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

时间:2023-04-05 07:56:4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精选20篇)由网友“有木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

篇1: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

离家求学已有一年多了。久居异地,常赋予自己一个异乡人的身份,穿梭在杭州的人潮中。

我常常感觉故乡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索居的日子里,在夜里漫步时,念起故乡的人、故乡的声音,回望着童年、少年时代,总觉得故乡在我身后轻声呼唤。可每一次转身,看见的却是杭州城的车水马龙。于是我知道,故乡是一片遥远的看不见的土地。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距离以一种令人无力辩驳的姿态,使我明白得透彻。然而我依旧牵恋着故乡的种种,尽管生养我的小城离我那么遥远并因此放弃了对它的一个孩子的关怀。

异乡人是永远不会有根的,只有故乡才能让一无所有的人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受到卑微的存在。我究竟因着什么而爱那看不见的故乡?我说不清楚,那是一种隐秘的联系,是一种没缘由的期待,只知道故乡也有着牵念我的人,有我独享的一片归属,有我留下的斑驳印迹。如今它从我眼前消失了,可我心里却突然生长出一个看不见的故乡,令异乡的我不至于过分伤感、孤独,在生活的'间隙偶尔寻觅着异乡人的归属感。

在离家之后,我爱上了周国平的文字。在一个人的时候,拿出他的书,在异乡的一个小角落不慌不忙地读着。他曾描写了一段远离妻女住在南极的经历。一次偶然邂逅泰戈尔的诗集,他便觉得如同他乡遇故知,欣喜不已。在远离家乡与亲人时,他意外地在异乡经历了灵魂的重逢,于是内心平和,摆脱了肉体的孤独。我常感动于这个小故事,一个百年前的印度老人与一位中国哲学家,竟成了他乡的故知。那些看不见的或并非与生俱来的灵魂的亲缘关系,让异乡人重拾来自故乡的温暖关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

我也有一个来自故乡叫泰戈尔的亲人吗?

漫步街头,我仍是一个异乡人。我从不知道每次同我擦身而过的是否是未曾谋面的亲人,而下一个街角过后是否便是我未曾谋面的故乡。也许有母亲在的小城正是故乡最初的模样。当小城不再能庇护我时,我便得另寻故乡。我永远无法描述故乡最清晰的样子。我知道它在我的期待中,在每一个能让我感受到归属感的角落里,遥远而又真切,等待着一个独在异乡的孩子。孤独的等待是苦涩的,时日漫长,方向中断,可每每夜深人静时,我重又生发出对故乡的期许,并循着那些隐秘的联系,一步步向前走。

泰戈尔在看不见的故乡等待我。

篇2: 那些看不见的散文

那些看不见的散文

在书店的书架前膜拜了一个上午,找了几本书。

我在看见它们的一刹那间,就肯定了它们应该是属于我的。

《哲学的陌生感》、《生与死的对抗》、《论死生》、《克尔凯郭尔》、《爱经》,还有《重复》。

女友捧了一本书过来横在我面前,问我关于一见钟情的话题。

我抬头看了看她指给我的那句话,模棱两可地撇撇嘴。

到底是不是男的多半会一见钟情,女的多半会日久生情,这样的问题让人不置可否。

我脑子里闪过的是另一些念头,那些念头却被这个无稽之谈刹那间拥堵到另一个方位。

我拥挤的大脑在猝不及防中被强行索要答案。

它不得不暂时空出一个位置,来接纳这个生活中不断被重复的百无聊赖的问题。

我从书页里腾出一部分脑子来研究女友问我这话的表情。

她显然已经基本接受了那句毫无依据的话,并且把它当成了一种正确的论断。

从她固执的表情看得出,她其实不再需要什么答案了。

她问我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书里已经暗示她的那个答案。

我觉得在那一刻要搜索一些确凿的证据来反驳她已经认可的答案将会很费力。

于是便放弃了这样做的打算。

她表情中本来是带有一些疑问的,在遭遇我不屑的撇嘴时,变成了一种认知遭遇挫败后的恼怒。

她有点可怜的表情告诉我,即使我本来对此想发表某种观点,也应该暂时噤声。

我把还未完备的思路和来不及组织的语言一股脑儿咽了回去。

先是有点噎住的费力感,而后是不用回答这个浅薄问题轻松的解脱感。

【看不见的东西主宰着我们的大脑】

从我的目光离开书页,扫过女友的表情,返回我眼前的书页,估计只用了三秒钟。

而在这三秒钟内我的大脑却经历了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再半路返回的吃力和疲惫。

我觉得我的思绪被人强行拉去私奔,中途返回至少减少了一些折磨和纠缠。

我们即使对看不见的东西,大脑里其实也是留有路线图的痕迹的。

我现在仍然记得我在这个简单而又烦人的问题上,大脑所做的一次足够漫长的跋涉。

那个问题显然已经留在了我大脑的沟回中。

它放在那里,像是某种等待招领的失物,等待我在某一个时刻进一步确认、辨析。

但是我无法确认它在我女友的大脑中,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和裂变过程?

我无法从她的表情里去搜寻那个问题在它大脑里划下什么样的痕迹。

她将对它进行什么样的分辨和思考?

是依据她自己过去的体验和可能经历的人生际遇吗?

可见我们对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和无法确认的东西时多么的执着。

是因为它们需要我们的确认吗?

这时候你会发现,在大多数时候,其实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在主宰着我们的大脑。

我们往往对此毫无意识,或者意识并不是那么清醒。

思考和辨认的过程,本身就是跟迷失差不多。

我们迷失在自己的意识里。

如果不是外界一切存在的东西把我们强行拉回,

有的时候很难预料,我们的迷失,最远能够走多远。

走到分裂算不算远呢?

【我的意志无法做出任何抵抗】

我把挑好的书放在书架最下面的那层木格子里。

手里翻看着一本信仰骑士克尔凯郭尔的小册子。

我在试图让他书中关于信仰的观点能与我的想法发生契合。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句子:

“宗教信仰不但意味着认同某种观念,而且要求现身于某种生活模式――这一看法几乎不会有什么争议……上述看法应该深刻改变一个人的基调和特性。”

那一刻我看见了另一个人大脑中的东西嵌入了我的意识。

这种嵌入是在我本来就为这样的想法设置的一个预留区当中完成的,非常快速。

我站在那里,用手摩挲着那本书,用目光摩挲着那些我需要的句子。

它们一一跳出来展现在我面前,让我看到了我在宗教仪式中的一些场景。

那些句子里所包含的思想侵入我的大脑,开始了一种灵魂式的嵌入。

我的心灵在那一刻是完全敞开式的,我的意志无法做出任何抵抗。

我在走近这位孤独哲人,我感觉到一些种子开始在温暖的泥土上扎根。

【看得见的生活都是一种重复】

中午从家里出来拿了那本《重复》。

提了垃圾下楼,居然把垃圾带书一起扔进了垃圾筒竟浑然不觉。

走了几步发现自己两手空空,转回头去家里找那本《重复》。

屋里所有的陈设一如往常,

桌上的碗盏和我刚才出门时所看到的一模一样。

任何东西都没有挪动过位置,唯独少了那袋垃圾。

我下楼直奔那个正对大门的垃圾筒。

那本书在那袋垃圾下面躺着,封面满是“重复”“重复”“重复”“重复”“重复”“重复”“重复”这个单词的外文字母呈放射状的排列,令人头晕目眩。

我捡起书放进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往前走。

我想,我们看得见的生活都是一种重复,令人厌倦。

这种本该进入垃圾筒的生活却被我们捡回来,不断地继续着。

能够中止这种重复的,恐怕唯有死亡。

只有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永远不会重复。

它们和时间一起被我们的大脑每天翻新着。

遇到每一丝风、一滴水、一朵雪花,都会呈现出全新的样子。

它们像一阵风、一滴水、一朵雪花一样转瞬即逝、难以琢磨。

它们在每时每刻变幻出无穷的姿态,让我们心醉神迷。

令人长久地深深地着迷的恐怕只有那些看不见的人和事物。

我们习惯了用眼睛去琢磨看得见的事物,进而熟视无睹,而不是习惯用心灵去揣摩,去贴近。

当肉体不断地走进重复的生活中时,应该庆幸我们的意识尚可以脱开繁复的日常,

进入到看不见的东西当中,去完成灵魂式触摸和日久弥新的蜕变。

【只是想路过,并没有想到降落】

或许一些东西只是想路过,并没有想到降落,比如雪花,比如思绪,比如一些人和事物。

我们头脑里每天在下雪,沸沸扬扬的思维的大雪,几乎要淹没我们,淹没凡俗。

世界坚硬地存在着,和时间一样坚不可摧。

很多时候,我们宁愿退回到柔软的思想里歇息;

像婴儿躲进母亲幽深的子宫;

像和亲密的人彼此幸福地相拥、碰撞、交融;

就像和那个看不见的自己契合在一起;

像榫楔进了卯中;

像生活楔进了永恒的时间中,长久地缠绵不忍分离……

我们看见了最美、最高贵,最像自己的'那个人;

我们像找到了另一个自己那样欣喜不已;

我们沉迷其中,欲罢不能,如坠深渊,如陷爱情,渴望在黑暗中与自己紧紧相拥。

【我被看不见的东西粉碎了】

静静地在书架前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的时候,我被自己突如其来的意识惊醒了。

像是从沉睡醒中过来,我突然发现选了一个上午的那摞书从我眼下消失了。

它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看不见的时间里,遣散到看不见的地方……

我觉得自己从飘飞的云端上跌落下来。

我从那张本来张开着的大网上被拎了起来,摔到一片虚无里。

那张大网迅疾收拢起来,我无依地跌坐在书架旁。

全身的血液开始倒流,棉花云样一团一团密集的东西立刻填满我处于真空状态的大脑。

我顿时觉得眼冒金星、头晕恶心,身体里所有的东西上翻着,手心沁出了汗。

我被看不见的东西粉碎了!

像散失在风中的纸屑。

我脑子里只有两种完全对立的念头:想毁灭什么,又想拯救什么。

我失态地喊:“我的东西,在什么时候?被谁?搬到哪里?去了!”

我彻底醒悟过来,我被别人挪动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我的思绪在毫无防备时被突然中断了。

一张正待严丝合缝的大网被撕开了,网上到处是断裂的线头,再也无法弥补和连缀完整。

这对于我是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就像一台电脑,在好多个任务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保存的情况下,被非法关机。

我的大脑在那一刻被外来的袭击和侵入强行中断了工作,出现了黑屏。

当我再次开机,发现我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重又回复到看不见的状态。

【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可复制的】

在书架前的两个多小时,我所思所想的东西全部被一个意外冲散了,再也无法原样聚拢。

我捧着一捧记忆的碎片残渣欲哭无泪。

那种状态几近晕厥和休克,我亲历了大脑的崩溃。

没人能够帮我挽救头脑中消失掉的那些东西。

只有我看见过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它们从我的大脑里诞出长长的丝,一条线,一条线在经纬交错中生成着一张思想的网。

而让我疑惑的是:

为什么总是会出现那样一只看不见的手,

从看不见的地方伸过来,

在我看不见的时候,

拿走了本属于我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又把它们放回到一个看不见的地方!

