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抒情散文

时间:2022-05-06 12:05: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看戏抒情散文((合集11篇))由网友“八段锦宣传大使”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看戏抒情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看戏抒情散文

篇1:看戏抒情散文

看戏抒情散文

村里的庙旁边搭起来一个台子,过几天就有戏班子来这里做戏了。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开心了一下,这么多年来这次难得赶上了。

戏,差不多每年都会做。有钱人家讨个喜气,招点福气;一般人家闲着没事就去凑个热闹,占点喜气。往年做戏大多数都在三四月份,正是春耕的繁忙的季节,年轻力壮的白天都要下地干活,晚上往往就早早睡了。所以往年一般只有白发苍苍的老一辈们和一些童心未泯的孩子聚集在戏台旁边。而这次刚刚赶上正月初做戏,实在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这也让春节没地方走亲戚的人也有了一个可以找找乐趣消遣一下的地方。

可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却还一直没有去戏场看过,虽说在做戏很热闹,自己心里也有种喜气洋洋的感觉,然而少了以前对戏的一股追随劲。

如果再早个七八年,那时候的情况就大不相同。午饭还没吃完,往窗口一瞥,远远地就瞧见他们的头,原来大家都已经准备好出发了。于是心里就急了,拿出碗,舀上一勺汤,随便囫囵吃上几口就兴冲冲地搬上一把凳子朝着他们蹦去。只留下母亲在一旁喊着,“慢点,慢点,先把饭咽下去......”

戏场离得不远,走过去七八分钟就能走到了,老远就能听到那正午也不停歇的吱吱呀呀的戏剧声。这可不是戏班子唱出来的,是台上的音箱放出来的,它们到现在还一刻都不曾消停过。它好像有魔力似的,让听到它的人不由得兴奋起来,加快步伐往场地跑去,等跑近了,看见了那个台子,步伐就慢慢慢下来了,嘴里呼哧呼哧喘着气。戏场里此时空无一人,有几把一直放在那边占着座的椅子,地下一堆一堆厚起的瓜子壳,台上的帷幕拉拢着,黑秋秋一片,戏台一侧的伴奏也空无一人,二胡倚着椅子,唢呐笔直的立在一旁,大鼓蹲着,竖琴横躺着,一个一个都好像朝我眨着眼、挥着手说“我在这,我在这”。

选好一个位置后,放好凳子,我们晃悠着,时而钻到台子底下,一会又爬爬柱子,有时跟着几个大人爬上戏台看看待在那里的乐器们,不过每次都不敢碰它们,怕被它们的主人责骂。在台上往往待不久,一个人上去了,两个人上去了,三个人上去了,后来再上的就挪不动步子了,这时不知哪个工作人员喊了一声“你们到这里来干嘛”,于是我们这批小孩禁不住骂,一哄就灰溜溜地下去了。

除了戏台我们最喜欢去的'就是她们休息的地方。在一个破旧的庙堂里面,摆着一大堆装扮用的东西,整套整套的衣服挂在那边。一个个头戴的帽子,一条条珠宝悬挂在衣服的另一处。还有那化妆盒,鞭子,乐器和几个不知里面装了什么东西的大木箱。大家总是想使劲的往里边挤挤,心想看清那木箱里面装的是何物。对于女孩子还说,看着漂亮的姐姐在那边化妆,穿衣服是最吸引人的事。在雪白的褂子上面套上一层一层的布,最后就变成了台上的戏服,那些衣服总给人一种结构很复杂的感觉。而她们脸上的装似乎从来都没有卸过一样,每次进小屋看她们的时候脸上就已有了这个装,然后只要对着镜子描描就能上台了。

从我们到戏场再到戏开始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中间戏班子们会专门打扮成八仙过海的样子,手里捧着金元宝,挥着长鞭特地去做戏的那户人家里走一趟,送送福。我们这一群孩子会一路跟着去,因为那户人家在祝完福后会丢东西,糖果啊、果冻啊都是我们的最爱。每次还没开始我们就张望好哪个地方会比较占优势然后就坚守好地盘。东西一开始扔,所有的人都成下蹲姿势,眼睛紧盯着地面唯恐错过了什么,就连平时说话絮絮叨叨的大婶在这时也瞬间开始爆发了,张牙舞爪,死人都也可能在这个时候被挤活了。主人东扔一把、西扔一把,想尽力的把东西扔的均匀一些。可我们人小一挤就被挤到了人群外,不过还好,也能抢到几颗被遗漏了的小糖。抢完东西后,我们就没兴趣了,一个个直接蹦回了戏场,这次没抢到等戏开始时还有一次可以抢的机会,大家这样安慰自己道。

