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

时间:2023-05-29 08:10:3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集锦14篇)由网友“青柠小C”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

篇1: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模板

【摘要】: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个经济时代,它们分别是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三个经济时代中,每一个经济时代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它们分别是土地、资本和人力。我们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因其稀缺性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称之为核心生产要素。这样一来,分配理应向核心生产要素产权主体倾斜。我们根据不同经济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将社会经济形态划分为三类:土地经济形态、资本经济形态和能力经济形态。具体地说,在土地经济形态下,分配将向土地所有者倾斜,在资本经济形态下,分配将向资本所有者倾斜,而在能力经济形态下,分配将向拥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倾斜。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于由资本经济形态向能力经济形态的过渡时期,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选择既不是资本经济形态下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也不是能力经济形态下的按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分配,而只能采取按劳动力产权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现阶段,按劳动力产权分配不仅能同时体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差别和功能性收入分配的差别,还是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建国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效率优先”是第一分配原则,“兼顾公平”其次。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效率优先”,就必须实行按劳动力产权分配的原则。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由此引起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劳动力产权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

20xx

【分类号】:

F124.7

【目录】:

中文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经济史中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轨迹10-27

第一节 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相关概念10-13

一、收入分配的主体10-11

二、收入分配的对象11-12

三、收入分配的实质12-13

第二节 经济史中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13-15

一、社会生产方式13-14

二、社会经济形态14-15

第三节 从经济形态的转变到分配制度的变迁15-24

一、土地经济及其分配制度15-19

二、资本经济及其分配制度19-21

三、能力经济及其分配制度21-24

第四节 对第一种社会生产方式下收入分配制度的考察24-27

一、第一种社会生产方式下的收入分配制度25-26

二、两种社会生产方式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本质不同26-27

第二章 劳动力产权及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制度27-36

第一节 劳动力产权27-30

一、劳动力产权的含义28-29

二、劳动力产权的特征29-30

第二节 按劳动力产权分配30-36

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分配30

二、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对现阶段按劳分配的合理理解30-32

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分配和按劳动力产权分配的比较32-33

四、按劳动力产权分配的数学解析33-34

五、“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佣资本”的分配实质34-36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36-43

第一节 能力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36-38

第二节 按劳动力产权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38-43

一、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选择38-40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考察40-43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43-53

第一节 传统分配制度的特征、功能及其弊端43-47

一、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43-45

二、传统收入分配机制的主要功能45-46

三、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弊端46-47

第二节 单一的按劳分配向多种分配制度的转型47-53

一、按劳分配机制的演变47-49

二、多种生产方式的生成、扩展49-50

三、通过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分配的有机结合50-53

第五章 按劳动力产权分配下的收入分配差距53-57

第一节 按劳动力产权分配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53-54

第二节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动力产权分配与收入调控手段相结合54-57

一、健全税制,强化税收调节55

二、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功能,促进公平分配55-57

参考文献57-59

后记59

篇2:我国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编辑

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

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报道

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分配原则编辑

反应不公平收入分配现象的漫画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体现公平正义。

按劳分配编辑

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

篇3:我国分配制度「全文」

关于我国分配制度「全文」

按劳分配:

①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经济内部;

②含义:即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收入分配。

③决定按劳分配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提供的劳动量,还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按劳分配收入形式有: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民在完成承包合同上规定的上缴任务后获得的收入等。

其他分配方式有: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如开小商店获得的税后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A、劳动要素:如:私营企业职工和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资本要素:私营企业主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者,纳税后获得的收入;社会成员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企业债券、股票所获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购买奖券中奖获得的收入等;

C、管理要素: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获得的高额收入;

D、技术要素:被聘请担任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获得的收入

E、土地要素: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

分配原则是什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如:社会成员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企业债券、股票所获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购买奖券中奖获得的收入;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等;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如:贪污受贿、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质四个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意义: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使人们在遭遇失业、重大疾病时得到基本的经济保障。因此,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篇4: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收入分配逐步呈现出比例失衡、差距拉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等制度性因素造成的,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障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4.4;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06-0044-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十二五”以及更长的时期内,能否着力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不仅是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更是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总体相适应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受改革不彻底、制度不健全、调控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收入分配呈现出比例失衡、差距拉大的趋势,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矛盾,收入分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失衡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上是合理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1.国民收入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慢于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据统计,-的间,GDP年均增长速度10.48%,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9.68%快0.8个百分点,比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49%快2.99个百分点;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21.39%,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的2.21倍,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近3倍。[1]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65.87%下降到年的53.35%。而企业的收入比重从9.88%上升为15.82%,政府收入比重从24.25%上升到30.48%。[2]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分配比重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积累的大量财富重新转化为投资,政府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进而抑制了国内需求。

