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时间:2022-08-03 07:42:4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共18篇)由网友“猫耳”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欢迎阅读与借鉴!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篇1: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应用伦理学既应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又应具有理论的超越性.应用伦理学应以哲学理性去补充科学理性的不足,反思现代文明的整体性走向和危机.应用伦理学既应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反思,又应对哲学伦理学本身进行批判性反思,这便是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为重振道德,应用伦理学必须为揭示终极实在、培养超越性信仰而努力.

作 者:卢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刊 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4(1) 分类号:B82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哲学理性   道德实践   信仰  

篇2:论应用伦理学的判例模式

论应用伦理学的判例模式

应用伦理学的“判例模式”可以取代日益受到质疑的“工程模式”.“判例模式”的运用是在伦理委员会这个“道德实验室”里进行的.它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在先前的与现实的'道德事件的比较权衡中来解决道德困境,作出道德决策的过程.应用伦理学的“判例模式”的确立,有助于通过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实现道德与社会需要的动态统一与均衡、创造出新的道德结构.

作 者:曹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唐都学刊 英文刊名:TANGDU JOURNAL 年,卷(期): 20(5) 分类号:B82-051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判例模式   工程模式  

篇3:双向优选论评介

双向优选论评介

双向优选论是在优选论的语用学应用研究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该理论整合了单向的言语产出优选模式及言语释义优选模式,是基于说话人与听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同时优化各自言语行为这一假设提出的,采用双向优选的'评估机制.本文对双向优选论的评介围绕该理论模式的基本假设、运作机制、理论优势及劣势展开.

作 者:闫小斌 Yan Xiaobin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 刊 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 “”(10) 分类号:HO-0 关键词:双向优选论   理论假设   运作机制  

篇4: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

作 者:甘绍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北京,100732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20(8) 分类号:N031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篇5:应用伦理学的应用

应用伦理学的应用

应用伦理学是一门历史较短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应用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出现了逐渐把理论伦理学的理论观念和原则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职业和各类人群的研究.近来,在我国出现了职业伦理、家庭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环境伦理等等,这种把运用理论伦理学的.观念和原则解决当代人类生活和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学科,称之为应用伦理学.

作 者:张宗磊  作者单位:山东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山东,淄博,100037 刊 名: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年,卷(期): 46(3) 分类号:B82-069 关键词: 

篇6: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加强及其功效性,不仅依赖于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正确定位,依赖于人们对道德的科学认识,依赖于人们对人我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的正确把握,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对道德(即“应然”)落实于实际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实有行为(即“实然”)的中介探寻,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确定道德运行的客观条件和道德作用的现实限度。

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道德认识,确定一定的道德标准,形成具体的道德规范,目的在于影响现实社会生活,实现社会关系的自身的完善化。这里所发生的关系,包括道德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有着“实然”、“适然”和“应然”三个密不可分的环节,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考虑的三个方面。

所谓“实然”,在这里指的是实际存在着的行为,或行为的现有和实有,即休谟所说的“是”。一般来说,“是”包括两个层次上的东西:一是本质层次上的,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是现象层次上的,即通过感性认识可以直接感受和把握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及其方面。“实然”或者“是”的本身在其性质上是纯粹客观的。这种“实然”或者“是”具体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人们的需要所驱动的世俗的(即实际的)社会生活及人们的行为(包括社会群体的`行为和个人的行为)。这种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虽然都是人的生活和行为,其中必定具有道德的性质,但是从理论抽象的角度看,它并不就是道德行为,或者并不就是蕴涵善恶性质的人的生活和行为,而是人们在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社会历史活动。传统伦理学(指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外的所有其他伦理学)之所以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认识到“实然”或者“是”的客观性质,并将人的行为简单地化为道德意识的产物,成为一种纯主观性的东西。

“应然”即“应该”或者“应当”。它并不等同于休谟所说的“应当”,并非广义价值论上的一个范畴,而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反映,但是,它并不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现实社会生活的价值认识、道德把握,既具有现实性、客观性,又具有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性、理想性。它既包括实际生活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又包括道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目标等等。