这时的戏场人已经多起来了,原本空着的椅子也已经有人坐在了上面,望了望自己摆在那的板凳,还在,这也就安心了,继续跟着伙伴们瞎逛。正对着戏台的最后面来了很多卖小吃的,棉花糖,烫印糖,无骨鸡柳,冰糖葫芦,还有炸年糕等等一大堆。摸摸口袋里仅有的五毛钱,看看这,望望那,一会在这个摊子前蹲一会,一会又在那人群中瞅一会,不知要买什么好。向人群中望望,看看母亲或父亲有没有来,最后只能挑一个跟着伙伴一起买,免得到时嘴馋。

“快好了吗,快点,快点,等会要没位置了......”

熟悉的声音又来了,可惜不是来找我的,属于我的那个年代早已远去。

篇2: 看戏

看戏

第一次看戏是在邻村,由一个亲戚带着去。那时不记得是几岁,由亲戚把我轻轻的由戏场举到戏台上去,一个漂亮善良的女知识青年接住我,把我安放在琴师的旁边看。

开戏了,是西北人喜欢的大喊大叫的秦腔,热情奔放。一个大和尚拿着大铲,又叫又跳,舞动如飞,呼呼生风。我唯恐打到我,静静地坐着,一动也不敢动。戏台上还插了几棵竹子,我竟然由那几棵竹子联想到深深的树林。一个好人被帮到竹林下,大和尚来救了他。下场后,一个女子上来唱,句句都是凄惨的哭腔,女子唱着唱着,真的哭起来了。哭得无法唱了,干脆到后台去,到后台,人们越劝她越难心,哭得越厉害,让戏冷场了很久。

虽然那时不懂戏,但身边总有谈论戏的人,所以我还是大约看明白了。那戏叫《野竹林》,哭得压不住的人就是扮演林冲娘子的女知识青年。

第二次看戏由村里一大人带我去。那时,哈达铺有一大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忠字台。带我的人把我安置在忠字台上,叮嘱我哪儿也不能去。然后自己跑到前面去看了。戏台上唱的什么戏,没看明白。只记得戏台下看戏的人挤得像水一样荡来荡去。为什么不好好看戏要那么挤呢?听旁边的人说是因为男人群中有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好不容易出去了,戏场才平静下来。最后等到带我的人回来,我问:你也去挤了吗?他俏皮地说:有娃婆娘看戏呢,人里面有人呢!

第三次看戏已经到五年级毕业的.时候,老师组织学生去郝臧堡村看戏,请的是外地有名的剧团,唱的戏叫《三休樊梨花》,我从开始看到剧终,当我从剧情里回来找同学和老师时,他们早都回去了。我只好一个人匆匆赶回来。

小时候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唯其新鲜,记忆才那么深刻,回忆才那么完美。

篇3:看戏经典散文

看戏经典散文

天还没黑,看戏的人就坐在那里等了,可天公不作美,细细的毛雨慢慢悠悠地从空中飘下来,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看戏的兴致,依然有好多吃完晚饭的老人拿着一根长板凳,带着一把伞,从小区的东西路口陆陆续续地向戏班子舞台走来。

听人说是安徽的,戏的舞台是由一辆送货的车子搭建的,他们把后面的车厢略微改装,加宽加大就变成一个很好的戏曲舞台,舞台由一块红色的绸布覆盖再上面,彩带飘飘,倒也显得十分喜庆,也很漂亮。

原以为戏班子的到来没有几个看的,可没想到,看的人还真不少,不单是老年人,还有许多的中年人和年轻人,看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的样子,很是投入。老年人边看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好像是说那个演员唱得不错吧,其实他们唱得再好,也不如我们的老一代艺术家严凤英了,那黄梅戏唱的,也许我们还记得她的《天仙配》唱得一板一眼,声音绝伦了,无人能比,即使后来马兰的出现,我个人认为也没有当年的严凤英唱得好,但是这不妨碍人们看戏的感觉。

有的年轻人坐在摩托车或是电瓶车上,伸着脖子举着手机,抓拍精彩的瞬间,边拍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样的场面,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黄梅戏虽说好听,老年人喜欢很正常,可年轻人也喜欢我就奇怪了,你说现在谁家里没有彩电,中央11频道有专门的戏曲节目,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电脑也普及了,都有路由器无线网任意上,智能手机也随便看,那人们为何不怕蚊子咬几口,还愿意在露天地下看大戏呢?

