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

时间:2022-05-06 11:52: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精选16篇))由网友“Oatssss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

篇1: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

早几年某一日,我到观山寺拜完佛,来客堂与师兄聚聚,好几月不见,这位师兄对我挺热情的,问候近况。突然听到外面传过来嘈杂声,那人一咒起来连珠炮似的,轰个不断,象是有什么深冤大仇,容不得别人辩白半句。

我还没有行出门口,那中年人已气势汹汹到了门前,指着里面墙上的观音像,居然脏言连篇:“你地的主持,说过给我水管钱一千三百元,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还不见兑现,我指着观音发誓,我赖着你们的,就不得好死!”我惊诧而愤恨的望着他,同时闻到一股很厚重的酒味,显然,这位附近的村民借着酒意,前来观山寺闹事了。几位师姐并不理会他,双手合十,朝向观音,念起大悲咒。酒疯子见着没人理他,辱骂得更凶了,外边围着一圈闲人,纷纷前看过究竟,小声议论。由于酒疯子骂得太凶,太难听、太嚣张,上边山头的殿堂都回响着嗡嗡声。我拉着师兄挪出人群外,悄悄问道,是不是要报警?

没想到师兄的反应大出我的意外,淡淡说:“不可!”便信步行近那酒疯,和颜悦色的说:“这位阿伯,观山寺欠下你的,我处理不及时,抱歉,我现在就付给你!”酒疯子一听说有钱支付,脸色也缓和了下来。师兄也明智,叫他写了结账声明,收了款,签了名,按了手指模,这件事才完美了结。

我在旁边看得莫名其妙,观山寺凭什么要给这个附近居民水管钱呢?围观的人疏散后,师兄亦离去,那人踉着入了大殿,见了我,脸上堆笑着,与刚才的悻怒大相劲庭,笑咪咪的递给我一支烟。我摆手拒绝,问道:“刚才是什么原因令你这么怒气?”

这位年过半百的村民,喷出一斗烟雾,平静一下心绪,显出胜利者的语气:“观山寺有一间小庙维修,工人在拆墙时一块砖头滚落山下,正好撞烂我的水管了,所以我要观山寺赔偿。”说完,悠然除掉外衣,搭在背膀上,唱着小调,穿过殿堂,抄近道从中门而出,像是满载而归了。

我望着山下几间小屋及他的背影,那屋可能就是此村民的住处了,想想,这么平缓且有这么多的树木杂草,一块砖头又怎能滚得下山呢?素来听说西岸佬野蛮,专挑外地过路客的麻烦。这回,这位西岸的居民连菩萨都敢“撞瓷”了,这一世造了业障,真不敢想象后世的果报了。他的家就在寺庙的隔离,天天听着佛号,但他未必清净心绪,贪欲且燥烦的内心经过佛前,望着笑容可鞠的弥勒菩萨,再愤激的心绪都会清凉下来。——每位众生皆有佛性,因缘未足,故而佛前一出闹剧,惹得弥勒菩萨“笑世间可笑之人”,回家了是否回归本性?

本文作者:徐超荣(公众号:南粤作家)

篇2:茂名观山寺群

茂名观山寺群 -资料

观山寺群位于高州市之西的观山上,观山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明代以来,这里先后建起了观山寺、玉泉寺、吕仙殿、潘仙殿、报德祠等寺庙建筑群。民国期间,又开辟了中山公园,建有中山亭、若??亭、茂植亭、咏风亭、襟江亭、旷怡亭和断碑亭等建筑,使观山增添了不少色彩,

资料

在这些建筑群体的各个不同地方,分别树有各种碑记,其中有诗碑、记事碑、记功碑、捐题碑以及各个名家题词手迹碑记等。在山上的'断崖处,还有摩崖石刻,这些建筑群体和石刻群体,结构有序,典雅大方,颇有风韵。 观山寺群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观山寺、玉泉寺等,但由于历遭严重破坏。目前尚存的只有玉泉寺、吕祖殿、潘仙殿、报德祠,其余的建筑被破坏拆除。但山光水色,景貌依然。

篇3:观月与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与《观月记》都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题有什么不同?

观月记与《记承天寺夜游》所表达的主题有什么不同

《观月记》表达的是赏月的舒畅之情与对月色的陶醉;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是作者孤寂凄凉,无归所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

记承天寺夜游和观月记有什么不同(从思想感情上分析)

表达作者不得志的悲凉之情,文章感情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表达作者中秋时节望金沙堆观月情景的悠闲和快乐

(前者悲凉,后者快乐)

篇4:观月与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篇5:观月与记承天寺夜游

字词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

(7)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篇6:丹霞寺与留山-美文欣赏

丹霞寺与留山-美文欣赏

普通人都是有个问题,赏景舍近求远,往外跑,忽视了面前碧水青山好寺院。我是南召留山的姑爷,常到留山清居,却不知道留山是宝,留山北部15里处的丹霞寺我也是第一次去。

丹霞寺史已历1200多年,是河南八大名刹、千年古刹之一。寺庙座北向南,伴山而建,靠着茫茫峻峭的丹霞山,左邻险峻的青龙山,右接雄壮的白虎山,西接留江河,南濒九龙河,二水于寺前上下沟通交流。四周山里有大规模苍松翠柏,风景秀丽,自然环境幽净。

