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的经典台词

时间:2022-05-07 13:40:2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精选7篇))由网友“八尺女孩儿”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编舟记的经典台词,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

篇1:《编舟记》观后感800字

《编舟记》观后感800字

刚看到这个电影标题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越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贴切的标题了。

简单来说,《编舟记》讲述了一群人制作一本名叫《大渡海》的词典的故事。

这本词典的名字和电影名一样富有深意。

用文中一个人物的话来说,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词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词典的扁舟航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词典,那就是《大渡海》。

《大渡海》即是词语海洋中的一叶扁舟,而《编舟记》即是编辑《大渡海》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光也是一个不擅言语的人,甚至不擅到和人的日常沟通都是问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坚持完成了词典的工作,表面木讷沉默的他内心却深爱着人类的语言,不得不引人深思。

对于纸质词典,人们大多数的印象都是古董,刻板,仿佛是脱离了社会进步的一个残留的不起眼的工具。就连电影拍摄的`1995年,那时手机电脑还未流行至现在这种普遍程度,人们都对词典的看法是古旧、没有市场,何况今天呢。电子词典越来越丰富,手机的词典app越来越进步,纸质词典似乎除了教师和学生没了用武之地。虽说电子数码方便快捷,但是这样快餐的文化真的好吗?

相信电影《编舟记》就给出了答案。它没有把电子产品和纸质产品相比较,只是单纯地描写了编辑词典的过程。让屏幕前习惯快餐文化的我们看到了一种坚持和追求。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小说《三体》中一位老教授的话,教授是搞物理基础研究的,那时他与一名学生谈起他的女儿时说了一句话:她(女儿)太聪明了,但是搞基础研究,不笨不行啊。(记忆可能和原话存在出入,但大意是这样。)

可能我们也一样,有时候搞学问,不慢不行啊。

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现代汉语词典》,那时有什么不懂就会先去这本词典中找,俨然当成了百度在用。不懂的词语,不懂的典故,不懂的生物知识,只要查相关的词语,解释里总能告诉我答案。

或者没事干了,也可以当作课外书来看,随便翻翻,看看插图,感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只要汉语中存在相关的词汇,词典中都有。

当时只觉得好玩。

看完电影之后却突然想翻回第一页看看编辑名单了。

一本成功的词典背后,支撑它的可能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坚持。

电影最后主编的去世让人深感遗憾。当看到主编进医院检查时就嗅到了flag的气息,最后还是没有赶上。虽说有一点心理准备,但看到词典发布会的时候主编的照片摆在一角,还是让人心里狠狠难受了一下。

虽然严酷,但现实中像主编这样为编辑词典奉献了一生的人,肯定更是大有人在。

文中的主人公编辑心切,梦到自己孤身在一片大海中收集词语,可大海无边无际,词语散落得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最终越走越深被词语的海洋吞噬。

一个人面对这么庞大的海洋实在太渺小了。

但是最后历经13年,主人公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不得不说真的很伟大。

篇2:编舟记的经典台词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

哪里有宫崎葵,哪里就有夏夜晚风吹。

松本朋佑: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辞典的扁舟渡海,搜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言语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辞典,那边是《大渡海》。

松本朋佑:恋爱的'心情是无法阻挡的。

林香具矢:摩天轮虽然好,不过你不觉得有点平淡吗?女的做厨师是不是很奇怪啊?

马缔光也:没有那回事,我,喜欢你做的菜,最喜欢了。

恋,喜欢一人,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除此之外,万事皆空之态,两情相悦,何须羡仙。

马缔光也:香具矢。

林香具矢:嗯?