我想各位看客是想找回童年的感觉吧,那时难得有戏班子到农村来演,想起小时候看戏时的景象,那可真是人山人海,几个村的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会挤到一起看戏。

那时娱乐节目很少很少,就是课外书也稀缺,一般都是老师家才会有,我们都是通过老师的`侄女或者妹妹才能借到一本,晚上就会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看,还不只看一遍,一旦被母亲看见,少不了说一顿。记得那时我家还有一部收音机,像一块红砖那么大,我最喜欢的就是听小说,单田芳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杨家将》,还有好多现代小说剧,都会被我一字不落地讲给小伙伴听,想起小伙伴们如痴如醉听的表情,那时的我自豪感就甭提了。

那时有戏班子下来演戏,都是大队用那个唯一的大喇叭提前通知的,所以到了那一天,人们就会早早收工,早早吃完晚饭,大人先叫小孩拿着小凳子到中间占个好位置,自己晚点来也没事,往往不到天黑,好的地方已经全部占了,那些后来的人还有别的村上的只好拿着长凳子站在舞台后面,有的没扛凳子的就挤在舞台侧面,虽然看不到演员的正面,但是会看到演员从侧面入场的样子,那也是很开心很骄傲的一件事。人多的都要把舞台挤倒的样子,看完戏以后,第二天到现场一看,由于拥挤,地上就会有好多挤掉的红红绿绿的红头绳,还有好多手绢一类的小东西,也有钱,最多就5分吧。

那时当然不只是为了看戏,也许只有小孩和老年人安安稳稳地看戏,但是那帮小年轻就不是了,他们会趁机多看几眼自己喜欢的姑娘,那时看戏的小姑娘都是一群一群的,好几个村的姑娘呢,看戏那天她们就把最好看的衣服穿起来,虽然那时的服装没有现在时尚,但也不乏朴实的美,姑娘们往往唱着跳着成群结队涌向看戏的地方,小伙子们也是呼呼啦啦一大帮,一个村一帮,穿戴都不一样,看起来是看戏,其实是看人,在看戏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呢。

陈家村的小伙子看上高家村的姑娘,王家的姑娘看上任家的小伙了,然后就会找到姑娘群里面会说的那个递个话,接着一男一女就会挨到一起,一边看戏一边闲唠嗑。就这么着,看不了几次,就谈得差不多了,小伙子就会给姑娘买一根红绳子或者绿绳子扎辫子。那时的发型不像现在这样多,村里根本没有理发店,城里也很少,到理发店的也很少,在村里一般头发长了都是让手巧的人用大剪子剪剪就不错了,所以一般的女孩都辫着两条长辫子,要么就是两条羊角辫朝天竖竖的,还有扎三条的,把中间的一部分先扎起来,然后在这条辫子后面平均分开,把这条辫子和另一条扎在一起,看起来还是一边一条,其实是三条组成,不像现在的发型花样百出,爆炸式的、拉直的、波浪形的多式多样,反正就是以折腾头发为主,颜色也五彩缤纷,酒色、酒红色,还有挑染的金黄色,总之只要你想到的,理发师就没有做不到的!

再回头说说小伙子的事,那时也没什么零花钱,也就是赶集的时候,父母给自己5分钱,顶多2角吧,买好几块糖呢,2角买的东西就多了,可以买2根油条,还可以买2个包子,总之能解一下馋了。我只记得两条扎辫子的头绳,5分钱就能买两根很长的了。那时的扎头绳都是一把把的,一买就是一根,短头发买一根回家剪成两根就可以了,长头发就买2根,所以当小伙子给女孩买头绳的时候,那起码喜欢这个女孩了,他就会告诉自己的爷娘,然后做娘的就找一个媒婆,买上一把糖到女孩家提亲了。媒婆到女孩家的时候,女方父母也很客气,就会拿出家里最好的茶叶,用柴草烧一壶开水,给媒婆先冲上一壶茶叶水。媒婆往床沿上一坐,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和女孩父母开始唠起来,如果女孩父母认识男孩父母还好说,如果不认识的话就会多问两句。媒婆就会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把男方家吹得天花乱坠。可不管怎么样,最后,女孩父母动心了,就会问女孩愿不愿意看看,女孩当然愿意了,但是还装着不好意思答应,最后往往由父母亲做主,接下来就是相亲了,不用说亲事自然很顺利了。

