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新政谈教师从容应对的策略(共4篇)由网友“蝶梦”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基于教育新政谈教师从容应对的策略,欢迎阅读!
篇1:基于教育新政谈教师从容应对的策略
基于教育新政谈教师从容应对的策略
过重的课业负担已使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苦不堪言.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基于教育新政,教师需要从容应对:首先要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减负观”.其次要关注课堂,努力实现课堂的增效:一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要抓实课后的自主学习;三要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5 关键词:教育新政 课业负担 素质教育篇2:教育学生策略浅谈(教师中心稿)
教育学生策略浅谈(教师中心稿)
唐晋彪
前不久的《德育报》刊登了全国特级教师唐承彬这样的一件小事:一堂公开课结束后,听课的教师鱼贯而出,走在最后的唐老师犹豫了一下又折回教室,径直走到一脸疑惑的于燕同学面前,真诚地说:“于燕同学,刚才的问题你回答得太好了。第一,你能在3分钟内找出文章的文眼,这对一个初一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第二,你给作文所找的例子很有个性。要知道,一篇有个性的文章就是一篇高分的作文。虽然你们王老师刚才也表扬了你,但我仍然想回来补上我的表扬,而且我很想在你的书上签名。”于是,唐老师郑重地拿出钢笔,写下了“锲而不舍--与于燕同学共勉”几个字①。
读完这段文字,我心里颇有感触。让我感动的不仅是唐老师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更是他那时刻不忘育人的高尚品德。一位教育家说过:“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唐老师表扬学生,没有用“很好”、“不错”等空泛的言语,而是用这种发自内心的夸奖,既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有具体实质性的内容。我想,许多年以后,于燕同学或许回忘记唐老师表扬的话,但唐老师的精神肯定会给她一生一世的激励。
教育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面临的课题,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与正面教育中,而且体现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作为学生自然应该尊重老师的,因为老师曾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知识,给予他们无限的关怀,乃至富有尊严的灵魂,但是仍有许多老师勤勉工作却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却置若罔闻,为什么呢?我认为关键还是老师不能接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语相呼应,就得使我们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
要真正教育好学生,除了“以表扬为主”外,我认为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一、永记率先垂范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基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仅仅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情感以及以身作则的精神。我们一些班主任经常教育学生不要沉湎于网吧,冠冕堂皇地引导学生上健康网站,大谈特谈上网吧的危害性,而自己却在上班时间网上打牌、下棋等等,这种不以身作则的教育只能说是失败的教育,只能说是零的教育;同样,脏话连篇教师影响下的学生,其文明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特别珍惜被社会认同的特有的人格尊严,自觉提高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精神楷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包括一言一行,首先必须自己先做到。正如亚当斯所说:“教师的影响是永久的。教师决不能停止自我感化”。
二、巧妙利用机会因势利导地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正确地把握住教育的好时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说到教育学生的机会,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天遇到的一件事,那天我正在高二(1)班想讲评语段《雨的随想》中的练习,忽然发现姓范的学生心不在焉,走到他面前仔细一看,原来他对这节课讲评的作业一动不动,问他原因,竟然说没有笔,并且还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当时我很生气,禁不住用重重的语气骂了几句。或许我平时上课不大对学生发怒,突然发现同学们都用惊愕的目光注视我,真后悔批评得太过火了。忽然看到语段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灵机一动,把话题自然一转,于是顺势而下,轻松地说:“今天老师来上课是满怀着激情的,其他同学也都十分专心,我们的心都是晴的,可是这位同学的小插曲,让我们大家的心情都变得雨淋般湿漉漉的。”我接着问这位同学:“今天老师‘下了雨’,发了脾气,过火地批评了你,使你没有了好心情,我也不对。”最后,我面向全体同学说:“同学们,那就干脆让我们直接进入《雨的随想》的境界,让我们看看作者对雨的独特感想吧!”
