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优选探讨(精选5篇)由网友“夏时@Ra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优选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优选探讨
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优选探讨
摘 要: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及制度十分关键。对现今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态势作出剖析,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水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优选方案的探讨,对于系列相关方案进行解析,以及其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做出判断。
关键词:水资源 基本国情 模式 现代化
1 前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利是最重要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和平稳定,政治和谐的有力保障。中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其特殊的国情和水资源地区分布的巨大反差,决定了中国不仅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缺水危机不断加剧。因此,水资源管理对于我国的发展尤为关键,而合理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的选择,则是重中之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优选适应经济和政治体系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是基本而首要的任务。
2 我国当前严峻的水资源形势
我国当前水资源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作为万物之源,其严峻的形势对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容乐观。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恶化三大问题日益加重。据统计,全国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如云南地区连续三年的干旱。水体污染亦十分严重,如广西,江苏,广东等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污染事件。在国际方面,中国与周边国家诸如俄罗斯、泰国、老挝等国都因水资源问题产生过矛盾争端,并将长期存在。
3 基于本国国情,水资源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未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审视水资源当前的状况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口。
(1)水资源没有完全立法,并且未出台政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监督和检查方面的规定比较笼统,系列的保护和防治措施亦不够完善,宏观调控和微观处理不能很好的结合。
(2)水资源权属管理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分工不明确,缺乏一个统筹规划的方案。
(3)对水资源的供需认识不够深刻,公众节水意识薄弱。没有结合高科技技术的利用,整个水资源管理系统比较涣散。因此,针对我国水资源的具体情况,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形成高效可行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使我国水资源处于和谐,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的状态。
4 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案的分析。
十八大中指出,过去的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明确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做到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促进循环发展,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重要元素之一,应当遵循生态文明一系列的方针,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各部门分工合作、协力管理、增强大众节水、护水意识、法律与舆论共同制约,使之形成相对成熟,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从宏观角度而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的管理和支配,相关的'立法和权限决定了水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出台准确的政策将极有效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纵向和横向应该相协调,避免出现严重分块现象,分清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的权限,明确自身的职责。中央具有最高权限,流域、省级、地方等在遵循中央权限前提下完善和细化管理方案,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调度。另外,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变化,进行适度微调,例如制定不同时期对水资源配置的方案,考究其实施的可行性。水资源的管理需要考虑到区域发展,各区域水资源情况各有不同,根据具体的实地考察对其做出合适的方案。适时因地制宜,紧跟各种因素的变化。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水资源的管理需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统一方向,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水资源的管理涉及到水利的建设,在满足公众对水的质与量的要求下,最大效益的提高水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在适应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了解经济的内在体制,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带动我国水利方面的建设,从而极大的发挥对水资源的统筹管理的作用,减轻水资源方面的巨大压力,达到经济和水资源管理的互相得益,共同发展的目的,完成双赢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牵涉到国际水域的水资源问题,若是处理不妥当,上升至政治问题,对双方国家是不利的,因此,需要协商设定系列的国际公约。
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下,政府对水资源的开发,调控进行了垄断控制,使水的调配方式严重失衡,使得市场对水资源的调控十分被动,难以实现水管理的综合目标。为了更好的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需对市场的体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引用多元化的市场投资方式,为水利建设方面提供大量的经济来源,从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水利方面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项目,对其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方式的运作,相得益彰。从而可以利用好国家的投资和进行市场运作而得到的资金去进行更高质量的管理。
合理的水资源管理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对症下药,水资源短缺的很大原因在于人们的不合理利用,利用对水价的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约束人们对水的使用。长时间的水价收费偏低及征收不全,促使人们对资源的浪费,形成一种水资源用之不竭的意识,使相关的经营单位处在亏损的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定额的管理指标体系,提高了用水的高效性;合理的定制水价的一个标准体系,完善了用水模式。另外,水价的提高确保工业化用水的节约度,作为节约水资源的杠杆,水价的提升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支点,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综上所述,科学的定制水价可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并且保障了政府、群众和有关企业的利益。
