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的四个误区(共9篇)由网友“空白演示”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大脑的四个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关于大脑的四个误区
大脑复杂而又神秘,人们对它充满好奇却又了解不多。英国着名神经学家桑德拉・阿莫特和萨姆・王近日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大脑的书,书中指出了人们对大脑认知的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脑袋大小影响智商。
人们常常认为脑袋大的人更聪明,但事实并非如此。书中指出,人的智商与青少年时期大脑突触的形成有关,发育好的人脑袋不一定长得大。
误区二:我们的大脑只用了1/10。
有一种说法认为,再聪明的人也只使用了大脑的1/10,还有90%脑部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但事实上,人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的全部,即便是最简单的思考和行动,也要充分动用全部脑组织。1/10的说法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向人们传递了一条乐观的信息:“如果大脑的90%都没被利用上,那么哪怕能再开发其中的一点点,都会给人们带来无限可能。”
误区三:体力活比脑力活耗能多。
体育运动、体力劳动常让人气喘吁吁,但实际上大脑的耗能水平却超过身体的其他部位。一般占人体体重3%的大脑,消耗的能量占身体总能量的1/6,“大脑要协调身体器官合作,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误区四:智力题有利大脑发育。
很多人通过智力游戏锻炼大脑,防止脑部老化。但大脑迟钝多是由于供血量下降,脑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葡萄糖。比起益智游戏,运动其实更有效,因为它能向大脑提供较为充足的血液。研究发现,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比久坐者思维敏捷得多。
篇2:四个网络安全误区
Internet上,很多机器都因为很糟糕的在线安全设置,无意间在机器和系统中留下了后门,也就相当于给入侵者打开了大门,如果入侵者们在你的设置中发现了安全方面的漏洞,就会对你发起攻击。其结果可能影响不太,如降低你的速度或者让你的机器崩溃;也可能很严重,例如打开你的机密文件、偷窃口令和信用卡密码。但是很多人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在网络安全方面还存在四个误区。
误区一 :我没有连接其他网络,所以很安全。
可以上网的独立机器,与一台商业网络中心的机器相比,所使用的网络协议仍然有一些甚至全部相同,而一台商业网络中心的机器还可能安装了公共防火墙或者有专门负责安全的人员。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些用于家庭、办公室、小公司的个人用机却是门户大开,完全没有防范入侵者的能力。这种威胁是很现实的:如果你使用了Cable Modem或是DSL连接上网,而且在网上的时间很长,一天里也许就会有2到4个卑鄙的入侵者企图攻击你,
误区二 :我用拨号上网,所以是安全的。
每次当你开始拨号上网,你使用的IP地址都会不同,也就是动态IP,所以相比静态IP的用户而言,入侵者的确很难找到你,但是有一些入侵软件已经发展到可以在1个小时以内逐个扫描上万个IP地址的能力,所以只要入侵者使用了这些工具,即使是拨号上网的用户也可能受到攻击。
误区三 :我使用了防病毒软件,所以很安全。
一个好的病毒软件确实是在线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也是很小的一个部分。它能够通过检测病毒和类似的问题保护你。
误区四:我使用了防火墙,所以很安全。
防火墙是很有用处,但是如果你的机器总是采用一些不够安全的方式接收和发送数据,而你又仅仅依靠一些附加的程序提供安全,这就等于把所有的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防火墙软件出现Bug或者有漏洞,那你就很危险了。另外,防火墙对于病毒一类的软件完全没有防范能力,尤其是那些带有恶意的,悄悄地向你的机器发送或提取数据的程序。
篇3:赏月四个误区
赏月四个误区
中秋佳节,不少百姓要“举杯邀明月”。但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提醒说,公众在中秋赏月时要走出四个误区:
误区一:“月到中秋分外明”。秋季天气晴朗,月亮显得明亮,但决定月亮亮度的除了天气因素外,还有“地平高度”。每年“冬至”前后,子夜时分的'圆月地平高度最大。因此“冬至月”要比“中秋月”明亮许多。
误区二:“八月十五月最圆”。月亮运行到与太阳成180度角的位置时才最圆,但这个时机不一定赶在每个农历月的“十五”,有时赶在“十四”“十六”甚至“十七”。今年月亮最圆的时刻在9月27日,正逢“十七”。
误区三:“八月十五月最大”。月亮每27.3天绕地球一周,其运行轨道为椭圆形,因此,每过27.3天月亮就有一次距地球最近和最远的机会。如果月亮在最圆时刻也正处在最近的时刻,就“最大最圆”。今年最大最圆月出现在10月26日。
误区四:“中秋赏月好时机”。观测月亮,中秋不是最佳时机。
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山脉、平原、大峡谷最好选在农历初八至十二的夜晚。月圆时,阳光从正面照射,除少数大陨石坑和平原外,其他地形反而看不清楚了。
篇4:执行者的四个误区
观念的误区:
在同事面前就说上司或其他同事的坏话,在外面就说公司的坏话,无视公司形象。见同事的奖金比自己高就眼红,就攻击别人,从不检讨一下自己。自命清高。以为自己是个主管或经理就了不起了,在下属面前摆架子。这些心态误区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被下属或同事模仿,激化内部矛盾,极大地削弱执行效率。
心态误区:
心态误区主要有四种:自以为是。总是认为上面的决策是不合理的,在执行过程中喜欢按自己的意思去改动,结果一级一级的改动下去最后导致了执行的完全失真。爱找借口和推卸责任。出了问题就怪下属、怪环境、怪条件差,动不动就是“都是某某的错”、“客源不足,竞争对手又太猛了”这些辩解的话。
能力误区:执行者能力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求上进,这些人非但不能成为企业进步的动力,反而是执行的阻力,因为他不能吸收新思想新理念,安于现状,反对变革。
2.能力错位,有些执行者智商高,精力充沛,但却把能力用在打牌打麻将、喝酒或搞人际关系上了,不但无用反而还会起负面作用。
3.纵容“能力不够的人”,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不想得罪人,充当老好人;另外就是怕手下的人能力过强,超越自己,所以就启用能力只有自己80%的人。如此以来,执行力无疑就大打折扣了。
授权误区:
很多执行者热衷于把权力紧抓在手中,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结果下面的人没事干,而他却累得要死,且执行效率还不高。不要认为整天瞎忙就是敬业,其实这是在阻碍效率的提升。
篇5:关于高考四个误区解读
【误区一】花越多时间学习成绩肯定越好
这通常是考生容易陷入的最大误区,保证学习时间并不一定能保证成绩。有效学习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真正学会了多少。不少高三考生经常挑灯夜战熬到凌晨,但那时大脑已经处在过度疲劳的阶段,可想而知效率也不会太高。懂得劳逸结合、适时休息和锻炼的才是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题海的标志。
【误区二】老师讲的听明白了就万事大吉
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题目,考试时很可能出现类似的,但条件略微变一变,很多考生就又不会了。正如高考题中的许多题目,考生会觉得似曾相识,但却不一定能得高分。问题就在于听明白的是老师的讲授,而考生在听课时属于被动的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貌似听明白了,但碰到新问题、新情境时还是不会。
【误区三】做题只为了对答案找成就感
一些考生在做题时得出正确答案就结束了,没有反思,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没有举一反三,过分追求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将思维过程整理和展示出来才是学习的好方法。考生要学会用慢镜头展示思维的关键处,学会用放大镜放大思维的细节。平时复习时要在这些地方多花时间感悟,逐渐将运用思维方法形成习惯,才会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误区四】题目做得越多成绩越好
不少考生潜意识中认为试题多做多得,其实不然。反思一下,历届高三考生一年要做多少题?又有多少题目是白做的?因此,考生要学会舍弃,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偏题、难题、怪题要果断舍弃,要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
[关于高考四个误区解读]
篇6:大脑的四个记忆高潮
清晨早起时人们都有早读的习惯,此刻大脑经过一夜的休眠,又无新的记忆干扰,所以认记印象特别清晰,比较适宜于学习背诵一些难记而又必须记住的内容,比如定律、公式、地名、事件等,有时即使记不住,大声读上几遍,记熟的可能性也强于其他时间。
上午8~10时这是一天中第二个记忆高潮。此刻体内肾上腺等激素分泌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对知识的接受、消化和处理能力较强,是攻克难题的黄金时机。
晚餐后两小时这是一天中用脑的最佳时间。应当把握战机,回顾一天中学过的知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用这段时间整理笔记,既可及时小结,又能加深印象,是巩固知识的大好时机。对那些白天因故而遗漏或疏忽了的学习内容,更应该抓紧这段时间想方设法进行补缺,由于夜深人静干扰少,吸收知识的效果也会特别好。
临睡前一小时这是大脑的第四个记忆高潮,一般很容易被忽视。可利用这段时间对一些白天一时记不住的“夹生饭”进行加工,加深印象。尤其是对一些难记的内容实施强记硬记,这个时间记住的东西一般是不会忘记的。
以上四个时段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适用的,但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如有的人晚间特别兴奋,有的人则习惯于早读,所以,怎样合理利用时间,还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巧用时间,以充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把自己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是中学生走向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青少年的大脑功能有四个记忆高潮,因此,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轻松自如地理解消化并巩固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下面学习啦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快速记忆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常用的快速记忆法:
1、连锁记忆法
就是对将要进行记忆的词语,进行一一串接,由一个词语想到另一个词语,这种记忆的关键在于串接的链条的结实程度,例如,我们来记忆书桌,篮球,高楼三组词语,首先,书桌和篮球链接,书桌下的篮球慢慢变大,把书桌顶到房顶,然后篮球和高楼,大大的篮球样的球从高空落下,把高楼砸的粉碎。
2、编故事记忆法