不仅仅是几本挑选好的书,还有我挑书时比那些书页更绵长纷繁的思绪。

被那只看不见的手清除掉的,不仅仅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些时间不是像平常一样流失掉的,而是被别人拦腰斩断的,是被屠宰的。

我看着那些时间裹挟着我大脑的血浆和骨髓碎裂着,翻涌着,

像一滩毫无价值的污水一样,被无情地扫到了一堆沾满泥迹和尘土的脏东西里面,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看着自己的一部分生命,

被一只看不见的手,

杀死在了那个时间里。

看不见的东西在我心里划下了看不见的伤痕,

我的忧伤也是别人看不见的,

我的失落无以向人诉说。

就像一份绝美的爱情,在一个盲人不可视的目光里香消玉殒。

【祈求那些东西再为我闪现一次】

我跪在那排书架前双手合十,那是一个祈祷和乞求的姿势。

我在祈求那些东西再为我闪现一次。

然而,我知道它们不会因为我的祈求重来。

时间。记忆。那张思绪的网,已经在我大脑里凿出了一个看不见的黑洞。

我在那里想到过谁,看过什么句子,衍生出何种联想,那些东西是精彩到无与伦比的。

所以我才沉溺得那么深,深到如同滑入一个瑰丽的梦境。梦醒了,才知道那个梦是不属于自己的。

那它为什么闯入我的大脑,难道只为留下让我绝望的一鳞半爪的印痕?

我懊悔只顾着往前飞翔,却没有能留住那些美丽的羽毛。

看不见的东西里是不可复制的。

那是无法重复的思绪,是不可再现的生命灵光乍现……

那些已经失去的看不见的东西,它们又分明是真正属于过我的东西,是从我生命里拼接出来的思想的羽毛,没有那么丰满,但充满温暖,沾染着我的气息。

如果它们再次来到,我一定认得出它们,唤得出它们的名字。

但它们消隐在我生命的幽深处了,我再也看不见它们,无法用意识去触摸它们。

我知道,那些对生命呼之欲出的念想,它们或许只是路过,却没有想到降临。

就像一朵雪花,在空中被风劫持了,永远不能飘落下来。

我也希望它们只在我的仰望里高飞,盘旋。

我担心它们一旦真的降落在我的地面,一切又将会陷入无休无止的重复。

篇3:关于故乡的春天随笔散文

我的故乡在新疆,而新疆春天虽然来得很晚,但是,你走进去一看却有不同的感受。

新疆的春天正是冰雪融化的季节,房顶上,屋檐上的积雪都融化了。融化的雪水从高处飞泻,从高处落下来的声音,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非常清脆,小溪原本结成了一条“冰河”,但是,冰底下已经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了。可山峰上为什么还是一片白皑皑呢?走进一看,山峰上的一些雪水融化成水,从悬崖峭壁上飞泻下来,犹如千万条闪耀的银链,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在山脚下汇成小溪向远处流动。

渐渐地,渐渐地。天气慢慢变暖,迎面送来的是太阳的温暖,小溪的冰融化成了雪水,山上的雪水也渐渐地融化成雪水,流到小溪流里。春姑娘随着小草,小树悄悄的.来到,小草露出嫩绿的头,正注视着新奇的世界,小树抽出来嫩绿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好像在跳舞。小燕子从南方归来,站在枝头上唱歌,小鸭子“嘎嘎嘎”的跳到水里,一会儿转到水里,一会儿游出来,小鱼在河的另一头,一会儿跳出来,一会儿转进去。小狗在旁边说:“好,太精彩了,再来一个!”

我爱我的故乡,它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丽,但我更喜欢春天的故乡。

篇4:关于故乡的春天随笔散文

我的故乡的春天很美、很迷人。

我的故乡是山东泰安,一座旅游文化名城。那里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那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泰山分很多个景区,分别是中天门景区、南天门景区、天烛峰景区、桃花峪景区等等。每个景区的春天都不一样,比如,桃花峪到了春天粉红一片;天烛峰全都被树覆盖着,浓浓密密的绿色一眼望不到头;中天门和南天门人山人海,似乎春天是爬泰山的最好季节……

如果春天里,一家人在周末散散心,桃花峪就是一个首选的好去处。我今年春天曾经随从爸爸妈妈四次游览桃花峪。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一月份,那时候整个桃花峪还处在沉睡状态,只有零星的小草安奈不住寂寞稍稍探出了头;第二次去的时候是二月份,那里的草呀、树呀都纷纷换上了新装,变绿了,小鸟也飞回来了;第三次去桃花峪的时候已是四月份,那里的桃花、梨花都争相绽放,漫山遍野都是粉色、白色和绿色,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乍一看,那三种颜色仿佛变成了三条舞动的巨龙,在丛林中嬉戏玩耍;最后一次去的时候,桃花、梨花都已落了,满地都是花瓣,被人踩进土里,连泥土都变香了。

这就是我的故乡—泰安春天的美丽景色。

篇5:关于故乡的春天随笔散文

故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那里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有些人甚至在外面生活还对故乡恋恋不忘,现在就来看看我的故乡吧。

我的家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山村,不要看我们的地方小,环境却非常优美,不信你看。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大地上有了花朵的装扮不在是单一的绿色,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土地是五彩斑斓的,一股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风中还带着一丝花香奔向远方,好像想让所有人都闻到它的清香,山上的树木才刚刚发芽,露出了他那翠绿的嫩芽,土地里的小草也已经探出头来,想要看一看这个世界有多美。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和我的朋友顺着山中的小路到了我家右边的山中,穿过小树林就来到了我们的秘密基地,没错就是山顶,山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非常适合往下冲,我们爬到山顶在上面拿起木头“啊”的一声,我们全部都坐在木头上往下面冲,啊不好,吓死我了,这可真刺激啊!这些话都是我的朋友们说的有好几次差一点就翻倒了,有好几个人都说太吓人了,于是我们又玩了从山上滚了下来,我都说不清玩了有多少次了,到了傍晚我们才回家。月色慢慢吞末我们的秘密基地,今天的月亮十分的明亮。

这就是我的故乡,你喜欢他吗?

篇6:随笔散文:故乡的明月

随笔散文:故乡的明月

秋夜的静谧,总莫名的勾起我无限的思念,我好像独自走在家乡的小路上,看着感受着如水的夜色,听着欣赏着小河里哗哗的流水,那份抹不去的思绪,又在我心中冉冉升起。

月色如银,秋风阵阵,我顺着小路往前走,分明就徘徊在了我故乡的家门口,被思念的愁绪缠绕的心儿,终于在美丽而迷人的夜色里被月儿送回来了。

不知不觉,月亮升起很高了,一缕似有若无的轻云悄悄的掠过月亮身旁,飘向远方。这缕云好像是嫦娥的飘带,也能把我的思念捎向那思念已久的我的美丽的故乡。

微风过处,一丝淡淡的桂花香,渗透在这淡淡的月色里,和着朦胧的秋雾和似有若无的小夜曲,犹如心中缕缕不断的思绪,沿着脚下弯弯曲曲的小路,去寻找那份丢失的思念,去寻找那份心中独有的天地。

佳节已到,节日的气氛已经很浓厚了,看着那包装精美的月饼和堆积如山的各色水果,我偷偷的回到了童年时的一个中秋节。

那时,农村的天空格外晴朗,太阳刚落下去,月亮就如一个大圆盘从东方渐渐升起,到了晚上,月色分外明亮。在亮如白昼的'月夜里,一家人坐在庭院里,品尝着月饼,吃着从南墙边的石榴树上摘来的红红的石榴,吃着从东墙边的核桃树上摘下的核桃,吃着从院中间的枣树上打下的甜枣,再看着那挂在梨树上的又大又脆的水灵灵的梨,那种安静,那种和谐,那种甜蜜的氛围,依偎在父母身旁,听着兄长,姐姐讲那美好而动人的故事,那种幸福的滋味,那种甜蜜的真情,真真让人终生难忘啊!

这是我记忆中最美的中秋节了,三十多年光阴匆匆过去了,父母已不在,十五月难圆,“节日”两字和那轮明月一直深深的刺疼着我思念的心。

如今城市的月亮躲在云霄外,天空不再明朗,夜晚也变得嘈杂起来,于是,儿时的美好记忆也就永远地留在了脑海里。

今晚的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思念的云已经消失了,月儿仿佛告诉我,不要太悲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想开了,心里就豁然开朗了。

温柔恬静的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的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婀娜多姿的柳树投下美丽的倩影。

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现在的夜晚多么美丽,我仍然怀念我故乡的中秋节,依然怀念故乡的明月。

篇7:回不去的故乡随笔散文

回不去的故乡随笔散文

每年的岁末,远在他乡谋生的姐姐和弟弟总会习惯性的问我是否回家。前些日子,姐姐又在电话里问我正月会不会回去。我很干脆的回答她不回,并且直言不讳的告诉她,我如今已不想回去了。听我这样说,姐姐在电话里笑骂我这个人没一点味。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自然界的生灵尚且眷恋故园,又何况有血有肉的人类。我难道就变得冷血了吗?如果真的变得冷血,为什么要在网上频繁的百度故乡的名字?为什么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故乡?为什么听到熟悉的乡音后会感觉如同听到天籁之音?为什么看到来自故乡的物品后眼睛会在刹那间变得晶亮?

这一切告诉我,我并没有忘记故乡。只是这些年,感觉自己和故乡越来越远,回到故乡后却感觉人在他乡。生存的艰辛,让我打消回乡的念头;那种不可言状的落寞,让我感觉即便双脚踏上了那片土地,也回不到曾经的故乡。

的秋天,故乡的天空随着母亲的去世由曾经的蔚蓝变为灰暗。的春天,随着父亲驾鹤西去,故乡不再是我魂牵梦绕的桃花源。

从此,我风尘仆仆的赶回故乡,还会有谁站在路旁双眼望穿?还会有谁在我走下班车的那一刻立马接过手中的行囊?还会有谁在我进屋后忙不迭烧火热菜,生怕饿坏了我的肚肠?还会有谁为我燃起熊熊大火,为我取暖驱寒,并且拉着我的手问短问长?还会有谁静静地倾听我的诉说,哪怕我竹筒倒豆般地说出我潦倒落魄的境况?还会有谁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身体、孝敬婆婆、尊敬兄长、勤俭持家、温和贤良?还会有谁在我洗漱时把干净的牙刷、毛巾递到我的手上?还会有谁在深更半夜起来为我拽拽被角,怕我着凉?还会有谁在我临走前把茶叶、腊鱼、腊肉塞满了行囊?还会有谁在我来时当作稀客迎接、走时一路送我直到车厢?

没有父母的故乡,我下车后只能朝着那一片山丘凝望,望着那座坟茔泪落数行。没有父母的'地方,不再是曾经的故乡。

十七岁那年,我离开了家乡。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故乡的同龄人渐渐很少聚到一起。这些年,我没有见过他们。

当年曾和我一起玩过、闹过的伙伴们,还记得我们曾一起到山上去砍柴,在山上摘野花、野果,对着山风大喊“呜喂”,吃着酸酸甜甜的泡里(树莓)、毛栗子的情景吗?还记得我们在田埂边割猪草,在小溪里捉鱼虾的情景吗?还记得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提着灯笼成群结队地踩着积雪去给每户人家拜年,在人家门口齐声高喊“恭喜你老人家过个热闹年啦,不是粑里(糍粑)就是钱啦,恭喜恭喜,泡砣里(一种米糕)一兑”然后主人家笑呵呵给我们吃的东西,我们则背着布袋里装满了那时农村人过年为孩子们准备的红薯片、米糕……欢天喜地回家的情景吗?

一切都过去了,再也不会重现了。只怕故乡的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现在的孩子们还会成群结队去给人家拜年吗?还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过年吗?我想,也许不会了。再怎么高级的零食也换不来我们那时候的那种欢乐。他们不会去给别人拜年,也不稀罕人家的零食。守着电脑、玩着手机,低着头,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完了。

而一同经历过那么纯真美好岁月的我们呢,还记得一起度过的时光吗?

当年分别时,我们都是黄毛丫头,一转眼人至中年,十多年不相见,还会记得彼此吗?再相逢,会相拥而泣吗?

