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

时间:2023-12-13 07:57:54 记叙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共13篇)由网友“fxfcps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欢迎参阅。

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

篇1: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

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

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来自一个渔民家庭,也许长久面对大海,养成了宽阔胸怀,从未见他发过脾气,更没有惩罚过我们,所以,作为学生,我们并不“怕”他,倒是经常给他惹麻烦,而我们所在的班级也是全校有名的“差班”。

有一天开班会,班主任说:“今天教导主任批评我了。”说完这句话,他居然咧嘴呵呵笑,像受到一次表扬。我们跟着乐。然后他说:“主任说我不称职,因此造就了一批无知的学生,将来,学生会骂我的。”我们赶紧表态:“不会骂,决不会!”他笑笑:“你们,还是应该好好学习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饭碗……”我们偷乐,这样的.陈词滥调实在听腻啦!忽然,班主任话锋一转:“算了!不讲大道理了,讲故事吧!”台下一片掌声。

——小时候,我和海边的孩子在一起,比你们今天调皮多了。在一个休渔季节,我们9个伙伴合计一下,决定偷开家里的小渔船出海玩耍。

虽然是渔民的孩子,但我们对真正的大海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只是看着大人扬帆远航,心里常充满了希望和激情,所以,我们对这次航行是抱着美好幻想的。加上那天风和日丽,一路顺畅,除了轮流把舵的伙伴,其他人有的在船头唱歌,有的躺在甲板上看探险故事,真是有滋有味。

下午起了一阵风,我们发现天空中有一些海鸟匆匆飞过,谁也没在意。约20分钟后,天色变了,云层加厚,风也吹得猛了,大家这才紧张起来,决定赶快回家。

还没走多远,天就暗得像夜晚提前降临,风越发地狂,浪越发地高,小渔船此时成了一片孤零零的树叶,在海面上漂浮不定,很难控制。

一小时过去了,一个年龄比较小的伙伴哭喊:“怎么还不靠岸?!”是啊,怎么还不靠岸?老实说,我们已经迷失方向了。即使比较大的孩子也一筹莫展,互相询问:“你知道方向吗?”又下起雨来了,整个船被水包围住,根本弄不清东西南北。时间在惊慌中流逝,天气却不见好转,浪里的小船上下颠簸,好像随时要翻倒。较小的孩子的哭声严重影响了大家,绝望情绪开始蔓延。

就在这时,一个伙伴惊叫一声:“看!那边飞过一只鸟!”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去,但什么也没有看到。

他喜悦地说:“就按鸟飞的方向划船!”有人怀疑地问:“为啥?”他肯定地说:“我今天刚好在看一本大海探险的故事,上面说鸟能辨别陆地的方向……”

情急中,我们只有按他的说法碰运气了。果然,不足20分钟,我们前方出现一座岛屿。天晴后,我们才知道,这座岛屿距离海岸约5公里。

——班主任说到这里,微微笑了。我们也松了口气。“看看吧,一个小小的知识,救了9个孩子的命。”班主任说,“知识是多么重要啊!虽然上岸后家长将我们一顿痛打,但是,那本探险故事书却被村子里的人奉为神明,送进祠堂妥善收藏。”

我不敢说这个故事改变了我所有的同学,但是,我本人是深受感动的——在因为无知而危机四伏的大海中,知识就是岛屿,就是生命的栖息地。

篇2: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知识点说明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篇3: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概括记叙文部分或者整篇文章的意思

A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B概括法:综合运用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谁在××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3)记叙文常用的叙述顺序:

A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B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C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4)记叙文的描写方法

A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对话)描写

C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E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5)记叙文中的关键句子

A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总起句,中心句);

3、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B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C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篇4: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 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 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 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8.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篇5:记叙文阅读知识梳理

记叙文阅读知识梳理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知识点:

1、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记叙文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2、记叙的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把握中心有很大的作用。阅读记叙文要了解线索的'形式和掌握寻找线索的方法:

(1)线索的主要形式:记叙文线索有明线、暗线两种,其主要有这几种形式:a、以物为线索如《父亲的自行车》。B、以人为线索如《背影》。C、以时间地点的变换为线索。D、以事件为线索。E、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为线索。

(2)把握线索的方法:A、抓住标题。有些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些文章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B、抓关键词。注意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C、抓关键句。注意抓住行文中的关键句子,如表示作者感情变化以及议论抒情的词句等。

