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共15篇)由网友“吃瓜不吐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讲话
一、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充分肯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ィㄒ唬┛沙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ィǘ)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农业方面,完成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建立了粮、油、棉、茶、果、林等各类生态示范基地,实施了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牌战略项目和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业的兴起使池州4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业方面,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否决了一批影响环境的待上项目。采取以新带老、扶大关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环保型的企业;通过源头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无污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落户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华山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着手启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池州有色等企业的搬迁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户、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使一批乡镇、村和农户成为田园风景中的绿色明珠。文化建设方面,以九华山佛教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挖掘“尧舜文化”、“傩文化”、“目连戏”、诗文化等文化宝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升了池州生态文化的品位。ィㄈ)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ィㄋ模┚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セ毓税四昀瓷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ァ―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ァ―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池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九华山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ァ―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编制的《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ァ―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ァ―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ァ―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ァ―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池州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ァ―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ザ、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ド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池州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池州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池州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ソㄉ枭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池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お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ド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ド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城市。ド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サ谝唤锥危捍酉衷谄鸬,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サ诙阶段:到,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サ谌阶段:到,为提高完善阶段。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市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资源与能源消耗动态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ド态市建设,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互益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三是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人口出生率,减轻资源承载力,创建生态城镇,打造绿色社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庄。四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崇尚文明生育观。五是建立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持体系。注重科技开发创新,开展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推进生态市建设。ド态市建设,关键在于第一阶段。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实施“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沿江基础产业、沿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带,培育安全食品、轻工造纸、纺织服装玩具、机械仪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农业保障、城镇建设、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开发工程,到20,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工业化率达40%左右,城镇化率达37%左右。二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大力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和管理系统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快培育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名优茶、蚕桑、水产、速生丰产林、经果林、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基地;组织实施好皖南国际旅游区明星板块塑造工程、三环战略系统规划与有序实施工程、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系统工程、九华山旅游股份公司运营上市工程、生态旅游基础保障体系配套工程。三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全市各类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使全市生态环境指标数基本达到生态市的要求。四是加快城乡生态家园建设,建成10个生态城镇、100个生态村、2000个生态户,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入户率达到20%以上。五是推进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完成生态市建设10类重大项目总工程量的50%左右,实际投资80亿元左右。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修编后的《池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池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生态市建设有章可循。篇2:在全市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我市认识比较早,行动比较快。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市余姚江污染防治条例》、《××市饮用水资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等10多个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加大投入,全民发动,使城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49.6,人均公绿面积10.2平方米,比增长1.24倍,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在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率、环境噪声等七项指标中,我市除人均gdp和人均公绿面积两项指标仍有明显差距外,其它五项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现代化城市平均值。
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市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仍以量的扩张为主,资源利用率不高,局部区域生态恶化加剧;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二氧化硫排放过量,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生产生活污染处理的设施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可持续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建设生态市,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人心所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市各级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二、明确目标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1、倡导循环经济,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市,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态消费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市的核心内容。联系我市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切实抓好“建设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三个方面。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不断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化、生态化步伐,统一规划环保设施,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搞好园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调整优化结构,培育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加快发展新型商贸、楼宇经济、物流、会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资源,打响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加强治理保护,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吸引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一靠治理,二靠保护,努力使环境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对一些重点污染源要明确整治时间,实行跟踪督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限期完成。要坚持分类指导,从生产、消费全过程抓好农业生产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增建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加强对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特别要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凡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都必须执行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实行评估。当前我市正在按照国务院的定位,加快建设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华东地区的重化工基地和对外贸易基地,一大批钢铁、化工、电力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我们一方面要高度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建设重化工基地与生态市并不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固确立生态意识,严格实施监控,从投资建设、设备引进等全过程加强管理。今后凡是新建和技改项目,都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做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三同时”。经济总量要上去,排污总量要下来,要还旧帐,千万不能再欠新帐,对这一点大家头脑一定要清醒。
3、优化居住环境,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我市倚山临海、江河纵横、丘陵绵延,自然景观秀美,要充分发挥这些独特优势,巧妙利用山峦、河流、森林、海洋,积极营造鲜明的城市风格和宜人的人居环
境,努力使生活工作在××的所有群众都能感到环境舒适,心旷神怡。重点要做好“亲水、绿化、优化”三篇文章:亲水,就是要充分利用××滨海、临江、傍河、枕湖的自然特色,精心打造“江、湖、港、桥”四张品牌,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市格局,充分展示江南水乡的个性和魅力。绿化,就是要大规模开展生态绿化建设,坚持点、块、带结合,完善布局,提高标准,特别要加大城镇植树力度,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努力使××大地处处郁郁葱葱。优化,就是要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实施“腾笼换业”计划,彻底整治“脏、乱、差”,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卫生保健体系,形成多层次的服务网络,优化功能布局,努力使城市设施完备、环境优雅。
4、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市,必须进一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文化内涵,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把人文元素融入规划和建设中,抓紧建设慈城古镇、老外滩和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等重点项目,积极开发保护溪口、前童、走马堂、十七房等古镇古村,使城市处处透出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要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方向,弘扬××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营造开放、开明、开拓的社会环境,使城市处处体现现代人文关怀。要着眼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爱护生态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5、开发保护并重,建设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加强资源开发保护,当前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我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用水需求越来越大。要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更科学的供水计划和更严格的用水管理,鼓励发展节水产业,提倡中水回用,推进分质供水,同时加强大型水库和供水厂建设,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水资源的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要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耕,科学进行滩涂围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三是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要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和渔业作业方式,严格实行休渔期、禁渔区制度,开展象山港、近海海域碧海行动,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量,防止海洋环境退化。四是加强山林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要积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严格开山采石管理,严禁乱开采、乱砍伐,尤其要高度重视抓好高速公路、省道两侧以及城市周围涉及区域的山体植被保护,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坚决避免再遭破坏。对已经开采的,要研究制约措施,限期恢复植被。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五年全社会要投资500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蓝天工程”就是调整能源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加强企业环保化改造,控制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提高大气质量。“碧水工程”就是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市区内河和流域治理,改善全市水域环境质量。“绿色工程”就是进一步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示范县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绿色××。“洁静工程”就是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市域交通噪声管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各地也要因地制宜,明确重点,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群众要求迫切、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抓发展的思路,牢固确立现代经济理念和绿色gdp的观念,坚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认真学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学习规划、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新知识,不断探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及时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努力提高驾驭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把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列入目标管理考核,逐级签订责任书,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协调,各地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形成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要根据《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坚持规划先行,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绿化、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规划,分年度确定重点,明确措施,加强监督,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各级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中,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性投入,加大环境保护与监测项目的投入力度。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外资,包括利用国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投入生态市建设。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大局,按照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主动服务于生态市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适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行政规章,推动生态市建设走上法治化轨道,保证生态市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各级人大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各级资源环境工作部门要严格执法,排除干扰,加大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和生态破坏现象,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秩序。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项目,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举行各种听证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生态市建设。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教育,要在全市上下形成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素质的公民的共识,努力使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篇3: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
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二:
一、充分认识生态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加快xx生态市建设步伐 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人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与和谐的世纪,“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时代主题,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各工业大国大规模发展工业经济,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增加的目标驱使下,采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这种传统发展模式的盛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粮食危机、人口膨胀等问题日益凸现,向人类社会敲响了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生态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在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同时,提倡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经济理论一经提出,就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日益成为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对生态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实践的不断拓展,生态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新理念、新战略、新模式,对人们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二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又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更加重视并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值得注意的是,解决温饱、向中等发达水平迈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升,人口大量转移,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峻。因此,这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经验证明,依靠传统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甚至是危险的,特别是在绿色革命影响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成为决定国际国内竞争地位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生态指标、环境指标也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改善,也没有广大人民的全面小康。因此,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坚持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三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池州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池州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够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较弱,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基于这样的市情,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高耗低效等不可饶恕的历史错误。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生态市建设入手,努力探索一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避免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的高增长。因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市,既是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充分研究池州的具体实际而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池州发展方向上的高起点定位、发展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发展时空上的跨世纪工程。?四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我们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一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气候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佛教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品位较高;山青水秀,植被保护良好,工业污染极少。二是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池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发展生态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先后提出了“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的战略思想和建设“大环保产业开发区”的战略举措。特别是通过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池州生态经济建设特点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涌现出一批发展生态经济的先进典型。三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走生态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深入人心。四是拥有一大批热心生态建设的各类人才。五是在与国内外的交往中提高了池州的知名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推动池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予以大力推进。?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市建设,努力推动池州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实现全面发展。当前,池州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发展不够。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第一要务,推动池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生态市,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始终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不全面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二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协调发展。如前所述,我们再也不能用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要转变这种观念,可能是要损失一些眼前利益的,但这种观念转变对于今后发展的意义将是非常深远的。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在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实践。生态市建设本身就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生态环境和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转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抓生态市建设,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为池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三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狠抓招商引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市GDP的增幅达到13.6%,财政收入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幅、财政收入的增幅均为全省第一,全市经济处于高位运行态势。要想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强劲的发展势头,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人均占有资源与消耗是否适度、资源环境消长是否平衡、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承载性是否合理等问题, 做到既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力求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要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将生态市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市生态办要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二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积极开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生态文明观、文明发展观的宣传教育,促进全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环境、资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要确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使生态市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三要依托项目,加大投入。结合省“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和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选择一批生态基础建设、生态能力建设的重大项目,尤其要突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重大项目建设。面向市场,多方筹资,切实加大投入,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四要建章立制,依法管理。要抓紧组织制定有关生态市建设的政策规章以及配套政策,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把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五要加强监督,严格考核。要把建设生态市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把建设生态市的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篇4: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
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一:
一、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充分肯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
?(二)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农业方面,完成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建立了粮、油、棉、茶、果、林等各类生态示范基地,实施了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牌战略项目和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业的兴起使池州4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业方面,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否决了一批影响环境的待上项目。采取以新带老、扶大关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环保型的企业;通过源头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无污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落户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华山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着手启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池州有色等企业的搬迁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户、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使一批乡镇、村和农户成为田园风景中的绿色明珠。文化建设方面,以九华山佛教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挖掘“尧舜文化”、“傩文化”、“目连戏”、诗文化等文化宝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升了池州生态文化的品位。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
?(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回顾八年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池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九华山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编制的《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
?——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
?——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
?——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池州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池州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池州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池州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池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到,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