说到丹霞寺,绕但是留山定居的大士绅、大善人厐蕴修行人。厐居士祖居河南邓州。儒家思想世业,文化承传。从小感受尘事,探索人生道路最高境界。唐贞元初(公年785年)朝拜江南地区马祖道一,一住三年,临走时马祖赠言:莫居旷原,自宜留山。厐蕴离去同窗好友,一路向北,穿鄂城、走南阳市、涉白河,一直走到河南伏牛山里。碰到同宗小弟庞显,说到马祖同窗好友临别赠言,庞显说:这儿是河南伏牛山核心区,诺大的山林还并不是留你的山吗?就叫它大留、二留、三留之山吧。听说这就是留山而出名起缘。庞显是个绝后,活过84岁,与世长辞,将若大的财产交给庞蕴。庞蕴申请办理完厐显丧事,过着口味淡大慈大悲、好善乐施中的日常生活。

再讲说马祖道一的另一个学员纯天然。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公年739年),在南阳邓州有一高人出世,因长相丑恶,差点儿被爸爸丢掉。但这小孩聪慧出现异常,构思灵巧,儒业出众。进京赶考时,碰到一位佛家弟子,只跟他说一句话:选官如何选佛?丑孩领悟改应考归佛教,先拜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强烈推荐给南岳衡山石块希迁僧人,得法名纯天然。马祖道一,给天然的拜别赠言是:我子纯天然遇留即止。天然飘缈先至洛阳市,后到留山,与庞修行人结成患难之交。他观留山每至旦暮,红霞赫炽,起自峡谷,色若渥丹,灿若明霞。他极喜爱这个地方,想到同窗好友遇留即止的教导,决策在这儿建寺传法。在庞修行人的全力支持下,霞光寺因纯天然为之,后更名仙霞寺,最终命名丹霞寺。

丹霞寺占地总面积6万平方,有圣殿僧舍99间。工程建筑文件格式为三重,即庙门、伽蓝殿、大殿、毗卢殿、玉佛殿和后祖堂,列布在东西南北一条中心线上。也有物品廊坊市、藏经楼、膳房院等,殿阁僧房达200余间。

我細细游览,天地寺院基本相同,但又都各有闪光点。丹霞寺我觉得闪光点有四:

亮点一:纯天然法师职业有个性,不一般。这也是最高的闪光点。《传灯录》记述块和三年,丹霞纯天然高僧于慧林寺遇天大寒,纯天然取木佛烧之,被老师傅训斥。纯天然说:我烧之从这当中取舍利子。老师傅说:木佛哪里有舍利子?纯天然说:那么你为什么指责我呢?拿两尊来烧,重中之重是保暖第一。这也是禅学有史以来知名的佛教故事。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得出,纯天然虽是丹霞寺的开寺开山鼻祖,但决不会是正人君子的真小人。他注重具体,领悟灵瑞。虽然那时候有人说他疯痴,但他领悟出佛法的真谛,佛就在心里,要从无佛中作佛,这也是十分弥足珍贵的。那时候的洛阳市守留很喜欢他这一没事佛家弟子,见他失去机会,而不是使他让座,并亲送他两身僧服。宋代大作家苏轼在诗词中也贊颂他知是丹霞烧佛手。

纯天然焚佛供暖,则是他领悟旳经典案例,他狂放不羁的精神实质在禅学有史以来也有许多例子。在丹霞寺,他创新发展,别创禅律,教规简要。他倡导僧徒无论影响力胜负,一律入僧堂坐禅。他说道:今事专家学者是是非非,皆是参禅询问道,吾此中无道可修,没法可证。这也是佛法的真谛。

自丹霞寺纯天然法师职业为丹霞寺开自主创新寺规律性至今,丹霞寺已历58代方丈,但依然维持纯天然法师职业的風格和精神实质。此次我烧香拜佛历观中粗察到寺内有许多志愿者,她们一心向佛,竭尽全力行善,穿着僧服,并末剃度,帮寺内干些有意义的事的事儿,以性命的言谈举止躬行佛学。

闪光点二:纯天然法师职业以后,各代丹霞寺僧都对纯天然崇敬备至,而纯天然自己极崇敬六祖慧能。在丹霞寺他专门设置个祖师爷殿,敬奉六祖慧能。

禅学是佛家的文化整合,从达摩祖师算起,经慧可、僧灿、道信、弘仁到慧能是第六祖。慧能听说不识字,变成六祖前,曾与上座神秀辨偈,神秀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浮尘。意思是渐渐地念书涵养基石就证悟了,是渐悟。而六祖慧能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诗,几字修改由渐悟变成领悟。从无到有,又从无到有,这并不恰好是人的修习全过程吗?人和佛一样最终的最后全是一无所有!这更合乎纯天然的天性,放浪不羁,自由放任禅理。在丹霞寺充分发挥到了完美。他优秀的品性识度称得上丹霞精魂,一代代佛家弟子承传了上千年。纯天然祖产业基地,丹霞魂不丢。