从路上遇到的乡亲不再热情、不再淳朴的眼神里,我找到了答案;从那年我们为父母迁坟在熟人那里难以借到一根结实的绳索,我找到了答案;从抬棺材的大汉们因为经过了一块油菜地而引起主人不悦的叫喊着要陪损失,我找到了答案。

再相逢,我们也许会同时惊叫,但惊叫过后,便是无言。我想,一定是这样的。

人走茶凉,我那天就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父母生前不是和他们挺要好的吗?父母生前待她们本是不薄的啊,怎么人没了,就忘记了人家的好呢?我从那一天开始,知道了我已经回不到曾经的故乡。

记得年少时,母亲打豆腐时要吩咐我送给左邻右舍,烫粉皮时要我送给东家再送西家。当然,人家也是知道礼尚往来的,同样在她们打豆腐、烫粉皮时,也不忘了送给我们。那时的人相处得多么融洽啊!大家爱到一起烤火、喝茶、唠嗑,如今呢?在路上见了面都懒得打招呼了吧?即便坐到一起,只会问彼此今年在外头赚了多少钱,银行里存几位数,在哪买了房,买的是什么牌子的车,然后是有钱人说得口水四溅,潦倒的那一个到处找地洞吧?还能听到没钱人掀翻屋顶的笑声吗?我想,也许不可能 了。

那我若回去,我又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吗?我不敢确定。

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回不去的故乡是我心中不为人知的痛。曾经的故乡是净土、乐园,现在的故乡,虽然让我平添惆怅,但我又能怎样呢?有生之年,我还是要回去的,因为那里长眠着我敬爱的爹娘,因为那里有我的姐姐、弟弟,因为那里始终是让我无法割舍的地方!

篇8:故乡那条河随笔散文

故乡那条河随笔散文

故乡有条小河,它绕着我们村庄安详柔和地流淌。

我傍着这条小河长大,是这条小河把我孕育、滋养。我坚信我身体的细胞里至今仍含有小河给予的水分和营养。

小河像一棵枝条上缀满果实的大树,连结着山谷里的一个个村庄。小河像一支饱蘸油彩的画笔,涂抹着家乡的田园风光。

河水清澈,卵石斑斓,柔柔潺潺,穿谷绕梁。俯瞰水里,山峦倒影,层层叠叠,苍苍莽莽。树影婆娑,水草飘柔,蜻蜓点水,鱼儿倘佯。天蓝似海,白云朵朵,燕子翻翔。石墙青瓦的农舍,曲曲弯弯的窄街小巷。抱柴做饭的农妇,袅袅炊烟伴着灿烂的夕阳。画卷上既有春天的万紫千红,也有夏季的火爆激昂;既画着秋天的稻黍千重浪,农夫收获的繁忙,同样也绘出了冬季的凌霜傲雪,寂静安详。

我虽然不明白小河究竟形成于哪年哪代,但确信它在这里已是万古流淌。它像一部记录家乡历史的巨著,详细记载着故乡一草一木的变迁,祖先如何披荆斩棘,挥汗垦荒。它一定明白,这一带最初是怎样的荒芜凄凉,后来如何经过代代祖先的垦殖耕耘,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沃土肥乡。它对山村的形成和发展了如指掌,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个迁徙来的人家姓李还是姓王,继而又迁来的姓赵还是姓张……

我曾俯首水面,仔细阅读这部巨著,梦想找到书中这样一个段落,看看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长得究竟是啥模样?我也看到了历史的那一章节,记录河畔道士庙里的'老道士如何设坛布道,对岸和寺庙里的和尚们怎样在诵经种菜中静静地打发时光。书中也还记载着西汉末年王莽的军马如何无情践踏这片土地,魂不守舍的刘秀是钻进了哪个山洞躲藏。我也曾认真地在这部书里寻找答案:河边那块青石来自于哪座山,白石来自于哪个岭,它们的经历如何艰辛,一路走来曾怎样地跌跌撞撞?它们为何如此执着地跟随着这条河,矢志不渝还要继续流淌,即使被撞击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终极目标竟然是粉碎风化成一堆回馈自然的土壤。

为寻找河的源头我曾溯流而上,发现凡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凡成溪的河畔就有村庄。啊!人离不开水啊,村离不开河,这条默默流淌的小河曾经哺育过多少村、多少庄,生息繁衍过多少代祖爷爹娘?

这是家乡的母亲河啊,它同娘亲一样和善慈祥。它以涓涓细流滋润着土地,让它长出茁壮的蔬菜、棉花、玉米、高粱;它把山坡上的青草培育得郁郁葱葱,养得牛羊膘肥体胖;它用哗啦啦的乐曲吸引来无数雀鸟虫蛙,天天为家乡咏歌高唱;它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让少女变得美丽俊俏,让小伙儿长得健美伟壮。

家乡的小河啊,母亲般博大的胸膛。当久不下雨大地干涸时,它能从廋弱的身躯里毫不吝啬地抽取甘露,慷慨地润入田地的喉咙,让片片庄稼摆脱枯萎的恐慌;而暴雨连天,河床爆满时它会倾全部力量吸纳雨水并一泻千里,为的是不让洪水淹没农田和村庄。

家乡的小河啊,母亲般的慈心柔肠。每天早上,农妇们会成群结伙到河边洗衣裳,小河不会厌烦那“梆梆梆”的棒槌声响。男人们爱在夏日午晌到河里洗澡,妇女们则喜欢在夜晚到河里纳凉,儿童们更是不择时段,随时会跳进水里蹦跳嬉闹,搅得小河既浑又脏,即使过河的牛羊随意便溺,宽厚的小河却都不放在心上。它说:“我就是这方土地的血脉,任务就是纳垢吐新,把污浊变成新鲜的营养。”

小河是故乡身体里的一条神经,它能敏锐地感受出乡亲们的痛痒。日本鬼子入侵时,也不知它哪来的一股子力量,小河上游几个峡谷里的芦苇竟比以往长得又高又密又旺,给乡亲们提供了安全躲避屠杀的屏障;在物质极度短缺、人们饿得饥肠辘辘的年代,小河里连续三年突然游来了捞不完、打不尽的一群群小鱼,让老百姓家家都能隔三差五地喝碗鱼汤,以致我们这一带村庄没有一个人因饥饿而死亡。一定也是小河的特殊恩泽,那几年河畔上未被列入集体财产的果树特别兴旺,黑枣压弯了枝头,满树柿子闪着橙红色的光芒。我家那棵黑枣树连年丰收,稍稍弥补了一点常常断顿的口粮。每天上学前母亲都往我口袋里装一把黑枣,让我饥饿时偷偷吃几个,这才能坚持到放学的铃响,也才平稳地度过了三年饥荒。

故乡那条河啊,我怎能不想?我如何能忘?你不仅给了我生命,还为我的成长一路护航。是你在上游的一个山村哺育大了我的母亲,又是你护送着她嫁到了离家十几里下游的这个村庄。母亲在你的佑护下生了我,你仍继续给我幼小的生命提供各种营养。看我长大了一点儿,也学到了一点点文化,你又护送我到更下游的县城中学深造成长。是你给了我学习的动力,也是你帮我树立起不断向上的理想。最后又是你把我送到了大学,走进了最高知识的殿堂,以致我落脚到了大海之滨、大河之旁,你这才无怨无悔地归入海洋。

如今,我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我永远不会把村旁的小河遗忘。小河的风姿已牢刻在我心里,那“哗啦啦”动听的歌声始终在我耳旁回响。尽管离开小河已几十年之久,但确信我身体的细胞里仍然饱含有小河给予的水分和营养。

我经常站在大河岸上对着河水凝望,努力在滔滔河水中辨认其中哪股水是流自我的家乡;我也常坐在大河边的石凳上,仔细聆听轰隆隆的流水声响,努力辨别其中哪个音符、哪段旋律是我家乡小河的歌唱;我也常常走向郊外的田野,抓起一把土捻来捻去,认真寻找由我家乡小河里的石头——尤其是那块青石和那块白石——粉碎风化成的土壤……虽然一次次都是徒劳而归,但我没有绝望,仍然锲而不舍、一如既往。

我常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讲:我的故乡有条小河,它绕着我们村庄安详柔和地流淌。

故乡那条小河啊,我怎能不想?我如何能忘?

虽然年复一年,日久天长,你却不弃不舍,继续默默地流淌在我身旁,一直陪伴着我阅读领悟时代的篇章。

故乡的小河啊,我天天在念,日日在想,你的恩泽我将永世不忘!

篇9:故乡的味道的随笔散文

故乡的味道的随笔散文

临近年关了,人人都回家过年了,我也在回家的车上坐着。看着路旁渐渐远去的风景和周围渐渐熟悉的环境,心里却有些忐忑。

下了车,我独自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身后背着一个包,手里提着一个旅行箱,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远远望去绿油油的麦苗在白雪的衬托下更显生机与活力。

刚进村,便听见阵阵笑语。抬头间就发现,有好些个人聚在一堆,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只是不时还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上前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几位年纪稍大的老年人,在一起听着收音机,烤着火取暖。有些人我都不认识,他们看上去也都有七八十岁了。我只在背后远远地看了一会,生怕打扰到他们。

他们谈得很入神,并没有发现我在背后注视着他们。

继续往前走,马上就要到家了,心里不免有些激动。走到家门口,依旧是窄窄的门框,低低的门槛。迈过门槛,走进院子里,看到母亲正在忙着择菜,父亲仍然忙碌的背影。我笑嘻嘻地说道:“爸,妈,恁们的宝贝儿子回来了。”爸妈先是一惊,然后才木讷地转过身来。妈妈首先反应过来,拉着我的胳膊满脸微笑说:“儿子(儿),你咋回来了?不是说要两天后才回来吗?俺连菜都还没准备好哩!”说着就把我拉到了堂屋,又说:“你在这先歇歇!我去置办些菜!”说完指了指板凳,转身离开堂屋去了。

晚饭的时候,我在饭桌上问:“爸,俺号召哥回来了吗?”爸爸长舒了口气:“那个大学生,早回来了!”号召哥是我大伯的儿子,前几年,考上了哈尔滨大学。“那,俺率领哥回来了吗?”我又继续问道。妈妈接话说:“他也早回来了,你就快些吃饭吧!别这么多话。”说完还不忘瞪我一眼。率领哥是我大伯的大儿子,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去了,现在也算是在社会身经百战了吧。

听完这些话,我不禁一阵眉飞色舞。说道:“明天,我去找他们玩去!”说完我拍了拍手,离开了饭桌。这晚,我睡得十分安宁,是我在外一年都享受不到的。

第二天,我一觉竟睡到了十点多。我迅速穿上衣服,走出了我的房间,向正在忙碌的妈妈发问道:“妈!这都十点半了,你怎么不叫我起床啊!”妈妈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永利啊!我是想你昨天刚回来,想必你肯定累了所以想让你好好休息休息。”我感受到有一股暖流在我体内乱蹿,只是木讷地点了点头,应了一声。

我吃完“早饭”,对父母说了一声,便出门,上当街去了。我来到大伯家门口叫了门,不一会,就有人答应。可开门的却是我大伯,我有些失望地问道:“大爷,俺号召哥,率领哥在家吗?”伯父热情微笑地说:“今个儿,集上逢会哩,这不快过年了嘛!他俩去赶会买衣裳去了。”我有气无力地哦了一声准备离开,大伯见我准备要走就说:“永利啊要不进来玩会儿吧。”我摇了摇头说:“不了,我还是过几天再找他俩玩吧。”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我在当街慢悠悠地走着,和街上来往的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打着招呼。看着街头的人们聊得是那么尽兴,我竟不禁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在这么个弹丸之地竟然可以生活得那么坦然,忽然,我想到老子的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是啊!只有知足者才常乐。多少时候,我也不是常常庸人自扰吗?自己徒增烦恼而已。“我淡淡地一笑低声自喃。

