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3-12-01 07:32:2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共10篇)由网友“橘子红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篇1: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篇2:文言文《铁杵磨针》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铁杵磨针》原文及翻译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注释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篇3:铁杵磨针文言文的翻译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的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原文扩展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课,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门口有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篇4:铁杵磨针原文及翻译

铁杵磨针原文及翻译

铁杵磨针

明代: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注释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篇5:《铁杵磨针》原文翻译

《铁杵磨针》原文翻译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注释】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篇6:铁杵磨针原文翻译

铁杵磨针原文翻译

铁杵磨针原文翻译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去:____方:_____欲: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2、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3、持之以恒 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注释

1眉州: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成:完成。

4去:离开。

5.逢:碰上。

6.媪(ǎo):年老的妇人。

7.方:正在。

8.铁杵(chǔ):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9.欲:想要.

10.感:被......感动.

11.还:回去.

12.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13.卒业:完成学业。

14.今:现

15.氏:姓…的人。

16.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了。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篇7:铁杵磨针文言文阅读答案

铁杵磨针文言文阅读答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去:方:欲: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答: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

2、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3、持之以恒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阅读理解的技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方法:1.近义词解释法。2.拆字解释法。3.本义加文中义。

如:心服口服可用“拆字解释法”:心里嘴上都信服,真心实意地信服。

2根据要求划句子。

方法:能熟练把握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判断,了解不同句子的作用及常见的位置。

常识: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排比句、中心句、联想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联想句:由看到的事物而引发的联想,进行想象、虚写的句子。

过渡句(段):使文章衔接自然的句子或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它的作用也是常考点)

中心句: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句子。

总起句:统领全文,是概括整段或整篇文章的主旨。

总结句:总结全文。

3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4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来作答。

正面情绪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

反面情绪有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从字里行间中就可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情感,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委婉含蓄,要联系生活细细品读。

5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阅读题答题窍门

1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2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3说明文阅读方法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考生经验

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正确理解。它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

二是意义隐晦的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应试者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篇8:“铁杵磨针”阅读答案及翻译

“铁杵磨针”阅读答案及翻译

“铁杵磨针”该典故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弃去( ) (2)老媪方磨铁杵( ) (3) 欲作针( )

离开 正在 想要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答: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或被她的话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还,1分。卒业,完成学业。大意,1分。

11.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成语:铁杵磨针,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均可。(1分)

启示 :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2分)

译文: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铁杵磨针的故事

2.《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比较阅读及答案

3.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4.比较阅读《愚公移山》《铁杵磨针》

篇9: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之铁杵磨针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去: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

欲: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__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参考答案

1.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1)代老妪(2)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篇10:文言文怎么翻译

文言文怎么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翻译时的标准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 其─他们的;管─钥匙。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铁杵磨针原文及翻译

铁杵磨针翻译

铁杵磨针文言文

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文言文同步练习

铁杵成针文言文

文言文正正直练习及答案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共10篇)】相关文章:

课外练习题与答案2022-11-09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浣溪沙》2023-09-23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阅读答案2022-05-04

李白传文言文翻译2023-02-25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作文400字2023-02-03

关于名人坚持不懈的励志故事2022-12-29

《美丽的丹顶鹤》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设计2024-04-15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2022-06-23

十堰武当山作文600字2022-04-30

武当山古建筑群导游词2022-06-0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