首先对需记忆内容进行提取关键词,然后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把关键词串接起来,帮助记忆。
3、定桩法
首先用定桩,有身体桩、数字桩、罗马房间等,然后需记忆内容与桩子挂钩,达到记忆的目的
4、口诀记忆法
利用口诀,顺口溜记忆,如,1851年,秀全起义在金田,1839.6月3,林则徐硝烟虎门滩等。
5、首字母记忆法,提取首字母减少记忆负担。
6、归纳记忆法,把同类内容记忆,按照大脑存储原理。
7、图表记忆法,把所需要记忆内容用形象表现出来,利用右脑帮助记忆。
8、音乐记忆法,利用a波段音乐,调动潜意识帮助记忆。
9、复述记忆法,用尝试回忆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10、联想记忆法,利用谐音等手段,辅助记忆。
篇7:喂养宝宝四个替代误区
喂养宝宝四个替代误区
目前,我国许多父母在喂养宝宝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误区,而最为典型的要数以下4方面。误区1:鸡蛋替代主食
传统观点认为,鸡蛋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而且小宝宝吃起来也比较方便,是一
种较好的儿童食品。一般来说,宝宝从4个月后就可以逐渐、适量地进食鸡蛋了,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贪多求快,最好是先让宝宝吃1/4个蛋黄,然后是1/2、3/4个,再逐渐过渡到吃一个鸡蛋。
但是,鸡蛋再有营养,也不可代替主食过多食用。
原因:
一是,主食一般指米饭和面食,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是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的热量营养。
从人体的物质结构来说,碳水化合物才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
从消化学的角度来说,在合理的饮食中,一天中人所需要的总热能的50%~60%都来自于碳水化合物。与鸡蛋和大鱼大肉相比,米饭和面食不但要容易消化得多,而且也有着其他食物不可代替的营养物质。因此,在任何国家,米饭、面食一类的谷物都是合理膳食的基础。
二是,对任何人而言,鸡蛋都不是食用越多就越好。如果长期过量地摄入蛋白质,不但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且还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肠胃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现象,增加体内的氨类毒副产物,加重肝肾负担,增加钙的排出量,最终影响身体健康。而对于胃肠功能差、消化酶少的小宝宝来说,更是如此。
专家建议: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不可作为主食过多食用,一般来说,每天1只即可。而且,每天必须给宝宝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要让宝宝吃一些米饭和面食,这样才能给宝宝提供充足的热量来源。
误区2:水果替代蔬菜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水果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十分重要,是宝宝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一般来说,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物质,还具有生食方便、宝宝爱吃的特点,所以有些父母误认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特别是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宝宝,总是拼命让其吃水果。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原因:
・从营养学角度看,水果所含的营养远远比不上蔬菜。以苹果和青菜为例,两者的钙含量比例为1:8,铁含量为1:10,胡萝卜素含量为1:25,可见,在一天的饮食计划中,绿叶蔬菜是必不可少的。
・蔬菜中所含的纤维素在人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不断咀嚼纤维,能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特别是促使胰液分泌,有利于油脂类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的宝宝胃口不好,往往与蔬菜吃得太少、体内缺乏纤维素有关。纤维素还能刺激肠管蠕动,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发生便秘,这样,可以缩短粪便在肠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刺激。
・宝宝适当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但如果摄入过多,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容易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据有关专家介绍,有些宝宝对水果中所含的果糖吸收不好,会从肾脏排出。从水果的特性看,有些水果吃多了会影响健康,比如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导致大便干燥;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荔枝吃太多会出现四肢冰冷无力,多汗、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水果、蔬菜两类食物只能互相补充,不可偏废,更不可互相取代。
