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精选8篇)由网友“八岐大蛇”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内与国际环境也已发生深刻变化。和谐社会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统筹和理顺各方面关系,维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党政干部、社会公职人员要模范遵守法律和公共道德。社会各阶层广大群众要融洽共处,互爱互助,互相鼓励,共同发展,人人都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内与国际环境也已发生深刻变化。和谐社会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中,计划经济的弊端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不完善,仍未形成有序的运作机制,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流失相当严重、就业压力巨大、社会保障不普遍,这都是十分现实的难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已有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已大大减少,就业岗位已大大增加,一些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竞争有序、诚信和谐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社会经济已发展到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现在已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是社会经济激烈变动时期。从国内看,城市化迅速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从国际看,由于工资成本提高而竞争力降低。这个时期各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经济就会顺利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社会动荡、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经济徘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统筹和理顺各方面关系,维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我们的社会经济也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近期发生世界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有可能取得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外,在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经历中,党中央积累了丰富的执政治国的经验,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的经验,积累了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与经济全球化的经验。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
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
它首先表现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富裕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富裕型社会;从收入差距较大、到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到充分就业;从仍有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到消灭贫困,共同富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其次,和谐社会表现为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劳动、知识、人才、技术和资本都是创造物资财富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用哪种生产要素参加社会生产,都是对社会的贡献,都要受到尊重,都可获得收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竞争。竞争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技术进步,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
同时,和谐社会还表现为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利益。只要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我们就能够避免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社会动荡和资源破坏,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其中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也表现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普遍发展,国民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各种学术理论百家争鸣,欣欣向荣,各种文艺形式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当前要十分重视发展教育,尤其是要保障义务教育。中央已决定到全国592个贫困县的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建议把这个范围扩大到全国农村家庭及城镇低保户,这是大得人心的政策。
此外,和谐社会还表现为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在这个社会下,市场竞争有序、市场管理严格、市场行为规范。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要意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当前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各阶层社会公众才能和谐相处,深层次矛盾才能有效缓解。
其次,要坚持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体制。要按照宪法关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以国民待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再次,要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要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普遍、低水平,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都很不充分,需要大力发展。
同时,要理顺分配关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为了避免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必须逐步缩小收入和生活差距。要在不降低高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同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这里关键是政府,扶贫帮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大扶贫力度,加大扶贫的财政投入,切实改善贫困家庭的状况。同时,要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逐渐使中等收入阶层占人口的大多数,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此外,还要加强法制教育,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社会丑恶现象,是和谐社会的毒瘤,必须坚决打击和消灭,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氛围。
最后,党政干部、社会公职人员要模范遵守法律和公共道德。从政要清廉,工作要务实,办事要认真。社会各阶层广大群众要融洽共处,互爱互助,互相鼓励,共同发展,人人都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篇2: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充分展现了党在实践上的新进步、理论上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这项事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的目标又必须是一个和谐社会。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无论在理论关系上,还是在实践联系上,其本质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理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理论上的承接和递进关系,全面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统率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
应当充分看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更加丰富、更加切实,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总体布局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由过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新布局。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上的新飞跃,也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再升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把握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准确把握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联系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联系,必须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脉络上去认识,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中去思考,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丰富实践中去把握。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的、统一的。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两者之间各有内在质的规定性,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其各自质的规定性上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本质,人是发展的动力,人是发展的目的,人是发展的标志,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和谐社会则是强调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其内在联系上讲,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把“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地保证人的发展本质和目的的实现。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不同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群众之间的和谐,都要靠人去推动和维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也要靠人去协调和实现。而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包括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手段的和谐,正是以人为本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二者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进程之中。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科学的、具体的。说是科学的,是因为它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过程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科学结论。说是具体的,是因为它们都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不仅它们的共同主体:即“人”,是具体社会的人,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而且它们的终极目标:即“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也是具体生动的社会实践,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社会实践。只有依靠所有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齐心协力地建设惠及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发展的。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我国自古就有“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中,也提出过人本主义的主张。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思想和主张没能完整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揭开了历史的序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发展致富、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法治社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贡献。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经典理论和伟大实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发展客观要求的正确选择。它必将伴随着党的科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必将伴随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和谐社会的辉煌成就而载入新的历史史册。