?第三阶段:到,为提高完善阶段。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市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资源与能源消耗动态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生态市建设,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互益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是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三是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人口出生率,减轻资源承载力,创建生态城镇,打造绿色社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庄。
四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崇尚文明生育观。
五是建立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持体系。注重科技开发创新,开展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关键在于第一阶段。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实施“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沿江基础产业、沿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带,培育安全食品、轻工造纸、纺织服装玩具、机械仪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农业保障、城镇建设、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开发工程,到20,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工业化率达40%左右,城镇化率达37%左右。
二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大力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和管理系统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快培育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名优茶、蚕桑、水产、速生丰产林、经果林、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基地;组织实施好皖南国际旅游区明星板块塑造工程、三环战略系统规划与有序实施工程、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系统工程、九华山旅游股份公司运营上市工程、生态旅游基础保障体系配套工程。
三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全市各类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使全市生态环境指标数基本达到生态市的要求。
四是加快城乡生态家园建设,建成10个生态城镇、100个生态村、2000个生态户,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入户率达到20%以上。
五是推进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完成生态市建设10类重大项目总工程量的50%左右,实际投资80亿元左右。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修编后的《池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池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生态市建设有章可循。
篇5:书记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生态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加快xx生态市建设步伐
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人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与和谐的世纪,“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时代主题,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各工业大国大规模发展工业经济,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增加的目标驱使下,采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这种传统发展模式的盛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粮食危机、人口膨胀等问题日益凸现,向人类社会敲响了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生态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在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同时,提倡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经济理论一经提出,就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日益成为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对生态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实践的不断拓展,生态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新理念、新战略、新模式,对人们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
二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又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更加重视并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值得注意的是,解决温饱、向中等发达水平迈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升,人口大量转移,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峻。因此,这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经验证明,依靠传统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甚至是危险的,特别是在绿色革命影响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成为决定国际国内竞争地位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生态指标、环境指标也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改善,也没有广大人民的全面小康。因此,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坚持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三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是池州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池州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够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较弱,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基于这样的市情,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高耗低效等不可饶恕的历史错误。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生态市建设入手,努力探索一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避免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的高增长。因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市,既是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充分研究池州的具体实际而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池州发展方向上的高起点定位、发展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发展时空上的跨世纪工程。
四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市,我们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一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气候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佛教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品位较高;山青水秀,植被保护良好,工业污染极少。二是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池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发展生态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先后提出了“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的战略思想和建设“大环保产业开发区”的战略举措。特别是通过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池州生态经济建设特点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涌现出一批发展生态经济的先进典型。三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走生态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深入人心。四是拥有一大批热心生态建设的各类人才。五是在与国内外的交往中提高了池州的知名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推动池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予以大力推进。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市建设,努力推动池州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实现全面发展。当前,池州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发展不够。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第一要务,推动池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生态市,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始终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不全面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
二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协调发展。如前所述,我们再也不能用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要转变这种观念,可能是要损失一些眼前利益的,但这种观念转变对于今后发展的意义将是非常深远的。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在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实践。生态市建设本身就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生态环境和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转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抓生态市建设,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为池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狠抓招商引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市GDP的增幅达到13.6%,财政收入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幅、财政收入的增幅均为全省第一,全市经济处于高位运行态势。要想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强劲的发展势头,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人均占有资源与消耗是否适度、资源环境消长是否平衡、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承载性是否合理等问题, 做到既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力求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将生态市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市生态办要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积极开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生态文明观、文明发展观的宣传教育,促进全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环境、资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要确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使生态市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要依托项目,加大投入。结合省“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和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选择一批生态基础建设、生态能力建设的重大项目,尤其要突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重大项目建设。面向市场,多方筹资,切实加大投入,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
四要建章立制,依法管理。要抓紧组织制定有关生态市建设的政策规章以及配套政策,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把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要加强监督,严格考核。要把建设生态市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把建设生态市的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城建环保范文】二
一、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充分肯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
(二)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农业方面,完成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建立了粮、油、棉、茶、果、林等各类生态示范基地,实施了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牌战略项目和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业的兴起使池州4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业方面,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否决了一批影响环境的待上项目。采取以新带老、扶大关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环保型的企业;通过源头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无污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落户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华山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
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着手启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池州有色等企业的搬迁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户、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使一批乡镇、村和农户成为田园风景中的绿色明珠。文化建设方面,以九华山佛教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挖掘“尧舜文化”、“傩文化”、“目连戏”、诗文化等文化宝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升了池州生态文化的品位。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
(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
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回顾八年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池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九华山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编制的《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
——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2000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
——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
——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池州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
、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
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池州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池州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池州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
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池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
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年,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到年,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
第三阶段:20到20,为提高完善阶段。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市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资源与能源消耗动态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生态市建设,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互益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三是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人口出生率,减轻资源承载力,创建生态城镇,打造绿色社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庄。四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崇尚文明生育观。五是建立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持体系。注重科技开发创新,开展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推进生态市建设。生态市建设,关键在于第一阶段。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实施“861
”行动计划池州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沿江基础产业、沿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带,培育安全食品、轻工造纸、纺织服装玩具、机械仪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农业保障、城镇建设、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开发工程,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工业化率达40%左右,城镇化率达37%左右。二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大力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和管理系统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快培育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名优茶、蚕桑、水产、速生丰产林、经果林、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基地;组织实施好皖南国际旅游区明星板块塑造工程、三环战略系统规划与有序实施工程、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系统工程、九华山旅游股份公司运营上市工程、生态旅游基础保障体系配套工程。三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全市各类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使全市生态环境指标数基本达到生态市的要求。四是加快城乡生态家园建设,建成10个生态城镇、100个生态村、2000个生态户,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入户率达到20%以上。五是推进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完成生态市建设10类重大项目总工程量的50%左右,实际投资80亿元左右。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修编后的《池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池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生态市建设有章可循。
【城建环保范文】三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要的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从全局的角度看,发展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志是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一个大战略。因此,能否有效地领导好城市的发展,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联系池州实际,检验我们驾驭发展的能力,就是看城市建设管理是否在不断进步。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城市,仍处在由农耕社会的组织形态向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城市转型阶段,我们的起点和基础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到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除了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外,城市化水平也要接近或达到全省、全国的水平。
基于这个认识,结合平时思考,我讲一些思路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对组团城市规划定位的再认识
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提出把池州打造成一个组团式的山水园林的旅游生态城市。这个思路突破了在小市基础上的简单扩大、填充的局限,着眼于更大的范围整合全市的空间资源,是一个富有开放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特点的全新的城市规划概念。这就是“一主一副一区”、向心靠拢、组团发展的城市结构。这种组团城市的形态,预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把握了城市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对池州这样一个城市特殊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突破,得到了广泛认可。既然组团城市规划定位适合池州特点,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就要坚定信心,坚持方向,不要轻易地改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当然,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靠几代人的努力,但现在我们要打牢基础,明晰思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充满挑战性、富于创造性的课题,也是本着对池州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所应当抓好的事。当前,城市的发展正逐步向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方向调整,但怎样沿着这个方向打造组团城市还需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提升。组团城市不是我们的独创,全国、世界都有先例,但我们这个组团城市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池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应加以整合利用,体现到城市建设中去,凸现生态、园林特色,这样,组团之间就能形成一个大的风景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池州有九华山,把九华山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形成市山联动,以山兴市,以市促山,九华山依托中心城市可以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创建旅游城市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目前,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两条高速、一条铁路,还有正在筹划的机场项目,为组团城市的打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进一步把握规律,抓住特点,分步实施,向前推进。
组团城市的概念和定位首先体现在规划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编制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摆上议事日程,作为明年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修编工作千万不能抛开组团发展的总体
定位,只能按组团城市的要求把规划调整得更加合理、科学,留出更多的空间。修编规划既要依靠专家的先进理念,又要运用我们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做到两者结合、以我为主。要通过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体现组团城市的定位,最大限度地赢得时间、赢得空间、赢得机遇。主城区规划是总规划的核心部分,是修编的重点,修编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修修补补,而要按照总的规划目标,着眼于城区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突破两条河之间空间的局限,以水为轴,跨河发展,对称布局,把平天湖、白洋河故道的西部和南部扩充进来。同时,要着眼于建设滨江港口城市,北到江边、东连开发区外缘,做好池口片的
规划,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城市沿江形象。对九华山大道东侧、平天湖以西大约4个平方公里地段的规划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定位还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保留它的湿地系统,但可以考虑结合九华山大道建设,适当地布建一些公建设施。这一块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在开发中保护好,控制好,多栽些树木,这样,与平天湖的旅游景观就形成了自然的过渡。修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站前区规划。车站是城市对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做好这一块的规划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铜九铁路池州段设了三个站,按照组团城市的要求,九华山站的独特功能是其他车站难以代替的,不能单纯作为一个地方车站,必须有机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来统筹考虑,尤其要处理好与市区站的关系,控制好站前区范围,包括池州站和九华山站。做好与市区和九华山组团的连接,站前区规划要与主城区、九华山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站前区广场、公用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的组织连接都要一并考虑,而且要与景观相协调。总的要求是起点要高、构思要新、手笔要大。修编工作的第三个重点是要处理好组团之间规划的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团区域内老百姓乱建房问题,二是沿途乡镇规划建设问题,如马衙、墩上、五溪,仍在按小城镇的思路做规划搞建设。对此,市建委、市交通局和贵池区、青阳县都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对沿线乡镇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提出要求,特别是对农民建房,要按照规划,加以控制,严格管理。
二、对城市发展瓶颈制约的再认识
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仍然是城市交通。要把解决这一问题放在实施城市规划的首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这个问题上,要转变思维,不能按钱修路,要以路筹钱,否则,城市框架就拉不开。现在看来,有“两条线”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是管网,它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网不通就会导致城市瘫痪,另一条是路网,它是城市的“经纬线”,路网不畅就会导致城市紊乱。所以,我们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筑的建设思路,城市建设到哪里,道路管网就要先延伸到哪里。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打通外部的循环,主要是解决进入性的问题,确保过境高速、铁路的人流、物流最便捷地进入市区;城市内部交通的重点是解决通畅性的问题,确保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连环成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水上交通,贯通水路,水陆并进,这也是我们城市的一大特色。为减轻主城区的交通负荷,要尽快地将老的货运港并入新泥洲港,结合池州港的三期改造扩建,把马江公路建成城市的外环路,逐步把过境车辆,尤其是重载车辆疏散分流到城外。开发区的道路规划要与主城区连通,解决好出入口问题,形成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对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规划是一种思路性的、理念性的、规范性的标准,把规划变成现实,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有三个方面:一是功能设计。城市的发展就是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功能设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今后建住宅区,首先审查配套设施是否到位,凡是上规模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要根据人口规模必须配套公用设施,凡是高层公建必须要有地下车库,等等。今后,对城市功能要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二是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形象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重要的街区、节点及单体立面、造型、色彩,还有一些小区、公建设施都要精心打造,特别是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景观设计,不允许提交规划委员会研究;三是人文设计。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为百姓
着想,比如城市的公厕、盲道、绿地、广场、公交站点、商业网点建设等等,要有意识地布局好、设计好,让市民能够就近享受。最终目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对城市绿化的再认识
无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品位,城市绿化都不是附属物,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市绿化规划作为一项重要规划来编制,真正实现规划的“双线”控制,既要有“红线”又要有“绿线”。尤其是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确立“绿线”控制的概念。要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小广场、多绿地的总体要求,做好“绿线”控制规划,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主城区的旧区改造,凡是达不到密度要求的
,不准再建房子,要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多建小绿地、小广场。这样,星罗棋布的广场、绿地、林带,就共同构筑了一个花园式的、园林式的城市。同时,要提高城市绿化档次,保护好古树木,不能让原有的绿化资源流失,要充分利用好。今后在市区内除了特殊需要,机关单位不得再建围墙,要腾出空间搞绿化,这也要作为一条硬性标准来要求。对有围墙的沿街单位,建委要排一排,列出计划,逐步拆除,做到透绿、建绿,让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地共享。
五、对城市环境的再认识
池州有非常好的自然禀赋,把这些天然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创造更优更美的城市环境,关键要处理好生态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在搞的清溪河的整治、长江水道的整治、平天湖的开发都属于人工自然,但要注重一个问题,只能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再现自然,而不能过多地人为破坏自然。清溪河的景观,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就是创意好、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也不宜过多,尽量做到简约、自然、古朴。平天湖的开发、沿江池口片区的开发也要遵循这一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治理污水、垃圾、大气、噪声等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的东西,对于自然生成的东西,不要轻易去大拆、大卸、大改,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科学巧妙地充分利用。
六、对城市经营理念和机制的再认识
现在人们都讲经营城市,但我们必须搞清楚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这两个概念。经营城市有其片面性,经营的最后就出现了卖地卖资源,政府收钱再造广场、高架桥、楼盘的结果,这个路子不能再走下去。城市有很多属性,首先它是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不是为某个人或某阶层所拥有,必须面向全体市民,服务全体市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市场的规则来办,按照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来办。从经营城市转到城市经营,政府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对公共资源如公交、自来水、燃气等如何实现最佳调控的办法,等等。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因此也就具有特许经营权,这个权力不能轻易放弃,要善于找到较好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社会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建设,降低成本,减轻政府负担。同时,要保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对有些政府性资源能年租的尽量不批租,不仅要利用政府掌握的空间资源,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拥有的时间资源,以确保城市基本功能的稳定安全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对城市管理的再认识