闪光点三:丹霞寺与其他寺院同样,过罢庙门最先进到天王殿。天王殿敬奉的是大肚弥勒佛,他是我国五代后梁人布袋和尚的品牌形象。他姓名叫契此,绰号叫长钢钉,八岁遁入空门,长住在奉化市山岳林寺。大伙儿最了解的是他佛象上下的春联,大肚能容,容天地难融之事;天天开心,笑天地好笑的人。实际上我最喜欢的是他的一首诗:把手地上青苗的插进田,低下头便见水里天。六根清净即为道,倒退原来是往前。这短短的一首佛家诗充满了生活哲理,充满了佛家的聪慧,充满了佛家的最高境界。你从这当中可以想像到以快乐的心态迎来生话,你从这当中可以想像到始终维持一颗平常的心,你能感悟到日常生活的消沉和春风得意,你能感悟到包容和谦让,你能感悟到闲骓坦然和淡定从容潇洒,你能感悟到永葆初衷,心里清静,你能挑选退一步开阔天空,最后你能开拓创新做到获胜的之岸。

闪光点四:丹霞寺建在丹霞山下,位于亚热带气候,温馨潮湿,阳光照射充裕,绿色植物资源丰富多彩,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古树名木遍及山间,大规模的古纽约郁郁苍苍,遍布在丹霞寺四周,丹霞寺内古树名木也是葳蕤壮阔。寺内有两株古松柏树,冠径都是在10以上。山门口有七棵连根古銀桃树,被别人称之为七星树,也是有500年以上,迄今依然根深叶茂,累累硕果。他们与丹霞寺一起印证着时间与世间的.沧桑。

更加奇妙的是,寺内后院有两株青檀树,翠盖亭亭,生机盎然。他们是明朝种的老树,和上千年的樱花树比,算得上年青的晚辈了。有一棵青檀树是中空,有一个60厘米的树木洞,横贯七米高的树杆。听说是人工的中空。有一年兵慌马乱,寺僧为储存宝贵的佛书,把经卷藏在灌木丛里。青檀树维护佛书有功功率,竟然中空也可以顽强地活下,也可能是如来佛的庇佑吧。

每每我看到这种老树,就想到大当然的不可思议能量。这种千年古树们风也受、雨也受、雪也受、冰也受,当然给一点太阳,他们就还地面一片绿茵,给大家生产制造o2,给大家丰收在望。请问:他们向自然界索取过吗?沒有。这不是顺应自然、优胜劣汰的最好是例子吗?这不是佛动能的最好是代表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佛是自身,佛在自心!大智大慧大觉大悟救苦救难才算是佛,一心一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为禅,佛是自身一生的修习。长夜漫漫之后是拂晓,雨后天空见七色彩虹。这也是我还在丹霞寺的游览感受!

篇7:桂林的山与水随笔

桂林的山与水随笔

国庆期间,我们一家和爸爸的同学一家,一行六人从中山出发,自驾车前往那画一般的桂林。

车子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我兴奋不已,不时看车窗外的景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道路两旁的山有了变化:不再像之前看到的那样,规规矩矩地上下起伏,而是拔地而起。一座座山峰各不相连,有的像一位俯下身的老者;有的像一只五指合并的大手掌;有的像一根破土而出的嫩竹笋,看上去鲜美可口。我像在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就近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晚饭后我们向旅馆的老板咨询阳朔游玩攻略,并确定好第二天的游玩路线。

第二天,我早早就起床,来到旅馆楼下。晨风中带一丝寒意,空气格外清新。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驱车前往漓江。车子行驶没多久就停下来了。这么就快到了吗?正当我疑惑时,一座奇特的山峰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山中间竟有一个大大的圆洞!导游说这就是自然形成的月亮山。我抓起爸爸的手机对着月亮山猛拍了十几张。

欣赏完月亮山迷人的风采,我们继续驱车前行,来到漓江。我们坐上了竹排船,船在漓江上行驶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我仔细地欣赏着漓江的水:它很平静,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非常清澈,我甚至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和水中的鱼呢!竹排船沿着漓江穿梭在形状各异的山之间,行驶到上游一个平台边停了下来。每艘船都要在这里停下,所有游客都在看着对面的`山,边看边用手指“指指点点”。我朝游客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如同油画一般的山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哦!原来这就是“九马画山”!可我数来数去只能数出六匹马。这些马有的在眺望远方,有的正在奔驰,有的卧在草地上休息,各有各的姿态,每匹马都独一无二。

看完“九马画山”,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漓江,前往下一个景点——银子岩溶洞。进入溶洞,气温明显比外面低好多。我沿着阶梯往下走,越走越下。经过一段黑乎乎的走道后,眼前豁然开朗,无数晶莹剔透、冰激凌一样的钟乳石跃入眼帘。在灯光下,它们的颜色五彩缤纷。走着走着,便来到“瑶池仙境”旁。我朝水池望去,钟乳石倒映在水中,好似万丈深渊,给人一种梦幻迷离的感觉……

后来,我们还去了图腾古道、龙脊梯田,观看了山水实景演出,欣赏原生态粗犷的舞蹈,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原始人类的居住环境及交流方式。这次旅行使我受益匪浅,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期待下一次出游!

