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精选14篇)由网友“哎呀嘛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协议书
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为了充分利用各单位丰富的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保障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着自愿合作、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同意协作开展两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业务。
1.服务范围:甲方作为馆际互借服务的医学中心馆为乙方服务,本协议服务范围仅限于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指文献复印、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文献提供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复制件。
2.服务方式:本协议不直接面对个人读者,只限于馆与馆之间的服务。乙方向甲方通过信函、传真、e-mail或馆际互借系统提出申请,甲方负责接受申请、查询文献、计算相关费用并负责将查到的'文献通过各种形式送达乙方。传送方式由乙方选择传真、邮寄、特快传递、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传送费用由甲方依据乙方要求的方式向乙方收取。
3.服务时限:接到申请后甲方馆在一天之内(如遇周末顺延)反馈确认信息,并对申请情况给予答复,如文献是甲方馆内所有三天之内送出文献,如果甲方需向其他馆进行馆际互借所需时间视其他馆对甲方的回复而定。
4.操作模式:此项服务操作模式根据甲方管理方式和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依据乙方的要求运作,可提供以下几种模式:
(1)纯手工操作:复印邮寄
(2)半手工操作:复印传真
(3)自动化操作:
(4)使用_________的传递系统。
5.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制定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如下:
(1)_________文献传递收费=复制费+(加急费):复制费:¥_________/页(指复印+扫描+普通传递); 加急费:_________元/篇。
(2)_________代查外馆文献:医学中心文献传递收费=实际付出的费用+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_________网内服务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内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费用结算时间:一年两次,每年6月和12月为服务费用结算时间。
6.乙方享受的优惠方案详见《_________》,甲方负责对优惠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7.本协议执行过程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后,另行修改或解释。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馆长(签字):_________馆长(签字):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邮编: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2: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示例
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示例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为了充分利用各单位丰富的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保障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着自愿合作、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同意协作开展两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业务。
1.服务范围:甲方作为馆际互借服务的医学中心馆为乙方服务,本协议服务范围仅限于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指文献复英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文献提供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复制件。
2.服务方式:本协议不直接面对个人读者,只限于馆与馆之间的服务。乙方向甲方通过信函、传真、e-mail或馆际互借系统提出申请,甲方负责接受申请、查询文献、计算相关费用并负责将查到的文献通过各种形式送达乙方。传送方式由乙方选择传真、邮寄、特快传递、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传送费用由甲方依据乙方要求的方式向乙方收龋
3.服务时限:接到申请后甲方馆在一天之内(如遇周末顺延)反馈确认信息,并对申请情况给予答复,如文献是甲方馆内所有三天之内送出文献,如果甲方需向其他馆进行馆际互借所需时间视其他馆对甲方的回复而定。
4.操作模式:此项服务操作模式根据甲方管理方式和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依据乙方的要求运作,可提供以下几种模式:
(1)纯手工操作:复印——邮寄
(2)半手工操作:复印——传真
(3)自动化操作:文献下载/文献扫描——电子邮件/ftp传送
(4)使用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系统。
5.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制定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如下:
(1)_______文献传递收费=复制费+(加急费):复制费:¥_____/页(指复印+扫描+普通传递);加急费:_____元/篇。
(2)_______代查外馆文献:医学中心文献传递收费=实际付出的费用+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_________网内服务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内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费用结算时间:一年两次,每年6月和12月为服务费用结 算时间。
6.乙方享受的优惠方案详见《________________》,甲方负责对优惠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7.本协议执行过程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后,另行修改或解释。
甲方(公章):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
馆长(签字):________馆长(签字):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3: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
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协议的主要内容
为了推进全省各高校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对各类文献的需求,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双方本着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宗旨,按照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意协作开展馆际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业务。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提供calis文献传递服务系统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2.负责制定calis文献传递的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及经费补贴等业务方案;
3.设置一名专职管理员,负责为乙方的馆际互借员在系统中建立管理员,并分配相应的权限;
4.提供calis文献传递服务的业务咨询;
5.负责组织calis河南省信息服务中心文献传递服务的相关会议及培训;
6.按照calis河南省信息服务中心文献传递的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及经费补贴等业务方案,向乙方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7.做好文献传递的统计及结算工作。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遵守甲方制定的calis文献传递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及经费补贴等各类业务方案;
2.需设有专职或兼职馆际互借员,并有email信箱,联系方式需上报给甲方。若联系信息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甲方;
3.馆际互借员需了解calis的工作流程,并有义务培训本校读者如何进行用户注册以及使用calis的服务;
4.馆际互借员需负责对本校读者在calis系统中注册的帐户及用户进行信息核实、身份验证。乙方应对本馆的用户负责,包括用户产生的费用以及用户所发送的文献传递请求;
5.对于本校读者发送的文献传递请求,遇有丢失文献或读者没有收到的.情况,有义务协助查询事务状态并处理协调事宜;
6.应按照甲方提出的结算时间,进行文献传递费用结算。结算后应及时缴纳本校的文献传递费用,不得延误或拖欠;
7.应自行做好本校文献传递工作量的统计以及与读者的费用结算工作。
四、服务范围
本协议服务范围仅限于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包括文献复萤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传递、ariel传送等方式。文献提供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标准等文献复制件。
五、服务方式
本协议不直接面对个人读者,只限于馆与馆之间的服务。个人读者需向所在馆申请该项服务。根据申请方要求,可使用e-mail、邮寄、传真或读者自取等服务方式传递文献。
六、服务时限
基于省中心馆藏,普通文献传递请求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出响应,三个工作日内送出文献,遇节假日顺延。加急文献传递请求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出响应并送出文献,遇节假日顺延。从第三方馆获取文献,服务时间可适当延长。
七、收费标准
文献传递费=查询费+复制费+传递费+加急费
查询费:calis网内收藏的文献:2.00元/篇
国内图书馆收藏的文献:5.00元/篇
国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10.00元/篇
复制费:从国内获取文献:1.00元/页
从国外获取文献:按照文献提供馆实际收取的费用结算
传递费:email方式、calis文献传递系统以及读者自取免费以传真方式提交文献申请,费用每页11.00元,特快专递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另计。
加急费:10.00元/篇;
说明:①凡省中心馆藏不收取查询费用。
②凡通过calis馆际互借读者网关系统提交的所有文献传递请求,均享受calis文献
传递总费用的50%补贴。先来先用,用完为止。
八、协议的有效期
本合同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如无特殊情况,长期有效。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希望终止协议,应提前2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本协议终止时,乙方应办理费用结算手续,同时甲方将停止乙方的文献传递服务。
九、用结算时间
按照馆馆结算原则进行结算,双方的服务费用每年10月进行结算。
十、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另行修改或解释。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乙方:___________图书馆
馆长签名:馆长签名:
(公章)(公章)
日期:11月6日日期:20月日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联系人:联系人:
电话:(医学院)电话:
传真:传真:
邮编:邮编:
e-mail:e-mail:
篇4: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为了充分利用各单位丰富的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保障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着自愿合作、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同意协作开展两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业务。
1.服务范围:甲方作为馆际互借服务的医学中心馆为乙方服务,本协议服务范围仅限于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指文献复印、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文献提供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复制件。