任何城市都是三分建七分管,是否高效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功能,真功夫在管理上。城市的管理应该是上下结合的。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是政府行为。一是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源头管理,城市管理要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从源头抓起。城管支队“查违”首先要知道规划的分量、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违章建筑,拆违治乱是我们当前规划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下真功夫、硬功夫。二是规则管理。要把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各方面领域的规章制度梳理一下,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通过规则,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三是规范管理。做到执法尺度要统一,信息要公开,规范要透明,同时,要体现人性化的理念,无情执法,有情操作。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体现的是政府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即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目前社区管理很薄弱,管理力量、水平都不够,很多问题暴露出来,问题出在下面,但根子在上面,也说明我们社区管理的体制还没有理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这项工作市区两级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区委、区政府要在明年拿出一
个在主城区范围内加快村改居、进社区的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
八、对当前和明年重点工作的要求
今年在建的工程要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对明年具有全局性、牵动性的建设项目要尽快排出来,进行分类,有资金的马上落实,需要争取资金的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解决,争取年内向市委、市政府作一汇报。项目确定后要见报公开,让市民了解和参与,增强市民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意识。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系统人才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要创新人才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城市建设,需要引进的人才一定要引进,特别是专业性人才;在职的干部职工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建委领导班子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城建队伍,以适应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城建环保范文】四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全省住宅与房地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住宅与房地产工作,以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和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为重点,研究部署工作。刚才,赵克志副省长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并及时向政府分管领导做好汇报,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面上的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二○○四年工作回顾
20,全省房地产系统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国发[]18号和省政府[2003]11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努力建立和完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实现了住宅与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取得明显进展
去年年初,韩寓群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逐步解决中低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要求。省建设厅积极抓好贯彻,将实施安康居住工程作为全省建设工作的重点,认真研究政策,精心组织实施。为推进工程实施,先后提请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我省实施安康居住工程的总体思路,把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集资合作建房、旧小区改造和拆迁安置住房纳入安康居住工程的范畴,统筹考虑,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扩大供给,逐步建立健全向中等收入家庭供应普通商品住房、向中低偏下收入家庭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向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的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各地也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为重点,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年,全省经济适用住房施工617万平方米,竣工164.6万平方米,销(预)售202万平方米,解决了2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济宁、莱芜、聊城7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廉租住房工作,通过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的方式,为6778户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
(二)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保持较快增长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步回落,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4年,全省住宅建设投资达767亿元,施工9229万平方米,竣工2866万平方米,比分别增长29 、25 和9.6 。房地产开发投资765亿元,其中住宅549.9亿元,比20分别增长32 、35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207万平方米,销售收入416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23 、40 ;商品房空置面积47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07万平方米,比2003年分别下降10 、19 。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较快增长,使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2平方米。
(三)有效控制拆迁规模,信访突出问题得到集中处理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2004]46号文精神,省建设厅及时提请省政府以鲁政发[2004]49号文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合理控制拆迁规模,严格依法实施拆迁,认真做好安置补偿,妥善处理拆迁矛盾,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省建设厅会同发改委实行了拆迁计划审批制度,2004年全省实际拆迁房屋面积681万平方米,比2003年下降50 。8月下旬,国家、省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和建设部集中处理城镇房屋拆迁信访突出问题紧急会议后,省建设厅迅速传达贯彻,及时研究部署,牵头成立了省发改委、监察厅、国土资源厅、高级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召开了全省集中处理城镇房屋拆迁信访突出问题紧急会议,组织对全省进京来省上访案件全面排查梳理,摸清了底数。建立了责任追究、案件督查、调度通报、包市包案联络员和案件办结消号等五项制度,并由厅领导带队,对各市工作进展进行了全面督查和重点案件督办。各市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集中处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04年底,全省办结城镇房屋拆迁信访案件712件,占总数的90%;其中中央督办案件63件,占总数的84%。
(四)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各市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围绕“健全决策体制、调整管理机构、强化监督工作、规范发展业务”四个关键环节,规范和强化住房公积金管理。目前,各市均组建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了管委会章程,健全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初步形成了民主、科学和自主的决策机制。17个设区城市均向省报送了管理机构调整方案并获得批准。根据工作需要,全省批准设立分中心26个,管理部107个。目前,除淄博、德州外,其他15城市的调整工作已完全或基本到位。新的管理中心开始履行管理职责,实现了平稳过渡,促进了公积金管理工作的规范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省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人数达到447.1万人,归集总额443.1亿元,余额302.7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额103.2亿元,余额75.9亿元。住房公积金回收力度进一步加大,已清理收回挤占挪用和逾期项目贷款40.7亿元,占总数的87.7 。省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办公室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省建设厅会同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和人民银行,对滕州市挪用住房公积金的行为进行了及时查处,提出了严肃的处理意见,并在全省予以通报批评。
(五)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省建设厅和物价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会同省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山东省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相关政策,规范服务标准和收费行为。其中,《山东省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作为地方标准颁布,并已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继续开展了物业管理达标考评,2004年全省又有14个项目获得国家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称号,53个项目获得省级物业管理优秀项目称号。目前,全省已有具备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管理范围涵盖住宅小区、办公楼宇、学校、医院、工业厂区、商业大厦、机场等各种类型,形成了包括房屋及相关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安全保卫、环境清洁、生活服务、绿化、中介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全省累计有130个项目获得国家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称号,391个项目获得省级物业管理优秀项目称号,物业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六)住房二级市场持续发展
各地继续深入贯彻省政府鲁政发[]22号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权属保障,加快培育和规范住房二级市场。开展了全省房屋权属登记发证清查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全省未办理权属登记房屋的数量和原因,为房屋拆迁补偿及下一步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完善相关手续、补办权属登记提供了基础资料。集体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进一步推进,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来我省对集体土地房屋权属保障进行调研,充分肯定了我省集体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工作,并对济南、文登、滕州等地房管部门推进农村房屋权属登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做法给予了较高评价。2004年,全省存量房地产交易1850万平方米、210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0%、11 ;其中,住宅1200万平方米、140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2%、13 。
(七)行业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
行业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适应国家《行政许可法》实施的要求,及时提请省人大对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山东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山东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对省建设厅《山东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为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商品房销售条例》,于今年3月31日经省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房地产信用档案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企业资质升级和年检为手段,做好各类房地产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信息登记入网工作,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业绩情况以及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向社会公开发布,建立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目前,我省已有79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91家物业管理企业和108家评估机构建立了信用档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适合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能力的中低价位住房供应量偏少,供求矛盾相对突出,商品房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二是房屋拆迁信访形势依然严峻,进京上访总量仍在高位徘徊,案件反弹势头不容忽视;三是住房公积金挤占挪用严重,尚有5.7亿元项目贷款和违规资金没有收回,部分城市机构调整工作仍未到位,淄博、德州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四是物业管理市场环境不完善,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双向选择的机制尚未建立,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资金匮乏,推行规范化的物业管理难度较大;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偏低,建设水平不高,缺少精品项目和品牌企业,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六是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违规开发、合同欺诈时有发生,开发项目配套建设不落实、公共设施设备产权不清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二○○五年住宅与房地产业重点工作
近年来,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同时,住宅与房地产业又因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住宅与房地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关系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对房地产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重点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三是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实际困难。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也明确了当前住宅与房地产业的主要任务。20,全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为重点,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安置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突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调控力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严格控制拆迁规模,依法规范拆迁管理,着力解决拆迁信访突出问题;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活跃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监管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住宅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一)精心组织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妥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妥善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被拆迁居民住房困难,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平安山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今年,是安康居住工程全面实施的第一年,抓好开局,对今后顺利实施、确保目标实现至关重要。韩寓群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今年要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赵克志副省长进一步强调,建设6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是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的承诺,要把这个任务分解到各个城市,确保完成。按省政府要求,这次会上省建设厅与各市安康居住工程牵头部门签订了年目标责任书。各级建设、房管部门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实施安康居住工程作为当前住宅与房地产业第一位的工作任务,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重点,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积极推进,抓出实效。年底,省建设厅将组织对各市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城市予以表彰。当前,要结合省建设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各地务必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对中等、中低偏下和最低收入家庭以及无收入的特殊困难家庭的住房摸底工作,摸清各类家庭的户数、人员结构、住房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收入线划分标准分类整理,建立档案。以此为依据,科学编制安康居住工程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使不同类型的住房供应保持合理比例。
二是确保省下达的经济适用住房计划开工建设。会前,省建设厅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审批下达了各市2005年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会后各地要认真抓好项目计划协调落实,做到项目用地、建设单位、建设资金和优惠政策“四落实”,尽快组织开工建设,确保全省年内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任务的完成。为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销售和上市交易,省建设厅起草了《山东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目前部门会签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审定印发。请各市也尽快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对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购买对象、申请购买的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
三是加大安置住房建设力度。在普通商品住房中,要优先安排安置住房建设,切实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安置住房建设力度。要把安置住房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先建后拆,没有安置房源不得实施拆迁。各地要根据城市住宅拆迁规模,合理确定安置住房建设计划,解决好城市公益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所需的安置用房,确保被拆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今年,省建设厅将重点抓好几个安置住房建设项目的试点,总结经验、研究政策、推广典型、指导全省工作。各地也都要抓1-2个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四是全面启动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各地要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力争用三年时间对符合政策的家庭全部保障到位。要按照财政预算安排为主的原则,测算出实施廉租住房制度需要财政解决的资金,列入城市财政预算,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暂时不能到位的城市,要通过直管或自管公房租金核减的形式,先解决部分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确保廉租住房制度年内在17城市全面启动。
五是实施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烟台市将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作为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积极筹措整治资金,切实加大改造力度,并对改造后的小区普遍实行了物业管理,得到了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各地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借鉴烟台的经验,将旧小区整治改造纳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多渠道筹集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治改造,逐步改善旧小区人居环境,完善使用功能,为实施规范的物业管理创造基础条件。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努力提高住宅建设和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
要以认真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山东省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新出台的《山东省商品房销售条例》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水平。在全省建立创建优秀住宅小区的激励机制,推动新建住宅小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引导开发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提升我省住宅建设总体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通过创建活动,要使全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水平有明显提高,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更加齐全,建筑节能率达到50%以上,住宅性能达到1A级标准以上。这项工作省建设厅还将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具体部署,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省建设厅近日修订颁布了新的《山东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新《规定》提高了开发市场的准入门槛,并把四级和暂定资质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各设区城市。各市要严格按照《规定》明确的标准、权限开展资质审批,根据当地市场情况搞好总量控制,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省里将把主要精力从事前审批更多地转向事后监督,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将严肃处理,直至收回资质审批权。对原已取得开发资质、但达不到新标准要求的企业,要督促其抓紧完善条件,在现有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前一个月申请核发新的资质证书。如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后仍达不到新标准要求,应根据《规定》降低或取消其房地产开发资质。
三是积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研究制定住宅产业化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的产业政策,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走规模化、集成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建立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构建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结构。根据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需要,将涉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关键性能指标作为强制性要求,实行严格监管。积极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工作,通过性能认定,积极推广住宅通用部品和“四新技术”,鼓励可再生、高性能、低材耗建筑材料应用,推行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
四是抓好康居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扩大康居示范工程项目覆盖范围,争取每个设区城市确定1-2个国家康居示范项目,加强对康居示范工程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挥康居示范工程在推进住宅产业化方面的示范作用。
(三)切实做好房屋拆迁信访案件集中处理,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拆迁信访突出问题集中处理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要实现本阶段确定的基本解决拆迁上访历史遗留问题及新拆迁不得引发新的上访这两个目标,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地在继续做好拆迁信访个案处理的同时,要特别把精力放到源头治理上来,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拆迁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一是继续抓好拆迁信访案件的集中处理。对2004年年底前的信访案件,特别是中央交办的案件,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认真组织核查,切实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力争5月底前妥善解决;对今年新出现的信访案件,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在初信初访阶段,解决在当地,避免越级上访、尤其是进京上访案件产生;对已办结的案件,要抓好处理方案落实,并定期进行回访,及时发现新苗头、新问题,防止案件反弹。
二是严格控制房屋拆迁规模。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新建和改造的关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拆迁规模,避免盲目大拆大建。要继续执行拆迁计划审批备案制度,今年全省房屋拆迁规模要控制在1000万平方米以内,其中,新审批拆迁规模不超过600万平方米。不符合城市规划、未纳入拆迁计划或补偿资金不到位、安置方案不落实的项目,不得实施拆迁。对个别拆迁矛盾突出、上访量居高不下的城市,除重点工程外,其他项目拆迁一律冻结。
三是规范拆迁管理和拆迁信访工作。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规范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机构及职责,继续推行“四合法一到位”(拆迁项目合法、拆迁程序合法、拆迁主体合法、补偿安置标准合法和补偿安置资金到位),严把拆迁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拆迁许可证,从源头上减少拆迁纠纷。要健全拆迁公示和听证制度,严格拆迁行政裁决程序,做到“阳光拆迁”。严禁野蛮拆迁、违规拆迁,严禁采取停水、停电、阻断交通等手段,强迫被拆迁居民搬迁。各地要继续坚持建设部提出的“八项原则”和我省推行的“五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拆迁管理和拆迁信访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各地要抓好国务院《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依法处理信访问题。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宣传教育相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向群众宣传拆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四)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切实落实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
一是继续抓好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的落实。各地要加大欠发达地区及困难企业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的落实力度,指导尚未建立住房补贴制度的市、县和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尽快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放住房补贴,扩大住房补贴覆盖面,增强职工住房消费能力。
二是尽快兑现一次性住房资金补偿。凡经房改部门审批确认做挂帐处理的职工一次性住房资金补偿,各地应尽快兑现。有条件的市、县和企业,要尽量一次性足额兑现;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在职工离退休、换购住房或工作调动时给予解决。兑现一次性补偿的资金,原则上由原产权单位从售房款中解决,不足部分可由当地政府统筹或企业自行解决。
三是加快个人住房置业担保体系建设。各设区城市都要按照《住房置业担保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成立独立规范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严格清理运作不规范及无担保能力的担保机构。要指导担保机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风险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及时补充担保基金,吸收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及其他民间资金介入,支持个人住房消费。要特别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担保力度,帮助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五)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
一是继续查处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对非法占地、私下协议圈占使用集体土地、不按约定条件和期限开发利用土地以及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金等行为,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擅自变更规划内容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要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依法核发《房地产开发经营权证》,强化开发合同管理,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开工和交付使用。
二是进一步整顿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房面积计算中弄虚作假、故意侵害购房者利益以及擅自出租、出售共用部位牟利等行为。要加强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监管,依法查处合同欺诈行为,切实保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恶意哄抬房价等行为,有效遏制投机炒作。要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对末取得预售许可证擅自预售商品房的,要责令停止并依法予以处罚。要会同工商部门加强对房地产广告的监管,依法查处违规发布房地产广告和不兑现广告承诺内容的行为。严格房地产中介市场准入制度,依法查处未取得资质证书擅自开展房地产评估、测绘业务的中介机构。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为,依法查处发布虚假信息、违规收取佣金、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另一方利益、根据委托人要求出具不实估价报告或面积测绘报告的行为。
三是加大物业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严格实行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未取得资质证书的,不得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物业管理企业不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标准提供相应服务的,要依法承担责任。任何部门、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均不得挪用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追回并予以处罚。对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理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四是完善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建设,完善网上公示制度,促进诚信制度建立。要将有关部门和执法机构对房地产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处罚决定、不良行为记录和履行合同情况及时载入档案,并在网上公布,发挥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六)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扩大住房消费
一是下大力气搞活住房二级市场。继续深入贯彻省政府鲁政发[2002]22号文件,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清理影响已购公有住房上市的政策性障碍,为住房二级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房地产市场收费清理检查,严肃查处超标准或无标准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住房交易成本。
二是规范和强化权属登记工作。按照建设部修订后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稳步推进集体土地房屋的权属登记工作,为集体土地房屋权利人核发全国统一的房屋权属证书。继续开展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考核活动,积极推行交易、权属管理一体化。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和规范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为居民住房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强化预售资金监管。在全省建立健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预售主管部门在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同时,要在指定银行为该房地产项目设立预售资金专户,购房人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购房合同后,将预售资金交入专户,由银行根据项目监理单位出具的工程进度证明分批向开发企业拨付预售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切实保证预售资金安全,防止烂尾工程产生,更好地维护购房人权益。
(七)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