二、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是由人、社会、自然三个部分构成的。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总体和谐发展。
尊重人的权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万物和谐,贵在人和。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前,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最大问题是享有权利上的不和谐,特别是农村村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们之间,在享有物质、精神和社会权利上都有不和谐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农民享有的选举权、劳动就业权、户籍权、公平税赋权、安居权和健康权长期得不到与城市居民那样的平等地位,还表现在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同工同酬权、劳动保障权、教育培训权等与发达地区居民也不相平等。因此,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关键是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基本权利。包括人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社会权利,还有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以及受教育权、受救助权、受保护权,真正使人的基本权利一律平等、发展机会一律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使每一个人自觉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实现以个体和谐促进集体和谐,以人与人的和谐促进全社会总体和谐的目的。
关爱人的需要,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的核心,是要创造一种使人人都能在社会上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这种条件实质就是一种需要,它不仅包括物质的需要,也包括精神的、政治的和社会的需要。现实存在的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现象,恰恰是由于许多方面没能满足人的需要造成的。主要表现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经济高增长与社会低发展的矛盾,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影响着人的利益关系平衡;经济和社会秩序缺乏规范,影响着人的创造活力。关爱人的需要,首先,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再次,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尤其要关心人民群众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要,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的优化性、社会效率的增长性、社会地位的平等性和社会分配的公平性的高度统一。
依靠人的创造,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造就人,人也改变着环境。因此,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社会赖以寄存的自然环境,应当也能够获得双赢互利,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追求的崇高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条件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应该看到,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以人为本在自然社会中的体现应当是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去创造更加适宜于人类发展和完善的客观条件,而不是以人的意志随意改变甚至取代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应当坚决摒弃以往那种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致使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的“盲目”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把发展必须付出的自然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不仅要保障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要保障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而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人与人和谐则能“和衷共济”,人与社会和谐则能“政通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则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三、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实践运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在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策略上,无论是在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上,都要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本为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主法治求和谐。民主法治是治国理政最科学、最合理的制度,也是调整利益关系最有效、最公正的手段。加强民主建设,关键是领导者要增强民主意识,善于倾听群众意见。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智慧。哀大莫过于默言,兴大莫过于群言。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贯穿到民主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敢于让人们讲真话、讲实话,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确保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落实,保证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加强法治建设,关键是人们要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依法是一种觉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能力。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全社会要依法办事,全党和全国人民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是依法约束政府的管理行为。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知法、守法,自觉把管理实施和权力运用纳入法治的轨道。要重视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善于把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经济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用新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逐步健全法律制度。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立法意愿,充分发挥立法机关的职能作用,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党委决定和部门意愿立法的方式,切实保证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充分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公平求和谐。经济发展失衡、分配差距过大,是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关系不稳定的根本动因。以实现公平求和谐,关键是要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充分发挥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先进地区扶持落后地区、高效益行业带动低效益行业的扶持性措施,并且要从体制、政策、法规上加以明确,更好地促进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合理调整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不同成员之间的分配收入结构,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分配的公平化有机统一。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的调节功能,强化政府在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突出是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我们的财政体制经历了由吃饭财政到建设财政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又要求我们必须相应实现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实行公共财政体制,着重是要改善财政的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性工资福利、公共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性社会安全的支出。去年上海市的财政收入是1200亿,其中70%用于公共性财政支出,值得很好地借鉴。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共财政的保证次序,首先是保工资,坚持与发展相适应适度提高工资水平,这样做不仅可以拉动消费,促进再生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生产力再生产的水平,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次是抓保障。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治、生有所靠。第三是促公益。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满足人们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化的需求。第四是保安全。逐步加大公共安全领域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切实保证公共安全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诚信求和谐。和谐社会是依靠诚实、责任和信任准则有效维系的社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一些过去被人们嗤之以鼻的什么“政治无诚实可言”、“商场无诚信可循”等消极腐朽的伦理道德,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而且还受到不同程度的追捧,在社会上大有蔓延之势。例如,制售假冒伪劣、热衷尔虞我诈、能骗则骗、能拐则拐、说假话像真话一样、讲歪理像真理一样,甚至在党内一些胡乱猜疑、拨弄事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良风气也有所滋长。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社会和谐,而且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必须依靠道德和法治的双重力量,重力治理违背道德、不讲信誉的行为。诚信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共产党员之间的团结和信任,来自于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共同追求;广大群众之间的团结和信任,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共识和共同需要;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团结和信任,来自于党员对群众的无私奉献和群众对党衷心爱戴的一种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谁欺骗了党、欺骗了群众,谁最终就是自欺欺人,就要被历史所遗弃。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努力做一名诚实的人、一名真正可以信赖的人。特别是广大共产党员要在诚信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具有坚定信念、高尚人格、廉洁勤政、诚信可靠的人,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的一面旗帜。