2.服务方式:本协议不直接面对个人读者,只限于馆与馆之间的服务。乙方向甲方通过信函、传真、e-mail或馆际互借系统提出申请,甲方负责接受申请、查询文献、计算相关费用并负责将查到的文献通过各种形式送达乙方。传送方式由乙方选择传真、邮寄、特快传递、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传送费用由甲方依据乙方要求的方式向乙方收取。
3.服务时限:接到申请后甲方馆在一天之内(如遇周末顺延)反馈确认信息,并对申请情况给予答复,如文献是甲方馆内所有三天之内送出文献,如果甲方需向其他馆进行馆际互借所需时间视其他馆对甲方的回复而定。
4.操作模式:此项服务操作模式根据甲方管理方式和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依据乙方的要求运作,可提供以下几种模式:
(1)纯手工操作:复印邮寄
(2)半手工操作:复印传真
(3)自动化操作:
(4)使用_________的传递系统。
5.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制定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如下:
(1)_________文献传递收费=复制费+(加急费):复制费:¥_________/页(指复印+扫描+普通传递); 加急费:_________元/篇。
(2)_________代查外馆文献:医学中心文献传递收费=实际付出的费用+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_________网内服务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内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费用结算时间:一年两次,每年6月和12月为服务费用结算时间。
6.乙方享受的优惠方案详见《_________》,甲方负责对优惠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7.本协议执行过程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后,另行修改或解释。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馆长(签字):_________馆长(签字):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邮编: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5: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
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协议的主要内容
为了推进全省各高校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对
各类文献的需求,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双方本着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的宗旨,按照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意协作开展馆际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业务。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提供CALIS文献传递服务系统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2.负责制定CALIS文献传递的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及经费补贴等业务方案;
3.设置一名专职管理员,负责为乙方的馆际互借员在系统中建立管理员,并分配相应的权限;
4.提供CALIS文献传递服务的业务咨询;
5.负责组织CALIS河南省信息服务中心文献传递服务的相关会议及培训;
6.按照CALIS河南省信息服务中心文献传递的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及经费补贴等业务方
案,向乙方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7.做好文献传递的统计及结算工作。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遵守甲方制定的CALIS文献传递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及经费补贴等各类业务方案;
2.需设有专职或兼职馆际互借员,并有Email信箱,联系方式需上报给甲方。若联系信息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甲方;
3.馆际互借员需了解CALIS的工作流程,并有义务培训本校读者如何进行用户注册以及使用CALIS的服务;
4.馆际互借员需负责对本校读者在CALIS系统中注册的帐户及用户进行信息核实、身份验证。乙方应对本馆的用户负责,包括用户产生的费用以及用户所发送的文献传递请求;
5.对于本校读者发送的文献传递请求,遇有丢失文献或读者没有收到的情况,有义务协助查询事务状态并处理协调事宜;
6.应按照甲方提出的结算时间,进行文献传递费用结算。结算后应及时缴纳本校的文献传递费用,不得延误或拖欠;
7.应自行做好本校文献传递工作量的统计以及与读者的费用结算工作。
四、服务范围
本协议服务范围仅限于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包括文献复萤⒋真、邮寄、电子邮件传递、Ariel传送等方式。文献提供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标准等文献复制件。
五、服务方式
本协议不直接面对个人读者,只限于馆与馆之间的服务。个人读者需向所在馆申请该项服务。根据申请方要求,可使用E-mail、邮寄、传真或读者自取等服务方式传递文献。
六、服务时限
基于省中心馆藏,普通文献传递请求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出响应,三个工作日内送出文献,遇节假日顺延。加急文献传递请求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出响应并送出文献,遇节假日顺延。从第三方馆获取文献,服务时间可适当延长。
七、收费标准
文献传递费=查询费+复制费+传递费+加急费
查询费:CALIS网内收藏的文献: 2.00元/篇
国内图书馆收藏的文献:5.00元/篇
国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10.00元/篇
复制费:从国内获取文献:1.00 元 / 页
从国外获取文献:按照文献提供馆实际收取的费用结算
传递费:Email方式、CALIS文献传递系统以及读者自取免费。
以传真方式提交文献申请,费用每页1.00元,特快专递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另计。
加急费:10.00元/篇;
说明: ①凡省中心馆藏不收取查询费用。
②凡通过CALIS馆际互借读者网关系统提交的所有文献传递请求,均享受CALIS文献
传递总费用的50%补贴。先来先用,用完为止。
八、协议的有效期
本合同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如无特殊情况,长期有效。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希望终止协议,应提前2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本协议终止时,乙方应办理费用结算手续,同时甲方将停止乙方的文献传递服务。
九、用结算时间
按照馆馆结算原则进行结算,双方的服务费用每年10月进行结算。
十、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另行修改或解释。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乙方:___________ 图书馆
馆长签名: 馆长签名:
(公章) (公章)
日期:20xx 年 11 月 6 日 日期:20xx 年 月 日
联系地址: 联系地址:
联系人: 联系人:
电话: (医学院) 电话:
传真:传真:
邮编: 邮编:
E-mail: E-mail :
篇6: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为了充分利用各单位丰富的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保障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着自愿合作、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同意协作开展两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业务。
1.服务范围:甲方作为馆际互借服务的医学中心馆为乙方服务,本协议服务范围仅限于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指文献复印、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文献提供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复制件。
2.服务方式:本协议不直接面对个人读者,只限于馆与馆之间的服务。乙方向甲方通过信函、传真、e-mail或馆际互借系统提出申请,甲方负责接受申请、查询文献、计算相关费用并负责将查到的文献通过各种形式送达乙方。传送方式由乙方选择传真、邮寄、特快传递、电子邮件传递、扫描传送(ftp)等方式,传送费用由甲方依据乙方要求的方式向乙方收取。
3.服务时限:接到申请后甲方馆在一天之内(如遇周末顺延)反馈确认信息,并对申请情况给予答复,如文献是甲方馆内所有三天之内送出文献,如果甲方需向其他馆进行馆际互借所需时间视其他馆对甲方的回复而定。
4.操作模式:此项服务操作模式根据甲方管理方式和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依据乙方的要求运作,可提供以下几种模式:
纯手工操作:复印——邮寄
半手工操作:复印——传真
自动化操作:文献下载/文献扫描——电子邮件/ftp传送
使用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系统。
5.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制定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如下:
_______文献传递收费=复制费+(加急费):复制费:¥_____/页(指复印+扫描+普通传递);加急费:_____元/篇。
_______代查外馆文献:医学中心文献传递收费=实际付出的费用+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代查外馆资源手续费:_________网内服务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内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国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_________元;费用结算时间:一年两次,每年6月和12月为服务费用结算时间。
6.乙方享受的优惠方案详见《________________》,甲方负责对优惠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7.本协议执行过程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后,另行修改或解释。
甲方(公章):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
馆长(签字):________ 馆长(签字):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7:图书馆与地方文献
图书馆与地方文献
当前在图书馆界似乎有一种倾向,比较多的注意到高科技的设置与发展的问题。各馆都在比赛哪个馆电子阅览室有多少,上网程度如何,数字转换进程如何和宽带网的设置等等。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一些常规工作,如对文本文献的储存和利用似乎谈得少了一些。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把天平稍微倾斜一点,谈谈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问题。
我对图书馆工作一直持两手抓的理念,即一手抓高科技的发展,一手抓常规工作的进步。当前人们的舆论和措施,多着重在发展技术设备和加强技术中,而对一般常规工作则不太注重,往往造成经费分配的失衡,藏书建设和用户服务等基础工作渐渐落入不被重视的地步。甚至像文本文献的储存和利用等基本建设工作也很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处于一种冷落的状态。所以我想借这次会议的机会谈一些悖乎时尚的意见,为被冷落的文献部、文献研究室呼吁一下,并提醒某些主持者不要过分沉迷于“见(计算)机忘(文)本”。
首先,我觉得应该对现在面临的时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面临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经济这一经济形态,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就为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所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一次正式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新概念,并界定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那就是说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来源于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的核心是人才加技术。它们进行组合后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就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这种知识资源的特点有三:一是它是可共享的,二是重复使用而不损耗,三是易于传递以促进知识资源共享与利用。