篇8:写山与海的随笔

写山与海的随笔

卿卿岁月漫无边,年华暗换不抒凄

彩虹雨后清新气,暖雨初夏是知己。

苍松翠兰长相依,草长花香千马蹄,

年年岁岁遥相望,不厌不弃伯乐人。

铁鞋冰河山海边,丢弃身后怀诗人。

海的那边是山,是我梦里的山,心里的海边。

山是海的此岸,是我向往的海,绵延的`山巅。

山海相交的地方,即使是海平面的起点,心总是期待着。渴望站在遥远的地方,抬眼遗忘,再次遥望,深深的留下印象和希望。

我跟很多人说过,我喜欢浩瀚无边的海,喜欢丛山峻岭。蜿蜒曲折,给内心一种伟大的感觉,看过更高更远的山,曾经的山海和山河以前都不在眼里。

只是一直喜欢出发,目标地点是远方。

最喜欢的莫过于山的那边是海。一路辛劳的爬上山顶,气息平静之后,抬头远望,一片碧蓝的海水映入眼帘,远远望去,海仿佛是波澜不惊的,或淡淡的水汽在海面缓缓升腾,缭绕成云雾。

飘散在海天相接的天边,任人遥想一下海的那边会是什么样子,云雾的背后,会有更美丽的风景吗?看海的内敛博大,海天一色的蔚蓝,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然后喜欢自己,喜欢生活与想变得更好的自己。

一直以为,不再去幻想,不要再去死死的纠结拼搏与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但是,看过一片如此的风景之后,你再会怎样的想呢?

与如此的景致对决,也抒一番情意于山海间;也抒前世的回眸换来今日擦肩;也抒红尘浅笑,青衫湿遍;也抒海上明月照人还。人生又多了几许诗意!

山是海的彼岸,海是山的依存,山山水水间,仁智便在其里了。

在渺小的生活里,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去参悟这个伟岸的世界。山河山海,来往之间,我会留下什么足迹呢?

篇9:金台观与法门寺的杂文随笔

金台观与法门寺的杂文随笔

一、张三丰隐居金台观

经过金、元代的百年混战后的宝鸡,在明朝统治下开始平定。明王朝采取恢复生产的措施,大量避战的流民归田。1463年十一月(12月)朱元璋还派户部主事李亨到西安、凤翔发放赈济粮款,安定人民生活,鼓励农耕,诏令承认农民耕种的荒田归农民所有,并且免除三年的徭役和赋税。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为了稳固政权,也求助于神灵作为明王朝的'精神支柱。既提倡佛教,也奉信道教,明有三个皇帝曾派使寻觅颇有声望的道人张三丰;张三丰曾隐居宝鸡金台观中。

金台观位于宝鸡市区北部陵原东南角台地上,居高临下可鸟瞰宝鸡市区,是道教在关中的有名道观,他创建于元末。明初,张三丰据此后更为扩建重修,观内建筑分两部分,中部依原砌洞三眼,名修真、朝阳、飞仙;洞前中、东西列建三清、后羿和元帝等八座大殿,西北角有八角形东华亭一座。观门为二层,名玉皇阁,粉墙红门,雕梁画栋,五脊六兽,飞檐上翘,碧绿间黄琉璃瓦盖顶,旭光反射,夕阳晚照,金碧辉煌,故有“金阁流霞”之誉,为宝鸡八景之一。山门外有铁铸旗斗一对,耸立天际。

朱元璋对张三丰虽“敬闻其名”,但“遣使觅之不得”到了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也遣使寻访张三丰,也未找到。过了50年后,到了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1459),听闻张三丰在宝鸡金台观居住,赠张三丰“通微显化真人”名号,据《续陕西通志》载,敕书悬于宝鸡金台观修真洞口上方,并刻有石碑以志其事。

宝鸡民间传说,把张三丰称为仙道,能腾云驾雾,武术超群,入地消遁,料事如神。他在金台观修炼仙道和武艺,金台观东华亭内置一斗大圆石球,相传为张三丰练功用。又传宝鸡西35里坊塘埔北有一险峰,名西武当,此处亦称佛岩,张三丰也曾在此讲道经和传授武术。后来,他曾到四川青城山隐居,又到湖北武当山传道授武。

关于张三丰有二,宋徽宗时有武当丹士张三丰,又名张三峰,夜梦神授拳法,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妙武技于世传名;明时也有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辽东彰武县人,以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一纳一蓑,云游四方,为明时著名道人,信徒众多。明王朝为借其在道教中名望以维持其统治,多次访寻和敕书赐名号。民间把两个张三丰合一传诵。