一是加强物业管理法制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物业管理办法》,对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授权由省里确定的物业管理区域划分、业主投票权数等事宜加以明确,规范物业管理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解决部门职责不清、建管脱节等问题,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二是健全物业管理市场机制。加快房管所、物业管理企业转制的步伐,使其尽快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招投标,鼓励业主、物业管理企业通过招投标进行双向选择,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培育一批机制新、效益好、规模大、信誉佳的品牌企业,提高物业管理行业的总体水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招投标活动的监管,保证招投标的客观公正,依法维护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要按照业主所有、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业主决策、政府监督的原则,以商品住宅和已售公房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规范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使用和监管工作,切实收好、管好、用好这笔资金。
四是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物业管理培训,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处主任及关键岗位和一线员工要做到持证上岗,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引入管理顾问、管理软件、智能化管理系统等科学管理手段,提高物业管理技术含量和物业企业管理水平。
(八)加强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引导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为防止经济过快增长,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具体到房地产方面,包括增加开发项目资本金、提高开发和消费贷款条件及利率等。这些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些已经显现,有些将逐步显现。正确评价这些政策措施对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影响,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是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引导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各级主管部门都应当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市场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为科学决策、正确实施市场调控提供可靠依据。要特别重视统计工作在房地产市场分析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相关统计资源,改进统计工作方法,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及时,使分析决策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
三、二○○五年住房公积金管理重点工作2005年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总的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精神,顺利完成机构调整,健全决策体制,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归集力度,提高使用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实现保值增值,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住房公积金管理,努力把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扎扎实实地做好机构调整扫尾工作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调整工作,国家和省里要求底前完成,建设部、省建设厅为此专门到调整工作缓慢的淄博、德州等市做过督促落实。但至今仍有个别城市没有完成,还有的城市机构调整不彻底、不规范,这说明领导重视不够,工作还没有做到位。省建设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条例》和《通知》要求,加强对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监督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机构调整不到位的城市的督促检查。要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不彻底、不规范以及没有按照规定垂直上划的城市,今年6月底前调整工作必须全部完成。省建设厅将就机构调整情况向省政府和赵省长作专题汇报。
(二)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力度
采取切实措施,使所有应缴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做到应建尽建、应缴尽缴,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要力求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加强目标责任考核,重点指导没有完全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菏泽、德州等市加快推行这一制度。要重点做好城镇个体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办非企业及各类社会团体在职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工作。加强执法力度,对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不正常开设住房公积金账户、逾期不缴或者欠缴的单位,要依法责令限期办理。这一方面,济南、青岛两市做的比较好,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加大缴存力度,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同意并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实施了《济南市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对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维护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按照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的要求,合理确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结合我省实际,我们提出,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应高于15%,缴存基数不应超过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这个规定各市要严格执行。各市调整缴存基数、确定缴存比例要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报省政府批准,不得越权自行审批。
(三)防范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风险
存在挤占、挪用住房公积金和逾期贷款问题的城市要抓紧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清理回收力度,尽快收回全部资金,防止借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之机逃避债务、回避责任,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对因违规使用住房公积金而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尽量减少逾期贷款。建设部去年通报了我省滕州市挤占、挪用6848万元住房公积金的事件,对我们的震动很大。从目前枣庄市移交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全市挤占、挪用公积金达到1.2亿元,数额很大,产生的风险也比较大。这类问题,其他城市垂直上划过程中也有可能会遇到。各市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清理回收工作,不仅要有制度、有手段、有措施,还要有责任。这项工作将作为对各中心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积极发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是我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到2004年底,我省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使用率仅为2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为提高公积金贷款使用率,加强对住房消费的支持,省建设厅将会同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简化手续,缩短时限,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发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各市也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使用率,加大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实现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
(五)切实加大行政监督力度
省建设厅将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考核和行政监督,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省建设厅将会同财政、人民银行、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各管理中心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重点查处挤占、挪用住房公积金的违法案件。各市要按照《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前,济南、青岛、东营、威海4市已与省监管系统实现联通。今年10月底前,其他城市要确保实现与省监管系统的对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同志们,今年的住宅与房地产和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让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我省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城建环保范文】五
这次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是在我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6月3日汇报会以来各地建设形势,客观地找出存在问题,研究部署抓住今年后期工程建设最佳时期,在全市掀起工程建设的新高潮,确保完成2003年国债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完成今年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目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参考。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地对待和持久地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决定着“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着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正是因为这一点,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关注“三农”问题,始终把 “三农”问题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今年,中央在时隔十六年之后再次出台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那么“三农”问题怎么解决?从哪里入手寻求突破?从这几年池州的实践来看,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这不仅是推进池州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得到农民最广泛拥护、最能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兴奋点。
第一,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中,做到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开发利用相互和谐、相互统一,即期经济增长与长远经济发展统筹兼顾、相得益彰,不顾此失彼,不可求近舍远。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池州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市,我们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而生态家园就是动员最广大的人民,开展最直接的生态建设。从经济角度看,生态家园的核心是富民,建设一口沼气池,提供的沼气,解决了一家3口一年的生活能源,就意味着一年可以减少3亩薪柴的砍伐,发酵后的“三沼”还田,不仅使农户达到节支增收,而且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实施生态家园也是农民在学科技、用科技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更是把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贯穿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其次,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造为民政府的具体行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政府谋发展、议发展,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一个有作为的政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只要是群众有积极要求的、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的、顺应民意的好事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对于我们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而言,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耗财力又耗人力的工作,对于群众而言,却是一项受益匪浅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致富工程。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打造为民政府的角度出发,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畏难情绪,缺少工作自觉性、坚定性、坚韧性,甚至产生抵触,消极对待。
第三,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农民求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央下决心、下大力气、下大资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更是农民的渴望和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多,比如实施小城镇建设、创造农民工外出就业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但受农村现行基本土地制度和以户为主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以及村落散居的社会组织结构限制,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收入明显增长、居住条件明显改观的预期目标。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恰恰是抓住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利益,不单纯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般性生产举措,而是生产方式、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同步提高。近年来,随着工程在全市更广泛的范围内实施,其所发挥的效能,得到了农民广泛地赞誉和认同,农民主动要求建设的呼声高涨、心情迫切。
总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我们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更应感到责任大、担子重,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认清形势,振奋精神,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突出国债项目建设重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从现在起到9月底之前,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要以2003年国债项目建设为重点,同时大力推进今年任务建设,具体是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千方百计地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工程建设工作极为重视,早谋划、早部署,4月份就召开电视电话动员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工程建设不够理想,进展不快,不尽人意。据统计,截止8月15日,全市仅建成2751口(是指建立农户台帐上报的数),占年度任务的18%,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这里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主观原因,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思想上存在松劲情绪、畏难情绪,去年在国债项目未落实之前,各地不等不靠,想了不少办法克服困难,7月份以后的建设进度相当快,而去年国债项目带到今年来实施的就有5000余口,但到目前仅完成1000余口。今年市里下达各地的建设目标任务,各地要毫不动摇地、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底市政府将严格按照制定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至于资金问题,各地要加大融资力度,6月3日会议也提出了具体的筹资办法,各级各部门要尽快落实到位。要强调的是今年新建的沼气池,一定要与2004年国债项目申报相符合,在申报的项目村中开展建设,以便于落实补助资金。
2、着力抓好国债项目已建池的整改,确保建设的质量和标准。一要深入国债项目建设村逐户开展摸底工作。2003年国债项目建设的东至、石台、青阳三个承担县,近期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班子,深入所有项目村,对已建成的所有沼气池开展一次地毯式摸排,彻底查清实情,全面掌握沼气池运行情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沼气池产气情况,有多少口沼气池能正常使用,有多少口沼气池不能运行,造成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什么,是沼气池建设本身质量不达标,还是管道、配件等质量不合格,还是人为使用不当造成损坏。二是“一池三改”到位情况,有多少户完成了“三改”,有多少户没有达标,是厕所,是厨房,还是猪圈。二要限期完成配套整改。各地要克服困难,因户采取相应对策,9月底前要对所有建成池全部抓好填平补齐,确保建成池的质量,达到建设标准。这里要强调一下“三改”建设问题。抓好“三改”是保证沼气池发挥永久性利用的基础,也是抓好沼气的综合利用、科学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前提,这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建设到位。
3、精心安排,全面完成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到目前为止,2003年国债项目建设任务中,全市尚有近4000口沼气池未建。9月底农业部、省将组织对国债项目抽查验收。现在是时不我待,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建设质量和标准高与低,直接影响到下年度中央、省对我市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扶持与倾斜力度。各地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摒弃侥幸心理,在抓好已建池的配套完善的同时,加大生产调度力度,集中施工人员力量,按照专业化建设、标准化安装、流水式作业、统一供应材料的施工方式,把持证技工组织起来,成立一套班子,尽快投入国债项目村建设主战场,掀起建设的高潮,确保到9月中旬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4、切实做好沼气协会技术骨干人员培训,着力抓好“百池村”沼气协会创建。组建农村沼气协会,把建设户组织起来,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确保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从目前来看,农户是否愿意建和建成后能否有效地使用,妇女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把妇女组织起来,把妇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市、县两级妇联要勇于承担起重任,围绕这项中心工作,重点抓好“千池乡镇”和“百池村”的沼气协会组建,把协会会长和骨干技工的培训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各级能源办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6月3日全市工程建设汇报会对建设时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目前这项工作全市各地进展不平衡,贵池区于7月份完成了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大部分村的协会已完成组建并投入了运行。其他县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仍未启动。各地要坚持建、管并举,在今年9月底以前全市所有“百池村”要完成协会组建,并挂牌运行,开展活动。
5、全力抓好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带动效应。要继续把建点示范,作为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今年初,市里下达17个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各地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大资金投入规模。具体是贵池区5个,东至县5个,石台县2个,青阳县3个,九华山风景区1个,开发区1个。对示范村建设,要有长远目光,立足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好村组道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把示范村建成集农产品无害化生产的专业村、人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生态村、农户家庭居住温暖清洁化的沼气村、农民文化与政治生活健康蓬勃发展的文明村等四种类型合一村的目标,成为未来池州特色的小康村。围绕这一目标,各地要进一步精心组织,抓紧落实。一是选好建设地点。着重安排在国道、省道沿线并且具有良好农业发展条件的“百池村”。二是搞好建设规划。围绕地方特色农业,选准项目,连片培育。同时,各地要着力抓好种植业在50亩以上或养殖业在5000只(羽)以上的示范户培育,以典型引导、带动农户,依托庭院,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家园建设。
三、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切实加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各级政府要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一项重头戏来抓,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领导和工作指导方法,善于用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培训带动、典型示范等方式,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扎实地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一要强化调度,实现“两个确保”。9月10日前,各地对这次会议精神要进行认真贯彻,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这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做到县、乡、村三级责任明确、责任到人。要加强工程建设的调度,每10天开展一次,包括建设进度、建设材料、工作措施等,确保实现2003年国债项目建设和全年建设任务按期、按质、按量地完成。
二要实行联系点制度,加强督促和指导。各地要实行县领导定点联系制度,尤其要加强建设滞后的乡镇和2003年国债项目承担建设所在乡镇的联系,切实推进工程建设。同时,县几大班子领导要组成若干个工作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干的方式,深入农村一线,深入建设现场,进村入户,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三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县级农村能源服务能力建设。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好当前各县区能源工作力量薄弱,人员思想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加强县级能源办和能源服务公司建设。首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治上、生活上、待遇上关心、解决现有人员的现实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要按照市委池发〔2003〕8号文件的政策要求,理顺关系、配足工作力量,落实好的足够工作经费。
四要大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立足一个“实”字,在办事情、抓落实上,要当机立断,求时效、求实效。特别是工程建设中各地遇到的棘手难题,各级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要主动、及时地加强衔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执行措施。各级领导要认真对待客观存在的问题,做好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具体措施的落实,不得推诿、拖拉,涉及到群众的事情,要在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核实工作的基础上,从维护好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相应地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让群众满意,把群众的积极性利用好、保护好。
篇6:书记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当前,我区造林绿化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时期的绿化,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需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部门协调配合。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全区造林绿化水平。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根据《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把绿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区将继续实行严格的绿化责任考核制度,并把绿化工作纳入今年镇干部目标考核的内容。各地要强化造林绿化工作领导责任制,继续履行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和重点林业绿化工程领导负责制,对于各地绿化重点工程,要定时间,定质量,明确责任。同时,要结合当地的绿化规划、年度工作重点,在建设项目、组织发动、建设进度、施工质量、资金投入上逐级、逐部门签订责任状。做到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有奖惩,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各单位。区绿委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通力合作。区绿化办要切实抓好绿委的日常工作,掌握全区的绿化动态,加强检查督促、协调指导。其他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责职,密切配合。今年区将对绿委五个工作组也进行考核,奖励先进。
(二)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当前,正是开展造林绿化的大好时机。各地要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在舆论导向上做文章,在提高意识上下功夫,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谋实招,努力增强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法制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区宣传部门要把义务植树的宣传作为近期宣传的重点,督促报社、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化造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周边地区先进经验、成功做法,宣传《森林法》、《义务植树条例》、《绿化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激发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工作。区绿化办要编印各类资料,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对一些行动迟缓、成效不明显的单位、部门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追踪曝光,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爱绿、知绿、护绿的强烈氛围,形成人人广泛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今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投入规模较大,各地要在增加投入上多下功夫,只要有利于绿、绿得多、绿得快、绿得好的,只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各种方式都可以探索和试验。要统筹兼顾,把绿化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早作安排。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绿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森林法》规定,要加快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要严格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城市各类建设都必须将绿化费用纳入投资预算,并严格按规定和规划建设绿地。对不能按规定建设绿地或建设绿地未达标的单位,要责令其补建达标,确保绿化建设或资金到位。要按照“谁绿化、谁所有、谁收益”的方针,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发动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多方投资,共同建设,要引导个人投入,特别是园林式村庄建设过程中,家前屋后的绿化就可以引导农户自己投入。绿化部门也要采取共建、捐建、认养、冠名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广大市民参与绿化。
(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林业资源管理,实行破坏森林资源重大行政案件报告制度,认真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批审核、植被恢复制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坚持预防和扑灭相结合,加强森林植物的病虫害测报工作;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继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的各种违法行为;规范树木采挖移植行为,加强全区古树名木养护;充分发挥绿化监督力度,建立起举报毁绿案有奖措施,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毁绿监督,依法严厉查处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绿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建立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执法规范程序。
同志们,今年的绿化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措施都已明确。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我区绿化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7:市长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_部长、__副部长、_专员,同志们:
刚才___专员宣读了省委的决定,_副部长和我们的老书记、老班长_部长都作了非常重要和热情洋溢的讲话,对___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达了他们对___的热爱之情、发展之情、关注之情。为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老班长___部长、___副部长、___专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此时此刻,我有很多话要讲,我把这些想法浓缩成三句话,来表达我的心情。
第一,说句感知的话,就是不忘信任。这次省委决定由我接任___市市委书记,这是省委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的信任,我感知这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力量。省委决定由我担任市委书记,从市长到书记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换,也是新时期省委对___人民、老区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决定。我担起这份担子,真诚地感谢省委、感谢组织,真诚地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真诚地感谢___780万人民。在其位,谋其政。当好这个市委书记,肩头的担子是沉甸甸的。我将以加快___发展为己任,以干事为民为天职,以清正廉洁为原则,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努力实现___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透过这样一个新的视点,我将视信任为责任,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舞台,以发展的成绩让省委放心!让___人民放心!
第二,说句交心的话,就是不忘历史。___有着辉煌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一届一届的领导班子为___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___的发展能有今天,这是历届班子拼搏进取、接力奋斗的结果。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在怀廉书记的带领下,___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怀廉同志从1998年3月任职___以来的八年多、3100多个日夜里,付出了艰辛奋斗的汗水,度过了人生美好的年华,为___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政治坚定,为人耿直,作风民主,与大家团结共事,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都是我们在座的领导同志和全市人民永远需要记取的,永远需要学习的,永远需要传承的。与怀廉书记搭班子,他的优秀品质将会影响我的终生。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基点上,我们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保持___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请怀廉部长放心,请___副部长放心,我们一定能变过去的坚实基础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条件,变历任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变辉煌的历史为灿烂的明天!
第三,说句共勉的话,就是不忘奋斗。___要发展,要进步,道路非常漫长,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发展无边界、追求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句共勉的话,就是“三个坚持”:即坚持以传统的美德做人,以平民的心态做官,以一流的理念做事;坚持不以一己之利为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之与同志们共勉,以之与同志们共事,以之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刚才,___副部长对___的发展和当前的.工作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要求,学习贯彻好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抓好市县乡换届工作,这是我们目前首要的任务。借此机会,我再把徐光春书记在换届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达一下。徐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导向”,即“要形成干事业谋发展的好导向”、“要形成讲党性顾大局的好导向”、“要形成树正气守纪律的好导向”。徐书记还严肃提出了“四要四不要”:要服从组织决定,不准搞非组织活动;要维护班子团结,不准互相拆台;要严守换届纪律,不准拉票贿选;要坚持正确引导,不准传播小道消息。这些要求铿锵有力,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希望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按照徐光春书记的要求,在换届工作中做好应做的工作。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合作共事,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就能落到实处,___的经济社会发展就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每一个人都能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把我们的换届工作搞好,把___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得更快,让___人民的日子过得更好!