专家建议: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膳食金字塔都建议将蔬菜和水果的合理摄入比例定为3:1,最多不超过3:2,也就是说,蔬菜的摄入量应该多于水果。因此,一定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蔬菜情结,尤其是对黄绿色蔬菜的喜爱。对于那些不喜欢吃蔬菜的“铁杆”宝宝,妈妈一定要多动脑筋,变化蔬菜的烹煮方式,激发宝宝对蔬菜的兴趣。
误区3:饮料替代白开水
目前,碳酸饮料、果汁、果冻等已经成为都市宝宝消费的主流,有的宝宝一天不喝饮料就不行,一方面是喜欢那种酸酸甜甜的口味,另一方面是很多父母错误的认识,使得不少宝宝从一两岁开始就养成了偏爱饮料的习惯。
一般将市场上的常见饮料分为3种:
・碳酸饮料
以糖、香精、色素加水制成,其中有些饮料中还加有咖啡因,喝起来口感清爽甜美,很适合宝宝的口味。但喝多了不仅会让宝宝摄入糖分太多,而且碳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宝宝机体的内环境有不利影响,同时也因饱胀感而影响食欲。喝过多的碳酸饮料,还会造成宝宝体内的钙流失。研究表明,在偏爱碳酸饮料的宝宝中,约有六成因缺钙而影响正常发育。特别是可乐型饮料,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营养型饮料
因加入果汁、牛奶等而备受父母欢迎,被认为既能满足宝宝食欲,又可以补充营养。其实这些饮料中营养素的含量比天然食品要低很多,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大多数添加了防腐剂、稳定剂和香精、糖精等对宝宝无益的物质,不宜多喝。
・滋补型饮品
加了花粉、蜂王浆或补益类中草药(如枸杞、人参、桂圆等)的营养品,对健康的宝宝来说,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影响正常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有些产品含有激素成分,喝多了会导致宝宝性早熟等严重后果,应严格限制宝宝饮用。
大量事实证明,最经济实用的适宜宝宝喝的饮料莫过于白开水了。白开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不但能及时清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更能提高人体的耐受能力和抗病能力,使人体不易产生疲劳感。
专家建议:对于3岁内的小宝宝来说,最好不要喝饮料。而且,补水也要“少量多餐”,每次饮水应控制在100毫升左右,每天的补水量以1500毫升左右为宜。除了要提醒宝宝喝水外,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含水量较大的蔬菜、瓜果等食物,换个花样给宝宝补充机体所需的水分。
误区4:软食替代硬食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咀嚼能力不强,应该给宝宝喂一些稀饭、面汤、米粉之类口感软的食物。其实,这是不对的。
原因:
・软食营养不足
并非宝宝不能吃这些软质食物,只是这些食物水分多、能量低,不含铁、锌、钙,营养素的含量较低。宝宝的胃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如果吃的都是这些软质食物,那么所摄入的营养成分必定达不到需求。像这样辅食过稀、过软、太简单、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症的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咀嚼硬食有好处
咀嚼能促进面部肌肉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加速头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使脑细胞获得充分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让宝宝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
勤咀嚼还有助于视力发育。常吃软食的宝宝视力要差一些,而常吃硬食则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弱视等眼疾的发生;
此外,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预防错牙和畸形牙最自然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助于颌骨与牙龈的正常发育
宝宝出生后4个月,颌骨与牙龈就已经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足以咀嚼半固体食物了。乳牙萌出后,宝宝的咀嚼能力会进一步增强,此时应相应地增加食物的硬度,让宝宝多练习咀嚼,这样有利于牙齿、颌骨的正常发育。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指出,宝宝应该从6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的数量、硬度和品种。6个月宝宝应吃泥状和半固体食物,8个月宝宝可以吃“手指”食物,12个月宝宝就可以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了。而且,要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辅食喂养的次数,6~8个月每日喂辅食2~3次,9~11个月每日3~4次,12~23个月在两餐之间可增加有营养的零食,比如水果、带花生酱的饼干等,每日1~2次。
专家建议:6~8月龄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经常给宝宝吃一些有硬度的食物,比如馒头、面包干等,之后可逐渐增加硬肉水果、胡萝卜、豆类、土豆、玉米等,还可以尝试着吃一些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这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可以帮助宝宝补充丰富的能量及营养元素,又能锻炼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能力,对宝宝非常重要