除夕夜的前一天晚上,我正在床上休息,却隐约听到有人在叫门。“启芝老姐,启芝老姐在家吗?”沧桑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我正打算下床开门,却听见奶奶大声地答应道:“在家哩,你等会儿哈,我这都给你开门去。”不一会,我就听见大门被打开的响声。我有些纳闷,心想:这人那么晚找俺奶奶啥事哎。于是就竖起耳朵听,但只隐隐约约听那人说:“老姐呀!真是得谢谢你们一家人呐,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啊。”奶奶笑了笑说:“老妹儿啊,说啥谢不谢的,咱们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呀,谁家没有作难的时候呀。”那人又说:“这筐地瓜给你们,就作为你帮助我们的报酬。”奶奶和她推搡了一番,不得不收下了。

翌日,我起床后,就走向正在灶火里烧锅的奶奶问:“奶奶,昨天晚上来咱家送东西的那人是谁呀?为啥给咱送东西哎?”奶奶看着我笑了笑说:“你问这件事啊!是这样哩,大概一个星期前吧,一天晚上她怀着孕的孙媳妇跌了一跤,流产了。她们家穷得车没有车灯,再说大医院离咱这也挺远。她们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愣是没办法呀,这时你爸刚好开着车干活回来。她们一听有车的声响,二话不说就把她那个孙媳妇抱了出来,话都还没说清楚就坐上车。恁爸,看她们一脸的焦急,又看了看她的那个孙媳妇,恁爸明白了,脚一踩油门就离开了。”我哦了一声,奶奶顿了顿继续讲着:“那晚到了医院,真的好险,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所以昨天她们特地来感谢我们的。”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了看地上放着的一筐地瓜,一眼瞟去没有一个是小的,全都是大的,而且没有一个虫蛀过的。

吃完早饭后,率领哥,打电话让我去他的家,我没多想就去了。到了那里,他却说道:“永利啊!我这有一些不算很久的鞋,你试试能穿下不?”说完就从屋子里提了一个袋子出来。我应了一声说:“我试试吧!”试完后,发现没有一个是我能穿下的'。他见我眉头紧皱便说:“算了,既然穿不下就都扔了吧!”我站了并没有接话,一会他又说:“帮我打扫打扫房间怎么样?”我没有接话,打量着这座新房,实在是不堪入目,吊灯在天花板上悬着,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掉下,宽阔的沙发上铺满了尘土,墙壁上还粘着若隐若现的蜘蛛网。算起来率领哥不在家住也有三年了吧!他总是到处闯荡,去年结了婚,房子就是那时候盖的。可不到一年离了!从那以后,这座房子就空着了。

他见我没有理会他,又说:“算你为我打工的,干完这些给你二百块工钱。怎么样啊!”说完后还对我挑了挑眉。我淡淡地笑着说:“你咋不找俺号召哥给你打工哎。”率领哥叹了口气说:“那个大学生才不肯给我当打杂的哩!他说,他是大学生,能为你打扫小破屋吗?”我又说:“你没给他说,给工钱的事吗?”率领哥说:“说啦!那人太贵,请不起呀!”我没有说话,打量了这周围的一切后转身准备离开。“永利,我给你四百你看行不?”我淡淡地一笑头都没回地说了一句:“再说吧!”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虽然路不平整,坑坑洼洼,我依然走得坦然自若。边走边想:若是他没说工钱事,我兴许会帮他的。又想起率领哥复述号召哥的话,实在让人厌恶,突然又想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自那天从率领哥家回来以后,他再也没有提起找我帮他打扫房间的事,也没有再见面。直到大年初二那天,我姑姑一家来走亲戚,我们才再一次见面,那天是我在故乡呆着过的最痛快的一天。

中午,俺家的院子里。姑姑、姑父、表弟、小表妹、率领哥、号召哥、俺爸、俺妈、俺奶奶和我围在桌子周围吃饭。有说有笑的,十分热闹。小表妹好像今年还不到十岁,在姑姑旁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一会要吃这个菜,刚夹到这个菜,又闹着要吃那个菜。看着姑姑“忙碌”的样子,逗得我们大家哈哈大笑。

吃完饭后,我们一大家子人开始唠起家常来,当然,他们年纪大的分为一批,我们这小一辈的分为一批。

“小表妹,你读过四大名著吗?”率领哥调侃似的问道,“当然看过了!”小表妹自信又有些得意地用稚嫩的嗓音答道。“哦~”我有些惊讶,问道:“那你给我讲讲《水浒传》吧!”小表妹想了想说:“不就是,唐僧四师徒把贾宝玉逼上梁山的故事嘛!”“哈!哈~”我们几个都笑得前俯后仰。表弟又说:“妹妹,这都是啥哎?谁教给你的?你都整岔劈啦!哈~”说着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天下午我们都笑得肚子疼,不仅是因为小表妹语惊四座的话。我们还聊些历史人物,他们被我逗得也喜得不得了。

我的故乡,不仅人善景美,更夹杂着许多许多让人回味的滋味。

篇10:故乡的枣树随笔散文

故乡的枣树随笔散文

清早,在大明湖西南门不远处,嗅到了缕缕浓郁的香味,甜而不腻,沁人心脾。我很好奇这香味在哪里,于是就睁大眼睛努力地寻找。在一座小桥边,终于看到了那香味的来源,原来是一棵长在石缝里的酸枣树。这棵树的力量可真大,因为常年累月地生长,把一块大石头从中间撑开了,是明湖的一道有名的风景,叫做“竖棘开石”。我在佩服酸枣树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细细打量着那些朴素的枣花。小小的米粒儿似的小花,点缀在浅黄色的枝条上。树叶是翠绿的,长卵形状。花儿和叶子相间,虽然普通却也很美。我醉心于这有些熟悉的香味,靠近那些小花朵,贪婪地嗅着这香甜的味道。这味道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不知不觉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亲爱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齐河县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是我最难忘的家园。我小时候,村子里有很多枣树,那时枣树是最普通的树种。枣树木质坚硬,很好成活,所以各村各户都喜欢种植。再就是大枣很好吃,那时候物质贫乏,枣子既可以卖钱,又可以满足我们这些小馋猫的口欲。

每年的五月份,我们的村子都会沉浸在枣花的香气里。黄色的枣花开放,就像一粒粒小米附着在绿叶间。那些花儿太普通了,和杏花桃花相比,它们简直太渺小了,也许算不上是花儿。可是枣花一点儿也不自卑,仍然生机勃勃地开放在绿意盎然的五月。枣花的香味浓郁,你静静的站在枣树跟前,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清爽的香味会瞬间穿过鼻腔进入心肺,好闻极了。

枣花开放会引来许多蜜蜂,这些小精灵嗡嗡的在花丛里忙碌着,采完花蜜就飞进蜂房里,养蜂人会制作出好吃的枣花蜜。枣花蜜味道甜美,养血安神,润肺止咳,是蜂蜜中的.上品。每年五月份妈妈都要去养蜂人那里买枣花蜜,香甜的蜂蜜兑上温开水,喝一口口舌生香,味道那叫一个美。那时候的人实诚,蜂蜜里不加糖,真是纯天然的营养品。不像现在,就是在蜂场买的蜂蜜,也没有了从前的纯正味道。

小时候的我们是好奇的,即使是这不起眼的小枣花儿,也会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在枣树林里玩耍。我们仔细研究过那些细碎的小花。那些花有五个花瓣,嫩黄的就像小小的星星。后来我们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苏轼的《浣溪沙》,诗中写道:“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才知道这极朴实的枣花原来在教科书里也能找到它的影子,感觉很自豪,为我们村的这些枣花。

枣花虽然不如别的花惹眼美丽,但它却是很踏实的很可爱的。它们不像别的果树会有谎花,每一朵枣花飘落后都会努力长出果实。刚长出来的小枣子就像细细的针尖儿,绿绿的,还带着绒毛。五月的天气,雨水会逐渐多起来。那些针尖似的小枣子饱吸了雨水,长得飞快。几日不见,再见到枣树时,会看到枣子已经长成圆圆的样子了,就像玉米粒那么大,不过它是椭圆的青绿色的,很调皮的藏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挑逗着馋嘴的我们。这时枣子还不好吃,嚼在嘴里只有一股淡淡的青涩味道。在我们期盼的眼神里,枣子一天天长大,大约到阴历七月份,青色的枣子开始发黄,渐渐的红了半边。如果这时候摘一颗枣子,味道已经是脆脆甜甜的了。

老话说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枣上房。八月十五之前,枣子基本红透了,红彤彤的枣子在风里摇荡着,就像一颗颗红里带紫的玛瑙,挑逗着我们的味蕾。我们这些小孩盯着树上的枣子,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有时趁大人不注意,我们会拣起小石头丢到树叶里枣子上,石头落地也会带下几颗枣子,小伙伴们欢呼着一阵哄抢。抢到的很得意,有时顾不上擦擦土就塞进嘴里。抢不到枣子的小伙伴也不失望,拿起小石头继续往枣树上丢,然后又会落下几颗枣子。如此这般,我们一帮小丫头也吃也玩,高兴的不亦乐乎。等到家里大人有空,一声令下今日打枣,就是我们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我们家院子里就有一棵枣树,枣子成熟了,爸爸会拿出一根长长的木棍打枣。我和弟弟拿着篮子,在树下捡枣子。一个个枣子被爸爸打下来,有时会砸到我们头上或者背上,我们也不怕疼,依旧嘻嘻哈哈地捡着枣子。看着篮子里紫红的大枣,我们一家人都乐得合不拢嘴,丰收的喜悦荡漾在爸爸妈妈的眉稍和嘴角。

刚打下的枣子很新鲜,甜脆可口。妈妈会精心挑选出没有瑕疵的大枣,在干净的盆子里倒进一些优质的白酒,然后把挑出的枣子一个个放进酒液里洗澡,洗均匀后再仔细地放进预备好的坛子里封存。大约十五天左右,枣子就醉好了,我们管这种枣叫醉枣。醉枣的味道绵软香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大人孩子都爱吃。有时妈妈会把醉枣放很久,过年的时候拿出来招待客人。说起醉枣,我还是觉得我的大舅妈做的最好吃。每年春节我们去舅妈家里,她都会拿出存放的醉枣招待我们。舅妈家的那颗枣树上结的枣子和我们家的大枣不同,是一种叫躺枣的枣子,做出来的醉枣味道更好更纯正。可惜舅妈已去世了,这辈子再也吃不到她的醉枣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怀念那种味道,怀念舅妈慈祥和蔼的笑容。

打下的枣子除了一小部分腌制醉枣,其他大部分会被放到房顶上晾晒。如果家里的枣树多,还有一部分枣子买给做蜜枣的作坊。蜜枣上有许多小裂口,因为制作时加了很多糖,所以吃起来特别甜。妈妈喜欢买些蜜枣煮稀饭,煮出的稀饭都是甜甜的,味道特别好。枣子作坊除了蜜枣,还会做熏枣,制作方法我不清楚,但是知道口感很好,是黑色的,吃起来韧性比较好,也很甜。

枣子营养丰富,具有养颜美容,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妈妈年轻时有些贫血,就把干枣在火上烤一下泡水喝,据说效果很不错。枣子除了生吃,还可以做枣窝窝和枣馒头。过年的时候妈妈会用黄黏米做枣窝头,绵软可口,香甜美味。只是黏米不好消化,不能多吃,吃多了肚子会胀气。

簌簌衣襟落枣花,一阵清风吹过,米色的枣花飘落在我的肩头和头发上,惊醒了回忆中的我。故乡留给我的记忆是美好的,就像今天遇到的这些可爱清香的枣花。愿岁月安好,故乡的枣花会一直开在我的心灵深处,永不凋谢!