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随时伴随着陷阱。机遇就是:(1)图书馆已经或即将成为知识流通与传递的重要部门,它将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作用;(2)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提高,它将承担更重要的职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知识的管理者;(3)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争夺,图书馆对培养人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受到政府、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4)图书馆是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性结构,它可以有机地融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重要部分。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
但是,与机遇同时存在的还有各种挑战,那就是:(1)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将有更多的需求和企望,它不仅要为读者进行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知识信息传递和再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知识经济时代更面临着如何体现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样一种挑战,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加速培养人才,提高信息质量,势必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宽广的知识面,具备卓越的决策判断力,有相当高的图书情报和计算机的业务技能,善于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设备和管理手段筛选出用户需要的信息,向读者进行高效高速的全方位的传送服务。所以一方面要尽快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对现有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工作;(3)图书馆也必须迅速转变自己,加快现代化进程,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发展,使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中心和网络中转站。而图书馆员则当然地要成为信息导航员和知识工程师。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测,现在的图书馆势必将在于21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发生全面性的巨变。新一代的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图书馆之类,将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出现。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它前进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有随之而来的知识陷阱。陷阱这个词大家都不愿听,但它确是历史发展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以知识为标志的新时代里,知识正如农业时代之手工工具,工业时代之机械工具。知识在未来将获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光辉地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光辉都伴随有阴影,“知识经济”也将伴随着“知识陷阱”―――那就是(1)电脑化陷阱,(2)商品化陷阱,(3)权力化陷阱。
在知识经济这一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可能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倾全力于图书馆的高科技的发展和建设,而忽略或漠视了常规工作,特别是文本文献工作。我们万不可以片面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对待新时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不要出现“见(计算)机忘(文)本”的现象。我看到不少馆因为片面追求高科技建设,耗用了绝大部分经费,而使文本入藏出现大量短缺,使图书馆文本收藏的功能逐渐萎缩。为了满足高科技建设的经费需要而大大削减购存文本的经费,因此很多期刊短缺了,很多重要的书籍采购量不足,甚至有人还认为只需几间电子阅览室就能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不可避免地落入“知识经济”的“电脑化陷阱”之中。
我们对于文本应有充足的认识,因为:(1)信息的产生大部分需要有文本根据;(2)数字化不可能涵盖所有文本;(3)全书上网有一定难度,一般经过筛选的网上信息,有筛选者的主观成分,往往会有遗漏;(4)文本的保存时间比较长。由此数端,所以我认为既要随着时代前进而向创建和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方向走,也不能偏废文本文献的不断储存和利用,既要开拓创新,又要传承文明。文献的储存不可能无所不收,而应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其收藏的重点,如各地区的图书馆就应着重地方文献的`储存与利用。
“文献“的概念在中国起源很早,一般认为始见于《论语・八佾》,至于文献的具体定义和所涵盖的内容既有自汉以来的不同解释,又有今人的研究和诠释。地方文献应是文献中的很大组成部分。近几年,有不少文章着重阐释了地方文献的有关问题。据说,地方文献最早受到重视的是1941年杜定友先生于韶关任广东图书馆馆长时,杜先生提出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办馆方针,并规定地方文献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个方面。这一设想很好,但失之于泛,因为这三方面的文献不一定都具有地方文献的内容,所以应该从文献内容来界定地方文献的概念。地方文献是不同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色文献,它充分体现着地域的特色,只要是反映本地区的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以及人文活动等内容的文献,不论其时间的上下限和使用各种不同的载体,即使是零篇散页,都应是地方图书馆典藏加工和利用的对象。这些地方文献对本地区的各方面工作都有着参考咨询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更应以其独有的特色参与各方面的共享。
从网上浏览中可以搜索到无数有关地方文献的信息,真令人兴奋不已。地方文献这一领域竟然已进入更多方面的视野之内,随手拈取数例以见一斑。如广西桂林图书馆对建国前文献设特藏部,专事地方文献的收藏;对建国后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则列为藏书建设的重点,多方搜集,已具相当规模。吉林长春图书馆藏有日伪时期有关东北和满蒙的地方文献达3000多种,其中东三省的孤本资料即有600种。一些县地级市公共馆也多注意及此,如浙江上虞市图书馆规定了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分古籍地方文献、现代地方文献和虞籍人士著述等。温州市还将其一个分馆改为地方文献部,湖北十堰市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向市民大力征集地方文献,取得一定效果。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如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专设海南地方文献部和文献资料中心,专门收集和珍藏琼岛的地方文献。云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专设民族地方文献部,收藏已达7万余册。另外,有些省市馆如浙江省馆、甘肃省馆、湖南省馆、天津市馆和首都馆等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南开大学图书馆还挂靠有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的地方文献研究室,承担收集与研究工作。最近完成了天津旧志十二种的整理点校工作,并正式出版,充实了天津地方文献的武库。
为了能更好地加强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特举出一些地方文献资源,以作示例
1、地方志与地方史
地方志是一方之史,是专门性的地情书,既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又受到现实社会的重视,数量较大。地方图书馆有一定的入藏基础。据我所知浙江图书馆收的浙江地方志有1600余种。据一种不完全统计,当前新旧志约共有15000余种,成为地方文献之大宗。旧志中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经济、自然现象、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的资料,如上海是否设立过市舶司的问题,日本学者藤田丰八郎根据《宋会要》和《宋史》,认为宋未设市舶司,这两种书是可征信的史书,但他们都是宋宁宗前的史料,不包括宋的全部。后来谭其骧先生在弘治《上海县志》中发现附载了宋度宗时的市舶司官员监镇董楷的《古修堂记》和《受福事记》二文,内容涉及到管理市舶司的事,从而肯定宋度宗咸淳年间有市舶司,纠正了宋无市舶司的说法。其它如查找二流人物的生平,防备自然灾害,推动农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等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新编方志虽与旧志有重大变革,但仍保持了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如径山藏旧说明万历十七年初刻于山西五台山清凉寺,二十年时,方在余杭续刻,新志考订万历七年创意,刊刻时就在余杭。这种文本文献按知识管理学的说法,属于静态的显性知识。
2、宗族谱
宗谱是与方志有同样悠久历史的一种地方文献,数量也大致相当,约在15000余种。除去夸耀与虚构的内容外,确有不少可资参考之处。如名门大族的家族史,地方的开辟发展,为人物的研究提供祖先和子孙的资料最详细,在《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证实曹雪芹的祖籍是辽阳,后迁居沈阳,原属汉军旗,后改归满洲正白旗。宗谱的内容比较丰富,除一般有关家庭的世系、家训、祠墓、传记外,还有专题部分(如杂记和文献),储存着较多的地方文献。家谱对人口研究尤有价值。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到本家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原因,家庭的兴衰过程,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寿命等。
3、私人档案
国外图书馆多为当地政府保存地方上的官方档案,成为地方文献的一种库存。中国的体制是图档分流,是两大系统,档案有档案馆保存。但散落的私人档案却尚未引起重视。浙江馆收藏的钱塘江大桥的工程设计书,就是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对维修一桥和兴建二桥、三桥都是重要参考资料,这应属于茅以升先生的私人档案。他如杭州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所经营的庆余堂药店的档案、天津的瑞蚨祥、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宓大昌烟店等老字号的商业资料也都值得收集。
4、石刻碑文
在名山古刹立石建碑是中国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些碑刻上的文字是地方文献的重要资源,过去久为人所注意。如山西是我国文物大省,到处都有石刻,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编著《山右石刻丛编》保存了重要的地方文献,为学者研究所用。沁水县曾汇集石刻文字160余通,有不少反映地区社会生活的文献资料。河南省为了研究该省地震文字记载的准确性,特在全省范围内搜求碑刻文字相印证,终于完成了一部比较系统而可靠的河南地震集,为预测地震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5、隐性知识
这是过去很少涉及并往往被忽略的重要地方文献资源,我国有句成语说“入境问俗”就是为寻求地方文献的隐性知识。近年,美国李华伟博士在研究知识管理课题时才明确提出隐性知识这一概念,以与有文字落在载体上的显性知识相区分。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文献中“献”的部分,也就是地方上贤哲们头脑中尚未变成以文字落于载体的知识。国外有些图书馆对所属社区可以提供隐性知识的贤哲们都很熟悉和关注,遇到各式各样问题无法为读者解决时往往就向这些贤哲们进行咨询。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开发这一领域,为这些人建立人才档案,以备随时咨询。
除了上述几例外,地方文献还有图册、簿录和旧照片等等,数量极多,而且大多是有收藏保存价值而一时尚难数字化的,稍有忽略,一纵即逝,终成遗憾。杜定友先生把地方文献视作地方图书馆的第一要务确是卓见,至今仍具有其生命力的。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关系,甚至达到呼吁的地步,主要是希望不要以一种矛盾掩盖了另一种矛盾。我的思路是,不论是哪一种类型、哪一种级别的图书馆都必须在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下,加速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建立不同内容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以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也不应忽略作为图书馆大宗入藏资料的地方文献,要用同样的力量对之进行收集储存整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能极为完整而全面地为社会现实、经济建设和高科技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出处〕 图书馆(6)
