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

时间:2023-04-15 07:32:0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共10篇)由网友“Wibent”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

篇1: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

要有效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统筹城乡发展加以思考.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可以解释城乡发展失衡的起因,而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表现为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需要从正确处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关系着手,依靠福利经学中的`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等标准加以衡量.

作 者:陈孟平齐福全 Chen Mengping Qi Fuquan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1 刊 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9(3) 分类号:F30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经济增长   福利经济学  

篇2: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摘要]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城乡规划不仅仅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从注重城市发展转到协调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城乡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1、概述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在《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一些密切关联的城乡镇统一规划,并且对这些城乡镇进行统一管理,城乡镇的基础设施要不断地向各个农村地区延伸,确保在一定范围内的城乡镇能够合理的调配资源和共享设施,减少城乡镇的资源浪费,避免重新建设。城乡规划应该坚持城乡全面统筹发展的观念,从刚开始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转变到協调城乡统一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从刚开始只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城乡的规划不仅要从民众的实际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做到社会公平公正,还要不断地完善城乡设施建设,营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2.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城乡规划应该以城市的规划为重,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做到乡镇、农村的统一规划,使得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编制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对乡镇发展的统筹作用。

2.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以“三规融合”的原则为中心来管理城乡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一规划,建立相应的城乡管理体系,把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基础,再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城乡布局规划。在规划时要具有全局意识,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其发展方向,依据这个发展方向来推动城市的建设,完善一些和城乡规划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使得各建设项目要符合城乡规划管理体系的某些要求。

在编制城乡管理体系时,应该积极的实行“阳光规划”,大家城乡规划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不断地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拓展人们咨询的形势和途径,根据法律法规来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才能使得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可以更有效地反映人们对城乡规划的需求。

3、城乡规划指引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已经慢慢地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来有效的提升城乡镇的影响能力,聚集地区人口和相应的产业,还可以借助城乡统筹规划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实行城乡统筹规划需要满足城乡的基本设施、城乡规划和相应产业发展等客观条件并积极地组织编制和落实,城乡统筹规划已经成为一个指引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城乡统筹规划可以创建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它不仅在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创造一种协调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有利环境。同时也对三农问题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城乡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实现城乡之间扬长避短、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4、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4.1城乡共同发展

通过工业发展来带动城乡发展,减少农民的数量,鼓励乡村农民积极进城并开展第二、第三产业,依靠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设力度,合理的规划城镇产业建设用地,提高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4.2空间规划

根据城镇乡三级体系的规划,利用“三集中”的形式来促进城乡集聚发展。科学的对城乡的空间进行规划,划分清楚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使得农村的特色风貌得以保持。

4.3设施共享

城乡统筹规划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城乡设施的共享,使得城市基础设施能够不断地向农村延伸,通过优化城乡的基础设施来引领各农村人聚集在中心村。

4.4多元文化的发展

根据城乡发展的不同应该制定不同的规划体系,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第二、三产业不断地向城镇中心靠拢,农村地区的发展是把第一产业以及基础发展的第三产业来突显农村原有的文化特点。

5、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5.1经济目标:城乡共同富裕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是城乡统筹规划的一个经济目标,利用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点来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农村的特点来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经济体系。城乡聚集化对城乡统筹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2社会目标:构建和谐城乡

劳动力可以解决城乡统筹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城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纳劳动力,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同,所以必须通过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来提高城镇化的效率,为人们居住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公共设施的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另一个目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以农村地区的发展为中心,合理的建设城乡统筹的公共设施。积极地建立城乡管理体制,把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5.3空间目标:构筑资源集约化城乡

把空间资源分配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中之重,使得城乡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不断地引导乡村发展,积极鼓励优势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城乡发展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时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兼顾现状。仔细分析影响地区发展的因素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来治理,使得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序的开发国有土地,避免资源的浪费。

5.4生态目标:构建绿色城乡

生态文明理念是城乡统筹建设的首要观念,不仅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还要符合自身要求且不能损害环境。城乡统筹建设首先应该考虑那些不可建设的土地,合理有效的控制一些战略性、稀缺性的土地资源,快速的适应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根据土地的分布情况制定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案,再合理布制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农村的特色,做到经济的发展和保护环境结合在一起,在农业方面创建一个绿色的生产体系,在工业生产方面建立一个循环体系,与此同时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相互结合,建立一个绿色的城乡。

结束语

综上所诉,我国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是根据城乡实际情况而指定的一种科学有效的体系,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决策。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以及城乡多元化发展对城乡结构的调整起着至关主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承斌.影响城乡统筹的因素和协调发展的决策[M].决策导刊..第10期.

[2]黄若丽.我国对于城乡协调发展而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M].中国发展观察..

[3]陈春怡.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的建设[M].今日中国论坛.2008.第6期.

篇3: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发展的建议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发展的建议

(一)选择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有大都市集中发展模式,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等城市;还有多中心、分散式发展模式。德国采取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全国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三个,大量的中小城市均匀的分布在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半以上人口住在万人口以下的小镇。国际上公认德国的城乡结合的地域政策较好地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其核心内容:一是多中心城分散式布局城市和乡镇;二是实行工业地方化;三是推行农业经营规模化,鼓励居民离土不离乡。德国模式有利于缓解“城市病”的出现,诸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既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又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富裕、秀美、文明的社会。世纪年代欧共体各国仿效德国推行城乡结合的地域政策。

日本借鉴德国经验,结合日本实际推行了一系列城乡结合的相关法律。如《国土利用计划法》,《过疏地区活跃化特别措施法》、《半岛振兴法》、《山村振兴法》、《离岛振兴法》、《特别农山村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地方中心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以及《市民农园建设法》、《自然地区建设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效缓解了自农村地区人口过疏、产业衰退、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老龄化、文化水平落后等问题。

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类是德国多中心、分散式发展雏形。如;如浙江温州和胶东半岛等地强镇强村扩张模式。县城工业开发区模式。苏锡常及杭州地区城市连绵区模式。大城市卫星城模式等。