“适然”与“实然”、“应然”并非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有着确定内涵的范畴,而且主要是一个方法和功能的概念。“适然”之“适”可释为“适合”、“适宜”。“适然”居于“实然”与“应然”之间,是两者的中介,因此,它承担着两种职能:一方面要适合“实然”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应然”的要求。它要力求把“突然”与“应然”结合起来、一致起来。这就是说,它是连接“突然”与“应然”的桥梁。

在传统伦理学中,“适然”这座连结“实然”与“应然”的桥梁虽然被承认其存在,但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实然”,所以“适然”形同虚设,成为多余的东西。因为在这里,“应然”如同康德的“绝对命令”、宋明理学的“不可逆哉”的“天理”,有其绝对性:一是表现为“应当”的纯洁性。这种纯洁性指的是“应当”排除了一切功利的、物质的、世俗的考虑,只能是纯粹的道德要求,它要求每一个道德主体都“存天理,灭人欲”,以便使道德主体在内心自觉地适应“应然”的要求;二是表现为“应当”的不可违背性。它视其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每一个道德主体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循的“天理”,是他们发自内心或出于本性的、绝对自律的义务;三是表现为“应当”的普适性、无条件性。“应当”被看作是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的永恒性的东西。“应然”的这种绝对性,使道德主体毋需去考虑道德是否符合、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主体的任务只在于按“应当”或“应然”办事。正因为如此,传统伦理学就用不着去探讨关涉现实条件和情境的“适然”问

[1] [2] [3] [4] [5]

篇7:管理伦理学论纲

管理伦理学论纲

管理伦理学研究的.是发生在一切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伦理制度、管理伦理观念、管理伦理思维和管理伦理方法.它要求管理必须具有平等、公正、人道主义和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理念,应当采取伦理化的激励方法、“人本管理”的方法和“社会合作”管理方法等.

作 者:杨琳  作者单位:丽水中学,浙江丽水,323000 刊 名: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6) 分类号:B82-059 关键词:管理   管理伦理学   伦理观念  

篇8:论科学伦理学的研究纲领及其应用论文

论科学伦理学的研究纲领及其应用论文

一、科学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 与传统伦理学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是科学技术涉及伦理道德问题,也不过是科技工作者个人的职业道德问题,但是这种职业道德却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当遵循的,它并非科技工作者所独有,因而也不能称之为“科技伦理”,不能把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当作科技伦理问题。

我们认为,虽然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但是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因此,科学伦理研究的议题中自然应该包含科学家的职业道德问题,科学家的伦理责任是科学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原本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一旦科学技术的发展背离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它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如世界科学大会通过的《科学与科学知识的应用宣言》所承诺的,科学要对人类的未来负责,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要扎根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如韩启德所说: “科学研究活动是人类对真理不懈追求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形成一定的关系(科研生产关系)、一定的社会建制(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构成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观和追求取向的科学共同体。为了确保科学共同体正常有效地运行,客观上需要科技工作者遵循一定的规则,其中,科学道德规范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道德规范是人类一般道德规范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对真理负责、对同行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

实际上,关于传统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之间的区别,德国哲学家奥特弗利德·赫费在《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一书中作过较为系统而有创意的分析。他指出: 科学伦理学所指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环境三位一体的伦理学,是一个多学科的行为。

科学伦理学的怀疑论至少出现了两个变体。一个变体借助于科学实用主义的论证使道德中立化,另一个变体即社会理论的和系统论的变体,科学与道德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们常问的问题是: 以道德的眼光审视科学是合理的吗?因为,在科学伦理的怀疑论者看来,以道德眼光看待科学,因而控诉科学,根本就是不恰当的。与科学伦理学的怀疑论相抗争导致了关于现代性工程的争论。科学本质上只是在现代才服从于道德上的可错性,而在现代早期人们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无论原子研究还是基因研究都以实例表明: 科研越现代化,就越深入地进到物质的基石之中,越深入地渗透到生命的基因中,就越严重地出现道德的可错性。” 从科学内部来说,科学是自足的,在此范围内它涉及单纯的客观性,并保持独立性。

