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

时间:2023-05-18 08:14: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精选6篇)由网友“米利子”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

篇1: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

一、导入:

1、欣赏《英雄赞歌》谈话引出邱少云

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已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那么在作者的眼里邱少云是怎样的战士?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三段。

(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画、有感情地朗读、结合课文的插图来读)。

二、学习课文。

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一)1、自读课文第三段。找画在作者的眼里邱少云是怎样的战士?

2、反馈。

(1)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年轻)

(2)老师问:“年轻”意味着什么?

(年轻意味着有前途;年轻意味着以后的路还很长;年轻意味着还不是很懂事;年轻意味着在烈火烧身时会突然叫起来或者突然跳起来……)

(3)这个年轻的战士到最后又成为怎样的战士?

(“伟大”)

“伟大”在作者眼中意味着什么?

“年轻”与“伟大”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教师范读7、8自然段。

学生自读这两个自然段。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

可以同桌进行交流。

(4)反馈:重点读自己受感动的地方。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体会:作者内心的痛苦;作者心里非常难受;

反复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情。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体会:作者心里非常担心。

读句子,进一步体会,读出感情。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体会:作者内心很矛盾。

理解“绞”

指导读句子。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七自然段,把作者当时紧张、担心、矛盾、痛苦的心情融入其中。

“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过渡:邱少云表现怎样?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读有关句子。

(1)“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反馈:不动没声音

纹丝不动

出示课件:烈火中的邱少云

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想说什么

(2)“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是什么力量,什么精神支撑着他在烈火中半小时纹丝不动?

读第一句话。

反复读并加以体会。(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读)

同学评价读的怎么样。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被针扎、水烫时的感受。

(3)观看课文插图这时邱少云可能在想什么?

你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齐读这一部分课文。

(二)理解课文最后两部分。

教师引读:一个邱少云倒下了,千万个邱少云起来了。黄昏时候……

1、重点指导朗读“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三)学习了课文,你想对邱少云说些什么话?

三、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师生再次高声读碑文: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结束课文。

四、听课体会:

我一个代课出生的教师,以前很少有机会出去听课,只能在网上看一些课堂实录,或在一些语文杂志上看一些名师的教案进行摸索。这次领导安排我到天宁寺小学听课,我真是感慨万分。

那天,我一大早就骑车赶去了。听了三位老师的语文课,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第三位老师上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对我感触最深。陈建军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地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节课老师给予学生主动思维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让学生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而不是一味地自己在讲解。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贴切时,先给予肯定,再通过老师的提问把问题提出来。在7、8两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感悟。整个第三段的教学中教师的大胆取舍,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谈得上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语文课堂也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篇2:语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了解邱少云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革命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2、初步学习分析人物言行、心理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邱少云为了革命的利益,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好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体会邱少云的.崇高精神。

教学用具:

录像机、录音机、磁带、幻灯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让我们一起回到1952年10月12日。那一大,天还没有亮,战士们就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边读边思考,战士们在潜伏时必须要到什么?为什么?

小结:战士们能否做到纹丝不动,是这次战斗取得胜利的关键。

过渡:可是到了中午,事情发生了突变……

(二)、学习第三段

1、思考:邱少云的处境怎么样?你能不能读出来。

2、老师重点引读第五自然段

火苗子怎么样?

我忽然闻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什么?

过渡:邱少云处在熊熊烈火之中,那么有什么办法把他从烈火中解救出来?

3、第六自然段

学生轮读:“………只要……。”

“……只要……”

齐读:但是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过渡:邱少云是我朝夕相处的战友,望着他被烈火吞噬,我可以救他但是不能救,那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轻声读第七自然段

①重点讨论:

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为什么这里要用“年轻的”这个词语?“我”为什么这样担心?)

我不敢朝他那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又忍不住不看?反映出当时“我”怎样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

5、默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邱少云在烈火之中是怎样做的?

学生通过了解“两个多钟头”,“像千斤巨石一般”,“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体会邱少云在烈火中严格遵守纪律,不惜洒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①放录像

②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是那么无声无息,又是那么壮烈豪迈。让我们怀着对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

(三)第四段

全班同学随着伴奏带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

邱少云在烈火中仍然做到纹丝不动,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板书设计:

篇3:语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

担心      千斤巨石

不敢          忍不住        半个多钟头

刀绞           一寸一声

严守纪律

勇于献身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一、激情,情境导入

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

二、通读,初次感悟

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

①读准字音

②读懂词语

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

3、交流

板书:快乐、友情

“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

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

(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艾滋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

听课评析

艾滋病是透过血液等传播,跟艾滋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艾滋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老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篇5: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二、自学生字新词

⑴读准生字的读音

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状况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听课评析

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篇6: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检查识字状况

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红,这些句子也是课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句式。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指名生读)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四、写字

1、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学生书写。

听课评析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这一点十分不错。

小学五年级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我的战友邱少云主要内容

《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3000字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

推荐关于《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论文

让学生学会感悟的教案

师范生实习自我总结1500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听课记录(精选6篇)】相关文章:

邱少云读后感2023-12-06

狼牙山五壮士阅读笔记2022-09-18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2023-08-09

庆八一建军节的演讲稿,团结拼搏,同等向前2022-05-06

姐姐,你真棒作文2023-02-16

班级纪律的作文700字2023-01-04

语文的教学反思2022-12-24

工商纪律在身边征文2023-03-05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教学总结2022-04-29

阿姨你真棒小学作文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