为此我们建议:采用“多中心、分散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布局上实行了多中心、分散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了工业地方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

(二)以县域作为城乡统筹的着力点

⒈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部位,也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部位县是我国最重要的、设置最为稳定的行政地域单元。县是设置较早的行政单元。目前,我国有多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县域占全国的。县是执行政策并进行部分政策调整的行政单元。县域是国家党政机构最健全的基础政权单元。县城对乡村的管理最为有效。县城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部位。地级市离农民太远,乡镇实力太小,县城处于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位置。县域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部位。我国多个县城目前还只是极少数为城市设置。按平均每个县域城市人口万人计,则全国县域城市总人口即可以达到亿,占全国人口%,再加上小城镇人口亿多人,县域内的城镇化人口可达到以上。县域空间较大,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我国多个县基本都可能发展为一、二、三产业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县城也是农村劳动力的首选地和易进地。农民进城首先要考虑的是迁移成本问题,首先是住房问题。我国大城市商品房价较高,进城务工者没有能力定居。县域城市商品房价格较低,务工者在县域城市居住,大约为万元左右即可,从而有较大的定居可能性。从目前农民受教育水平看,县城也是较好的就业目的地。

⒉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县是财政制度实施的关键单元。县级政府对于县域内的财政具有支配权和统筹权。而地区行署不是一级独立的行政单元,因而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力;在市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部分市管县的地区存在“市刮县”和“截留上级的财政资金”现象和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浙江省一直坚持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十分发达。全国强县中,浙江省就占了个席位,列全国第一;全省总值中,县域经济占/。从浙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县域经济发展了,整个区域经济就壮大了,城乡差别就缩小了。目前,各地进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财政困难县应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进展,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管到县,增强了县的活力。条件成熟时应在全国推广。

⒊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县级职能不断扩展,职能和财政收入不对称,公共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增加。为此,应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适时开展对不动产开征物业税的试点工作。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要乡县级财政倾斜。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主要留在县级政府或提高县级分享比例,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⒋实行“三集中”的县域空间布局

县域经济应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克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弊病。县域工业可采用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东西部合作,促进产业升级转移等各种形式积极推进。随着产业的`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加工业搞上去,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鼓励土地流转,土地向种田能手,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三)有序高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无序转移给社会安定、农民利益和交通秩序造成了极大压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当前,应先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制度。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需求的农村富余劳力,由劳动部门统一发放就业指导手册,作为就业和享受优惠政策的凭证,并与市民享受同等就业待遇。对失地农民和年龄农民优先发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统计制度。将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统计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

劳动部门职能向乡村延伸。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以开展乡镇村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

实行面向乡村劳动力的培训制度。按用工单位的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实行农民自主培训、政府事后买单的方式,鼓励农民自觉自愿地学习知识和进行技能培训,以增强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制和引导农民进行培训。

(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

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物权优先于所有权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农村土地承包法》从法律上赋予农民长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物权。农民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继承。现代物权制度强调“物的使用”而不是“物的占有”,用益物权的优位主义取代了所有权优位主义,优先保护用益物权并防止所有权干涉用益物权。

将土地承包期年,改为农民长期承包。在《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进一步明确土地长期承包。

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我国民法通则与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三类: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集体组织和村内集体组织。因而导致乡镇政府以乡镇集体组织的名义侵害村与村内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事件经常发生。法律修改时应取消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内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只保留村民集体组织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

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现有法律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属性规定不明确。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以及集体与其成员的关系没有做出规定。采取法人的模式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给集体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将村民委员会塑造为董事会,使其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执行机构,赋予其经济职能。

⒉农地征用制度改革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农用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适当加大土地征收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的门槛,促进全社会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实行同地同价政策。对全国的土地价格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同地同价的政策。这样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全国统一土地市场的形成,在实践中也易于操作。建立土地调节基金。土地有较大级差收入。适合搞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占土地总量的左右,这些土地出售能够获得巨额收入。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拨入土地调节基金,可以弥补各地征地收入差距,部分基金转入社保基金,充实失地失业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部分可用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其它福利。

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征地过程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既要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又要决策相对集中。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村委会是谈判主体,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村委会征询每位村民的意见,农民讨价还价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防止耕地滥用。土地征用需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可。

为失地失业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转入社保基金,为失地失业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取回权。建议规定国家征用土地闲置两年未动工使用的,该土地原所有人,即村农民集体有权取回土地。

(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的城市优先发展策略,导致乡村基础设施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和生产条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先行。以县为单元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一体化规划体系,同时,把水、电、路、线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起来。把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清淤、农村饮用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村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社区。乡村建设,要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区。通过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合并小型村,推进中心村建设,并以中心村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六)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方针,抓好以下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已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先把农民工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建立起来。农民工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社会保障部门需要解决社保地区统筹与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矛盾。

建立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大病统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户覆盖率。

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保险制度。

(七)积极稳妥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经历了年前的自由迁徙期、年至年的严格控制期、年以后的半开放期和年以后“户籍制度变法”改革期个阶段。年初,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从××年开始,中国各地目前正陆续推行新一轮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实际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管理的新模式。废止现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制”户口管理制度,推行新的城乡一体“一元制”户口管理,即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等多种户口管理方式,改为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以条件准入方式户取代口迁移审批制度。凡有合法固定住所(指拥有合法房屋产权)和稳定生活来源的,即可在当地登记落户;凡符合迁移户条件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居住地户口登记机关负责为其办理登记落户迁移手续。

当前,通过统一立法,规范户口管理。在改革探索中,各地出现各种试验性地方户口,有的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有必要通过国家立法,使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都能享受同等待遇的户口制度。

篇4:谈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谈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第10期

[2]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M].中国发展观察.