3、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采用顺叙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清晰。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可以造成悬念,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运用插叙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4、记叙的人称及作用: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给人亲切感和真实感;采用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采用第三人称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特别提醒:第一人称我在小说中不指作者本人,如《孔乙己》一文中的我为事件的见证人,是线索人物,并非作者本人;而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是作者本人。

5、中心和材料的关系,详略安排的作用:材料是主题形成的基础,是表现主题的支柱,而文章的中心是统帅,文章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对表现中心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详写,就是把鱼中心关系大的材料(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死把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在安排材料的过程中,要重视开头、结尾的写法,还要注意文中的过渡。(特别提醒:记叙文开头结尾一般有以下作用:A、开头句子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B、结尾句子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6、表达方式及其作用:采用综合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还要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A、记叙:介绍人物或事件的概貌;B、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刻画;C、目的是为了直接点名和加深所写内容的意义;D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书法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有的是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有的是寄情于人、寓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E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用等特征。(特别提醒:阅读记叙文要特别注意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记叙文中的议论有的先叙后议,有的先议后叙;在记叙文汇总穿插议论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内容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阅读中抓住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对分析文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

(2)语言风格:生动形象、朴实自然、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篇6:记叙文知识架构详解

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二、描写方法的分类: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五、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六、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七、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八、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九、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评价作家作品:

1、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

2、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

篇7:初中语文记叙文知识概括

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6.线索有:⑴核心人物;⑵核心事物; ⑶核心事件;

⑷时间;⑸地点;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串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篇8:初中语文记叙文知识概括

1.请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⑴朴实无华

⑵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⑶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⑷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⑸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⑹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⑺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⑴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⑵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⑶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⑷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⑸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⑹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⑺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⑻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⑼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⑽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⑾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⑿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常用的写作手法:

⑴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⑵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⑶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⑷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⑸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⑹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⑺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⑻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⑼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⑴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⑵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⑶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⑷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⑸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⑹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⑺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⑻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⑼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⑽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⑾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4.请概括文章中的事例

⑴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⑵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5.划分段落、层次或概括段意、层意

(1)划分段落、层次: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可按时间或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经过、内容的、表达方式变换或感情的变化逻辑关系(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概括段意、层意:

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6.文章使用第一/三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7.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6)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⑴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⑵推动情节发展;

⑶渲染气氛;⑷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⑸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⑴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⑵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8.请提炼这篇文章的主体或中心思想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即:谁?+怎么样?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多数情况下都概括为:内容+感情。

9.记叙文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怎么写?有何作用?

(1)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

要求:恰当、巧妙,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慎密、转承自然。 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

作用:过渡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

(2)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

照应可以分为:开头(起段)与题目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即文章前后照应,或称:相互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迭式照应。

10.第×段的“它”指的是什么?

⑴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⑵一般是往前找;

⑶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11.文章采用什么样的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篇9: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积累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积累

1、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线索及作用。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主题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在顺叙之后再补充叙述某些与前文有某中联系的内容,是对上文所做的补充解释,对下文做必要交代的叙述文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补叙与插叙同是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去的文字,所以也有人把补叙归入插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4、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

5、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6、概括内容。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7、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8、句子的作用。

语句的作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

(1)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等;

(2)内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

9、表现(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约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拘事物上,表达了强烈鲜明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手法(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手法: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不同人称的作用及缺点。

(1)第一人称: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缺点是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缺点是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缺点是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11、描写。

按内容分,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12、议论及抒情的作用。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3、题目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14、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15、八种复句类型。

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16、小说文体知识。

(1)小说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17、散文的一般知识。

(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②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③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篇10:知识之楼中学生记叙文

知识之楼中学生记叙文600字

我就是一个书迷,什么《哈利波特》,《格列佛游记》之类的名著早已度过,可现在仍然还说得出大体情节,并且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置身于家乡的一个书城中。那些乏味无聊的漫画,我视而不见,那些虚假有害于青少年的言情小说,我将它们视为危险的、能够寄身在生物的活细胞中的病毒,我坚决抵制“电子海洛(luo)因”的诱惑。我在名著柜台中找到了冰心写的《繁星春水》,坐在椅子上,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汪洋,我坐在一只小船上,划着船桨遨游于大海之中。看着看着,我这个“书虫”敞开知识的`大门,让知识飞进我的大脑,贪婪地吮吸着知识授予给我的能量。时间从我打开的书中飞过,从我的眼睛边飞过。在我心中,我最害怕的就是时间,他虽然对待每一个人都公平,可在这时,他眨眼间就流逝了。就像我说的那样,整个下午走了,走得那样不开心。当我重新站起来时,脖子也酸了,眼睛也疼了,可为什么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呢?