二、作为实践哲学的科学伦理学的研究纲领

从科学实践的角度看,解决当代科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需要一个基本的伦理决策模式,这种模式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程序和方法的统一体。为此,我们可以借用美国行政伦理学家特里·L. 库珀在其《行政伦理学: 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一书中阐述的伦理决策模式。按照特里·L. 库珀的解释,这个基本的伦理决策模式,大体的`过程是: 首先,描述任务,超越个人情感的影响去描述事实真相。其次,从伦理学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界定相关的伦理问题。再次,考虑采用各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伦理学的方法,即采取发散性思维或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多地设想各种有关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功利主义、美德伦理学、康德义务论、自由主义伦理学、道德多元论、道德相对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这些方法都是解决该伦理问题的若干个解,但是,哪些是最佳解还需要对方法进行评估或评价。又次,设想各种可能的后果,其中包括不采取任何对策的后果以及采取各种解决方法的各种不同的可能后果,同时比较各种后果的“损益值”(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在这一阶段,拥有丰富的道德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技能,这是一种用现时现实的演员、可信的剧本和清晰的画像生产“脑子里的电影”的能力; 最后,在各种可能后果比较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各种不同的因素,遵循美学的审美逻辑,确定某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作出具体的伦理决策,并对之进行伦理学辩护。

三、科学伦理学研究纲领的“应用”

据英国《自然》网站 年4 月22 日消息,中山大学的科研人员修改了人类胚胎的基因,属世界首次,相关成果已经在学术杂志《蛋白质与细胞》上发表。此举在学术界引发了伦理争议。在中山大学副教授、基因功能研究员黄军就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利用CRISPR - Cas9 技术,试图修改人类胚胎中可能导致β 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黄军就的团队用了86 个废弃胚胎做实验,并发现,DNA 编辑只在其中28 个胚胎中成功,也就是成功率大约30%。实验结果说明,从基因编辑到基因疗法技术,中间有明显的障碍,在达成任何临床应用之前,仍有许多问题要研究清楚。黄军就说,希望和全世界分享研究数据。他还表示,有关研究论文曾被《自然》和《科学》拒之门外,道德争议就是原因之一。所谓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DNA 核苷酸序列进行删除和插入等操作,换句话说,基因编辑技术使得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改写DNA 这本由脱氧核苷酸而写成的生命之书。长期以来,对DNA 的编辑只能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同源重组等方式来进行。然而这些方法要么编辑位置随机,要么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方便而精确地对DNA 和核苷酸序列进行编辑,是科研工作者们长期以来的梦想。CRISPR - Cas9 系统的诞生和成熟标志着这一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年4 月15 日,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Broad 研究所宣布,美国专利局批准了由他们所申请的基于CRISPR - Cas9 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专利。这是目前世界第一例获得专利保护的基于CRISPR - Cas9 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

美国《科学》杂志将基因编辑技术评选为2015 年度热门性的技术突破。这项技术过去两次入选《科学》年度十大突破,2015 年“晋升”到头号突破。黄军就因在“基因编辑”方面的研究同时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黄军就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发了严重的道德争议。科学家警告说,改变人类精子、卵子或胚胎的DNA 可能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未知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修改将会遗传给后代。他们认为,这类所谓的生殖细胞系基因工程不同于改变非生殖细胞以修正患病基因的技术。文章在线发表后第四天,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自然》杂志的新闻组以《中国科学家遗传改造人类胚胎》为题深入报道了此篇文章的发表及其意义。此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独立报》《连线》《科学》杂志等都撰文关注此事。这场讨论,虽然没有20 世纪90 年代科学大战的热闹,却也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涟漪。由于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人类胚胎基因组编辑技术态度不一,支持者认为,修改人类胚胎基因能够在婴儿出生之前就清除致命疾病,因而拥有广阔的未来。反对者则表示,修改后的基因可以遗传,将来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科学》杂志发文表示,反对人胚胎基因组编辑的临床应用。鼓励CRISPR - Cas9 在基础领域内的研究,探讨其在模式生物中的编辑特异性,评估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而《自然》杂志发表评论,坚决反对人胚胎的基因组编辑。我个人倾向于《科学》杂志的观点,因为这个观点是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也是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发展目标的。

