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读图范文

时间:2023-04-26 07:53:0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建筑读图范文(共18篇)由网友“Soufflé”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建筑读图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建筑读图范文

篇1: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作者/何玲

摘 要:地理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地理的学习能力除了对文字的掌握能力之外,还有对图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而对图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地理图表读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论述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地理;读图能力;理解能力;训练方法;以图析题

有句古话:左书右图,说明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相对于文字来说,更加形象、直观,但是也正因为将复杂的内容融合到了简单的图片当中,所以需要学生掌握地理读图的技巧,这样才能正确读图,获得信息。

一、重视读图步骤,培养学生读图技能

阅读地图是有科学的步骤可以遵循的,这不是思维定式,而是一种高效率、准确的读图方法。首先要看地图名称,确定图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经纬网来确定所研究事物的位置和方向;再根据各种山脉、河流、交通线等标志性的事物来确定其周围环境;接着要看地图的.比例,来确定实际距离和面积;最后是根据等高线来读懂地形、起伏大小等等。重点要求图文结合,重视文字的引导,观察图片的细节。对于综合题,答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从图中找信息,组织答案有针对性地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二、重视读图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练习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实践有助于理论理解,能够解释一些只有理论的图像,有利于学生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对于一些读图理论,只有进行了多次的实践练习,()才能够正确掌握,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老师在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步骤之后,要用大量的练习使其巩固。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重视知识总结

地图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还包含一些隐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析图能力,具有一定的析图能力,那么看图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提高。教师可以针对地图,先设计问题,依靠问题的导向作用来纠正学生析图的方向。接着要引导学生对图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对其进行归纳和整合。最后是对地图提供信息的思考,衍生地图的知识。要多问:为什么,是哪里,是什么等问题。学生自己要通过实践总结自己的读图经验,不断纠正自己的读图误区,完善读图能力,延伸读图范围。

老师要注意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水平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掌握读图能力,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2:“读图时代”与传播

影视、广告、MTV、网络、卡通漫画……这些动态和非动态的图像铺天盖地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有人欢呼“读图时代”的到来,也有人对此深感忧虑。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读图”已经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版物中,插图、照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铺天盖地的广告和纷繁的影视作品,就连饭店旧式印着菜名、价格的格式菜单都被配有菜品彩色图片的新面貌取代而文字似乎已退居为辅助性存在。近年来还出现了大量“图说作品”――图解《三字经》、图解《资本论》……有人欢呼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也有人对此深表忧虑和困惑。到底什么是“读图时代”? “读图时代”出现的根源是什么?“读图时代”到底对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有什么影响?面对“读图时代”我们的媒体和传播者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什么是“读图时代” ?

人大中文系教授金元蒲认为:读图时代与我们现代社会产生的巨大变化相关。在传播方式上,原来的印刷媒介变成了现在的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于是产生了我们现在诸多的视觉图像或者叫读图时代的一些现象。以前文字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现在视觉图像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北大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指出:读图时代确实包括影视、广告、卡通及图片的传播。从一定意义来说,形象大于文字,形象大于意义;但是它不可能高于或者深于意义,所以读图时代对社会信息的获得有60%和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但是文字可能在更深的程度上以一当十。

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 现在,从印刷出版物到电子媒体,从户外广告到日常记录的手段,图像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到了家庭和个人生活之中,并且与个人的精神生活相关。总之,在我们这个时代,视觉方式更加凸显出来,人可以通过“看”(也伴随着听)来知觉并且理解世界。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二、剖析“读图时代”到来的根源

1、科技的发展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双项技术支持

我们都知道信息的传播需要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几个世纪来视觉符号传播的媒体经历着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转变的过程,印刷方式也由最初的呆板低效的人工印刷革新为便捷高效的电子印刷。此外新媒体的涌现也丰富了视觉符号的记录方式。纸张、照相机、摄影机、电脑的接踵而至令种种视觉符号的展现异彩纷呈,甚至手机和身体都成了视觉符号展示自我的舞台。一系列诸如电缆、网络等电子传输媒体的出现使得视觉符号的传递更快更方便,传播范围也更广泛,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还能增强现场感和生动性。电子时代的到来终于使图像的生产拥有了工业生产的规模。图像产品的产量如此之大,图像产品的类别如此丰盛,以至于人们时时在与图像共同生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生活方式的显现和生活经验的累计。