……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家里的条件逐渐步入了小康,万元户不再稀奇,农村人也走入城市打工,钱越赚越多,也把房子买在喜欢的城市。农村人更像是城里人了,家里什么都有,什么书,什么画,上网一搜,一目了然。但就是缺乏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串门的少了,不像在农村那时候,吃饭的时候端着碗就可能到邻居家串门了,大家说说笑笑的很热闹,人与人之间很随和很随意,说不定吃完自己的那一碗,邻居就会热情拿着你的碗到锅里给你盛上,说不定你端着碗又会串一户人家呢。

现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宁可躲在家里上上网、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很悠闲也很清闲,也不想出去找人玩玩,即便是一个人守着电脑、电视、手机,再也没有了当初一起看戏的感觉了。

也许是想找回以前的快乐吧,人们才会离开舒服的家,拿着凳子走到大街上,走到舞台那里,不怕蚊子的侵扰,找一个好的地方坐下来,随意谈笑着,随意议论着,看到熟人打着招呼,也无需顾忌声音的高低,享受着那露天看戏无比愉悦的心情……

篇4:课间看戏

我喜欢的课间活动有:跳绳,“开火车”,“老鹰捉小鸡”,“蜜子蜜子三”等等。但是,在所有游戏中,我最喜欢玩的游戏还是“老鹰捉小鸡”喽!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我们像出巢的小鸟飞奔出教室,跑到大厅。我和罗依、王鑫宇、李林夕、申妍贝等同学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我们由“黑白电视机”决定,申妍贝来“老鹰”,我来当“鸡妈妈”,其它同学当“小鸡”。游戏开始了,只见“老鹰”猫着腰,瞪着眼,死死地盯着“鸡群”,嘴里怪叫着,好像几天没吃东西的饿老虎。我张开双臂,左拦右挡,想方设法护“小鸡”,唯恐自己的“孩子”遭殃。“小鸡们”躲在我的身后,随着我东躲西藏,一副害怕的样子。

“老鹰”扑到右,我便拦到右,“老鹰”扑到左,我便拦到左。这样下来,过了好久,“老鹰”也没有捉到一只“小鸡”。忽然,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她走到一边,当没这回事一样,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我见了,便放松警惕,想借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她瞅准时机,一个箭步朝我的“亲身骨肉”飞奔而来。我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对着“小鸡”大声嚷道:“快,快,快蹲下!千万别让老鹰捉到!快!”在我的万分叮嘱下,“小鸡们”终于全蹲下了,“老鹰”没抓到一只“小鸡”,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到了一边。(在这个游戏中,“老鹰”不能抓蹲下的“小鸡”。)

过了一会儿,“老鹰”又振作了起来,嘴角还挂着一丝阴险的笑容。但这笑容片刻之后便消失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张阴沉的脸。谁都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突然,她满面愁容地说:“我不想玩了。”我们听了,以为她真的不想玩了,便没有提防她。正准备重新选“老鹰”和“鸡妈妈”时,她却风似地冲了进来,抓住了我的一只“小鸡”,哈哈大笑道:“哈哈,我捉到‘小鸡’了!我捉到‘小鸡’了!”什么?她抓到“小鸡”了?真是“兵不厌诈”啊!我们中计了。唉,可惜呀……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我们只好兴犹未尽地回到了教室。

篇5: 看戏读后感

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舞台如一把刀,磨出了我坚韧的品质;舞台如一支歌,唱响了我的希望与梦想;舞台如一架飞机,放飞了我的成功与拼搏。而梅兰芳,一位受人尊敬的演员就成了舞台的一把手。

他的一举一动,一板一眼都扣人心弦。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有起有落,观众们的眼睛早已离不开她。她一生坚持50多年在台上演戏,66岁高龄仍在台上展现青春。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我倍受感动。梅兰芳先生就是如梅一般的倔强。风雨无阻,年龄无阻,用一生练习戏剧,傲气十足、不屈不挠。他的年龄、他的水平、他的执着那定是白雪中的一抹嫣红。青春永不老,他的青春气息缠绕着观众,我们也被感染了,一齐大声地呼喊着或平静地等待着,用不一样的方式为他喝彩。