篇9:论伦理学的性质-兼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论伦理学的性质-兼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本文针对现行伦理学把伦理学理解为关于道德的学问的片面性和忽视应用伦理学研究的缺陷,正面阐述作者对伦理学的性质以及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的看法。作者认为作为哲学分支之一的伦理学既是人生哲学,也是价值哲学,又是幸福哲学。伦理学的意义在于,它能促进个人反思和规划人生并为之指示路向和提供原则,从理论上为社会确立终极价值目标和构建价值体系,为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提供理论观念、一般原则和活动规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反思、批判、构建有机统一的思辨方法。作者主张把运用理论伦理学的'观念和原则解决当代人类生活和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应用伦理学研究划分为领域伦理学研究、职业伦理学研究、人群伦理学研究,认为它们构成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领域。

作 者:江畅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道德与文明  PKU CSSCI英文刊名: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伦理学的性质   伦理学的意义   伦理学的方法   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篇10: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伦理研究必须从存在出发,从人出发。人的宇宙地位和尊严根源于存在,具体而言,根源于人与其他类存在相比较而具有的价值论高度。人的这种地位和尊严又是人依靠其实践本质来获取并得以维持的。伦理学的实践品格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具有根本的一致性。伦理学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作为人我们应当做什么”,其中的“什么”,如N・哈特曼而言,是一个未出场的、先验的价值领域。这是伦理实践(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实践)具有真正创造性、创新性的深刻原因。只有弄清楚这个领域,即弄清楚“对于人什么是有价值的”这一伦理学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才能解决“作为人我们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并最终解决“做人”的问题,人才能走向圆满。

一、存在、人与我

人即存在。存在乃整体、大全、无,随着存在的分裂和聚合而涌现出的类存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直接分有大全。这种分有一方面决定了它们都是存在,是类存在。人也如此,是一种类存在。这就是人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这种分有又使它们处于“无根”状态、残缺状态。归依大全成为类存在的根性。然而,与自然万物接受大全引领,依靠生长、灭亡等手段归依大全而且永远难以达至大全不同,人主要依靠创造走向大全。人不仅能接受大全的引领,而且还能引领大全;不仅能达至大全,而且能丰富、塑造大全。这首先表现在人能创造、丰富自身。这就是人的伦理意义、价值意义。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即由此决定。因此,在本体论上,人与自然万物同质、同级、同在。在价值论上,表面上看,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在于,人是与自然万物相较有所不同的一个特殊的类,正如自然万物与人相较也是一些各不相同的类一样,人的使命就在于保持其作为类的特殊性,即保持其作为类的存在;深层次看,人具有新质,比自然万物高级,甚至高于存在,因为人是一种应当之物,能超越存在。在此意义上,人是万物之精华,包容万物;是存在之镜,包容存在。人与存在同在,没有人,存在就不再存在,不再完满。人即存在。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柏拉图将善的理念置于众多理念的顶端。

人的伦理性存在具有根本意义。人可以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人可以充当政治性存在、经济性存在、文化性存在、教育性存在,但这些存在无不以人的伦理性存在为支撑。事实上,如果人没有完成向伦理性存在的转变,人就不会拥有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尊严。如果没有婚姻伦理,人在宇宙中的繁衍续存都成问题。因此,人、人之伦理性存在理应成为价值伦理学关注的焦点。

