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

时间:2023-07-19 08:09: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精选12篇)由网友“Lauraz”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

篇1: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

雨中,你我相遇

相遇在无人的大街上

我没有带伞

你的臂膀很长很长

共打一把伞

雨中,我们徜徉

短短的路途

我们走出了无数的诗行

你的胳膊很暖很暖

我第一次体验了男人的滚烫

害羞的女孩距离最是遥远

我却不想挪开你的臂膀

分手的时候

我们四目相望

我的'唇被爱吻得又红又厚

我颤抖着那是女孩的渴望

转角遇到的爱

让我的日子只剩下了渴望

春天没有播种秋天没有收获

冬来时我只能把那一吻收藏

二十年的日子不算漫长

二十年的等待无法丈量

那场小雨始终在下

淋湿着我暗淡的目光

雨中,我们再次相遇

相遇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你开着白色的宝马

我依旧从前的模样

在拦在你的车前

你愤怒地骂我“傻样”

我问你还记得我吗

这是你的花折伞好好想想

你接过雨伞仔细端详

你抬头看看我没有血色的脸庞

你微微一笑

你说,你还是从前的模样

你开着车走了

左手放在唇上

你一定感受到了当年的温度

只是我满脸的皱纹叫你恐慌

篇2: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名篇《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我们对孔乙己悲剧命运原因的分析长期以来是这样的;一是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二是孔乙己好逸恶劳的个人原因.这两条原因当然都是正确的,但笔者觉得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应是孔乙己的病态心理、正是由于他的严重的心理疾患才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身材高大”又“写得一手好字”具备了谋生的条件,却去做偷窃的事,教材中认为这是孔乙己的好逸恶劳的结果,这种看法有些道理,但按照常理分析,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一个人如果真的处于生计无着落的境地,一般是会千方百计地自谋生路的,更何况孔乙己还是一个善良、有自尊心的人,如酒客揭短时,他会“睁大眼睛”、“涨红脸”辩解、取笑他“没有进学”的时候,他会“显示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还有“从不拖欠酒钱”,最后明明是被打断腿,却支支吾吾说是“跌断,跌……、跌……”.可见因好吃懒做,而去偷窃,可能性不大,这其中必有它因,否则,孔乙己找到帮助人家抄写的活,却“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又怎么理解呢?

事实上,唯一能理解的,且更具科学性的就是孔乙己是一个心理有疾患的人,他患有偷窃癖.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还是有的.如报上就曾有报导,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家庭条件也相当不错,谁也不会将他与“偷窃’”联系起来.可案发后,人们到他在校外租借的宿舍里一看惊呆了,原来,学校里许多学生失窃的东西一样不差的躺在他的“货架”上呢!我校两年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后来校方建议家长去请心理医生进行矫治,可惜孔乙己那个时代恐怕还没有心理医生,否则决不会发展到那样的结局.

根据分析我们确信孔乙己有心理疾患——偷窃癖.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孔乙己产生这种病态心理的呢?其实,我们不难从文中找出答案:罪恶的科举制度,使孔乙己醉心功名,热心科举,鄙视体力劳动,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冷酷的世态人情使得科场跌落的孔乙己非但缺乏应有的同情,反而常遭奚落和凌辱,内心极度的压抑.正是由于这种病态的社会导致了孔乙己的病态心理的产生,才会有“偷了被打,打过仍偷”的偷窃癖,以致“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最终酿成打折腿直至死亡的悲剧.

所以说,孔乙己悲剧命运的产生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理应是他的病态心理,笔者写此文绝非标新立异,目的是想昭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增加些人文性.

篇3:如果没有如果诗歌

有人说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

我会弥补遗撼,追求完美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

我会挽回懊悔,志在必得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

我会把握机遇,超越自我

可是

历史没有如果

人生没有如果

世上本来就没有如果

如果真有如果

那么也未必真的那么

我说

即使重来又如何

即使重生又怎样

如果能改变一切

重新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不会重复昨天

明天也不会复制今天

如果——是智者的思索

如果——是愚者的痴心

如果——是强者的追求

如果——是弱者的梦呓

如果——是胜者的反思

如果——是败者的哀叹

如果只能是假设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昨天已过去

未来在继续

决定了,就果敢前行

做过了,就勿需后悔

没有无遗撼的完美

没有无懊悔的抉择

没有如果

才会有从容淡定的人生

没有如果

才会有坚定执着的前行

没有如果

才会有五彩纷呈的美好

篇4:如果,没有如果诗歌

如果,不曾把握,谁又为谁值得?

如果,不曾牵肠,谁又为谁寂寞?