二、宋巧姣法门寺告御状

明代初年到中叶时期,宝鸡地区经济发展,农民普遍种植棉花,烟草由吕宋传入中国后,在宝鸡地区也有引种,烟叶至今已成为宝鸡县的地方名特产。蚕桑丝绸业也很发达,宝鸡地区有不少桑园地名。农业生产水平也高于前代,14宝鸡东河桥驿仅马草储存就可供30多年用,因无地存放,官吏要求以钱代草收支,这反映了农业的丰收。很多手工业形成了工场作坊,如纸坊、糖坊等,凤翔的泥塑、烟花、漆器空前兴盛。陇县、麟游等地煤炭开采。凤县、眉县的冶铁规模也越来越大,宋时和明时在眉县设置铁冶务。商业资本积累也愈来愈雄厚,凤翔周、邓家、岐山郭、宋家,就是明代发家的商业大财董。宝鸡的对外贸易也开始出现,比如日本的宽永钱在宝鸡地区多有发现。人民在安定环境中也开始就师求学,洪武八年(1375)明诏令各地县官成立社学,教育民间子弟,宝鸡各县也开始设立社学,高一级学堂书院各地也有设置。16凤翔知府沈自彰重修张载祠于凤翔东大街,中设横渠书院,由张载14代嫡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张文运主持。

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发展,但人民仍免不了穷困。一是天灾,水、旱、风、霜、雪、冰雹、虫、病疫和地震灾害,交替出现。1484到1485连续两年大旱,人民外逃,十室九空,发展到人相食的惨景。又如1529年十二月(1530年1月)凤翔一带大地震,其声如雷,墙倒屋塌,压死数十万人。

相传明代眉县民女宋巧姣因冤案无处申诉,于明正德五年15,刘瑾待陪皇太后来法门寺拜佛降香时,冒死告御状,冤情才得以申明。法门寺佛殿前有石一方,上有两个凹痕,流传为宋巧姣跪过的膝窝。这件事反映了地方官绅勾结制造冤案草菅人命事实;宋巧姣偶遇皇太后平冤狱,仅是千百万件冤案中的一件而已。

篇10: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

考辨75

三、《题峰顶寺》的来源

李白《题峰顶寺》这首诗,在公元761年李白健在时魏颢受李白委托为其编辑的诗集《李翰林集》和李白逝世后其族叔李阳冰为他编辑的诗集《草堂集》、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元刊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重刊《李太白文集》、清刊本《李诗通》、清康熙刊本《李太白文集》、清光绪影印宋刊本《李翰林集》等李白专集中均未发现。

清乾隆刊本《李太白全集》为王琦辑注,依据唐、宋两代重要总集及选本进行校刊,可谓集大成者,历为学术界倚重。王本中第一次补遗编入《题峰顶寺》这首诗,其来源和依据是宋代邵博《邵氏见闻录》、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

邵博《邵氏见闻录》卷18:“舒州峰顶寺有李太白题诗‘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曾子山始见之,不出于集中,恐少作耳《太仓米集》云:闻道长庚会入梦,诗。注云:唐人载:问颇能作诗否?声语,《侯鲭录》:“曾阜蕲州黄梅县令,,去城百余里,在乱山群峰间,人迹所不到。阜按田偶至其上,梁间小榜,流尘昏晦,乃李白所题诗也,其字亦豪放可爱。”诗句与邵博记载相同。蕲州黄梅县与舒州相邻,峰顶寺可能属舒州管辖,故邵博说是舒州峰顶寺。此诗与《上楼诗》第一句不同,很可能是李白漫游到长江中下游后,想弃其少作(如《大鹏赋》所言: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后游峰顶寺见景生情,将《上楼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改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题于寺中。

继清代王琦集注校刊《李太白全集》第一次编入《题峰顶寺》之后,二十世纪70年代,中华书局已于1979年重印了王琦本《李太白全集》,80年代、90年代又有三部李白诗集校注本编入《题峰顶寺》。1980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中,《题峰顶寺》内容为“夜宿

注释集说的主要依据为王本所引《侯鲭录》。

年12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白全集校

(詹瑛主编),其中《题峰顶寺》注汇释集评》内容同前。题解:“此首见于宋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

溪渔隐丛话》、邵博《邵氏见闻录》等书。”

四、《夜宿山寺》应为《题峰顶寺》

不知什么原因,二十世纪80年代由国家批准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却出现了李白诗作《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990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古诗译解》中的李白《夜宿山寺》,1990年6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少儿学古诗歌曲一百首》中的李白《夜宿山寺》,内容均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夜宿山寺》80年代以来,《夜宿山夜宿山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张冠李戴。明明是《上楼诗》的内容:“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标题却改成了《夜宿山寺》。

第二个问题是文不对题。即使把《题峰顶寺》标题改作《夜宿山寺》,其第一句也应该是“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而不应该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第三个问题是不合常理。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夜宿山寺》的第一句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标题与内容是矛盾的。危楼在古代一般指三重檐以上的高楼或称百尺楼。而“蕲州黄梅县”,“有峰顶寺,去城百余里,在乱山群峰间,人迹所不到。……梁间小榜,流尘昏晦”,在这样偏僻闭塞,交通极为困难的地方,以当时当地的财力和技术条件,能在山峰顶上建成百尺危楼吗?并且“梁间小榜”已经点明峰顶寺是座小寺庙,而不可能是危楼或百尺楼,更何况山峰顶上地势已经很高了,李白“夜宿峰顶寺,”站在峰顶上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举手扪星辰”,还需要上百尺危楼吗?

