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合集12篇)由网友“lanc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明天要远足》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明天要远足》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要点:朗读感悟,随文识字(教学难点)
师:读完第一小节,你知道小作者明天要去哪里吗?
生:她明天要去看海。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生:从“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看出来的。
师:(出示生字卡片)这个字就念“海”。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师:想想看,你用什么方法能记住它?
生1:大海里面都是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生2:我能用字谜记住它:每天都有水。
生3:我的名字叫小梅,“海”就是把“梅”字的木字旁换成三点水旁。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这么多种方法记住这个字。那你能用“海”组词吗?
生1:大海。
生2:海水。
生3:人山人海。
师:你知道“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吗?
生:“人山人海”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人山人海”呢?你能用“人山人海”说一句话吗?
生: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大街上人山人海。
…………
师:“海”一般情况下表示很多的意思。比如花开得特别多,我们就可以说是--
生:花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生:蓝色、绿色……
师:大海有这么多种颜色吗?我们快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颜色的大海)
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很多呢!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有机会大家可以让爸爸、妈妈带着你们亲自到海边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大海的多种颜色。
师:大海这样美丽,小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你能读出她这种向往的心情吗?自己小声试着读一读。
(生练读)
师:谁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期待、向往的语气,也要读出大海的美丽。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想去看看大海了。
赏析:这一小节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朗读和识字。
第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阶段必须切实加强朗读和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形成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基础。老师在教学中既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又注重了识字教学,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
第二,在指导学生识记“海”字时,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并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对于“海”的字义的理解拓展较好,不是枯燥地讲解,而是通过扩词和练习说话以及教师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教会学生运用,突出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理念。
[《明天要远足》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2:《四季》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在读文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
生齐:喜欢!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去欣赏欣赏。(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第1小节的插图和文字)谁能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一只小鸟在飞。
生2:我看到草芽绿绿的、嫩嫩的。
师:你说得真好!
师:春天,草芽从土里钻出来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裳,他会对小鸟说什么?
生1:春天真美!
生2:我要长大!
生3:我是春天。
师:他为什么说自己是春天?
生1:因为春天小草会发芽。
生2:因为人们看到小草绿了就知道春天到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草芽多高兴、多自豪呀!自己读读课文,把草芽高兴、自豪的样子读出来。
(学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声音太小,别人根本听不见)
师:(做倾听状)哦,他声音真好听,真想再听一次,你们想吗?
生齐:想!
师:你再大声读一遍,好吗?
(生再读,声音大了许多)
师:真好!谁再读读,更高兴些。
(一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我也想和他比一比。
(老师范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是笑眯眯的。
生2:我发现老师把“我是”读得特别重。
生3:我发现老师把“尖尖”读得特别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读)
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朗读,我真想变成一株可爱的草芽,你们想吗?让我们一起边表演边读,愿意表演的同学起立。
(学生兴致勃勃地扮草芽和老师一起表演)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配乐,你们自己表演,看哪株草芽最高兴、最得意!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表演)
赏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朗读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并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训练。学生通过模仿读、自由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季》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3:《雨点儿》名师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要点:在朗读中感悟雨点儿带给大自然的生机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和生字成为了好朋友,现在想不想和雨点儿交朋友?
生:(高兴地)想。
师:只要你听懂了雨点儿说的话就会和雨点儿成为好朋友。
(课件播放大、小雨点儿的对话,学生听)
师:到课文中找一找大、小雨点儿的对话,读一读。
(指名读对话)
师:问话怎样读呢?谁来扮演大、小雨点儿读一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师:从大、小雨点儿的对话中,你听懂了什么?
生:小雨点儿想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想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生到黑板贴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了雨点儿的对话,和雨点儿成为了好朋友,你想不想问雨点儿什么问题?
生:(兴奋地)想,小雨点儿你为什么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你为什么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我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同组的小伙伴在一起研究研究。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相机指导)
生1:我们组认为,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让那里的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环境变得好了。
生2:我们组认为,大雨点儿雨水多,如果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会把那里的花草淹了。小雨点儿雨水少,如果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就不能让那里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所以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去了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滋润了万物,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到大、小雨点儿去过的地方看看,好吗?