如果,把握是一种错

我宁愿悄悄的消失

如果,牵肠是一种痛

我宁愿默默的沉默

是的

你哭了

是的`

你的泪如此的真实

是因为我们彼此不再为彼此徘徊

还是因为我的远去将要带给你悲哀

你的脸颊,淡漠的你的泪痕

就像烈酒燃烧之后内心憧憧的懵懂

不曾明白过

因为一直当你是知己,红颜

不曾清醒过

因为未曾想过某一天的某个角落你会抱头大哭

原因却是因为我

篇5:如果没有如果诗歌

如果没有遐想,会怎么样?

还在看风中起舞的蝴蝶,还在尝香甜可口的'果子;还在触听话可爱的动物。可,当刺耳的声音传入这美好的画面时,美好的遐想就不见了。湿漉漉的衣裳终于将我从梦中唤回,不想要面对的现实,是如此残酷。就像是从天堂掉入了地狱的差别,忽热忽冷,忽亮忽暗。愈来愈可怕的黑暗慢慢占据了我站立的一小块光明。是晚上了?我知道不是,晚上总能看见星星、月亮的,可这里并不是,黑得可怕,令人觉得毫无生机。害怕的我缓缓闭上眼睛,看见一片薰衣草花海,偶尔飞过的鸟儿让这片美丽的花海增添了几分欢乐。远处,响起了悠扬的琴声,我知道,这才是我要的。轰的一声,美好的梦境又碎了一地,不论我怎么拼,也再回不来了。

就像一张写满了梦与美好的纸,装进漂流瓶,想让它在大海中飘荡,可是无情的狂风暴雨却把它淹没了。又将这张纸系在鸟儿身上,要让它在天空翱翔,但可怕的电闪雷鸣却让它从空中落下。

是的,如果没有遐想,世界只有一片黑暗。

篇6:如果,没有如果诗歌

如果,还是雨的那片天

如果还是那片淡淡的雨天里的我们

朦朦胧胧,恍恍惚惚

或许

篇7: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是社会中的人,而且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才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初到北平的祥子,如同乡野泥土中生长的“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年轻力壮,坚韧顽强,风雨里咬牙、茶饭里节省,按理说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能够安稳与独立地生活,但客观上却失败了。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正是把“人”变成“鬼”的社会。祥子想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想拥有土地一样,只是一个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成了奢望。他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车行的豪夺这样一个强大、罪恶、病态的社会,他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与这个社会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

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来自反动派。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夺走,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敲诈去。这些事情突然发生,但是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却是事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为了贪图几个钱,祥子大着胆子拉车去西郊,刚出城门,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作品写出了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打仗不断的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作品又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从人们对逃兵的深恶痛绝,透露出这些军队曾经如何残酷的蹂躏过人民,在这样动荡不安,反动军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里,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是数连年战乱给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

本来,孙侦探跟踪的是祥子的主人曹先生,与祥子毫无关系,敲诈祥子更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可是既然碰到了,“祥子时运到了点上,活该!”祥子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任何打击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到他的头上,他们来的越是偶然,越能反映这样打击的必然。所以说祥子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二、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原因

虎妞在祥子悲剧人生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正如蝇不能逃出蛛网”,虎妞是网,祥子是蝇,他没有和任何人这样亲密接触过,虽然是突如其来,虽然是个骗诱,但他从中找到了快乐:生活竟然也可以如此!当他感觉到自己的堕落时,想挣扎已经来不及了,仿佛是碰在蛛网上的小虫。祥子被迫与虎妞结婚后,她变成了捉住祥子的精灵和毒物。祥子并不爱她,却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她的“爱情”。他们的结合成了祥子个人奋斗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打击。“他第一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袄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手中挣扎着,像猫叼住的一只小老鼠。”但这只狡猾的、贪婪的猫并不急于咬断它的脖根,她伸着沾满人精血的舌头,舔着小老鼠的伤口,还时不时狠狠地吸上一口,然后满足地按着它甜甜地睡去。而小老鼠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终于渐渐麻木了,它竟然希望这只可爱的母猫会替它将伤口舔净,并使它愈合。它就是祥子。这是多么地悲哀啊!

