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翻译

时间:2023-05-19 07:32: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方孝孺翻译(锦集11篇)由网友“旺旺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方孝孺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方孝孺翻译

篇1: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

深虑论

作者: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①,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②。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③。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④;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⑤,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弒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篇2: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

①图:谋划,设法对付。

②遗:遗弃。

③天道:上天的意志。说人事是由天命决定的。

④一:统一,用作动词。

⑤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指周代衽的“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度。天子将爵位和土地赐给贵族,贵族对领地和爵位有世袭权。这些诸侯名义上属于王室,实际上各自为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司均由皇帝任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篇3: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亚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丈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丈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限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希望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篇4:方孝孺名言名句

方孝孺名言名句精选

1、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2、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3、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

4、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5、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6、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雠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7、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8、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9、求之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

10、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11、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

12、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13、虚己者进德之基。

14、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15、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16、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17、蚯蚓霸一穴,神龙行九天。

18、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19、将兴之主,惟恐人之无言;将亡之主,惟恐人之有言。

20、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21、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22、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23、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24、鞭管之下,有贤士乎?

25、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

26、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

27、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

28、公其心,万善出。

29、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30、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31、沽名钓誉,眩世炫俗,君子观之,皆所不取。

32、纵肆忽怠,熟知识者;人善其佚,祸从自出。

33、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

篇5:方孝孺的诗词

有关方孝孺的诗词

指喻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色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於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後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於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足深畏;惟萌於不必忧之地,而寓於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於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於医,而几至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馀,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於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篇6:《方孝孺》阅读答案

《方孝孺》阅读答案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兵久顿大名顿:驻扎B、孝孺被执下狱执:执行

C、成祖颔之颔:点头D、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法:效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吴沉、揭枢荐姚广孝以孝孺为托

B、此庄士,当老其才诏檄皆出其手

C、进而蹴之,不难矣而陈瑄以战舰降燕

D、宜且与报书且哭且骂曰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B、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C、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D、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9、按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4分)

②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3分)

(2)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方孝孺的文学才能?请任举两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文言实词】B(执:逮捕。)

6、【文言虚词】B(他的,代词。A、因为,介词;把,拿,介词。C、表承接,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D、暂且,副词;一边一边,连词。)

7、【文意理解】A

8、【内容归纳】B(明太祖欣赏方孝孺的为人,但并没有重用他。)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①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4分,末视明致各1分,大意1分。]

②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3分,济死各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3分)

①编纂《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②燕兵作乱,朝廷讨伐的诏书和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③明成祖发兵之前,姚广孝劝说他不要杀了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从侧面表现方孝孺的文学才能。(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答对1给2分,答对2点给3分。找出的例句要能体现方孝孺的文学才能,方可给分。]

篇7:方孝孺《试笔说》 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试笔说》 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

吾居乎乡,客遗善笔二。其一于友人,而用其一。锐而端①,圆而劲,以摹画成与心称,爱之不忍妄用,遇佳纸墨洎②文辞则以书,书毕涤而藏之。感意率手有所作,则用其次者。是以虽甚久而犹新焉。他日,友人至。问其所得,则曰“敝而弃之矣。”诘其用,则纪③钱粟货利卑猥事,不稍惜,视之与里巷所为偏欹④软恶者等。不知其为美也。吾闻而叹之。友人曰“子何叹之细⑤也?以余用斯笔也而违其任,余则有过矣。虽然,世之用人者得无有甚于余之用笔者乎?笔易为也,美者易得也,用久必敝,固其职也。今夫所谓贤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难,生而不夭死、不疾病、获全其美也,尤难。然而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纪法⑥、居庙朝⑦、治海内,而卑位冗职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弃之,且加不胜之法焉者亦众矣。不彼之叹而于笔焉,惜是尚为知类也哉?”吾愧乎其言,谓之曰“笔吾所任也,故吾知爱而叹之。任人非吾事也,吾其敢僭而叹乎?若姑修其可任者以待人之任己,何暇乎世之叹而吾之疑邪?”(明)方孝孺《试笔说》

[注释]:①端:端直。②洎(jì):浸润。这里指润色。③纪:记。④欹(yī):不正,斜。⑤细:这里指细小的事。⑥纪法:指国家的纲纪法律。⑦庙朝:朝廷。

22.我对客赠送的笔“爱之不忍妄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作者认为“世之用人者得无有甚于余之用笔者乎”,下列说法不符合其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视之与里巷所为偏欹软恶者等。不知其为美也。

