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

时间:2023-04-25 07:33: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共5篇)由网友“熊猫最最最可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

篇1: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

。部分学生对自学的艰苦性、扎实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急于求成。阅读教材只求“新”,不求“深”,“走马观花”,欲速则不达,学习效果甚微。2、过分依赖的心理。部分学生自学中碰到困难,不是积极地思考,想办法解决,而是干等着老师的讲解和点拨;有的认为自学费力,不如听老师讲课省劲,过分依赖心理是学生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心理使他们因循、保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思维的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3、厌倦心理。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厌倦心理的原因,除了学习基础差外,还有教师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忽略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恰当地、过多地安排自学的内容和自学时间等。学生在自学中碰到大量难以克服的困难,就会对自学产生厌倦心理。4、单纯模仿心理。学生善于模仿是正常现象,但由此形成“照葫芦画瓢”的模拟式学习方法,则应引起注意。有些学生在自学中遇到新问题,常习惯于用旧方法去套,便是这种单纯模仿心理的反映。

篇2:引导学生自学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本是教学之本,学生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课本。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其自学能力。但教师的讲授时间也相应缩短,教学任务难于完成,这与学生自学的时间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这一矛盾解决不好,课堂自学的指导也就无法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要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首先教师要真正明确开展课堂自学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是要深入分析大纲和教材,列出章节精讲的内容和必讲的重点和难点,将讲全讲细改为讲准讲精,给学生留下较充裕的自学时间。如“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一课,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但内涵复杂,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研究一种代表动物,通过阅读、小组讨论研究进行自学,教师只作启发引导,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篇3:浅谈怎么排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

浅谈怎么排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

不少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产生害怕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在表达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从说到写,从写片段,逐步做到、具体、通顺地写出有中心、结构完整的作文。但无论是搜集材料的指导,还是表达方法的指导,核心都是一个,即让学生感到作文不难。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灵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他们感到作文是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最好途径。

要学生排除写作文的心理障碍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做好作文前的准备。认真制订每学期的作文计划,有针对性地讲授一定量的写作知识学生感到作文也是有规律的,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但每次讲授的内容不必求多,所讲的写作知识要能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对学生确有启示。布置的作文练习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能大而空。

2.鼓励选材多样化。要放开手让学生写自己感触深的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在教材规定的范围内,尽量鼓励、引导学生选材多样化。如写一件难忘的事,不一定要学生写那些千篇 一律的“有意义的事”,什么事感触深就写什么。平时训练性的小作文,如果求学生写的日记、随笔,则可以完全放开,怎么想就怎么写,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口”,这样作文就不再是难事而是乐事了。

学生感到作文难,有教和学两方面的原因。从教学角度说,打破作文神秘感,针对学生实际生活命题和训练,是排除沉重作文难这一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篇4: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是对他人的教育、指导、帮助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方式。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意识水平低,认识问题片面造成的。有逆反心理的同学总觉得听别人的意见,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且总怀疑别人的诚意和好心。

考试过度紧张:

同学们到学校来的目的主要是学习,而检查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考试来了解的。然而,考试过度紧张是一种心理障碍,它会造成考试的失误,影响成绩。

自卑:

自卑是一种心理缺陷。它表现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做事情没有信心,生活态度消极,情绪低沉,孤独苦闷,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疾玻

厌学:

有的同学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对学习不感兴趣,一遇到学习方面的事情就心烦,甚至旷课、逃学,厌学,有的表现在某学科上,有的表现在各学科上。

篇5:教学中克服学生反证法的心理障碍论文

教学中克服学生反证法的心理障碍论文

一、反证法教学的障碍

“反证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不少的数学问题的证明都要用反证法,但是不少学生对学习反证法感到吃力。这里的原因除了与在证明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些阻力是来自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其实心理障碍即使在使用直接证明方法时,也或多或少干扰着学生推理的顺利进行。比如,看到两个三角形相象时,思考过程中就老是受视觉上的支配而不自觉地用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作为条件来进行推理。这种来自心理上的障碍虽然老师们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但通常易把它与来自其他因素的推理障碍相混。没有在客观上把清除心理障碍当作突破反证法的教学难点来考虑。

二、克服反证法教学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发展过程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等四个过程。当一个新知识出现时,学生首先是用旧的认识结构对其进行解释与吸收,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之中。当原有的认识结构不能解释,不能容纳新知识时,则内部系统及对原有认识结构进行重新改组,扩大。使之足以包摄新知识,达到新的平衡。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只是直接证明方法,推理中的每一步在感知上和逻辑上都不会与原有的知识系统和认识图形相互矛盾。他们在具体证明某一题目时,只须将题目具体内容“同化”到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或演绎体系中去。这种感知上与逻辑上的一致性已经形成了他们进行演绎推理的心理基础,成为他们达到心理平衡的依据。运用直接证明方法时,也有心理障碍存在,但那是由于在错觉影响下,或在下意识作用下的原因所造成的。而学习反证法时,推理过程中出现的是感知与逻辑上矛盾的情形,与错觉或下意识是不同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反证法。不将学生原有的演绎体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进行“顺应”的过程,是不可能的。反证法的教学,不应拘泥于教材,宜采取分散难点,逐步渗透,不断深化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到教学之中,着重培养学生进行形式演绎的能力。