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祥子心里是顶喜欢小福子的,在他的观念中他们俩都是穷人,都是无产者,都是被人欺侮,他同情她,也同情自己,是上苍将他俩连在一起。所以他的理想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和属于他自己的女人,然后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去拉车挣钱来养活他的女人。然而,这种个人主义的理想在他兴高采烈地走进白房子,听说了小福子的死后就完全破灭了。他甚至恨二强子当初为什么不把小福子嫁给他,他更恨这可恶的、肮脏的白房子吞噬了他心爱的、原本很纯洁的小福子。于是,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泥潭。“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去。”

除了虎妞和小福子,放高利贷的高妈,刻薄的杨太太,卑鄙的夏先生,潦倒不堪、充满兽性的二强子,等等,都在祥子悲剧人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三、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因素

我们承认黑暗的、污浊的、人吃人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但是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乐观与盲目

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即使是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始终陷入盲目的黑暗,一切真正的努力化为毫无意义的泡沫,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因此第一次丢车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者干着,他便想起那会事,一想起来,他心里就觉得发堵,不由得想到,要强又怎样哪?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不拉自己的车,他简直象是白活······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设若一旦忘了这事,他便忘了自己,他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牲畜,没一点起色与人味”。结论是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有了车便可顶的一切”,作为个体劳动者,他们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意义,但是他们忘记了周围的黑暗社会是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的。

2、勤快与保守

为了凑够买车的钱,祥子勤快地奔跑,他第一次买的车是他“从风雨里咬牙,茶饭里自苦”的总报酬。但农民的狭益意识,使他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而为了再买新车,又不断埋头苦干,当钱攒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被特务敲诈了,假如祥子听高妈的话,把钱存进银行或者放高利贷,就不会遭此灾祸。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

3、外刚与内软

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苦恼和恐惧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诉说委屈。这不能只从他是个体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被束缚在分散狭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他们,诚然有狭窄短视,个人自扫门前雪和因为自顾不暇而形成的自私和冷漠等弱点,但作为劳动者,毕竟还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相似的,劳动者,不幸者。问题的政界不在于祥自一方面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早也不愿与之发生任何关系了,一方面又没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生活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求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他才会感到如此孤独,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才特别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4、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

尽管丢车失财,加之和虎妞的不如意的结合,祥子仍然保持较为强烈的生活欲望,仍然没有放弃生活的愿望,但是祥子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也无法意识个人奋斗难以抗衡黑暗势力和摆脱生活穷困的真理。事实上,那一贫如洗的穷车夫老马本已提供了“此路不通”的前车之鉴。老马也曾拥有自己的车,但到头来还是贫病交加,无法生活下去。祥子的悲剧恰在于他一开始就执著地以为只要拼命苦干就可改变自身命运且一直执迷不悟,他在个人奋斗与群体反抗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也未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他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接在一起。“拉车”是祥子生活的核心内容,他的生活除了拉车还是拉车,拉车是他的全部,他的唯一,就像土地是农民的全部一样,这是一种不称为理想的理想。一旦这个内核破裂之后,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匮乏精神支柱,在简单的物质生活目标坠入无望深渊之后,祥子也完成他自己一生的悲剧。使他显然,祥子的精神悲剧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否定。

四、超自然的因素也是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因素

悲剧一定会发生,命不由人。老舍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悲剧总是命运怎么捉弄人,摆布人;天意如此,无法逃脱。”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他笔下的祥子却在遭受厄运,经常怀疑命运的公平。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但是他笔下的祥子却连接遭受命运的作弄。

祥子打定“是福不是祸,今个儿就是今个儿”的心眼,冒险拉车上清华,中途连车带人被捉去。“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祥子不明白。当祥子想到牵上三头骆驼去卖,再买回新车时,他得意地“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忍不住地笑出来”。高妈建议祥子放高利贷,祥子坚决不干,认准“自己有命买得上车”,可同虎妞发生性关系,既不敢去见刘四爷,又不能逃离,他沮丧不已,“这样的一条命,要它干吗”?与虎妞结合,祥子更加清楚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祥子本想“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结果却像“误入罗圈了胡同,绕了个圈又回到原处”。厄运使祥子想到了命,服从命运的安排,命运成为他不幸的叹息和慰藉。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通过对祥子悲剧人生的描写,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显示了《骆驼祥子》这一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五四”以后,反映人力车夫生活的作品都没达到这个高度,而《骆驼祥子》无论从思想的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成熟。作者通过描述祥子进行多次顽强的抗争企图获得一个独立人权的失败过程,引人深思,启示人们去思考他们如何摆脱不幸的命运和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是祥子悲剧的一生给人们的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篇8:林黛玉人生悲剧原因新探

林黛玉人生悲剧原因新探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用饱醮心血之笔塑造的悲剧典型。对于她性格的悲剧美,对于她人生悲剧的成因,多年来评论界已说得实在够多了。然而读《红楼梦》,对林黛玉一品再品,总让人对以往的评论有种憾然不足之感,总觉得林黛玉的个性美中暗含着某种扭曲。林黛玉的人生悲剧的形成不排除社会历史客观际遇的摧残,不排除封建礼教、封建思想负荷的压抑,不排除生理病理等先后天缺憾对她身心健康的损伤,此外还应该有某种主观自为的原因,这就是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才貌双佳的贵族少女,其心灵上积着一种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自恋情绪。这种自恋情绪便是林黛玉人生悲剧的内在根源。