《市长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市长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篇8:市长在环保工作大会上讲话
市长在环保工作大会上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全市环保工作,安排部署“十三五”特别是今年环保任务。上面双鹤局长作的环保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全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可以说发生了深刻变革,得到了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监管体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腾出了环境空间。“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层层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完成了254个污染减排项目,连续五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超额完成了总量减排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也为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落地实施提供了充分的环境支持,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开展了以大气、水、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生态示范创建、农村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地表水水质逐年提升,泾河由“十一五”末的劣五类变为目前的三类,葫芦河由劣五类变为五类,?河、达溪河稳定保持在三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和环保、住建、工商、食药监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持之以恒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去年,平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0天,优良率86.8%,特别是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较20xx年分别下降5微克和6微克。
(三)项目争取成效明显,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五年来,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3.405亿元,拉动环保投入29.6亿元。特别是20xx年,向环保部争取了崆峒区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环境保护项目专项资金7000万元,静宁城区水源地保护及葫芦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也已列入环保部专项支持计划,项目建成后,将为百万人的饮水环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建成了7县(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了平凉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解决了175个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置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问题,加强了源头预防和管控,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四)监管能力显著提升,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建成了中心城区国家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成立了市环境应急管理中心,市级和6个县(区)级环境监察机构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签订了平凉固原两市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建立了环保公安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联勤联动执法机制,推行了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对国控和市控重点污染源监管企业实施了环境监管执法全覆盖,严肃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41户,依法约谈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负责人15次,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五)管理途径不断创新,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在全省首创环评月调度、季报告制度,积极支持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严格项目准入管理,依法否决21个不符合审批条件的建设项目,有效管控环境风险。在全省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在重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和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4月,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总结推广了我市6种治理模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全省介绍了经验。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创建,我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灵台县、泾川县被命名为“全国绿色名县”,市环保局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六)制度建设有效强化,环境治理体系日趋成熟。紧盯国家和省上环保法规政策动向,及时制定出台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泾河平凉段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建设项目环评和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油田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也制定完善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形成了减排指标约束、环境质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执法监管监察、风险排查整治和党政“一岗双责”等环境监管制度构架,全市环境治理体系日趋成熟。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市环保工作在规范中加快发展,在压力下主动作为,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使之转化为推动“十三五”全市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
二、正确把握全市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的目标任务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要充分认清全市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转理念、调思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环保工作的新考验。
(一)必须要看到我们面临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新《环保法》更是以法律形式确立“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提出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组合方案,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同时,《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新发布,“大气十条”、“水十条”陆续出台,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等改革举措已成定局,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已经确立。对于这些制度政策,我们只有坚决执行的义务,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今后,环保标准只能更加严苛,监管执法只能更加严格,倒查追责只能更加严厉,这就是环保工作的“新常态”。
(二)必须要看到我们面临最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首先是环境质量下行压力加大。整体来看,我市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是环境质量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全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尤其是空气环境质量改善上仍存在城区建筑工地、道路及堆场抑尘措施落实不到位,黄标车等尾气超标车辆淘汰缓慢,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清理整治留有死角,露天烧烤反弹现象严重,清洁能源推广和煤质管控工作滞后等问题,去年平凉城区大气环境三项指标仍然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泾河平镇桥等断面个别月份水质不达标,葫芦河跨界污染风险依然严峻,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一些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环境安全隐患仍然突出;一些工矿区、废弃矿井和涉重金属用地亟待修复,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次是公众环境承受力接近上限。席卷全国的雾霾逐步形成了空气污染新常态,京津冀的“呼吸之痛”,已令公众“谈霾色变”,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承受力已经接近极限,要求提升环境质量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其三是环境质量考核愈加严格。“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污染物减排指标由4项增加到5项,新的空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由原来的3项增加到6项。污染减排也将实施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达到省上考核指标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必须要看到我们面临最艰难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宏观经济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十二五”全市经济增速回落,经济发展与全国、全省一样面临“四降一升”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结构不够合理。与此同时, “十三五”又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以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仍然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污染物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新型城镇化带来城市人口快速聚集势必加大环境资源负荷。环境容量既要继续消化“十二五”存量,又要持续削减“十三五”增量,如何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承载能力下,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转化力度,加快新型城镇化进展,对各级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四)必须要看到我们面临最严厉的环保责任追究。20xx年,国家环保部改“督企”为“督政”,仅仅一年时间就约谈了2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其中,张掖市市长、省林业厅厅长以及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就因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被环保部、国家林业局联合约谈。220xx3月,武威荣华公司沙漠排污事件被查实,荣华公司被罚款300多万元,公司董事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1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依法依纪追究责任。20xx年以来,全市已对2名县级和6名科级干部启动了环保倒查追责,其中政纪处分3人、诫勉谈话5人,教训非常深刻。20xx年,国家将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配套制度和措施,推进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环保督查巡视,类似这样的问责只会更普遍、更严厉,大家要有所警醒。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转变思路,积极主动作为,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三、扎实推进“十三五”特别是20xx年全市环保工作
“十三五”期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要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核心,以推动生态平凉建设为抓手,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认真落实“三大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工程、结构、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全力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大“污染治理行动”;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环境监管、农村环保“三大能力”),努力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平凉。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环保工作要按照全市“十三五”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确保污染防治、污染减排、环境监管、生态建设等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一)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努力实现发展与保护共赢。强调,“环境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从根本上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全市上下务必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牢固树立“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改善是关键”,“抓环保就是抓经济发展、补小康短板、出绿色政绩,不抓环保就是严重失职,就是吃子孙饭、断生态路”的观念,充分认识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的不可再生性,努力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引导企业主动采取绿色生产方式,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境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二)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重点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环境质量改善是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体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也是评判环境保护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尺。我们要把改善环境质量摆在环保工作的首要位置,以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打好环境质量提升攻坚战。一要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按照省上要求,20xx年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要控制在85微克/立方米以内,较去年下降10.5%,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要控制在45微克/立方米以内,较去年下降5%,平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达到300天以上。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和相关部门要紧盯这一目标不松劲,通力配合,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为如期完成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要积极学习兰州市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执法监管,用硬措施、严问责防污治污。对于上年度工作有欠账的县(区)和部门,要认真分析问题原因,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严格落实“黄标车”限行和“无标车”禁行措施,扩大城区集中供热工程覆盖面,加大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改造淘汰力度,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强化煤质管控,防止大气污染反弹。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坚持每月对平凉城区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治理效果的巩固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各责任部门和崆峒区要抓指标、抓整治,切实履职尽责,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全面启动水污染防治工作。今年是全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的第一年,省政府将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州进行约谈,并暂停涉水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对此,市上将尽快制定出台《平凉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列出的任务清单,逐项靠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市环保局要抓紧制定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强化考核考评;市直相关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加强对县区的工作指导。三是积极做好“土十条”实施准备工作。今年国务院将出台“土十条”,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积极衔接,抓紧启动土壤污染防治调查与评估项目,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争取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为推动土壤污染治理打好基础。
(三)以防范环境安全风险为要务,切实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20xx年,全国相继发生福建漳州古雷石化(PX)项目爆炸、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一系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我省也发生了12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陇南陇星锑业公司尾矿库泄漏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三省水体污染,影响十分恶劣。这些血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我市没有发生环境风险事件,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环境高风险期,必须始终牢记环境安全意识,认真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真正做到“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努力筑牢环境安全防线。一是扎实做好环境隐患排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前一段尾矿库隐患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居民集中区、各类保护区域等环境敏感区的煤化工、造纸、医药制造、涉重金属、涉尾矿库、粉煤灰场、垃圾填埋场等行业企业的排查力度,认真查找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政府在环境监管层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存在的工作漏洞,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二是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各县区和环保部门要抓紧制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与行业管理部门合作,细化分行业和分类工作方案;指导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划分环境风险等级,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实行预案动态管理,建立企业、部门预案报备制度,提高环境应急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规范化。环保部门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应急专家库,组建应急队伍,针对区域的地理环境、企业污染类型等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以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落实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和监督检查,有效管控新增环境风险隐患。积极推动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工业园区和集中区总体规划,以及能源、交通、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进一步强化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对开发布局、建设规模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硬约束,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强化源头治理。四是加快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去年,全市有2个环境问题被省政府挂牌督办,其中崆峒区水源地问题至今未完成整改任务;19个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和全市环保大检查发现的128个环境违法问题、181个环境管理问题仍未全部整改到位。这些问题的整改,将是20xx年全市环保工作的重点。相关县区和部门,要对照存在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限和要求,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环境隐患消除到位。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继续落实重点污染源企业“月监察”,加大联勤联动执法力度,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恶意排污、伪造数据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以化解环保工作难题为突破,全面深化环保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是推进环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破解环保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今年要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各项改革。一是认真做好环境保护督察准备工作。去年,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成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计划两年之内实现全覆盖,目前河北省督察试点已结束。省上也将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综合督查,平凉已被定为今年的综合督查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重点环保任务分工,及时查漏补缺,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整改落实,为接受国家和省上的督察做好准备。二是有序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机制改革。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是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将大大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市环保局要主动配合省上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要制定过渡期管理政策和实施方案,平稳推进这项工作。三是着力推进污染治理体系建设。要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要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推动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平凉市工业园区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支持和指导排污单位通过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技术改造升级等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
(五)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省上关于“生态市、县”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档升级的要求,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县)规划修编,规范项目实施,强化督促考核,力争年底有2个县通过国家级验收命名。要做好全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既严守生态红线,又为全市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扎实推进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市列精准扶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设施设备运维管理机制,确保有效运行,加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和农业面源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破除发展生态瓶颈制约,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协同增效。对七县(区)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全力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工程建设,启动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土地复垦和排污收费等制度,严格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积极推进崇信、华亭、峡门沟以及庄浪铜矿、静宁铅锌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状况。
(六)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为保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要积极适应环保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能力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为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一是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去年,中央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释放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各级要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属地环保责任,切实对本辖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起总责,党政主要领导要把这种责任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不断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担子担起来、把职责履行好。二是着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目前,全市环境监测机构均未通过标准化验收,还有1个县环境监察机构未达到三级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监察监测监控设施设备老旧短缺;全市仅有15个乡镇设立了环保所,个别环保所人员短缺、设备匮乏无法开展正常业务,环保能力建设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统筹协调,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力度,选强配齐环保专业人才队伍,采购必要的执法监测设施设备,有条件的乡镇和工业集中区要积极组建基层环保所,其他乡镇至少要配备2名环保专干,保障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实现基层环保机构全覆盖。三是不断转变环保系统工作作风。全市环保系统要切实加强行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压力传导,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努力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使党员干部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对党纪法规心存敬畏。要始终以“严”的要求和“实”的作风,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不正之风,在环保系统形成爱岗、敬业、尽责、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作作风和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快补齐生态短板,为全面建成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平凉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9:院长在新生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院长在新生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全体教官、老师、全体同学们:
大家好!伴着清爽的秋风,沐着和暖的阳光,在这个明媚、清新而又成熟的金秋九月,我们带着光荣与梦想,伴着自豪与欣慰,相聚于美丽的秦岭脚下、高冠河畔,培养城市建设职业人才的摇篮----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这里开始人生又一新的起航。
秋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却又要孕育新的果实;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却又要开始新的播种,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4000余名钟爱大美城建的新同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院13000余名师生,对各位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即将与我们共度军训时光,为我们的训练付出巨大辛苦的教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同学们带着激动、带着自豪,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更是带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渴望,来到向往已久的学府。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我们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军训,是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一课,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它将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军训不仅仅是对身体、意志的考验,更是心灵、情感的净化,精神与人格的升华。会让我们经历平常难以经历的艰辛,获取在教室里无法获取的知识,充分体验火热军营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以一名“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严格遵守军训纪律和作息时间,不随便脱离集体。我们不但要领略军人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的崇高品质,也要发扬我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知道,军训很苦很累,但严格的训练将磨练我们的意志;铁一般的纪律将规范我们的行为。风雨的洗礼见证我们坚强的成长!
为了做好本次军训工作,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态度,明确军训目的。军训是同学们接受素质教育的良好形式。它能够激发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军训,将使我们更彻地的领悟纪律的含义、规范的意义,领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价值,使我们大家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军训对大家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希望大家不仅要有高昂的热情,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2、刻苦训练,学习军人作风。我们的军训并不只是喊几声口令,踏几下正步和学习叠被子,我们真正要学是军人的作风,军人的精神。希望大家通过严格自觉的训练,去细心体验军人的甘苦,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顽强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令行禁止,遵纪守法,步调一致,雷厉风行的作风。要求同学们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树立“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决心,无论哪个训练科目,都要从难从严,既练筋骨,又练意志;既练技术,又练思想,让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刻影响你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3、持之以恒,巩固军训成果。“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织成的。”想要真正培养顽强奋斗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上发挥军人的优良传统,我们需要一个星期、一个月、乃至一年三年,时时处处用军训的规则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将之转化成内在的素养,成为享用终身的财富。
4、严守纪律,争当优秀士兵。纪律是取得成功的保证。一支队伍,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会打败仗,一个集体,没有严明的纪律就将成为一盘散沙。对每一位参训同学的遵守纪律情况,要严格进行考勤考核,军训期间,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请假。所有同学都必须集中精力参加军训,认真听讲,仔细看示范,牢记要点,坚决反对散漫的作风。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养成严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军训教官的指挥和调动,以高昂的热情,艰苦的努力,赢得军训的最后胜利,在各项活动中创造佳绩。
同学们,你们的大学生活已经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今天,你们在军训中走正、走稳,明天才会走好、走远,将来才能成才、成功!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威武的军姿来展示你们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你们靓丽的青春风采!我相信有军训教官的精心施教,有同学们的刻苦训练,有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级新生军训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10:大学校长在校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全校上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个年级各个部门的工作扎实有效,教职工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全体学生遵规守纪,教风、学风、校风令人满意。我们的校庆活动深获好评,对内,起到了振奋精神,增强师生爱校情感,增强凝聚力的作用;对外,达到了扩大影响,争得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目的。