B.今夫所谓贤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难,生而不夭死、不疾病、获全其美也,尤难。

C.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纪法、居庙朝、治海内。

D.卑位冗职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弃之,且加不胜之法焉者亦众矣。

24.在用笔和用人上,分析客和用人者做法的一项是______(2分)

A.客有过,用人者无过 B.客有过,用人者更有过

C.客无过,用人者有过 D.客无过,用人者无过

25.文章通过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告诉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参考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22. (1)锐而端,圆而劲, (2)以摹画成与心称(2分) 23. A (3分) 24. B (2分) 25.借物寓理(借题发挥),珍惜人才(4分)

参考译文:我居住在乡里,客人送我两枝好笔,我把其中一枝送给朋友,另一校自己用。(它的笔管)精美端直,锋毫圆键,用来写或画都能称心如意,爱惜它不忍心随便使用,遇到好的纸墨为文章润色才用它书写,书写完毕就洗干净藏起来。纵手随意而乱写另外的杂事,就用其他的笔来写。所以这枝笔虽然用了很久却还像新的一样。一天,好朋友过来,问起他所得到的那枝笔,他回答说:“已经破旧丢掉了。”问他是怎么用的,原来那些钱米买卖等低等事也用它写,不怎么爱惜,把它看得像乡间破败鄙陋的`东西一样,不懂得它的价值。我听了为之感叹。朋友问道:“你为何为这种小事而感叹呢?我用这种笔写无关紧要的事,违背了毛笔真正的作用,我是有过错的。虽然这样,世上任用人才者的过错恐怕远超过我用这枝笔吧? 笔容易制作,好笔也容易得到,用久以后必然破败,这是必然的事。今天那些所谓的贤士君子,上天造就一个也困难,生下来后没有夭折、没有生病、得到保全的,尤其难以做到。然而那些任用他们的人不让他们制定法令教化制度、修订国家的纲纪法律、在朝廷做宫、治理天下,却任命他们担任低微闲散的职务,稍不满意,不等到他们衰老就弃而不用,而加以不能胜任之职亦太多了。你不感叹那些事却为这枝笔感叹,这种惋惜态度还能算是明白事理(聪明)的人吗? ”我为他的话感到羞愧,对他说:“笔是我能使用的,我知道爱惜它并为它感叹。而任用人才不是我的分内事,我哪里敢越职去感叹呢?你姑且努力做好你能胜任的工作来等待别人任用自己,哪里有空闲顾及世人感叹和我的困惑啊?”

篇8:方孝孺《豫让论》原文和翻译

方孝孺《豫让论》原文和翻译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忠告善道 道: ②垂光百世 垂:

③以众人待我 众人: ④庶几复悟 庶几:

6.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方孝孺对豫让以死报智伯的行为的评价。(2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败后又投身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让都没有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

B.方孝孺认为,豫让之不忠,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任智伯因贪欲而亡,却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C.方孝孺认为豫让没能为智伯报仇,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为国士。

D.豫让之所以不惜以死来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以其忠义来教育后人。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分)

⑵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3分)

⑶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3分)

参考答案

5. 道:引导。垂:流传。众人:常人,一般人。庶几:或许,差不多。

6.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仇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7.C。方孝孺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是因为不能谏主,而非不能报仇。

8.⑴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致使他更快地灭亡。

⑵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⑶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他们又都是豫让的罪人了。

译文

士人君子要建立功名,侍奉主人,既然被称作知己,那就应当竭尽智谋,诚恳地加以劝告,巧妙地加以开导,在祸患还未显露时就消除它。在**发生之前保住社会的治安,使自己不受损害,主人没有危险。活着是著名的忠臣,死后做高尚的鬼魂,流芳百世,照耀史册,这才是完美的士人。如果遇到知己,不能拯救危难于**之前,而在事情失败之后才去献身自尽,沽名钓誉,迷惑世人,夸耀于社会,这在君子看来,都是不足取的。