2.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据统计,从到,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同期的资本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21.2%上升为31.3%。[3]与此同时,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15.8%下降到的11%,不仅大幅低于同期发达国家50%以上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似发展阶段的水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的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由的46.4%下降为2010年的33.8%,10年下降了12.6个百分点,也使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据统计,在同期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已从20的65.1%下降到2010年的36.8%,下降了28.3个百分点,而投资的贡献率则从年的22.4%提高到2010年的54.0%。这种变化趋势,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不是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

(二)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是测量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我国基尼系数来看,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大致为0.21-0.24,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大致为0.16-0.18,说明当时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基本上呈现一种平均主义的趋向。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扩大为0.417,首次突破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据1月国家统计局近10年来首次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在达到0.491峰值后逐年回落,为0.474。抛开对这一数字准确性的争议不论,即以0.474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相比较,也能反映出收入分配不合理之严重。况且,近十几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以上的高位,差距之大不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未见,在世界上也是几个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另外,以全国居民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和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来衡量,其人均收入差距亦达23倍。[4]

2.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一直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198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20扩大到3.33倍的历史高位,20城乡收入绝对差距首次突破万元。从分组数据看,年城镇居民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户的5.7倍,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户的7.5倍,而城镇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农村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的23.1倍。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的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享有的国家补贴,实际差距还将更大。另外,根据收入差距贡献分解,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约为48%,我国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城乡收入差距。[5] 3.地区间收入差距仍较明显。据统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1∶1∶1.01扩大到年的1.46∶1∶0.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09:1∶0.91扩大到2007年的1.52∶1∶0.79。2010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38.1元,收入最低的甘肃仅为13188.6元,绝对差距达18649.5元,前者是后者的2.41倍。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13978元,最低的甘肃是3424.7元,前者是后者的4.1倍。[6]

4.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比是1.38∶1,到扩大到4.70∶1。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其中,收入最高行业中的证券业职工平均工资是收入最低行业中的畜牧业的15.93倍。[7]20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平均工资为17.2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平均工资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平均工资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在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垄断行业,职工人数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三)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隐性收入、灰色收入及不法收入的大量存在,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地恶化了收入分配关系。突出表现为:一是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不规范,补贴、津贴、奖金、实物分配等制度外收入名目繁多,没有得到有效约束;二是国企高管职务消费很多采取实报实销的形式,不受约束,弹性空间很大;三是非公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确定随意性很大,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和约束;四是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寻租的问题时有发生,投机行为盛行,腐败现象层出。

二、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决定的。一方面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区域之间发展条件差异大,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不同行业由于资源禀赋、技术进步程度等原因,生产率水平也参差不齐。由此导致的城乡、地区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等则成为最为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制度性因素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中起支配性作用,许多制度方面改革还远未到位,制度性障碍的存在是主要的,也是主导性的原因。

(一)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博弈的有效均衡机制缺失

在我国总体上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一大理论难题,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一系列制度设计来保障,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现行企业产权制度安排下,普通职工一般不拥有企业利润分配的参与权和分配权,成员缺乏组织化开展集体工资福利谈判的内生性均衡机制,协调劳资关系的有效机制缺失,必然导致劳动者在三方博弈中利益受损成为普遍现象。

(二)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缺欠

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已成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制度因素。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问题凸显。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产物的户籍制度,自1958年实施以来,造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城乡分治的二元格局,导致农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住房等诸多领域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利和报酬。二是农村土地制度缺失。在现有体制下,受我国实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限制,城市为获得计划指标之外的建设用地指标,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用地需求,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征收农地并将之转换为非农建设用地。这既可以让城市获得更多的用地指标,又可以让农民分享因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但由于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导致这种政府主导的征地运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剥夺农民、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如政府单方面制定拆迁补偿标准,农民基本缺乏谈判权以及没有考虑农民意愿的强制拆迁和集中居住等,使得农民虽然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却大量转化为政府财政收入,农民无法分享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被严重侵害。三是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使得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削弱了农村居民公平参与竞争并获取平等收入的能力。

(三)国有垄断行业现行分配制度不规范

由于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国有垄断行业凭借行政力量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转化为企业内部职工的高工资、高福利,造成了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调节和控制一些垄断行业及特殊群体的过高甚至畸高收入,已成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这部分人已形成既得利益群体,且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和较多的社会资源,已成为推进改革的最大阻碍,这也正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历经十年坎坷的根本原因,预计未来还会成为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掣肘因素。

(四)收入分配调节制度不健全

作为收入分配调节手段之一的税收,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一是税种设计不科学,调节手段单一,目前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税,其它对个人收入分配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严重缺位,特别是财产税制不健全,遗产税、赠与税等反映社会公平的税种缺位。二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存在着制度欠缺,如抵扣标准没有考虑纳税人赡养人口多寡、婚姻家庭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地区差异等,偏离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方向,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另一重要手段的'社会保障,目前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虽然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缩小贫富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上来说仍然存在着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制度碎片化,不同社会群体享有不同社会保障待遇,不可流转和不可接续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相反却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此外,作为收入分配调节手段的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 三、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面临着重重障碍和困难。加快推进这项改革,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矗