篇11: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故乡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故乡(一)

在北方,看见叶落絮飞的景象,便想起故乡,我的故乡在四川南方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那里有山的绿意和水的清凌,时常让我魂牵梦绕,寤寐思服,那是一个小城,无论是大江或是小河,一到了这里便舒缓下来,那水的样子,伴着年轮缓慢地流进我的心里,长成梦的模样,若影若现,周围的小山和丘陵间常常在薄雾中延宕,这样的景致让我对故乡有些许的期望,期望她更加的温润,清亮,仿若是山里的摩登,或若是城市里的乡村,近年来,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隔上一段时间,回到故乡,那里的变化,越来越让我感到亲切,而在以前的时候,这样的感觉是没有的,假期结束后,当我离开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愁绪和思量,但是,在北方呆久了,每当看到季节的变化,风里冷冽的气息,黄叶飘落满地的时候,心中故乡的蔓藤,像花儿一般在渐渐绽放,令我生出诸多的惆怅,来对映生命的眷念,思念就像长了翅膀,便在瞬间,回到故乡;

在南方,我的故乡,有众多的山峦掩映着绿色的衣裳,山下的河,像温柔的女儿,守护着那岸边的万家灯火,像神女峰的坚持,延续远古的梦想,河的蜿蜒,水的潺潺,在两河间的狭长地带,孕育了一方水土的儿女,生长出许多青绿,在蓝天白云与广阔的田野间弥漫;那里有农田的稻香,有瓜果的芬芳,有菜籽的金黄,有蚕丝的曼妙,还有那城市里的现代化大道与老城之间交映的历史和文化,当夜的黑来临的时候,河上、岸上的灯火,繁衍南方不尽的妩媚和安逸;

故乡的酒,散落在陋巷的酒馆里,酒馆里有简单的条凳,红黑相间的方桌,还有那酒缸里透出的味道,纯纯的,散发着谷物的绵柔,流连的芳香,酒馆里的人,或是乡里的农人,或是小街上的商贩,在川南俚语中,古往今来、奇闻异事、花鸟虫鱼、世界万象,如江水汩汩不息,仿若世界的今天,在酒与话中,变得这样的具象;偶尔的插科打诨、夹杂着对老板娘的戏谑,下午的时光在一个日头下,慢慢的地走向黄昏,斜进的阳光,照耀着尘埃,时光仿佛凝固,一切变得如此的静谧和安详,那样的日子,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此前的情景,飘若回声,过了,便是一晒;

时光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故乡的平凡世界里,有的是人性美好的和百姓的善良,那里有太多的温存,用语言或笑声,来回应一点点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厚重;

向南便是赤水河,那里有泸州、宜宾这样的酒城,或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故乡的微醺,便多了几分媚态,夹着川剧的高亢和撕裂,动人心彻,我常常穿梭在故乡小城的各类小巷,思考着这简陋设施的酒肆,里面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和流淌着的关于酒的传奇;尽管在现代大都市概念中,那样的里巷渐次凋零,而我或许在某个清冷而微风习习的日子,去寻找故乡的味道,这味道中的酒意,在心里早就酿造好了,等待着某个时刻,散发开来,回应那些清晨和傍晚,在那里有我儿时的记忆,和对故乡无尽的缠绵;

故乡的寺庙,在晨钟暮鼓中,已越千年,九宫十八庙,就是故乡对寺庙的尊荣集中描述,那里有太多关于佛的故事,有太多关于观音的传说,无论灵泉寺还是广德寺,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寺庙的经典建筑,做为“西来第一禅林”的广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多少年,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早年间,我常常看到进香路上的鼓声和钵声,在无数老幼妇孺的虔诚中,延续着每个人的祈望和膜拜,无论严寒或是酷暑,那朝圣的路上,行者如一,络绎不绝,千年如斯,而那些在高堂大殿上的佛,伴着金钟的颤声,在山中古刹传播大音希声的彼岸智慧;

而另一处佛地,则是灵泉寺,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灵泉山,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庙依山而建,苍松古柏,绿树成荫。山间有一泉,色碧味甘,终年不溢不涸,名曰“灵泉”,据载,苏东坡曾于石壁题书“七泉”一首,现已不存。灵泉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时寺号为圣佛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后,寺方以山名,无论毁坏还是重建,期间历代虔诚的佛教徒,在这盘山的路上,守望天国的声音,期许传递出生命的永恒,那些看起来粗布长衫的老弱妇孺,在朝圣的路上,守望一份平安,以延续家庭的鼎盛与和睦;

故乡的书法,穿梭在现代与古代之间,尤以蓬溪的书法为最,我曾经看到了书法之乡蓬溪的文化风起,一个亭台、一个楼阁、一个小桥、一个回廊,都是那样的墨香连绵,笔走龙蛇,意蕴若兰,那是黑色的艺术,在黑白之间的一次纵情奔放、或是一次人性燃烧的烈焰,交织的意象,在技术和艺术之间,留下太多飞白,让想象的空间得到了释放,那是动与静、黑与白、空间与时间等流向的表达,那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他的未来,有音乐的灵动、有诗歌的悲喜、有山水的跳跃,那是一个人对世界的一次巡礼;

山水的空灵,孕育了人性的清高,那些在书法路上的行者,保持着千年如一的姿态,守望者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每当看到各地的书法作品,心里闪耀的还是那故乡墨池里,溢出的墨香,那是不忘的记忆,那是故乡这片土地,对我成长的洗礼;

春天的时候,无论是阳光明媚或是风清水绿,坝上的风景在田埂间舒展,油菜的黄,连片似的,向着阳光奔跑,那是希望的微笑,那是金灿灿的绿,长在农人的烟袋里,流在水牛的呼喝中,还有那些乡间相望的鸡犬之声,透过薄雾的清晨,传递着收获的吆喝,从青砖黑瓦的农舍里,溢出的炊烟,夹着这南方的晨曦,四处蔓延开来,一份宁静和安详,让人长久的思量;

故乡的河,无论如何都是我无法回避的记忆,70年代在城西修了一条人工河,取名叫渠河,那是从渠江顺流而下,到了我的家乡便决堤围坝,沿着船山的脚下,水草相间的绿,是我对它长久的记忆,那是我童年的乐园,那是我对河流第一次的感知,那是对游泳概念的见证,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在渠河的川流不息中,沉淀了太多的故事,今天,它变得很美,但是,我发现它老了,像个安静的中年妇人,静静地流淌,我想它一定会怀念它过往的青春和繁华时节,今天,它被现代灯光的修饰,变得时尚而美丽,却失去了往昔的喧嚣,它的静是一种失去或是得到,让年轮给它一个答案吧;

人到中年总是想起过去的事,对家乡的热烈是近年开始的,每次看到故乡的变化,心里的感觉总是随着它的变化而起伏,欣然中那份浅浅的遗憾,总是在不经意间流动,过去的东西未必全好,但是,未必全不好,看见蜿蜒的滨江路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看见涪江沿岸,垂柳掩映、游人如织,看见连接中心岛与岸边的船,在来来回回之间奔忙,我觉得故乡在现代节奏中,疲于应付,难道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是故乡现代化的结果?我想故乡的美一定在人的心里,在每个灿烂的笑容中,甚至在家人相聚时浓浓的蜜意中,人的幸福应在故乡的梦里有一平平淡淡的模样,是每个人需要的温暖。

关于生活随笔感悟之孩子,你要知道(二)

孩子,你要知道,学无止境。世间上还有许多许多你不懂得的道理,要你去学。你要不恥下问,虚心学习,即使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也要不厌其烦地慢慢探究下去,可能会有另一个不同的答案,让你的知识更丰富,亦能扩阔你的视野,也要做个学习的好榜样。

孩子,你要知道,不要对你爸妈的苦口婆心觉得厌恶,他们也是为了你好。一直以来,父母为了给我们良好的生活,也花了不少心思。父母悉心照顾我们,为求我们能健康成长,可他们却一天天地衰老,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但仍惦记着我们。这伟大无私的爱,我们要好好珍惜,将来亦要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孩子,你要知道,除了自己,还要为別人着想。不能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別人。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事物,试一试站在別人的立场里想一想,这些是让你迈向美丽真挚友谊的第一步。

孩子,你要知道,要知足。拥有太多並不是好事,不能得寸进尺,还要懂得分享。固执地占据一样东西,只会让你更寂寞更孤獨。你不能拥有所有美好的事物,亦无法操控全世界,就算有更慾望,最终你还是会失望。拥有自己该有的东西,才叫值得。

孩子,你要知道,要能捨能离。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注定了就不会改変,所以你学会放手,放开不属于你的一切,就是拋下心中的包袱。可能你的決定,能让更多人幸福,又或许你今次的放手,能有意外收获,取得更美好的事物。有时侯不再固执,亦是一件好事。

孩子,你要知道,自己争取回来的幸褔才是叫幸褔。用自己的努力去达成自己的梦,是特別有成功感的。成功你会高兴,而这些,都是幸福的源头之一。

孩子,你要知道,不用太在乎別人对自己的看法说法,要相信自己,支持自己。做得好,別人会赞赏你,也会对你改观的。

孩子,你要知道,你是为自己而活。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让自己后悔了。

孩子,你要知道,要学会接受和纠正自己的缺点。不要自暴自棄。別忘记,每人也不完美,你除了有缺点还有优点,这是你的特別之处。

孩子,你要知道,做事要全力以赴。不只是为自己,还是为別人。

孩子,你要知道,不要辜负別人对你的期望。別人之所以会对你抱有期望,是因为別人对你有信心。若令人失望了,那就失去別人对你的一份信任。

孩子,你要知道,我也希望你会知道。世事无常,最重要是借鑿过去、把握现在,決定未来!

篇12:故乡的告别随笔散文

故乡的告别随笔散文

我与故乡有两次告别:一次是我离去,一次是它走开。

坐在回乡的火车上,盼望着再见到青山如画、绿树成阴,盼望着与之前未能好好告别的朋友叙旧,盼望着,盼望着。

“这,还是济南吗?”刚下火车的我面对曾熟悉的城市一脸茫然。“这几年济南变化可大了。”姥爷语气平和地说。但我却不认同。济南的样貌虽与上次告别时无太大差别,却让我感觉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就像一杯水,喝了一半,又添了一半,但这杯水还是从前那杯水吗?