当然,水资源的有限管理体系很重要的要依托社会这个大群体,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护水意识对其行为具有牵动性。众所周知,当前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人们是具有一定的责任的。我国十几亿的人口,若提高大家对水资源的重视度及强化人们正确的节水治水的意识,树立正确用水的观念,形成和谐的发展模式,将对水资源的管理提供非常有利的契机。因此,加强对节水意识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用各种媒介方式进行专题的传播,如电视公益广告等,使大众在认识到当前水资源情况的不乐观的情况下树立合理用水,节水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水资源的管理模式除了考虑上述的种种结构,还需依靠现今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的处理系统,建立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对收集的水资源信息借用高科技进行时时监控,掌握它的变化情况,从而相应的制定合适的管理模式,并且可以做到客观而准确。其次,智能化的管理减少了误差,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对排放污染物的工厂企业进行高科技手段(如高光谱)的监控,控制其排放量,使水体质量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标准中。对已被污染的的水体进行及时的净化处理,不同种类的污染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对,实现对污染源的切除,防止更大范围水资源受污染,营造和维护良好的水环境。最后,建立完善的防洪保障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当前拥有的技术,提高防洪御洪的设备条件。
5 结语
水资源是基础性很强的自然资源,对经济资源具有战略性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水资源的正确管理模式对我国各方面诸如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制定出与时俱进,具有可持续科学发展、高效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就是首当其冲的任务。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水资源使用的现状,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合理利用各方面有利的资源,对市场有一个通透的认识,优选出合适的管理方案,适时修改,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到新型、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的转变,保障供水安全、环境安全、防洪安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原园,汪洪.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专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钟玉秀,刘洪先,姚宛艳,等.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制度建设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篇2:我国水资源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缺水而死。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一.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水污染问题
中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20,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据全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
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所遭受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从到,全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进行的饮用水监测显示,水质量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全国26个省、区的180个县市,有43.3%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近来关于水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愈来愈严重。
三.水浪费现象
我国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问题,本身我们水资源就
十分匮乏,特别是淡水资源.在生活用水方面----国际
平均水平为80l/天,而我国为150--200l/天左右;
在农业灌溉方面,灌溉定额一般为400--500立方米
/亩,而我国一般都在800-1200立方米/亩;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水浪费数据:
刷牙
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
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
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
洗衣
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约165升。
节水:洗衣机采用洗涤—脱水—注水—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可节水220升。
洗车
浪费: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
没错,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水浪费的现象,这些错误用水的方式给原本就水资源匮乏的中国添加了一份压力
四.治理水污染及水浪费现象
我国治理水污染的一些方法:
1.采取紧急而切实的行动,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渭河和黄河干流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造成渭河和黄河干流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在走只顾发展,不顾环境,或者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2.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防止水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和尚未受到明显污染的地区的水污染态势加重如果从工业化的起步时就开始注意把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西北地区就能健康发展。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争取实现工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的零增长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零排放工业污染的控制是水污染防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应提出实现废水排放量零增长的要求。国内外的实践包括西北地区一些先进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
生活中一些节水小窍门: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2.洗衣水洗拖把、扫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3.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
4.夏天给室内外地面洒水降温,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
5.自行车、小轿车清洁时,不用水冲,改用湿布擦,太脏的地方,也宜用
洗衣物过后的余水冲洗;
6冲厕所:如果您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可节水4一5kg;
7.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8.洗涤手巾、小对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开水龙头放
水冲洗;
9.洗地板:用拖把擦洗,可比用水龙头冲洗每次每户可节水
200kg以上;
10.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
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
五.总结
人类将面临着没有水的危机,没有水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万物将无法生存。很难想到这样的场景:植物都枯竭了,到处是荒漠般的景象,黄沙漫漫,整个世界没有一丝绿色,那样的贫瘠,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这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我们虽然只是普通人,但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平时生活中,做到随时关好水龙头,节约每一滴珍贵的水。我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还有许多的山区人们要到很有的地方挑水喝,这些人的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居住在城市里,天天有自来水供应,怎会了解没水时的荒苦?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生活的世界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篇3:我国未来交通管理模式