(配乐课件演示雨后景象)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景色很美。
师:你怎样读才能把这么美丽的景色读出来呢?
生:(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我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当评委。
(老师读,小朋友给星)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景色这么美,谁的功劳?
生:(兴奋地)雨点儿。
师:如果你是小草、小花,或者是小蝴蝶,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生1: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我水喝。
生2: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3: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体,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4: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雨点儿》名师教学实录片断
师: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师: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
赏析: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靠学生自己感悟获得,而不是靠教师讲解。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雨点儿》这篇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学生爱读,并且能读懂,被学生所喜爱。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来看待。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凭借角色效应,在情景中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担任角色,引导他们想象、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情感,极富情趣和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而和谐。而且,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熏陶,道德教育,激起爱美的情趣,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这些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情趣以及人文精神,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雨点儿》名师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4:《天地人》名师教学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多种方法识写生字 (教学重点)
师: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能把本课的6个生字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生1:“大”字多一横就是“天”。
生2:“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生3:“人”字加两横也读“天”。
师:很好,这都是利用熟字记忆生字的方法。
生4: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这里面就有“天”。
师:生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见它们。在生活中识字可是识字的重要方法哟!
生5:老师,我昨天在家预习的时候,妈妈查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站着的人,人头上有一个方框。妈妈说那就是古时候“天”的写法。
师:你懂得可真多!(出示“天”的字理图)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师:老师这里还有“天”这个字的字理演变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6:“天”还有一个好朋友,那就是“无”,“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师:受你的启发,老师突然想到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生字:“无”换一笔变成“天”。
师:同学们都是识字高手,一个“天”字就找到了这么多识记方法。
赏析: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发掘多种识字方法,再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动交流,识字的多元化方法、多元化途径得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此环节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
[《天地人》名师教学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5:《明天要远足》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儿童诗,诗歌贴近儿童生活,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很受儿童喜爱。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小作者产生共鸣,理解小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用时:3分钟)
1.教师谈话:秋高气爽,这样的天气,你们想做些什么呀?
2.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相机指导学习生字“明”,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释“远足”。
1.生回答:去公园玩、秋游、去野外吃烧烤……
2.同桌交流识记生字。
3.学生读题目,并理解“远足”。
你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
1.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分几小节?写了什么事?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本课生字。
3.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认读。
(3)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认识四个部首。
5.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1.学生认真听读,明确:
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小作者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词语。重点正音:“睡、真、师、什”是翘舌音,“才”是平舌音,“吗”在本课读轻声。
(2)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已有的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并组词。
“睡”是左右结构的字,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海”和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才”是独体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吗、什”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真”的里面是三横。
(3)用学生齐读、指名读的方式认读生字。
(4)学生认识新部首:目。
4.学生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去音生字卡片。
(2)摘云朵游戏。 2.课文一共有______个小节。
3.拼一拼,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____”。
睡(shuì suì)
师(sī shī)
真(zēn zhēn)
什(shén sén)
才(chái cái)
4.你能写出下面字的部首吗?
“睡”的部首是( )。
“什”的部首是( )。
“海”的部首是( )。
5.连一连,组成词语。
什 亮
海 么
老 水
同 师
月 学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2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才、明、同、学”,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教师重点指导独体字“才”,左右结构的字“明”,半包围结构的字“同”和上下结构的字“学”,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3.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掌握独体字和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也要掌握半包围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5.在田字格里书写“才、明、同、学”,比一比,看谁写得工整规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
1.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学生朗读生字、词语。 交流课文内容。
读一读。
入睡 那里 大海
认真 老师 好吗
同学 什么 人才
亮光
二、读中感悟,对话文本(用时:26分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1小节,并思考读懂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问题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那地方”是什么地方?
(2)大海真的有很多种颜色吗?