“我”是人的一个类存在。如果说归依存在是人的根性,那么,归依人则是“我”的根性。一方面,根源于人使“我”承继了人的宇宙地位与尊严,这是与生俱来的,但却未必伴“我”终生。在这一点上,众多的“我”是同质、同级、等高的。另一方面,“我”的'出生即“我”与人的分离,从此“我”开始了向人的归依和跋涉。“我”的一生即走向人、走向圆满的一生,这是由“我”的类存在决定的。途中“我”可能被取消人的资格,可能一不小心自动离队,还可能凭借创造力量达成人,甚至超越人、丰富人、完善人。这是因为,人是应当之物,“我”也是应当之物,我有机会成为人的领路者。换言之,人在存在的意义上有绝对的自由。在这一点上众多的“我”因为伦理创造力的强弱和伦理成就的大小而显示出价值论上的高低。

如同人对存在的分有是残缺不全的,“我”对人的分有也是残缺不全的。人的残缺性使其在宇宙中具有充分的施展空间,有绝对的自由,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宇宙使命。这是人之形而上学涌动的根源。“我”的残缺性使“我”在价值王国、在如何做人上具有充分施展空间,有绝对的自由,同时也具有巨大的人的使命。这是人之伦理涌动的根源。

“我”生活于“我”的残缺性中。由于“我”的残缺性源于“我”的存

[1] [2] [3] [4] [5]

篇11: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关联性

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关联性

经济伦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将经济学和伦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而且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对经济伦理学进行分析,以解释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相互联系.

作 者:万莉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上海,83 刊 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年,卷(期): “”(1) 分类号:B82 关键词:经济伦理学   义利观   道德  

篇12:论发展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论发展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发展伦理学不同于从前传统人道主义伦理学.传统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建立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主体性哲学为基础,从根本上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了“主体疯狂”和“对物的遗忘”.发展伦理学把“整体自然界”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存在论前提,并把“天道”作为统摄“人道”和“物道”的最高伦理法则,从而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

作 者:刘福森 LIU Fu-sen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5) 分类号:B82-05 关键词:发展伦理学   传统人道主义伦理学   天道   人道   物道  

篇13:应用伦理学研究热点扫描

应用伦理学研究热点扫描

现代伦理观视野不断扩大的一个理论结果就是应用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认为,“应用伦理学”是一门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伦理道德在人类各个实践领域里应用的科学.它不是现成的`伦理学原理的简单延伸和推演,而是对存在于人类社会广泛的实践活动领域里、对各门科学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理论思考,具有新的对象、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它是从最新的科学研究实践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如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等.

作 者:陈颖健  作者单位: 刊 名:国外科技动态 英文刊名:RECEN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 TECHNOLOGY ABROAD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4:应用伦理学的哲学背景

应用伦理学的哲学背景

应用伦理是伦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以对话与共识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伦理冲突.它体现出从未来到现在的时间之矢,带有平面化、结构性与历史性相结合,以及突出目的论色彩为本质特征.因此,它是一种新的价值生产方式的体现,即在神圣性、超越性之后产生的凸显性.这种价值生产类似于围棋规则与棋势的形成,平权的棋子相互运作凸显出契合当下状态的'价值.探索中国现阶段实施应用伦理学的条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作 者:季国清 刘啸霆  作者单位:季国清(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刘啸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8) 分类号:N031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平面化   凸显性  

篇15: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问题

一、生命伦理

1、 克隆,基因工程、试管婴儿,借子宫怀孕、流产,生命何时形成

2、 第一文库网安乐死,死亡的确定、自杀问题,吸毒

3、 医药资源的分配,医疗事故的赔偿,医疗政策,医疗福利,医生的职业道德,器官移植,行为控制等

二、 经济伦理

1、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经济学的意义,价值判断与规范经济学问题,经济学者与道德的关系,经济学者的定位。

2、 市场经济本身的道德意义(与其他经济体制比较),自然或扩展秩序问题、对资本主义的'赞成与反对、国家与个人的作用范围、产权、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新左派、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制度创新

3、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基础?是否有必要?对不同主体(个人、厂商企业、政治制度)的要求,目的与手段的划分,规则与价值,挣线与花钱,企业伦理、厂商的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和雇员的责任、诚信、忠诚的问题、打假,三角债等等。

