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

时间:2023-08-25 08:21:36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通用23篇)由网友“鱼丸是只猫”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

篇1: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

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鼓励多练――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

胡江伟

(江苏省新沂特殊教育中心)

摘 要: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做法

小学作文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在这部分教学当中都会感觉到为难。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甚至作出各种不情愿的表情,甚至有的学生产生焦虑厌烦的心理。为了摆脱这种教学困境,我做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尝试,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很明显。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从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出现内容空泛、不着边际、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连贯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多个小学生进行了交流,有的学生直言对写作文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说写作文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从哪写起。通过结合学生写作文的实际情况,我开始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入手。

例如,在学习《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之前,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很多漂亮的太阳下山的美景,并用多媒体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一边欣赏夕阳的美,一边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当中,当学生观看完之后,我问学生在生活中都仔细地观看过夕阳吗?学生都说见过,之后我又问学生是否能将夕阳落山的样子用文字描述出来?此时学生陷入沉默当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就开始展开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仔细朗读课文,当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我再次问学生作者笔下的夕阳美吗?学生一致回答美。最后,我让学生根据所学习内容,并通过从多媒体画面中进一步了解夕阳西下的情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写自己心目中的夕阳样子。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发现学生很快动笔开始写了,而且在写的过程中非常认真,这种方法让我看到了学生作文兴趣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好习惯,以丰富写作素材

在笔者看来,学生在写作文时之所以会出现大脑空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写作素材。从小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量方面来看,小学生学习和接触的知识很少,以至于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用词不准确,甚至有的学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才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说,在学习《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将这篇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到本子上,例如,这句“‘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又如,“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在学习《花瓣飘香》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时,将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记录下来,在学生摘录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摘抄的句子很好,()比如,这句“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又如,“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时,不仅仅要从课本上积累,而且还要从其他课外书籍、报纸、作文书上等来积累语言,通过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加上学生反复翻阅摘抄本,渐渐地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应用这些优美的词汇,自然而然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有思路了。

三、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小学生写作文要勤于练习,学生只有多动笔多练习才能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记得有一次,在学习课文《小鹰学飞》时,我让一个男学生扮演文中老鹰的角色,让一个女学生扮演文中小鹰的角色,两位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将这篇课文演绎出来,之后我就让学生总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小鹰认为自己已经会飞了,而老鹰却一再地让小鹰向着新的目标飞呢?此时有的学生说老鹰想要小鹰飞得更好、更稳一些,还有的学生说老鹰是希望小鹰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让小鹰认识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学生理解了这篇课文主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练练笔,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加上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又如,有一次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影《举起手来》,这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抗日题材的电影,体现出老百姓和抗日战士团结在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由于小学生对生活和一些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对于这样趣味性的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我正是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让学生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写一篇电影观后感,并且交代学生写好观后感会有奖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

通过学生多动笔写作文,并注意观察生活,学生在多次作文练习中有了写作的素材和写作灵感,而且有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述出来,学生多练笔,可以将一些词汇积累成优美的句子,这对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很有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和练习。同时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多观察生活、多参与生活实践,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生活及事物的感悟,才能将这些感悟都落实在学生的笔端。

参考文献:

[1]杨波。小学作文教学体会[J].吉林教育:综合,(01)。

[2]马雅宇。谈小学作文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4(03)。

[3]陈兴蓉。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14(17)。

篇2:笔谈和谐的五年级作文

笔谈和谐的五年级作文

听,泉水叮咚,鸟儿声鸣,共同演绎着和谐之曲。闻,芳草阵阵,桂花遍地,稻香漫漫,秋之声在我们周围四散。和谐,就在那么不经意间,散落,散落,化为一地尘埃。

见过行书“家”吗?下面是一个水,一滴一滴原来纯洁透明的生活也别它抹去。灾区,缺水,缺水,而我们生在江浙富水一带竟也体验到了没水的惶恐。停水,这个词早已不陌生,那何来谐?

