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

时间:2024-02-22 07:21:5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精选7篇)由网友“走走”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

篇1:《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

狄梁公为度支员外郎,车驾将幸汾阳,公奉使修供顿。并州长史李玄冲以道出妒女祠,俗称有盛衣服车马过者,必致雷风,欲别开路。公曰:“天子行幸,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敢害而欲避之?”玄冲遂止,果无他变。

注释

①狄梁公:狄仁杰,封梁国公。

翻译

唐朝狄梁公(狄仁杰)任度支员外郎时,天子将幸临汾阳,狄梁公奉命准备酒宴。并州长史(府吏的`首长)李玄冲认为路经妒女祠,地方传说说有盛装车马经过的人,一定会刮风打雷,因此想避开这条路,打算另外修。狄梁公说:“天子驾临,大批车驾人马跟随,风伯为他清理尘垢,雨神为他洗刷道路,什么妒女敢伤害天子?”李玄冲因此打消念头,果然没有任何特别的事发生。

篇2:《智囊明智部郗超》文言文

作者:冯梦龙

郗司空[愔,字方回]在北府,桓宣武[温]忌其握兵。郗遣笺诣桓,子嘉宾[超]出行于道上,闻之,急取笺视,“方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乃寸寸毁裂,归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间,欲乞闲地自养。桓得笺大喜,即转郗公为会稽太守。

[冯述评]

超党于桓,非肖子也,然为父画免祸之策,不可谓非智。后超病将死,缄一箧文书,属其家人:“父若哀痛,以此呈之。”父后哭超过哀,乃发箧睹稿,皆与桓谋逆语,怒曰:“死晚矣。”遂止。夫身死而犹能以术止父之哀,是亦智也。然人臣之义,则宁为愔之愚,勿为超之智。

注释

①北府:郗愔当时驻京口,东晋人称为北府。

②桓宣武:即桓温,谥号为宣武。

③嘉宾:郗超,郗愔之子,字嘉宾。

④缄:封存。

翻译

东晋郗愔任司空,驻在北府,桓温对他掌握兵权十分忌恨。一次郗愔写了一封便笺托人送给桓温。这时他的儿子郗超听说这件事,急忙追上正在路上的送信人,取出信来,看到上面写着:我要同您共同为王室出力,收复失地,重修陵寝云云。郗超将信撕掉,回去代父亲重写一封,自称身患旧病,不能忍受世间的繁杂事务,希望得到一块闲地,来颐养天年。桓温看到信后喜出望外,趁机把郗愔转为会稽太守。

评译

郗超与桓温暗里勾结,看似是不孝之子,但却给父亲策划了免遭祸患的'计谋,这不能说不机智。后来郗超病重快死时,收拾了一箱书信文札,嘱咐家人说:“我父亲若悲哀太过,就把这些拿给他看。”郗超死后,他的父亲郗愔哀痛得无法自制,家人就开箱给他看儿子的遗物,结果里面全是与桓温谋划叛逆的内容。郗愔看后勃然大怒,骂道:“逆子,你死得太晚了!”并立即止住了悲哀。郗超死后还能用办法制止父亲的哀痛,这真是很聪明的呀。但做人臣的道德,宁肯像郗愔那样愚蠢,也不要学郗超这样的聪明。

篇3:《智囊·明智部·虞集》文言文

《智囊·明智部·虞集》文言文

作者:冯梦龙

元虞集,仁宗时拜祭酒,讲罢,因言京师恃东南海运,而实竭民力以航不测,乃进曰:“京东濒海数千里,皆萑苇之场,北极辽海,南滨青、齐,海潮日至,淤为沃壤久矣,苟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分授其地而官为之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田,为万夫长;千夫、百夫亦如之。三年视其成,则以地之高下,定额于朝,而以次征之。五虞集年有积蓄,乃命以官,就所储给以禄。十年则佩之符印,俾得以传子孙,则东南民兵数万,可以近卫京师,外御岛夷,远宽东南海运之力,内获富民得官之用,淤食之民得有所归,自然不至为盗矣。”说者不一,事遂寝。

〔评〕其后脱脱言:京畿近水地,利召募江南人耕种,岁可收粟麦百余万石,不烦海运,京师足食。元主从之,于是立分司农司,以右丞悟良哈台、左丞乌古孙良祯兼大司农卿,给分司农司印,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抵檀顺,东及迁民镇,凡官地及元管各处屯田,悉从分司农司立法佃种,合用工价、牛具、农器、谷种,给钞五百万锭。又略仿前集贤学士虞集议,于江、淮召募能种水田及修筑圃堰之人各千人,为农师。降空名添设职事敕牒十二道,募农民百人者授正九品。二百人者正八,三百人者从七,就令管领所募之人。所募农夫每人给钞十锭,期年散归,遂大稔。