另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记录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迁也改变着人们对视觉符号的创作手法。如果说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视觉符号的创作提供了硬件平台外,那么photoshop,flash,animator,3dmax等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的图形,动画创作软件则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现代人不再满足于简单单纯的平面绘画和记录而是 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创作。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个人电脑普及和这些创作软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专职的图形和动画设计师, 图像和动画创作也逐渐在大众里风靡起来,成为一种时尚。

阿尔文・托夫勒在他早期的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曾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而后两种文盲是工业化社会,尤其是后工业化社会不断制造产生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视觉文化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在当下,计算机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产品的日益丰富,更使视觉文化传播成为21世纪文化的一种主导性力量。

2、“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读图时代”到来的社会根源

科技的发展为视觉文化符号大量生产、流通提供了保证那么“消费社会”的到来是视觉符号被大量消费的前提。什么是“消费社会”呢?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但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消费、依赖消费。近代工业革命飞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消费资料极大丰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富裕者无节制的物欲满足为宗旨,奉行物质消费至上主义;超越生产和消费的能力,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这就是我们所称为的“现代消费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消费者正变得能够承受一定品牌价值的产品,他们开始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篇3:“读图时代”与传播

当代消费社会提倡欲望的解放,不断满足欲望需求的消费观,享乐主义的意识形态和都市的生活方式。和需要有文化支撑的,需要丰富联想的,不那么直观的文字相比这个时代图像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的欲望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不再奇怪电视中,大街上,角落里五颜六色,形形色色黑白或彩色的图片充当主角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消费社会”的一重要特征就是信息成为了一种消费品,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是主要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有标准化和模拟个性的特色。大众文化是包含在主流文化之内,它是一个社会内与公众舆论、价值观念、社会时尚和生活方式大致趋同、基本适应的、又是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直接传承关系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有地域性、通俗性、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产业性、类像化等种种特征。

大众文化的类像化特征一方面利于大众文化产品的接受与理解,另一方面也造就大众审美趣味的感性化。这种感性化表现为人们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因此读图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象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主体内容,从人们对媒体的接触情况来看,电影与电视成为当代人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同时,大众文化正以图解的方式冲击着文字这种媒介,处于这样的消费社会中的视觉文化呈现出的浅显与通俗迎合和大众的口味。图片开始成为一些杂志的主角,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此外,古典艺术、精英文化也正不断以图形图片的形式展现给人们,如《红楼梦》等名著被影视化、光盘化,《老子》、《庄子》漫画化,甚至出现了《图解资本论》,把严肃的学术著作也予以图解。大众文化对形象化的追求使人们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思”的意义放逐,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呈现感性化特征,如大学生对电影的诉求更为强调对视觉的冲击,调查表明视觉效果突出、制作精良的美国大片更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美国片占据了最受大学欢迎的影片的前六席,他们分别是《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勇敢的心》、《魂断蓝桥》、《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

篇4:“读图时代”与传播

人们审美情趣的感性化还表现为包装、表演与虚幻,大众文化往往通过精美的包装向大众提供一个虚幻美好的世界。而这种包装更多是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达到吸影大众的目的的。比如王菲为推销新专集时的另类装扮,装祯别具一格的图书等等。

在大众文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情趣追求个性化。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人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这为人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人们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表现为他们追新求异,展现绚丽多姿的自我,从自己的服装样式、发型设计乃至自我形象和文化品位都体现了新时期青少年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视觉符号有象征符号和实意符号两种。象征符号往往代表一种抽象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比如基督教的十字、社会注意的五角红星等等,在张扬个性的时代它更是成为了时尚语言的元素。

3、信息社会的到来是“读图时代”出现的内因

所谓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

信息是一种无形资源,信息的产生,在时空上表现出较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具有不宜认知和难以把握的特点。 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或对文字信息的诠释因其直观,鲜明,生动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 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与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其真实感人的形象,让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的意义,加深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这是任何文字体裁报道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并且,它不受国籍、地域、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差别的影响,无疑这种视觉信息的`传播范围要比文字更广更通俗。