[3]郭春丽.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途径[M].今日中国论坛.2008.第6期

篇5: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思考

近几年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最好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奋斗目标,凝聚发展合力,狠抓工作落实,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城乡统筹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其主要作法如下:

一、做大财政蛋糕,筑牢和谐基础。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财政增收是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反映。××市把壮大财政收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根基来抓。一是加速增强综合实力。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全民创业,全市经济总量高幅增长。

20xx年,全市gdp比20xx年接近翻一番,经济总量由20xx年占宜春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到20xx年底接近四分之一;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99亿元,增长31.6%,增幅高出宜春市9.5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收入完成4.18亿元,增长41.4%,增幅高出宜春市23.97个百分点,地方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52.3%,比去年提高3.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分别占宜春市的25.84%、22.99%,分别比20xx年提高1.88和3.8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都实现了比20xx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洛市镇和尚庄街办突破4000万元,分别完成4088.88万元和4075.08万元;

8个乡镇街办突破1000万元。二是积极培植各种财源。坚定不移地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工业园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壮大支柱财源;加大农业投入,稳固基础财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兴财源;努力增加地方收入,壮大可用财源。三是坚持依法和谐征收。

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组织收入,建立税收征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强对税基的调查,摸清税基现状,强化分析预测,加强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建立协同有效的护税机制,优化征收环境,提高征管水平,形成全社会依法治税的共识和合力,营造依法诚信和谐纳税的社会氛围。

二、推动新城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新一轮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城市的竞争,是城市化水平的竞争。××市按照“规范操作,完善功能,配套服务,优先安置,聚集人气”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个更强更好的平台。新城区建设面积已达7.7平方公里,投资规模达3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2.2%。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新城区“三纵六横”路网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和雨、污水排本文来源:查字典范文网

fanwen.chazidian.com放系统,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和中心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在新城区的办公大楼、医院、学校、幼儿园、电信、消防、商店、超市、宾馆、酒楼、汽车站、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配套设施不断增多,其中总投资2亿元的××国贸广场主楼达32层,为全省县级市最高楼。加快公交建设步伐,正在进行新区主干道公交站台建设,增开了新城区公交车辆,便捷新、老城区交通,带动了新城区人流、物流。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新区所有在建、待建和新建项目,坚决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报建不开工,无质监不验收。切实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先报批,先审批,后开工,后建设”,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坚决杜绝“三边”工程、“半拉子”工程。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把城市日常管理的重点放在社区,坚决查处违法违章建设,从源头上整治市容环境;全面推行物业管理,做到“建一块、管一块、活一块、美一块”。坚持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推向市场,打破公共事业政府包揽、垄断经营格局,将市政设施养护、绿化管理和卫生保洁经营权“捆绑拍卖”,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开,激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四是不断聚集新城人气。做到以功能聚集人气,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环境聚集人气,加快了新区的环境建设;以政策聚集人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在新区购房,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到新区办公;以产业聚集人气,大力发展新区第三产业,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来新区经商创业;以活动聚集人气。多在新区举办文化体育商贸活动。目前,进入新城区购地的部门、单位33个,其中已完成搬迁15个,其余的单位在不久将全部搬迁,商品房建筑面积(在建和拟建)达200万平方米以上,共有1.5万多套房子,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优美的新区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市民落户新区。到20xx年新城区常住人口将达5万人以上。

三、狠抓“三农”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

篇6: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思考

城乡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市顺应这一趋势,强抓机遇,全面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和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强化富民举措,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共带动农户8.6万户。我市与素有“世界鸭王”之称的河南华英集团联合兴建的××华英禽业有限公司已于20xx年10月投产,总投资1.1亿元,是目前长江以南最大的鹅鸭加工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投资2亿元在××兴建江西圣迪乐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计划二年内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7000万元,预计20xx年底可竣工达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广金优463及抛秧、旱床育秧等良种良法。积极发展粮食加工转化,引进了2个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粮食深加工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2亿元的江西恒天实业公司和1.8亿元的金丰啤酒项目。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市林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目前,已完成外业勾图面积64.7万亩,占总面积的41.3%。二是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按省示范敬老院的标准,新、扩、改建全市所有敬老院。目前市福利中心和16个乡镇新建、扩建的敬老院全面通过质量验收。新福利中心占地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入住老人和婴儿300人。启动农村教育网点调整,针对我市中小学校布点散、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三集中”布局调整,即“农村完小逐步向中心区集中、农村初中逐步向集镇集中、农村完中逐步向城区集中”。从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效益。三是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市着重抓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工程项目建设和开展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四是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市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全民创业,富民兴市”的重要工作来抓,完成乡村公路改造301.8公里,12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拉通20个尚未通路的行政村,完成危桥改造7座360延米。五是美化家园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围绕“群体有韵、单体有性、整体协调、个体相应、经济适用、突出特色”的目标,加速推进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硬件设施建设,着力美化“家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全市所有建制镇都完成了建设总规,平原200人以上、山区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对10个重点示范村实施了“三清”、“三改”、“三配套”,基本达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用水净化、庭院洁化和环境美化”的六化标准;对110个重点村实施了“三清”、“三改”

;对国省道、新梅高等级公路沿线173个自然村进行了环境整治;完成了1403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全市拆除旧房和附房854幢,规划新建414幢,硬化道路和巷道2.1万米,兴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1360

只,修建厕所45座,兴建垃圾池56只。六是维护群众利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全力抓好农税改革和减负工作,认真执行免征农业税政策,严格按照“两个不折不扣”和“三个不准”的要求,全市免征农业税及附加4006万元,对每个村增加转移支付补助1万元。合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进一步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整合派出所警力,集中开展严打整治、大村庄重点整治活动。加强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实行110、119、112三台并轨和110处警队、交警巡逻队和派出所警力三警联动,增加治安卡点,从而增强了整体防控能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充分发挥维稳信息员的作用,集中开展农村不稳定因素专项排查、浙赣铁路沿线不稳定因素排查、农村用水纠纷排查等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及时解决了一批影响基层稳定的矛盾纠纷。