篇8: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摘 要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无法收全人类所有的文献资料的,但一个图书馆要收全自己所辖范围的地方文献是完全可能的。各图书馆在以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主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或本系统的文献信息需要,以及本馆的实际,进一步建设起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部门和地区以至全国性的图书馆信息媒体资源体系。它不仅避免了图书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有利于人类文献信息的交流。这将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3
篇9: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图书馆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献资源体系,它的构成取决于它的社会作用。一般认为,图书馆地方文献是一定区域风貌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和现状。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文化、科学、教育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认识地方、了解地方和宣传地方的可靠资料;是当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它在研究、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将会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黄俊贵同志对地方文献的作用作过具体的描述:它可以为认识某一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资料,所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决策、规划及实施提供以资借鉴的经验,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可以为激励人们热爱乡梓,热爱祖国提供生动、具体的乡土教材,所谓“思乡愈爱国,忧国方恋乡”。[1] 邹华享同志在文章[2] 中认为地方文献的具体作用有三:一是资政;二是励志;三是存史。不论是一般作用,还是具体作用,它们都是决定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前提和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要围绕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故此,图书馆地方文献构成,应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一切文献资料。据此,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构成,应包括以下要素:
一是记载关于某一特定区域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历史和现状的图书报刊资料。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风俗习惯、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等。
二是地方各单位和人士著、编的图书资料,包括正式发表的论文、文学艺术作品等地方性、资料性的文章。
三是地方出版物。即各系统、单位出版发行的报刊资料(包括声、像资料和家谱、族谱等)。
四是本地祖籍在外工作的地方名人的著述及其研究文献和本区域内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
基于对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构成要素的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应分三个子系统。
一是基本系统――指文献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资料。
二是辅助系统――指文献资料内容不具有地方性的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三是参考系统――指本区域内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这种文化成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不论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征,只要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都应属于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这里的特定区域是指特定的图书馆所辖范围。不是特定图书馆所辖区域人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文献资料,一般不能视为其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范畴。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只有被文献化以后,才能视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那种认为:“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1] 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知识承载的物质载体除文献资料外,还有人和实物等,把它们都视为地方文献的范畴,图书馆是很难收藏和传递这样的文化载体的。
有人认为只有内容上具有地方性的文献资料才属于地方文献,这样我们在一些有关方面,也许就很难自圆其说,如邹华享同志在论述地方文献概念中认为:“地方文献就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而在论述地方文献的作用时则认为:“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2]。很显然邹文在地方文献概念与地方文献的作用方面就不能自圆其说。
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它们内容上虽然不具有地方性,但它们都是一定区域的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晶;反映了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水平;是宣传和发展地方的重要资料。如人们在谈及某一区域的人文现象时,总是以“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来说明人物与地缘的关系。又如人们在修志过程中,都把地方名人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撰写,人们宣传和介绍地方时,常常利用名人的知名度,搞名人效应。把这部分文献资料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用一定标准,对这些出版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可以从中发现一定的地区优势,对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将会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
本区域出版社出版文献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区域的文化现象及发展水平。如进而对其出版物定位、学术含量进行评估,就更能显示它的人文、思想倾向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一定区域里的图书馆如果能够系统地收藏其出版社出版的文献资料,这不仅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需要,也是新环境下整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突破口。如果所有的图书馆都能把自己所辖范围的出版社出版的文献资料变为其藏书,那就基本保证了图书馆藏书入藏与文献资料的增长的同步发展,以及与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的同步发展,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10: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什么是地方文献:图书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不休,什么是图书馆地方文献。人们却研究甚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研究地方文献无可非议,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应当得到重视。
人们似乎认为地方文献就等于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地方文献就是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研究,这是一个错误。地方文献绝不等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就好比图书绝不等于图书馆藏书一样。
什么是图书馆地方文献?本文认为,图书馆地方文献是指特定的图书馆为收藏和传递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文献资源体系。这个定义,揭示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特点――特定性,即特定的图书馆收藏和传递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
二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社会意义――收藏和传递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
三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
四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性质――区域性文献资源体系。
篇11: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图书馆作为收藏文献资料和传递文献信息,为满足一定社会的文献信息交流需要的文化机构,决定了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使自己收藏的文献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增长同步发展,与社会对文献资料的需要同步发展,这种同步发展,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建立社会文献保障体系,全面满足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然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面前,仅仅依靠单个图书馆孤立而分散地建立“小而全”的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大家都去采集热门图书和核心期刊,形成你有我也有,你没有我也没有的重复建设局面。一方面致使不少的社会文献资料不能被图书馆收藏;另一方面又造成各图书馆入藏文献资料的相互重复和浪费。这样,必然大大降低图书馆收藏文献资料的完备性和信息含量。对此,图书馆界长期呼吁协作协调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出按地区和系统进行分工协调、分工购藏等。但由于图书馆的体制等诸多因素,这一工作难以落实,效果一直欠佳。电子文献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用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面对浩瀚的信息源与复杂的信息需求,任何一个图书馆依靠自己有限的力量来全面收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根本不可能的。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图书馆使各图书馆能相互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各图书馆上网的.信息资源必须各具特色,避免重复,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也将逐渐转化为电子文献,并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图书馆相同的藏书再加工上网就没有必要。因此,各图书馆拥有的文献资源相互重复,就网络来讲是没有意义的,这就使一个相互协调、互补优化的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图书馆地方文献作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地方文化,它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具有不同地方文化特征的信息媒体资源,不仅能有效地为本区域的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还能促进人类社会不同社会文化需要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为图书馆进入人类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客观基础和独特的信息媒体资源。