4、 分配正义问题:下岗、就业、房改,关怀底层民众问题,权钱交易,寻租、国有资产流失,贫富悬殊,机会平等问题,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岐视与偏爱等等。

5、 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正义问题,世界贫困等。

三、 政治伦理

1、 人的伦理:政治手段问题,

2、 政治制度的伦理:民主问题,国家作用,政府,权力制衡、政治秩序、基层民主、选举、权威、强制

3、 权利,人权,言论与思想自由,隐私权,色情文化、宗教信仰、原教旨主义、宽容问题,自由主义

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宪政问题,法治与本土化

5、 犯罪与惩罚,司法独立与公正,公检法经商、执法困难问题,律师及法官素质,死刑

6、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战争与和平,说

7、 对中国历史的解释,尤对近代史

四、环境伦理

1、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

2、 人口问题、人口理论

3、 对动物的态度

4、 对整个自然的态度,地球的命运,资源保护、生态伦理

5、 对后代的义务、可持续增长和零值增长

五、其他应用伦理学问题

1、性、爱滋病、

2、家庭、友谊、私人联系、爱情、男女平等、女权主义、婚姻法、第三者、离婚、独身

3、 职业道德、特殊行业(特权行业的不正之风)。

4、民族关系问题

5、地区差别:如内地与沿海、政策倾斜,地方保护主义

6、科技伦理:对科技的态度,计算机伦理、网上伦理 ……

篇16:科学技术的伦理学反思

科学技术的伦理学反思

科学的危机是近代科学与人文分裂的`产物.今天人类面临的科学技术伦理问题,其症结不在于科学本身,而在于人类自身.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角度,反思科学技术,使科学找回失落的人.

作 者:吴刚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 “”(12) 分类号:B82-05 关键词:科学   价值   评价  

篇17:双向反思与殊途同归论主流艺术和消费文化

摘要: 社会变革导致艺术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发生变化,一方面,体制中的主流艺术和职业化的方向开始游离于民众的需要;另一方面,大众消费文化可能导致艺术的商品化和世俗化。

艺术家的社会角色被异化,艺术在变异。究竟是现存的主流艺术有缺欠,还是消费文化的走向需要质疑?对各种社会需求是顺从、迎合,还是无视、对立?抑或调理性的满足?这需要双向的反思和沟通,以求在终极目标上殊途同归。

关键词:主流艺术与消费文化;角色定位与功利诱导;不同的优势和弊端

一、艺术的社会角色在分化

艺术的萌芽来自人类的需要,来自民间自娱自乐,艺术本是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之一。人类早期并没有什么艺术家,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艺术职业。职业化至少带来两种变化:一方面,可以使技艺和研究更加精专,从此有了专业化的追求,也逐步建立起艺术的行规尽管行规也在随时代变化;另一方面,也因此有了职业生存和社会尊重的需要,产生了艺术圈子和社会团体。换句话说,艺术家从此开始着意扮演社会角色,并且有了内部的结盟和社会竞争,艺术问题开始变得复杂了。

试想,此时的艺术行为还能像原生艺术那样单纯吗?价值或名望还可能只属于艺术吗?任何社会角色都会根据生存和功利的需要而变化,政治家是如此,艺术家也是如此,不为实利驱动的只是少数。历史上的宫廷画和宗教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演变中都有职业与功利的影响,现实中也随处可见被社会异化的痕迹。

在政治对文艺绝对控制的年代,对艺术最有影响的异化力量是政治功利。过去,“文艺战线、文艺战士”曾以它十足的火药味表明其特定的政治功能,风靡一时的政治化形象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时过境迁,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取而代之,逐渐上升为重要的社会异化力量。如今,功利的目标更为多样,出现了种.种戏剧性变化,艺术打出的旗号更是五花八门。

在艺术活动的背后不难发现功利的身影在闪动,无论推举艺术为高雅脱俗之物,还是俯身于民众的喜闻乐见,都有社会功利的影响。夹在政治和经济这两种强势社会影响之间,艺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有时依附时政去邀宠,有时转化为浓妆、媚眼以示爱,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性质,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完全相同,所谓的艺术追求已经服从了适者生存的法则。