马缔光也:今后也请多多关照。

林香具矢:小光你果然很有意思。

影片评价

影片的风格是沉静且平淡的,正是这群看起来很平凡、很普通的编辑,肩负的责任却是伟大、甚至可以传世的。这大与小的对应,也成为了影片的亮点。(网易评)

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似乎是日本电影的标配,其间,观者很少能感受到戏剧的跌宕与情绪的起伏。全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日本职人的“敬业”。这种敬业在反复推敲和琢磨“右”这个词的释义时被准确彰显出来。《编舟记》试图传递的,大概也在于将光阴一寸寸细心过下去,才是对抗衰老和过快节奏的最好润泽方式。(人民网评)

《编舟记》想要传达的是“做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精神也是与日本整个民族文化相得益彰。其中那人们相互牵绊的平凡故事,甚得观众喜爱。(凤凰评)

尽管《编舟记》有着明显的日式风格,但它们透露的核心精神往往是具有大众意义的,是每个人都心有戚戚焉的。影片中每一分的认真都变成了辞典中最有意义的存在。(千龙网评)

篇3:编舟记观后感800字

编舟记观后感800字

看完不免要感慨,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在日本本土还是放眼国际,居然还有人拍摄如此老土的一部电影拿生命在编字典。这部电影选择站在了功利的对立面,没有金钱,不为虚名。而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它让文字和词语回到了最初的功能:与人沟通,与世界相融。这些词语是有生命力的,有些可能传承了几世纪,有些则才一年半载。

基本上,你如何看待字典,你就可以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如果你觉得抱本字典是逐字敲句, 迂腐且无趣,那么,《编舟记》恐怕也很难称得上有趣。如同编纂字典的繁复、琐碎,电影本身也没什么夺目技巧,相当枯燥,缺乏修饰美化,慢得惊人。后,依然有一种没完没了的感觉。若是鼓吹成功的励志剧,这个时候就可以完结了。 更何况在完成《大渡海》之后,几个人又商量着要开始修订工作。

作为劳动果实的《大渡海》,它也说不上有什么光环。要用时间丈量的话,片中提到《大辞林》前后花了28年,而《大渡海》才花了,时间无情,一扫即过。但正如房东竹婆婆对马缔说的:你这么年轻,就找到了这辈子想干的`工作,真是太幸福了。这样的句式和语调,听上去再熟悉不过了,那便是日本人推崇的工作态度和国民精神。用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在另一些人看来,简直无趣之至,折磨死人。可《编舟记》却说,那是天经地义。

对自闭且内向的马缔来说,接手《大渡海》,除了有各司其职的贴切对号,他也寻得了与人交流的勇气,甚至于在一干同仁的帮助下,收获了爱情。抛开太重的《大渡海》不说,往轻的层面讲,马缔的人生写照,也是《大渡海》的意义所在。人生海海,字典如舟。它让许许多多看不见的人,穿过海洋连接彼此,找到爱情,重塑人生。

《编舟记》有文科宅的幽默,但这种幽默不是故作的讨喜,而是与时代不搭的笑料,比如毛笔写就的情书,还有马缔跟主编在公共场所收集词汇的举动。如果褪去那些私人情爱,多加实例,《编舟记》就真是一部关于编字典的百科全书了。

如果要说有什么缺点,《编舟记》实在太正了一点。从头到尾,电影完全没有反派角色。丈夫编字典,一词一卡。妻子做料理,一刀一划。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认真,低调踏实,敢于面对工作的寂寞(同时也带享受),从一而终。从女主角到其他配角,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支持着马缔。有的退出了编辑工作,却一直在帮忙。有的工作调迁,却也称得上敬业。就连默默无闻的甘草阿婶,她也毫无怨言。更不用说那些拼命熬夜的大学生们,他们没把《大渡海》看得多神圣,只是当一份工来打,但这些大大小小的努力,终于成就了《大渡海》。

积极、正面,近乎主旋律的小人物题材,日本电影也有太多,像《铁道员》,不断的失去和送别却一直坚守岗位,往死里煽情。也有那种面对生活的唏嘘喟叹,像《何时是读书天》,主人公早早看清了人生的孤独,选择用读书来对抗。但到最后,电影却笔锋直下,认为那是下下之策人生还是要有情有爱,否则落在纸面,实在太寂寞了点。在这方面,《编舟记》的马缔是毫无疑问的人生赢家。

篇4:读《编舟记》心得感悟

我曾经也无数次思考,我是否能胜任编辑一职?