我们都知道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的。在这个信息爆炸,信息过剩的社会,面对纷杂的信息我们眼睛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的时间变的越来越精贵。含蓄,枯燥,需要时间与耐心阅读的文字已慢慢不能快速的吸引我们的眼球,而在今天“眼球经济”为指挥棒的商品经济时代,谁抓住了眼睛谁就赢得了商机。因此吸引住大众的视线成为各信息发布者的首要任务。视觉符号生动的形象,浅显的表意要比文字和声音更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因而被很多广告商和媒体看中,成为他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信息社会,人们对周边的环境的了解需要真实性,现场感更强的信息,报纸中大量的新闻摄影和电视的现场直播所给予人们的逼真、快捷和客观是任何文字都无法代替的。

篇5:“读图时代”与传播

“读图时代”到来的利弊

1、图像的方式是视觉形象的方式,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从纵的方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和没有语言文字隔膜的图像文化传播形式,更加紧密和有效地把人类联为一体。赫尔马斯・根舍姆在1962年就写道:“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够理解的唯一‘语言’,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它超越于政治影响――在人们享有自由的地方――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事件,使得我们分享别人的希冀和期望,阐明政治和社会环境,成为人类的人道和非人道的见证。……”

2、但同时“读图时代”会让一部分人变得幼稚。幼稚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悟性、对于价值判断的正确性和对社会发展合理性的一种前瞻性。公共汽车上很多青少年、成年人都在看漫画书,看得哈哈大笑,非常愉快;但是它可能会使人幼稚。又如美国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据社会学统计要受10万条广告的冲击。我们知道,看到10万条广告的人,和看到10万本书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三、“读图时代”传媒的责任

在大众文化传播的时代,传媒的作用即普及化庸俗化的一面是由大众传媒的传者和受者的文化趣味决定的,反过来又导致大众文化中的受众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进一步平庸化。为此,传播主体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创作技术水平,摒除大众文化中消极不健康的成分,正面积极地给人类大众以健康严肃优秀的文化食粮,让人类大众在文明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从而提升其文化品位。作为主体的有能动创造精神的人,能够排除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悖谬,建构更加健全的价值意识,使人类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为此,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作为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发挥大众传播的传播视觉信息、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对信息有目的的采集、选择和编辑出版,优化信息传播。要整合与重构大众文化,虽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深难度的工程,但人类必须而且能够作到。剔除人类文化的糟粕,保存大众文化中合理的方面,使大众文化更加符合大众的精神和心理需要,弘扬高尚文化,约束传播人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重视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品位,建构健康文明向上的媒介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引导大众文化和人类大众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为大众奉献更多更好的视觉作品。

同时传媒也应深刻认识到视觉也能表达深刻思想,也可以成为一种视觉思维的方式;从现在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可能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开掘人的潜能的方式。文字有了几千年发展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人们对于文字的一种理解力;而视觉图像是正在发展中的一种变革、一种革命,它将来也要通过自己长期的发展和积累赢得人们的认同。这种思维方式现在发展的时间这么短,使它没有能够培养出懂得那么多视觉思维的大众。所以,大众传媒还需要时间来逐步增强人们读图的深度和读图的能力,培养更多高品位,有思想的受众。

(来源:紫金网)

“读图时代”与传播

篇6:有序读图法及其运用

有序读图法及其运用

(王绍春 安徽天长市二中)

有序读图法是指按地理事象的一定顺序读图的方法。根据读图顺序的不同,有序读图法大致可分三种:

(一)按地理事象的空间顺序读图(简称“空间顺序法”)。这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方法。凡地理事象具有 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空间顺序法基本阅读图式可概括为以下12种。

(附图 {图})

(附图 {图})

“空间顺序法”如何运用?现举例具体说明。

阅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依次读出大气垂直层次的名称、高度和气温随高度变 化的特点。通过读图,使学生看出在不同高度范围内,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有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有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附图 {图})