我看着文章、看着他,看着这位可敬的老术家,青春永远不老,我不由得发出感叹。

篇6: 看戏读后感

已经是晚上八时了,月亮早已把太阳挤在了很远的地方。但“太阳公公”的痕迹―暑气并没有随它而去,没有一丝凉风。露天的“劳动剧场”里却挤满了人群,仿佛暑气从来没有打倒人们看戏的热情。舞台上的幕布拉开了,演员陆续走了出来。当女主角穆桂英出场时,平静的海面突然动荡了起来。穆桂英发音吐字圆浑、透亮,歌声抑扬顿挫,唱腔婉转圆润,听起来柔和又铿锵有力。当戏唱到顶点的时,更是点燃了群众们的热情,整个剧场都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舞台。这位艺术家就是梅兰芳,六十六的高龄,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艺术家与这样热情的'观众。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与观众们对梅兰芳同志的爱戴之情,也一同见证了这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在舞台上的奇迹。作者用他那具有神奇的魔力的笔,把事情描写得如此逼真,把观众的激动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是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兰芳同志能表演得如此出神入化,这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啊!但他坚持自己的追求,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来看看我们自己,多学一门特长就要叫苦连天,连拖带拽也不肯;对自己的学习也是这样,一回家把家庭作业做完就去玩,连多付出一些努力做一些延伸也不愿意,这怎能成得了大器呢?所以,我们要学习梅兰芳同志,让自己也发生奇迹吧!

篇7: 看戏读后感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

读完《看戏》这篇文章之后,我仿佛也置身于这片人海之中。是什么这么吸引我呢?是女主角穆桂英和艺术家梅兰芳。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铿锵有力。我查找了穆桂英和梅兰芳的资料。穆桂英是《杨家将通俗演义》中的人物,她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梅兰芳是我国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小时候,我也听姥姥说过,那时候广场上也有来唱戏的,是湖南的花鼓戏,用湖南话演唱,边唱边演,敲锣打鼓,十分热闹。如今只有小数老人家聚在一起拉拉二胡,唱唱花腔。每次散步,我们走在树阴下,都听到他们的忘我演唱。

现在唱戏的人越来越少,几乎都听不到了,我希望人们能把每个地方每个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戏曲一代一代的传唱下去。

篇8:《毛主席看戏》

作者:诸葛建军

教学目标:

1、了解毛主席延安看戏时所表现的遵守公共秩序和跟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思想品德;初步培养遵守公共秩序的公德。

2、学会12个生字,认识戈字旁;读写“看戏”等候个词语,“秩序、一定”等词语学会运用。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会仿照“……看见……就……”写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要求掌握的词语;第二、三段是课文重点,要抓住毛主席的言语,及群众敬爱毛主席的词句;会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会仿照“……看见……就……”写句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戈字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哪个是毛主席?你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主席?出示投影。(毛泽东自1943年3月以来一直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直至逝世。故事反映的是他在延安任党中央主席期间的事。

2、了解题意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个故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毛主席看戏的故事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学。

A、标出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B、划出新词。

C、轻声读课文,读通顺。

D、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纠错。

2、认读生字卡片,重点正音。

团、演、站、乱、肯:读准前鼻音。

秩序:读准翘舌音。

定:读准后鼻音。

3、记字形,理解词义。

剧团:专门演戏,由演员、导演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

演戏:”演”,左‘’右‘’,右11画,宝盖头下有一横。

座位:教室里每个小朋友都有座位,看戏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座位。

站:就是‘立’,左边‘立’的第五画横改成提。、

乱:有守秩序就乱了。

一定:态度很坚决。上下结构,下面的笔顺是:

不肯:‘肯’上止下月,‘月’的撇改成竖。

腿:腿的.书写笔顺一定要正确,先写‘月’,接着写‘艮’,最后写‘辶’,‘艮’的一撇改成点。

四、齐读课文,要求正确。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秩、序、腿、演、戏”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熟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4段,理解课文内容。

2、会正确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2、复习偏旁:戈字旁。

3、完成课后第2题,写出字的偏旁,再组词。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读后讨论:毛主席看戏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延安:革命根据地,在陕西省北部。)

3、小结: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毛主席来看戏。)

4、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是讲毛主席的,用“――”划下来;哪几句是讲人民群众的,用”“~~~”划下来。

2、指名回答。(第1、3句是写毛主席的,第2句是写人民群众的。)