(3)指导朗读。
(4)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大海的知识。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第2小节。
抓住重点词语想象那地方的云的样子。
4.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小节,感受小作者急切的心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唉”“到底”“才”这些字词来感悟。)
5.引导学生想象小作者还会想些什么。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文并明确:第一小节主要写小作者在远足的前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在想那地方的海是什么颜色的。
2.交流问题,朗读句子。
(1)“那地方”是指小作者明天远足要去的地方。
(2)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大海的颜色。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读、齐读。
(4)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大海的知识,知道更多的关于大海颜色的知识。
3.(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体会第二小节内容。
①抓住“洁白、柔软”这两个词来感受云朵的美丽。
②想象云朵的形状。
③感受小作者兴奋的心情。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4.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通过“唉”“到底”“才”这些字词来感悟小作者急切的心情。
5.拓展思维。
(1)想象那地方还会有些什么。
(2)完成以下句式。
那地方的______,真的像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__________吗?
如:那地方的河,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明亮清澈吗?
那地方的山,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连绵不断吗?
8.你知道小作者为什么睡不着吗?
9.大海都有哪些颜色?
10.你见过哪些形状的云?
11.你能用“洁白”说一句话吗?
1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小作者还会想些什么,试着填一填。
那地方的______,真的像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吗?
三、再读课文,促进内化(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再次读文。
2.引导学生谈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谈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明天要远足》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6:明天要远足 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 “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积极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成功。开课伊始,谈话导入:秋天到了,我们一般会做什么?引出有一群孩子要去远足。那么远足前,孩子们会做什么呢?老师通过从孩子们身边的事情入手,然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睡不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自己出游前的亲身体会,踊跃发言。然后老师顺势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明天要远足 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7:《影子》名师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从生活经验入手,探究影子的特点(教学难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的第1节,想想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们拿着书认真地读起来。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为什么说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老师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最先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四人小组马上组织起来,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不亦乐乎。)
师:现在,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来说说?
生:影子是黑色的,所以说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师:你说得不错,影子是黑色的。那么,为什么不说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熊呢?
生:我认为是因为影子的形状像小黑狗。
师:哪位小朋友家曾养过小狗?
(生举手了,教师请他起来。)
师:你家的小狗平时是怎样跟你玩的?
生:小狗经常跟着我。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跑前跑后的。
师:你说得真棒。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幅图。
(教师利用活动挂图演示给学生看:只要有太阳照着,小朋友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影子伴随前后左右。)
师: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吗?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
师: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常常跟在我们身边,是那么调皮,又是那么讨人喜欢。
师:谁来读读这一节,读出对影子喜欢的语气来?
(指名读后,评议,再读,同桌互读,然后引导同学看图练习背诵,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赏析:关注儿童生活是语文教学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兴趣就越浓。本片段教学,教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唤醒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时,亲切的家常话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同时,学生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影子》名师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8:anɡ enɡ inɡ onɡ 名师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故事引入,强化音节教学 (教学重点)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好,下面跟着老师一起进入第二关:背语境歌。
师: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学习语境歌就更容易啦!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背一背。(课件出示语境歌和情境图)
师:好,跟老师一起试着背一背吧!(齐背)
师:请看!这是谁啊?(课件出示孙悟空的图片)
生:孙悟空!
师:孙悟空听说小朋友们要去花园里游玩,他也来凑热闹了。看看他带谁一起来了?(课件出示:y)
生:y。
师:对了,y是个特别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因此,他有很多好朋友。(出示:yi yin yu ye yue yun yuan)认识他们吗?
生:认识。
师:我请同学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y还有一个好朋友,知道他是谁吗?
生:i。
师:是inɡ。inɡ和y在一起,组成了一个---
生:整体认读音节。
师:不用老师说大家都知道了。好,他的读音和后鼻韵母inɡ是一样的,一起读(领读)。
(指名读)
师:现在天气凉了,小朋友们都穿起外套了。yinɡ也戴上了帽子,还认识他们吗?