“自恋”一词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说的是有个叫纳西塞斯的青年爱上了自己在水中映出的影子,跳下河去想拥抱自己的影子,便溺水而死。在他落水的地方长出一株美丽的水仙,后人于是把人们心理上与纳西赛斯相类似的顾影自怜状态称为“纳西塞斯情结”(narcissiu)又称“水仙花情结”。奥地利医学家弗洛依德在19把严重的“纳西塞斯情结”称为“自恋症”。现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这种自恋情结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在少女身上,尤其是聪明、貌美、才华出众的少女身上则更重一些。这种少女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细腻、敏锐的主观感受,因而也能够自觉地回视自我。并由这种回视看到自己的出众,夸张自己的出众,进而发展到孤芳自赏。表现出多愁善感、爱洁成癖、孤高冷漠、蔑视他人等性格特征,凡事极易自我中心,过多苛求别人的爱护与赞美,其强烈的自尊自爱稍有不被满足,便会产生强烈的受伤感,不能自控地向他人传达这种创伤感,形成“自恋性人格”。具有这种自恋性人格的人,与他人交往困难,易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罩上不愉快的阴影,也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⑴

林黛玉身上恰恰存在这种自恋性人格。在作品中,林黛玉自恋性人格表现出的种种自恋情绪几乎贯穿于自人物出场到夭折的始终。它是构成林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成份,并进而成为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一、自恋,表现为无以复加的顾影自怜

“顾影自怜”一词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望着自己的影子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这恰与前面所说的“纳西塞斯情节”相观照。也可以说,顾影自怜正是自恋情结的外在表现,林黛玉正是严重的顾影自怜。以往评论界一直把林黛玉身上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小心谨慎等性格特征视为自尊自重和自我意识。其实这并没有全面把握人物深层心理特征。从作品对她举止行动的描写可看出如下两点:

第一,自爱自赏——她膨胀着自己的美丽与聪明。请看下面的描述:

林黛玉……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34回)|此乃对美貌的自赏,又如:

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17—18回)|此乃在尊长面前的逞才心理,因之于对才华的自恃自赏。林黛玉对自己才华的自恃自赏,在大观园的诗社活动中表现得也很突出。

第二,自怜自哀——她膨胀着自己的不幸与沧桑感。以自爱自赏为根基的自我怜惜自我哀伤是林黛玉心理机制的基本内核,是她顾影自怜的重要表现。请看下面的描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并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听唱道:“你在幽闺中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23回)|一段曲子,便可勾起无限联想,怜及自身。另外,秋雨黄昏的触景伤情,也会引起她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怜惜与感伤。又如:

那林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的早已湿透了罗帕……正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29回)|这更是无端无由而又极其典型的顾影自怜了。总之,一应人情事态,自然变迁,都可以因了林黛玉强烈的自我观照而成为她自怜自伤的诱因。林黛玉的自赏自怜最集中的表现还在她的诗词中: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38回《咏菊》)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38回《问菊》)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时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27回《葬花吟》)

类似的诗句俯拾即是,它们是林黛玉敏感的诗人气质、病态的心理特质和超常的自恋情绪的外化,其中寄托着她艾艾的理想、幽幽的感伤,更寄托着她对自己的美质自觉的观照与高扬。从中可见她时刻把眼睛对着自我,细腻地感受自我。欣赏着自我,怜惜着自我,她自觉地把自己浸泡在自爱自赏自怜自伤的混合液中,“对景感怀,凭栏垂泪”,“无事闷坐,泪道不干”成了她的惯常形态,“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成了她的惯性行为。于是,所有的美丽聪明,所有的凄凉不幸在她的主观意识中被成倍地扩大与夸张。这种无以复加的顾影自怜不仅使她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其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落寞感、孤独感的极度膨胀和爱情生活的严重不和谐。

二、自恋,使其人际关系孤独感极度膨胀

人际关系孤独感膨胀是自恋性人格的一大特征。有自恋情结的人严重自我中心,唯我独尊,渴望别人的特殊赞美和特别爱护,因而一般正常的人际关系难以满足他们这种过份的苛求,产生孤独失意之感便势在必然了。对于林黛玉的孤独感问题,以往评论界一向认为这源于她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客观际遇,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与贾宝玉的身世境遇相比,林黛玉自然多了一份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的不幸,但与史湘云、贾迎春、邢岫烟们相比,她仍然拥有较多的温馨。首先贾府的老祖宗贾母视她为“心肝宝贝”,其次,贾府的几位重要女眷,如王夫人、邢夫人、凤姐、薛姨妈等,也都对她关心爱护。特别是在贾府的各种重大场合中,林黛玉还享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贾府这个极重礼仪的显赫大族中获得了迎春姊妹尚未得到的殊荣。这些,都足以说明贾府上下对林黛玉的重视。对于贾府对黛玉的态度硬是上纲上线,吹毛求疵,从情从理都是不足取的。