篇7:城乡统筹中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论文

城乡统筹中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论文

1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第一产业在我国GDP总量占有率不足一成,然而隐藏在这接近一成的GDP之后的是我国超过6亿的农民。在农业GDP如此低的情况之下,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必然是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两极化将越发明显,这种情况不但抑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拖延了城镇的发展。基于“木桶”原理的分析,如何解决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答案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融入旅游业的相关要素,将农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体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新型产业。此外,休闲农业将传统的农业资源作为基础,经过现代旅游产业的融入,其目的是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并为农民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这种基于我国国情的创新型举措,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渗透和互动,带动了制造业和建筑在内的诸多产业,为实现传统农业朝着效益型农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旅游业在内的`多个产业开辟了新的利益空间。从某种层面上,发展休闲农业正好解决了我国农业问题和城乡两极化的问题。概而言之,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是积极响应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号召,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探索,更是对农业经济的不同诠释。其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不但改造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增加了服务业、旅游业甚至制造业的比重,在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第二,推动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通过整合旅游业的相关要素而形成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它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科技、人才以及资金的交流,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产销模式,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范围,优化了农业的资源配置。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民谋求高收入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推动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是把现代人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和农业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乡村生活、乡村传统建筑风格、乡村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之中,丰富了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以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动力推动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四,推动城乡文化交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描述的田园幽居生活,正是城市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地,而休闲农业正好提供了这一平台。“干农活,住村屋,体验乡村文化”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旅游文化。久居在钢筋水泥间弥漫着现实主义的城市里,激发了人们对田园浪漫生活的向往,更激发了对民俗民风的浓厚兴趣,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乡村文化的传承。第五,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横跨三个产业的创新型产业模式,利用城乡之间的差异作为引力,更加紧密地联系城市和农村,使城市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可以投入到休闲农业当中去,有效地融合了城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举措,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村就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取得了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交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

2城乡统筹的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部分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认识不够,导致目标不明确,仍然停留在初期的观光型,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农产品仅供观赏的行为也让休闲农业流于表面,没有体现出文化展示的内核。这样单一的产业链条模式使得休闲农业产品总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基于此况,休闲农业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格和自然农业景观来形成品牌特色。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开扩经营思路,注重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农村文化的传承。

2.2休闲农业的服务人员素质不足

因为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区多为私营,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将廉价的劳动力和亲友作为服务人员,这就造成大部分休闲农业服务人员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休闲农业服务技能的培训,诸多管理和服务的问题随之出现,加上缺乏必要的休闲业和旅游业从业的技能和专业的态度,使得游客在此并未享受到应有的服务,甚至造成了不少的商客纠纷和权益侵害,这样竭泽而渔的态度势必影响长久发展从而影响总体经济利益。因此,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开立相关的培训机构,专项提供专门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体系,将经营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教给经营者,并构建全方位的休闲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休闲农业协会组织,强化协会服务功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2.3经营者管理理念不足

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现阶段大部分农业休闲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的问题。由于成功经营者的示范效应,导致后续的经营者缺乏创新的思路,休闲农业区的发展形式单一、功能区分不明、特色并不突出甚至项目开发雷同。最终,部分市场已经饱和至低价竞争,另一些市场仍未被开发。同样,由于经营者对休闲农庄缺乏营销意识和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经营者忽视了品牌建设,主要依靠熟人和朋友来开拓市场,导致农庄形象并不突出,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宏观的经营管理是针对管理经营理念存在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这就要求广大院校开设专门的科目来培养专科人才,用以解决现有的经营者管理不合理的问题。在同一类型的休闲农业区设立门槛,减少过多的休闲农区挤占同类项目,导致分布不合理。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前提,要对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提供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的不足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仅在1月4日,农业部办公厅成立了第一届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外力支持,但并未出台完善的相关法规。大多省、市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来维护旅客和经营者的关系,导致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加上相对滞后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也是制约休闲农庄发展的另一原因,所以我国休闲农庄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过于宽松的境况之下。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尽快成立专门监督管理部门,改变现有的多头管理局面,成立专门的引导机构,协同其他部门共同管理,但是要做到权责统一,更要配合专门的、规范的、全面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其行为,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而财政部门应该成立专项基本用以作为休闲农庄发展的资金支持,并通过给予贴息支持来促进休闲农庄的发展,对符合条件以及在本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休闲农庄采取奖励或者项目贴息、资金扶持的政策。

3结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横跨三个产业的新兴产业模式,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培植,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新领域,持续推动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理念不足,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这需要政府和企业个人根据各地的不同农业自然环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政策法规到管理创新以及特色产品等方面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篇8:实现城乡统筹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论文

实现城乡统筹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论文

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统揽城乡发展全局,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公共资源分配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调节作用。

1建立有利于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财政

1.1加快农业资金建设,促进农业企业产业升级

突破农业金融抑制制度,优化金融资源在农业的配置。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力,呼吁农业融资制度的改革。建立有利于农业金融制度发展、农村资金市场流通的财政环境,例如:利用银行贷款利率调整市场资金转向农业投资建设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对于民间资本的进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者奖励的财政政策等。开发针对农业类型的贷款品种和贷款方式,打开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房产等抵押的权利,提高农民贷款的能力,建立农户的联保贷款业务,增强农民信贷的信誉,提升乡镇企业及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获取更多的资金。

1.2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费制

规范农村相关税费的征收管理,协调城乡税收公平,因地制宜地建立惠农税制,改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和税费分配上公平,对地方和乡镇的税收上尽量向扶持农业靠拢,中央对地方乡镇税收上适当减免,减轻基层负担,使地方乡镇留有资金,不至于为了维持地方乡镇财政乱摊派税费用。为防止片面强调发展农业经济而忽略环境和生态效益,对农业经济征收环境税(针对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征收的专门税种),引导农业经济向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高效益型发展。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投入,积极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高效农业转变