生:认识。
师:自己读一读。
师:我请小朋友来读。(指读、齐读)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我这次要加大难度了,我指哪个就请你读哪个。
师:小朋友们,你能为这些音节找到好朋友吗?(组词)
生1:第二声,打仗的营地。
师:对,营地的营。
生2:第一声,老鹰的鹰。
生3:第一声,雄鹰的鹰。
生4:第一声,黄莺。
师:第一声和第二声都有好朋友了,第三、四两声可着急啦!谁能为他们找到好朋友啊?
生5:第三声,影子的影。
生6:第四声,应答的应。
赏析:从以上教学片段看出,学生之所以能始终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是因为教师以学生学习心理规律为基础,提出了便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疑问,且具鼓励性,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内化的主体积极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而且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智慧,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anɡ enɡ inɡ onɡ 名师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9: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名师课堂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合作交流,体会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一则谜语,谁来猜猜,谜底是什么?
生:(兴奋地异口同声)画。
师:(故作惊讶)你们为什么猜它是画呢?根据是什么?
师:别急着说,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小组讨论讨论,每位小朋友要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小组长要把小组内同学的意见向大家汇报。
生1:题目是画,所以猜是画。
生2: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猜是画。
生3:我赞同他的说法。
生4:如果是水在流动,肯定是有声音的,现在走近水旁没有听到水的声音,肯定是一幅画,所以猜是画。
…………
师:我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那么请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毛思琪认为这则谜语边上挂着一幅画,因此说是画。陈子熙说题目是画,因此就猜是画。我认为,书上写着“人来鸟不惊”,如果是真的鸟,没等人走近,鸟老早就飞走了,而现在人来了,鸟也不飞走,肯定是画上去的,所以猜是画。还有黄天宇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说明花不是真的,是一幅画。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很认真,还有哪一组要汇报?
生1:我是这样理解的,远看山有色,就是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近听水无声,就是站在水边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去花还在,就是春天过去了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就是人来了鸟也不飞走。
生2:(马上反驳)她汇报的不是他们小组的意见,而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意思。
生3:(另一位学生马上接着说)她说的是这首诗的意思,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师:你们两位同学真了不起,会倾听,会思考。你们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让我们为他们的精彩发言热烈鼓掌。
赏析:本环节教师完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宽松、和谐、趣味的平台中共享学习成果。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发挥交流、评价的能力。如,通过两位学生提出疑问,可以观察到他们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已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这样,学生结合图文,借助猜想、推测,凭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就能够理解诗意、图意,体会古诗的情趣,“画”的特别之处。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名师课堂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0:《大小多少》名师课堂实录片断及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闯关”游戏活动,学习生字
师:今天,老师接到“喜羊羊”寄来的一个请柬,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做客。但是,在去的路上需要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生:(齐声回答)有信心!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闯关!第一关,猜一猜。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幅图,你能猜到这是哪两个字吗?
(大屏幕出示两张图,一幅图上是一个孩子高高大大,张开双臂,双脚打开。另一幅图是一个孩子矮矮小小,双脚并拢,双手放腿两侧。)
生1:我知道,那张双脚打开、双臂张开的图是“大”字。
生2:那张双脚并拢的图是“小”字。
生3:我知道这两张图合在一起就是一组反义词:大--小。
师:小朋友都猜对了,真聪明!你们用智慧闯过了第一关。
师:接着我们来闯第二关:比一比。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生:黄牛和猫。
师:黄牛和猫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
师:这个小韵文里就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
生:我知道,是“大--小”。
师:你真厉害,找得真准确。(出示“大”“小”的字卡)那么,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
生:黄牛大,猫小。
师:苹果和枣呢?
生:苹果大,枣小。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又顺利通过了第二关。现在我们一起来闯最后一关,第三关:说一说。你能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吗?
生1:我来说,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生2:我也会,飞机大,汽车小。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真棒!老师为你们鼓掌。我们顺利闯过了三关,已经到达“喜羊羊”的家了。请看,他在欢迎我们呢!
(大屏幕上出示横幅标语)
热烈欢迎××××班的小朋友!