到现在为止,虽然也发生不少小插曲,但我坚持到现在,以前觉得不就是编排个文档嘛!可当我亲自去挑选每篇稿子,审核每篇稿子,甚至改无数篇稿子时,我才幡然醒悟,这真的比写稿子还累一百遍,因为你写文只要感受一次,编辑却要对同一个稿子看无数遍,甚至每天都对着同一篇文字绞尽脑汁,这就是编辑。

而当我翻看《编舟记》,它讲述的就是一群爱好编录的专业人员在玄武书房编辑部的故事,作为让宫崎骏赞叹不已的才女作家,她的文风让我觉得很新颖,她把故事架构在图书编辑部里,把生活、词汇和感情都融在一本书里,这是我在此书中看到最大的亮点。

其次,这里充满着都市中人人会面临的困境,就像有的人怀才不遇,有的人不得人缘,还有的人选择离开。

荒木从小就是立志成为研究国语或者语言学的学者,他满怀抱负加入了玄武书房,把一生都献给了辞典。而马缔光也说来是一个很闷骚笨拙的人,他擅长思考,但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可他也有闪光之处,他在编撰中很较真,那股认真劲鼓动着每一个热爱这份职业的人。他独身,相伴着他的有一只体形丰满的虎斑猫和居住在隔壁阿竹婆婆,他感情起伏有变化,就在他遇见了阿竹婆婆的孙女林香具矢,他情窦初开,他开始想象恋爱这个词要怎么诠释,就像上面说,恋爱指对特定的异性产生特别的爱慕之情,并因此置身于跌宕起伏的情绪中。他和西冈把这个词汇延伸至真心、当真或实在的意思。但又引发了感悟,辞典很容易偏向男性的视点。所以在后面岸边绿来后,她就引发对爱这个词汇的另一解释,她能理解无可替代的感情,她却不能认同词例中把爱归于爱妻、爱人和爱猫,她说爱妻和爱人让人会想到老婆和情妇,这样就和前面的无可替代有矛盾,甚至爱没有贵贱,没有逊于妻子,猫为何在尾巴,甚至大胆说,您也不会和猫性交吧。

以上都可以看出,玄武书房的编辑们,对词汇认真的态度。

甚至在工作中,作者穿插了马缔光也的感情,他爱上了林香具矢,但他一直误认为她爱的是西冈,他笨拙的写了一封林香都看不懂的情书,而这份情书成了玄武书房的信心书件,让那些进入书房与他格格不入的人,渐渐融入了工作中。而做这个的人正是西冈,而西冈恰恰是离开玄武书房的人。

可在我看来,他一直都未离开,他把寄托留在这里,他把盼想也留在这里,所以,他才会写下“仅供辞典编辑部内部阅览”的机密。

其实《编舟记》这本书里,我最欣赏的人,不是呕心沥血,过早离世的松本,更非是木讷老实走上编辑主任的马缔,而是这个离职的西冈。

他也爱慕过林香,但他还是喜欢那个虽然长不美但已经为他打扮的丽美,他决定离职没有仓促就走,而是认真的制作了交接资料,他甚至把工作上会遇见的难题都一一写下,甚至为马缔着想,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协助他的人才,所以,他把自己掌握的一切全盘托出,留存在编辑部。

这样的人,在职场上是很难有的,甚至一些工作离职的人,还带走了一大部分的人才,而我欣赏这样稳重踏实的男人,虽然他看起来很花心,但他依旧跟丽美求婚,稳稳的幸福一生,他看起来不务正业,但他把所有的情报都一一输入电脑,把众多执笔者的怪癖、嗜好、弱点甚至立场和私生活都事无巨细的倾述,我太喜欢这样的人,因为他坦率、真诚。就像后面出现的宫本一样,他对待纸张的完美程度,也让我惊奇。

这就是一个地域上,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不含糊,不随意,《大渡海》历经了十五年,从纸张的色泽、厚度到手感甚至是滑润感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他们倾尽全力,反复校对,从“血潮”引发了“地狱式留宿”他们地毯式搜寻,避免让《大渡海》带着漏洞出版。因为在他们看来,辞典有关国家的威信,甚至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关键,所以为了巩固国家,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统一并支配语言,故,这本辞典意义重大。