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可以从海岸开始,进入海底,自左向右依次读出各种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 坡和大洋底部。通过读图,使学生认识海底地形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了解海底地形的组成、分布及特征 。

(附图 {图})

(二)按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简称“时间顺序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凡用以表 示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特点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在这类插图中,有表示地理事象日、月、年或季节 变化过程或特点的,也有些表示地理事象地质年代演变过程或特点的。一句话,这类插图都具有明显的时间顺 序。中学地理课本里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地球运动图、流量过程曲线图、人口增长统计图、能源消费 构成变化图、大陆漂移图等都具有上述特点。

“时间顺序法”如何运用?现举例具体说明如下。

阅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可以按“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的时 间顺序,依次读出各节气太阳、低压带、高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再把各节气的单幅图组合在一起联系成一个整 体,这样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情况。

(附图 {图})

阅读《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先以1949年和1982年为两个界点,把我国人口的增长过程分为三个时段;再 观察各段曲线的变化特点,说明各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分析各段人口增长特点不同的原因。

(附图 {图})

(三)按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简称“逻辑顺序法”)。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读图方法。这 种方法不是只停留在地理事象表层的观察,而是包含着对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深层的思考。深层的内在联系, 把零散的地理事象连成了一个整体。由此看出,凡用以揭示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诸如中 学地理课本里的地理特征图、地理成因图、地理规律图、地理联系图、相关模式图等等。

(附图 {图})

“逻辑顺序法”如何运用?现举例具体说明如下。

阅读《巴西在气压带和风带中的位置图》,可以先观察,寻找出图中有关的地理事象,如纬度位置,海陆 位置、气压带位置、风带位置、沿岸洋流、地形特征等;再思考,挖掘其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白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的缘由。

阅读《鲁尔工业区图》,可以按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区的地位 →环境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要引导学生运用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这一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 的条件,可以重点从原料、能源、水源、

[1] [2]

篇7: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郾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郾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3?郾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篇8:培养读图素养提高读图技能

培养读图素养提高读图技能

本文主要从地图素养的'重要性入手,剖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

作 者:赵黎新  作者单位:甘肃渭源县会川中学,甘肃渭源,748201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5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读图素养   读图技能  

篇9:地理读图描述能力的提高

地理读图描述能力的提高

江苏省邗江中学  潘竹娟

“读图描述能力”即通过读图分析,把握地理图像所表现的事物形态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将其叙述的能力。图像内容简单,比较好描述;图像内容复杂,描述的难度就大了。读图描述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同时高考中读图描述题常常是回答其他小题的基础,此题答错可能会导致这一道综合题全军覆没,所以必须着力培养。

一、梳理地理特征,掌握观察图像的角度

面对一幅图不知道怎样描述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怎样观察,从哪些角度观察。平时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对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梳理,使学生懂得从哪些角度观察图像,把握图像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并使用什么学科术语进行描述。如:“据等高线地形图描述一地地形特征”, 学生首先必须清楚“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这五大地貌的海拔标准,并懂得“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有无特殊地貌、总体海拔等”,掌握了这些,看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分析图像类型,掌握各种读图方法

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图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从一幅图上读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点”状分布,图上的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较小,这就要在大范围观察分析基础上说清楚“沿某个方向较稀或较密,或集中在某区域”。

二是“线”状分布,线状分布图最多的是等值线分布,有的是要求描述一条线的分布特征,如果线的伸展方向单一,说清楚由什么方向向什么方向延伸就行,如线的伸展方向复杂如图1中的0℃等温线,就要在整体把握基础上,进行分段说明。还有的多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往往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面积等方面去考虑。如“读图2,分析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可先找全最大值1000mm,和最小值200mm的分布区,再观察空间变化趋势,然后综合得出“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部、西部递减,呈半环状”这样的答案。这里的两类极值一定要找全,否则就会出现“从东向西递减”或“从北、东、南向中部递减”等错误的或不完整的答案。

三是面状分布图,该类图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该类图阅读时一定要做到“抓整体,关注重要细节”。如“根据图3我国气候的大陆性、海洋性区划,描述我国气候的大陆性和海洋性区划特点”,用“抓整体,关注重要细节”的方法,通过仔细读图,不难得出“从西北到东南沿海,中国的气候区划呈现从大陆性气候到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四川盆地虽然远离海洋但它也属于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正确描述。