我曾经因此评论过豫让。豫让做智伯的家臣,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为他报仇,名声显赫,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当然可以称为忠了,可惜,在怎样死的方式上还有不忠的表现。为什么呢?看他漆身吞炭,对他朋友说:“我做的事情都特别难,我是想用这种做法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这能说他不忠吗?等看到他连续三次跳起来,用剑来刺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责备他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的时候,豫让回答说:“中行氏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就要像一般人那样去报答他;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就此而论,豫让就有不足之处了。

段规侍奉韩康子,任章侍奉魏献子,并没有听说待他们如同国士,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使他更快地灭亡。郗疵侍奉智伯,智伯也没有待他如同国士。可是郗疵却能洞察韩、魏的企图来劝谏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于灭亡,但是郑疵的智谋忠告,已经是无愧于心了。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是为国家济困扶危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耐心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要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致;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这样一来,智伯虽然顽固愚昧,但受至诚之心的感动,也许会重新醒悟,从而与韩、魏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祥,豫让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

豫让在那时,甚至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秦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徉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

虽然这样,但用国士的标准来评价豫让,豫让的确是不配的了。可是同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相比,他们又都是豫让的罪人了。唉!

赏析:

方孝孺对豫让的评论,则别有卓见,既深于司马迁的认识,又无矫枉过正之偏颇。他认为,真正的忠臣烈士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具有改治远见,敢于犯颜直谏,防患未然;而不应计较个人恩怨,或在祸患发生之后,凭血气之勇,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据实说理,剖析透彻,评论抑扬得体,颇有见地,文章层层深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首段提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准则,以为中心论点而提拿全文:“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子未形,保治子未然,仰身全而主安。”这就是说,真正的忠臣烈士,应当竭尽自已的智谋,向君主提出忠直的劝告和好的方略,把祸患消灭在未形成之时,把**的因未消灭在萌芽之时。否则,“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须命于既致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则为君子所不取。

第二段,联系豫让立身事主的言行,加以分析评论。运用故转故纵手法,先肯定豫让为智伯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文士也”。然后提出异议:“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意即豫让的死确乎是忠诚的表现,可惜他对待死的方法还存在不忠的成分。何以证之,一是他自我摧残和自杀的动机是为了自已名垂后世,而不是为国为民——“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二是缺乏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立身事主皆从个人恩怨出发,但求取于等价,而缺乏自我牺牲精神,当赵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时,豫让则颇为自是地争辩:“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基于以上两点,方孝孺发出了“让有余憾”的`感慨。方孝孺通过豫让的言行以窥见其灵魂,认识达于深层而胜过司马迁一筹,文章贵乎“发前人之所未发”。这正是《豫让论》难能可贵之处。

这段剖析论证,具有举重若轻,水到渠成之妙。这是由于作者着于洞见豫让的思想症结以及司马迁对豫让认识的不足,着意引豫让的言行加以剖析,词不泛没,语不虚置,而无隔靴搔痒、空发议论之弊。

第三段则更深人一层,明确指出:“国士,济国之士也”——国士,是拯救国家的有识之士。用这个尺度来衡量豫让,即使对把他当作国士的智伯,也算不得竭忠尽智的忠臣,为了阐明这个观点,作者先以段规、任章为例,说明他们立身事主,从不考虑个人恩怨,尽管韩康子、魏献子没有把他们以“国士待之”,但他们都竭忠尽智,力劝其主,纵智伯之欲“以骄其志”,加速智伯的灭亡。郄疵事智伯,智伯也不曾把他当作国士看待,但他看破韩、魏的险恶用心,便竭力劝谏智伯,不要见利忘乎所以,因小失大。虽然智伯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郄疵已奉献出他的智谋并对智伯进行忠谏,尽了臣子之责而问心无愧。豫让则恰恰相反,“当智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作为豫让,他并没有申明义理,使智伯知所警惕,更没有反复力谏。倘若真是事君为国,三谏不从,就应提前自死在这一天。智伯虽顽冥不灵,也会被豫让的诚意所感动,或许能够醒悟,而有治国长策。然而,在这个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豫让却“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这不配作国士。智伯败亡了,却禁不住一时的血气冲动,逞匹夫之勇,情愿把自己归附到刺客一类人之中,文中两次反诘“何足道哉”,探沉感慨,表明了作者的意向。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段用比较的方法,更雄辩地证明,智伯虽把豫让看作国士,豫让却愧对智伯,未能真正“以国士报之”。