一本小说,看似不厚却信息量巨大,它装载的不是故事,而是知识,它是汪洋中充盈着名为词汇的珍宝,它承载着希望,航行在词汇的海洋中,它就像学习一般,永无止境。

我多希望每一个投身于编辑的人们,都能看看这种态度,十五年的热情,从未消退,正因为有了词汇,他们把最美的都留在了心尖。

我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汪洋里的一条船。

也期盼它永远航行在每个人的心中。

篇5:语文部编核舟记知识点

语文部编核舟记知识

一、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

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异义

1.约八分有奇

古义:零数。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

2.高可二黍许

“可”的古义:大约。今义:表示同意。

“许”的古义:上下。今义:答应;允许。

3.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较量。

4.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类似。         今义:归属。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

(三)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名词,零数)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3.有: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炉上有壶(表示领有,与“无”相对)

4.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

6.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7.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表并列,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连词,表转折,但是)

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然后)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9.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此中人语云(动词,说)

(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定语后置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是中心词“桃核”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承前省略主语“佛印”)

(2)省略介词“于”

①佛印居(于)右,鲁直居(于)左

②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③居(于)右者椎髻仰面

④居(于)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于)其上

四、翻译课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为:做。这里指雕刻。

以至:以及。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这里指雕刻。

尝:曾经。

贻:赠。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云:句尾语助词。

译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情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约:大约。

有奇:多一点。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可:大约。

许:上下。

轩:高。

望:对着,面对着。

糁:涂。

译文:核舟首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遮盖着。旁边开了小窗户,左右各四扇,共有八扇。打开小窗看,两边的雕花栏杆正好左右相对。关上小窗,只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峨冠:高高的帽子。

卷端:指画幅的右端。

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

比:靠近。

绝类:极像。类,像。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不属:不相类似。

诎:弯曲。

倚:靠。

历历数: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帽子,留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在他的左边。苏、黄两个人在共同欣赏一横幅的书画卷子。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卷子,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房,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平放着右腿,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楫:船桨。

椎髻:椎形发髻。

衡:同“横”,横着。

攀:扳着。

啸呼:大声呼叫。

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

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名船夫。右边的船夫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像是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左边的船夫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有一个水壶,那人眼睛正视着炉子,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 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夷:平。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了了:清楚明白。

丹:朱红色。

译文:船的顶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写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一笔一画都非常清楚,颜色是黑的。还有一个篆字图章,刻的字是“初平山人”,颜色是朱红的。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 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为:刻有。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译文:总计在这条船上,共刻有五个人,八扇窗,一张箬篷,一支桨,一个炉子,一个壶,一幅手卷,一串念珠;刻有对联、题名和篆文,共三十四个字。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五、问题归纳

1.“奇巧”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奇巧”二字是文眼,表现了王叔远雕刻技艺之精湛,以下对核舟的具体说明都是围绕着雕刻者雕刻技艺的“奇巧”展开的。

2. 文章第一句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奇巧”二字的?集中说明了什么?

①原材料体积小;②雕刻的物品种类繁多;③雕刻物构思精巧,情态逼真。集中说明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精湛。

3.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4. 课文结尾段落文字有什么作用?

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八分有奇”,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揭示中心,表达了对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由衷赞叹。

5.比较本文分说部分不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照船的中间、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的。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本文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开闭,由此说起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描绘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后写船尾,这不用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而将船背放在最后写,则体现了文章写作内容安排主次分明,因正面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而背面则为雕刻品的附属部分。

核舟记读后感

在一个核桃上雕刻出五个人、八扇窗、三十四个字以及各种船上用品,其精妙就不用我多说了。

上面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雕刻者雕刻的惟妙惟肖,作者描绘的生动形象。用“赞雕刻者高超技艺、摹泛舟入休闲神情”来描绘再合适不过了。

在老师的讲解下,眼前仿佛浮现了这巧夺天工的珍宝。

其实除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值得我们惊叹外,雕刻者的细心与耐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果雕刻者有一丝的马虎,也许今天我们就不能领略“只应天上有,不该凡间现”的奇宝。我想在生活中雕刻家对待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是极其认真的,认真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认真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非常难做到的。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而不是只在考试中认真。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写作业,就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认真的习惯,在考试中不用太克制自己,自然而然就会认真了。反之,如果我们平时不能认真做作业,考试时也就很难认真了。