综上所述,李白的《上楼诗》和《题峰顶寺》的来源和内容是非常清楚的。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夜

(下转第95页)

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校注:“此首王本录自《侯鲭录》、《苕溪渔隐丛话》等书。”1990年12月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的《李白全集

(安旗主编),其中编年注释》《题峰顶寺》内容同前,

第1期廖志勤

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探析名)今后的姓是自由的……

说话者用其女儿今后的姓是自由的,暗含两层意思:一是向他自己的亲人表明他对他妻子今后再婚是支持的;如果她再婚,他们(垂危患者的亲人)不要加以指责;二是向她妻子表示在他去世后,她的婚姻是自由的。为什么说话者要用女儿的姓的自由来表示妻子再婚的自由呢?这里有一个传统文化习俗问题,按照中国文化习俗,当失去丈夫的女人再婚以后,其子女一般要随其继父姓。这部分内容是隐含在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彼此都明白。再如:

例24:LadyMarkby:Ithoughtyousaidtherewasasapphireonthehead.

Mrs.Cheveley[Smiling]:No,LadyMarkby―――aruby.

对话中,由于上文Markby女士表明了自己的看法:You(Mrs.Cheveley)saidtherewasasapphireonthehead。因此,在下文Mrs.Cheveley的回答中,小

95

语境才能使其歧义得以恰当、正确的解码和编码并

使多义获得明确的单一性,结合语境才能使褒贬不一感情色彩的词语用得恰当、得体,才能使不同语体的词语在文本中发挥其最佳作用,要善于驾驭特定的语境来填充或完善语言本身的意义,使表达更加简洁、委婉、含蓄。

参考文献

[1] 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6):

22~24.

[2] 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

学,(7):54~56.

[3] 李诗平.英语词语的审美选词[J].外语学刊,2001

(1):59~63.

[4] 倪立.语言学概论(第二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

.131~136.

[5] 邱述德.].,.620~

.

[.现代汉语词

句Ididn’tsaytherewasasapphireonthe看作“已知信息”而被省掉息”而被省掉,,,响。

典.2000.1649.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社,.123.

[8] Brown&Yule.DiscourseAnalysis[M].CambridgeUni2

versityPress,1983.78~85.

[9] 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83.118.

[10] London,Jack.MartinEde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语境对语义的作用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使语言歧义和多义现象获得确切的单一性,影响

语义的褒贬色彩、语体色彩,添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因此,对具有歧义的话语的理解必须依赖于

(上接第75页)

出版社,2001.105.

[11] Saced,JohnI.

Semantics[M].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andResearchPress.BlackwellPublishersLtd.,.83~89.

宿山寺》从何而来?就连安徽当T县大青山李白墓

园诗碑廊中《夜宿山寺》末尾注释也是:“无考”。不知是哪位先生误将李白少作《上楼诗》的内容改作了《夜宿山寺》。由于是通过小学语文教科书出版和传播,这就造成很大范围的以讹传讹,谬说流传,误人子弟,真是太遗憾了。但愿我们今天的李白研究者,能将颠倒了的是非再颠倒过来,还历史的真实,还李白《上楼诗》和《题峰顶寺》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王琦(清),辑注.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1979.[2]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四川巴蜀书社,1990.[4]詹瑛.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1996.

篇11: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

李德书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李白诗歌《夜宿山寺》的内容,应为李白少年诗作《上楼诗》的内容,而《上楼诗》实为李白上绵州越王楼诗。李白中年在蕲州黄梅县所作《题峰顶寺》来源于宋代邵博《邵氏见闻录》、赵德麟《侯鲭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现行小学语文课本等出版物中的李白《夜宿山寺》存在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不合情理等问题,应予纠正,还李白《上楼诗》和《题峰顶寺》的本来面目。【关键词】李白诗歌研究;考辩;正本清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I207.2 A 1672-486001-0073-03

TextualResearchofLiBai’sPoemsandDistinguishingPoemonGoingfromPoemonthePeakTempleandNightLodgingtheLiDeshu

(SchoolofArtsandLiterature,Technology,

乔MAbstract:SincetheofLiBai’sNightLodgeintheMountainTempleinthemshouldbethesameoneofthePoemonGoingUpstairswhichwas.WhilethePoemonGoingUpstairswasactuallywrittenbyLiBaiwhenhehadvisitedwangTowerinMianzhou.ThePoemonthePeakTemplewritteninLiBai’smidlifeinHuangmeicountyofJingzhouwasstemmedfromtheworksofShaoBo,ZhaoDelin,HuZioftheSongDy2nasty.ThePoemNightLodgingintheMountainTempleinthepresentChinesetextbookofprimaryschoolhasproblems,whichareconfusedwithanother,mixedintitleandcontentandnotreasonable.ItshouldbecorrectedandthenturnedtotheoriginalPoemonGoingUpstairsandPoemonthePeakTemple.Keywords:researchoftheLiBai’sPoetry;textualdistinguish;radicalreform