(一)健全完善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之间分配的有效均衡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1.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调整资本要素所得和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关键是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劳动者报酬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体现分配公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一是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职工工资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增长,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政府必须发挥对企业工资增长的指导性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建立由雇主、职工和工会三方共同参与的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三是要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标准能够随着经济增长适时得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不仅要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还要保障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教育费用,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四是要建立工资的支付保障机制,防止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力度,除了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收入外,还要做到:一是要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使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以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二是要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低保对象的覆盖面,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三是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对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垄断行业,加快开放准入门槛,进一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二是将垄断企业工资增长速度控制在适度范围,不仅要与自身企业经济效益挂钩,还要考虑社会总体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调控。三要完善垄断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期间在现有比例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四要合理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的比例,对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对非国有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大会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8]

(三)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大幅度降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户籍门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重点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加快推进新进城农民工及家庭与原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土地。为此,需要尽快承认与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为此,在坚持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财产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改革以宅基地为主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推进宅基地流转、置换方式的创新,让农户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等。

(五)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要推进城乡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从源头上缩小收入差距,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就业机会公平。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在教育、就业、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六)健全和规范收入分配调节制度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税调节力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向低收入者和经济落后地区倾斜,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此,政府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还要完善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税收手段加大对高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调节。为此,要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推进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建设。此外,在完善房产税等现有财产税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同时,还要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

2.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社会统筹层次,着力解决不同群体社会保险待遇差别过大问题。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安全网中的重要补充作用。

(七)加快建立和完善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的基础制度

鉴于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制度缺失,理顺收入分配秩序的难度较大。为此,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居民财产收入登记制度、公务员财产收入公开与申报制度及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制度等基础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马晓河.跨越陷阱的战略选择[J].财经年刊:2012预测与战略,2012,(1).

上一篇:德国民事再审制度  下一篇:没有了

篇5: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评价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评价

【摘要】我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收入差距过大、初次分配秩序欠缺规范、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当前社会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根基性价值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现状 分配问题 分配制度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1978到20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与我国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形成明显对比。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合理限度也是不争的事实,贫富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有4.7%,但占总人口20%的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达50%。突出表现在个人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方面。根据世行的报告,1960年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17~0.18,1980年约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年已上升到0.496,2007年到达0.48。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0.49。这些数据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二、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收入差距问题

(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三)地区收入差距问题

三、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三次分配领域,但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首先,在一次分配中并未明确和形成合理的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比例关系,没有建立起正常、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劳动者报酬增长机制,劳动者报酬的占比越来越低。其次,二次分配的财政预算中,没有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的支出比例,无法保证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不够力度的财政转移支付也不利于解决地区收入差距问题。最后,我国并未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制度设计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二)社会资源的机会垄断

在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但若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即使是十分激烈的竞争,每个社会成员都应由机会和权力去竞争社会资源。目前由于各种不合理规则与制度的限制导致许多群体和成员的竞争机会被剥夺,从而形成了社会上部分群体和成员对某些特定社会资源的机会垄断。最突出的表现当首推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赋予拥有城市户口的社会成员拥有一定的特权,这些特权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违背了起点公平原则,同时也造成初次分配不公平中的交易规则不公平,还造成了再分配中的税收和福利分配不公平。还有对社会成员划分为“干部”和“工人”群体,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及部门之间的分割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分割等,都导致了部分社会成员对某些机会的垄断和,而其他社会成员的机会丧失。

四、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建议

(一)创造公平社会环境,提供平等机会

政府须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项制度,创造社会公平环境,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这也正是政府的职能所在。要想改变机会不均等带来的人们收入的不平等,仅仅依靠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的人们进行呼吁,或者期待机会拥有者主动放弃一些不平等的机会是不现实的。具体来讲,一要积极推动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要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三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步实现所有人拥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机会。

(二)大力健全收入分配体系,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在一次分配领域,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宏观层面,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将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两个比重提高的额度和日程安排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及年度计划之中;微观层面,加快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制度,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扶持。在二次分配领域,要健全财政预算制度,控制政府行政开支,适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对社会保障基金投入比例的制度,继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解决由此带来的各地区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在一次、二次分配领域,还应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失业保险制度、规范高管薪酬制度、垄断行业薪酬水平调控制度和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等。

上一篇: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  下一篇:没有了

篇6: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

答案: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相关阅读: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此刻: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一样,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务必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透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篇7: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论文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论文

我国农村形成于氏族公社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创造更多剩余价值,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群居生活。但是农村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在奴隶社会农村才正式形成。在农村的变迁中,主要是以奴隶社会农村、封建社会农村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变化为轨迹,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我国农村发展飞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也从以前的乡规民约过度到法制过度,也从“他治”过渡到“自治”。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的变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也是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逐渐演变的缩影,更是阶级斗争史的组成部分。