不过,好在国家有所预防,“节约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口号已经打了多年,我国的缺水状况才有所改善。

“叮铃铃……”铃声肩负着我们每个学生的重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已经名扬千古,我们以新的姿态,回报国家对我们的付出,倾注的心血。

操场上,一张张纸屑被我们“志愿者”拾起,那纸篓里装的是我们大大的心愿,我们像一个个奥运会志愿者般,倾注自己的渺小的力量,让它融入大海:校运会虽然已经过去一个月多了,但运动员们摇曳的身姿让我们惊叹不已,拼搏的精神鼓励我们要自强不息;课堂上,同学们的小手举成一排排森林,那自信的'脸庞充斥着对生命的热爱。

校园以一种绿色的蓬勃姿态告诉我和谐。

过道上,一声声“老师好”响成一片;一声声热心的“你好”消除了距离的隔阂;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鞋带散了”写满了诚挚的帮助;一把挡过你头顶的雨伞,给你遮住一片阴霾;一句轻声地“我能帮助你吗?”让你对生活充满感恩。

校园以一种橘色的热心帮助向我诠释了和谐。

“你几分?”“你有五百分吗?”“你排第几?”今日的期中考让大家一见就不约而同地提出这几个疑问。胜不骄,败不馁,这是亘古的名言。于是,我们就继续认真学习,迎接下一场战役。然而,这条路上终究是有人要哭泣的,当知道自己的历史试卷反面忘做时,泪水就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滑过面颊,流进嘴唇,涩涩的,那是对我成长没有给予我回报的抗议。但是,我终究还是露出了笑脸,因为,老师让我补上去,算分。那一刻,我知道,努力没有白费。

校园以一种深蓝的竞争力告诉我和谐。

此外,校园里还有老师的认真,同学的努力,朋友的关爱,遍开着和谐之花。记得我有一个同学,她人很好的,很热心,在盛菜的时候老爱帮我们盛上,于是我就和她成了朋友。原来受人关注并不难,只要你有关心别人的心。

xx年,对于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年,灾难连连:5.12大地震,然后“三鹿奶粉”事件……但灾难也考验了我们,锻炼出了一个更强大的国家。xx年,奥运会在北京顺利举行,继而残奥会,金牌数目蝉袂第一。我不禁为自己,也为祖国欢呼,看它的和谐,看它的茂盛。

校园就是国家的一个缩影,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和谐之花会长开不竭的,它会一代一代弘扬下去。我坚信!

坚信!

篇3:提笔谈曾经800字作文

提笔谈曾经800字作文

曾经,点点滴滴如行云流水般飘过;曾经,因因果果如笙箫院落般寂寞。

落花雨,人已归何去;茶看益,把往日情勾起。

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曾经我们有过忧愁和烦恼,有过痛苦与欢笑。开心快乐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微不足道,但那份情却弥足珍贵。

提笔只谈曾经,曾经只道欢乐。有人说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他们有快乐;有人说布拉德。皮特与安吉丽娜。朱莉的爱情是固不可破的,因为他们有幸福;而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友情是珍贵的,因为我们有开心、有高兴,那是火焰,那是冰峰,那是不能忘记的时光;那是人生,那是年华,那是不能触及的天堂。我们是怎样笑的,怎样玩的,虽未成熟,但璀璨夺目,记忆犹新。如童话般美丽,如色彩般绚烂,执着于过去,执着于曾经。就像《热爱生活》中说的一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的吐露真诚”。

远方的朋友,你快乐吗?家里的老人依旧记得我们曾经度过的荒唐年华,我们曾依偎的童真时代。我们从来不做作业,放学总是第一个冲出去玩,不管玩什么都是形影不离,甚至一起逃课去网吧。加入为此绞尽脑汁不让我们在一起玩,义无反顾的坚持他们所认为的思想:“你会带坏我”,但是他们永远不知道我们在一起玩的'开心时光。我们每天打闹嬉戏,不知笑什么,也不知道高兴什么,就像我们曾经哼唱的一样,就像我们曾经感觉过的一样,如甜梦般,很真实又很清晰。虽荒唐,但也不荒唐。