积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资金和信息在农业市场的流通,为乡镇企业的扩大创造有力的资金环境和政策技术环境。加快建立乡镇企业的信用贷款制度,建设专门针对乡镇企业贷款的抵押、融资渠道。培养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引进科学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的人才聘用制度。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水平,完善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根据农村本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深化产业加工,形成有助于农业经济规模扩张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积极把二三产业与农业经济结合,把工业先进技术运用到农机具设备的改进,把第三产业的'与农业经济融合创造农业生态旅游服务等,使农业经济及时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深对产品的开发等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的同时,要发挥乡镇龙头企业主导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加工模式的进程。同时,应注意建立生态友好型的农村经济,关注将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创新,提高对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走可持续的节约型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3提高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

3.1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户籍制度的改革上切忌“一刀切”和强制性的户籍制度变迁,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仿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由点到面,先试点再因地制宜的推行,由基层城镇和小城市开始实施推广至大中型城市。同时也要防止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改变了户籍制而没有改变户籍制下的不平衡的利益分配。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的流动的管理机制、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相关税费的收取,创造公平的聘用机制和就业环境。

3.2完善农村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公共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建设,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调整财政补贴标准和缴费档次。深化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种类开发,使农村社会保险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各自的承受能力及需求相适应。

积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迁徙能力,各级地方政府做好不同区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建立全国社保制度的联网信息系统,简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程序,建立合理的弹性的缴纳方式,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同时,还要处理好新旧社会保障制度的程序,防止新旧社会保障制度重叠,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加强病虫害等灾害预防体系的建设,增强农民防疫各种风险的能力,提升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转变集体补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式,将乡镇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的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3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管理的建设,在财政和资源分配上加大投入,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设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可以兼备提供职业培训和岗位实习的功能,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同时增加农民实习就业的机会,为农民再就业创造公平的平台。在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的时候要根据市场发展和技术变化对农民不定期的技能更新培训。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同时应该转变农村对教育的观点和人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

4把握农业经济市场发展方向

建设绿色、可持续、高品质的农业应加快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科技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深化农产品加工技术革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种层次分类;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农产品向多元化发展满足市场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向高端农产品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农业企业应该挖掘农业市场经济的投资商机,抓住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环节的关联性,扩大农业企业的发展规模和营运范围。建立健全农产品品质安全认证体系,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农业经济市场质量安全管理。

篇9:西方并购动因与并购效应理论的发展

西方并购动因与并购效应理论的发展

一、并购动因理论的发展

西方每一次并购浪潮都与当时的经济、金融、政治及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并购理论的发展也是围绕并购浪潮,侧重于解释其动因而展开的。

1.关于横向并购和规模经济动因。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随着美国国内铁路网的建成,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市场而出现的。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刺激了美国企业进行横向并购,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这一阶段的并购被美国学者称为“垄断并购”(Stigler,1950)。随着美国经济的工业化,许多公司通过并购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支持这一阶段的并购理论主要是规模经济,其目标也是达到并购双方企业经营上的协同。但也有经济学家持反对意见,认为兼并将导致行业内的“过度集中”。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在某一行业中占有销售额的大部分,这些企业将趋向“合谋”。结果企业的价格和利润将含有垄断因素。因此,无法通过兼并实现规模经济,而只可能导致垄断利润。

2.纵向并购和协同效应目标。20世纪代,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渠道。无线电技术使得各种产品可以通过全国性广告进行宣传,而汽车业的发展使货物运输变得更方便,从而大大节省了产品的销售成本。除此之外,整个生产链条中对各种部件质量要求的提高,共同引发了企业间进行纵向并购的热潮。经济学家们(Arrow,1975;Alchian,Crawford and Klein,1978;Williamson,1975)对这次并购做出了解释,主要观点是企业纵向联合,将行业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可能会获得不同水平间的更有效的经营协同,因为通过纵向联合可以避免相关的联络费用和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许多公司还利用本公司拥有的所在行业的专属管理能力,通过并购使其向被并购企业溢出,从而使并购双方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得到提高,实现双方公司管理间的协同。

3.混合兼并和多样化经营动机理论。第三次大的并购浪潮发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这次并购浪潮发生的背景是西方财务计划和管理体系及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而形成的多样化经营动机理论。这一时期的理论主要以风险化解为立足点,认为管理者和其他雇员为了保持组织资本和声誉资本以及在财务和税收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寻求多样化经营。多样化经营既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完成,也可以通过兼并活动完成。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兼并达到多样化经营要优于内部发展途径。企业可能仅仅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源或其潜力已超过了行业容量而缺少内部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混合并购来分散这些资源或潜力。财务协同效应也对这一时期的并购做出了解释。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来自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有大量内部现金流和少量投资机会的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有较低内部资金生产能力和大量投资机会的企业需要进行额外的融资。这两个企业的合并可能会得到较低的内部资金成本优势。Nielsen and Melicher(1973)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收购企业现金流比率较大而被收购企业该比率较小时,作为兼并收益近似值支付给被收购企业的溢价比率较高。这意味着从收购企业到被收购企业的所在行业存在着资本的再配置。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并后企业的举债能力大于兼并前两个企业举债能力之和,这就提供了投资收益的税收节约。这一观点也常用来解释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活动。这一时期基于管理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从管理学角度来解释并购的诸多理论,Mueller(1969)建立了最全面的混合兼并的管理主义解释,这种理论认为管理者往往采用较低的投资收益率,通过并购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反映了管理者与公司股东间出现的代理问题。