一、奴隶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在奴隶社会的农村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相继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在一些大的村落,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原因等,使手工业者和商业集中,形成永久性市场。这些地方,逐步演变成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政权的巩固,修筑城堡等,逐渐出现了城市。大商人、大奴隶主、官吏聚居在城市,而奴隶、个体小农、少数小奴隶主则居住在农村。在这个时期,农村和城市真正的区分开来。

只要有群居的地方,就会形成的一定的`共识,被这个群体所公认和遵守。比如在奴隶社会的农村,对于个体与个体纠纷的排解,家庭与家庭矛盾的化解,对于家族内部事物的处理等,这些都已经形成了公共事业管理的雏形。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和社会制度的限制,不可能有常态化公共事业产生。

在奴隶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上比较单一,首先制度上几乎是空白,只是有一定共识作为处理事务的价值判断。其次在处理上,肯定是公推出德高望重,或者是非常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人物,比如:族长,长辈,有学问的人。

二、封建社会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底层有了更多的自由,在农村出现了雇农、佃农、自耕农、农奴、中小地主等,农村成员的组成更加细化。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农村出现地主这一新角色,他们支配的生产资料更多,使得他们有能力捐修学校和庙宇,组织祭天活动等,出现了真正的公共事业。但是由于这些公共事业出现部分人出资,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公共事业的管理也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主要是出现在地主集团;官府也参与其中,出现了法律的约束等。

在封建社会农村的公共事业有了固定的财产,如:学校、庙宇、祭祀等民间活动中产生的物品等,这就使得封建社会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已经出现了常态化,不会出现奴隶社会由于纠纷的解决,管理就不复存在,一旦出现问题才会出现管理。而在封建社会,由于公共事业有了物质基础,只要物质不会消亡,这种对应的管理模式就不会消亡。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学校和寺庙(区别政府性质)的修葺和日常管理等,都需要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常态化。

三、新中国农村管理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突然由生产力决定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模式改为政府主导控制的农村管理模式的转型。在这中间,由于不是生产力决定,而是由政府主导也就是人为主导,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先后经历了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合作化时期和人民公社。在这期间由于“左”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农村经济停滞。从1979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土地所有体制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都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有很大的变化。

(一)人民公社时期

土地改革就是改变土地所有制,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做到耕者有其田,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一时期,随着农民得到土地,然后又拥有了工具和农业水利设施等。土地改革后,使农村各个阶层都有土地,就是得劳动力平均化,造成一方面由于是农村对公共事业空前依赖,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财力有限政府无力建设这些公共事业,所以在老解放区的互助换工等形式,被推广开来。但是后在实践过程中,互助组逐渐形成,农民根据自愿原则,自发性的组成。互助组的出现有效地提供了农户所需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基本公共设施,从而提高了户农业生产的效率。在互助组以后,政府又推广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政府建立、推行合作社采取的是由渐进到突变的强制性方式。在互助组,最初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犁、耕牛、水塘等最基本的公共事业得到了解决,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公共事业,如较大型的农业生产机械、较大范围的水利设施、新型技术、农田规模利用等等的支持,而互助组由于组织规模较小,显然难以胜任建设这些公共事业,因而产生了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一步创新的需要。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施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把人民公社的土地集体变成土地分户承包。在过后中国共产党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对包干到户的土体联产承保责任值的优越性和性质也做出了科学精辟的论述。

但在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户家庭经营得到发展,很多农村公共事业不是一家或者几家都能办成,造成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现象产生。集体经济组织应承担的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履行,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渐减弱。

(三)探索时期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国就开始逐步实施农村公共事业改革,并在同意取消了农业税等,国家以财政转移支付建设农村公共事业,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取消了农业税,减少一些费用名目,使得乡镇的财政收入紧张,特别是农业为主的乡镇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公共事业的能力。

面对这些困难,国家从几个方面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提出改革。首先要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村民自治,推广村官选举,真正从“他治”变为“自治”。

其次是出台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国家对粮食提出统一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由政府投资兴修一些水利工程和进行农村电力和农村公路改造等。

其次是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在农村推行新农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有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础,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是以生产力发展作为前提。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的飞速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进行,首先在土地所有制上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篇8: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是

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是

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分配原则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体现公平正义。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在公有制内部人们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从而使消费品能够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

(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制约着分配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不会像原始社会那样实行平均分配,但也没有达到共产主义那样高的程度,产品尚未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只有实行按劳分配。

(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旧的社会成分上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承认劳动的差别,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制度背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2]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配特点

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社会统一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有制还有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们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同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多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它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也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现阶段的公有制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只能先根据各个企业提供给社会的有效的联合劳动量,在各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由各个企业根据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还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马克思设想在商品货币关系消亡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只能通过各自所在的企业向社会提供劳动,每个企业的集体劳动也只是局部劳动,其社会劳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和转化。

