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阅读李贺

时间:2023-11-03 08:19:3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小说阅读李贺(共9篇)由网友“寡非瑾”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小小说阅读李贺,方便大家学习。

小小说阅读李贺

篇1:小小说阅读李贺

小小说阅读李贺

去医院看牙,遇见李贺,李贺牙不痛,他看手,手上长个疮。

“最近你写了不少小小说!”李贺右手不能抬,左手拍我肩上,随即,将我近期写的小小说,连着说出六篇。

我住三楼,他住二楼,平日无来往,他怎么对我,这么清楚?转而一想,李贺天天买《南星晚报》,我的小说,多发《南星晚报》副刊,此属正常。

“《奇人苏三》,是你得意之作,对不?”李贺说话,不像生疮的人,眉眼射着“傲气”。——我烦他这样,同时不知该怎么回他。

他说的这篇小说,确实让我得意过,但文界的'朋友说,那个小说,写砸了!

“我说这篇是你得意之作,我有足够证据。”李贺用一只手掏烟,一只手打燃火机,一只手比划道:“写平平常常小说,你在屋内走十四五个来回,写《奇人苏三》,你走了整整四十三个来回,还用脚掌敲地,敲了四分四十四秒!”

我的头一阵嗡响,不知该怎样说,说什么。这时护士来了,带走李贺。

……那天回到住处,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隔着楼板,让人看穿,看穿人的人,言语如此阴毒:嫌我走动,嫌我用脚敲楼板,直说就是了,何必变着法损人?!当晚,我用布包上皮鞋,写了两条“记住”,贴在床头。

记住一:写作激动时,不要乱走动。

记住二:写作高兴了,可以摇头,可以巴嗒嘴,不能用脚掌敲楼板。

两条“记住”贴上床头不到半个月,突然不见李贺。楼下人告诉我,李贺去了南方一家人才开发公司,职务是:总公司经理助理,兼信息部主任。

李贺,男,二十六岁,大学毕业;毕业四年,“跳槽”九次。半年前,曾被当地保安部门,找去谈话,据说,他天天中午,尾随上下班女工,盯着人家的鞋子看,并在一个小本上划“杠杠”。一天,他被一个喝得醉醺醺的人,打得口鼻流血。打人者的理由是:

他奶奶的,他看俺女人的脚!

篇2:李贺作诗阅读

李贺作诗阅读

李贺作诗阅读之后血药回答问题哦,我们看看下面的`阅读及其答案吧,大家一起阅读哦!

李贺作诗阅读

李贺作诗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

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

②通眉:两眉通连。

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

④小奚奴:小僮仆。

⑤距:同“巨”。

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

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

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

参考答案:

李贺作诗

1.

①天

②布袋

③总是

2.

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

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篇3:李贺作诗全文阅读

李贺作诗全文阅读

李贺作诗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阅读下面的试题来了解李贺。

《李贺作诗》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②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③。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④,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⑤程课⑥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⑦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孩子啊,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注释】①皇甫铈(shí):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 ②援:拿。

③《高轩过》(xuān):题目名。过,拜访意。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④奚(xī)奴:童仆,奴仆。 ⑤牵合:指受到束缚。 ⑥程课:固定的格式。

⑦率:大概,大略。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皇甫铈始闻未信 信: ②援笔辄就如素构 就:

③每旦日出 旦: ④及暮归,足成之 及:

11.下列句中的“之”与“及暮归,足成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鞭数十,驱之别院 B.至之市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3.李贺在孩提时代的作诗轶事,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2分)

答:

答案:

10.(4分)①相信 ②完成 ③早晨 ④等到

11.(2分)A

12.(2分)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13.(2分)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思多想,用心创作。

以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得分。

篇4:李贺作诗阅读及答案

李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3、就:完成。

4、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呕:吐。。

8、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奚奴:童仆,奴仆。

9、牵合:牵强符合。

10、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11、率:特殊

12、省:反省。

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①皇甫铈始闻未信,信:               ②援笔辄就如素构。就:

③每旦日出,旦:                     ④及暮归,足成之。及:

2、下列句中的“之”与“及暮归,足成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鞭数十,驱之别院            B.至之市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翻译下列句子。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在孩提时代的作诗轶事,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①相信   ②完成  ③早晨   ④等到