曾经我们也有很远大的梦想,就像每一颗沙砾都有珍珠梦一样;曾经我们也有很梦幻的想象,就想每一只春蚕都有蝴蝶梦一样。只有当沙砾变成珍珠才能点亮人的双眼,只有当春蚕变成蝴蝶才能飞向春天。

曾经,朋友来的来,走的走,聚散从不给理由,留下来的只有一腔热血的曾经。犹如高胜美歌曲里唱的一样:“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

一生有一次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一世有一次执笔谈曾经,直至不休。

篇4:浅议小学作文教学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历来也是语文教师认为最难,最困惑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以及看图说话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材料的能力,即便是东拼西凑勉强完成了一篇习作,那也是内容空洞,条理不清,或者是牛头不对马嘴,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三、日记与作文相结合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 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

篇5: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刘营总校刘从印

【摘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个性心理差异;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12-0112-02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总之,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篇6: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石家庄精英外语小学     李淑会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    巧引妙渗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 二、    有话可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 (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 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三、    起好题目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喧传观众,就能给这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命题是一门艺术。就拿2000年

[1] [2]

篇7: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作文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困扰许多学生和语文教师的难点.综合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内容贫乏,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是最大的通病.究其原因,传统教学中教师封闭、灌输、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是导致学生作文缺乏真情的主要症结.本文将对作文教学的目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有所收益.

作 者:任艳 作者单位:徐州市潘塘中心小学张屯分校,221000 刊 名:金山 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 年,卷(期):20xx 1(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作文 学生 教学

篇8: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记流水帐、语句不通、平铺直叙、反映阴暗面,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作文教学历来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最头疼也最不愿去涉足的领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没有充分把握三年级作文“过渡”的特点,没有采取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么急于求成,用成人化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望而生畏;要么训练单一,不善于循序渐进,学生写得索然无味,水平很难提高。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对以后的发展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作文的起步教学呢?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结合小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在低年级进行作文的起步教学,关键就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于写的习惯,淡化作文概念,让他们快乐习作。如果在三年级就把“作文”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他们一定会觉得十分抽象,无法理解。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基本能力,进行作文前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低段打好作文基础,为中段作文作准备,对培养孩子创造志趣和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

课程标准提出三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教学中如何创设了各种情境培养孩子们的说话能力。

1、在课堂上说。首先,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敢说。上课时教师做到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话语亲切,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地说、尽情地说。其次,扩宽说话范围,让学生乐说。找喜欢的词句时说为什么喜欢;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学习童话时说续编、改编或自编的故事;学习自然类或

科技类的文章时说懂得了什么、还了解哪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等等,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思想、谈新见解、说不一样的话,培养创新思想。

2、在课外阅读后说。读了作品后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获得了什么经验教训。每个月设一至两次的课外阅读交流会,畅谈在阅读中的收获体会。

3、在活动中说。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如三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习作之前,我让学生用《翠鸟》一课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在家里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再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小动物,夸小动物时,同学们可兴奋了,争着抢着介绍自己的小动物是什么来历,它的长相什么样,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等等。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看到时机已经成熟,我便问学生:“愿不愿把刚才讲的写在作文本上让老师看看?”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接下来,便是沙沙的写字声,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写的境界,没有感到丝毫畏难情绪,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自由表

4、在生活中说。在课后的作业中,我也时常会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说话作业,如告诉爸爸妈妈在学校、在路上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等。学生说话的能力强了,掌握的知识多了,写起日记、小练笔来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三.学会观察,写清话语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要把话说得清楚,写清楚,就要动脑筋想一想,我们的话是怎样一句一句说出来的,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过渡的。如果把每句话写清楚了,说明白了,把句连接起来成一段话就会说得清楚,写得明白了。那么,怎样教学生把段写清楚、写明白呢?这是三年级过度作文的又一个难点。

现在我们就探讨探讨怎样把话写清楚?

