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

时间:2023-09-28 08:03:5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精选4篇)由网友“jadevi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

篇1: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过大年”

点评: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外的新奇商品,时髦的年货是半导体收音机,还有磁带录音机。那个年代年饭能凑齐12道菜了,孩子为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讨红包而兴奋不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看着春晚过大年”

点评:当时流行的“三件套”是缝纫机、洗衣机和彩电,拥有任意一件都足够去显摆。人们住进了单元房,逢年过节开始贴春联。票证开始淡出市场,平时想吃的东西市场上都能买到,于是过年反倒不知道吃什么了。在娱乐活动方面,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似乎因此也形成了节前“抢购”彩电的热闹景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出家门过大年”

点评:这一年代的社会变迁巨大,首先,较之传统的“宅”过年,开始有人选择出门旅游;其次,年饭中鸡鸭鱼肉已然成为配角,往往没人动筷子,反而是一些清淡果蔬最先被“清盘”;最后,开始有了“春运”一词,那个年代的绿皮车和赶在节前返乡的打工仔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道特有风景。

――21世纪前――“鼠标一点过大年”

点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购走入了大众视野。年轻人不再进商场排队买年货,选择轻点鼠标的方式。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开始注重年夜饭是否讲究健康养生,是否进行了营养搭配。过年的乐趣除了一家人凑在一桌打牌聊天,还有不少大妈选择在户外来上一场集体舞,广场舞已悄然出现。

如何看待变化中的春节习俗

春节将至,“年味是否越来越淡”势必又将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年味该从何处寻找,究竟什么样的春节才算中国节、中国年,哪些年俗已经消失,哪些新的时尚能够最终进入民俗的历史......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如何看待变化中的春节习俗。

一、经久不变的元素是“回家”

经久不变的元素,也许只剩下一个了。这就是回家。尤其对游子而言,是离家那一刻就开始的行动。年近,情可切;年终,则必归。这才有了“春运”,无比壮观的东方年文化。无论建多少高速,无论这高速是铁路还是公路,在归家的民族性要求面前,其承载力,永远捉襟见肘。无论游子花在归途上的时间,怎样远远大于“在家”的时光,值,绝对值得!回家过年的赤子之心,在空间与时间上,为了团聚的目标,永远不计代价、从来无怨无悔!“三十儿”就是年度亲情登顶的时刻。

二、春晚是升级版的“庙会”

有一种年元素,现在已经变得几乎没“模样儿”了,那就是“庙会”。以家庭为单位逛庙会,是过中国年的传统活动。如今,逛的人少了,逛的时间变了,互动的内容变了。最大的变化在于,不必从庙会中满足物欲了。从非实体角度思考,现代中国年的庙会,则变得规模更大甚至盛况空前。当下中国,以国为单位,办的“庙会”,并且办得升腾于精神层面了,这就是春晚!春晚,就是现代中国庙堂与民间联手办“ party庙会”。

三、民族凝聚力是变的底线

“礼仪之道”的文化土壤,托举着“君子之道”。后者是塑造个体的存在规范,余秋雨谓之“人格模式”,也就是个体化的“礼仪之道”。我们讨论年文化,也是讲个人素养: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更体现于过年的举动上。今日中国,人人都过年,但过年过得有文化者,寥寥无几。人类进化导致年的味道在变:时间上,分割出那么些法定节日;群体上,以年龄为半径,划分出 N种过年群体。但“礼仪之道”规范的年文化,一直未溢出民族凝聚力的渠道,这是传统习俗变与不变的底线。

四、年俗的改变不能强制

年俗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怎么过节过年,最终还是要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由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要来决定,决不能强制命令。以前一提到过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儿晚上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天空一闪一闪的五颜六色的烟花。但是,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开始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了。虽然过年还是要追求热烈喜庆的气氛,但是放鞭炮这种习俗可以有替代的方式,录制一些音像效果作为生活的陪衬,有声有响有光有花却没有污染,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之大小,色彩之明暗,何乐不为?