对此,马克思关于社会异化的理论得到进一步证实,法兰克福学派对艺术的社会学分析更能说明问题。他们揭示了社会对人的异化、对艺术的异化现象,其中,艺术家的社会角色所追求的功利目标影响极大。现在的艺术理论对这些社会功利讳莫如深,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高调一直令人疑虑,这正是本文要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分析艺术的原因所在。

如今的社会变革已经使艺术体制的一统天下开始分化。

一种是在原有社会基础上的艺术体系,它在文艺界占有主流地位,具有职业化和半官方性质。它表现在有组织的美术展览和评选上,体现在社会承认的“正统途径”上,表现在学院派的教育体系中,如此等等。另一种是并不依附现有艺术体制的大众消费文化。它同经济的联系多于对体制的依赖,它不愿接受体制的约束,不大遵从现有的艺术规范和价值观,社会需求和利益驱动使它走向大众,走向消费领域。当然,在这里只能是大致区分,二者之间很难有“在朝”和“在野”的截然分界,由于他们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在接受不同的功利驱动,其艺术行为对社会的利、弊、损、益值得特别关注。

为什么大众消费文化能够迅速发展?为什么大众对专业化的主流艺术反应冷淡?为什么社会对主流艺术扶植有加,却加而不强(就社会影响而言)?我们需要了解大众消费文化的成因,也需要了解主流艺术自身的缺欠,对其中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因素需要重新辨析,其目的是为了探讨有益社会的价值取向。

篇18:双向反思与殊途同归论主流艺术和消费文化

三、主流艺术在体制内的问题

相比之下,由体制供养的艺术家本可以更多地研究艺术规律,更容易归复以人为本的艺术价值观,更能有益于社会,然而现实并非完全如此。

如今文艺政策并没有以狭隘的政治目的限制艺术,主流艺术也在多元发展。有的在追逐新的艺术流派、风格,有的固守在僵化的老套路上,有的在苦练技法和功力,有的偏重写实或抽象。理论家在闭门谈论着符号、解构、后现代,或是禅宗和道法。在社会体制的庇护和包容下,部分艺术家已经出现疏离社会与民众,远离生活感受的倾向。职业化的艺术追求虽然在业内很热闹,却更像是象牙塔中的幻境。当艺术高雅到大家都说不清时,洋教条或老八股就再次显露出浮华加贫乏。

无视民众的喜闻乐见,就只能在圈内的展厅和刊物中露面,难以对大众产生影响。民众对这类艺术并不关心,隔膜感日见其深,这使得主流艺术的社会影响十分有限。

艺术本是生活的伴随物,它与真性情有关,与技艺有关。职业化的闭门造车有可能缺失真情实感,技艺成为专业圈子内的把玩之物。长期在“业内”生成的行情、行规也令人担忧。由于技法或形式追求日益脱离生活感受,一些莫名其妙的“专业功力”令人费解,不被民众欣赏的原因未必就是曲高和寡。

还有一种以观念创新为前导、以新主义为招牌的艺术,它忽略视觉艺术的直观效应,远离与生活感受的联系,缺少情感与心灵上的历练,无视受众心理反应,把简陋的视觉效果和虚玄的观念结合在一起,艺术成了蓄意晦涩的炫耀之物。这种神化、神秘化的做法并不能拔高艺术,相反,观念加主义的文字游戏已经令人生厌。正如汤因比所指出的那样:“这些艺术家从不力图把他们艺术的原材料加工制作成可传授的形式,或者他们至多满足于和自己小圈子的人分享它,这是真正的反沟通主义。至少他的一些表现总是任性的、刚愎自用的以及蓄意朦胧的。……艺术倘若成为某种像法律那样的博学专家的所有物的话,那将不是一件好事。”[2]14-15如何形成健康的主流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重要。然而,如果把程式化的套路代替普遍规律,把臆断的观念作为通用知识,这种狭隘的、规范化的学院教育可能会培养出“文化的呆子”。问题仍然出在缺乏对自然与生活的真切体验上。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不符合人性特点,游离在生活之外的专业追求,必然与社会要求格格不入。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标榜,既不能有益于社会,也当不成精神贵族。