第二类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图往往是两幅图进行比较,要求常是描述其空间分布的发展变化。此类题难度较大。因呈现两幅图,图上事物如果复杂,许多学生读图时有眼花缭乱之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抓不住重点,描述不完整。读这一类图要做到:一读准图名,二读清图例,三先比较总体变化,四再将重要细节一一比较,得出其变化特征。

“抓整体,关注重要细节”的读图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坐标图的阅读上。如“读图4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图和图5南京市年平均气温图,分析1983年后江苏省和南京市气温变化的异同”。在读准图名,读清图例和纵横坐标含义的基础上,先比较两地气温变化的共同点,再将重要差异一一比较,从而得出“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南京市气温上升幅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正确答案。

当然坐标图的阅读往往要求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比较。在做题时一定要重视其坐标代表的数据类型,并根据其数据类型进行相应描述。描述时注意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如果是两幅坐标图比较,就要特别看清纵横坐标量距是否一致。

读图描述能力是学生的观察分析地理图像能力、对相关原理和规律理解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梳理,并有意识地系统培养。

个人简介:潘竹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邗江中学地理教研室主任,扬州市地理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扬州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从暑期至今一直任教高三地理,高考成绩一直很优异,曾做过若干省、市、区级的高考辅导讲座。

篇10:读图能力教学小学数学论文

读图能力教学小学数学论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1.培养学生形成读图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动性,只有他们喜欢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以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把插图作为学习数学的辅助工具。例如,在教学生数数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只兔子、两面红旗、三个糖果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从图中得出数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读图的习惯,学会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

2.培养学生分析主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结合各种各样的图片,来增强学生的数感。但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展示的图片通常是某个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例如,在教学“比大小”的课堂中,教师展示给学生“龟兔赛跑”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它们跑的距离谁多?谁跑得快?学生通过图片的展示就能得出结论,也知道对应的问题需要观察哪个部分,这样不断引导学生,就能帮助他们分析主题,然后获取需要的信息。

3.培养学生表述图中信息的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学会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还要将获取的信息表述出来,才能真正体会到读图的用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表述图中信息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读图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信息,编出与图片有关的应用题。“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3只,又来了2只”,学生通过反复地这样表述,就能提高对数学用语的使用,也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另外,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想象力,然后再结合图中的信息,最后再用数学术语表达出来。因此,在培养学生表述图中信息的能力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效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成长成为创新型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小学生也是祖国的希望,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头脑清晰、思路条理,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必要的,我们还需要积极探索出更有效的提升办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篇11:浅析读图现象与摄影教育

浅析读图现象与摄影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文化阅读的主体之一,他们的阅读取向和阅读价值观,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所谓“读图时代”的一些本质方向.本文着重从图(影)像阅读角度,将读图界定在较广义的'视觉层面,试图从中探寻一些有意义的现象和规律.

作 者:刘文奕 张华贞  作者单位: 刊 名:照相机 英文刊名:CAMERA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2: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读图时代

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读图时代

当今,新闻摄影在新闻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新闻摄影能够使新闻事实、新闻本质得到形象化的.表现.新闻摄影由图片、文字说明及标题三部分构成.新闻摄影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由等新闻要素,由图片说明来完成交代,标题是对图片新闻主题的概括,而图片则像一扇窗口,从这里可以窥见新闻最要紧、最生动、最吸引人的本质瞬间.