行文至此,作者已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阐述得十分透辟,使读之者深思而获启益。然而豫让毕竟与厚颇无耻之徒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文章结尾指出:“虽然,以国士而论,让固不足以当之;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这就作到了抑扬得体,评论公允,而不失之偏颇。这段结尾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文章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言简意赅,“语不多赞”。

此文在结构上采取了层层深入的写法。开头先泛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并不直接提到豫让。第二段中把豫让的言行进行了简短的概括,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评价。第三段才是全文的重点,他不但论证了豫让之死为不足取,而又为其设计了一整套的对智伯进行规劝的方案,可称周到之至。结尾时又做了一点补充,这就使得全文浑然一体,

篇9:方孝孺的文言文试题

有关方孝孺的文言文试题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邀,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叹息,仰天拊髀,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视同列。溪渔子在淮上,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起舞为乐,欢声撼数十百家。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益,根据理道。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指笑之,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常曰:“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所贵乎学,将以辅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溪渔子即其人”云;或曰“非也”。

方子曰:“古者,豪杰士其身未遇,志未信于时,宁晦于屠钓以自全,不忍以细利挫其心,彼诚有以真知轻重之分也。溪渔子坐都邑中,而远利诡隐,使人莫测其浅深,此其志不苟且也,明矣。要之,一世奇士哉!” (选自《逊志斋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阳:假装

B.溪渔子举若不闻 举:全部

C.被污垢短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 弗辞也 辞:言辞

D.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 粗:大致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溪渔子为“奇士”的一组是 ( )

①摄衣跣行,起舞为乐,欢声撼数十百家 ②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叹息,仰天拊髀,若有意于从之游也 ③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指笑之,以为真狂 ④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 ⑤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溪渔子即其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溪渔子小时候洒脱而不拘礼法,和一群儿童玩耍,经常占上风,他把大家编成队列做游戏,没有人不听他的。

B.溪渔子谈论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每当遇上合乎他心志的,徘徊叹息,仰天拊髀,像一心想跟随古人学习似的。

C.古代豪杰之士不能忍受因为微小的利益挫伤自己的心志,他们的确有用来把握真知分辨轻重的东西。

D.溪渔子,是一位奇士,但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文章以惋惜的笔墨,描写了这位奇士的一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纳之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2)所贵乎学,将以辅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

(3)古者,豪杰士其身未遇,志未信于时,宁晦于屠钓以自全。

4.答案 C解析 辞:辞别,离开。

5.答案 D解析 ③是侧面描写,⑤是市人的评价。

6. 答案 D解析 不是“惋惜”,而是“赞叹”。

7. 答案 (1)父亲把他送进学校让他读书,他却经常逃学,不愿意老老实实(服服帖帖/乖乖)地和同学们呆在一起。

(2)做学问可贵的是能够用来辅助人们了解还没有认识到的东西,不这样,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处呢?

(3)古代,豪杰之士得不到机遇,志向不为时人所接受(在当时没有伸展),宁愿隐身于市井、山林之中以保全自己。

参考译文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小时候洒脱而不拘礼法,和一群儿童玩耍,经常占上风,他把大家编成队列,命令“到左边”,大家就跑到左边;说“到右边”,就转到右边,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的父亲向来敦厚老实,经常管束责备他。父亲把他送进学校让他读书,他却经常逃学,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和同学们呆在一起。可是上学不长时间,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敬畏他。他的老师也认为他是个奇才,夸奖说:“你和我们不一样啊。”

溪渔子自己也认为自己才志出众,曾经在江淮一带往来,结交一些侠客和非同一般的人物;谈论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每当遇上合乎他心志的,徘徊叹息,仰天拊髀,像一心想跟随古人学习似的。期间他和天台的林右、张毂最要好。林右也是一位豪侠,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张毂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吟诗歌唱。这两个人都自认为才志超人,把同辈人看成孩童。溪渔子在江淮,有一次到海滨垂钓,看见这两个人,就蹲坐着大笑。这两个人知道溪渔子不是一般人物,就和他交谈,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为惊奇。于是把他带到旅馆,拿出酒来一起痛饮,并拿着衣服光着脚,起舞作乐,欢乐的声音震动多户人家。他们分析质疑古今的各种事情,调节过头的和不够充分的.言论,依据事实理顺道理。了解的人,知道他们并不是狂妄的人;有些不了解的人,都窥视并用手指着嘲笑,认为他们真是疯子;也有一些人怀疑他们是神仙。溪渔子对这些全都充耳不闻,遇上符合他心意的,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看他。否则,就穿上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驱赶他,他也不离开。