年初,学校决定今年10月份召开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当时考虑到仅仅召开一个庆祝大会,意义不大,所以我们就把今年全年定为学校的“校庆年”。这个想法定下来以后,学校制定了一个全面详细的校庆方案,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我们这一年的校庆活动包括:一是在新闻媒体(大众日报、济宁日报、邹城电视台、邹城教育网)上发布校庆公告,进行系列宣传报导;二是建立校庆网站;三是开展校庆征文;四是编制校庆系列资料(包括:制作建校三十周年纪录片、编辑校史图书、编辑校庆画册、编辑优秀征文选、编辑家庭教育成果汇编等);五是举行系列校庆集会(包括:新老领导班子座谈会、离退休教职工座谈会、学校周边单位领导座谈会、曾在四中工作过的部分同志座谈会、优秀学子报告会、庆祝大会、校庆文艺演出等);六是以校庆为契机整治校园环境,打造具有四中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截止到10月9日,我们的各项活动都达到了预期目的。10月10日上午,我们隆重召开了建校-周年庆祝大会,下午在-剧院举办了文艺演出,校庆活动达到高潮。
目前,校庆活动暂告一个段落。回顾这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围绕校庆所做的各项工作都可圈可点。
首先,我们的校园环境整治一新,布置更加合理,更加简洁大方,更加赏心悦目;我们的校园文化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不模仿其他学校(我们不盲目跟进,根据四中的地理位置,根据四中多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其他学校也模仿不了我们。
其次,我们的校庆氛围很浓,宣传力度很大,参与面很广。我们的校庆网站内容非常丰富,点击率很高;我们召开的几个座谈会,争得了前两届领导的支持,争得了离退休教工的支持,争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举办的校庆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广大师生踊跃投稿,许许多多的稿件都表达出了浓浓的爱校情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我们的校庆资料丰富齐全,堪称精品。无论是我们的纪录片、校史图书、校庆画册、优秀征文选还是家庭教育成果汇编,可以说样样是精品,件件是精品(质量高、内容丰富、很有参考价值、保存价值)。因为负责每一项资料的同志都是用心在做,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劳动、大量的精力、大量的心血。
第四,我们的庆祝大会隆重、热烈、简洁、圆满成功。从拟定邀请人员,到请帖的发送,再到座区的划分;从大会氛围的营造,到迎接来宾的程序;从挑选迎宾人员,到每一个教职工的服饰;从来宾行走路线,到会场秩序;从整个场面,到每一个标语口号;从确定讲话人选,到撰写讲话稿;从来宾领取资料,到给来宾佩戴鲜花进入会场,等等,我们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周密的考虑部署换来的当然是完美的结果。所有来参加庆祝大会的人都赞不绝口,全体师生更是群情激昂,人心振奋。四中就是四中,凡事都追求精致精细,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对我们的评价。
第五,我们的校庆文艺演出为校庆活动锦上添花。无论是节目本身还是演出效果都震撼人心,水平很高。
也就是说,我们的校庆活动是非常成功的,校庆活动的成功在于每一个人的精益求精,无论怎样安排,无论安排谁做什么,都能愉快接受,并且竭尽全力做好。在校庆筹备工作中,根据分工,很多同志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又多做了大量工作,又多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培义同志负责校史的编写,从组稿到修改再到编辑成书,投入了很多精力;政涛同志负责整台文艺演出,从节目的选择、编排到舞台布置再到演出效果,动了很多心思;徐霞同志负责学校纪录片的制作,负责整体方案的制定,负责校庆网站内容的审定,负责文字材料,负责校庆氛围的营造等等,各项工作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刘庆法同志负责校庆画册的制作,也是精益求精,费了不少功夫;贾凡柱、孟勇两位同志自己钻研做校庆网站,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为校庆、为学校增色不少;步士良、杨发忠两位同志在校园环境整治,在后勤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克峰同志暑假期间带领盛作夫、黄修峰等同志进行家教成果的收集、审稿、编录工作,非常辛苦;邵德生同志在校园文化布置和校庆资料的印制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刘卫红、汤克峰、盛作夫、步士良、杨发忠、刘庆法、张萍、孙健、曾庆波、朱兰、田营、孔燕、徐俊等几位同志都参与了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屈冬梅带领几位音乐教师加班加点排练节目,联系演职人员、联系赞助单位等等;还有语文组的一些同志在校庆征文活动中做了不少工作,还有许多同志积极主动为学校提供学生信息、提供照片等资料。
篇11: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坚破难,进一步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蓬勃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前不久,市里召开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我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下月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将到我县视察新农村建设和“林改”工作情况。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肯定。这不仅仅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压力。因此,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地头脑,更要加倍努力工作。上午,我们到沂江东湖新村、金川甘溪、神政桥桥头新村、潭丘中洲、七琴钱塘、桃溪江头、大洋洲新市等几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了参观。从参观的情况来看,这些示范点不仅行动早,而且措施硬、方法灵、效果也明显。会议开始时,宋铜同志宣读了我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会上,沂江东湖新村等个村分别作了典型发言。请同志们按照方案要求,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各自实际,迅速在全县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热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有线电视、电话、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扎实开展了以“五通一气”和“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公路密度达到公里平方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和,其中今年开展的个示范村镇公路硬化率达到;全县农村安装自来水或打压水机井万户,通水率达到;全县的行政村可以收看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万户,入户率达到,其中个示范村镇入户率达到;全县的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电话的目标。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元,增收元,农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元,人居居住面积达到平方米。在此同时,村风民风得到净化,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正在农村形成气候。可以说,当前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基础较好、群众积极、发展加快的良好势头。但是,这些变化还仅仅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局部的。与县城相比,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处在低水平阶段;同保证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边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脏乱差现象仍然严重。由于进村道路和巷道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活垃圾、废弃物和杂物随处可见,大量卫生死角蚊蝇孳生、鼠害严重,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由于缺乏稳定的投入,水、电、路等设施不配套,资源浪费,共享性差;房子结构设计不科学,空间布局不合理,盲目攀比、仿效现象十分突出,土地浪费严重。三是管理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村庄建设布局凌乱,管理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屋里似宾馆、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四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相协调。由于农村的精神文化活动偏少,一些地方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十分常见,文明程度、综合素质仍然十分低下,等等。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他们是满腹怨言。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广泛动员全县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年的努力,把全县农村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新农村。这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德政工程。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左右,农村的发展速度低于城区,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比较差;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为我县城市发展提供着土地资源、生活保障、人力支持和延伸空间,农村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关键。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新干县整体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统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只有农村发达了、农村繁荣了、农民富裕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
高了,我们提出的“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的目标才有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第二,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近年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农村的发展有目共睹。在缩小城乡差别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年,我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收入比为。在我县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村,落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就是要从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的生产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注重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引导农民告别贫困,迈向文明,走向现代化。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符合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准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抓住了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突破。
第三,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省委孟书记提出的乡镇工作“三个转变”,摒弃过去那种“要钱、要粮、要命”的工作方法,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摆上各级领导干部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这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拓展和延伸。新农村建设活动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农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求,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群众生活条件有一个新改善,文明素质有一个新提高,农村面貌有一个新变化,这是基层党组织教育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又一良好契机,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也是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加充分地发挥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一个有力抓手。综上所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合力推进,通过年的努力,农村的面貌就一定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在政策、投资、经费等方面将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为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保证。另一方面,今年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激发了广大农民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再一方面,我们新干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新干人民善谋实干、追求卓越、敢于突破的思想和精神,尤其是在“创卫”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在建设美好农村中有更大的作为。现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恰逢其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动农民,依靠农民,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件大事办好、办实。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改善。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进展。四是农村面貌要有新改观。五是农村的民主管理要有新提高。以上归纳起来,就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概括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字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亲民、为民、富民”为总抓手,以“五通四化一气”、“四清四改四建”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工作目标是:从××年起到年,在继续抓好现有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每年再抓个建设示范村,三年时间全县共抓好个县级示范村。各乡镇在抓好县级示范村的同时,每年也要选择―个自然村开展示范村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明年的工作安排是:在巩固、提高个示范村建设水平的同时,再抓好个示范村建设,打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大会战”,力争年内农村面貌有突破性变化。在实践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突出“六个重点”。本网版权所有
――三个原则是:
⒈试点先行。我县有多个村庄,全面铺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无法保证,其效果也势必大打折扣。县委、县政府考虑,以国道、省道、铁路沿线的村为重点,以乡镇政府和行政村所在地村庄为重点,以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示范效果突出的新农村,再以点促面,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尤其要重点整治乡容镇貌,把乡镇文明城镇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在全县全面开展创建县级文明卫生乡镇活动。
⒉因地制宜。我县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在工作中,不能盲目崇洋、崇大、崇快,劳民伤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千篇 一律,不重特色。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体现地方特色。要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说了就要干,干了就要干好,宁可少些,也要实些,宁可慢些,也要好些。
⒊群众自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我们既然是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就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决不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该让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杜绝简单行事、强迫命令。既要激发农民的热情,又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动员各方参与。县里主要是管大政方针,乡镇主要做发动指挥,村委会是直接的组织实施者,三级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五个重点是:
一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下真功夫,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才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持久推进。当前,我县农民增收的担子还比较重,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业四大特色产业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这个发展格局中,各地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重发展壮大一批农业特色产业,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之路。要积极引导农民成为产业主体和市场主体,组织、引导千家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开发与建设,培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机构,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要依托我县的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往外销、带动农户多的龙头企业,本网版权所有打响农产品品牌。要把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果(菜、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要在搞好村庄规划管理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农村整体形象。目前,全县个创建示范村规划设计方案和规划效果图已全部完成。但大部分自然村至今尚未编制规划,新建房屋凌乱,朝向随心所欲,高低错落无致,房屋之间不留道路,房屋式样单调老套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开展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高起点、高水平抓好村镇建设规划设计。明年要重点抓好县乡两级示范村的规划,年内要基本完成全县圩镇和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努力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要使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村镇生产、生活区,努力实现生活服务设施与功能基本配套,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划管理。今后,各村建房要统一户型,做到整齐划一,凡未进行规划的村庄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规划一经确定,就不得擅自更改,要严格执行新村庄“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庄规划的落实。
三要在“五通四化一气”和“四清四改四建”上下真功夫,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这既是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实践证明,抓好了“五通一气”和“三清三改”,农村面貌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农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观。有关具体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的《工作方案》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要根据这一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一项一项认真抓好落实。要结合村内巷道硬化、自来水入户、沼气池建设等“五通四化一气”建设项目,全面推开“四清四改”,“四清”的重点是清路障,坚决清理堵在路上的厕所、猪牛栏和废弃的破旧房子。加强对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划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场或堆放场,推广轮流值日制、聘请保洁员制、有偿服务制、推选专人负责制等多种“四清”模式,推行垃圾归池、垃圾归园、垃圾归栏等处理方法,创造条件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着力提高“四清”质量。“四改”的重点是改厕,结合自来水入户和沼气池建设,大力推行水冲式厕所,实现人畜粪便进池,切实做好人畜分离。示范村的家庭用上水冲式厕所,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沼气热水器。本网版权所有
四要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真功夫,不断优化村风民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要着力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结合第三批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农民集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习,逐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要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组织科技下乡、创业致富科技培训等形式,使农村读书看报、学科学、钻技术成为一种新时尚,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两门以上的致富技术。要积极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明村落管理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各种群众自治组织,深入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自觉抵制各种不合时宜的、不健康的旧风俗、旧习惯。要建设好综合性的文化室或书报阅览室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要在健全民主管理上下真功夫,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涉及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必须按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内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办理批准、备案手续。要注重发挥农村“五老”的作用,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各种社区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以创建农村“四合一”党支部为主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理政,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力。
六要在拓宽筹资渠道上下真功夫,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从我县财力来看,在短期内对新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林改”后,村集体通过变卖山林筹资的路子也没有了。因此,如何广开渠道,加大投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今年的示范村建设中,我县采取县财政为每个示范村下拨万元建设经费购买水泥以实物奖补方式,发放到各家各户,再引导群众自己投工、投劳、投沙卵石开展道路硬化的办法,既激发了群众的热情,又保证了建设质量,这办法行之有效,今后要继续实行。各示范村在实践中也摸索出许多筹资的好办法。比如麦斜晓坑村利用省卫生厅挂点便利,向上争资万元,沂江东湖村引导农民自愿筹资万元,城上竹溪村鼓励外出经商村民捐资万元,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这足以说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一是要有序整合部门资金,集中财力搞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计划、财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的优势,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实行捆绑管理和使用,综合配套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活动所需资金要坚持“一事一议”,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可以采取集体积累出资、村民共同担负、出义务工或集体积累出资、不足部分村民负担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三是要深入组织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县直驻村帮扶单位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帮扶驻点村镇搞好新农村建设。四是要实行市场运作,降低成本。对造林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可以实行竞标、拍卖、承包、有偿服务、返租倒包等,增加收入,扩大积累,降低费用,节约资金。总之,要开动脑筋,多腿走路,逐步走出一条“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部门帮扶为辅助、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筹资的路子,切实解决好资金问题。
三、加强领导,强化合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具有群众性、前瞻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发扬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强力推进,务求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开展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责任也在于领导。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担任,并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宋铜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的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和落实。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定期听取汇报,加强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切实避免一般号召,避免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县委、县政府初步考虑,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一个示范点,每位领导每周到点上指导一天以上。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把新农村建设与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各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结合起来,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挂点驻村工作的标准。达不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能如期转段,必须重新补课,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月要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要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质量进度评比活动。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慢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越深,参与度就越高,效果就越明显。各地、各部门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摆上首要位置来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新闻媒体要“聚焦”新农村建设,电视台要开辟专栏,每天要有新闻,要有宣传标语。对新农村建设活动,既要宣传好典型,又要对落后进行鞭策和曝光。为烘托新农村建设气氛,要在县城制作几块新农村建设标语,各乡镇和各村委会也要制作一、二条永久性宣传标语,并利用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方式,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宣传到每个农户家庭。每个试点村都要层层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总之,要通过高密度、高频率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使县委、县政府的良好愿望成为广大农民的自愿行动,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设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事业,其根本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服务大局、攻坚破难、持之以恒、拼争一流”的创卫精神,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建设合力。各乡镇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来抓,在引导农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交通、建设、环保、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倾斜政策,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卫生、城建、农口部门要着力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科技、劳动、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公共设施建设上献计出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村级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广大农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工作最辛苦,待遇又不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县委、县政府今后将专题研究村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切身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农村环境状况脏乱差是长期形成的,集中整治不易,巩固成果、长期保持更难。要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的同时,注重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比如,硬化的道路、建成的“五通一气”工程设施怎么维护,“三清”解决后卫生环境如何保持等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同时,要依靠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农村“五老”作用,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革除陋习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要采取理事会、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形式,把突击整治与经常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保证长远效益。要组织村民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信用户”等群众性创评活动。同时,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标兵,并给予奖励,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同志们,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全县上下一定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务求实效,力求新农村建设“年内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为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的目标,开创我县农村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了,我们提出的“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的目标才有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第二,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近年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农村的发展有目共睹。在缩小城乡差别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年,我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收入比为。在我县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村,落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就是要从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的生产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注重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引导农民告别贫困,迈向文明,走向现代化。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符合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准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抓住了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突破。
第三,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省委孟书记提出的乡镇工作“三个转变”,摒弃过去那种“要钱、要粮、要命”的工作方法,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摆上各级领导干部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这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拓展和延伸。新农村建设活动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农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求,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群众生活条件有一个新改善,文明素质有一个新提高,农村面貌有一个新变化,这是基层党组织教育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又一良好契机,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也是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加充分地发挥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一个有力抓手。综上所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合力推进,通过年的努力,农村的面貌就一定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在政策、投资、经费等方面将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为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保证。另一方面,今年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激发了广大农民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再一方面,我们新干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新干人民善谋实干、追求卓越、敢于突破的思想和精神,尤其是在“创卫”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在建设美好农村中有更大的作为。现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恰逢其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动农民,依靠农民,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件大事办好、办实。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改善。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进展。四是农村面貌要有新改观。五是农村的民主管理要有新提高。以上归纳起来,就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概括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字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亲民、为民、富民”为总抓手,以“五通四化一气”、“四清四改四建”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工作目标是:从××年起到年,在继续抓好现有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每年再抓个建设示范村,三年时间全县共抓好个县级示范村。各乡镇在抓好县级示范村的同时,每年也要选择―个自然村开展示范村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明年的工作安排是:在巩固、提高个示范村建设水平的同时,再抓好个示范村建设,打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大会战”,力争年内农村面貌有突破性变化。在实践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突出“六个重点”。本网版权所有