篇8:特长教育的四个误区
关于特长教育的四个误区
不知何时,特长教育悄然兴起。如果你家孩子没有那么一两样特长,似乎真不好意思出来混。那么特长教育到底有没有用?给孩子进行特长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并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结合孩子自身的条件,以正确的方法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避免走入特长教育的误区。
1.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很多父母将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期望由孩子完成自己为完成的心愿,于是不管不问,自作主张替孩子选择,也不顾及孩子的特点,这完全是一厢情愿。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阻碍孩子的情商和智商。
2.将孩子的特长作为攀比的对象
许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或是学了什么特长,就不甘落后,让自己的孩子报更多的班、学更多的东西去竞争,生怕落在后面。这样导致孩子没有自由和时间,太多的压力反而影响了功课的学习。
3.期待孩子成为全方面人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想把孩子培养成各方面的全才,绘画、音乐、书法、外语……恨不得全让孩子精通。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最后既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也毁了孩子。
4.教育方法不当
孩子年龄小,缺乏足够的耐性和毅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也许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就喜欢那个了,这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可是,很多父母却在孩子学习生厌时,一味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压制孩子去坚持,这样往往事与愿违。
在现代社会,我们所谓的“特长”不应该局限在适应社会和生存的技能,而应该是帮助孩子提高能力的一种素质,必须依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来发展。以往更多的父母,端正心态,避免让孩子的特长教育走入误区。
篇9:孕妇用药的四个误区
孕妇用药的四个误区 -资料
误区一怀孕不能吃药
有的孕妇患感冒、腹泻时,自认为孕期不能吃药便拒绝吃药,实际上,病后不服药,会使小病酿成大病,反而不利于优生。孕妇病后合理用药不但对胎儿无害,而且能防止胎儿受母体疾病的影响。因恐惧药物,该服的药不服,常致使妊娠并发症和其他病症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误区二孕妇不能服西药可服中药
有些人认为孕妇生了病,即使服药,也只能服中药而不能服西药。误以为中药无副作用。其实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和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服用不当也会给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如易致腹泻的药大黄、芒硝;润肠利小便的药材木通等;大辛大热的药材肉桂、附子等,服用时也必须十分小心,剂量不能太重,
资料
误区三孕妇感冒可自治
有人误认为感冒是小病,吃点抗感冒药无关紧要。其实,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另外,抗病毒药对胎儿均有不良影响;消炎痛是孕妇禁忌的退热药;阿司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孕妇感冒如没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不宜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 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
误区四不能用抗生素
临床上发现,孕妇患感染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出现发烧时,绝大多数的胎儿发育都要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孕妇患病后,比普通人更需要及时治疗。使用恰当,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类等对孕妇、胎儿是比较安全的,副作用轻微,治疗效果好。但应提醒一下,青霉素用药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关于大脑的四个误区(共9篇)】相关文章:
后结构主义与心理治疗2023-10-16
小学生如何去克服学习上的粗心2023-09-11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八种2022-11-28
写自己毛病粗心的范文四百字2022-05-14
尝试生物学科探究性教学2023-05-03
如何规避考场作文常见误区2022-08-01
口译笔译经验翻译中英汉常见误区――否定句型中的直译误区2024-03-16
提高高考英语听力的窍门有哪些2024-02-22
高一英语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2023-05-22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