篇2:我国春节习俗

我国春节习俗 -节日

最早的“年”字《谷梁传宣公》元年记载:“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在两汉以前,“年”意为五谷丰收,这是“年”的来历和原意。最早的除夕除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便流传下来。《尔雅》一书说春节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最早的春联春联

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旧时每逢过年,人们用桃木板刻上传说中镇妖降鬼大神 “神荼”、“郁垒”的名字,挂于门旁,用以压邪,谓之桃符,故后以桃符作为春联的别称。最早的红纸对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在除夕下旨:“公卿土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从此,春联代替桃符,又因古代传说春节出来伤人的猛兽“年” 惧怕红色,故采用红纸写春联。最早贴的“福”字民间贴“福”字,传说最早始于姜太公。据说姜太公封神时,“穷神”对他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老百姓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贴“福”字,以驱“穷神”。最早贴的倒“福”始于慈禧。每至年关,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亲王福晋把赐给的“福”字贴倒了,犯有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福到了。”后被传到民间,“福”也就倒贴起来。最早的年画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代就已出现。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已有门神贴‘神荼’、‘ 郁垒’神像。”到了宋代,演变为板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寮版的“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俗称《四美图》。最早的压岁钱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早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日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了让嫔妃们玩得痛快,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王建《宫词》中“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即咏此事,后来此俗便开始传于民间。最早的爆竹春节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已有多年的历史。据《荆楚岁时记》所载: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躁恶鬼。”又云:“今正腊月门前做烟火……逐疫。”当时没有火药、纸张,古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最早的花灯花灯起源于汉代,到了辽代遍及民间。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到了现代放灯赏月习俗有盛无衰,更是锦上添花

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次习俗便流传下来。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战国时每逢过年,人们用桃木板刻上传说中镇妖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以压邪,谓之桃符,故后以桃符作为春联的别称。

最早的红纸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在除夕下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从此代替桃符。又因古代传说春节出来伤人的猛兽“年”惧怕红色,故采用红纸写春联。

最早的贴“福”: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从此,老百姓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贴“福”字,以驱穷神。

最早的年画: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

最早的爆竹:春节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因当时没有火药、纸张,古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最早的压岁钱: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妃们在春日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了让妃们玩的痛快,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后来便流传于民间。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朱仙镇木板年画 对脸门神 马上鞭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节日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篇3:民俗学春节习俗变迁的认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过去的春节包含着一系列民俗,尽管千年流变,许多民俗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改变,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仍是人们对家人团聚、阖家幸福的祈盼。

千年过节习俗变身腊八粥、小年祭灶神、备年货、除夕年夜饭、正月拜大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春节成为包含众多民俗的文化大节。

按照湖北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腌鱼腌肉腌腊肠,为新年到来储备一个丰盈的“食品库”。为此,家庭主妇们常常要准备一个多月。

回忆十几年前过春节,家住南湖花园的顾奶奶说:“那叫一个累。”她要提前采购大量的年货,备齐肉食、蔬菜,炸油饼、丸子等熟食。到了过年时,她更得围着锅台转,忙着为家人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顾奶奶说,忙完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从初一开始,就要到亲戚家拜年,吃吃喝喝,做饭做得人累,吃得人也累。

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已经让这些传统的仪式慢慢被淡忘,腊八、小年很多人都不过了,最重要的年夜饭,人们也更乐意交给酒楼去做。最近几年,顾奶奶不再为备年货发愁,超市里各种吃食应有尽有,随买随吃,特别新鲜。连着几年,顾奶奶过年都特别清闲,儿女们早早在餐厅预订了年夜饭,全家人的年夜饭就在餐厅吃。

年夜饭的变迁只是春节习俗变化的一个缩影。以前过年祭灶、扫房、贴门神、祭祖等习俗也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一些新的节日元素则进入了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农家乐过年,短信、微博拜年等。

1983年才开始的春晚,与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农历春节相比非常年轻,但是精彩的文艺表演、台上台下的互动联欢以及强大的娱乐性又使得春晚成为现在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除夕年夜饭。“没看春晚,感觉没过这个年。”连过春节的外国人都这么说,春晚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新风俗。

春运、节奴 春节也有“成长的烦恼”

在武汉工作的美国人戴维斯比这几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年夜饭、春晚、鞭炮,一件不落。农历正月初一,戴维跟他的中国学生们出门“踏春”,遍尝各种小吃,甚至不惧交通拥堵,去了一所当地最著名的寺庙祈福迎春。

“寺庙的人太多了。春节第一天去寺庙烧香祈福,和西方圣诞节要进教堂一样,但是并没有什么严苛的仪式。”戴维斯比说,“很多中国人跟我一样,认为节日是一个找快乐的借口,尤其是年轻人,但是春节在中国人眼里跟别的节日还是不一样,心理上充满很强的敬重和期待。”

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倒数第二天,在湖北黄陂四季美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陈红军冒着严寒好不容易挤上了开往老家重庆荣昌县的火车。