不同图书馆的不同地方文献信息,将是图书馆在人类信息时代里,不断独立输出的重要信息成果之一,这正如费孝通同志在62th IFLA大会上所作的《面向多元一体化世界新格局图书馆》主题演讲中指出的那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将保持其固有的多元化特征,这就为对文化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起着桥梁作用的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里所讲的世界各国社会文化固有的多元化特征,它实际上集中体现在图书馆地方文献中。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无法收全人类所有的文献资料的,但一个图书馆要收全自己所辖范围的地方文献是完全可能的。各图书馆在以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主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或本系统的文献信息需要,以及本馆的实际,进一步建设起各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资源共享的部门和地区以至全国性的图书馆信息媒体资源体系,这不仅避免了各图书馆之间,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的相互重复,造成有限的经费、空间和物力等的不必要的浪费,既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又有效地满足了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而且也能有效地形成图书馆系统在整个高速信息网络体系中的特色,这将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地方文献作用的发挥,要靠图书馆工作来实现。大家知道,地方文献的生产与流通一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从某一地方文献而言,也许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但就某一区域的整个地方文献来讲,则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分散的、多头的,甚至是失控的。这种无序状态的地方文献,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使人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得到研究与利用。为了使人们有效地研究、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需要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加以收藏与整序,使无序的地方文献,通过图书馆的收藏与整序,形成有序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地方文献中的一种图书、一份报刊或是一篇论文,只有当它成为这种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它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社会作用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说地方文献绝不等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其理由就在于一个是无序状态的文献,一个是有序的文献集合体,所以,我们说研究地方文献与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意义各不相同,其中一个主要的道理也就在于此。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现象,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会、人文领域的各个方面;载体形态多样,有甲骨、皮革、缣帛、金石、木犊、竹简、纸张、胶卷、胶片、磁带、光盘等;文献的类型复杂,既有图书、报刊、视听资料,也有文物资料和文书档案资料等。对此,全面收集、系统保存地方文献资料,应当由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未共同承担。图书馆只应收藏和保存正式、非正式出版的书刊和正式发表的论文、地方性资料,对于书刊来讲,重点收藏地方志、部门志、地方史料;地方性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地方人物著述,包括传记、评传、回忆录、文学艺术作品、纪念文集、论文集、研究评论文集、年谱、家谱、族谱等;地方报刊。对于论文和地方性资料来说,重点是编制综合性和专题性的题录和索引,必要时编辑出版有关文集。目前,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地方文献中的书刊部分是比较重视的,但对地方文献中的论文和地方性资料部分有所忽视,不少图书馆根本没有抓这部分工作,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指出,这部分文献资料较书刊部分的数量要多,且内容广泛而新颖,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非常之大,千万不可忽视。
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社会知识工程,涉及一个区域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涉及到每一个社会咸员,需要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图书馆坚持不懈的工作。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需要逐步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最终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在这个行为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加强这一工作的宣传,统一认识,争取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科学化和法制化,即各地出版社应无条件向当地图书馆呈缴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也要无条件向当地图书馆缴送。社会各界人士发表的论文。文艺作品等文化成果,要定期向有关部门及当地图书馆报送其有关目录、索引资料。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加强其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地方文献在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地方文献工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第54页
2 邹华享,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第60页
3 潘仁彬,公共图书馆特色之路,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12)
〔出处〕 《重庆图情通讯》(1)
篇12:地方文献与图书馆
地方文献与图书馆
产生文字以来的全部图书资料,记载着自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记载着人们征服自然界的手段和进程,图书资料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全国上下逐步形成了“盛世修志”的新局面。随着地方史志编纂工作的普遍开展,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编辑出版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料,它门类繁多、包罗万象、内容广泛、资料来源浩瀚。时间长达一百四十多年,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历史时期,反映了一百四十多年来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历史和现状。它理清了昨天的脉络、取得了有利的佐证,推动今天的建设,还将为后人留下珍贵的遗产。所以,图书馆经常地搜集、积累、妥善地整理、保存本地区的文化典籍、革命文献、地方文献、科学著作及一切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做好这项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图书馆特有的职能,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程度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继承情况。在1982年中央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二条:关于图书馆主要任务中规定,要“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国家文化部把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标准之一。
今年以来,我馆领导十分重视这一工作,设立了地方文献特藏室,并有专人征集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淄博市为山东省辖市,总面积6036平方公里,人口380.26万,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1位。城市结构别具一格,城乡交叉。全市现辖五区三县,所以给征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通过前一阶段的征集工作,也总结了一点经验:我们首先争得了市委宣传部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把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及作法,形成文件发至各区、县宣传部,在各区县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责成文化局配合,各区县图书馆馆长靠上的办法,使我们的征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从总到分的'办法。第一步到五区三县的宣传部、史志办、党史办等单位,征集了区县志,如博山区志,高青县志等总志; 第二步又在各区县史志办的指导下,根据他们提供的有专业志的各局和部分大型企业,征集了各局的分志和专业志如文化志、工业志、邮电志等,有厂志的大型企业,征集了厂志如博山七三二厂志、山东博山陶瓷厂志、王村耐火材料厂志等;第三步根据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我市报刊名录,我们又分别把分散在我市及五区三县的八十五种报刊――上门征集到,其中如齐鲁石化总公司的“大氮肥”(刊)、“齐鲁石油化工”(刊)、及我市的“半岛环境报”等许多报刊将从创刊至今十几年的合订本,完好地交给了我们。
在完成以上几步征集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征集了部分个人专著,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著作。
在广泛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上,我馆建立了地方文献特藏室;首先增加了“中图法”中“中国地区表”里专类复分表关于市、区县的细分类目,对我市及五区三县均加细分专号;淄博市为5231、张店区为5241、博山区为5242、淄川区为5243、临淄区为5244、周村区为5245、桓台县为5246、沂源县为5247、高青县为5248,这些地方文献在修改前都集中在山东“52”号下。还将原有的馆藏从特藏部、社科部提取1~2册到地方文献特藏室,按细分号修改,并在公务目录中修改了业务注记。为了便于检索,我们设了分类、书名、著者三套目录;为了增加可比性,我们把区、县志、各分志及大型企业专业志、厂志按市、五区、三县分别排架。
另外,还把我市的报刊及个人专著等也全部收藏在地方文献特藏室。现藏书约810种、1455册、报刊139种近500册、己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地方文献特藏室。
在馆庆40周年之际,我馆搞了“地方文献展览”按市、五区、三县分别展出,还有聊斋学、齐文化、个人专著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著作,报刊专架等几部分,共展出七百多种(甲)。还有古籍线装如淄川县志、颜神镇等各区县志、及聊斋志异的五种不同的手抄本等。搞地方文献展览在我馆是第一次,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通过实际征集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这一工作的主要经验就是各级领导重视,认识统一,这是做好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有力保证。
征集地方文献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 但这仅仅是开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距离一个“全”字还相差很远,还有大量的更艰苦更细致的工作要做。因此,我们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加强管理,妥善保存,建立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
〔出处〕 山东图书馆季刊 1994.(2)
篇13:欧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之征集及其服务
欧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之征集及其服务
1 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
?