何孟春《余冬序录》云:“明朝叶文庄公盛巡抚宣府时,修复官牛、官田之法,垦地日广,积粮日多,以其余岁易战马千八百余匹。其屯堡废缺者,咸修复之,不数月,完七百余所。今边兵受役权门,终岁劳苦,曾不得占寸地以自衣食,军储一切仰给内帑,战马之费于太仆者不资,屯堡尚谁修筑?悠悠岁月,恐将来之夷祸难支也!”

樊升之曰:“贾生之治安,晁错之兵事,江统之徙戎,是万世之至画也,李邺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垦墅,平江伯之漕运。平江伯陈瑄,合肥人。永乐初董北京海漕,筑淮阳海堤八百里。寻罢海运,浚会通河,通南北饷道,疏清江浦以避淮险,设仪真瓜洲坝港,凿徐州吕梁浜,筑刀阳、南旺湖堤,开白塔河通江,筑高邮湖堤,自淮至临清建闸四十七,建淮、徐临通仓以便转输,置舍卒导舟,设井树以便行者。是一代之至画也。李允则之筑圃起浮屠,范文正、富郑公之救荒,是一时之至画也。画极其至,则人情允协,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

注释

①虞集:字伯生,元成宗时为大都路儒学教授,累迁奎章阁侍读学士,平生为文万篇,为元时文章大家。

②限:规定、条例。

③脱脱:元顺帝时官至中书右丞相,为一代贤相。

④空名添设职事敕牒:写好了官职,未填写姓名的空白委任状。

⑤稔:丰收。

⑥内帑:国库。

⑦太仆:太仆寺,掌管国家畜牧,主要是战马的饲养。

翻译

元朝人虞集(字伯生)在元仁宗时官拜祭酒,曾在为仁宗讲学的课余时间,谈起京师仰仗东南一带以海运输送粮食而从事危险无比的航行,实在是严重耗损民力,于是进言道:“京师东方滨海数千里之地,都是芦苇丛生的荒地,北从辽海,南到青州、齐州,潮每日冲积,长期已来以淤积为可供耕种的肥沃之地。如果用浙江人的方法,筑堤挡住潮水使成为耕地,让想做官的富翁分别配领这些田地,由官府加以规定,有办法找到一万人耕田的,就给他一万人份的田地,让他做这一万人的'首长;以下一千人,一百人也如此办理。三年之内看他的结果,由朝廷依土地的肥瘠程度定额课税,依等级征收,五年之后能有积蓄,就任命他做官,就所积蓄的作为俸禄,十年后赐给他符节印信,使他能流传给子孙。这么一来,便可得到数万民兵来对内保卫京师,对外防御海贼,而且又能不必仰赖东南海运,使人民得以休息,又可借着富人求官的心理,让京师得到充足的粮食供应,四处游食的人民能有正当的归宿,自然不会做海贼了。”但因评议的人意见不一致,于是遂不了了之。

评译

后来脱脱(元朝人)曾说京师近海,深得地利,招募江南人来耕种,每年可收成一百多万石米麦,不必仰赖海运,京师也可以足食。元主依此而行,于是设立分司农司(官署名),以右丞(掌钱谷的官)悟良哈台、左丞乌古孙良祯兼任大司农卿,给分司农司印,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到檀顺,东到迁民镇,凡是官地及元朝朝廷所掌握的各处屯田,都听从分司农司立法办理租佃,合用工价、牛具、农器、谷种,由朝廷先投资五百万锭银子。脱脱又大略模仿前集贤学士虞集的建议,在江淮之间招募能种水田及修筑园圃、堤防的人各一千,担任农师,又设一些有名无实的官职,以十二道令牌宣称:能招募一百个农民的人,就授予正九品官,二百人的正八品官,三百人的正七品官,由招募者自行领导管理自己所招募的人,所招募的农夫,每人给十锭银子,一年后放他们回去,于是大丰收。

何孟春(明·彬州人,字子元)在《余冬序录》里说:“明朝叶文庄公(叶盛,昆山人,字与中,谥文庄)巡抚宣府时,重新建立官牛官田的法令,开垦的土地日渐广大,积存粮食日益增多,用每年节余的钱购买八千多匹战马,残缺不全的城堡也都加以修复。不到几个月,就整修好七百多个城堡。如今边境的士兵受权贵之门的役使,整年劳苦,还得不到一点土地来供给自己的衣食,军中所需的一切费用,都依靠中央的供应,养战马的费用由太仆支给的多得无法估计,至于城堡的修筑又能仰靠哪里的费用。长期下来,恐怕将来外患一起就很难应付了。”