我慢慢走在昔日玩耍的街道上,想找到曾经的痕迹,但事与愿违。原来的石板路与葱郁的草地已被一排排冰冷的围栏隔开,儿时精心设计的“竹林小屋”已被无情地砍掉大半,还有以前常去爬的那棵芙蓉树,“用手勾住树枝,脚蹬住树干,再用力转身一跃,攀上最低的树杈……”爬这棵树的秘诀早已烂熟于心。从前这棵树的高度刚好能让我爬上去,而今我长高了,但树长得比我慢,以前总结出来的秘诀不灵了,无奈之下,只得告别而去。

满怀期待地见到了曾经无话不说的好友。我们都长高了,容貌与记忆中的一样。我们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故乡的苹果一边交谈。问问近况、问问学业、问问原来的同学们过得怎么样,可几句问候之后发现已无话可说,手中的`苹果也味同嚼蜡。我安静地看着她,她也意识到气氛尴尬,低着头,一下一下摆弄着桌上的书,时不时翻一翻,像要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我看到她拿着书的手攒得更紧了,是啊,我们连学的课本都不一样了!仅有一次短暂的告别,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她小声地挤出了一句“你回北京时跟我说一声,我会去送你的”。她尴尬,我亦然。

记得在火车上,我盼望着这次离开能有一次正式的告别,可没想到,这一次,济南一下子就离我而去了,飞快地、疯狂地,就像几年前的我一样,甚至连告别的机会也没留给我。

没想到,我在成长,济南也日新月异。或许因为我没陪它一起成长而不愉快了吧,甚至不愿再充当一次游子怀念的故乡吧。几年前在猝不及防中我匆匆离开了济南,如今,又在身不由己中匆匆告别。

这次告别的过程让我刻骨铭心,因为我告别的,是旧日的美好时光。

篇13:故乡随笔

故乡随笔

犹记儿时望月,疑月为何物,似苍穹遮天蔽日眼,又似九重仙宫琉璃灯,甚似莹润白洁无瑕玉。

夜里独行,月如影随,且走且停。走累了抬头望月,发现似乎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不远不近,它总在那里,不离不弃,默默相陪。

我曾以为它会一直如此,但长大后的我或许变了太多,变得太不讨喜,以致连月亮也遗弃了我。每每欣喜抬头望那墨染的天空,它却总藏在厚厚的乌云之下,不愿与我相见。

它对我失望了吧。

我常在想,广寒宫里面当真住着嫦娥吗?如果当真,那这位多情的`美丽女子定是十分孤苦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她留下眼泪,空哀叹啊。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你当真悔了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再长大些,离了家乡,月便成了一种牵挂。明明还是一样的月亮,不会有第二个,心里还是觉得此月非彼月,孩子气固执的想着,我家乡的月亮定是要大些漂亮些的,才不是这个呢。

小时候,我在父亲背上看月,觉得最美就是它。长大后,我和好友在月下谈起往事酒醉流泪,突然觉得最悲就是它了。

佳人望月想情郎,浪子望月思故乡。

战士望月为国殇,诗人望月生惆怅。

如今你又在何方,抬起头望到的月是何模样,你又是悲是喜,是痴是忘。

我还在远方,回不去的故乡,月圆人未圆,殇断肠。

篇14:看不见的邻居散文

看不见的邻居散文

大年三十,我们贴上春联和斗方、挂楼钱之类的东西,就蜗居在家里剁馅儿包饺子,说说笑笑,等着穿新衣服,放鞭炮。唯独父亲还在院子里忙碌着呢。大门旁那块青石上,他要贴上“青龙大吉”,西北角那几棵椿树上要贴上“根深叶茂”,窗户与大门之间的砖柱上会贴上“春光满园”,当院贴在一爿木板上的“天地爷”两旁会贴上“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河”,房门旁的土地爷窑上会贴上“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小平车的辕杆上会贴上“日行千里”,堂屋里那一溜瓮上会贴上“五谷丰登”,最后返回家里,在炉台侧上方的灶王爷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才很满意地舒口气,说:“可以过年了。”

每年过春节,父亲都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儿女们,除了左邻右舍,在那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一班邻居在那儿住着呢。而且从他虔诚的态度,和书写在梅红纸条上祈求、称颂的内容,可以看出,那不是一般的街坊,而是手握大权的“大婉”。给他们你只能曲意逢迎,得罪不起,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后来年龄大了一点,活动半径大了,胆子也大了。但始终有些地方不敢去,有些事不敢做。现在想来,那些地方和事情,都与非正常死亡而变成鬼的人或成精变怪的'物有关联,由于这些人和物,我们要么亲眼见过,要么熟悉他(她)的家人,所以,他们做的“崇”,威慑力就很大。那时候,农村里有没有路灯,一到夜晚,到处都是黑觑觑的,一堵墙,一棵树,一个麦秸朵,一条狗,一头牛,在我们的眼中都可能幻化成青面獠牙的鬼或美艳无比的精怪。不知什么原因,大人们还总在不断的强化这种效果,茶余饭后,劳动间隙,人们麋聚在一起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鬼”上或“精”上。

聊的人津津有味,绘声绘色;听的人聚精会神,心惊肉跳。

除此以外,“集体”还安排我们系统地听鬼怪故事。

那年月,村里平时没什么文化娱乐,只有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打锣鼓闹红火和仅有几次的公社组织的电影放映,能给人短暂的欢乐。按理看戏也是一种享受,但看戏要买票,只有值勤人员和帮剧团打杂的人可免票,村里人只舍得掏钱看一两场,大多的时间是在场外转悠。再就是偶尔有耍戏班耍猴的光顾,完了还要挨门挨户讨些粮食和吃食,村里人是勉强接受的。唯一不用花钱且能经常欣赏的就只有听说书了。

对于生产队来说,,全队几百口人的耕地全靠牲畜,牲口自然成了宝贝,那头牲口怀了崽,从队长到饲养员,耕地拉车时也照顾,吃草料也偏待。倘产下新崽,为了祈求平安,便于管护,队里再困难也要拿出几十斤粮食请人说段书,全村人也跟着乐呵乐呵。生产队给些玉米、豆子之类的食粮,算是说书人的报酬。说书的成员多则五人,少则不过三两人,基本都是又聋又瞎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靠说唱养活自个。

届时,吃过晚饭,我与有海、朱虎们就一溜烟奔向饲养处。散发着牛马粪味的饲料处的当院摆着一张桌子,上岁数的老人早已围桌子周围,各自坐在自带的板凳上唠嗑。不一会儿,妇女儿童坐在靠前的位置,青壮年们围在四周站立,那不太大的饲养处场院黑压压的全是人。那些劳累了一天的庄稼人得到了暂时的松懈,男子们吸着旱烟,烟袋锅的红光一闪一闪,满场的呛味;我们小孩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不知碰到了那个男人的要害处,召开一顿喝责;小伙子们打忽哨,说俏皮话,逗得姑娘媳妇们嘻笑声嗔骂。直到队长带着说书的人进场,坐定,人们才有了些许的安静。

队长宣布开始,紧接着说书人的三弦弹起,刷板响动,先说几句开场白,无非是“我们今天来到X村,给大家说段评书”或“父老乡亲静一静,我们说书大家听”之类的。然后再来一个小段子,说书便正式开场。

说的内容大多是紧跟形势的顺口溜,自编的小段子,也唱段蒲剧,道情,眉户的小段子,也充满了“革命”的味儿。尽管说书人摇头晃脑,嘻笑怒哀,表情夸张,但人们逐渐就没了兴味,听众的声音很快就盖过了说书声。不知谁喊道:“来段古的。”“就来段聊斋,不然扣住四音子不让走!”好多人附和。队长崔百川磕掉烟锅里的烟灰,胡茬围一圈的嘴巴,说:“就你的话了吧,聊……聊……斋。”众人欢呼。于是我平生第一次走近了蒲松龄……

在经历无数个惊悚和无限遐想的夜晚,我们成长为戴红袖章的红卫兵。我们拆庙毁像,砸狮子、捣房脊,把一切牛鬼蛇神挤出了我们的脑海。

在我烧掉我家祖宗牌位,抡起斧头砸土地爷窑的时候,父亲暴怒了,他说:“你们是一群疯子!有你们的好道!”

现在想来,没有神鬼相伴的路子,实在不好走啊!

翻开中国的历史看看吧,有多少帝王将相,想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老百姓!村里人,没有与你对抗的力量,不得不佯装着很恭敬的样子,背诵他们那一套,把他们那一套,写在墙上,刻在碑上,但他们在心里却不买账。他们鞭策自己,教育儿孙,自有他们的一套。他们尊奉的那些神或鬼,凝结着他们的信仰和道德追求,他们尊敬这些神和鬼,愿意与他们祖祖辈辈为邻,任何强加给他们的意识形态都是长久不了的,也是可笑的!

草木需要的是充沛的雨水,而不是滚烫的开水或岩浆!

篇15:爱你,假装看不见散文

爱你,假装看不见散文

雨水滴答着,泪水从眼角滴在手面,心却像海浪过后的水面,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你我是在高二相遇,相识,相知,然后分开……

曾经的我们,在同一教室里,你在前面我在后面,我总会用笔头戳你的背,挑衅地说道:“到底这道题你会不会啊?!”

曾经的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一起倒步行走,你要牵我的手,我迅速躲过,假装没意识,不让你牵。

曾经的我们,在同一班里,却掩饰我们的关系,在众多同学中偷偷寻找彼此的眼光,然后相视,偷笑。

曾经的我,会发脾气,故意请假回家不回学校,你想我了,打电话:“你回来吧,我想你了。”

曾经的我,病后不想打吊瓶,你会像小孩子一样,撒着娇:“你要是再不打吊瓶,我就不吃饭了,我们一起扛。”

曾经的我,懒得不想吃饭,你每次都会把买好的饭悄悄放到我的抽屉里,然后趁机把头转向我,撅着嘴,示意我必须吃完。

曾经的你,上课的时候,会悄悄把脚伸向后面碰着我的脚丫;下课的时候,会在我的手心里画笑脸。曾经的你,出现在那一段时光的每分每秒。

可是偏偏在这时候,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你却有机会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而那片天空没有我。你可以不考试,不面试,就可以去国外学习发展。

我茫然了,害怕了,害怕你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这得之不易的机会。

我躲着着你,不上课,不去学校,不回信息,不接电话。发现没有你的.世界是那么冷清。多少个孤独的夜晚,我总是想冲动地告诉你,我在乎你,我喜欢你。但是这些只能转化为泪水,悄悄消失。

楼道里偶然的相遇,我故意躲开,假装看不见,假装不知道,假装不认识。躲开你的眼神,你的肩膀,低着头,错过。

你哭了,假装看不见;你沉默了,假装看不见;你等我,假装看不见。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自欺欺人,但就是假装看不见。你的一切,看不见。我的一切,与你无关。

你走了,留下给我的365封信,把一切都带走了,却留下我们的点点滴滴。我承认我哭了,而你没有回来帮我擦眼泪。

你走了,带着我时刻的思念,消失在我的世界。

两年后的今天,我收到你的短信:“我恋爱了。”我却带着泪笑了。

也许,余下的时光,再也不会遇到你,不会遇到学生纯真年代的爱情,不会经历不说我爱你但却快乐的日子。唯一的是记忆中留下类似小说中静秋般纯洁的感情,我知足,因为爱,一切值得,所以,假装看不见。

篇16: 看不见的城市散文

看不见的城市散文

走在光影交错的路上,总会望到一眼望不见边际的城市,我身处繁华其中,喧嚣的街道,浮光掠影一次次在身边跳跃着,站在高处望远处,也会有无数的灯灭去,会有无数的灯同时亮起,也像辛弃疾青玉案里所说的,灯火阑珊,但我寻不到一个她,更寻不到,那个宁静不吵杂的,容我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我寻不到,我看不到。

相约三五好友,下课后去唱歌,我们匆匆应付完晚饭,要做的也只是唱歌,其实我是讨厌歌厅那种环境的,太多绚烂的灯光显得浮躁,遗失了光原本的朴实无华,但我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也享受纵声歌唱的快乐,那些压力,那些如垃圾一样,在心底遗弃已久的坏情绪,需要这样一个消遣般的方式释放出去。可如今的我,即使为了放松,为了能更好的去追梦想而来到这里,但仍然会想起曾经,那些浮华刺激,到充满着隐隐不安的日子,像是阳光下的.泡沫,五颜六色是好看的,但随着时间会慢慢变灰,然后破碎,然后寻不到一点痕迹,于是我便开始讨厌这些不真实,讨厌这些披着光鲜外衣的东西,我想有一个安静的,朴实的,纯粹的地方,能让我纵情去奔跑,让我安心思考,但世事多事与愿违,寻得到是福气,寻不到也不得不随遇而安。