公共图书馆典藏地方文献资源,不只可满足社区住户对该地方历史的了解与关心,建立社区 居民“共同的记忆”,让生长在同一社区的居民有共同的爱与关怀,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 也让游子虽离家万里,仍心系故园。此外,更将此记忆延续,让下一代子孙,了解祖先胼手 胝足的痕迹;并提供曾经住过当地的旧居民,或有兴趣研究的学者与学生,重要的资料信 息。因此,地方文献通常是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典藏资源之一,尤其以地方史(Local History)及家族史(Famliy History)为主体的地方文献,常被视为一种服务地方的责 任与荣誉,因此将这些文献列入特藏部门加以典藏,而且提供相关的资讯服务。此外,地方 文献所包含的并不只是过去的史料,更是当地居民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举凡就学、产业、旅游、报税、医疗、艺文活动等讯息,都可在公共图书馆的网站或阅览室找到,如美 国巴尔的摩公共图书馆就有一组人专门在整理地方相关的网路资源,而英国剑桥公共图书馆 有一间专门的地方资讯阅览室,在此可找到和剑桥相关的过去与现在的资讯,如剑桥大学今晚有哪些学术活动。以下即先介绍几所比较知名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有关地方文献收藏情况,以了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范围:
?
(一) 纽约公共图书馆?
?
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涵盖了纽约市史、地方史、家族史、族谱、传记、老照片 等。资料典藏集中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图书馆”(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 es Library)及布朗士分馆(The Bronx Branch,New York-www2.nypl.org/home/Bronx/gen e.cfm)。其中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图书馆部分,地方文献则是划入“艾玛和保罗麦斯坦 部”(The lrma and Paul Milstein division of United States History,Local History and Genealogy)。它的资料收集范围较为广阔些,不像一般公共图书馆只局限在一个地方 性的范围,例如本处所收集的历史与族谱,其地域范围就涵盖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所出版者 ,这可能与该市之多元种族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此处资料形式多样化,图书、期刊、小册 子、微缩影胶、照片、海报、明信片都有,而在其网页上,则还有精选网际路路资源整理, 及各种相关的资料库可供查询利用。在布朗士分馆部分,该馆将所典藏地方文献,经整理后 置入“布朗士网页”(The Bronx on the Web,www2.nypl.org/home/branch/Bronx/communi ty.cfm)。
?
(二)芝加哥公共图书馆?
??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所典藏的地方文献,包括芝加哥都市发展史、戏院史(Theater History )、地方史、邻里史(Neighborhood History)、家族史、档案、族谱、传记、旧报纸、老照 片、地图、官书等资料,及发生于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Great Chicago Fire of 1871 )记录文献。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史料,主要纳入总馆的特藏部(Special Collections an d Preservation Division)与社科部(Social Sciences Division),及两个区域馆负责 管理。档案(Archives)及特藏品(Special Collections)是特藏部的两大文献资源,其 中档案组(The Archival Unit)收藏芝加哥颇具知名的戏院史料及邻里史料;而社科部则 以历史、家谱、传记、地图、官书及芝加哥发展史为收藏重点,此处还展示两门内战时的加 农古炮,藉此唤起读者的怀古幽情。在区域馆部分,则以社区史料及族谱为收集重点。由总 馆整理的数位化地方文献,则分别透过该馆网站中数位典藏网页(Digital Collections) 的六个不同主题呈现出来,其制作图文并茂,且内容又颇具历史意味,很值得供公共图书馆 界的参考学习。
?
(三)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
??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于特藏部门的“地方文史与家庭史”(Local History andd Family History)内。资料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多伦多都市发展史、地方史、社区史 、家族史、档案、记录、族谱、传记、旧报纸、老照片、地图、官书等资料。在他们的网页 “特藏”及“加拿大学”(Canadiana)两个项目中,都有介绍地方史与族谱有关的资讯, 其中族谱资讯还包括内部馆藏及外界网路资源连线。另外,在数位典藏网页(Digital Coll ections)中,亦有与地方文献相关的资讯可供浏览。
?
(四)英国伯明罕图书馆
??
伯明罕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于总馆六楼的“地方研究与家族史”(Local Studies and family History)及七楼的“档案”(Archives)部门。内容包括伯明罕都市发展史、地方 史、社区史、家族史、档案、记录、证件、族谱、传记、旧报纸、老照片、地图、官书等资 料。馆方还特别设立一个“族谱工作室”(Genealogical Workshops),帮助读者如何查询 家族史相关资料,及如何进行寻根与编辑家谱工作。此外,在其网络资源中还有“地方史专 家论谈”(Local History Speakers),里面列出一系列的地方史研究课程或演讲会,以让 有兴趣的读者能依照资料报名参加。?
Harold Nichols在Local Studies Librarianship一书中指出,地方史图书馆或地方特藏, 乃指收藏与当地相关的历史或现况相关的资料之特殊资讯中心。而由上述几所图书馆的情况 ,我们可以归纳得知:?
(1)公共图书馆大都把地方文献纳入特藏部(special collection division)。?
(2)地方文献收集的主题乃以地方史(local history)及家庭史(family history)为核心 ,资料类型则包括:档案、记录(records)、官书、家谱、传记、地图、口述历史、艺文 、证书、老照片、明信片、海报、旧报纸、年鉴、指南等等.?
2 地方文献的征集
?