4.金融创新与潜在价值低估理论。第四次并购浪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它是随着新的融资工具的创新而蓬勃发展起来的。这次并购浪潮扭转了上次并购浪潮跨行业并购的趋势,转而注重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原因是,金融创新工具,特别是垃圾债券的使用,使杠杆融资被广泛应用,企业很容易筹集大量现金进行并购,任何企业,只要经营表现稍微不善,则就有可能成为被收购的目标。同时在这一阶段,分拆作为收购的一种形式占到了80年代并购总额的45%。杠杆交易的滥用最终导致了反接管法、联邦新税制、破产法的实施和对银行监管的强化。对这一阶段并购活动的理论解释主要是Tobin(1977)的q值理论和Jensen(1986)提出的自由现金流假说。Tobin(1977)的q值理论主要阐明了在不考虑资本利得税的条件下,当企业证券市场价值低于其重置资本成本时,并购将更可能发生。之所以如此,源于在股票市场上,许多机构投资者由于强调短期的收益而往往对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缺乏投资兴趣,导致这些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同时,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较高,也使得许多公司资产的重置成本远高于其历史账面价值,使得这些公司成为有自由资源的公司兼并投资的对象。这些都证明了Tobin关于公司价值的论述,也从另一侧面表述了企业并购的动因。这一时期用以解释杠杆收购行为的另一种理论是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他认为企业要使效率及股价最大化,自由现金流就必须支付给股东,但是公司的.管理层往往没有积极性向股东支付这些剩余现金流,这时只有为公司寻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以降低管理者所控制的资源数量,从而削弱他们的权力,同时,当为额外的投资寻求新资本而进行融资时,管理层也会受到来自外部资本市场的监督,使其行为决策更符合债权人或股东的利益。因而,并购成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有效工具。在这一时期,美国的许多企业还利用并购进行合理避税,如可以通过并购一些没有或只有较小股利支出的成长型企业,并在其进入成长期后再将其出售,从而以资本利得税来代替一般的所得税。另外,一个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过与一个有累积亏损的企业的合并,可以达到少交甚至不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5.全球化与外部冲击理论。全球化,信息技术,管制的放松及产业结构的变迁要求企业做出迅速调整,从而导致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全球战略并购浪潮。这一浪潮在-高技术领域的并购浪潮中达到了高潮。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全球竞争的加剧,竞争的加剧又迫使世界各国普遍放松监管政策,这就给并购创造了较有利的企业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跨国公司在这一次并购浪潮中成为领导力量。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东道国获得经营收益,是因为他们拥有多种所有权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优势,如管理、技术知识、品牌或商标优势等。跨国企业研究专家(Caves,1982)对跨国并购进行了总结:“纵向的跨国企业将中间产品的市场内部化,而横向跨国企业将无形资产的市场内部化。”Mitchell and Mulherin提出了并购的外部冲击理论,阐述了并购的发生是由于外部因素,如技术革命、全球化、政府监管的放松等变动而引起的。Weston()也提出了当今跨国并购产生的七大推动因素,它们分别是:技术进步,全球化和自由化贸易,监管松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经济互补推动的技术赶超,产业组织的变迁,企业家个人的才

能以及股价的上升、利率的降低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由于实践中存在着过高的兼并失败率,使得西方学者把注意力大量集中在兼并的动机上。他们通过对荷兰等许多国家大量兼并案例的实证分析后发现,追求市场控制力、增加利润、增加股东价值、增加销售额、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分散风险、应对市场失效等经营目标的经济动机,仍然是企业兼并的主要动因。K.D.Brouthers等()认为,兼并动机可以分为经济动机、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其中,经济动机包括扩大营销规模、增加利润、降低风险、防御竞争对手等子项目9项,个人动机包括增加管理特权等子项目4项,战略动机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等4项。这些研究,为购并动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并购效应理论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并购发生以来,并购金额占一国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对一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学家从研究并购动因转向更多地以实证方法来研究并购效应。

1.并购与产业集中。许多研究并购的文献对于并购会引起垄断表示了担忧。美国经济学家Mitchell and Mulherin(1996)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被并购公司的研究发现,这些目标公司都集中于某些产业,表现出被并购产业集聚的特征。同时,研究还发现,并购事件的发生呈现出很明显的波浪性。An-drade and Stafford()在对1970-1994年并购公司的研究中,也发现并购公司有类似的并购产业集聚的特征。Andrade,Mitchell and Stafford()按并购金额对近几次并购浪潮中并购企业所在行业进行排列,然后对这些行业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行业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在某一次并购浪潮中处于并购高峰的行业在下一次并购浪潮中并不一定就是并购发生的主要行业。如果并购企业长期经营状况不佳,则它就不对市场形成威胁。但是,许多数据显示并购企业在长期中虽然销售额较低,但利润却比较高。人们认为其中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企业通过市场垄断力量获得了超额利润。但是,Healy,Palepu and Ruback(1992)研究发现,产业利润率的提高来源于运营资本投资水平和工厂、设备管理能力的提升。Pautler(2001)通过大量的数据也说明了在1974-间并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集中的趋势。相反,Weston的研究表明,为适应全球市场的调整,衡量行业集中度的指标平均集中比率下降到约25%。Gowrisankaran and Thomas(2002)以动态垄断公司模型为基础对兼并在长期中是否会引起垄断做了一次实证研究。模型假定,存在合理的代理费用,兼并在行业内部进行和规模收益不变。结果发现,并购只有在这一行业的供给相对无弹性,而需求相对有弹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这表明垄断公司借助垄断力量提高市场价格的能力受到限制。产业组织理论也认为,产业集中并不能与缺乏竞争划上等号。一个产业内的公司可以在产品质量、品种、耐用性、售后服务及服务支持等各个方面展开竞争,旧的理论所认为的高度的产业集中将导致垄断或少数大公司合谋的观点并不适用当今异质产品成为消费主流的社会。大公司市场份额的增加得益于他们的高效率和良好经营。