对于这个雕刻家来说,除了细心,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串念珠都雕刻的历历可数,除了可以看出雕工细致外,更能表现雕刻者的耐心。雕刻品绝不是一下两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无数次的雕刻。面对这些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绝对不能完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用雕刻,但耐心应该是我们必备的。重复的读一篇课文直到背下来是枯燥无味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背下来,而有的同学不可以呢?这就体现了一个耐心。面对一道不会的数学题,如果能耐下心来仔细的计算,大多数题都一定能解出来,这就是耐心的威力。

我一定要学习雕刻者的细心和耐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核舟记课文主题

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作品的精湛技艺,热情讴歌了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

篇6:《核舟记》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收集我国民间艺人的故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步骤

一、 课前积累

1、字音字形储备。

贻 八分有奇 黍 箬篷

髯 虞山 倚 舟楫

脚趾 衣褶 壬戌 篆章

矫首昂视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

罔不因势像个形

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高可二黍许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矫首昂视

其两膝相比者

与苏黄不属

船背稍夷

勾画了了

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收集资料作业 。

(1) 从网上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班上交流。

(2) 了解《虞初心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解其特色,课外阅读《虞初心志》。

(3) 从网上收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有关资料,班上交流。

二、 整体感悟

在师生问答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文章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从文章中你了解了哪些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你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告诉你的同学吗?

三、 导读设计。

导读设计卡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16字,而不刻别的字?

3、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与活动,这一段描述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4、文章是怎样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和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5、课文的分说部分不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照船的中部、船头船尾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品味语言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四、 巩固所学,延伸拓展

1、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用你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展开丰富想象,画一幅核舟图,班上交流。

3、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家中的某一种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150字左右。)

五、 板书设计

核舟记

总说:介绍王叔远的高超技艺,点明核舟的主题。

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和舟上的情景。

总说:概括全文并赞颂雕刻艺术的精湛。

篇7:《未来简史》与《编舟记》读后感500字作文

《未来简史》与《编舟记》读后感500字作文

《未来简史》这书出版分类是“社会发展史通俗读物”,俺觉得更像哲学通俗读物。通俗是真的,翻译流畅,甚至有文采。

关于人没有自由意志,以及人是生物算法的组合等“数据主义”的立论基础,总觉得与以前批判的机械唯物主义好像。我不大懂哲学,只是觉得在哲学的维度上看,作者观点并不太出人意料。不过许多结论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比如: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再继续认同人类有太多价值,个体的人更是无价值的,除了少数掌握算法的精英阶层……分明是反社会的大实话啊,大量年青草民还是虚无主义算了,“活在幻想里是一个更为轻松的'选项,唯有这样,才能让一切痛苦有了愿意”,书中第271页写道。

在公交车上看完《编舟记》。日本文化人的“工匠”气息和职业精神让人沮丧——比我们强。吭哧十余年只是为了编一本中等规模的词典,各种细枝末节、精雕细刻。为了要词典的纸张既能粘上手指、有润滑感,又不会让页面之间粘连,印刷厂专门研发了像“相爱时温存缠绵,分手时干净利落的女人”一样的纸张。看到词典终于付印,我都松了口气。

日本女作家写东西吧,倒是温暖,只是关于爱情纯属虎皮潦草,和小学生的笔法差不多,男主那种没钱、不帅、时常发呆的宅男,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娶到个善解人意的美女厨神。咋可能?

电影《舟舟》观后感

风读后感.

培训提升你的就业力了吗

核舟记的同步练习题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

心灵励志书籍推荐《在心灵牧场上放逐》

高中语文记忆方法

核舟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编舟记的经典台词(精选7篇)】相关文章:

《核舟记》教学随笔2023-10-17

《核舟记》的反思性教学2022-10-08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学反思2022-05-19

《核舟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2023-10-16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复习提纲2022-07-28

核工记阅读答案2022-08-20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023-01-1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2023-04-17

女生建立自信的15个小方法2022-11-22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2023-04-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