欧美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可说不遗余力。197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地方史委员会( Local History Committee)制订建立地方史馆藏指南。并指出,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史特藏 的第一个步骤是先探讨该地区是否已有其他机构在做相同的服务。Joseph CarvalhoⅢ也认为公共图书馆相关主管在建立地方文献馆藏前应该先思考四个问题:(1)在该地 区已有哪些地方文献收藏;(2)地方史特藏应包括的主题有哪些;(3)应收集的资料类型有哪 些;(4)所收集的资料如何提供使用。
?
上述问题厘清之后,公共图书馆应建立较明确的地方文献馆藏发展政策,做为资讯征集与服 务的依据,以便将有限的经费做最有效的应用。
?
由于地方文献较为独特,其征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出版品。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征集方式 ,综合而言,地方文献的征集方式有下列诸端:
?
(1)办理相关活动,请居民分享、捐赠:如有些公共图书馆办理公享日(Sharing Days活动,请民众提供老照片,与大家分享地方记忆,而图书馆可征求收藏者的同意制作备份或请民众捐赠。
??
(2)成立委员会:邀请地方相关人士成立地方资讯委员会,拟定相关计划,有系统的进行收 集工作。
?
(3)邀请学者专家进行田野调查:若要深入征集某一主题文献,公共图书馆会委托学者专家 进行调查研究,并征集及组织资料。
?
(4)购买:有些珍贵资料必需编列预算以购买方式取得。
?
(5)道引性自传(guided autobiography):由受过训练的图书馆员或义工带领年长的地方人士讲述自传。
??
(6)进行访谈:征集口述历史:1970年代,美国各州的公共图书馆进行很多口述历史访谈计划,请地方耆老谈述地方早期经历与见闻,留下大批录音带。
?
(7)地方电台节目送存:地方电台也是地方历史的记录者,除了地方新闻外,访谈性节目等 ,都是第一手地方资料,公共图书馆可请地方电台送存录音资料。?
(8)与其他机构合作: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对于口述历史等地方史资料也相当有兴趣收藏 ,图书馆可以与这些机构合作,以分工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征集。?
??
3 地方文献数位化与服务方式
近年来,为了服务网际网络上的广大读者群,各馆纷纷进行数位典藏计划,而其中地方文献 通常为优先考量项目,且将数位化成果透过网页,展示其丰富的地方文献典藏。根据法尔克 (Howard Falk)的研究分析,将地方文献数位化后,利用网际网络而展现的服务型态相当多元,其中包括:(一)与历史事件串连;(二)让地方人士发声;(三)上载地方出版的刊物;(四)编辑社区掠影专栏;(五)揭露历年之天灾福变;(六)善用历史老照片;( 七)家庭寻根。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
3.1 与历史事件串连?
有些发生在本地的事件,原本微不足道,但后来却演变成全国关注的焦点:有些重大的历史 事件即发生于本镇;有些知名人物诞生或成长于本地;有些伟人曾对本地有贡献或有渊源 。如果公共图书馆能够掌握这些相关而有利的条件,收集典藏珍贵资料并与外界产生共鸣, 将可发挥一举两得的效果;不但可以和国人分享馆藏资料,亦可加强与他馆进行合作关系。 以纽约州的马荷北公共图书馆之网站(www.mahopaclibrary.org)为例,它收藏美国土著民 族的相关史料,因为当地曾是土著民族居留过的老故乡。在纽泽西州的摩利斯敦联合图书馆 网页上(www.jfpl.org),也展示了17当时,华盛顿曾经率军在当地扎营的有关史料。在密西根州门洛郡图书馆的网页上(monroe.lib.mi.us),刊载当地及临近地 区所有与卡司特将军(General George Armstrong Custer)家庭相关的文章与图片。?
纽约州菲尔蒙公共图书馆之网页上(www.philmont.org/libproj/wwii/Jesse_ DeGroodt_march_26,_1.html),收集当地在第二世界大战期间,寄给前线乡民的通讯刊物与旧信件影像档。
俄亥俄州卫斯特维公共图书馆之网页上?(www.wpl.lib.oh.us/AntiSaloon/) ,则有反沙伦联盟档案(Anti-Saloon League Archives)及相关的书刊、图片、海报、歌 曲等各项资料,因为该联盟是于19在当地成立的。
?
麻州阿母赫斯特地方的琼斯图书馆特藏部门内(www.gazettenet.com/jonesli braryn),收藏美国名诗人狄更斯(Emily Dickenson)的生平事迹与诗作,因为这里是诗人的诞生地。
?
3.2 让地方人士发声
?
人物是编织地方历史故事的素材,地方人物过去所留下的种种事迹,往往会成为今日茶余饭后的最佳话题。密斯里州的利文斯顿郡图书馆(www.livcolibrary.rog/), 在其网络上呈现了本地作家库克(Olive Rambo Cook)所写的有关利文斯顿郡之历史小说, 内容涵盖当地的郡史、学校、小镇、工厂的种种故事。
?
北卡来纳州的罗文公共图书馆(www.lib.co.rowan.nc.us/HistoryRoom/9026m ss.htm),在其网络上就有六个馆藏历史主题,其中的地方人物资料,就有19世纪当时关于 德裔教师黎伯麟(Asa Ribelin)之报道文章,关于生卒本地的乔丹(Georgia Jordan)之 报道文章,关于1874年出生于本地的麦克库宾斯(Mamie McCubbins)之研究资料。也有作 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照片,传教士及市长等各色人物的传记或访问资料等等。
?
华盛顿州的塔克马公共图书馆(www.tpl.lib.wa.us/v2/NWROOM/MORGAN/Intro .htm),在其网路上有收录美国西北部名作家摩根(Murray Morgan)所写书籍、演说稿及在报纸发表的'文章。
?
印地安那州的密西根市公共图书馆(www.mclib.rog/slidehitlist.ht m),在其网页内编辑馆藏地方文献中,有关于地方人物史料及口述历史录音带的资料。
?
3.3 刊载地方出版刊物
?
地方上的出版品都属于地方文献之一,例如名人录、电话簿、各种指南、年鉴等,公共图书 馆都可将它整理以供读者上线查寻。如在纽泽西州的蒙特维公共图书馆(www. bccls.org/montvale/schoolphotos.htm)收录有19后公立学校的同学录照片等。
?
密西根州的克里门山公共图书馆(www.macomb.lib.mi.us/mountclemens/loca l.htm),也有很多当地出版的地方史料,例如同学录、电话簿、都市地图及访问记录等资料。
?
3.4 编辑社区摄影专栏
?
为了传达地方特色与信息给外面的世界,公共图书馆正扮演一个重要的橱窗角色。例如马利兰州的巴尔地摩郡公共图书馆(www.bcplonline.org/info/history/),在其 “历史与家谱资讯中心"中,制作了与当地有关的地理风貌与历史资源。?
缅因州的老镇公共图书馆(www.old-town.org/nos/home.htm),则专门设立一 个与该地人文及自然有关的岛屿故事网页,在里面载录有很多美丽的海岛景观照片与相关文章。
?
3.5 记录历年之天灾祸变
?