(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劳动券实现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只能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才能实现,劳动者先以货币工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再用货币工资到商品市场上购买个人消费品。这样,按劳分配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商品价格和商品供应量的影响。

总之,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主体形式的按劳分配,它的实现是同所有制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密切联系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不但受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也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篇9:收入分配制度下企业管理论文

有关收入分配制度下企业管理论文

一、企业管理中收入分配的现状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力过剩的条件,所以劳动力的供给量与劳动力的需求量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由于我国长期的劳动力供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劳动力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平衡,因此就使得企业员工的收入状况较低,所以我国企业人员的工资现状是工资水平偏低和增长缓慢。首先,企业的自身条件有限,由于有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模不大,所以对于员工的收入往往不重视,使得员工的收入与现在日益增长的物价,根本不成正比,而且这些企业对于员工的福利和基本的权利也往往忽视,不给员工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情况经常出现,甚至一些企业经常拖欠员工的基本工资,使得员工的基本权利遭到侵害。其次,就是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的利益增长不成正比,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只顾自己的利益增长,却忽视了员工收入的重要性,他们只是把员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却没有意识到了员工使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如果员工的利益没有得到基本的收入都不能保证,企业就不能在未来占据市场的有力地位;再次就是企业的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均,由于企业的财务经常受到企业的经营者的操控,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混乱,另外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这就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相对混乱,使得员工的整体收入和利益得不到及时的保证,进而也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所以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重视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的意义所在。

二、企业管理中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

由于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法规和相应标准还不完善,而且相关收入分配的准则和体制也不建全,这就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以规范和界定,这也导致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监管力度上不足,这也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渐渐脱离了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进而使得国家对于一些地区企业的收入分配的管理鞭长莫及,进而使得国家和政府在管理上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国家要想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体制在合理的范围下运行,就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以健全。

(二)企业和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首先是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而且经营的规模和财力的状况也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收入分配的重视程度也各有不同,这就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均衡,而且管理机制也相对松散,还由于企业制度的制定者只重视对于自己经济利益的增长,却忽视了企业员工收入的保障,因此企业员工对于涨工资的话题一直是个不敢公开的秘密;其次,行业主管部门也没有建立企业和行业对于工资和收入的协商模式,这就使得行业对于企业的收入分配无法干预和纠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脱离了行业的监管,利于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提升,进而也不利于企业员工收入的保障。

(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导致收入分配的问题

由于会计信息与会计人员存在利害关系,因此就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产生了不平衡的`情况,从而造成了企业员工的收入无法得到保证,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获得高额的经济利润和社会价值。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者制定和编写的过程中主要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这就使得企业财务报表的制定和编写的时候尽量满足自己的利益;从另一个方面看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是受到企业上层的经营者所决定,因此他们必须按照企业领导的指示来骗取债权人和投资方的信任,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员工的收入得不到有力的保证。

(四)财税部门对于企业收入分配监管不足

由于国家的财税部门对于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以及审计和管理的模式也不到位,这就导致企业收入分配得不到很好的监督和管理,这就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财税部门的人员分配较少,这就使得不能长期和全面的对于企业的收入分配进行监管,所以使得整体对于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足,进而使得企业整体的收入失衡的状态得不到根本意义上的解决,所以财税部门就必须意识到对于企业收入分配监管的重要性。

三、优化企业管理中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

(一)政府应健全相关的收入分配法规和政策

政府应该积极健全和完善与收入分配方面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出台一些法律和政策对企业的收入分配进行监督和规范,使企业的收入分配得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现在的真实的情况,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收入分配中造假现象的出现,进而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走上健全发展的道路。所以政府要想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真实可靠,就必须出台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这样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更加全面的保障员工的收入,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目前经营和管理状况,这样才能使得相关部门掌握企业的真实的收入分配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相关领域更加健全发展,进而企业也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才不会在发展中破坏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二)建立行业和企业的收入分配协调机制

行业要想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得企业的收入制度更好的满足员工真实需要,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行业应该建立和健全对于企业收入分配的协调机制,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得以尽快的解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另外,企业要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收入分配机制就应该积极配合行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员工的收入得以切实的保证。

(三)优化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管理体制和人员

首先,应该提高管理层的收入分配相关法律和法规方面的意识,明确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大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惩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以基本的会计规范为根本,要严格把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与资质,让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的人员从事财务的管理工作。其次,规范行业内部监督,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和专业会计师队伍的风险意识防控,形成行业内部管控机制与外部监管控制的体制,可以高效的发挥监管的职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监管上的力度。这种的监督和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使得企业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行业内部的监督三者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四)加强财税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力度