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一千多卷书,专心读书。他写的文章奇伟雄健,但是以自己的署名为耻辱。他经常说:“汉代没有儒家学者,只有贾谊、诸葛亮罢了。唐朝的陆贽大致有些学识,但是还不能够近于王道。做学问可贵的是能够用来辅助人们了解还没有认识到的东西,不这样,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处呢?”认识溪渔子的人,听他言论的高妙,更加怀疑他,但最终没有谁能够猜测出他是一个学者。有的人说“金陵有个隐者五显微仲,喜好奇行,溪渔子就是那个人”;也有人说“不是”。

方孝儒说:“古代,豪杰之士得不到机遇,志向不为时人所接受(在当时没有伸展),宁愿隐身于市井、山林之中以保全自己,他们不堪忍受因为微小的利益挫伤自己的心志,他们的确有把握真知分辨轻重的东西。溪渔子坐守在都城当中,却能够远离利益变成隐士,让人不知道他的高深,这表明他的志向不一般,这点很明显的。总之,他是一代奇士啊!”

篇10:方孝孺越巫文言文

方孝孺越巫文言文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慄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四部备要》本《逊志斋集》

越地有个巫师谎称自己善于驱除鬼怪,有人生病就设立法坛,吹号角,摇铜铃,蹦跳腾跃,大声呼叫,好像跳胡旋舞那样来作法驱鬼。病人侥幸有了好转,吃喝一番,拿了人家的财物离去;如果病死,就用别的理由来推托,总归不让人相信自己法术的虚妄。他经常向人自夸说:“我善于惩处鬼怪,鬼怪不敢与我对抗。”有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恼怒他的荒诞,探听好他夜里回家,约了五六个人分别躲在路旁的树上,相距各一里左右,等候巫师经过树下,便用砂子石块投击他。巫师以为真的是鬼,马上拿出身边的号角,边吹边跑,心里十分害怕,脑袋胀痛的越来越重,走路也不知道自己的脚踏在什么地方。稍为往前跑了一段路,惊慌略微安定了一点,树上的.砂石又像刚才那样乱掷下来,他再拿出号角来吹,却慌得吹不出声音,于是就更急忙地往前跑。又到了前边,还是像刚才一样,他害怕得两手发抖、呼吸屏塞,再也拿不住号角,号角掉了他就摇动铜铃,一会儿连铜铃也掉了,只好大声喊叫着赶路。一路上听到脚步声和树叶摇动、山谷回响的声音,他都以为是鬼,高声向人呼喊求救,音调十分悲伤。半夜里到家,大哭着敲门,他的妻子问他原因,他已恐惧得舌头僵缩,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床说:“快扶我躺下!我碰到了鬼,要死了!”他妻子扶他上床,终于胆吓破而死,皮肤像蓝草一般颜色。那巫师直到死也不知道用砂石掷他的是人而不是鬼。

篇11:《深虑论》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深虑论》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1;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2。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3与?盖虑之所能及4者,人事5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6者,天道7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8。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9而为郡县10。方以为兵革11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12,而不知汉帝13起陇亩14之中,而卒15亡秦之社稷16。汉惩17秦之孤立,于是大建18庶孽19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20,而七国21萌篡弑22之谋。武、宣23以后,稍24削析25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26卒移汉祚27。光武28之惩哀、平29,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30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31。宋太祖32见五代33方镇34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35,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36皆有出人之智37、盖世之才38,其于治乱存亡之几39,思之详而备之审40矣。虑切41于此而祸兴42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43。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44于活人45,而拙46于谋子47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48,非法术49之所能制50,不敢肆51其私谋诡计52,而唯积至诚53,用大德54以结乎天心,使天眷55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56而不忍释57。故其子孙,虽有至愚58不肖59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60亡之61。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62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63笼络64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65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词句注释

1、“虑天下者”二句:图:考虑。忽:忽视。此二句意为对自己认为困难的事能认真考虑,而对自己觉得容易的事就疏忽了。

2、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备:防备。遗:遗忘。二句意为对自己认为可怕的事有所防备,而对自己觉得无疑之事就忽视了。