完全没想到!这一节课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教育屡犯错误的学生要常出新招,教育内容要富有新意。
当前,由于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特点,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反复过程,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则易导致急功近利式的粗暴训斥甚至体罚,而许多惩罚教育的失败,往往并不在教育者缺乏严厉,而在于施教者往往一罚了之,未能及时巩固教育的效果。惩罚教育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学生重复犯错误是正常的,而我们教师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就不可能一蹴而就,面临着长期和艰巨性。
寻找学生交流,尤其是批评犯有错误的学生,不能老生常谈,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更切忌一到办公室就把学生一顿臭骂。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绚丽多彩的:或和风细雨,或暴风骤雨;或表扬鼓励,或批评痛斥;或集体谈心,或单独交流;或捕捉亮点,或揭示实质;或自己教育,或别人配合;或直截了当,或含蓄深沉。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的“路”要多,“意”要新,“招”要奇。
列夫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那么我们教育思想与方法的创新,难道不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最好培养吗?
四、要善于捕捉学生表现中的亮点。
我老是听到我们的一些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慨叹说:“现在的学生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简直糟透了。”殊不知学生毕竟是学生,言行失之偏颇也是难免的。如果我们能够用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一切,去看待一切学生,就会觉得一切都很正常,也就不会老是发出“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的感叹了。我们要能够“宽容”学生所犯的过失,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教育者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吧?
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的时候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者是否善于发现他们身手的“闪光点”。
五、必要的“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位老师曾这样说:“教育孩子们时,关键是爱心+狠心。老师承担的是爱心付出,应当适当适度,过分了就成为溺爱,只会毁了孩子的前途。那么狠心呢?该批评时批评,绝不因为怕得罪学生,而一味宽容。学生现在不明白,在将来的某一天总会明白的。”②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在提倡对学生表扬、奖励和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产生一种责任感。要知道,一个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真正的现代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更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当然对学生的“惩罚”应是文明的,适度的,讲方式的:譬如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给同学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可以“罚” 他打扫打扫卫生,维持维持纪律,或者 “罚”他端正地写一份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但要注意,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
参考文献
①茅娟美《补上表扬》《德育报》 12月9日
②詹学伟《对付学生三招:爱心+理解+狠心》《中国青年报》 -12-13
篇3:例谈中间幼儿教育策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例谈中间幼儿教育策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
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
梓涵看上去很文静.平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
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将爱的感受从父母身上延伸到老师身上。
我开始每天和她保持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多看她几眼,多和她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如此,并表现出真诚。渐渐的,我发现梓涵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说说话。信任的引擎开始启动,这正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起点。
二、运用“期待效应”,促成发展质变
心宇——害怕展示自己,又让人充满惊喜
处于“中间区”的幼儿不太会展示自己,可一旦给机会让他们站上舞台,带给你的往往是惊喜。一次科学课提问:“袜子口有弹性有什么用呢?”平时不爱举手的心宇怯怯地举起了小手。他的回答尽管声音很小但非常准确:“这样袜子就不会往下滑了。”我没有提醒他要放大声音而是连忙夸奖并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第二天我照例打开班级网站。忽然发现了一篇“感谢褚老师”的新帖子,是心宇的家人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激,说孩子回家兴奋极了,告诉家人褚老师抱他了,而且把他抱起来了,他开心极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了心宇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举手了就请他回答问题,而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并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某天午睡起床,他居然将被子折叠得和保育老师不相上下。其实我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期待效应的实验: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作为教师用充满肯定和期待的影响和暗示给“中间区”孩子带去灿烂的阳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给予持续关注,点燃表现热情
木子——自主自理.却缺乏展现热情
“中间区”的幼儿很多都是自主性强的孩子,不给老师添乱,以至于容易被人忽视。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她从进幼儿园开始似乎就不曾麻烦过老师:入厕后会自己将衣裤整理好,午饭从不挑食,午睡时能很快睡着……她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又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不在意,你几乎会忽视她的存在。