篇4:文言文《智囊明智部苏东坡》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智囊明智部苏东坡》原文及翻译

原文:

苏东坡知扬州,一夕梦在山林间,见一虎来噬,公方惊怖,一紫袍黄冠以袖障公,叱虎使去。及旦,有道士投谒曰:“昨夜不惊畏乎?”公叱曰:“鼠子乃敢尔?本欲杖汝脊,吾岂不知汝夜来术邪?”(边批:坡聪明过人。)道士骇惶而走。

注释

①紫袍黄冠:当时道士的装束,此处代指道士。

翻译

苏东坡任扬州知州时,有一天晚上,梦见在山林之间,看见一头老虎来咬他,苏东坡正紧张恐惧时,有一个人穿着紫袍、戴着黄帽,用袖子保护苏东坡,大声叱喝老虎离开。天亮后,有个道士来拜见苏东坡,说:“昨天晚上你没有受惊吓吧?”苏东坡大骂说:“鼠辈,竟敢如此,我正打算抓你来杖责一番,我难道不知道你昨夜来施用邪术吗?”道士吓得赶快离开。

篇5:《智囊·明智节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智囊·明智(节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襄阳围急,将破,立信①遗似道②书,云:“沿江之守,不过七千里,而内郡见兵尚可七十余万,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汰其老弱,可得精锐五十万,于七千里中,距百里为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总督。其尤要害处,则参倍其兵。无事则泛舟江、淮,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互援,联络不断,以成率然之势,此上策也!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莫若礼而归之,请输岁币以缓目前之急。俟边患稍休,徐图战守,此中策也!”后伯颜③入建康,闻其策,叹曰:“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北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言:“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意少,乞斩师孟④衅鼓,以作将士之气。”且言:“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邑郡,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变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广,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 ;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约日齐备,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评〕靖康有李纲不用,而用黄潜善、汪伯彦;咸淳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贾似道;德祐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陈宜中。然则宋不衰于金,自衰也;不亡于元,自亡也!

(选自冯梦龙《智囊·明智》)

已而闻似道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立信叹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乃置酒召宾佐与诀,手为表起居三宫,与从子书,属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以是失声,三日扼吭而卒。

(选自《宋史·汪立信传》)

(元世祖)召入谕之曰:“如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立信:即汪立信。②似道,即贾似道。③伯颜:元大将。④师孟:南宋降元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使敌得以为辞 辞:借口

B.以作将士之气 作:激励

C.宋惩五季之乱 惩:惩治

D.属以家事 属: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莫若礼而归之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请输岁币以缓目前之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至一县则一县残

欲苟顺私情,则告不许

D .愿赐之一死足矣

我何何面目见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立信对敌我双方情况十分了解,他的上书数据分析具体、翔实,用兵策略环环相扣,自成系统,但可惜不被贾似道采用,宋军只能以溃败告终。

B.文天祥从对敌斗争意志、国家政策方针角度分析宋朝形式,涉及物质基础、人力资源、战略战术安排甚至还注意到民间抗敌力量,确实高瞻远瞩。

C.汪立信知道国势倾颓,已难以挽回,他不愿意看到大宋灭亡的结局,不愿做亡国奴,以身殉职,上吊而死,体现了刚烈的性格和对宋室的忠心耿耿。

D.文天祥被俘以后,面对敌人的诱惑,毫不动摇,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临刑时他慷慨激昂,视死如归,体现了大丈夫气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2)然则宋不衰于金,自衰也; 不亡于元,自亡也!

(3)已而闻似道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

二、1.C 解析:C项,惩:苦于。如《愚公移山》中的“惩山北之塞”。

2.A 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可不译。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他们。

3.D 解析:D项,“临刑时他慷慨激昂”错,原文为“临刑殊从容”,文天祥是从容就义,数日后,其“面如生”。

4.参考答案:(1)假使宋室真的采用这个计策,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2)既然这样,那么宋朝不是因金人强大而衰弱,而是自己衰弱;不是被元灭亡,而是自己灭亡。

(3)不久,就听到了贾似道在芜湖溃败的消息,江汉守臣也都望风投降或逃跑。

解析:第(1)句关键词语“使”(假使)、“安”(怎么),语句要通顺。第(2)句关键词语“然则”(这样,那么)、“自衰”(自己使……衰亡),语句要通顺。第(3)句关键词语“已而”(不久)、“遁”(逃跑),语句要通顺。