既然如此,林黛玉强烈的孤独、落寞、凄凉、失意之感何来?诚然,客观遭遇的不幸确实在林黛玉心灵上埋下了孤独、哀伤的种子,但必须看到她所以时刻饱受着孤独哀伤的煎煞在于她的自恋情绪使她不自知地将不幸的阴影严重扩大,这点只要看一看“十二钗”中另一位与之遭际相似的女孩儿史湘云,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湘云其实比黛玉更不幸。“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纙丛谁知娇养。”偶尔到姑奶奶贾母这边住住,也不过只是位临时客人,比之林黛玉,她哪有嫡亲的外祖母疊?爱,哪有多情公子的知心知遇朝夕呵护?然而湘云没有那么多眼泪和幽叹,她达观、洒脱且“英豪阔大”。中秋夜。见黛玉又在“不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湘云劝道:“你是个聪明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还有病,还不自己保养。”相形之下,湘云豁达黛玉狭窄,湘云刚强黛玉脆弱,湘云超脱宽宏,黛玉却时刻不能摆脱心灵的孤独与沧桑感。于是湘云更可亲近,而黛玉则愈发挤进自我孤立的死胡同去了。

这种膨胀了的孤独感,派生出一系列扭曲的、变型的性格侧面——“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林黛玉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固然有其超凡脱俗之处,但她却使这种超脱极端化、病态化了。突出表现在她从来就以自己的美丽与多才为资本,眼里不容人,极“看不起人”,“专爱挑人的毛病”。湘云就曾回击她“再不放人一点,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比别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至于她对赵姨娘“正眼也不瞧一下”,称迫于生计不得不有求于贾府的刘姥姥为“母蝗虫”等,除去用她自己清高去解释,恐怕还有那么点典型的贵贱尊卑分明的贵族气在内吧。自恋情绪破坏了林黛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评价。也扭曲了她的心胸和气量,致使含酸易妒成为她定型的心理特征。第五回就有这一样一段文字:

不想如今忽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许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悒郁不平之意。

在爱情问题上,林黛玉表现的“酸”“妒”更为突出。台湾学者钟起凤甚至把林黛玉与潘金莲并列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两个“妒”的典型⑴,不无道理。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了一道极其敏感的防线,时时提防着他人的“来犯”。这实质也是在自恋情绪浸泡之下带有病态的自尊自爱,因而必然导致极端的敏感多疑,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种事,她都用尽心思从各个角度去猜忌,一旦感觉有伤“自尊”便“耍小性儿”还击,并不惜伤害别人。如第7回“送宫花”引起的**,第22回史湘云说出戏子龄官“象林姐姐的模样”引起的**,第17—18回猜疑宝玉将她赠的荷包送与小厮引起的**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尖酸刻薄”是林黛玉自恋情绪支配下的惯性行为的顶点,也是她把自己孤立起来的直接因素。因自我欣赏而讥讽他人“不好”而尖酸刻薄;因唯我独尊妒嫉别人的长处而尖酸刻薄;因爱怜自我,维护自我,猜忌他人而尖酸刻薄;又因不能允许别的女孩关心喜爱宝玉而尖酸刻薄。第29回写宝钗回答贾母“史大妹妹有一个麒麟”,探春接说“宝姐姐有心”,黛玉立刻回了句“她在别的上头还有限,唯有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钟起凤曾指出,“钗的金锁是黛玉一生的心病,她一方面鄙视这东西,另一方面又以自己没有什么配宝玉为憾”。⑵一语道破黛玉出语伤人时的妒嫉心态。

以上种种,足以从整体把握林黛玉人际关系的常态。诚然,在贾府及大观园。林黛玉自有其可贵的任情率真的个性。但目无下尘,小性儿多疑,尖酸刻薄等种种自恋情绪的副产品却又消损了她的个性美,使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心理学家认为,有自恋性人格的女子,常把自己当成苦难女神的化身。她们以表现自己的神圣和不幸为满足,又不断地扩大且自觉地感受这种优越和不幸,并不断把自己的优越感与痛苦感变相地传达给周力?的人们,使他人感到压抑或痛苦,至少也在心理上产生不愉快。⑶林黛玉正是这样的女子。一方面她时时观照自己的不幸,自觉体验着自己的悲哀,不断进行着自我折磨,即心理学上所谓的“精神自虐”。另一方面,她又不断地把心灵中变形的痛苦以变相的方式向周围的人传达甚至是渲泄,给他人带来不快,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知不自知的“虐他”趋向,这使她在怀疑一切、排斥他人的同时孤立自我,在人际关系中永远有难以满足的渴望,永远有难以平抑的怨忿。纵使她从未遭受过任何虚伪与冷漠的待遇也永远不会感到真诚与温暖,也不会给他人带来愉快和温馨。可以断言,在不健康的自恋心态支配下,林黛玉不会也不可能直面命运的挑战,在客观的人生苦难中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也永远不会有史湘云那份“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的洒脱与豪迈。相反,伴随她的,只有成倍扩大了的孤独、落寞、悲凉和感伤。