结果,指导学生练习时,一定要突出两点:一是要将结论的反面当成新的已知条件后,才能由此推出矛盾的结果,否则就不能导致矛盾。二是推理要合乎逻辑,否则即使推出了矛盾后,也不能断言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在“归谬”的过程中其推理应是无懈可击的,其矛盾的产生并非别的原因,只因反设不成立所致。同时,导致矛盾又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与已知条件矛盾。

二是与已学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三是与题设相矛盾。

3、“结论”的练习:“反证法”中的结论是指最后得出所证命题的结论。教学时,一定要严格要求“结论”准确。否则,将前功尽弃。

(四)比较辨析,恰当运用“反证法”

“反证法”在几何、代数、三角等方面都能应用。教学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积极性,可适当补充这方面的练习题。另一方面,学生学了“反证法”之后,企图什么证明题都想用“反证法”来证,结果使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以致弄巧成拙。教学时还应强调,什么时候用“直接证明法”,什么时候用“反证法”,应依所证命题的具体情况恰当使用。 原则上是“以简

(一)浅显事例引入“反证法”的基本思想

学生刚接触“反证法”时,对于此法中根据排中律而“否定反面,肯定正面”的基本思想感到陌生。教学时,可通过学生已有实践体会的浅显的生活方面的事例让学生逐步领会。开始将“反证法”用于解题时候,也宜于用学生已掌握的而且也是最浅显的例子引入。

(二)精讲例题,找出“反证法”的基本规律

有前面的基础,就要注意讲好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特别是重要讲好建立新概念或引出新方法时的第一个例题。教学时,宜于运用具体的几何实例。逐步说明证明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沿着思维规律进行思考,得出“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和规律:

1、反设:将结论的的反面作为假设。

2、归谬:将“反设”作条件,由此推出和题设或者和公理、定义、已证的定理相矛盾的.结果。

3、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结论不得不成立。

(三)加强练习,培养用“反证法”证题的基本能力

在学生初步领会“反证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反证法”的基本方法以后,还应靠足够的练习来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反证法”证题的能力。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重点突出,根据“反证法”的特点,练习的着重点应放在“反设”、“归谬”、“结论”三个方面。

1、“反设”的练习:“反设”即为“否定结论”,它是反证法的第一步,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反证法”的后续部分,学生初学时,往往去否定假设,教学时,应注意纠正。要突出“反设”的含义就是“将结论的反面作为假设”。在思考途径上可指导学生按以下几步进行:第一要弄清所证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第二找出结论的全面相反情况,注意不要漏掉又不要重复。第三否定时用“不”或“不是”加在结论的前面,再把句子化简。

2、“归谬”的练习:“归谬”即“假定结论的反面成立,而导致矛盾。”就是说将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后,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的结果,这不但是反证法的主要部分,而且也是核心部分。学生初学时,为宜”。一般来说,用“直接证法”的时候居多,但遇下列情况可考虑用“反证法”。

1、当直接证明某个命题有困难或不可能时,可考虑使用“反证法”。

2、否定性问题:在此类问题中,结论的反面即可能就更为具体,常常可以由此去推出矛盾,从而否定可能,而肯定了不可能。

3、唯一性问题:此类问题中,结论的反面是不唯一的,那么,至少可有两个不同者,由此去推出矛盾,来否定不唯一,从而肯定唯一。

4、肯定性问题:此类问题中,有个带肯定性的结论,其反面就是对前者的否定,由此去推出矛盾,从而使问题获证。

5、某些“无限”问题:在些类问题中,结论的反面是“有限”,它比无限更具体,由它推出矛盾,从而否定有限,而肯定无限。

克服反证法的心理障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反证法的关键。并不是说这样做了就保证学生运用反证法证题都能成功。对具体问题的证明,不但涉及到方法的本身,还涉及到个人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等因素,由此判定出一系列教学措施,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反证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素养和认识水平。

试论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总结

教课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自学能力

略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培养技校学生的自学能力论文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教学微格研究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的入门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

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思

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
《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生自学中的心理障碍(共5篇)】相关文章:

函授生的毕业自我鉴定2022-05-08

数学教育中学生创造潜能的思考论文2022-05-07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论文2023-04-16

历史学法指导范文2023-05-14

小学数学怎样激发学生兴趣2023-01-03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2022-08-10

关于数学预习的重要性2023-02-11

八字教学法学习心得--质疑与地理教学2023-04-09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2023-05-04

学习要加强课前预习2023-05-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