――三个原则是:
⒈试点先行。我县有多个村庄,全面铺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无法保证,其效果也势必大打折扣。县委、县政府考虑,以国道、省道、铁路沿线的村为重点,以乡镇政府和行政村所在地村庄为重点,以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示范效果突出的新农村,再以点促面,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尤其要重点整治乡容镇貌,把乡镇文明城镇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在全县全面开展创建县级文明卫生乡镇活动。
⒉因地制宜。我县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在工作中,不能盲目崇洋、崇大、崇快,劳民伤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千篇 一律,不重特色。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体现地方特色。要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说了就要干,干了就要干好,宁可少些,也要实些,宁可慢些,也要好些。
⒊群众自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我们既然是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就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决不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该让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杜绝简单行事、强迫命令。既要激发农民的热情,又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动员各方参与。县里主要是管大政方针,乡镇主要做发动指挥,村委会是直接的组织实施者,三级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五个重点是:
一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下真功夫,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才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持久推进。当前,我县农民增收的担子还比较重,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业四大特色产业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这个发展格局中,各地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重发展壮大一批农业特色产业,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之路。要积极引导农民成为产业主体和市场主体,组织、引导千家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开发与建设,培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机构,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要依托我县的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往外销、带动农户多的龙头企业,本网版权所有打响农产品品牌。要把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果(菜、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要在搞好村庄规划管理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农村整体形象。目前,全县个创建示范村规划设计方案和规划效果图已全部完成。但大部分自然村至今尚未编制规划,新建房屋凌乱,朝向随心所欲,高低错落无致,房屋之间不留道路,房屋式样单调老套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开展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高起点、高水平抓好村镇建设规划设计。明年要重点抓好县乡两级示范村的规划,年内要基本完成全县圩镇和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努力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要使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村镇生产、生活区,努力实现生活服务设施与功能基本配套,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划管理。今后,各村建房要统一户型,做到整齐划一,凡未进行规划的村庄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规划一经确定,就不得擅自更改,要严格执行新村庄“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庄规划的落实。
三要在“五通四化一气”和“四清四改四建”上下真功夫,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这既是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实践证明,抓好了“五通一气”和“三清三改”,农村面貌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农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观。有关具体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的《工作方案》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要根据这一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一项一项认真抓好落实。要结合村内巷道硬化、自来水入户、沼气池建设等“五通四化一气”建设项目,全面推开“四清四改”,“四清”的重点是清路障,坚决清理堵在路上的厕所、猪牛栏和废弃的破旧房子。加强对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划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场或堆放场,推广轮流值日制、聘请保洁员制、有偿服务制、推选专人负责制等多种“四清”模式,推行垃圾归池、垃圾归园、垃圾归栏等处理方法,创造条件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着力提高“四清”质量。“四改”的重点是改厕,结合自来水入户和沼气池建设,大力推行水冲式厕所,实现人畜粪便进池,切实做好人畜分离。示范村的家庭用上水冲式厕所,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沼气热水器。本网版权所有
四要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真功夫,不断优化村风民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要着力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结合第三批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农民集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习,逐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要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组织科技下乡、创业致富科技培训等形式,使农村读书看报、学科学、钻技术成为一种新时尚,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两门以上的致富技术。要积极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明村落管理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各种群众自治组织,深入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自觉抵制各种不合时宜的、不健康的旧风俗、旧习惯。要建设好综合性的文化室或书报阅览室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要在健全民主管理上下真功夫,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涉及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必须按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内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办理批准、备案手续。要注重发挥农村“五老”的作用,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各种社区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以创建农村“四合一”党支部为主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理政,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力。
六要在拓宽筹资渠道上下真功夫,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从我县财力来看,在短期内对新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林改”后,村集体通过变卖山林筹资的路子也没有了。因此,如何广开渠道,加大投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今年的示范村建设中,我县采取县财政为每个示范村下拨万元建设经费购买水泥以实物奖补方式,发放到各家各户,再引导群众自己投工、投劳、投沙卵石开展道路硬化的办法,既激发了群众的热情,又保证了建设质量,这办法行之有效,今后要继续实行。各示范村在实践中也摸索出许多筹资的好办法。比如麦斜晓坑村利用省卫生厅挂点便利,向上争资万元,沂江东湖村引导农民自愿筹资万元,城上竹溪村鼓励外出经商村民捐资万元,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这足以说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一是要有序整合部门资金,集中财力搞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计划、财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的优势,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实行捆绑管理和使用,综合配套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活动所需资金要坚持“一事一议”,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可以采取集体积累出资、村民共同担负、出义务工或集体积累出资、不足部分村民负担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三是要深入组织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县直驻村帮扶单位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帮扶驻点村镇搞好新农村建设。四是要实行市场运作,降低成本。对造林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可以实行竞标、拍卖、承包、有偿服务、返租倒包等,增加收入,扩大积累,降低费用,节约资金。总之,要开动脑筋,多腿走路,逐步走出一条“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部门帮扶为辅助、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筹资的路子,切实解决好资金问题。
三、加强领导,强化合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具有群众性、前瞻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发扬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强力推进,务求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开展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责任也在于领导。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担任,并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宋铜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的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和落实。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定期听取汇报,加强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切实避免一般号召,避免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县委、县政府初步考虑,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一个示范点,每位领导每周到点上指导一天以上。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把新农村建设与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各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结合起来,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挂点驻村工作的标准。达不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能如期转段,必须重新补课,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月要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要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质量进度评比活动。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慢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越深,参与度就越高,效果就越明显。各地、各部门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摆上首要位置来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新闻媒体要“聚焦”新农村建设,电视台要开辟专栏,每天要有新闻,要有宣传标语。对新农村建设活动,既要宣传好典型,又要对落后进行鞭策和曝光。为烘托新农村建设气氛,要在县城制作几块新农村建设标语,各乡镇和各村委会也要制作一、二条永久性宣传标语,并利用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方式,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宣传到每个农户家庭。每个试点村都要层层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总之,要通过高密度、高频率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使县委、县政府的良好愿望成为广大农民的自愿行动,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设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事业,其根本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服务大局、攻坚破难、持之以恒、拼争一流”的创卫精神,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建设合力。各乡镇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来抓,在引导农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交通、建设、环保、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倾斜政策,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卫生、城建、农口部门要着力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科技、劳动、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公共设施建设上献计出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村级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广大农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工作最辛苦,待遇又不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县委、县政府今后将专题研究村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切身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农村环境状况脏乱差是长期形成的,集中整治不易,巩固成果、长期保持更难。要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的同时,注重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比如,硬化的道路、建成的“五通一气”工程设施怎么维护,“三清”解决后卫生环境如何保持等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同时,要依靠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农村“五老”作用,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革除陋习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要采取理事会、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形式,把突击整治与经常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保证长远效益。要组织村民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信用户”等群众性创评活动。同时,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标兵,并给予奖励,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同志们,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全县上下一定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务求实效,力求新农村建设“年内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为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的目标,开创我县农村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12: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暨机关作风建设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郑州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安排部署今年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最后,张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眼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创新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建立健全了长效监督制约机制,为巩义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及应用取得新进展。投资100万元建成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和视频监控系统,对市行政审批、人劳、房管、车管四个具有审批职能的大厅实现了全程电子监控。开通了行政审批监察系统,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0个委局的162个大项、241个小项审批项目,全部实现了网上运行和监督,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截至目前,共办理网上行政审批事项1682件次,累计办结业务1618件,办结率达96.2%。
重点建设项目效能监察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效能监察贯穿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始终,采取周例会,月督查、季观摩等形式,主动介入,跟踪问效,相继对连霍高速和焦桐高速巩义段等一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协调处理问题70多个,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行政处罚裁量权执行进一步规范。制定和公布了自主裁量权标准,建立了行政处罚事前提示、事中指导、事后回访制度,加强罚没财物的监管,针对案件调查报告、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执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等重点环节开展案卷评查活动,下发整改通知书20余份,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
治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取得新成果。出台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组,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重点对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打击,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全年共处理恶意阻工11起,对相关当事人治安谈话警告200人次、治安拘留18人、刑拘4人。
行政效能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大。出台了加强效能建设的意见和问责办法,畅通了投诉举报方式,对群众投诉举报的16起四乱、四难、吃拿卡要、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案件和在信访稳定、土地执法、安全生产、秸秆禁烧等工作中的失职渎职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党政纪处分14人,其中开除公职3人、撤职1人,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虽然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刚才,我们观看了专题片,反映的现象和问题虽然只是一部分,但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我市机关作风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单位和工作人员对优化发展环境的大局意识、紧迫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强。办事以自身喜好为标准,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至上;对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或顶着不办、讨价还价,致使许多工作有部署、无落实,严重损害了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二是服务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个别单位虽然制定了服务指南、工作职责、服务承诺,但没有完全落实到行动上,只收费、不服务,只管理、不服务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单位该清理的审批事项不清理,该简化的程序不简化,该下放的权力不下放,该取消收费的项目不取消;有的部门对窗口人员授权不到位,仍存在前台受理、后台办理和体外循环现象,很多审批项目在服务大厅不能直接办理,企业仍然要拿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与部门打交道,敢怒不敢言;涉及多道程序、多个部门的审批项目,相关单位之间主动横向协调沟通不够,联审联批机制还不够健全,影响了审批效率;更有甚者个别办事人员素质较差,今天能办完的,非拖到明天,甚至后天或多天不办结,刁难设卡,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三是项目施工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周边环境治理力度还不够大,长效协作机制不健全;个别镇办对工程建设综合协调力度不到位、不及时,抓不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方法不多,致使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同时,个别村组干部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打着为群众办事的旗号,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行参工参运,强行承包工程,不达目的就煽动群众恶意阻工,严重影响了施工环境。四是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到位。个别单位只搞一般性公开,没能真正做到常态工作永久性公开、阶段性工作随时公开、群众关心的问题重点公开。从群众信访举报情况看,党务、政务、村务、厂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查处的农村上访案件,基本上都是由三资管理不严和村务不公开引起的。五是不依法执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行政执法部门强行向企业摊派,加重企业负担;个别单位受利益驱动,巧立名目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有的执法人员法律意识谈薄,素质较低,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和执法不公、办案不力等现象;有的甚至滥用职权,耍特权,摆威风。六是慵懒散软和中梗阻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工作人员作风漂浮,办事拖拉,甚至推诿扯皮;办事找不到人,工作人员离岗缺位,晚来早走,半天工作制,上班时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等现象依然存在,群众意见很大;有的单位内部不协调,会上同意的事,会下不同意办不成;正职同意的事,副职不同意办不成;主管领导同意的事,科长不高兴办不成;科长同意了,办事员拖拉,也迟迟办不成。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少数部门和个别人员身上,但是背离了党的宗旨,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就是投资,环境就是生产力,牢固树立不抓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环境就是不称职的观念,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常抓不懈,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做好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以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政务环境为保障,以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中央、省、郑州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四个重在,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工作举措,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河南省第八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调整的要求,对我市现有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审核、论证,对依法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要加强监督制约,纳入行政服务中心或服务窗口受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阳光作业,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对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要及时向社会公告,不得随意增设审批权限。二是深入推进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规范应用,实现省、市、县、镇四级系统网络化运行,形成全方位的行政监督服务网络。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处罚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行政处罚子系统入网运行。同时,要全面加强监管,对借执法之名搞创收的,将严格进行问责。
(二)深化效能监察,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持续推动企业首席服务员工作。按照《年三化协调发展目标任务分解》文件的要求,各镇办和分包项目建设的相关职能委局的负责人要认真履行首席服务员职责,经常与分包项目联系,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分包企业的四大班子领导进行汇报,加大综合协调力度,促使问题的解决。二是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效能监察。继续采取统一立项、三级联动、分级实施的方法,选择省、郑州市重点项目和我市城镇建设、交通等重大投资项目开展专项效能监察,优化项目建设内外部环境;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监察档案,研究确定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关键环节、重要内容、重大事项、重点时段,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保证重大项目高效、廉洁、通畅实施。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监督监察,严格产业集聚区项目准入门槛,保证上级各项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强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由市公安局牵头,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偷盗抢劫、强行参工参料、断水断路、恶意阻工等严重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正当权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在执法理念上,由重管理轻服务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转变。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善待企业,善待投资者,多替企业着想,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我们的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巩义经济社会才能全面发展进步。二是在执法行为上,由随意执法向规范执法转变。要认真执行涉企十不准规定,严肃查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对检查发现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规定程序进行,决不能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损害企业和群众的利益。三是在执法方式上,由刚性执法向柔性执法转变。继续做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健全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内部监管、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机制,加大案卷评查力度,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落实,有效促进行政处罚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四是在执法监督上,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野蛮执法、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改善我市的执法环境。
(四)加强机关作风整顿,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今年,按照省、郑州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市继续开展以治理庸懒散软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各镇办和各单位要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加强领导,周密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实效。一是认真抓好学习动员,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参与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深入开展剖析查摆,通过自己查、同志帮、群众评、组织点等方式,认真查摆单位整体和干部个人在庸、懒、散、软等方面,存在的`种种表现。通过设立投诉热线、信箱、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评选出我市十佳效能建设优秀机关、十佳效能建设优秀服务窗口和十佳效能建设优秀基层站所;对评出的十佳单位,市委、市政府将进行表彰,对评出的后5名单位,给予黄牌警告,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对该单位班子进行集体谈话,单位负责人要在市属新闻媒体上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整改提高。要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作出公开承诺,限时整改到位,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镇办、各单位要通过整治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同时,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各职能部门中开展机关科室季评奖惩活动。活动采取自我评价与专门机关、社会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围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服务水平、创新工作、廉洁从政等五个方面开展评议。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职责,进一步细化量化评价标准,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通过单位自评、上下评、机关评、群众评等形式,每季度对本机关所有科室开展一次评比排序,并对评比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限期整改,建章立制,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市季评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季评工作,评议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要严格兑现奖惩,年度内被评为本单位排名第一的科室,科室负责人享有评先和获奖的优先权;每次季评均位于本单位前列的科室,该科室负责人年度考核列为优秀等次。年度内有一次被评为单位末位的,科室负责人年终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两次以上的,不得评为称职等次,并对其岗位进行调整,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是领导职务的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因管理失职、领导工作不到位导致主管科室在单位季评排序中两次或两个以上主管科室为末位的,主管领导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不适合担任本职工作的主管领导,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调整交流意见。
(五)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今年,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政务公开试点单位,市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分工要求,经常深入基层,加强督促指导。各镇办和各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在组织机构、公开程序内容、公开制度、公开载体和公开具体标准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公开、及时公开,力争今年10月底前全市40%以上的部门达到郑州市示范点的标准。
(六)加强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各镇办和各单位要按照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规定,摸清权力底数,根据单位和岗位职责,认真分析排查廉政风险,做到不漏项、不漏岗,逐步建立健全风险教育和提示机制,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风险信息收集和动态管理机制,使廉政风险防控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助推器、防火墙。二是要严格执行公务灶制度。各镇办和各单位要依托现有机关食堂设立公务灶,对照标准配备必要的设备,力争在10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要建立健全各项接待制度,明确公务接待标准,严格实行对口接待,严格规范接待标准,严控陪餐人数,不准报销用于当地接待的营业性餐票,严禁向所属单位和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转嫁接待费用。要建立定期结算和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严禁从事营利性活动。从6月份开始,郑州市重点从6个方面,在全市开展公职人员严禁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整治,对如实上报且及时纠正者可从轻处理,不如实上报者一经查实一律给予党政纪处分。对此,各镇办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宣传发动、自查自纠、组织核查、分类纠正和整改提高工作,确保专项清理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对照清理内容,带头自查,如实上报。同时,要探究原因、特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切实完善廉洁从政长效机制。