三、自恋,使其爱情生活严重不和谐

林黛玉自恋情绪最严重的后果是造成她与贾宝玉爱情生活的严重不和谐,导致畸型的爱。作为《红楼梦》这部大书的主线。宝黛爱情故事的凄艳、哀婉缠绵、美丽之至,堪称千古绝唱。但以往评论界关于宝黛爱情悲剧两大外因的解释,即“金玉良缘”及封建家长着意破坏却有待进一步商榷。

根据之一:

首先按作者的原意,钗黛二人是作为互补而非对立的形象被塑造的,虽有金玉缘与木石盟两种传说,薛宝钗却不是林黛玉爱情婚姻上的敌人。对此,二十九回中作者有明确交代:宝钗因往日母亲曾对王夫人提过“金锁是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的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心里念念的只挂记着黛玉,并不理论此事。”可见宝钗虽同样可以爱宝玉,却是自知的不作第三者。其次,作者最厌恶“小人拨弄其间”的模式,不可能把他精心塑造的第二女主人公写成拨弄其间的小人。第三,最了解作者创作主旨的脂砚斋也明确提出:“钗玉虽两个,人却一身,请看黛玉死后写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之不谬也。”(42回批语)

根据之二:

从作品中看,贾府上下对宝黛之间的关系早已心照不宣,却从无一人着意干涉。到80回止,贾母对黛玉的怜爱未减分毫,并无娶钗弃黛之意;凤姐无论从迎合老太太或从巩固自己地位的角度出发都不会赞钗抑黛(宝钗作了宝二奶奶对她的地位形成威胁而黛玉作了却不会)出“调包计”这样笨掘的主意;而王夫人固然有倾钗之意,元春娘娘固然有“赐物”的暗示,却也并未构成破坏宝黛爱情的事实。

据脂批透露,在宝玉婚姻酌定之前,黛玉已夭亡了。也就是说,酿成宝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黛玉的早亡。那么,既然宝钗不是第三者,封建家长亦没有着意干涉。促使黛玉少年早亡的原因何在?客观上看,生理上的先天不足,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的不幸命运,外祖母家被查抄罹及包括黛玉在内的每个人等等都是使黛玉苦病交加而亡的外在原因。但必须强调指出,从主观上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弱点即超常的自恋情绪是造成黛玉早亡悲剧的内在根源。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自恋而整日纠缠的孤独悲伤之感已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林黛玉的身心健康,而爱情生活上的不和谐,更不断给林黛玉孱弱的身心以重创,而这不和谐的原因不是来自宝玉,恰恰因于黛玉自己那可憎的自恋情结。

超常的自恋情绪,使黛玉对自己的感情百般矫饰,即“矫情”。这也使宝黛关系不正常、不和谐。贵族小姐的高贵身份,“冰清玉洁”的高贵气质,“孤标傲世”的高贵品格,都导致一种神圣不可侵犯而又带有病态的尊严,林黛玉是不会坦率地承认她对宝玉的爱恋与渴望的,林黛玉也决不会允许宝玉对她有丝毫“冒犯”,哪怕这种冒犯只是为了向她示爱。林黛玉曾斥责宝玉“弄来淫词艳曲,学了混帐话来欺负我”,其实她自己对《西厢记》却也满是喜爱;纵使她自己刚说完“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说了一句“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也要被她解作“我成了替爷们儿解闷的了”。这皆因在她看来,宝玉的话对她神圣的尊严是一种冒犯。这种娇情,扭曲了林黛玉的性格,也制约和限定了宝玉表达感情的方式。娇情——试探、再娇情——再试探,造成两人感情沟通过程的迟缓和漫长。其间的种种烦恼、误解就难以计数了。我们并不否认珍视自我的感情,在两性爱情中有较强自我意识是林黛玉这一贵族少女可贵的近代意义之所在,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最可爱的长处,恰恰是最可恶的短处的根由”(海涅语)。林黛玉极度膨胀了的自恋情绪,过份的自赏自怜,使他在爱情生活中把种种妒嫉、多疑、小性儿、尖酸刻薄一古脑地渲泄到她的恋人贾宝玉身上,变本加励,淋漓尽致。