作 者:由永怀  作者单位: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处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8) 分类号:G21 关键词: 

篇13:如何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魏超贤

【摘要】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培养学生读图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地图;读图;读图方法;读图习惯;读图技能;绘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科表达各种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历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图表占整张卷的篇幅越来越大,且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图表数据进行正确分析与绘制,并能从图表数据中归纳总结地理规律,对解答高考地理试题就迎刃而解。地理读图能力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

一、养成良好读图习惯,训练读图与绘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师在上课就应有意识地多用地图,布置作业也如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重点引导他们如何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做起:一是示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在学生面前展示地理挂图,或在黑板上多画地理简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某些所学的地理事物,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绘图。在学生学会了看图后,还要要求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以便读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过程,我注意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首先我要求学生要准备纸和笔,然后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比如在讲“中国主要山脉”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绘中国主要山脉示意图,这样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我国的主要山脉,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主要山脉的大概地理位置。2.活动课训练。在课后,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习习近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工农业生产增长(曲线或柱状)图等。

二、重视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1.重视基础积累,熟记基本地理事物。学生对于初中的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看,因此,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例如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大山的名称、地理位置等,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城市及其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名称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2.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基本知识体系。在各章节内部,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基础知识库,必要时可以随时到脑海中提取已有的储备知识,尽快地解决问题。

三、加强图文互换和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

学生习惯文字的表达方式,不习惯利用图来表达地理现象,更不用说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有时候文字的表述过于累赘,用图形来表示会清晰很多,有时候图的表达不够详细,要文字的补充说明。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要进行图图转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训练学生的图文和图图转换能力。把握图与图、图与文的转换,迅速准确地解题,试题常常会考查学生图与图之间的转换能力,如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才能顺利地获取相关信息,迅速解题。另外,很多题目都尽可能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考查学生,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图与文之间的转换。例如一幅等高线图,就要求学生能从图中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又如:太阳光照图中侧视图和极地图的转换,抽象图和平面图的转换。

地理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图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去探求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学习成绩。

篇14:读图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底层,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区域的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东部图 例 靠近中国的部分地区。 材料二 丹东市帕斯特谷物有限公

海洋 司为大型现代化大豆加工企业,目前拥有

国内最先进的大豆加工生产线,日生产能湖泊 力可达3000吨。在项目投产试运行短短

河流 一个月内,前来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每

天生产的'余吨豆粕供不应求。 铁路

材料三 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

公路 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是松花江

之源。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城市 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 图8

(1)结合材料一,从光照、温度、水分、

土壤等方面说出人参的生长习性(8分)

(2)分析丹东市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3)说出白头山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并简述该湖泊的形成原因(6分)

答案:(1)光照:喜阴,怕强光直射(2分)

温度:喜凉爽温和,耐寒,忌高温热雨(2分)

水分:喜湿润、怕积水(2分)

土壤:适于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2分)

(2)靠近东北大豆生产地,原料充足;(2分)丹东沿江、沿海、沿边优越的地理位置;(2分)靠江临海,有公路、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2分)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地处东北亚,国内外市场广阔;(2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2分)(前三点必答)

(3)雨水和雪水补给(2分) 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经长时间的积水逐渐形成湖泊。(2分)

篇15:读图制图大赛活动总结

一、活动流程:

1、策划及前期准备

4月7日—4月20日准备策划书及活动通知并交于学工办老师以获得学校的批准,同时进行活动的宣传,4月21日,对报名人数进行汇总,其中交通学院、土建学院、水利学院、能动学院、汽机学院、物电学院、电气学院、化生学院、设艺学院、城南学院十个学院参赛,共423名同学报名参加比赛。

2、笔试读图

4月26日晚上7点,在综合教学楼a102—a106进行笔试读图比赛,共有278人参赛,考场秩序井然,由道路协会各部门部长作为考场负责人,晚上8:30比赛结束。

3、收课外制图试卷及阅卷

5月3日晚上6:30—7:30,在工二b309,收取课外制图试卷共143份。现场秩序井然,5月7日,由谭海洋老师指导,在综合教学楼c208对试卷进行了审阅。评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9名、三等奖27名(见附录)。

二、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关于本次第六届读图制图大赛,各个阶段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准备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了体现,正是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充分开展的前提。

2、宣传较为到位:比如联系其它各学院学习部长,使活动通知下达的更到位,在工二、甘饴园及汀香园张贴横幅、海报,充分利用微博、人人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最后使报名人数大大地增加。

3、选出了负责的监考人员:邀请的监考人员较为负责任,具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且对比赛的整体流程有着充分的了解。

4、道路协会各部门工作人员团结一致。无论是前期准备还是活动开展阶段,道路协会每位成员都积极配合,为本次活动得以圆满落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的不足:

1、应该注意活动通知及策划书格式,并且通知有固定的表达形式,不能轻易改动,活动通知有的地方需要细化,比如:在通知其它各学院联系人的时候,应该跟他们具体讲明什么时候领取准考证,什么时候和地点交课外制图,通知上的相关文字应该醒目。

2、宣传的安排不太合理,再宣传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院会使用公告栏,导致宣传海报没有的到很好的宣传。

3、制作准考证的发放方式不合理,以至于发放准考证现场混乱。

4、由于大图的试题发放的时候没有将其粘贴在背面,导致选手私自更改试题。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增强了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制图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倡导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同时也是增强了各学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各学院之间的'友谊。此次大赛是对参赛选手的专业制图水平的一次很好的考验,受到了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

篇16:初一地理试题之读图题

有关初一地理试题之读图题

这可是我们做地理时最难的一部分,一定加强锻炼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分)

(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 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 ;B, ;C, ;D, 。

(4)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 方向移动,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15分)

大洲: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大洋:⑧ ⑨ ⑩ ○11 两极○12 ○13 东西半球:A. B.

3、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回答:(5分)

(1)C点的海拔为 米

(2)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3)BC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4)若A点气温为7℃,那么B点的气温为 ℃,C点的气温为 ℃

4、读下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11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纬度及五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带,四季分明的温度带是 带

总结:完成以上练习题,并按要求作图。

篇17:地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读图论文

地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读图论文

摘要: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增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巩固记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地图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规范运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读图

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做法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

一、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地图的知识

七上地理第一章就是地球和地图,而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很差,这就要求教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并且学会阅读地图。首先,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抽象地图形象化,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地球仪,明确地球是不规则球体而不是圆形,形成立体思维,在学习地球仪时,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要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描述经纬线定义和特点。而经纬度的划分还要结合板图,指导学生观察纬度和纬线在南北方向的变化,经度在东西方向的变化,从而能准确地描述给定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两点之间的相对方向。对于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教师除了运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外还需要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诠释,尤其是在南北极确定方向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拳头演示,学生在正反两侧观察,得出北极逆时针向东、南极顺时针向东,化抽象为形象,同时明确地球自转方向永远是自西向东,但观察角度不同现象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其次,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如一般情况下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经纬地图上确定方向是难点,教师要结合经纬线特点进行讲解。经线上接近南极向南,相反是向北;在纬线上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为东,相反为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教师要对学生明确指向标箭头指北,其左侧为西右侧为东。量算距离时要利用比例尺定义进行计算,强调计算结果单位换算为米或千米。再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地形图,地形图的基础是等高线地形图,而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是本节的难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教具,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后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再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得出等高线地形图不同部位的特点,如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并且河流在山谷处形成,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运用的几率大一些(教师一定要强调好地形图与卫星云图的不同之处。如地形图上绿色为平原而卫星云图上绿色是陆地)。最后教会学生看地图图例和注释,会看地图图例和注释,是看懂地图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识别一些图例并记住一些特殊的图例如:铁路、公路、洲界、国界等。

二、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地图

读图和从地图上归纳地理知识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方法。有些学生学习地理忽略了地图的运用,花费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很差。那么教学中怎么运用地图呢?首先,指导学生看插图下面的图标。地图下面的图标注明了地图的属性,新教材中地图和图片很多,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会找地图,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不同。学生只有会看图标才能快速地找到需要阅读的地图,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其次,组织学生看地图要先看图例和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完成填图时,不是寻找代表该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死记需要填注的地理事物在图中的位置,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有时还出现将纬线填注在国家上的问题。这种忽略图例的作用是教学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厌恶地理,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图例。最后,教学生读教材中的`插图,提取需要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读图,要紧扣地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归纳,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还要组织学生描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适时板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记图能力,并且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利用白板展示课本中插图,指导学生读图

初一学生注意力低,在课堂上有些时候就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进度,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展示书中插图,教师可以指图讲解。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从缤纷的地图中提取需要的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用图能力和记图能力。