一、《上楼诗》的来源

生于蜀之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绵阳市辖江油市)的诗仙李白,从小天资聪慧,智力过人。“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二十五岁出蜀之前,在蜀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宋蜀人杨遂(字天惠)在《彰明逸事》中记载:“时太白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微类《宫

收稿日期:-12-05

中行乐词》体。今邑人所藏百篇,大抵格律也。虽颇体弱,然短羽,已有凤雏态。淳化中,县令杨遂为之引,谓是少作是也。”后来,宋晁公武在蜀中作官时,在《郡斋读书志》中说:“蜀本太白集,附入左绵邑人所裒白隐处少年所作诗六十篇,尤为浅俗。”清代学者王琦在辑注《李太白全集》附录“李太白年谱”中说:“今蜀本李集亦不可见,疑《文苑英华》所载五律数首或是欤?”。他确定李白蜀中所作有:《蟾蜍薄太清》、《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登峨眉

作者简介:李德书,(1949-),男,四川射洪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四川省李白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文史、诗歌、戏剧、曲艺、巴蜀文化。

74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3

调元等历代名人雅士诗文150余首(篇)。为此,绵

阳市重修越王楼布展办公室专门编印了《越王楼诗

(李德书主编)。文选》

李白生于公元7,大约14岁时(7)作《上楼诗》,距越王楼落成(约660年前),已隔50多年。加之彰明县青莲镇距位于涪江岸边的绵州越王楼顺江而下约25公里,李白少年时不可能没有去过越王楼。二者,李白十八、九岁时顺涪江而下去梓州长平山安昌岩拜纵横家赵蕤为师,从学岁余,往返乘船或步行必经绵州,也不可能没有见过越王楼。李白二十岁时“路中投刺”,在绵州州府受到上任途中的益州长史苏F召见并得到“天才英丽”的评价,此时更不可能没有见过越王楼。再者李白的父亲是“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耕读传家的饱学之士,加上培育出李白这样的天才儿童,。更有甚者,李白,手可摘星辰”诗句,与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廓”,樊宗师《蜀绵州越王楼诗并序》“危楼倚天门,如星辰宫”,李商隐《霜月》“百尺楼高水接天,月中霜里斗婵娟”,陆游《登越王楼》“上尽江边百尺楼,两脚犹堪踏九州”等众多诗人咏越王楼诗句中所用的“危楼”、“高楼”、“百尺楼”、“倚天门”、“星辰宫”等夸张词语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如果没有亲眼见过或亲身登过越王楼,是写不出这样的感受和夸张的意境的。所谓触景生情,境由心生,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李白的《上楼诗》为什么不直呼为上越王楼诗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避讳。因为越王李贞父子曾起兵反武则天被诛,到李白14岁时尚未平反。而李白又是歌颂武则天的,他在15岁至17岁时写的《明堂赋》中就有“天后勤辅政兮,中宗以钦明克昌。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这样的溢美之词。故李白采用避实就虚的夸张手法,题作《上楼诗》。而杜甫则不同,他的《越王楼歌》写于宝应元年(762)春,那时李贞父子已被昭雪并被陪葬昭陵,他便直抒胸臆“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山》、《登锦城散花楼》、《大猎赋》、《明堂赋》6篇。王琦在《李太白全集》附录“诗文补遗”中收入《赠江油尉》、《题窦山》、《春感》、《谢令妻》、《山火续句》、《观涨续句》等;可能为蜀中所作的有《初月》、《雨后望月》、《对雨》、《晓晴》、《望夫石》、《冬日归旧山》6首;还有一首《题峰顶寺》,在注中引用《太仓米集》说这首诗是“李白在襁褓中”作的《上楼诗》;总共诗14首,赋2篇,题句或续句3则,此外还有两则杂题。当代学者安旗先生主编、巴蜀书社出版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确定李白蜀中诗作有《初月》、《雨后望月》等20首,赋3篇。四川

省李白研究会编印的《李白蜀中诗选》(李德书主编)选编了李白出三峡前在蜀中所作的《荧火》、《即景》、《上楼诗》等35篇,赋3篇。

李白孕于绵州,绵州崇尚李白。李白少作一直在故乡流传,有些已选入李白集或收入地方志,大部份失传,还有一部份保留在李白故里青莲镇肖继周老人的手抄本上,其中有李白少作《石牛诗》、《虫》、《上楼诗》等,(依据蒋志先生《)与江油》

李白少作:“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西窗诗话》、《古今诗话》、《太仓米集》等书中都有记载。宋周紫芝《太仓米集》卷34:“闻道长庚会入梦,已应能作上楼诗”。唐人载:李白在襁褓中,其家人携之上楼,问颇能作诗否?即应声作绝句一首,所谓“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也。按这种说法,《上楼诗》应是李白最早的诗作,但“襁褓”中就能作诗,未免太夸大了李白的天才,不合常理。但据青莲镇民间传说,《上楼诗》与《萤火虫》同样是李白随父赴宴时所作,有一定可信度。诗中表现儿童的`天真与大胆想象,与《萤火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的风格完全一致。