我声嘶力竭的唱着,像是一只穷凶极恶的狼,我喜欢这种透支力量呐喊歌唱的感觉,既然找不到,我也可以通过我用生命,用情感喊出的声音博得别人的注意,是浮夸吧,是虚荣吧,但又怎样呢,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声音渲染破坏着那些可贵的宁静,我又何尝不能,我寻不到那个安静的城市,连能远远望到的权利都没有,得不到便去破坏,是人性本恶的理论,但也是人性本善的克制,我纠结着,我改变不了这里,我得不到那个安静朴实的城市,有一种无力充斥着我的身体,仿佛渗进了骨子里一般,唱罢,我也走出房间,静静地在外面点一支烟,静静忍受着周围电音交杂的吵,想叫但没有力气,我只能听着,看着。

你需要什么的时候,那些东西总是消失的很快,烟燃尽了,心情却依旧不能平复,我走进房间,空气里弥漫着机器的声音,我不想多留了,也逃走一般叫上朋友离去,在路上,依旧是别人眼里繁华的夜景,总是应该说点什么,毕竟离别总是很快来临,相聚也总是短暂,我太小,看不透这座城,所以我奢望简单的,安静的,不要太多繁华的,没有太多规矩的,我是贪婪的,明知没有,却倔强寻找,只是满足内心渴求宁静的欲望。说好要走回去的,但是忽然好想睡去,也可能是因为上午刚读了梦夜兆,便像大多数避世的人一样,渴望在梦里寻找现实中得不到的,可我又能像大多数正常人一样生活在这座城,我开始迷惘,甚至不能把自己完整的归类,但想不通的事太多索性就不去想,起码我和他们现在相聚,路会变,城会变,人会变,情会变,来日方长,想太多也为时过早,我们还能好好的走在这条路上,还能好好的活在这座城里,那就活下去,走下去吧。

我们笑着,我们走着,周围的喧嚣也似乎与我们无关,但总能有些东西打破什么,一个家里的电话,我不得不停下来,我应付着,也幸福着,我庆幸我能有一座城,我突然低声问父亲,现在还有哪里是安静的吗?电话那头沉默好久,他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去过的靖边盆地吗?那也被开发了”,我无言,似乎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是的,它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人变了,所以城变了,所以世界变了,接着他说“安静的地方,你是找不到了,但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那份安静没有,但我希望你心里能有”。我笑了,他听见我笑,便也跟着嘿嘿笑了,我道了句晚安,挂了电话,现实寻不到的在梦里,那是自己潜意识编撰的童话,虽然找不到,奢望也不是错的,心里若是能有一座安静的城,那行走于繁华之中,也是心如止水,能自得其乐,我想我懂了,我想,我再也看不到那座城,因为它在我心里,而我可以在它和繁华之中来回奔忙,我想我会快乐,我看不到它,但我,找到了,我笑了,也像回到儿时一般,大步迈了出去,继续说笑着。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它们在我笔下流淌,心里的城也起了一阵温风,落了一片细雨,我仿佛听到合欢花悄悄绽放的声音,仿佛听到,宁静特有的美妙乐章,我想我这一生都看不到这座城了,因为我生活在其中,伴着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爱的人,再也望不到了,但已不重要了,我静静地倾听,抚摸,欣赏,感觉着,这座城,我所奢望的,和我同样的心跳,带着同样的信仰。

篇17:二十年后回故乡随笔散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随笔散文

眨眼之间,二十年过去了,在米兰工作的我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浓。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因工作繁忙,我已经二十年没有回过故乡了,今年是母校建校150周年,我收到了母校的邀请,将前往出席庆祝活动。终于要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了,心情好激动啊!

在飞机上,我想:现在回故乡都可以直接坐飞机了,故乡应该早已不是我所熟悉的老样子了吧?心里对家乡的变化充满了期待。经过几小时的飞机,飞机终于降落在了家乡的机场,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镇沅。

走出机场,我立刻打开手机叫了豪华出租车,司机有礼貌地说:“请问您要去哪里?”我觉得这个声音非常熟悉,便问道:“你是小田吗?”

“哈哈,被你猜中了,恬恬,你是要去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吧?”

“对呀。好多年不见了,看来你挺好的'呀。”

“嗯,还行吧,我现在是镇沅一流出租车公司老板,今天送人到机场,正好接到你了,真巧。”

“哇,挺厉害的嘛,你都当上老板了。”

“恬恬,那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呢?”

“我在米兰做设计师。”

“那新闻上报道的那个米兰出名的设计师是不是你?你平时都做些什么设计?”

“这么多问题,你都可以去当记者了。首先新闻上的那个设计师的确是我,我设计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做衣服、鞋子、包包和珠宝。”

“到了,正好我也是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咱俩一起吧。”

我和小田一起走进怀念已久的母校,这是目前县城里唯一没有改变的建筑物。她的旧貌又让我想起上学时的情境,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无悔的教导、同学们开心玩耍的身影……那熟悉的一幕幕一下子全都涌现在眼前。就在这时,几位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她们是小赵、小华、小珂、小冉,穿着母校工作服的她们跑过来一人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原来她们毕业后都回到母校来工作。

“走吧,老同学,你这么多年不回来,我们带你好好逛逛咱们的母校。”厕所旁的小台松都长粗了一大圈,片片落叶,使我又想起了老师教我们写a e,教我们做1+1=2……小冉拍拍我的肩膀说:“发什么呆呢?走吧,去看看我们五(1)班的老教室吧。”来到五(1)班的老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让我惊叹不已,老师不再用粉笔书写,通过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来教学,学生们通过大屏幕来学习和交流,用平板电脑做作业,咱们的母校虽然房子外观没有改变,但是教学设备早已更新了不知很多次,与我们上学时简直是天差地别。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会场吧,一会儿庆祝大会就该开始了”小珂说道。我们几人一起走向庆祝大会的现场,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老师们、校友们已经早早地在此静候大会开始。时针指向10:00,庆祝大会正式开始,领导讲话、校长致辞、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祝语……在《希望的摇篮》合唱声中,庆祝大会结束了,但镇沅直属小学学子们对母校的爱却永远不会结束!母校是我们永远的家!

告别了老师和同学们,我决定自己慢慢走回去,顺变看看家乡的这些年来的变化。原来坑坑洼洼的道路全部都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低矮的平房变成了别墅,到处矗立着高楼大大厦,游乐场里面孩子们尽情地玩耍着……当年的小县城早已变成了大都市。

回到了父母家里,爸爸妈妈见到我都很惊讶,“你怎么回来也不告诉我们,我们好去接你呀”,“就是不想你们来回跑累着了嘛,我回来参加学校校庆,正好回来看看你们啊”。爸妈高兴极了,连忙为我去准备好吃的,并邀请亲戚们来家里相聚。久违的家乡味、浓浓的问候和关怀,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满满的温暖,满满的回忆,这就是故乡,无论离开了多久都永远忘不掉的地方!

篇18:故乡印记之入学随笔散文

故乡印记之入学随笔散文

五六岁时,我和玩伴们在村口玩耍,总能看见哥哥姐姐们,三五成群的,每人身上背着个绿书包,跳跳蹦蹦地上学、放学,似乎觉得去学堂一定挺好玩的,於是,跑回家缠爷爷带我去上学,爷爷抽着生烟,呵呵笑了:“傻孩子,你还没到上学堂的年纪呢,再等一年吧”。我挠着头、嘟着小嘴、悻悻地走了,心里第一次有了上学堂的念想。

可这念想在脑袋瓜子里沒存多久,就把它忘了。七岁过了,仲夏的一个日子,爷爷请来了村里的裁缝米龙,米龙大伯帮我量尺寸,我开心了,爷爷上次去墟上置了布料,我怎么不知道?米龙摊开布料,左手拿着一把大尺,比来比去,右手拿着一片白色的东西,沿大尺在布料上划来划去的。我不知也不问,托着腮帮,就这样看着。大伯画好了,拿起一把大剪刀,沿着白线滋滋地剪开了,然后,将布料放置缝纫机上,手脚并用一陣忙乎,只听得缝纫机嘀嘀嗒嗒作响。我心里想着,这米龙大伯真是厉害呀。

大伯就这样忙乎了一天,帮我做了两套衣服一个书包,大伯帮我穿上一套新衣服,白色的确凉短衫、蓝色卡积布短褲,然后背上军绿色的小书包,好漂亮、好合身!我好生欢喜!爷爷在一旁,用慈祥的双眼望着我,嘴角挂着微笑,懵懂的我生平第一次在心里清晰地泛现了感激:爷爷真好。

开学了,终于可以和哥哥姐姐们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了,穿着新衣裳背着新书包,我觉得別提多神气多带劲!故乡的村小位于村前莫约二华里的地方,爷爷们说那里曾经有一座庙,村小就被他们称作庙前小学了。

村小是四合院式的,东面正中开了个校门,校门上镶了八个大字:百年大计,教肓为先。大概有教室十间、办公室一间、厨房一间,四合院中间有棵大樟树,樟树上吊了一块大铃铛,操场在教舍外南面,操场是泥巴地,地上竖了两个木结构篮架。教室的砖瓦梁地都是用当时最好的材料建成的,我以为那时候的政府还是挺重视教育的,我们的教室在西南角,挺简陋的,课桌、凳是长形的,两两合用,课桌沒有抽屉,我们就把书包挂在桌旁。我们班大概有四十多名学生,除了本村的我熟,邻村其他同学都不认识,挂在大樟树下的铃咣咣咣地响了,上课了,我们的班主任谭铃光老师走进教室,刚才一片吱吱喳喳声瞬间消失了,这是我和玩伴们经历的人生第一堂课,铃光老师也就成了我们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入学堂了,我成了一名学生,教室、操场、老师、同学,读书、识字、玩耍,一切由此开始。

在学堂教室里呆不了几天,就乏味了,以为上学堂好耍,现在有些后悔了,眼睛开始不自然瞅着窗外,一片林子间,各种鸟儿叽叽咋咋地叫,有林子鸟儿多,就有窝,有窝就有鸟蛋,掏鸟蛋……尔后,铃光老师开始揪我的小耳朵了。

秋生是我的玩伴,吵着要跟我同桌,秋生胆子小,上课老是端儿八正坐着,我闲不住,常常挠他的腰窝,他痒又不敢吱声,那样子真乐死我了。秋生有一次上课时尿急了,憋红了脸也不吱声,尿裤子啦,地上滴嗒了一片,于是,他有了一个外号叫尿客老板。

课间休息,我惦记着那片林子里的鸟窝,邀了二个同伙,去林子里掏鸟窝,鸟窝在最高的苦莲树梢上,我怂恿其他两个同伙上,他们不敢,无奈我只得亲自出马。费了一番力气,爬上了树梢,铃咣咣地就响了,俩同伙大喊一声:“倮的,上课里”,然后一撒腿跑了。我离那鸟窝就在咫尺,上课也顾不上了,爬,乖乖,一窝顾顾鸟蛋,足有八九个。我小心翼翼把鸟蛋一个个掏出,放进衣兜里,下了树,在林子里找了一厚柴丛,扒开把鸟蛋藏起,开心地回教室,后果是什么?反正铃光老师很生气,惩罚了我,还跟爷爷告了状,爷爷自然很“严厉”地教训了我,说下次再犯决不轻饶。当然,鸟蛋只能独归我一人,爷爷帮我用灶火灰煨熟了,我拿着鸟蛋,当着那俩同伙剥蛋吃,這种美味绝对的好!