3、男女生分读第二段。男生读1、3句,女生读第二句。

4、从1、3句话中看出毛主席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主席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人民群众看到毛主席来是怎么做的?(都站起来、想、让给他坐)大家为什么想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毛主席坐呢?(人民群众热爱、尊敬毛主席。)板书:尊敬、热爱

6、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对领袖的热爱和尊敬呢?说说你的体会。

7、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习第三段课文,让学生自己学懂课文。

2、边读边思考与第二段相同的思考题。

3、读后讨论:第1句写人民群众;第2、3两句写毛主席。

4、师生分读第三段。

5、毛主席为什么在后面找了位子坐下?

当大家坚决要毛主席坐到前排来,毛主席是怎么做的?结合理解“一定、不肯”两词语的意思。

6、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与第二段一样讲的是在看戏时,毛主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7、齐读二、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开幕了,毛主席是怎样看戏的?请看图说一说。(毛主席抱着小朋友一块儿看戏。)

2、毛主席为什么抱着小朋友一起看戏?

3、齐读第四段。

4、如果你是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想?

六、.总结全文。

你觉得毛主席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总结课文,初步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公德。

4、能仿照“……看见……就……”写句子;能区别“秩序与次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卡。

2、听写词语。(一生到黑板前写,其余生在本子上写。听写完后纠正。)

二、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课文。]

1、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自由读、指名读,要求正确有感情。

3、看板书复述课文。(自由准备;指名复述,评议。)

三、.总结课文,行为指导。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像毛主席那样,自学遵守公共秩序。)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3、学习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乘船厂,不乱挤;

买东西,按顺序;看影剧,不嚷嚷;

开大会,守纪律;从小学生会守秩序。

四、作业指导:

1、出示:毛主席看见前面坐满了人,就在后面找个位子坐下了。

毛主席看见大家给他让座,就站起来让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

A、找找这两句的共同点。(……看见……就……)

B、你能照样子说句话吗?

提供例句:星期天,可可看见妈妈忙着洗衣、擦地板,就 。(自由准备;指名说,评议。)

2、课后第三题。

A、读读句子,什么带点词语“次序、秩序”的不同意思。

B、说清词意。(“秩序、次序”是近义词,都有不混乱、有条理的意思。但“次序”只表示事物在时间、地点上的排列先后,”秩序”含义较多,还表示不混乱的情况。)

3、课后第四题。

1)、独立补充句子。

2)、再交流学习结果,重点评议最后一句。这一句是学生模仿中的创造。

篇9:看戏作文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到乡下的云淡坞村去看戏。

戏场子是用木架子和防雨布做的,台子是木头做的,上面盖了一块绿色的大布。我一走进去,哇!好热闹!我在里面没呆几秒,立刻被人流“冲”了出来。“呀!”我一声怪叫,像火箭头似的冲进去,坐在长椅子上,要了一根棉花糖。

“啪”的一声,灯全关了,木台子上亮起来了。出现了一个京剧大花脸,满台“乱”走,还发出咿咿呀呀的我听不懂的“怪”声。这时,八仙也出来了,拿着糖,向台下撒去。

我用帽子接了好多糖,把它们分给弟妹们。弟妹们开心极了。

下一个节目是歌唱。许多人都在唱歌,好热呀!“啪啪啪!”忽来的爆竹声把我吓得半死。我捂住耳朵,飞快地跑回了家。

我又站在大房间里,向窗外看去,戏台子上开始演“牛郎织女”的故事。我看得了入了迷。

这时,爆竹又响了,毫无防备的我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腿疼得厉害。

我一瘸一拐地走下楼,又看戏去了。“太好了!”我开心地叫起来。因为一个老奶奶为我留了一个座位。我谢过老奶奶,坐在座位上。这是在演“大战年兽”了。

“大战年兽”是最精彩的戏,也是最后的戏。主要是一位老爷爷把家里的东西全涂红,自己穿上红衣服,放爆竹,吓跑了年兽。他们演得很精彩,尤其是纸做的年兽外衣。

最后,我们全体唱了一首歌――好运来。他们还发给我们小孩一人一个红包,就走了。我一看,红包里有十元。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心只想着一件事:今天是我过过的最有趣的清明节!