“这是火车站专门为春运增开的临时列车,不知道到站时间。但是上车,就等于回家。打拼一年,就图回家过个好年啊!”挑着两大编织袋行李的陈红军说。

春节,像陈红军这样候鸟式迁徙的人口数量,据预测为28。5亿人次,去年这个数字实际是25。57亿,而前的1991年是8。57亿。这些人口流动大军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回家过年。

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夏日新博士认为,在过去,除夕回家更偏重礼仪,因为有祭祖等活动,不参与会被视为不忠不孝;但现在除夕回家更强调亲情,尤其是如今大批青年外出务工,春节成为很多人一年里唯一的回家团圆机会。“春节习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迁、成长,自然地形成了‘春运’这样的烦恼。”夏日新说。

尽管回家让许多人期待,然而,派压岁钱、送礼诸如此类的春节开销却变得日益沉重,让许多返乡的游子难以承受。春节期间,湖北门户网站腾讯大楚网在网上发起了“春节开销”的调查,让网友在网上晒晒过年的开销及幸福感。到7日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网友开销超过5000元,二成的网友感到没有幸福感,近半网民认为压力来源于开销过大。不少网友为过年回家开销过大感到烦恼,戏称回家成了“节奴”。

新风俗彰显传统“年文化”张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文化生活明显丰富,人们过年的形式也发生变化:年夜饭到酒店里去吃;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及网络来拜年;礼物也从传统的吃穿类变为表达心情的一束鲜花……时代的发展,岁月的变迁,让过年从传统的“吃穿年”迈向了“休闲年”。武汉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涂险峰说,农业文明色彩的消褪退与工业文明色彩的增加同时进行。看春晚、短信拜年、旅游过年逐渐成了春节的新风俗,过去闭门守岁、作揖拜年等旧俗渐渐被这些新风俗取代了。

“内容变,形式也变,但是年还在,传统年节文化也在,只是春节在社会的发展与融合中,更像一个充满张力的节庆机制,可以生产、消化更多种类的社会、文化现象。”涂险峰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被更多人所接受,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节日之一。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认为,“过年”的传统永远不会改变,而变的只是春节的习俗,不变的是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到工业文明时期许多习俗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因此需要转型,需要引导,需要用一种新的形式来承载。

“要想办法让年文化更适应小孩子、适应青年人、吸引青年人。”他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也是很多人感觉年味变淡的原因之一,数千年的“年文化”有这个魄力在转型期容纳更多的社会新元素、更多的文化价值。

从变化中传承春节文化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从另一个角度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反应和写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这个大熔炉里的所有东西也在不断变化,春节也受到影响。

春节从最开始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收成,通过敲锣打鼓放鞭炮等方式来赶走年兽的一种活动慢慢演变、流传下来形成了今天的春节。在其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融合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某些思想。

在我们父辈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春节是一个生活改善和人们享用较为丰富食物的时刻,是一个相对放松,可以让人感受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性”满足的不多的时刻。妈妈常说在她小的时候,饺子、馒头在平时都是不太可能吃到的,而在春节的时候,每个家庭都会做一些,那个时候就会很满足了。最近几年,虽然春节作为假期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但是也已经是一个消融了民俗以及文化意味的新年,较之以往缺少了内涵的新年,似乎年味越来越淡,春节所表现的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很让人向往、注重的节日了,对于某些人来说,现代的春节仅仅是一个具有足够长的假期以致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日子。现在很多家庭过年选择在酒店吃饭,一方面是方便,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家庭成员较少,自己做饭成本高,并且不能做出很多菜品,现在过年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东西的满足感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人的满足感反而降低了。人们传统的思想也开始转变,比如,随着网络和社交活动的增加,春节晚会不是人们必看的一个节目,很多人会选择其他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年轻人可能会选择去KTV唱歌,去茶楼打牌,或者去看场电影。由于经济的发展,还涌现了一个比较具有现代特色的过节方式,那就是全家一起外出旅游,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感受别地的过年气氛与过年形式。

这些变化说明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风俗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也发生显而易见的变化。每一变化都折射出了当时特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而后,由时代而产生的变化使得春节这一传统的民俗演变成了“现代化”的民俗,更加适应了现代人对于春节的需求。某些不适合当今快速运行的社会的元素可能会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而淡淡远去,由此产生一种年味变淡的感觉。但是我们不能说春节这个节日已经不重要了。春节对于人们巩固家庭和亲友的感情和建立具体而微的生活纽带方面的意义已经越来越重要。