财税主管部门要想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就必须加大对于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积极增加对于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的人员配比,采取定期抽查的模式对于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惩罚,这样还可以使得监管的力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也使得企业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收入分配模式,另外,财税部门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监督管理体制,进而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得以进一步的规范化,从而使得企业员工的收入得以一定意义上的保证,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和快速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健康和稳定,就必须完善自己的收入分配机制,因此企业首先国家应健全相关的收入分配法规和政策,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得以制度层面的规范;其次,行业应该起主导作用,建立行业和企业的收入分配协调机制,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得以进一步的优化;再次,优化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管理体制和人员,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进而使得员工的收入得以有效的保证;最后,加强财税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力度,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规范和优化,进而才能促进员工的收入得以较好的保证。

篇10:我国春节习俗的变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过大年”

点评: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外的新奇商品,时髦的年货是半导体收音机,还有磁带录音机。那个年代年饭能凑齐12道菜了,孩子为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讨红包而兴奋不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看着春晚过大年”

点评:当时流行的“三件套”是缝纫机、洗衣机和彩电,拥有任意一件都足够去显摆。人们住进了单元房,逢年过节开始贴春联。票证开始淡出市场,平时想吃的东西市场上都能买到,于是过年反倒不知道吃什么了。在娱乐活动方面,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似乎因此也形成了节前“抢购”彩电的热闹景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出家门过大年”

点评:这一年代的社会变迁巨大,首先,较之传统的“宅”过年,开始有人选择出门旅游;其次,年饭中鸡鸭鱼肉已然成为配角,往往没人动筷子,反而是一些清淡果蔬最先被“清盘”;最后,开始有了“春运”一词,那个年代的绿皮车和赶在节前返乡的打工仔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道特有风景。

――21世纪前――“鼠标一点过大年”

点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购走入了大众视野。年轻人不再进商场排队买年货,选择轻点鼠标的方式。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开始注重年夜饭是否讲究健康养生,是否进行了营养搭配。过年的乐趣除了一家人凑在一桌打牌聊天,还有不少大妈选择在户外来上一场集体舞,广场舞已悄然出现。

如何看待变化中的春节习俗

春节将至,“年味是否越来越淡”势必又将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年味该从何处寻找,究竟什么样的春节才算中国节、中国年,哪些年俗已经消失,哪些新的时尚能够最终进入民俗的历史......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如何看待变化中的春节习俗。

一、经久不变的元素是“回家”

经久不变的元素,也许只剩下一个了。这就是回家。尤其对游子而言,是离家那一刻就开始的行动。年近,情可切;年终,则必归。这才有了“春运”,无比壮观的东方年文化。无论建多少高速,无论这高速是铁路还是公路,在归家的民族性要求面前,其承载力,永远捉襟见肘。无论游子花在归途上的时间,怎样远远大于“在家”的时光,值,绝对值得!回家过年的赤子之心,在空间与时间上,为了团聚的目标,永远不计代价、从来无怨无悔!“三十儿”就是年度亲情登顶的时刻。

二、春晚是升级版的“庙会”

有一种年元素,现在已经变得几乎没“模样儿”了,那就是“庙会”。以家庭为单位逛庙会,是过中国年的传统活动。如今,逛的人少了,逛的时间变了,互动的内容变了。最大的变化在于,不必从庙会中满足物欲了。从非实体角度思考,现代中国年的庙会,则变得规模更大甚至盛况空前。当下中国,以国为单位,办的“庙会”,并且办得升腾于精神层面了,这就是春晚!春晚,就是现代中国庙堂与民间联手办“ party庙会”。

三、民族凝聚力是变的底线

“礼仪之道”的文化土壤,托举着“君子之道”。后者是塑造个体的存在规范,余秋雨谓之“人格模式”,也就是个体化的“礼仪之道”。我们讨论年文化,也是讲个人素养: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更体现于过年的举动上。今日中国,人人都过年,但过年过得有文化者,寥寥无几。人类进化导致年的味道在变:时间上,分割出那么些法定节日;群体上,以年龄为半径,划分出 N种过年群体。但“礼仪之道”规范的年文化,一直未溢出民族凝聚力的渠道,这是传统习俗变与不变的底线。

四、年俗的改变不能强制

年俗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怎么过节过年,最终还是要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由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要来决定,决不能强制命令。以前一提到过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儿晚上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天空一闪一闪的五颜六色的烟花。但是,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开始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了。虽然过年还是要追求热烈喜庆的气氛,但是放鞭炮这种习俗可以有替代的方式,录制一些音像效果作为生活的陪衬,有声有响有光有花却没有污染,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之大小,色彩之明暗,何乐不为?