参考译文:襄阳城被蒙古军围攻,情势急迫时,将要被攻破,汪立信写信给贾似道,说:“沿长江的防线不过七千里,而内郡现有的士兵还有七十多万,应该都派到江边,充实对外防御的兵力。七十多万兵力中,淘汰掉老弱不堪作战者,还有五十万精锐。在七千里之间,每距一百里设一屯,每屯有守将,十屯为一府,每府有总督。地势特别重要的地方,就用三倍兵力。平时在江淮之间泛舟来往,保持联系,战时东西彼此支援,联络不断,来造成足以应付蒙古人忽然攻击的防御力量,这是上策。扣留蒙古人的使臣,对我们没有好处,只会给敌人借口。不如礼遇他们,放他们回去,以每年输送财帛的方式来缓和目前急迫的形势。等边境的压力稍微缓和,再从长计议战守的策略,这是中策。”后来蒙古伯颜攻入建康,听到了汪立信这番策略,叹息道:“假使宋室真的采用这个计策,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蒙古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说:“朝廷只求一时偏安,牵制前方将帅作战的气息太浓,而奋发进取、决心作战的.意志太弱,请求立刻斩杀师孟,用他的鲜血涂在鼓上,来激励士气。”又说:“宋朝受五代之乱的伤害,虽然削弱拥兵的藩镇,建立邑郡,一时虽然可以矫正军人拥兵作乱的弊病,然而也付出国力衰弱的代价,所以敌人每到一州,一州就残破,每到一县,一县也残破,最后弄得整个中原沦陷,如今后悔也来不及。如今应将天下分为四镇,每镇设立都督一人负责统领;将广西并入两湖为一镇,军府建于长沙;将广东并入江西为一镇,军府建于隆兴;将福建并入江东,军府建于番阳;将淮西并入淮东,军府建于扬州。要求长沙负责收复鄂地一带,隆兴负责蕲黄一带,番阳负责江东一带,扬州负责收复两淮一带。如此,才能使各镇地大兵多,足以对抗敌军,并找寻适当时机约定日期一起进军北伐,有进无退,倾尽全力攻击敌军,使敌军因战线扩大,必须防备各方的攻击兵力,而造成局部防御兵力的不足,疲于奔命。再加上我方策动敌后的百姓起义,从内部加以骚扰颠覆。如此,敌人就不难击退了。”

篇6:智囊(选录)·明智部·朱熹原文和翻译

智囊(选录)·明智部·朱熹原文和翻译

明智部·朱熹

作者:冯梦龙

【原文】

朱熹乾道四年,民艰食,熹请于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赈贷。夏受粟于仓,冬则加息以偿;歉,蠲其息之半,大饥尽蠲之。凡十四年,以米六百石还府,见储米三千一百石,以为“社仓”,不复收息。故虽遇歉,民不缺食,诏下熹“社仓法”于诸路。

〔评〕陆象山曰:“社仓固为农之利,然年常丰,田常熟,则其利可久;苟非常熟之田,一遇岁歉,则有散而无敛;来岁秧时缺本,乃无以赈之,莫如兼制平籴一仓,丰时籴之,使无价贱伤农之患;缺时粜之,以摧富民封廪腾价之计,析所籴为二,每存其一,以备歉岁,代社仓之匮,实为长便也。听民之便,则为社仓法;强民之从,即为青苗法矣,此主利民,彼主利国故也。”

今有司积谷之法,亦社仓遗训,然所积只纸上空言,半为有司干没,半充上官,无碍钱粮之用。一遇荒歉,辄仰屋窃叹,不如留谷于民间之为愈矣。噫!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今之抚按有第一美政所急当举行者,要将各项下赃罚银,督令各府县尽数籴谷;其有罪犯自徒流以下,许其以谷赎罪。大率上县每年要谷一万,下县五千。两直隶巡抚下有县凡一百,则是每年有谷七十余万,积至三年,即有二百余万矣。若遇一县有水旱之灾,则听于无灾县分通融借贷,俟来年丰熟补还,则东南百姓可免流亡,而朝廷于财赋之地永无南顾之忧矣。善政之大,无过于此!”