(七)强化办案问责,加大查案工作力度。查处案件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今年重点采取三项措施,加大查案力度。一是拓宽举报渠道,扩大案源。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同时通过企业联系点和民评代表的明察暗访,广泛收集案源线索,凡有损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手软。二是实行案件督办制。市优化办要采取对重点案件实行挂号督办,督促案件查处。同时选择部分案件线索,邀请民评代表参与调查。三是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督促检查。要改革查办方式,对违纪违规金额较大、涉及面广,社会危害严重,情节恶劣的问题要成立专案组,加大查处力度,力争突破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实行联合办案、快查快办,力争做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特别是对因工作失误失察、执行不力或违规行政导致出现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发展环境问题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对相关人员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确保政令畅通和依法高效行政。
三、明确职责,健全机制,确保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今年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意见》中已做了明确分工,各牵头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责任分解到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优化发展环境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做到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不得对服务对象说不管、不知道等不负责任的言语。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杜绝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现象,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急事急办,随到随办,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优化发展环境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工作重点,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和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发展环境建设中来。要切实增强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大力宣传各单位优化发展环境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导向带动作用;又要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部门,以及顶风违纪、边纠边犯、破坏发展环境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发挥警示作用,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环境、悉心维护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要认真总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升华提炼为制度规则,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要深入研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相应的工作措施,使制度建设可行、管用,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事关巩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此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巩义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13: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县委召开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分析了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把尽责作为履职的第一标准,勇于负责,敢于碰硬,不怕困难,直面矛盾。下面,我根据会议的安排,就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个简要发言。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作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不仅要做好作风建设的表率,还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其他领导既要抓好分管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和环境建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分解任务、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今后,凡是工作畏首畏尾,无法推动,所辖范围内发生损害甚至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或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不仅要严肃查处当事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真正做到级级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执行。根据党风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从重要的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操作程序。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坚持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是强化监督,严明奖惩。县纪委监察局和县效能督查办将按照县委这次全会的要求,出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干部作风建设和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通报。对那些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部门和单位,实行重点督查督办。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以及严重影响县委、县政府形象的乡镇和部门,要进行责任追究;属垂直管理部门的,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继续将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县直机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重要内容,作为单位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是突出查办,增强实效。县纪委监察局和各职能部门将进一步通过受理投诉、明查暗访、专项检查、查办案件等措施,加大查处干部作风方面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的力度,积极推行“有错无为问责”和“无为有过问责”,坚决惩治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县纪委监察局将把这两项工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中心的主要切入点来抓,年内要查处几起干部作风方面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典型案件,以提高服务质量。总之,要以查办案件来彰显作风建设工作实实在在的效果。
同志们,作风体现形象,作风事关发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今年党风政风建设的重点。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一抓到底的决心,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为实现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篇14: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春节上班第一天,市委就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这表明我们贯彻中央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精神是认真的,改进机关作风的态度是坚决的。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以建设群众满意机关为主线,以强化处室作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全市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继续提升,为加快推进南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不久前,胡锦涛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要求上来,把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今年,要按照胡锦涛的讲话精神,结合南京机关作风建设的实际,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引导,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着力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到年底,要实现“机关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四个明显变化,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感,以南京党风政风良好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一、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作风建设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领导干部是南京“两个率先”的骨干力量,领导干部作风是机关作风的集中体现。抓机关作风建设,首先就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作风抓起。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关键和要害,真正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从南京实际看,领导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为全市发展大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胡锦涛指出的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在南京也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同志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开拓进取劲头不足,求稳怕乱,不向先进找差距,总与过去比成绩;有的同志“骄、娇”二气严重,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吃苦,取得一点成绩就跟组织讲条件,受到一点挫折就到处找借口;有的同志宗旨意识淡漠,做群众工作缺乏感情,解决群众困难不紧不慢,甚至敷衍塞责;有的同志不讲团结,不维护发展大局,过多的关注个人得失,工作形不成合力;有的同志贪图享受,以权谋私,甚至腐化堕落,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是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会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势必会妨碍南京全面达小康的大局。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在“为民、务实、清廉”上下功夫,真正成为解放思想的表率、求真务实的表率、心系群众的表率、廉洁从政的表率,引领南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强化为民意识。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强化为民的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要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心甘情愿为群众付出,无怨无悔为群众奉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向群众请教,把群众的聪明才智转化为推动南京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在就业、就医、社保、住房、出行等方面取得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倡导务实作风。现在,南京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开启,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不图虚名,不尚空谈,身先士卒,带头苦干,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下决心从送往迎来中摆脱出来,把所有的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所有的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争做贯彻中央和省委大政方针的模范,争做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模范。去年底,市委全会已经确定了今年的全市奋斗目标,春节前,各条战线也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落实到位,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各区县、各部门领导干部都要紧扣市委的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一项一项地去落实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去推进“跨江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一件一件地去兑现为民办实事的承诺,真正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历史检验的业绩。
要树立清廉形象。领导干部是否清廉,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品行和操守,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各级领导干部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组织负责,知所守、知所辨、知所拒,稳住心神,管住手脚,抵住诱惑,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注意防微杜渐。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不仅要管住自己,还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真正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做一个清正廉洁、人民信赖的共产党人。
二、坚持围绕大局、提升效能,作风建设要成为实现党代会奋斗目标的坚强保障
去年,市委针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处室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解决了“中间梗阻”等问题,推动了机关作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作风建设是机关建设永恒的主题,必须常抓常新。目前,群众评议机关、百企走访等调查表明,机关效能不高已经成为企业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成为影响南京投资环境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市委会研究决定,今年在全市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从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并以此为新起点,努力把南京打造成为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城市。
提升行政效能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发展的自我设限,到服务群众的互相推诿,从改革创新的患得患失,到中间梗阻现象,机关效能不高有诸多表现。但本质都是思想不解放,个人利益、部门利益至上,怕失权、怕失利、怕失位。提升行政效能,首先要勇于拿起解放思想这把锋利的“手术刀”,向自己开刀,向小团体的利益开刀,向部门的私利开刀。每一个机关部门、每一个机关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决破除个人利益、部门利益的羁绊,从重局部、轻全局的本位主义中解放出来,不与基层争权,不与群众争利,一切以南京“两个率先”的大局为重,一切以南京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先,主动做科学发展的服务者和铺路石。带头弘扬“三创”精神,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从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从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敢于和善于干没有先例的事、承担责任的事、需要变通的事,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的关系,从重审批、轻监督的传统做法中解放出来,从重收费、轻服务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完善服务,争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做投资者的引路人,做企业的贴心人。
提升行政效能重点是改进对企业的服务。去年,在群众评议机关活动中,企业对我市机关办事程序繁琐、作风拖沓、检查罚款多等意见比较集中。对此,我们每一位机关干部都应该感到警醒、受到震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改进对企业的服务。要树立更加强烈的服务意识。广大机关干部要深刻地认识到,服务是机关的天职,服务是公务员的本份。要设身处地理解企业,满腔热情地服务企业,毫无保留地支持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要让所有的企业家、投资者感到在南京发展,倍受尊重、心情舒畅;在南京经营,规范高效、安定有序;在南京投资,充满商机、充满希望。要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各级部门要对企业发展多体谅、少指责,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助、少束缚。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减少行政审批,减少企业负担,执行政策就宽不就窄,必收费用就低不就高,审批程序就简不就繁,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发展开“绿灯”。特别是要加大监管力度,重拳整治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等新老“三乱”问题。这里,市委特别强调,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给企业增加不合理的负担,影响南京的投资环境。要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市领导带头联系企业、走访企业的好做法,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把握企业的呼声和要求,了解和把握企业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用好用足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为企业创造条件,把服务企业的口号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企业监督点和重点项目监督点的作用,发挥市里四个投诉中心作用,做到企业有需求我们能及时了解,企业有意见我们能及时回应,企业有困难我们能及时帮助。
提升行政效能核心是优化机关运行机制。资源分割、职能交叉、沟通不畅、协调困难是影响机关效能的主要瓶颈。要以建设“服务型机关”和“机关服务品牌”为抓手,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功能,整合资源,真正形成科学、规范、高效、透明的机关运行机制。科学,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调节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社会发展和管理上来,把财力物力更多地集中到公共服务上来,把政策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来,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规范,就是要按照责任、权力、义务相统一,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理顺机关部门的职能、权限和分工,合理划分事权,加强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切实解决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高效,就是要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积极推动政务大厅功能的转换升级,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办事程序,最大程度的降低办事成本,最有效的提升办事的质量,真正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透明,就是要全面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将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专门监督以及干部间相互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打造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形象。围绕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到年底,我们要对全市各机关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大力表彰一批机关优秀服务品牌、服务明星,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机关工作走上紧张有序、高效运转的轨道。
三、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群众评议机关活动要成为作风建设的强大推进器
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是南京的光荣传统。20xx年以来,我们以向人民学习,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为主线,以组织万人评议机关为抓手,不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树立了一批典型,教育了一批干部,有力地推动了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促进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去年,群众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率在高平台上继续上升达到99.03%,特别是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同比提高了5.12个百分点,城市的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南京位居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第五位。实践证明,人民群众评判是改进作风的主要动力。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开展群众评议机关活动,与时俱进地完善评议方法,使群众的评判真正成为改进作风的重要标尺和行为坐标,让广大投资者和人民群众看到市委、市政府转变机关作风的决心和真心。
群众评议机关活动是一场严肃而认真的考试,先进的受到表彰,中游的得到激励,后进的受到警示教育。从今年的评议结果看,有的部门排序有了明显上升,有的排序下降,有的甚至落伍掉队。春节前,市委会对机关评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批评和警示个别后进单位,特别是对处于末位单位的领导班子,市委组织部在年度考核中分别进行了重点考核,市委、市政府的分管领导还分别和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门谈话。我们还将在机关内部公布排序情况,对排序靠后、后移位次较大的部门,进行考核分析,找出具体问题,限期加以整改。凡是整改不力的,市委将采取组织措施,决不手软。我们认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这是对干部最有效的爱护和培养;而失之过宽、见危不警,是对干部最危险的溺爱。
群众评判所产生的压力是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还是沉重的思想包袱,关键在于能否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群众的评判。尤其是在面对群众更加挑剔的眼光、更加深刻的质询、更加严格要求的时候,更需要调整好视角和心态。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机关干部都要自觉地站在南京发展的大局,认识请人民评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看待群众的意见和批评,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镜子,把群众的评判作为前进的动力。排名靠前的部门,要争先进位,反骄破满,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成绩面前找不足,在全省、全国找标兵、寻对手,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努力成为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的排头兵。排名居中的单位,要见贤思齐,奋力拼搏,进一步增强争先意识和进取精神,对照先进单位标准,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位次前移。排名靠后的单位,要不甘落后,奋起直追,正确对待评议结果,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少强调客观原因,少强调矛盾困难,把差距变为动力,将被动转为主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下更大的力气抓整改,用更足的干劲树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同志们,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过程。充满艰辛,因为我们必须正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改掉机关作风建设中的固疾和顽症;令人振奋,因为改革创新之后,是企业更加满意、基层更加满意、群众更加满意,南京各项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现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历史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朝气蓬勃的面貌,投身到新的一年各项工作中去,共同创造南京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篇15: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年在新年伊始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这是一个好的传统。从今年1月份开展的第二次省级机关作风建设“万人评议”活动的结果来看,几年来我们抓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层和群众对省级机关作风建设总体评价的满意率上升了
4.2个百分点,不满意率下降了0.25个百分点。二是基层和群众以及各个方面对省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从上次评议的6948条减少到3140条。三是上次评议排名靠后的多数单位这次群众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如省委组织部、省交通厅分别比上次提升了10位、9位。这充分说明,“万人评议”活动有力促进了省级机关作风的转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举措。在充分肯定省级机关作风建设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看到我们领导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这次万人评议中各方面提出的意见总数少了,但很多涉及到机关作风建设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更大。我们抓省级机关作风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胡锦涛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全面论述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从省级领导机关做起,带出全省干部的好风气。
今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好的决策必须靠好的作风来落实。一个地方的干部风气好坏关键在两个导向,一个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示范导向,一个是组织部门的用人导向。省级机关作为全省的领导机关,其作风状况是全省机关作风建设的导向标。刚才,敏刚同志已经对今年加强省级机关作风建设进行了部署,我再强调两点。
第一,始终坚持“三服务”方向不动摇。服务是机关的天职。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是省级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省级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随着“两个率先”向前推进,机关承担的任务、工作的重点会不断变化,但“三服务”的方向不能变,让人民满意的目标不能变。机关作风建设有多种抓法。为什么我省坚持将“万人评议”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目的是为了树立机关作风的一个基本导向,就是机关不仅要向上级和领导负责,而且要向基层和群众负责;机关不仅要让领导满意,更要让人民满意。一是要坚持服务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全面达小康的基础。省级机关为发展服务,要集中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要科学分析我省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围绕破解城乡差距、南北差距、贫富差距、环境和资源约束等发展难题,研究政策,制定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市县的工作指导和服务,把“四优先”的方针落到实处,促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二是要坚持服务基层不动摇。帮助基层、服务基层,是省级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现在的一些规定和办法,对基层提要求的多、主动为基层着想的少,强调管的多、强调服务的少。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多理解基层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多为基层发展出排忧解难的主意,多支持基层的大胆创新,多为基层办事提供便利。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在制定政策时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千方百计为基层解决困难。三是要坚持服务群众不动摇。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最终要落实到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满意上来。这次作风评议,突出反映了各方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医疗、环保、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的关注。这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以群众利益为上,结合自身职能细化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兑现对群众的承诺,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尤其要高度重视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认真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对困难群众“三有四保”目标任务,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第二,以群众评议为动力和导向,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水平。这次万人评议,涉及对省级机关作风建设总体评价的意见和建议有1155条,其中比较集中的有三个方面:反映了解基层不够的有138条,反映工作效能不高、职能转变不到位的有133条,反映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的有94条。对基层和群众提出的意见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对反映集中的意见则要作为整改的重点,使群众评议成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动力和导向。一要在听民意、访实情上下功夫。许多基层同志反映,省级机关有的部门习惯于在办公室里研究问题、制定政策。调查研究是做好“三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情况不明、民意不清,很难保证机关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因此,要进一步兴调查出政策之风,更深入地了解基层,更直接地接触群众,多到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多到困难多、欠发达的地区去,既要搞明查又可搞暗访,听取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基层的民情。二要在提高效能上下功夫。机关效能的高低,是检验作风优劣的重要标志。这几年省级机关的服务态度有了很大改善,但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基层和群众对此很有意见。要牢固树立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和群众的需要。同时,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下决心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三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是把省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这次评议中,大家对会议文件多、检查评比多意见比较集中。要下决心减少会议文件,下决心减少送往迎来,把精力投放到抓落实中。对本部门本单位所承担的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其他重要工作的任务,要进行逐项研究、逐个细化、逐条落实。定下来的举措就要抓紧实施,承诺了的事情就要切实兑现,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际的行动、具体的项目、惠民的实事。四要在廉洁从政上下功夫。机关工作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执法不公等问题,往往与本部门本系统利益为上、少数机关干部以权谋私有关。要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割断公共权力和个体利益联系的纽带,真正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称、权力和干部风险挂钩,权力和部门利益脱钩,切实改变有权的部门不负责、负责的部门没有权,有利益的事抢着管、没有利益的事相互推的状况。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大力弘扬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之风。
同志们,转变作风是为了人民群众,转变作风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基层和群众的评价是我们改进作风的重要导向,基层和群众的监督是我们改进作风的强大动力。群众评议应该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效机制加以坚持和完善。希望各部门各单位既要从评议的结果中找到压力和动力,更要从基层和群众提出的意见中找到差距和改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整改,进一步形成省级机关全力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全省上下团结一心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而奋斗的和谐局面。
看过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
【市(县)长在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共15篇)】相关文章:
环境宣传活动总结2022-10-28
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2023-11-14
市委各级领导市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分别讲话2022-10-20
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市长讲话2023-01-16
学校运动会动员大会发言稿2022-12-10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记者会问答2023-05-20
半年总结大会上的领导讲话稿2023-06-21
市长在市区巷道建设总结会讲话2023-11-13
春训动员大会主持词2022-05-06
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主持词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