3、未周:不周全,不全面。

4、及:至,达到。

5、人事:人的力量所能及的事。

6、不及:达不到。

7、天道:上天的意旨。

8、一天下:统一天下。一,动词,统一。

9、封建:封邦建国。即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其领地里建立邦国。

10、郡县:即郡县制,把国家分为郡和县,由中央朝廷统一掌管。

11、兵革:代指武器恺甲。这一句意为战争再不会发生。

12、世守:一代传一代,永远拥有。

13、汉帝:指汉高祖刘邦。

14、陇亩:草野。

15、卒:终于,最终。

16、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亦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

17、惩:以前失为鉴戒。

18、建:犹设置。

19、庶孽:妃妾所生之子。

20、相继而无变:互相帮助而不会发生变故。

21、七国: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淄川、胶东等七个诸侯国,于公元前145年同时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22、篡弑:狱君而夺其帝位。

23、武、宣:指汉武帝、汉宣帝。

24、稍:逐渐。

25、削析:划分,此处指削减。

26、王莽(公元前45—公元28年):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后毒死平帝,于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

27、汉柞:汉朝的帝位。

28、光武:即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29、哀、平:即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

30、所由亡:所灭亡的原因。

31、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据载,唐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密问太史令李淳风:据传说有个女主武氏,代唐有天下之事,这是真的吗?李淳风回答说,仰观天象,俯察历数,此人已在宫中,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其兆己成。唐太宗要把怀疑对象全杀掉,但是被李淳风劝止。其实武则天就在身边,唐太宗却没有察觉。

32、宋太祖:即赵匡胤(927—976年),宋王朝的建立者,960—976年在位。

33、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4、方镇: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35、尽释其兵权:宋太祖两次宴请掌有兵权的重臣,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后人称之为“杯酒释兵权”。

36、此其人:这里所列举的人。

37、出人之智:超出常人的智慧。

38、盖世之才:形容才能居当代之首。

39、几:事物变化的前兆、迹象。

40、审:周全细致。

41、切:贴近、切近。

42、兴:产生。

43、“盖智可以谋人”二句:人的智慧只能为人事而谋虑,却不能为天意去谋虑。

44、工:擅长、善于。

45、活人:救活他人。

46、拙:“工”的反义词。

47、谋子:为自己子女考虑。

48、周:遍及。

49、法术:此处指策略、方法。

50、制:控制。

51、肆:不顾一切地施行。

52、私谋诡计:同“阴谋诡计”。私,暗中,不公开。

53、至诚:极诚挚的心意。

54、大德:高尚的品德。

55、眷:顾念,垂爱。

56、赤子:婴儿。

57、释:犹丢下、放下。

58、至愚:极端愚笨。

59、不肖:不成材。

60、遽:立即、马上。

61、亡之:使之灭亡。

62、苟:假如。

63、区区之智:此谓很浅薄的智慧。

64、笼络:犹控制。

65、理:此谓世间的道理。

原文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白话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限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希望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创作背景

《深虑论》是方孝孺早年的作品,写于明初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和前朝许多开国皇帝一样,面临着如何巩固和加强统治权的问题。他为了强化封建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的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时也采取了许多鼓励生产的措旅,带来了全国经济的繁荣和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朱元璋为了加强朱氏势力面把军事大权交付诸王之手,又便明初盛世潜伏着战祸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了《深虑论》这篇向当政者提出警策劝谏的文章。

作品赏析

这篇《深虑论》接触到封建统治能不能和怎祥才能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作者列举大量史事论证了靠“私谋诡计”来进行局部改革是不行的;明确提出了要想长洽久安,必须“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平天心”。全文写得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文章开篇从“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面忽其所易”谈起,说到“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子不足疑之事”,接着提出论题:“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这就从人事讲到天道,通篇立意即在于此。