在我国有一支庞大的艺术专业队伍,多数受到体制的供养,这本来是难得的优势。然而在体制内恰恰正在失去活力,社会的变革已经提出许多新问题。虽然我们无力改变社会机制和评价体系,但起码要有正确的导向和价值观,可以寻求理想的选择。

四、重新思考艺术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主流艺术和大众消费文化只是相对划分,难以有绝对的分界线,但是,在面向社会需求、融入生活、寻求理解和沟通,还是故步自封、自产自销、自我陶醉在体制的庇护中,却是两种明显不同的走向。

大众消费文化要自谋生路,在面向生活的过程中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却面临着商业化的扭曲;主流艺术保持着“正规军”的优势,却在自我陶醉中渐失活力,正视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取长补短的基本共识。

艺术附属于人与生活,生活不但比艺术重要,而且是艺术唯一可靠的来源。脱离生活来空谈艺术价值观,就像空穴来风一样无着无落。艺术如果远离民众,远离人性,远离良性的视觉感受,无论是在专业上的修行悟道,还是在理论上的高深莫测,都可能沦为“狭隘的职业癖好”,难以有良性的社会影响可言。

大众消费文化满足非理性的感情,满足心理欲求,接近世俗需要,因此也更接近艺术本身的性质。它没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雅面孔,看上去就像“邻家女孩”一样具有亲和力。把世俗生活感受加工之后回馈民众,这是艺术重返生活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贴近生活不等于媚俗,提高艺术品位也不一定要与大众对立。所谓审美距离不应该影响沟通和共享,艺术的隔膜感是人为造成的。有趣的是,这种隔膜感反而使一些人找到了专家的感觉,仿佛是象牙塔内的特殊修行者。汤因比曾尖锐地指出:“当艺术家仅仅为自己小圈子的好友工作时,他们鄙视公众。反过来,公众则通过忽视这些艺术家的存在对之进行报复。由此造成的真空被走江湖的庸医一样的冒牌艺术家做了填充。这既无益于公众也无益于艺术家。”[2]15当我们看到某种高雅艺术自闭在狭隘的圈内,而劣质艺术又流行于世时,更感到此话的深刻性。

对待人的欲望有两种态度或方法:一种是升华、平衡和转移,另一种是放纵、激发和宣泄。正视人欲不等于纵欲,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艺术作品满足感官的需要,是在一种高度升华的方式下进行的。艺术具有一种净化制怒、感性认知的功能,应该成为美的和真的替代物。贴近生活不等于抹杀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如果没有精湛的艺术形式,也就无所谓艺术作品。艺术对精神的满足、调理、化解和升华作用,可以多途径、多层次地有益于社会,社会文明要求我们具有把握社会平衡与心理平衡的智慧。

认识主流艺术与大众消费文化中的利与弊,可望寻求到理想的艺术方向。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在感官和心灵之间、在放纵与制约之间、在个性和社会性之间、在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之间,这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需要在二者之间通融与调节,艺术可以在相消相长中取长补短、多元发展,站在一端来反对另一端的态度不足取。物极必反,迷途知返,二者可以在有利于社会文明、有利于人性、有益于生活的目标上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9-147.

[2]汤因比.艺术的未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功能

对于建构主义纲领评析论文

探究式教学实践与初探

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共同点论文

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

浅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双语教学探讨教育论文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与语言教学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民间艺术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分析论文

商法新编论文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共18篇)】相关文章: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秘书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2023-04-25

Web2.0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改进论文2023-05-15

地理教学研究生论文题目2022-05-07

酒店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023-08-25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心得体会2023-08-08

对现代科技的伦理预见和伦理评价2023-05-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学论文2022-04-30

学与教的心理学特征有哪些2023-07-17

商法论文2022-05-0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教学系统论文2022-07-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