篇11: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请欣赏:《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加入WTO的日子终于已经为期不远。加入WTO,将对众多行业带来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影响,也将给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对将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国际背景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从WTO的基本职能来看,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加入WTO将对我国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还将对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多方面产生影响。我国会计体系面对加人WTO也将产生重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首先会计服务市场将受其极大影响。例如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一项服务部门国际化的综合性文件,该协定通过一系列规则来解决各国包括会计服务在内的服务业对外国投资的管制,并消除市场准入的歧视性壁垒,增强有关资格承认管理规则的透明度,以保证外国或与外国合作的事务所及其职业人上享受与东道国同行同等的权利,此时成员国将被要求采取措施就颁发执照的要求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以推动会计服务业贸易。其次,我国会计界将更多受到国外会计研究成果的影响。西方国家现代会计的发展历程本身和研究的众多成果适合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无疑将受到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研究成果和实务的极大渗透,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这对矛盾或者将更加突出,或者因此而得到解决。最后,我国的会计制度将受到国际规则的更多制约,从而影响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要遵循国际惯例开展经济活动,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所起的信息中介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又受会计制度的影响,加入WTO将会促使我国会计制度产生一些变化,因而影响会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

从80年代开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和稳健的方式。与此相对应,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也基本上是一种渐进性的,即先在旧制度的边缘衍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安排,通过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来逐渐缩小旧制度的空间,然后达到整个会计改革的目标(王棣华,)。这种渐进式的会计制度变迁决定了我国会计改革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1、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能利用政府的强制力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綦好东,),但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集团间利益冲突和知识准备不足等因素可能影响制度变迁的效果,纯粹的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不足以引起会计制度的高效性,因此我国来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以强制性为主并带有一定程度的诱致性。这种强制与诱致基本表现为,在会计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基层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验相结合,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其中自发的诱致性减少了自上而下的整体改革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的风险过大的危险。这种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

中得到了了充分的体现。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和自上而下的协调和组织,我们的会计制度就不会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因此强制性非常重要。改革的实践表明,既不能过分崇拜自发秩序,也不能完全否定自发秩序。

2、被动的制度适应。我国会计制度的渐进式变迁是由会计制度的特点及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会计对经济的发展虽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深层次上看,会计的发展始终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高度依存于其他制度安排,因此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从一定意义上讲又是一种制度适应变迁,它是对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适应。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技术变迁可视为会计制度变迁的内生因素,新的知识被用于改变企业生产技术时,会使会计实务更为丰富,诱导会计制度的改变;而经济体制变迁则是促成会计制度改变的外生因素,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适应转轨经济时期的经济环境,就必须对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会计主体通过自身会计处理的变化去适应新的会计制度的变化,

可称之为会计制度适应性。它是每个会计主体生存的前提。只有适应了会计制度的变迁,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发展,会计主体只有改变自身的会计处理以适应制度变迁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司也只是作形式上的改变,并没有真正将制度运用于实际,这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制度适应,因而对公司并没有起到规范和调节的作用,相反却提供了更多的利润操纵的机会。

3、从局部到整体。我国会计渐进式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是: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解决急需后解决一般,然后再进行整体协调。相对来说,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式变迁比整体均衡推进的社会阻力要小,摩擦成本得到降低。

4、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所谓的“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惯性依赖。会计制度由于其在经济中所占的特殊地位,旧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的顽强维持和向新制度的逆向渗透,使得这种路径依赖性非常强。尤其在新旧制度交替的时候,从传统制度中脱胎出来的会计主体,对旧的制度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所以当制度变迁后,为了适应制度而改变会计处理,其内在动力是不足的。有些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就会习惯性地使用旧的方法,因而对于一些推荐采用的新方法不予重视,情愿沿袭传统做法,严重影响了制度运用的深化。

5、会计制度变迁和其他经济制度变迁相协调。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资源配置转变继而又促使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再通过国家的法律加以确定和实施,因此过渡是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而会计制度作为资源配置、产权制度中的一种信息产生和传导机制,作为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一种手段和过程,无疑应和整个社会过渡中其他经济制度变迁相协调,这一适应性变迁的协调也是符合会计发展轨迹的,例如证券市场的发展创新了我国资源配置的方式,而证券市场促使会计准则在我国整个会计制度中显示了从来未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6、存在强有力的领导。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主要由政府为主体制定。

三、WTO冲击下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对我国这样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加入WTO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开放会计市场、引进竞争,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关键阶段的一次“制度移植”,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目的是为规范的市场经济提供规范的会计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

1、路径依赖将得到

摆脱。会计制度由于其在经济中所占的特殊地位,这种路径依赖性非常强,所以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地讲,其改革还停留在一种外延性改革的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虽已暴露但远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要摆脱路径依赖,要扭转既有方向,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而加入WTO正是对中国会计制度进行整合的外部力量,是中国会计改革摆脱路径依赖的大好机会。