2.并购与资源配置。并购在经济中主要发挥两种作用:扩张和收缩(Jovanovic and Rousseau,2002)。从行业角度看,行业内并购的即时影响是能够引起现有资产的重新配置,如果行业内的某些企业试图增大其经营规模以消化更大的资本投资,这时,并购成为行业扩张的工具。同时,并购也可以用于消除行业内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其生产规模更符合社会需要,这时,并购则起到收缩行业内现有资产的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分拆作为并购形式的一种占到当时并购金额的近一半,当时许多公司纷纷把本公司内不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弱的部门分拆出去,从而导致公司资源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的转移。H.Servaes(1991),Andrade,Mitchell and Stafford(2001)等研究发现,总是由q值较高的公司并购q值较低的公司,如果反之,则并购将有可能失败。Jovanovic and Rousseau(2002)也发现,一个公司通过并购进行投资与q值密切相关,而直接投资则不具有这种相关性。Feliciano and Lipsey(2002)通过研究外国资本通过跨国并购或企业新建进入美国制造业的行为发现,跨国企业在选择目标企业时,往往是在他们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处于相对劣势的行业内进行。研究还发现,作为目标国的美国的股价、产业利润率越高,产业发展速度越快,越不利于对美国企业进行并购;而美国的利率越高、汇率越低、并购企业所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则越有利于对美国企业进行并购。因而,通过跨国并购,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Jovanovic and Rousseau(2002)的最新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加速了新技术的扩散和转移。Hagedoom and Duysters(2000)在对计算机行业的并购研究中证明,在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上相近的两个公司合并有利于发挥双方技术协同效应,促进技术资源的重新配置。

3.并购与经济发展。Barron(1999)在比较了日本和美国在20世纪70-90年代的经济发展表现后发现,日本经济在70-80年代得益于其管理体系的创新,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到了90年代,由于缺少必要的刺激,日本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落到了美国的后面,经济增长缓慢。而当时的美国公司由于普遍受到恶意收购的威胁,纷纷进行公司重组,提高经营效率,吸收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因而,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公司的创新意识,为90年代的良好发展势头奠定了基础。美国学者(Weston,199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美国企业的重组对美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对大型跨国并购的调查中发现,跨国并购对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的提高有正面作用。对日本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在日本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建立的亚洲子公司中有70%的利润增加了。跨国公司对拉美企业的并购研究也表明,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在这些地区建立子公司,这些公司的利润也上升了近75%,说明跨国公司的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4.并购与就业。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并购的目标之一是降低成本,从而往往伴随着企业的减员和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恶意收购风行的时候,许多人对并购会造成失业率的上升表示了担忧。但美国有关数据显示,尽管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会导致有些行业中的雇员失业,但随着企业调整的完成,自1980年以来,整个美国经济中每年新增加近200万个工作机会。根据C.Brown andJ.L.Medoff(1987)就并购对工人工资和就业状况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企业间的并购导致了工人工资水平平均下降了4%,而就业水平却上升了近2%。有的学者对韩国20多起大型跨国并购的调查表明,并购后据估计总共有6万多个工作岗位被保留下来,平均保留率为72%。应该看到,由并购而导致的就业减少只是一种短期的现象,在长期中,并

购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其负面影响,但这也要取决于一国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弹性、技能熟练程度及企业的竞争力。

5.并购与股东财富。并购增加了目标企业股东财富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Jensen and Ruback(1983)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成功的要约收购中,目标企业股东的收益率为正30%,而在成功的兼并活动中,目标企业的股东收益率则相对低一些,为正20%。Jarrell,Brickley and Netter(1988)概括了1962-1985年间663起成功的要约收购的结果,发现在成功的要约收购中,目标企业获得溢价的平均值在20世纪60年代为19%,70年代为35%,1980—1985年为30%。Bradley,Desai and Kim(1988)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Schwert(1996)对1975-1991年间1814家公司的并购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在整个时期要约收购的收益率为35%。显然,在成功的要约收购和兼并活动中,目标企业获得了相当大的溢价收益。在不成功的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股东价值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M.Firth(1980)、Franks and Harris(1989)研究了英国并购引起的目标企业股东财富的变化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被并购企业股东价值增加的源泉可以用Roll(1986)提出的“胜者自大”说来解释,它说明收购的竞价者在评估兼并机会中犯了过分乐观的错误,导致收购支付过多,从而使被并购企业的股东获得了超常收益。

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其股东收益是否为正却并没有显著的数据可以证明。据Jensen and Ruback(1983)估算,在成功的要约收购中,收购企业的超额利润率为正4%,在成功的兼并活动中的超额利润率为零。随后,Jarrell,Brickley and Netter(1988)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收购中具有与Jensen and Ruback(1983)相同的结果,但超额收益率随着事后分析期的延长而有所提高。Bradley,Desai and Kim(1988)以及Schwert(1996)对要约收购的研究发现,在1975-1991年间,平均看来收购企业的异常收益接近于零。Healy,Palepu and Ruback(1992)、Mitchell and Lehn(1990)、Loughrant and Vijh()的研究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Ghosh(2001)在研究后发现收购公司以现金收购后现金流量每年增长3%,但其来源是销售额的增长,而不是成本的削减;换股收购中上述增量下降,但不显著。

6.并购与企业经营绩效。并购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至今尚无定论,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许多学者在对并购企业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中,采用了不同的效率测定方法(DEA法、SFA法、TFA法和DFA法)。这些方法在定义变量,特别是在定义误差项时,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如SFA法假定误差项呈正态分布;而DFA法则假设误差项呈均匀分布等。Garden and Ralston(1999)利用DEA法对信用联盟的兼并进行了分析,发现兼并并不能给各方带来显著的收益,因而管理层不应将兼并作为降低成本的方法。其他学者在研究了并购企业经营效率后也发现,由于较高的并购成本和被收购企业较差的经营状况导致并购后企业的利润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证明,并购实现了经营的多元化,从而在长期中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De Yong(1993)运用TFA法对1987-1989年发生的384起并购案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大多数并购能够小幅度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并购方式的不同对并购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也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根据理论上的分析,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在短期内较混合并购更易产生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企业并购后的经营业绩。Hagedoorn and Duysters(2000)从技术扩散的角度研究了长期内并购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长期内,由于并购双方的技术协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参考文献】

①G.Andrade & E.Stafford(2002),“Investigating the economic role of merger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Vol. 161.

②G.Andrade,M.Mitchell & E. Stafford (2001), “New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on mergers”, Joum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5:103-120.