篇10:看戏作文

今天晚饭后,外公对我说:“柳安,天台山的一个剧团到蒋同洋村来表演越剧,说是六千元钱一个晚上,这么贵,应该不错,我们去看看吧。”我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妨去看看,便一口答应下来。

说走就走,我和外公外婆还有一个邻居一起坐车来到了蒋同洋村。

一下车,就听见里面敲锣打鼓的声音,可热闹了。

走进大礼堂,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人,长凳上已座无空席,老老小小,都翘着头观看着台上精彩的演出。有的'人站在两旁;有的搬来自家的凳子叠在一块儿,站得高高的;有的直接坐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我拣了个在侧边的凳子,看着周围的人都站着,我也不甘示弱,挺着腰板,站在凳子上看。

这时,台上有一位穿着红色服装的女演员在表演。她手里拿着一把似剑的东西,然后用右手的食指顶着剑的尖端,不停地转圈。真是身手不凡啊!台下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接着登台的是一位男演员,他的表演把演出推向了一个高潮。他斜线进入舞台,双手一挥,在台上翻起了跟头。一个、两个、三个……速度似箭一样的快,远远看去,真像一个风车在转动。真是好功夫!台下有鼓掌的,有喝彩的,有拍照的……大家都被他的精湛功夫所折服。

这段基本功表演完毕,接着才正式演出越剧――《天缘巧合》。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中秋节哪天,周文宾与祝枝山打赌,说自己今晚看花灯时男扮女装,祝枝山一定认不出。于是,周文宾穿上了粉色的衣服,上街了。

街上,游手好闲的“王天豹”俗称王老虎也在看花灯。突然,他看见了美丽的周文宾,便叫随从把“她”抢回了王府。

王天豹把周文宾送到妹妹王秀英的房中,安顿好,决定过几天成亲。

在房中,周文宾告诉了王秀英真相,而王秀英正对周文宾暗慕,于是两人设法解决。后来,经过几番周折,“王秀英”与“周文宾”成了亲。王天豹是赔了妹妹又受气。

演出接近尾声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但我还是不困。

真想不到,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竟能看到如此精彩的演出,现在乡下农民的生活是越来越丰富了!

篇11:看戏作文

一年级暑假的那个夏天,我是在广东老家度过的。那时候,离我家不远处的小广场上天天有人在唱戏,光顾者以老人居多。我们姐弟和邻居家的几个小孩子由于没事干也就跟去了,说是看戏,其实绝大时间都是在帮那些哥哥姐姐叫卖冰棍,顺便自己也过一下“馋瘾”。七月底的天气既闷又热,我们不停地在拭去额头上的汗珠。小广场上人山人海。不论男女老少,都在等着戏的开演。

许久,戏台上那大红色的布最后缓缓拉开,从里面出来几个涂得又红又白的人。经旁白介绍,我们才明白这天演的戏是关于陈世美与秦香莲的。

看着台上那“秦香莲”泪眼婆娑地应对县太爷,我便很想飞回古代去,狠狠地踹那陈世美几脚,怪不得此刻的人们都管那些拈花惹草、喜新厌旧的男人叫陈世美呢!原先背后有这样的故事。正当我想得入神的时候,台上“县太爷”的惊堂木把我的魂给唤了回来。“大胆刁民陈世美,此刻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县太爷”的一番话,使得台下的观众连声叫好,有的还挥拳头呢,“本官判你明日午后问斩,退堂。”

渐渐的,戏到了尾声,也就是最高潮的阶段----问斩陈世美。此时此刻,全场人鸦雀无声,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台上,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例外,好像怕错过这个重要阶段似的。监斩官扔下的令牌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这一声,紧扣着每个人的心弦。这时,刽子手大刀一挥,银光闪过我的眼睛,接下来就是那陈世美的惨叫,随后幕就拉上了。

至今,那情景还经常浮此刻我的脑海里……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设计

社戏语文优质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读《社戏》有感

萧红与《呼兰河传》二

优秀教师教案设计:社戏

社戏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设计

课间看戏

看社戏的教案

看戏抒情散文
《看戏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看戏抒情散文(合集11篇)】相关文章:

社戏教学教案2022-07-21

社戏语文教案2022-04-30

《社戏 》备课教案2023-07-10

鲁迅《社戏》原文鉴赏2023-12-15

社戏 教案2023-06-24

《社戏》教案课程设计2023-02-13

读《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有感2023-02-24

梁实秋的《鸟》原文与赏析2023-11-15

社戏(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2-06-03

社戏的学习教案参考2024-02-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