2、对会计服务形成“刚性约束”。加入WTO会形成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刚性约束”。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项制度安排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是其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会计改革中,也制定了不少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但制度的实施远未到位。一旦入世之后,必须遵守GATS中有关服务业的规定,否则便会遭遇到WTO的机制惩罚,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服务的“法治”问题。GATS条款有两条原则,即透明度和自由化,这两条原则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国会计制度本身的透明度得到极大的加强,但一部分企业的透明度反而降低。加入GATS以后,一方面政府必须公布影响会计服务措施的有关法律、行政命令及其他规定、规则和做法,同时与会计有关的制度将逐渐和国际相统一;另一方面,国外会计人才、会计服务业将更多进入我国,对

我国会计市场形成竞争,迫使我们提高会计市场、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并强化对会计制度的制约监管。

3、有利于我国会计制度与全球融合。WTO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各成员国都要受其规则约束,而且WTO又是制度的制定者,而国家则处于新制度经济学中所说的组织者的地位。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一个拥有制度的经济社会比没有制度会更有效率。在国际经济业务往来中,如果一个以组织身份出现的国家不融入当前的国际相关制度,无疑是难以享受到制度所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因此,加入WTO必将促使我国融入全球的会计体系中,参与全球的会计规则制定。

4、完善会计体系。我国加入WTO后,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存的会计体系:(1)完善成本管理会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提高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完善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加入WTO后,我国将融入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浪潮,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健全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迫在眉睫。(3)完善可持续发展会计。加入WTO后,我国将会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与此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和绿色会计势在必行。一方面,我国要加紧自身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一些受WTO影响较大的行业,可以先行借鉴国际会计处理惯例进行操作,然后再逐步完善自身准则。

作者:宁波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 郁国建 来源:《财务与会计》-04

篇12: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上升;并由此决定了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按劳分配比例的下降,按要素分配比例的上升.这些特征体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上,即市场经济、非国有经济、按要素分配等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受市场约束力更强,在资源配置中能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作 者:荀关玉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马列教研室,云南,曲靖,655000 刊 名: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UJING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2001 20(z1) 分类号:F061.2 关键词:市场经济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制度创新   资源配置  

篇13: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加入WTO的日子终于已经为期不远。加入WTO,将对众多行业带来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影响,也将给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对将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国际背景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从WTO的基本职能来看,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加入WTO将对我国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还将对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多方面产生影响。我国会计体系面对加人WTO也将产生重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首先会计服务市场将受其极大影响。例如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一项服务部门国际化的综合性文件,该协定通过一系列规则来解决各国包括会计服务在内的服务业对外国投资的管制,并消除市场准入的歧视性壁垒,增强有关资格承认管理规则的透明度,以保证外国或与外国合作的事务所及其职业人上享受与东道国同行同等的权利,此时成员国将被要求采取措施就颁发执照的要求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以推动会计服务业贸易。其次,我国会计界将更多受到国外会计研究成果的影响。西方国家现代会计的发展历程本身和研究的众多成果适合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无疑将受到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研究成果和实务的极大渗透,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这对矛盾或者将更加突出,或者因此而得到解决。最后,我国的会计制度将受到国际规则的更多制约,从而影响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要遵循国际惯例开展经济活动,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所起的信息中介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又受会计制度的影响,加入WTO将会促使我国会计制度产生一些变化,因而影响会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

从80年代开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和稳健的方式。与此相对应,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也基本上是一种渐进性的,即先在旧制度的边缘衍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安排,通过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来逐渐缩小旧制度的空间,然后达到整个会计改革的目标(王棣华,)。这种渐进式的会计制度变迁决定了我国会计改革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1、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能利用政府的强制力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綦好东,),但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集团间利益冲突和知识准备不足等因素可能影响制度变迁的效果,纯粹的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不足以引起会计制度的高效性,因此我国来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以强制性为主并带有一定程度的诱致性。这种强制与诱致基本表现为,在会计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基层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验相结合,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其中自发的诱致性减少了自上而下的整体改革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的风险过大的危险。这种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

中得到了了充分的体现。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和自上而下的协调和组织,我们的会计制度就不会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因此强制

[1] [2] [3]

篇14:试论我国新闻大众化的变迁

试论我国新闻大众化的变迁

当下,我国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新闻选择更趋向于大众,新闻报道步人大众化.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基于特殊的历史情景以及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这种传播形态从19世纪70年代发轫一直延续到当代.

作 者:黄爱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 

大学本科音乐论文范文

社会学论文选题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产权问题 论文

浅谈林业产业结构对总产值的影响论文

论文:创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论文

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价值体现分析论文

博士论文摘要多少字

社会学概论论文范文

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论文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论文(集锦14篇)】相关文章:

新制度经济学2023-09-20

浅析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感研究取向的变迁论文2023-08-06

大学生管理与创新论文2023-12-07

成本会计管理与创新新思路论文2022-09-18

用创新角逐中国工业产品的奥斯卡论文2023-09-23

管理会计优化创新途径分析论文2023-12-15

公司研究的论文参考2022-05-16

博士论文写作技巧2023-08-31

谈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论文2022-04-30

浅析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论文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