坚持以人为本,以激发活力求和谐。政府是和谐社会的促进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维护者。以激发活力求和谐,要求政府必须全力构筑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一是构筑良好的服务环境。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首先是转变施政理念,推进政府行为由单纯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使每个政府部门都乐于用服务来体现自身职能,而不去只靠管、卡、压展示自己的权力。同时要转变职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政府与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变到构筑公平的法治环境和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上来,切实纠正由于政府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代替企业招商引资、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导致政府在经营管理上的越位和法制建设上的缺位问题。二是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耽误人才是最大的失误。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几千年来反复千万遍的深刻教训,作为创造良好人才环境的反面警示,努力做到减少这种反复,不出大的反复。“人人皆可成才”不仅要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而且要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机制,真正做到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才华、创造、成果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真正营造出那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良好环境。有了这种环境,就能使具有平凡能力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而不是使具有不平凡能力的人去做平凡的事。三是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漠视人们的创造意愿、扼杀人们的社会竞争,就会泯灭社会的活力。竞争是自然界和社会界最为普遍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必须鼓励竞争、规范竞争、保护竞争,努力塑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不同主体的平等地位,保护不同主体在竞争中的合法权益,不断激发社会每个成员、各行各业、各个社会组织的创造活力,使之都能在竞争中展现各自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稳定求和谐。稳定有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讲,既是基本特征,也是重要保证。目前由于经济发展的某些不平衡现象,导致经济社会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呈现出相对高发的态势。我们既要看到它在整个发展中的不可避免性,又要看到它给维护稳定带来的新的挑战性。因此,必须把妥善处置由于利益矛盾引发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前维护稳定的第一位任务,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要注重从源头上抓好防范和治理,核心是要积极化解利益矛盾。首先,在决策制定上,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坚持决策的公益化,避免决策的功利化,坚决反对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野蛮行为。要注意保持各项决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绝不能有那种随意否定以往工作,一切推倒重来的浮躁行为。其次,在决策实施上,一定要科学把握出台的时机,采取正确的方法步骤,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预期为群众带来的实惠,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要建立利益诉求的协调机制,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坚持把“平安创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实行综合治理,核心在综合,关键在治理。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各种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只有综合发挥不同部门的职能、综合运用不同手段的合力,标本兼治、强化治本,方能奏效。因此,各部门必须坚持齐抓共管,坚持打击与防范、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改造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发展求和谐。以统筹发展求和谐,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防止陷入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仅仅理解为GDP增长的畸型发展模式。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五个统筹”的方针,着力建设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经济自身的统筹协调。重点要解决好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两个方面的协调。促进城乡协调,必须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突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市场、体制等各种瓶颈,全面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必须加快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大落后地区产业布局的密度,努力提升落后地区的生产力,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别。二是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必须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上来,眼睛不能仅仅盯着GDP,也不能把人们的精神需求仅仅理解为建广场、搞亮化。要把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目前需要,提高人们潜在素质的重要措施,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努力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特别要重视环境保护,不仅要尽快消除那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恶劣环境,而且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三是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按照世贸组织的原则,深化内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内外贸管理一体化,促进国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内外贸易的协调发展。特别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机遇,加快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国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对外开放由东向西的梯次推进,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和发展;特别要注重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管理机制,推动各行各业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篇3: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终极诉求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终极诉求
以“十一五”规划为标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崭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和促进社会和谐,就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而言,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特征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作 者:鲁新安 Lu Xinan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技能部,广东,广州,510430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 “”(8) 分类号:B82-061 关键词: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篇4: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篇5: 什么是以人为本
答案: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阅读】
什么是以人为本? 王建武高健生刘巩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资料包括:
基础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增强,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讲过:“当人们还不能使自我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就证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人获得发展的过程。离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绝对好处,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不仅仅背离了社会演进的规律,也玷污了人性和人格的尊严。然而,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好处,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条件性。在社会发展中,凭借虚幻的理想和空洞的热情不仅仅能成正果,而且酿成苦果的教训比比皆是。这样的教训,我们每每追及以前的历史,都会感到切肤之痛。这就警示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奠定基础。那种把发展社会生产同以人为本对立起来的认识,本身就没有真正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内涵。
尺度
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以人为本务必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二是强调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务必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三是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只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获得切实保护时,人的尊严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这样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衡量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带给了起码的尺度。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来讨论以人为本,就失去了评价的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礼貌,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个性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的所有实践,从制度安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尺度。