文章的第二段按照时间先后,列举大量史实。说明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确是所有统治者都在深虑的问题。文草首先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讲起。秦始皇虽然接受了周朝因诸侯过于强大而使中央权力分散的教训,改世袭的分封制为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自以为子孙帝王可传至万世无穷。但由于亟役万人修筑长城、阿房宫和骊山之墓。加上横征暴敛,滥施威刑,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以致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强大的秦王朝仅仅十二年后就被民问崛起的刘邦灭掉。刘邦打下天下后。接受秦朝中央政权过于孤立的教训,循周之制剖海内面立宗子,大封同姓王。即使这样也没能保住汉家王朝永世相传。后来的几个皇帝虽然不断否定前帝的章法,又不断制定新的应急措施。但由于外戚宦官为患,贫富日益悬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爆发了以黄巾起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接着,魏晋南北朝多有宫廷政变,即使是空前强盛的唐朝,在它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时代,虽然费尽心机清除内奸。还是没能发现武则天的谋反阴谋,留下了后患。及至宋朝,虽然解除了藩镇的兵权,但最后也没有能保住江山稷世代相传。这些历代君主都曾吸取前朝败亡的教训,进行过一定的改革;开国后也击是处心积虑、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多方面的防范,但结果仍是防不胜防。这就引发作者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是当政者考虏不周、防各不严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紧接着,作者就以这些历史事实作为论据进行论证,首先指出这些当政者并不是不聪明,他们都有超人的智慧,考虑也确实周到。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最终也未能逃脱“天道”的惩罚,就像“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一样,是人力无法挽救的。最后归结到“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这就为下文的结论作了充分的铺垫。

从“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至篇末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明确提出作者的见解。再次点题,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反复进行论述。先以“古之圣人”不是“私谋诡计”,而是“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此虑之远者”作为正而论点。实际上,这就是说“古之圣人”是工于谋天而能为深虑者。文章写至此,作者的写作真意已明:“天道”并非幽渺难侧,只要“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就可以达到。文章接着又以不能顺其“天心”所带来的结果作为反面论点,再次强调了作者的主张:“夫苟不能自结于天,面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其后果必然是:“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这最后一句反问作结,更进一步从反面证实了只要尽人事以合“天心”,“天道”也并不是不可及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深长。

这篇文章的“天道”即指历史规律,作者已经认识到,要想巩固政权,光靠积虑防范和镇压民众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顺应“天心”,即要对人民实行仁义,“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才行。这里的“天心”,实际上也就代表了民意。这和古人所说的“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是一致的。这似乎是在讲,只是改革前朝的一些作法,而不从根本上改革,不作符合客观规律的改革,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由于作者受到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从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来分析这一问题,当然就不可能认识到,也更不可能明确指出这个规律是什么。这个根本是什么,作者在这篇《深虑论》中总结历代王朝兴亡得失的情况,是为了借古喻今,希望当代统治者能在历史的借鉴中汲取经验教训,施行仁义,顺乎民心,以巩固朱姓王朝的统治,而不要重蹈亡朝之覆辙。说到底,他的思想基础还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尽管如此,作者当时能够深探地忧虑到了这个问题,确实还是颇有见地的。

作者简介

方孝儒(1357—1402年),方克勤之子,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时人称“缑城先生”。又因在蜀任教时,蜀献王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幼时好学;长大后,师从宋濂,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任汉中府学教授,蜀王聘为世子老师。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次年迁侍讲学士,后改文学博士,主持编纂《太祖实录》、《类要》。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多次为建文帝谋划对策。后朱棣引兵攻入京师,授笔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不从,将笔掷在地上,边哭边骂,于是被杀,共灭十族,死者八百七十余人。

方孝孺主张作文要“神会于心”、“道明而辞达”,反对摹拟剽窃,其文风格豪放雄健。《四库全书总目》说他“学术醇正”,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他的散文常以物喻理,直抒胸臆,文笔畅达,言简意明,为时人所传诵。著有《逊志斋集》。

方孝孺《豫让论》原文和翻译

《与方正学书》原文阅读及译文

《王克敬,字叔能》阅读答案与翻译

聊斋志异翻译版全书

陆光祖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吴士好夸言》阅读答案

《张无垢勤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桓范陈宫文言文阅读答案

吴士阅读答案

古文观止原文翻译

方孝孺翻译
《方孝孺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方孝孺翻译(锦集11篇)】相关文章:

古文观止翻译2022-05-07

初中课文《陈情表》读后感400字2022-06-03

《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022-11-30

三好学生获奖的感言2023-06-02

敦厚的近义词2023-10-14

齐东野语阅读答案2022-10-07

个人思想演变过程范文2023-03-16

听上下五千年故事2022-09-27

齐东野语-齐东野语的故事-齐东野语的寓意-齐东野语的意思2023-06-26

三好学生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2023-09-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