赏析:首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和“闯关活动”,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步步落实。第二,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第三,教学中,既重视独立学习又恰当地布置合作学习,还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不时地鼓励他们获得胜利。
[《大小多少》名师课堂实录片断及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1:《大还是小》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要点 :激发识字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
师:看到小朋友们能正确地读出这篇课文,老师心里可高兴了。不仅我高兴,连藏在这篇课文里的十一个生字娃娃也为你们高兴呢。瞧它们出来了!
(课件出示: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
师:没有拼音,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别急,试着读一读吧。
(学生认读,教师巡视)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位小朋友皱起了眉头,看来是碰到了不会认的字,不过没有关系,这很正常。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就一定能认识它们。请你想一想:如果碰到了不会认的字,你会怎么办呢?
生1:我会看书上的拼音。
生2:我会去查字典。
师:对,字典的确是一位好老师。
生3:我会举手问老师,还可以问旁边的同学。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有了这么多好办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能跟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好,赶快行动,想办法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吧。
(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有的大声认读,有的在看书上的拼音,还有的问起了旁边的同学,老师一会儿看看这个小朋友,一会儿问问那个小朋友。)
师:你们学得这么认真,一定都和生字娃娃交了朋友。老师想来检查一下,请把书合上。看,生字娃娃都跑到老师这里来了。(出示生字卡片)能叫出它们名字的请举手。
师: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会认了,那这些生字娃娃的模样我们又该怎么记住呢?
(课件出示“很、得”)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很像。
师:是呀,这两个生字娃娃长得这么像,怎么把它们区分开呢?
生1:我发现这两个字的右边不一样,只要记住它们的右边都是什么就记住这两个字了。
生2:我有一个好办法,我编了两句顺口溜,就分清它们了:捺很长,日一寸。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很”字右面最后一捺很长,日一寸就是“得”的右边。
师:你真聪明。我们该怎样记住其他生字娃娃呢?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时”,“日”加“寸”就念“时”,时间的“时”。
生2:我会用猜谜语的方式记“穿”字:牙戴上帽子。
…………
师: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它们可喜欢你们了,这不,它们带上自己的伙伴一起来跟你们见面了。
课件出示词语: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
师:谁能带着大家读一读?
…………
赏析: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文字是枯燥的书写符号。对儿童来说,识字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图片、动作、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好玩起来,有趣起来,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又尊重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这个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体验识字过程中的快乐,使识字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学生津津有味地参与、兴致勃勃地识记生字,一个个情绪激动,兴致盎然,在脑海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增强了感性认识,不但认清了字形,了解了字义,更感受到了汉字中蕴含的智慧和情趣。
[《大还是小》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2: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一个偏旁:目字旁“目”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三)情感目标:体验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
分辨汉字,认识偏旁。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明天我们去远足了,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要去远行的孩子睡不着觉的心情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明天要远足》,远足的'意思是是远行,出远门。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uìnàhǎizhēnlǎoshīmɑtónɡxuéshéncáiliànɡmínɡ
睡那海真老师吗同学什才亮明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认识偏旁目字旁“目”结构:左右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zhe看着zhǒnɡ多种
着种
希望能帮助到您
zháo睡不着zhònɡ种地
yāo要求de轻轻地
要地
yào要去dì地方
shuō说话de好的
说的
shuì游说dì目的
反义词
来——去那——这
真——假明——暗
多——少远——近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目字旁“目”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睡——()海——()
明——()吗——()
加偏旁
每——()马——()()
反义词
来——()假——()
暗——()这——()
少——()近——()
六、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并且用这个字组词语,再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希望能帮助到您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1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3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3个地方空一行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1)翻过来,唉,小女孩为什么叹气?(睡不着,难受)
(2)小女孩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他在想明天要看见的大海是什么样子。体验了小女孩对大海的向往。
★ ai ei ui 名师课堂实录片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背影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合集12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总结2023-09-01
感受的七年级上册作文2023-03-18
初中语文研修日志2023-03-03
背影说课稿的学情分析2022-10-1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2022-05-06
人教版散步名师教学设计2023-06-25
小学语文名师说课稿2023-03-01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2023-03-08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06-12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