没有无私和忘我的爱,不成其真爱,爱情需要爱的双方以互爱精心培护。“情不情”的宝玉是做到这一点了,而“情情”的黛玉却更多地爱恋她自己,自恋情绪的种种副产品,客观上使她自知地磨损、消耗着自己的爱情。她越是试图在宝玉心中占据最无尚的地位,越是每每因不信任、不尊重、娇情等心理弱点而产生无穷无尽的不满足和失落感。她是在自知地品尝自己酿就的苦酒,又自知地把痛苦反馈给宝玉。这是她“自虐”“虐他”心理状态的典型反应。在这一状态下,作为恋人,她给宝玉的体贴与温馨甚少,苦恼、痛楚却甚多。如此看来,即使宝黛爱情有联姻的好结果,两人的婚姻生活也不会幸福。因为婚姻不可能改变林 黛玉的自恋情绪,以上黛玉身上的自恋副产品,仍会向作为丈夫的宝玉身上渲泄,甚至可能更严重。

清人徐瀛在《红楼梦问答》中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子之处宝钗也将如何?”曰:“妻之。”“处湘云也将如何?”曰:“友之”。“处黛玉也将如何?”曰:“仙之。”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指出“佳耦始成而以怨耦终”。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也表达过“顾影自怜者不懂奉献而只会毁了爱情”的含义。的确,如果说宝钗是可以作为妻子造就丈夫的女人,是成功的男人身后的女人,是为婚姻而存在的,而林黛玉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仙人”,是要人崇奉、使人为之倾倒甚至会为之毁灭的女人,纵使宝黛结姻,也只会是“佳耦始成而以怨耦终”,婚姻的'幸福注定不属于林黛玉。既然如此,痛苦的、畸型的、扭曲的爱,必然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先天不足的林黛玉,则更是在悲剧结局到来之前就已烦恼郁结于心,“缠绵于病榻之间”了。

法国心理学家西蒙娜在《第二性——女人》一书中说过:“自我陶醉者(自恋者)总是以她想象中的自己来表明一切,这样她自己也整个的毁灭”。林黛玉这个中国封建时代聪明、美丽、心性高洁的贵族少女,正是在她那无以复加的顾影自怜中想象着、扩大着自己的美丽和不幸,酿造着、品尝着人生的苦酒,她那先天不足的“病心”终于在她无以复加、彻里彻外的自恋情绪催促作用下,被自己折磨得奄奄一息,并由于客观环境的变迁而最终破碎。她的生命之弦在她“太过”得“可裂金石”的心性之下,芽?然崩断。林黛玉的爱情和人生悲剧就如此酿就了——这是前所未有的社会悲剧,是古今罕见的“任情者”的悲剧,是一个自恋女子的悲剧。

以下再作三点补充。

第一,这里对林黛玉人生悲剧原因的解释,符合曹雪芹的创作主旨。作者塑造林黛玉这一文学典型的确饱醮着喜爱之情,他也许不会自知地挖掘人物身上的现代意义上的自恋情绪,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是本着“亲闻亲见,追踪蹑迹、实录其事”的原则创作的,因而他笔下的人物“不虚美,不隐恶”,故鲁迅先生称之为“为亲见闻,为说真实”,“并陈美恶,美恶并举而无褒贬”。可见无论作者怎样偏爱林黛玉这一人物,他的创作主旨也决定了他在赋予林黛玉聪明、善良、率真、孱弱、感伤之殊美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从生活实际出发,“实录”其性格“大善中之不善”(这里借指自恋情绪)。

第二,以往的评论一致把林黛玉当成“封建叛逆者的理想形象加以泣颂,夸张了她的美质而忽略了她的“不善”,即这里所归结的自恋情绪。既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事物和绝对纯粹的人,作为解读者,我们在考察林黛玉这一美丽纯洁少女形象的时候,也不应忽视这一真理,必须充分挖掘出人物性格当中不那么纯,不那么美的一面,这非但不影响人物的完整,反而在病态性格特征与闪光性格特征的生动交织中,使人物更加真切、可信而有魅力。

第三,全面考察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充分挖掘其“大善中之不善”,是对这一审美典型的审美价值增重、增厚的过程。林黛玉这一寄托着作者最高审美理想的审美典型,反映了人的全部生动性、丰厚性和复杂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典型给人的审美满足是多样的,欣赏者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从同一审美对象中得到不同的审美感受。林黛玉这一悲剧审美典型以她特有的“囫囵不解”(脂评17—18回),以她特有的美丽、感伤与自恋情绪,以她身上所笼罩的美的毁灭的浓重悲剧气氛,使人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生存、追求、爱、超越的痛楚与艰难,更在这体验中得到苦涩的审美满足。更有意味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常可以不断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林黛玉的影子,尤其是与之相似有着丰厚天资、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女子,都可产生和林黛玉一样深刻的人生体验,亦可从林黛玉的可欣赏、可同情而不可效仿中,得到深刻的人生警示——从这个意义上说,带有自恋情绪的文学典型林黛玉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篇9:孔乙己造成悲剧的原因