(1)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写

如:指导学生写《洗手帕》。可以拟一个提纲,第一层:手帕脏了,要洗手帕。第二层:怎么洗,怎么抹肥皂,怎样揉,怎样搓。第三层:手帕变干净了。

(2)按观察顺序写

观察有一定的顺序,可以由上到下的观察,也可以由下到上的观察;可以由外到内的观察,也可以由内到外地观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地观察,也可以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观察的方法灵活多变,怎么观察就怎么写。比如写大扫除吧,有同学通过观察这样写一位不怕苦的同学:他把垃圾一趟一趟的运到楼下去了,他又找来一辆小车,把垃圾倒在里面,推着小车“吱吱地”走远了。

又有同学这样写一位不怕脏的同学:他手握拖把,在地板上来回拖了几下,又扛着拖把走到水龙头下,拧开水龙头,水哗哗的冲到拖把布上,溅起了许多水珠,脏兮兮地落到了他的脚上。可是,他一点都不在意,还蹲下来用手握着拖把布使劲拧。

我们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不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吗?这样一层一层的写,一个一个地叙述,同学们扫除的情景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辅导

三年级作文,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写作中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一句话,他们没有成就动机。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地褒奖、欣赏、肯定每个学生写作的进步和闪光点,使他们切切实实地体验到写作的快乐,进而把“作文当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1、面批面改。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老师的评语看不太懂,一般只是看看成绩,所以应该把批改重点放在面批上。要具体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表扬,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要马上修改。对于写得较好的作文,可以在班级上宣读,鼓励他们继续写好。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斟酌,推敲用好每个词语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命题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2、典型作文,集体修改。每次学生作文后,不要急着批改,先整体浏览一下,根据习作所给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两篇典型文章,让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总之,三年级学生对学习抱有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为我们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只要能抓住一切有利的契机,注重渗透,持之以恒,定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篇9: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学系统的一个主要环节,但课后辅导也非常重要,它也是教育教学阵地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后辅导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来对学生进行辅导。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位家长以及每位教师。很多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就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其中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课后作文教学辅导的途径。下面就是笔者结合对小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生目前作文写作的现状进行了简析,同时也提出了几点辅导对策。希望对孩子们提升作文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辅导;写作现状;问题;辅导建议

作文教学就是提高孩子们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更是语文能力提升的一个综合体现。它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孩子们的思想情绪,可以说,作文教学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占有的份量极大,如果把语文这门学科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作文教学就是树根。可见,语文综合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提高直接决定于作文水平的好坏。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是的,写作需要真实的情感。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语言能力低下,就算他们自身有创新的、丰富的思想火花,也不容易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课后对他们作文进行深入的辅导与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可以提高其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爱上写作。通过对小学生作文教学与课后辅导的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总结,根据目前孩子们的写作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浅要分析,提出了几点作文教学辅导建议。以下是具体阐述分析。

1从目前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

1。1选材单一,忽视汉语表达,导致不会写作

很多时候,当老师把作文要求向学生讲述之后,很多学生都是选择了雷同的素材。例如,在给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课后辅导中,有一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印象最深刻的尝试,大多数学生选择的素材都是洗碗、洗衣服等,在上交的作文阐述中整篇文章汉语表达得不够深刻,看到的和想到的、听到的表达不精确。可见,孩子们的生活很单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时刻充满着新奇与未知。我们要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的过程中,用精确的汉语表达出来,只有将内心真正的思绪阐述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贯通、感人。