③G.L. Delong(2001), “Stockholder gains from focusing versus diversi- fying bank mergers”, Joum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9(2).

④G.Marcu (2000), “Issues for consideration in mergers and ac- quisitions from a regulatory perspective”, Speech at the Institut for Intemational Research 9th Annual Conference, BIS Review 60.

⑤W.Marr, S.Mohta & M.F.Spivey (1993), “An analysis of for- eign takeov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 conomics, 14:285-94.

⑥M. Firth (1980), “Takeovers, shareholder returns and the theo- ry of the firm”, Quarterly Joumal of Economics, 94:235-260.

⑦L. Capron, et al. (1999), "Resource reemployment following horizontal aequisition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1988- 1992”,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9.

⑧J. Franks & R. Harris (1989), “Shareholder wealth effect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the UK experience 1955-1985”,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3: 225-249.

⑨P.M.Healy, K.G.Palepu & R.S. Rubeack (1992)

,“Does cor- porate performane improve after merg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2) :135-176.

⑩C.Brown & J. L. Medoff(1988), “The impact of firm acquisition on labor”, Corporate Takeover: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ed. A.J.Auerbach, Chicago: UCP.

(11)J.F.Weston (2002), “M&As as adjustment process”,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12)S.Kaplan & M. S. Weisbach (1992), “The success of acquisi- tion: evidence from divestitur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March.

(13)R. G. Hubbard and D. Palia (1995), “Benefits of control, man- agerial ownership, and the stock returns of acquiring firm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6(Winter): 782-792.

(14)K. D. Brouthers, P. Hastenburs & J. Ven(1998), “If most merg- ers fail why are they so popular?” Long Range Planning, June.

(15). F.Weston, K.S.Chung and J.A.Siu(2000):《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6)J.Tobin and S.S. Golub(2000):《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10:西方并购动因与并购效应理论的发展

西方并购动因与并购效应理论的发展

一、并购动因理论的发展

西方每一次并购浪潮都与当时的经济、金融、政治及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并购理论的发展也是围绕并购浪潮,侧重于解释其动因而展开的。

1.关于横向并购和规模经济动因。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随着美国国内铁路网的建成,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市场而出现的。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刺激了美国企业进行横向并购,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这一阶段的并购被美国学者称为“垄断并购”(Stigler,1950)。随着美国经济的工业化,许多公司通过并购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支持这一阶段的并购理论主要是规模经济,其目标也是达到并购双方企业经营上的协同。但也有经济学家持反对意见,认为兼并将导致行业内的“过度集中”。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在某一行业中占有销售额的大部分,这些企业将趋向“合谋”。结果企业的价格和利润将含有垄断因素。因此,无法通过兼并实现规模经济,而只可能导致垄断利润。

2.纵向并购和协同效应目标。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渠道。无线电技术使得各种产品可以通过全国性广告进行宣传,而汽车业的发展使货物运输变得更方便,从而大大节省了产品的销售成本。除此之外,整个生产链条中对各种部件质量要求的提高,共同引发了企业间进行纵向并购的热潮。经济学家们(Arrow,1975;Alchian,Crawford and Klein,1978;Williamson,1975)对这次并购做出了解释,主要观点是企业纵向联合,将行业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可能会获得不同水平间的更有效的经营协同,因为通过纵向联合可以避免相关的联络费用和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许多公司还利用本公司拥有的所在行业的专属管理能力,通过并购使其向被并购企业溢出,从而使并购双方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得到提高,实现双方公司管理间的协同。

3.混合兼并和多样化经营动机理论。第三次大的并购浪潮发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这次并购浪潮发生的背景是西方财务计划和管理体系及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而形成的多样化经营动机理论。这一时期的理论主要以风险化解为立足点,认为管理者和其他雇员为了保持组织资本和声誉资本以及在财务和税收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寻求多样化经营。多样化经营既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完成,也可以通过兼并活动完成。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兼并达到多样化经营要优于内部发展途径。企业可能仅仅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源或其潜力已超过了行业容量而缺少内部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混合并购来分散这些资源或潜力。财务协同效应也对这一时期的并购做出了解释。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来自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有大量内部现金流和少量投资机会的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有较低内部资金生产能力和大量投资机会的企业需要进行额外的融资。这两个企业的合并可能会得到较低的内部资金成本优势。Nielsen and Melicher(1973)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收购企业现金流比率较大而被收购企业该比率较小时,作为兼并收益近似值支付给被收购企业的溢价比率较高。这意味着从收购企业到被收购企业的所在行业存在着资本的再配置。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并后企业的举债能力大于兼并前两个企业举债能力之和,这就提供了投资收益的税收节约。这一观点也常用来解释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活动。这一时期基于管理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从管理学角度来解释并购的诸多理论,Mueller(1969)建立了最全面的混合兼并的管理主义解释,这种理论认为管理者往往采用较低的投资收益率,通过并购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反映了管理者与公司股东间出现的代理问题。

4.金融创新与潜在价值低估理论。第四次并购浪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它是随着新的融资工具的创新而蓬勃发展起来的。这次并购浪潮扭转了上次并购浪潮跨行业并购的趋势,转而注重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原因是,金融创新工具,特别是垃圾债券的使用,使杠杆融资被广泛应用,企业很容易筹集大量现金进行并购,任何企业,只要经营表现稍微

[1] [2] [3] [4] [5]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教案

本科生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范文参考1500字

国外论文范文

论文范文1500字

本科生开题报告英语

观戏剧有感作文

戊戌变法教案

经济管理学论文范文大全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解释与借鉴(共10篇)】相关文章:

公共管理学的优秀论文2022-12-17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2023-08-22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23-06-11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2023-01-19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6-28

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2023-03-24

观《春风化雨》有感2024-05-18

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2023-05-02

入世后如何提高我国国际税收协调能力 v2023-02-27

叙事空间中的城乡文化对立论文2023-03-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