摘 要:通过了解资料得知,从我国日益增长的需要出发,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部门提出了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并且介绍了国外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为适应我国城市交通与道路建设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我国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
其中重点介绍了智能逻辑模糊控制系统在我国未来采用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我国发展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关键词:交通运输;未来交通;管理模式;智能化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
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这是交通运输大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来说,以汽车为例。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互联网技术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关系的讨论也成为持续的热点。
自动驾驶能接入更多的、更深化的互联应用,而互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会加快自动驾驶的成熟和普及。
智能化将是未来交通重要特征,未来的国内汽车市场将以拥有更多自动化功能和互联功能的高度智能化汽车为主,而小型化的车型也将大行其道,公共交通则仍然是未来交通的主体形态;而则凭借领先行业的自动驾驶技术被多数业内人士评选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佼佼者。
另外,在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可能遭遇的现实障碍的调查中,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仍是自动化技术全面推广的一道大坎,面对复杂的道路状况和和交通秩序,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下文将结合调查结果与业内人士采访逐一概述。
调查的一个问题聚焦于未来中国交通可能出现的主要形态。
调查结果显示:“汽车高度智能化”获得了最多选票数。
虽然目前汽车智能化的部分应用还不是十分完善,但其在降低能耗、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等方面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基于市场需求和汽车技术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智能化是整个汽车行业努力的方向。
另外,有的参与者认为,国内汽车消费习惯将在未来会发生变化,小型车或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形式。
目前国内消费者与美国相似,偏好高能耗的大型车,但我国实际国情与日本和欧洲比较相似,人口众多且适合居住的土地却相对有限。
未来的政策将倾向于鼓励发展体积较小、更加节能与环保的汽车,汽车消费 将如日本和欧洲一样更加偏向小型汽车。
鉴于全球电动车发展的大浪潮及电动车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加之我国政府坚定推动电动车发展的决心,有的参与者认为,未来的中国交通将以电动车为主流。
另外,有的参与者认为当前国内多数大中城市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未来的中国交通将以治理城市道路拥堵为首要目的,政府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的交通形态将以公交为主,私车为辅。
总结来说,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能。
既然智能化在未来的中国交通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那么在业内人士看来,交通智能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围绕此问题展开,自动化与信息互联是大众所需的。
智能化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已经被研究应用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有自适应巡航系统、主动避撞系统、语音控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随车转向灯系统、夜视系统、防疲劳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辅助驾驶技术等等。
其实,专业人士很早就在讨论,交通智能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动管理,依靠各种电子信息设备,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已经初具规模了。
交通运输的互联功能。
我认为汽车智能化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在汽车互联的基础上实现的,特别是近年来,“车联网”概念的推出更是被看作是汽车智能化的一项重大突破。
虽然受制于当前的技术水平,汽车互联还未完全实现,但随着未来技术进步,通过智能化交通信息平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能够高度互联,可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实现对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同时也可以缓解排放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正是基于此,也有的参与者认为智能化比传统化交通管理模式高效性,节能性等等。
交通智能化是我国交通事业管理模式的最终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道路交通分析[D].
[2]网络道路交通热门话题[D].
[3]中国道路交通未来管理模式分析[D]..
篇4:我国水资源问题探析
我国水资源问题探析
本文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现状,造成水资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若干建议:利用博弈论解决公共水资源问题;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制定水价;加强护水、节水宣传,提高人民主动爱水意识;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水。
作 者:张向前 金式容 ZHANG Xiang-qian JIN Shi-rong 作者单位:国立华侨大学工商系, 刊 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F42 关键词:水资源 问题 对策篇5: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从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看,我国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实现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分析我国水资源特点,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为指导,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新世纪的水资源战略,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索丽生 Sou Lisheng 作者单位:水利部 刊 名:学会 英文刊名:XUEHUI 年,卷(期):2001 “”(11) 分类号:F1 关键词:★ 教学反思的可行性
★ 工程造价开题报告

【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优选探讨(精选5篇)】相关文章:
建筑给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论文2022-08-0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请书2023-05-27
对某小区建筑总体规划与方案设计的探讨建筑工程论文2023-07-04
小学四年级数学《人口普查》优选教案范本2023-03-14
箔条干扰弹优化设计探析论文2023-07-27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反思2023-09-20
浅析建筑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问题的论文2024-04-18
《Healthy Eating》教学反思2022-11-16
药学院教学工作总结报告2022-04-30
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分析论文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