二、《上楼诗》实为上绵州越王楼诗

绵州越王楼,为唐太宗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为蜀中第一高楼,也是唐代与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齐名的四大名楼之一。经查证,现存李白、杜甫、樊宗师、李商隐、陆游、杨万里、吕诚、杨升庵、王世祯、李

篇12:观月记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及答案

原文与题目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观月记

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怀民亦未寝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尽却童隶而登焉 () (4)临水之观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21.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 ”,【乙】文写月的句子是“ ”,都突出了月光 的特点。(3分)

22.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仔细品味。(4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答案:

19.(1)睡觉 (2)交错纵横 (3)使退下 (4)靠近

20.(1)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

(2)赏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观看,独自前往,距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

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白如昼 澄澈明净

22.(1)句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受: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2)句表达了作者对月下美景的赞叹之情。

扩展资料:

观月记创作背景:

《观月记》选自《于湖居士文集》,作者为张孝祥。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为女真金朝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同年,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在南宋与金朝常年对峙的风雨之中,发生了百姓大规模南迁避难的情况。张孝祥之父张祁亦率母领弟避难移居至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

绍兴二年(1132年),张孝祥出生在明州鄞县桃源乡(今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方广寺的僧房中,并在鄞县生活到十三岁。

由于孝祥伯父张邵因不肯屈膝金朝而被拘禁在彼,而父张祁仅任小官,张家在鄞县又无田产,因此较之于陆游,朱熹,张元干等出身书香门第,家境富足的同时代文人境况不同,张孝祥是在贫苦中成长,如王质在《于湖集序》中所云 “故宋中书舍人奋起荒凉寂寞之乡”。

绍兴十四年(1144年),张祁举家返乡,然而并没有回故乡历阳,而是居于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芜湖位于长江之南,金人威胁较少。芜湖、于湖二县名字唐后混淆,因此张孝祥自号“于湖居士”,指代实际是芜湖,亦足见他对芜湖这一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

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神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宣城张氏信谱传》说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

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二十三岁,参加廷试。高宗亲自将其擢为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同榜中进士的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此次科举考试,本来掌握在秦桧手中,因为高宗干预,张孝祥才能得中状元。高中状元一事,改变了他一生命运。

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张孝祥便站在了主战派一面,一则,他方第不久便上言为岳飞鸣冤,二则,他在朝堂上对秦桧党羽曹泳提亲“不答”,这一对主和派鲜明的反对立场,使得他得罪秦桧一党。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其父张祁杀嫂谋反,将张祁投入监狱,百般折磨,张孝祥因此牵连受难,幸而秦桧不久身死,才结束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至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的五年中,张孝祥官居临安,接连异迁,直至升任为中书舍人,为皇帝执笔代言,平步青云之态,难免遭人嫉妒。汪彻一纸弹劾,使其丢官外任。罢官以后,张孝祥回芜湖闲赋两年半,在此期间,金主完颜亮南下。

张孝祥虽无官职,仍旧密切关注战局变化,并提出抗金计策,致书李显忠、王权等大将,据陈战略。他的好友、同年进士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败金兵,迫使金主完颜亮移师扬州渡江,完颜亮最终被部下叛将所杀,南宋朝廷得到相对的稳定。

听闻此事后,张孝祥当即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词中所呼“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表达了他渴望能够建功立业,做一番事业的心情。采石战后,他赴建康,谒南宋主战重臣张浚,席上赋《六州歌头》词,慷慨激愤,张浚为之罢席。其爱国拳拳之心可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张孝祥复官,知抚州。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知平江府,时值宋军遭符离之败,损失惨重。

张孝祥创作《观月记》时是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金榜题名!

篇13:与友人过山寺,与友人过山寺戴叔伦,与友人过山寺的意思,与友人过山寺赏析

与友人过山寺,与友人过山寺戴叔伦,与友人过山寺的意思,与友人过山寺赏析 -诗词大全

与友人过山寺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篇14: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

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的意思,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赏析 -诗词大全

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作者:费冠卿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世人从扰扰,独自爱身闲。美景当新霁,随僧过远山。

村桥出秋稼,空翠落澄湾。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篇15:《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鉴赏

作者: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篇16:《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鉴赏

卷126_51過感化寺昙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壹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除夕节日故事

生活感悟随笔散文:自悟自度

西游记读书每回心得体会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的隐逸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的教学设计

关于西湖的随笔:西湖长桥的故事

曲径通幽处初二作文

曲径通幽话忍耐散文

小学生西游记梗概范文

南行杭州的随笔

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
《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背影的随笔:观山寺与酒疯(精选16篇)】相关文章:

毕业设计作品特点范文2023-08-17

随笔 云2022-04-29

拥抱清晨美文2022-05-02

寒假絮语的杂文随笔2023-08-17

爱在不经意随笔2022-09-10

美丽的苏州园林作文2023-02-23

酒仙辛弃疾2023-09-11

江苏太湖的导游词2023-02-11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3月份听课反思2022-10-01

迷人的洱海游记随笔2022-06-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