如果知识是海洋,那么我就是一名制船工人,拼命制造能够载着自己去海洋中遨游的小船,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果知识是曲曲折折的山路,那么我就是一名鞋匠,修好每一双鞋,让每个人都能沿着知识之路,继续走下去。

如果知识是一棵大树,我就是那热得发晕的小鸟,看到绿树成荫的大树就像如鱼得水,欣喜万分。

知识就像春天,伴我领略春光无限之好;知识像夏天遮阳蔽日的大树,让我们感到凉爽;知识就像秋天丰收的果实,让每个人都尝到丰收的喜悦;知识像冬天温暖的一把火,温暖了人们。

篇11:知识是财富作文记叙文

“没有知识寸步难行,倘若没有技术没有知识,空有满脑袋想法,一身力气,一辈子只能受制于人。没有知识,迟早得被社会淘汰。”

这正是文中主人公周荣令在协助父亲干活13天后而产生的危机感。正是这危机感使一直在高考后堕落的周容令重新点燃心中的火苗,重新踏上新的旅程......

凡是没有知识的人,尽管是王公贵人,都称为凡夫俗子。周容令虽然不是王公贵人,但是他不想做凡夫俗子,他要做世界上第一流的汽车的技术人员!他要有自己的奔驰!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不惜辛苦,勤奋地学习汽修。最后他以理想为动力,以知识为行动成为“丰田班”35个精英之一!......

他不是王公贵人,只是平凡的男孩。

他不是高考状元,只是一名中专生。

他不是天生英才,只是比别人付出得更多。知识就是财富作文

......

他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靠的是他那渴望得到知识的赤子之心。而且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我们更需要知识,因为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潜在的生产力......

篇12:知识是财富作文记叙文

清楚地记得,小时的我是那么淘气,那么贪玩。夏天即使是大雨滂沱也要在雨中光着脚丫,在大地这架大琴盘上,与雨滴一起击奏欢乐的节拍。冬天,纵然天寒地冻,千里冰封,我也在雪地里与伙伴们掷雪球、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嘴里哈着热气,脸上溢满快乐。那时的生活虽然有些艰活,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快乐。与他们相比,我不用承担生活的艰辛,却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他们的微笑时时感染着我,让我体会着生活的美好与甜蜜。于是,微笑着,真诚地,在风雨中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这,是我的第一笔财富。

时间老人慢慢地老去,但他没有忘记把我的身体拉长,没有忘记将健康与智慧装入我的头脑。

我不再迷恋于夏天的风雨和冬天的冰雪,开始探寻书本里的奥秘,探雪人生的真谛,撷取奋斗的乐趣,体验成长的滋味。可是生活的风雨真有点让我站不住脚,伤心的时候,我真想趴下,永远不再站起。但我又怕时间老人那严慈的目光。于是,我就像一棵生长在狂风暴雨中的小树,虽左右摇摆但绝不倒下,一旦雨过天晴,我依然追求灿烂的阳光。于是,我又得到了第二笔财富——乐观、坚强、奋斗不息。

篇13:知识是财富作文记叙文

福特说:“年轻的朋友!先把钱投资于有益的书籍吧!从书上可学到更大的能力;至于储蓄,有了充分的能力致富后,开始蓄存还来得及。”记住:金钱买不来知识,而知识是最大的财富。

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两美元。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两元三分钱买来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当他和布兰都小姐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外,其他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的机械知识。

几年后,福特的父亲给他一块土地和一栋房屋。如果他未研读机械方面的杂志书籍,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农夫而已。“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已具有丰富机械知识,胸怀大志的福特,朝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此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助他开创出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积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珊瑚岛阅读答案

生命中的第一次现代文阅读答案

稳中求胜美文

关于高考作文如何稳中求胜

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

《岛》读后感

描写雷锋精神的800字记叙文

下渚湖之旅的作文

寻找快乐岛读后感

威尼斯概述

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
《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记叙文:知识就是岛屿(共13篇)】相关文章:

下渚湖秋日风情作文2022-12-17

水葫芦之灾阅读答案2023-06-24

初一作文提纲2023-10-11

七下地理教学计划2024-01-12

握紧母亲的手阅读及答案2023-06-16

初一作文提纲范例大全2023-10-27

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复习资料2022-05-0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教学设计2022-11-02

读后感400字左右2023-01-13

高中作文800字范文2022-04-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