孔乙己造成悲剧的原因

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科举制度使读书人追求功名、鄙视劳动.孔乙己不能进学,又穷酸迂腐,这就注定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二是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孔乙己被打断了腿,境遇非常凄惨,本来让人同情,可酒厂客和掌柜仍然取笑他,如此冷漠的人情,注定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三是孔乙己自身的性格弱点:孔乙己读书没有进学,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抱残守缺,好喝懒做,对悲剧的命运逆来顺受,毫不觉悟,这些弱点都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小说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分析:《孔乙己》中有好几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在教学时,我们不妨抓住孔乙己“脸色”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来分析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篇10: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从祥林嫂的角度看,祥林嫂自身所遭遇的悲惨命运或许有:由祥林嫂自愿出来做工和奇葩的年龄结构可以推知的第一次婚姻的无奈;被婆家人强行掳回被卖逼婚(工钱似乎也被婆婆拿走);贺老六早死,阿毛被狼叼走;被大伯赶走;述说之前的悲惨遭遇时被听众哂笑;不许同过去一样参与祭祀;捐门槛后主人四婶的态度毫无变化。至于被赶出和到后来沦为乞丐这一段经历祥林嫂能否还有感知能力就值得商榷了。不过这段经历显而易见可以归为周围人认为的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周围人认为的祥林嫂的不幸还包括她的穷死以及不幸遭遇对她造成的心智和体力(手脚不如以前麻利等等)上的打击。现代人还会关注她一系列思想上的遭遇。从始至终的蒙昧;一些说法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打击。

而造成这些悲惨遭遇所对应的具体原因显然可以轻易地写出:祥林嫂的出身可以被大致地推断为比较贫寒的,社会地位比较低;祥林嫂的婆婆的凶狠与唯利是图;奇葩的家庭年龄结构可以被解释为童养媳以及过继甚至贩卖等一系列农村陋习的结果;乡村社会中同辈人中年长和男性的权威(被大伯赶出);村里人的冷漠和缺乏善意;传统思想(带有多种宗教思想残余的中国特色农村思想)的根深蒂固;甚至还有同一种古旧思想不同解释之间的冲突(捐门槛是否有效?);救济和扶贫制度的缺乏;以及全篇充斥着的祥林嫂所遇到的一些悲惨的偶然(同等重要)。祥林嫂父兄等亲戚的缺席也可以猜想出祥林嫂的家庭悲剧或者当地的一些对女人严苛的风俗(嫁出后家庭就不闻不问)。

篇11: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她父亲是一个小人物,同时也是个小人。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用在他身上真是一点错也没有。酗酒、无责任心、虚荣、懒惰导致原本贫困的家庭愈发贫困,得知自己有一个贵族的姓氏之后变本加厉开始做起白日梦,逼迫苔丝去“远房亲戚”亚雷家做工希望能得到帮助。母亲的软弱、弟妹的幼小无依都是将她推入“火坑”的推手。贫穷是很无奈的事情。她的父母不爱他吗?爱的。只是因为生存环境、个人见识等原因导致他们见识短浅,且他们总要生存,她的家人也指望着她去做工挣来的钱生活,她没有任何别的办法,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即使明知那是火坑,她都不得不跳,更何况不知道。这是她去亚雷家遇上亚雷的必然。

篇12: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社会背景是幕后黑手。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这样的人物和这样的畸形的社会状态,这样的人物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社会是不正常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人物,才会产生这样悲剧性的故事。这是作者想说的吧。

当时的社会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逐步浸入农村,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所以既会出现亚雷这样的资本主义者,又会出现克莱尔这样的不成熟的新思想。而苔丝这样的不幸者更是有之。这些典型性的人在英国乡村相遇,所以有了德伯家的苔丝这个故事。

苔丝的简介

同义词 苔丝(托马斯·哈代创作的小说)一般指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著长篇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李贺诗歌中悲剧意识的成因

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设计

简要概括杜甫诗歌的精神内核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

高中《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白居易《长恨歌》的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 教案

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
《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孔雀东南飞教案2023-04-29

《孔雀东南飞》优秀经典教学设计2023-03-20

长恨歌教案2024-01-05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32022-11-02

《诗经?氓》教学设计2022-07-09

《氓》教案32023-09-17

长恨歌 教案2023-03-25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2023-07-01

白居易《长恨歌》的赏析2022-08-25

咏怀古迹 教学反思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