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春节,不仅要被珍视,更要善于经营。以家庭为依托的春节,也因为大家庭的减少与缩小,面临着节俗重心由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趋向。我们应该善于将春节期间的家庭民俗与社会民俗衔接协调,重视传统节俗中固有的凝聚家庭社区的因素,对传统节进行传承或创造性的转换,使得春节更具生命力,并使之更长久的流传下去。

篇4:概述你身边发生的春节习俗的变迁

自古以来,中国人过春节都有一套固定的传统习俗,如祭灶、放鞭炮、逛庙会等。然而,伴随社会的变迁,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春节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时尚。

手机抢红包

羊年新春,一股手机抢红包的热潮在网上兴起。人们拿起手机,刷刷屏、摇一摇,尽管抢到的金额小,但也乐在其中。

“四天抢到了279个红包,最多一次不到200元,最少一次只有几分钱。”“90后”女孩赵玲玉说,从大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初四,自己一直没停过抢红包。她说,小时候家长送红包意味着给予,而手机抢红包是一种玩乐,重在参与。

抢红包成为一种拜年方式。据腾讯发布的信息显示,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是在除夕夜,最高峰期间每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个红包在10元内。

但是,专家提醒,抢红包只不过是过年的一个小游戏,切莫因抢红包变成低头族,忽略了亲情。

外出自驾游

送红包从线下转入线上,春节出行也从居家拜年走向了外出旅游。在出行选择上,三亚、云南、香港等地因为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成为羊年春节旅游热门目的地,南方海边度假游为主要出游线路。

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数据预测,羊年春节公民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将达到51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一成。

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消费需求增加,选择旅行过春节也是一种时尚。

节俭过大年

“春节礼盒”过度包装曾经广受诟病,今年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过去像花生仁、牛奶、糕点等日常消费品,一到年关就喜欢玩包装,裹上华丽外衣以寻高价,现如今,纷纷回归本色,曾经重“椟”轻“珠”的现象少了。

记者还发现,往年聚会大吃大喝的风气正在改变。兰州市一些餐饮企业经营者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兰州餐饮企业的年夜饭预定数量有所上升,但单次消费价格整体有所下降,主要是人们节日聚餐更注重实惠,少了往昔的“土豪气”。

从简朴的礼盒包装到节俭的年夜饭,人们看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带来的新风气,这也是人们过年回归亲情、回归传统的一种表现。

正月相亲忙

“爷爷有5个孙子,只有我没对象,如今工作安定了,父母非常着急我的另一半。”24岁的刘宇说,小时候自己春节“七天乐”,如今面临的是一场场相亲会。春节刚过四天,家人先后给他介绍了四个女孩。

伴随“80后”“90后”的婚恋烦恼,近几年,各个城市兴起了许多春节相亲活动,甚至出现家长亲自上阵选媳挑婿,并准备好子女的身高、收入、住房等征婚信息,张贴在征婚墙上。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上一代人的适婚标准,新一代年轻人似乎不愿遵守。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人口流动、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叠加,让单身男女婚恋难度加大,于是亲友们纷纷上阵,促其早日“脱单”。

逆向探亲

由于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加之休假时间短等因素,一些父母开始选择到孩子定居的城市进行团聚,俗称逆向探亲。

27岁的赵翔决定这个春节不回老家甘肃,而是由父母来自己的工作地广东。“这里气候温暖,宜居宜游。大学毕业后,我在南方成家立业,于是借此机会,请父母们来南方过春节。”他说。

与传统探亲方式相比,逆向探亲成本更低,车票容易买,探亲路途变得轻松。随着这一探亲方式的增多,人们对“家”的概念也有了新认识:只要亲人团圆,何处不是家?

[概述你身边发生的春节习俗的变迁]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

高二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浅谈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变迁的论文

撒哈拉的变迁阅读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精选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小寒下雪有什么意义介绍

小寒节气的意思解释

关于小寒时节传统民间习俗

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
《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精选4篇)】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知识点总结2022-05-06

我们的端午节主题演讲稿2023-01-15

端午节演讲稿主题2022-05-06

关于小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2023-01-01

小学生端午节的趣事演讲稿2022-11-05

端午节的主题演讲稿2022-10-23

王安石历史地位沉浮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2022-10-21

民族音乐用于电影音乐论文2024-01-25

小学生传统节日端午节演讲稿2024-01-11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