要求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也把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就是说,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而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状况,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证明,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必须的现代化设备,也不可能自然地使这些资源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社会的和谐与人的需求的满足。社会礼貌的演进,除了外在地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外,实质上则表现为社会的和谐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那种在实践中以牺牲精神礼貌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进步,最终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教训;那种专力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结果导致欲速不达的结局,都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因此,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如果说物质生产、外在环境的改善是人的发展之“形”的话,那么,人的素质的提高,则是人的发展之“神”,“形神兼备”才能实现真正好处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无形而神无载,无神则形无帅。
保证
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务必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靠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但是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正是为了这样一种“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中,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虽历经坎坷,但目的就是一个,即改变阻碍人的平等权利的获得和人的价值实现的制度桎梏和社会条件。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也在于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约人们平等发展,影响他们聪明才智发挥的种种消极因素,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为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更为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围绕这一目的,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目的
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代替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务必把“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是从这样的好处上,社会主义以革命的方式,摒弃了资本主义使劳动与劳动成果的获得相分离的状况,并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透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到达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了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理论;进一步阐明了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出深刻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反映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深刻反映当今时代和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价值观念。如果说发展理念主要解决的是物质礼貌的问题,执政理念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礼貌的问题,价值观念主要解决的是精神礼貌的问题的话,那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的确是我们全面推进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指导思想。
篇6: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
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这一全新认识,并把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在古代贤哲描绘的和谐社会蓝图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具有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当时的经济政治基础,在“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社会里,种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
这种和谐社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渐渐向我们走来。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的利益。我们党在8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生涯中,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提出:我们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思想,而且克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把人民群众当作工具的历史局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我们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
篇7: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20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这一全新认识,并把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在古代贤哲描绘的和谐社会蓝图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具有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当时的经济政治基础,在“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社会里,种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
这种和谐社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渐渐向我们走来。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的利益。我们党在8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生涯中,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提出:我们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思想,而且克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把人民群众当作工具的历史局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我们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国家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的`有机整体。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首先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即要通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次是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属于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之间和谐的范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而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篇8: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劳动群众的历史。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等一脉相承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更加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和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摆脱并超越了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突出了人自身发展的地位,凸现了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特征。“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向依靠知识、技能和创造的集约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要摒弃重物质资源,轻人力资源;重物质产品,轻人才培养使用的观念。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国逐步转化为人才强国。
三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牢牢树立依法执政的观念。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刚性手段,而以德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柔性手段,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
四要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同时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尤其要研究探索各类事件的形成规律和化解办法。
五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妥善运用说服教育、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到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从而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精选8篇)】相关文章:
部队发展观心得体会2023-01-15
企业管理学论文2023-02-22
关爱老人公益宣传标语2023-04-05
以人为本 提升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幼儿园的论文2023-03-23
多元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管理论文2022-05-16
关爱老人标语2022-08-16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2023-01-20
浅谈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与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传播的论文2022-12-17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思想进程2023-04-04
精选的党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推荐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