文言文翻译:

宋孝宗乾道四年,人民缺乏粮食,朱熹求救于州府,借到常平米六百石来施救。夏天从社里的谷仓借米粮,冬天加利息偿还。歉收时免除一半利息,大饥荒时利息全免。十四年后,六百石米全数还给州府,尚有储米三千一百石,作为社仓,不再收利息。所以虽然遭到歉收,人民也不担心缺乏粮食。孝宗于是下诏,使朱熹的社仓法在各路推行。

评译

陆象山(名九渊)说:“社仓固然是为农民的利益着想,然而要常年丰收,这种制度才可保持长久,如果不是可常年丰收的田地,一遇到歉收,则社仓的米只有借出而没有收入,来年播种时缺少种子,仍然没有办法施救。不如同时设立一个平籴仓,丰收时买入米粮,防止价贱伤农的祸害;歉收时出售米粮,以防止富家囤积粮食,抬高价格来获取暴利。把买进来的米粮分存两个仓库,其中一个仓库的存粮保留起来,不随便使用,以为歉收的年头所用,用这种方法来替代动辄匮乏的社会,显然比较实用。顺从人民的方便,是社仓法;强制人民听从的,则是青苗法。是因为前者主张利民,后者主张利国的缘故。”

当今官吏积存谷物的方法,也是社仓的遗训。然而所积的只是纸上的`空言,一半已被负责官吏据为己有,一半变成朝廷非正常调用的钱粮来源。一碰到荒年歉收,除了摇头叹息,一点办法也没有,还不如不要设置,单纯的把谷物留在民间的好。唉!

何良俊(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四友斋丛说》说:“当今地方首长的真正德政,当务之急是将各项赃款及罚银,督促各府县隶全数购买谷物。犯徒刑、流放以下的罪犯,准他们用谷物来赎罪。大致上大县每年要买谷一万石,小县要买五千石。两直隶巡抚之下有一百个县,则每年就有七十多万石谷物。累积三年之后,就有两百多万石了。如果遇到一个县有水旱灾,就向无灾害的县通融借贷,来年丰收补还,则各地百姓就免于流离逃难,而朝廷对那些供应政府*政支出的重点税收地区,也永远不需忧心荒年歉收的问题。最大的德政,没有比这样更好了。”

篇7:《智囊明智部罗隐》原文及翻译

《智囊明智部罗隐》原文及翻译

作者:冯梦龙

浙帅钱镠时,宣州叛卒五千余人送款,钱氏纳之,以为腹心。时罗隐在幕下,屡谏,以为敌国之人,不可轻信。浙帅不听。杭州新治,城堞楼橹甚盛。浙帅携僚客观之,隐指却敌,阳不晓曰:“设此何用?”浙帅曰:“君岂不知备敌耶?”隐谬曰:“若是,何不向里设之?”盖指宣卒也。后指挥使徐绾等挟宣卒为乱,几于覆国。

〔评〕迩年辽阳、登州之变,皆降卒为祟,守土者不可不慎此一着。

注释

①浙帅钱镠:时钱镠为唐镇海军节度使,治杭州。

②罗隐:唐末名诗人,时在钱镠幕下为掌书记。

③阳:假装。

翻译

钱镠(五代吴越开国的国王,临安人,字具美)任两浙地区军事首长时,宣州的叛卒五千多人来投诚,钱氏接纳了,并把他们当作心腹。当时罗隐(余杭人,字昭谏)在他的幕下,屡次劝谏钱镠,说这是敌国的`人,不能轻易信任。钱镠不听。杭州新建的城墙及望楼都筑得很宏伟,钱镠带着宾客部属去参观。罗隐明知是为了抗拒外敌而建,却假装不懂说:“建这些是为了什么?”钱镠说:“你不知道要防敌吗?”罗隐说:“如果为了退敌,为什么不面向里建筑呢?”暗指宣州叛卒是敌人,后来果然指挥使徐绾等人率领宣州叛卒作乱,吴越几乎灭国。

评译

明朝辽阳、登州之变,都是降卒在作祟,防守疆土的人不可不慎防这一点。

历代巧谏的哲理故事

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明史陈以勤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娄师德,字宗仁》原文阅读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大唐新语·卷四·执法第》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题

《雪之房记》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过有容的人生 阅读答案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智囊(选录)·胆智部·杨素》原文及翻译2023-01-07

优秀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2023-08-16

团辅策划书2023-02-07

《解缙敏对》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08-11

《北史·列传第四十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10-15

文言文《智囊上智部太公孔子》翻译及赏析2022-11-06

《智囊·兵智部·周德威》原文及翻译2022-06-02

上智部·张辽原文及翻译2022-10-27

闺智部·总序原文及翻译参考2022-07-16

“读书本钱”阅读练习图及答案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