重视,规划清晰,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福建省自始至终都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内容,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崛起的重要推动力,将其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软实力进行着力培育《.关于进一步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印发不仅体现了文化产业在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为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福建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布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长远规划,制定了旨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310行动计划”,即在全省重点培育1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打造10强文化骨干企业、争取10家文化企业上市;《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科技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预计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2文化品牌效应逐步增强

福建省以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目标,着力发挥海西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理区位和国家政策支撑的两大利好,不断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海峡两岸文博会、版博会、艺博会、金门书展……“文化+会展”的产业模式,为吸引优势项目产业入驻提供了新的捷径,效果喜人.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签约总值达359.71亿元,同比增长263.4%;349家台湾企业参展,台湾各县市至少有1家企业参展,充分展现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巨大商机和美好前景.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评榜的十二大榜单中有8个榜单福建榜上有名,展现了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实力;《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与武夷山的旅游资源相依托成为福建省的文化名片之一;《有福之州》一曲传唱大江南北,为福建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锦上添花;福建省的木雕、根雕工艺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已经名列前茅;古色古香、诗意盎然的三坊七巷成为福建历史文化的重要缩影,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福建本土动画《乌龙小子2》登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向全国观众证明了福建动漫产业的实力……,这些典型的项目和案例为福建文化产业品牌效应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2.3文化产业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融资方式多样灵活

福建省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成立了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的方式进行运作,为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也成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创投领域的新亮点.除此以外,省委宣传部与多家银行合作,共同编制《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规划》,探索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建设,重点扶持电影电视、报刊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设计、网络新媒体等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福建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建立促进福建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2012年10月,省委宣传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签订融资,计划未来3-5年内,国家开发银行将融资50亿元支持省广电网络集团发展壮大,融资30亿元支持永定土楼客家文化发展,融资10亿元支持泰宁古城旅游文化发展.众多专项资金的设立和融资平台的成立,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和重点发展注入了充足的活水,为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4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日趋健全,层次逐步提高

闽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入选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究十大领军院校,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与投资高级研修班入选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高端培训品牌,显示出福建省较强的人才培养实力.福建农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4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每年可以培养200多名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人才.2011年福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为75.2万人,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12年福建的科技竞争力在我国各省域的排名为第10位,较为充足的科技人员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教育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探讨IPTV系统中EPG模块框架的设计和实现

区域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初探--扶风县个案研究

经济合作合同范本

学术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建筑节能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指南

社区体育理论框架研究论文

经济毕业论文提纲

ITV电视用户研究项目报告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市场营销方面开题报告格式2023-03-15

《欧元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023-01-01

校园展会的策划书2022-08-21

框架协议书2023-03-10

城市交通系统的经济分析论文2022-11-12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2023-09-06

摄影展会策划书范文2023-11-1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趋同2022-04-30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提纲2022-12-03

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管理与营销论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