有些地方,在过去可能不幸发生如大火、地震、流行疾病之灾难,因而给地方留下难以忘怀的悲动,这些参痛的教训正是值得记录的地方史料。例如密西西必州的喻利森郡图书馆(www.harrison.lib.ms.us/library_services/camille.htm),详细记录该郡Cam ille发生于1969年,一次造成134人死亡、27人失踪的飓风暴(hurricane)大灾难。
?
德克萨斯州的罗森伯格图书馆(www.rosenberg/library.org/gthc/online/ex hibtdefault.htm),同样也刊载发生于19的飓风暴(hurricane)灾变文献,此次风暴曾带给Galveston一个地方超过8000人死亡的不幸记录。?
3.6 善用历史老照片
?
老照片最能勾起人们的回忆,而透过视觉影像更能吸引读者的观赏。公共图书馆若能将馆藏 老照片数位化并放到网页上,将可提供读者自由浏览缅怀与认识故乡的机会。例如马利兰州的巴尔地摩郡公共图书馆(external.bcpl.lib.md.us/hcdo/cfdocs/photopage.cfm? id=2663),在其网页上就可以看到18North Point战役相关的历史老照片。
?
佛罗里达州的可利华特公共图书馆(www.clearwater-fl.com/cpl/yesterday. html),则摘录馆中与地方史研究有关的历史老照片。?
3.7 协助读者进行家族寻根
?
在公共图书馆所典藏的众多资料中,也常会含有不少与地方历史有关的档案资料,例如户口普查记录(Census Records)、社会安全保险索引(Social Security Index)、族谱(Gen ealogy)、卜闻(Obituary)等。图书馆只要将这些与研究家庭史有关的档案做资讯化处理 ,读者就能很方便的上网查询,甚至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家族寻根工作。普阿姿(Jeanne Hol ba Puacz)认为,将档案资料上网提供服务具有多重意义,包括能将档案生活化,让读者探 索需要的资讯,将索引迸出生命力,转移关心焦点到坟场上,展现网上历史资讯的活力。事实上,这也是公共图书馆藉助档案而唤起读者找到寻根乐趣的服务方式。兹举例说明如下:?
(一 )印地安那州的威格郡公共图书馆,他们先将现有档案索引档转为HTML档 后上网,读者找到祖先人名后,再循线调阅馆中的档案研读。另从该馆网站上的社区档案项 目(Community Archives)中,可以发现其历史档案资料种类很多,进入特藏资料分项后, 更可看到郡史、族谱网站、卜闻索引、婚姻登记、特藏资料等项资料。再点选“族谱网站” (www.vigo.lib.in.us/ref/sites/genealogy.htm),即可进入一个提供家族寻根的新天地 ,这里有各种族谱相关的资讯与参考资料,读者可以很容易学到寻根的方法与步骤。?
(二)印地安那州的密西根市公共图书馆,在他们的网站首页上,即揭示了该馆所整理的地方史与族谱资讯,这些都是与地方文献最有关系的栏目。在“印地安那室”( lndiana Room)分栏中,更将所有与族谱研究有关的资讯,一一展现在网页上以供读者连线 点选,其中有些资料或服务项目是要收费的。(www.mclib.org/indiana.htm.)
?
(三)加拿大汉弥尔顿公共图书馆,在他们的网页“特藏”栏目(www.hpl.ha milton.on.ca/LOCAL/SPCOLL/genea.shtml)中,特别介绍了档案、“加拿大学”(Canadia na)、地方史与族谱等有关资讯,这些资料都是属于重要的地方文献。其中与族谱研究有关 的资料,包括出生、婚姻、死亡、兵役记录,户口普查、家庭史、埋葬资料、乘船名单、旧的电话簿、地图等等。
?
(四) 密斯里州的西部平原公共图书馆,在馆内特别成立一个族谱专室(Gene alogy Room)收藏族谱资料(www.westplains.net/library.html#gr),内有族谱胶卷及阅读设备,并与密斯里州中南部族谱学会(South Central Missouri Genealogy Socieyt)共同合作,针对研究人员及寻根者提供各项服务。?
4 结语
?
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与服务应与社区居民紧密结合,而此结合的桥梁就是地方文献。根据Chri sta J.Burns针对纽约公共图书馆Saratoga Springs分馆地方史特藏的使用研究指出,在该馆所收藏的各种地方文献中,读者勾选曾使用过的资料类型以地图/照片/海报(Maps/photo graphs/posters)最多,其次为市镇名录/电话簿(City directories/phone books)及主 题档(Subject files);其后为一般地方史(General histories);剪贴簿及个人笔记( Scrapbooks/personal notebooks);使用地方文献的目的,以为了写书、写文章、及进行 家谱研究最多;然而使用者则以个人最多、其次为历史学会、私人公司企业及学生。这个研究说明了地方文献吸引了社区一般居民普遍的兴趣,也对地方产业(私人公司 )有很大的助益,而不是只有学者专家才会用到的艰涩冷门资料,这些经验也足以提供国内公共图书馆之参考。
〔出处〕 图书馆 (6)
篇14:图书馆协议书
甲方:威宁县图书馆
乙方:
为了共同完成威宁县图书馆图书的更换,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在合作意向上达成一致,结为合作伙伴,甲方以协议规定的方式,向乙方有图书更换服务。现就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及双方的权力与义务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的职责
1.为乙方提供专业的图书更换服务。
2.为乙方提供工作场所。
3.配合乙方的工作。
第二条:乙方的职责
1.协助甲方工作。
2.为甲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图书更换、上架、整理等工作。
第三条:声明
1.甲乙双方之间结为合作伙伴关系。
2.甲乙双方就各自的工作和提供的服务内容承担责任,享有收益。
3.本协议期限满,双方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4.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第四条:协议执行期限,本协议书有效期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第五条:协议的终止。本协议因以下任何原因而终止:
1.本协议期限届满。
2.双方协商同意终止本合同。如有任何一方欲终止此合同,需提前一个星期通知对方。
3.如乙方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需提前一个星期通知对方,可终止协议。
第六条:争议的解决
如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的条款范围内发生纠纷,应尽量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提请威宁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第七条:不可抗力
因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战争、罢工、停电、政府行为等造成双方不能履行本协议义务,双方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本协议即告终止。
第八条:付款方式
经双方协商决定在协议终止时,甲方一次性将工作期间的费用支付给乙方。
第九条:违约责任
1. 在规定期限内,已方未能完成工作范围内工作,甲方可扣缴总工资百分之十
的违约金。
2. 在乙方工作完成并做好交接工作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未结清余款,延期一日
甲方须向乙方缴纳百分之十的违约滞纳金。
第十条: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有效。本协议及其相关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率。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盖章: 盖章:
★ 捐书倡议书优秀
★ 爱心捐书倡议书
★ 车体广告论文
【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书(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大学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研究论文2024-03-12
服务建议书2023-01-13
分布式参考咨询服务标准与规范研究与应用2023-02-06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三大主题2022-09-13
大学图书馆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2023-01-04
第23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2022-09-06
浅谈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的有效开发2022-09-10
毕业生捐书活动倡议书2022-11-02
文明阅读倡议书2022-11-19
计算机通信毕业论文202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