1。2作文结构雷同,缺少掌握写作方法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我以我笔写我心”的写作原则。大多数小学生作文结构雷同,在孩子们看来可能是彼此之间互相借鉴,无论是开头,还是中间直到结尾都是惊人的相似。总之,他们把别人的作文抄袭过来当成自己的,根本就没有领略或掌握写作方法,这样的写作只能算是抄袭。1。3套用、背诵泛滥在对孩子们作文教学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模有样,但是笔者发现,他们都是从别的优秀作文刊物上摘取下来的文章,文章内容与作文要求不符。如果说孩子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去用慧眼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只能说是套用甚至不符合作文要求。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最好来源,如果不用心去体验生活,只是选择一次次地背诵范文、去套用,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觉得自己会写,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在考试中不会拿到高分数。

2为了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根据笔者个人的一些想法,阐述了几点小学作文教学课后辅导的建议

2。1培养学生阅读,加强修养并掌握作文方法,才会提升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辅导教师,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错别字连篇、病句成堆、叙述空乏。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乏认真、仔细、耐心的心理素质;二是很多学生养成了不愿意看书、阅读的习惯,因此,知识面狭窄、思想肤浅、见解偏激、表达手法稚嫩。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视野开阔,还能积累丰富的汉语词汇,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摘抄的词汇运用到其中,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且有声有色、结构完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掌握作文写作方法,最主要的是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说阅读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最好的途径。

2。2善于观察,积累好词、好句,运用好修辞方法,会运用修饰词是关键

程的掌握是很扎实可靠的,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对新科技技术的了解和掌握,而那些刚刚从事教师职业的新讲师,他们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应用相对欠缺,尤其是电路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方面,显得经验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牢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环境。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为了使高校的专业课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理念,高校应该对目前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加大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此,高校对其教学模式该做出以下改革。

2。1对目前陈旧的知识体系内容进行更新

主要的手段有:保留电子信息工程工程专业的精华课程之外,对于小规模的集成电子电路知识进行删除和更新,并且添加和时代发展相符的理论基础知识。比如今年大火的阿尔法go智能机器人研究技术,高校可以加入关于DSP的相关知识理论,使学生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数据采集等领域有所研究和拓展,也可以根据目前的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内容,添加一些与时俱进的选修课程,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移动应用的UI技术和安卓、IOS系统的开发等内容,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2。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本科生的教研投入

空有一身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和项目经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大三大量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期间,学校可以安排较多课时的实践课程和课程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在理论教学时候知识的灌输手段,而是用引导为主,教学为辅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对本科生的教研投入。一般来讲。学校关注的是本科生的就业率,而就业率一般是和学生的成绩挂钩的,比如奖学金的获得等,因此高校在关于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参与就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研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

3结语

文章通过对目前按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就目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次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就高校现代的教学模式中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最终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作者:马丽丽 单位:长春市博尔学堂

参考文献:

[1]王艳春。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淮海工程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xx(11):82―84。

[2]吴莉莉,赵安庆。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xx(11):94―95。

篇10: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本文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也害怕写作文,往往是“谈文色变”。那么,老师怎样教会学生写作文,学生怎样把作文写好一直是困扰老师和学生们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我们更多的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们没有写作愿望或是害怕写作,那么习作教学的目的就很难达到,事实证明,学生们只有乐于写作,才能把作文写好。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靓点”。再不好的文章也有其“闪光点”。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找到学生作文中的精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写作的信心。

2.把学生的优秀作文集中在一起,装订成册,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传阅、学习优秀作文,那么学生写作的兴趣一定会空前高涨,写作欲望定会被无限的激发。

3.在写作文前,有目的的编演小品,设计游戏或组织外出参观等活动。学生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能印象深刻,写出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很多时候,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和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这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思维发展的扼杀。其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一片培养学生感悟和洞察能力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和训练学生用“心”去观察。观察事物,观察人,观察周围的环境。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有条理的记录下来,并在其中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每到学期初,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写日记。并告诉他们,其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我们没有发现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如果我们认真观察,用心感悟,反复思考,就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作文中,要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使作文独具特色。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作文写得好坏和学生平时知识积累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做基础,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的。而这些知识的来源就是阅读。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范围要广。名著、小说、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都要读,甚至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书,也要涉猎一些。我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勤记笔记,让他们把书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或者写出自己读书的感受和体会。并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让他们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朗读自己摘抄的精彩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写作素材,通过阅读,他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活跃了思维,写作文时再不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了。