期未考试过了,铃光老师给班里发奖,乖乖,我既然得了小奖状:三好学生!胆小的秋生什么也么得,只能拿我的奖状看看,这天放学,我回家花的时间是最少的。爷爷拿着小奖状,笑了!他找来米团揉碎,用它们把小奖状贴在厅中的保壁上,中午,爷爷加了一道腊肉奖励我,我的小得意有点过份……

篇19:故乡的原风景随笔散文

故乡的原风景随笔散文

在网上游荡。无意中点开了日本第一陶笛大师及作曲家宗次郎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不曾预料,一曲未央,空灵、娓婉、清新的笛音就轻易摧毁了我长期以来拒绝接受日本文化的坚固堤坝。似乎有无数双嫩滑的手,一遍遍、一遍遍轻柔地拂过故乡曾经的阳光、天空、树木、流水、花朵和土地。那些在岁月的风烟里日益坚硬、粗糙的块垒,渐渐地分化、酥松,直至坍塌。心灵像浸泡在牛乳般的月光里,难以言说的平静、柔软和温情脉脉。

至此明白,真正好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宗次郎先生就这样,携带着他的一管陶笛,还有一头黑发一双黑眼睛,从遥远的岛国,跨越人和物隔阻的万千山水,进驻我的心房。

1975年,21岁的宗次郎在枥木县一个很小的山村里第一次听到陶笛的美妙音色,被深深地吸引。从此,他开始追逐自己的陶笛之梦。森林尽头一间破旧的小烧碳屋,屋顶悬挂着一只昏暗的灯泡,仅仅两个榻榻米大的空间,这就是宗次郎音色的原点。在故乡宁静的原野上,宗次郎每天都浸泡在陶笛的制作和吹奏之中。他制作的笛子里蕴藏着很多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元素,也唯有宗次郎才能将她们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那是土地的回响,“耕耘着空气”,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诠释。

能制作并演奏出如此纯净音乐之声的灵魂必定是干净到彻彻底底的。在滚滚红尘中,宗次郎独善其身,心无尘烟,如入佛门圣地。唯一让他心心念念不能忘怀的,是岁月源头故乡的原风景。他用故乡的泥土研究烧制出奇异的陶笛,又一次次涉足故乡的森林山川,采撷经风雨涤荡、林谷筛选和霜雪净化的大自然最原始的音符。之后通过陶笛鸣奏出意境悠远、撼动心魄的灵魂清音。1993年他出版了三部曲专辑――《木道》、《风人》、《水心》,声名大噪,《故乡的原风景》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听众来说,认识宗次郎则是因为香港TVB1995版《神雕侠女》中采用了他的《故乡的原风景》作为背景音乐之一,质朴、怀旧、唯美的音乐使宗次郎逐渐走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感谢宗次郎赐我于如此纯美的音乐盛宴――没有多余的嘉宾,只有我、宗次郎、陶笛,还有不需要任何高科技舞美作背景的自然台榭――那是一直安静地停泊在时光深处的心灵的故乡,不管我们是时常惦念,还是早已遗忘。

在这场盛宴里,我心甘情愿地柔弱成一丝微风,匍匐在大师的唇边,随着他双唇的轻启翩翩游动在十二个笛孔之间,从第一个笛孔到第二个笛孔,再到第三个笛孔,然后同时融入第四个笛孔。起伏循环的孔音里,有陶土出窑时逐渐冷却的声音,有晨光在空气中跳舞的声音,有天空和流云私语的声音,有群山由枯转绿的声音,有鸟鸣婉转成流水的声音,有河流荡漾起波纹的声音,有露珠滑落碧草的声音,有鱼翔浅底游戏水藻的声音,有豆蔻饱满成花骨朵的声音,有土地苏醒睁开眼睛的声音……这混合了各种声音的气场,没有方位,没有疆域,更不存在国界。一如太阳与月亮,它们昼夜交替地鸟瞰地球,以慈性的光辉抚慰着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灵。其间万宗的情与爱,无需明朗的文字,音乐就可以直接抵达。

闭上眼,在《故乡的原风景》里漫游,似在梦里,又在梦外。泉水是年轻的心中跳跃的梦想,正向山谷幽深处潺潺蜿蜒。画眉从绿林深处飞来,翅翼扇动出绿色的阳光。俊俏的小羚羊在撒欢中忽然驻足回望,再奔跑回母亲的身边。跃动的马蹄像我们年幼时脖颈上悬挂的银铃,叮叮当当。睁开眼,从山谷那边偷偷跑过来的风,打开了装有微笑的风囊,在她途经的地方,各色花儿粲然绽放,迷迭香、风信子、木芙蓉、三色堇、紫云英,还有粉粉的野蔷薇。无边无际的原野像一块缤纷、芳香的漂染,美丽到,望着望着,心会甜蜜得不知所措,以致,微微地,疼痛。

啊,故乡!啊,原风景!那些随岁月而逝的记忆的片断,那渐渐隐退为生命背景的遥远的故乡,都在此刻化成悠扬缠绵的笛声,在如许的声线里,在心灵的胶片上,一一还原成最初的模样。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以为,美丽的风景在遥远的他乡。一步一步远离故土,沿途的风物,流光溢彩,变幻不定。有关故乡的原风景,逐渐被尘事模糊,淡薄到、淡薄到失去了鲜活的颜色。只有当身心俱疲、孤独无依的时刻,那些风景、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才会在心海里葳蕤成青葱的植物,蓬勃地疯长出枝蔓,在心灵深处摇曳。那些沾染人情的一鳞半爪,那些倾注情感的只言片语,甚至一茎青草,一片枯叶,一朵浮云,一汪泉眼,一个侧影,一双美目,一个不经意的转身,都散发着故乡泥土的芳香,慰藉着浮萍样漂泊的灵魂。

不管我们背道而驰多久、多远,也不管我们是深藏还是丢弃,故乡,就像我们年迈的父母,一直坚守在那所老房子,等待流浪的孩子,回家。

《故乡的原风景》,会不断地提醒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要丢失了生命的原乡。当我们老到忘记了停靠的所有驿站,忘记了经历过的所有人事沧海,甚至,忘记了来时路,和自己的姓与名。但是,只要听到这蕴含泥土气息的声声陶笛,我们一颗长满了皱褶和伤痕的心,会渐渐舒展、康复,并可以在故乡的原风景里得到最妥贴的安放。

篇20:家乡人的穿故乡随笔散文

古人都是衣食住行,我先说说故乡人的穿衣。

过去,乾州人着衣有古朴色、有仪式感,缺变化,缺个性。老汉大都以黑灰色制服装为主,天气稍冷或头发稀缺者好戴一顶保暖皮质棒球帽,仍然没有色彩。中年人则是短夹克长西服,外面套着大棉袄,以军大衣和各类工厂免费发放之衣物为主。这些生活年条件好了,冬季穿外套羽绒服的人也多了,偶然也能遇到穿国际大品牌的。青少年学生喜好运动服,一是因为运动服是校服不得不穿;二是穿运动服宽松舒适适合年轻人发育成长。颜色也大都是绿白、蓝白搭配为主,这样的乡镇衣风,不就是一副现实的水墨画,黑灰衬底。

虽然乾州人很少有人穿大红大绿的花衣服,但不代表不产花衣服。上世纪80年代乾县三眼桥大市场,每年把6000多万套服装销售到全国各地。做服装生意的人个个都是万元户,这在当时可是大新闻。不过好景不长,听说是有几个生意人为了挣钱,心硬是给黑了。从浙江人手里买的化纤布不按时结款,或是以劣充好退回去,让浙江商人大失所望,再也不和乾县人做生意了,信誉丢了,市场也就垮了,红红火火的三眼桥大市场渐渐的萎缩了。

乾县那时最阔气的要算乾陵大酒店了,我在乾县上学时,听谁讲能去乾陵大酒店吃一顿饭,周围的空气也能瞬间凝固,那是有多大的荣光,好像比现在当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开会还要牛X,前后左右以肩长为半径抛出羡慕的眼神,听他们讲酒店的前台挂着世界各地的时间表,纽约时间、伦敦时间、墨尔本时间,这几个表是开辟通往世界的直观载体。可听说现在的乾陵大酒店关闭了,倒是有个四星级的唐宫酒店兴腾起来,气派和档次可比乾陵大酒店高多了!

记得我在家乡上学时,有一年要参加中学生夏令营,老师说让我们大家好好洗个澡,对于缺水的乾县城,洗澡大概只有结婚、过年这样具有仪式感的节日才配的上吧。而且对于我们中学生每次2块钱的洗澡费也觉得有点浪费。我们班的鬼才张楚出主意说,乾陵大酒店住一天是60块钱,咱们每人5分钟洗澡,一天能洗288人,就算有人时间长,洗够200个人应该没问题。所以张楚的主意马上得到了落实,更可怕的他还打了邻班的主意,没想到这小子在这件事上净赚了30块钱,不过他倒不贪,请我们吃了好多当年很难吃到的菠萝、荔枝等水果,可以说是和我们共享了他的经济头脑的成果。

提起共享经济我始终有个疑惑,当年的小偷和如今的共享经济平台有何不同?打着“以己之技,为人解难”的幌子,小偷是盗人钱财,借贷公司又何尝不想骗人钱财取人性命,自己想想便是。提起小偷,便少不了我的同桌开明,记得见面第一句话,我是贼小田的,立马给自己贴上了标签?他给我说了好多贼小田村里的故事,几个婆娘家洗衣服时攀比,我老汉昨天在县城里偷了辆自行车,另一个则说我老汉偷了个泵,其她几人马上附和,还是你老汉真厉害。胜利者用手搓衣服的力气也比刚才大了好多,心里面也浮现出一幕幕幸福生活奔小康的画面来。

曾经的幸福那么简单,一碗羊肉泡,一件新球衣,一双运动鞋,甚至一个温水澡,都会让人获得幸福感。可现在很多人开着豪车住着豪宅却一肚子的苦恼。当官不到副部级算是白努力,挣钱不拿亿计就是不成功。现在回到这个熟悉的县城,隐约间能够听到自己曾经读书的声音,能够看到全省状元王碧波、高大林的旗帜还在县城路灯两侧挂着,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听到的只有盖楼时轰隆隆的搅拌机声音,只有商铺做买卖的叫喊声。

高庙、风水台、城隍庙,这是我上学的三个地方,比北京什么皇城根、平安里、中关村大气多了。我们那年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没有时间去参加什么辅导班,整个生活都在学校,当时我们同学间很单纯,吃一样的餐标,穿一样的衣服,无非就是在鞋上做点花样,有钱人穿个运动鞋,像我经常穿的千层底,当年运动会最热闹的就是到处借鞋,学校为了方便学生还专门设了换鞋处,一下场就找人换鞋,你穿了他穿。现在想想我的脚气就是那个时候传染的。

走了大半天见到的都是老汉和老太,或者怀中抱着第三代,年轻人很少,听他们说大都去外面打工去了,有去外地的,也有去西安、咸阳的。看来利益导向是良策啊,什么秦人坐家不出门,豫人逃荒行千里,现在一切都变了,纵有良田百倾,不能变现一切白搭。年轻人走了,就剩下老人了,公园、广场、医院外加菜市场,都是老年人聚集的好场所,也有太阳底下板凳一坐不问世事,思考人生的老汉。当然穿的也是制服外套加皮质棒球帽。

故土的中秋散文随笔

闲话中秋散文随笔

春天的故事随笔个人散文

关于秋天散文随笔精选

秋日还乡散文随笔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我一定比你幸福

家园何处散文随笔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因为幸福

风依旧雨相随-随笔散文

秋日寄语散文随笔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散文随笔 美丽的风景2022-12-28

冬日瀛湖散文随笔2022-07-21

妻子优美散文随笔2022-08-12

故乡的原风景随笔散文2022-09-23

等你归来散文随笔2023-09-27

二十年后回故乡心情散文随笔2022-08-06

冬日寂歌散文随笔2023-09-01

有关故乡的随笔:故乡的小村庄2022-04-29

千年泪里藏着的爱恋散文随笔2022-09-04

我最爱这里的风景散文随笔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