2、A

3、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4、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思多想,用心创作。

译文

李贺长得纤细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读书很努力,写文章速度很快。每天早上出门,与朋友们一同游玩的时候,李贺不会先拟好题目再来作诗,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牵强附和古人的诗作,也不会被格式所限制。常常带着小书童,骑着瘦驴儿,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书囊就出门了,遇到有灵感了,就马上记下来,放在书囊里,等晚上回去的时候,老夫人让婢女去查看书囊,发现李贺写了很多。老夫人就感慨说:“这孩子非得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准备好油灯和食物后,李贺便让婢女拿来书囊里的诗稿,研好墨叠好纸,把诗补充完之后,就放入另一个书囊中。

篇5:竹李贺阅读答案

竹李贺阅读答案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露单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钧锦鳞。三梁②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是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村,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粱、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描写竹子倒映水中的`情景,倒影与水波荡漾,泛起错杂的波光。

B.第二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在空地上的竹子绿叶婆婆,倩影斑驳。

C.“露华”,就是露花,即露珠。“华”通“花”。以露衬竹,间接写竹。

D.第四句意思是青苔接近竹根,表示笋已长成竹。竹根有似霜白的粉,故称霜根。

E.“香汗”“锦鳞”都运用了借代手法,前者借代辛勤劳动,后者借代鱼。

15.诗中,“竹”比喻什么?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6分)

答案:

14. B(3分)、E(2分)。(B“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15.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2分)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2分)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2分)

篇6:李贺小传文言文阅读

李贺小传文言文阅读

李贺小传[唐]李商隐

长吉(李贺)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③,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规矩法则。②欻:突然。③奉礼太常:唐代官职,从九品上。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恒从小奚奴 (2)率如此 (3)少之,长吉气绝 (4)苟信然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6分)

(1)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2)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贺写诗善于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所见所得,不拘泥规矩约束。

B.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关于李贺临终前的故事虽然荒诞离奇,但作者却以为真实可信。

D.李贺英年早逝,怀才不遇,本文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21.文章最后一段感情深挚浓烈,请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8.(1)使……跟从 (2)大多,一般 (3)不久 (4)确实

19.(1)(李贺)能够费尽心思创作诗歌,而且写得很快,最早被韩愈了解。

(2)等了大概有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李贺最终还是死了。

20.B

21.最后一段作者连续提出了六个问题,前三问是问天,后三问则专问李贺的遭遇,层层递进,反复呼号,与前文平和的叙述形成鲜明反差。像李贺这样“才而奇者”世所罕见,却遭到世人的.排斥,作者积郁的悲愤通过连续的质问喷薄而出,将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

篇7:《李贺作诗》阅读答案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文言文中可以看出李贺是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成名给你的启发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篇8:阅读及其答案:李贺传

阅读及其答案:李贺传

原文: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従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参考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结构犹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诗句都高迈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老子后所:“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酒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中考阅读训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确

D 若少假行年,涵洞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5分)

译文:

(2)非大醉吊丧,率如此。(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B(应当解释为“参加科举考试)

9、C(②句描绘李贺相貌,说其写字很快;④句描述李贺平时很勤奋,⑤句写李贺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贺傲慢,烧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贺诗文)

10、B(韩愈、黄埔湜不相信的不是李贺的年龄,而是不相信只有七岁的李贺能写出这样奇妙的诗文)

篇9:《李贺作诗》阅读答案

李贺作诗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注释]

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

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参考答案:

李贺作诗

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李贺诗歌中悲剧意识的成因

诗人李贺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李贺“鬼诗”死亡美学的集体无意识

“诗鬼”李贺与他奇诡的诗

谈谈李贺愤世幽怨的诗歌人生

李贺的诗词全集

李璮简介

李宝简介

李贺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贺的诗什么水平

小小说阅读李贺
《小小说阅读李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小说阅读李贺(共9篇)】相关文章:

《巫山高》李贺唐诗鉴赏2022-08-15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2023-12-28

诗人李贺的代表作2022-05-25

闲步昆仑经典散文2023-06-29

夜阑曲作文2022-11-09

李特简介2023-01-23

家乡的后园作文2023-02-24

李贺座右铭2023-08-29

李巍作品经典语录2022-08-15

李湛简介2023-06-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