四、利用板图锻炼学生记图能力

现代教学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很方便,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的话,这课堂就会过于五彩缤纷,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板图组织教学。板图的特点是化繁为简,有利于学生速记地图,降低了学习难度。但缺点是因为教师的板图能力弱或板图失真,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以板图和白板结合使用。最终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填图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记图能力

很多地理老师不重视地理填充图的运用,其实填图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读图填图的活动中就会记住一些地理事物的位置,并且能够从地图上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总之,地理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地图的运用。利用地图组织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篇18:百度进入读图的搜索引擎时代

百度站长平台在2014年1月17日发布了一篇由Lee编写的“走进读图时代”,至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关键词的时候,搜索结果将会出现“图片+标题+描述”的形式。这种形式到底有什么深远意思呢?

360搜索引擎一度非常高调的表示要做绿色搜搜引擎,但是根据权威网站统计,360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5.99%,但是搜搜用户基本依然是安装360浏览器的人群,并且是一些年龄较大的用户;新搜狗由于和搜搜合并,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1.72%;抛开百度,其余的搜索引擎仅仅占据了不到2%的市场份额,所以百度接近61%的市场份额依然是国内搜索引擎的王者,这一点毫无争议,在几年之间想颠覆国内百度的地位,等于难上加难。

百度在不断的提升用户体验度之时,率先开启读图时代,是一种用户体验的提升,也是技术上的升华。

前几天,一位咨询的朋友就为了将网站在搜索结果中出现图片而不惜要重新制作网站,而前提是必须要在搜索结果中出现“百度读图”形式。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也是不知道真实的情况,这里就简单的讲讲自己网站与Lee发布信息相结合出现“读图模式”的经验。

Lee告诉我们三点:

1、目前站长只需要将图片放在页面主体内容中,百度会进行相应的图片识别及场景识别,后续会提供协议规范;

2、图片大小尽量接近121:75;

3、图片必须与页面内容紧密相关,如果出现作弊或恶劣低质图片,将有相应的处理机制:A、屏蔽出图;B、降低站内url排序;C、严重者整站将受到影响

我们的经验:

1、根据Lee为我们提供的例子,我们进行了一番查看,其实例子网站并未像Lee说的一样,图片大小尽量接近121:75,

而是图片等比例缩小后接近121:75也就是说,百度抓取图片的模式并不是有所规定,而是有一种压缩图片并自动等比缩小文章配图。

2、百度抓取“图片”是有所分别的。抓取首页图片时,正常是抓取除去Banner之外,蜘蛛所读取的第一张接近121:75的图片;抓取内页图片时,抓取的是内容页的第一张图片,并且这类网站内页也具有高的权重,图片比例要等比缩小时接近这个比例。

3、百度既然已经开启读图搜索时代,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提供协议规范,并会不断增加网站数量,不要为了图片显示而去迎合搜索引擎而忘记了用户的感觉,也不要因为一张搜索结果的图片而去轻易放弃之前的网站。

4、百度读图时代网站基本上是有较高权重的网站,未有权重或者排名很低的网站结果很少出现网站图片。

百度此举是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并提升百度认为内容较为权威的网站的点击量,以测量网站内容质量及未来不断增加网站数量做准备。

写到最后,笔者认为,一种搜索方式及搜索结果的体现并不是完全贴近于用户体验,真正的内容才是用户最想得到的。读图时代只是更吸引用户眼球,提升用户点击欲望。网站并不是在搜索结果中出现一张配图就能证明什么,只要认真做内容,让搜索用户得到真实、有作用的答案才是一个网站真正的作用。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第三节 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

区域地理北美洲课件

《香港和澳门》地理课件

初一地理试卷

八下地理气候河流课件

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建筑读图范文
《建筑读图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建筑读图范文(共18篇)】相关文章:

大洋洲地理课件2022-04-29

高中区域地理巴西课件2024-03-04

初一地理认识跨省区域教案2022-12-17

高二地理试卷期中考卷及答案2022-09-09

湘教地理必修二课件2022-07-21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2022-08-29

初一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教案2022-11-27

八年级地理课件2022-04-30

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 第八章2024-02-10

宝岛台湾的导游词2023-01-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