我觉得木子就像一支美丽的烟火,等待有人将她点燃。但是,对于我表现出的热情,木子似乎不太领情,对我的鼓励和表扬很少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并不气馁,始终对她保持积极的关注,注意她每天的活动,将她的良好表现记录下来,时常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了解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种持之以恒的热情关注逐渐拉近了木子与我之间的距离,渐渐地她会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了,小手也开始举起来了……这支美丽的烟火终于被点燃了。
四、发挥同伴互动,实现个人价值
小鑫一从不主动交朋友.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要让一个幼儿觉得他是集体中有价值的成员,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被他人需要。“中间区”幼儿在集体中显得相对较安静.他们在被需要这一点上明显感觉不足。这就有赖于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小鑫很安静。从不主动与人交往,游戏时,他也总是跟随者,从不主动提出要求,他似乎没有在集体中的主动意识。儿童心理学曾揭示: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我决定找一个能带动他的同伴。我观察到他比较喜欢艺木,艺木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于是我安排他们坐在一桌,经常鼓励他们玩同一份材料或参与同一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互动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将两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为小组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小鑫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笑容也渐渐地在他脸庞绽放。
篇4:我们走在创新与务实之间--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选择摭谈(教师中心稿)
我们走在创新与务实之间--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选择摭谈(教师中心稿)
周鲁 电子邮箱: wgd_50119@163.com
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在多处地方开辟实验区。各种新观念、新概念的涌现,快于教育的实践。风云际会,各种浮躁的心理也在漫延。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滞后的教育实践,期望狂飚突进,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只是搞一些应时媚俗的表面形式是有害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用双手扯住自己的头发,是不能使自己离开地球的。我们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眼睛要盯住理想,双脚却要紧踏地面,要以稳健的姿态面对机遇和挑战。
学校的功能,是传递知识,提供机会,是要为每个学生奠定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的基础。不论传统教育、素质教育还是未来的什么教育,都不可能改变学校的这一特性。在紧锣密鼓推进课改的当下,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号召中,在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功能,在一些地方正在被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仍然强调,要正确评价和坚持“双基”的课程传统,能力的培养需要“双基”的支撑,抽掉“双基”就是抽掉了基础教育的.基础。坚持“双基”是对学生负责的务实的态度。
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素质教育昭示了一种崭新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理念,是教育发展追求的可以实现的理想目标,而基础教育则规定了现实教育必须达到和完成的目标任务。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中避免观念的错位和混乱,是当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要避免简单化的线型思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以一个矛盾掩盖另一个矛盾。
譬如,新的教学观,倡导主体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建构性教学等,这些现代教学观无疑是值得研究和尝试的;但是,任何方法的选择都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对象、教者的特点、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诸多因素决定,在特定情况下,传授性教学未必一定不好,其他教学法未必一定就好,比如学电脑遇到一个障碍,查书本一个小时不能弄懂,请教行家可能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放任自流,不能放弃了教师掌控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责任,要尽可能尊重学生,也要尽可能严格要求学生。为了养成学生“动”的能力,活动课盛行,提倡愉快教育。对愉快教育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 是“安乐死”,因为学习本来是艰苦的,不能让学生以为学习就是游戏,学习一定是轻松愉快的。客观上,学习不只有愉快,也有苦,“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它内在的合理性。
课程改革怎样落实到课堂?实施素质教育中怎样保证“双基”得到落实和加强?这里既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教法的研究。教有法而无定法,每堂课的教法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任何人都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定有效的处方,只有靠我们自己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去探索创新。研究教法要考虑学法,要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要做到为学而教,寓学于教,为教给学生学法创造教法。切忌一提到课程改革就丧失了变通开放的思维,谨小慎微,只会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要提高教学的专业技术含金量,逐步形成可操作的东西,不要让社会小看了咱们教师。
只要实事求是,求索进取,我们终会把理想变成现实。
★ 银行行长致辞合集
★ 高考历史备考策略:主观题应该分“四步走”,注意“传承与创新”
【基于教育新政谈教师从容应对的策略(共4篇)】相关文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023-07-24
市场述职报告2023-01-14
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构建2023-06-26
网约车介绍信怎么写2023-05-04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2022-08-17
反映问题范文2022-05-06
《八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读后感2022-10-24
房地产行业报告2023-12-15
《戊戌变法》教案2022-07-08
全民营销,看上去很美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