4、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学生们只有动了真情,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学生写实实在在的生活、真真实实的思想情感。在训练写作时,我只定作文范围不命题。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不受限制,有更大的发展和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我比较重视表达方式的训练,但不限制作文的体裁。鼓励学生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达自己的鲜活思想。在作文中,学生不仅要表达真情实感,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想象与写作的关系好比树与根,它们之间密不可分。想象,是一种具有艺术色彩的思维能力,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会因为想象而变得色彩斑斓、神秘莫测。缺乏想象力的大脑,是干涸的大脑,没有想象的作品,是呆板的没有生命力的作品。

5、让学生的作文标新立异,不落俗套

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成人化。怎样打破这种局面,推陈出新呢?所谓新,就是思维要“创新”,文章要有新意,有新的思想、观点和见解,让人读后有新的感悟和启发。要使文章获得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经常倡导学生们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去构思作文内容,表达新意,打破以往“清规戒律”的限制,让学生们展示个性才能,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同时突破文体束缚,任选题材、体裁,从而让自己的文章匠心独运,大放异彩。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真心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多读书,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切实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修改作文的能力,那么,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作文水平的提高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参考文献

[1]郭肖斐.另辟新径巧立意DD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新探《小学教学参考》,20xx

[2]钱燕萍.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01期

篇11:小学作文教学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在困难中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呢?

一、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习作兴趣。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我却以为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的走进作文。要想自然的走进作文。

(1)要加强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2)是重视写话训练。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3)是提高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每周口语交际课抽出1节为展示课。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二、作文教学应当加大积累,促进表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

(1)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背诵精彩片段,背诵好词佳句。学生背诵的都是规范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3)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无论是阅读教科书上的,还是阅读课外书上的,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段,都要熟读成诵,最好能随手摘抄下来。积累丰富了,语言就会生动而丰富。

三、实事求是,自由表达。

(1)注重课堂的作文指导。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写描写春天景物特点的作文。首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有哪些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段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片段训练很顺利完成了。(2)是营造自由、轻松的表达氛围。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为学生演奏的乐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

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激励性评价。

每次在作文讲评时,老师都能从学生渴望的眼光中感受到他们希望老师肯定性的评价。每次作文评讲,都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在评讲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因为这些好作文都是他们同学写的,离他们很近,便于他们学习、借鉴。另外,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作文,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把学生优秀作文编辑成册。这些做法,都能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到写作中来,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当然,作文教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将上下求索!

篇12: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贵州德江青龙二小 张金成

[摘要] 教无定法,但必须有法。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是作文教学必走之路。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教学

作文教学,是多数农村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件事;写作文,又是多数农村学生感到头痛的一件事。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必须有法。本人担任小学二、三学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在作文教学上积淀了几点精浅的做法,晾出与从事农村语文教学工作的同仁分享,共探农村作文教学之秘。

要想教会学生游泳,教师必须“先下水”。这里的教师“先下水”,是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要先写好下水文。要想别人做到的事,首先自己必须做到,而且必须做好。这句话同样可以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工作。写好下水文,于师己于生都有好处。于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写好下水文,事先要去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动手写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在学生写作前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引”着学生去写。同时,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俗语云:妹妹不会缝鞋,嫂子有样样。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共同“成长”理念。

教会学生写作文,从教学生写新闻报道着手。乡村学生,阅读量少,积累的素材不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弥补这些写作上的不足,我采取教会学生写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写新闻报道,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达到了练笔之目的。在写作技巧上,教会学生处理好新闻报道的“五个W”和“一个H”,也就是新闻报道的六个要素。“五个W”指的是英语中的“W”开头的五个单词:When,Where,Who,What和Why,意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个“H”指的是英文中的How,即何果。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事件,写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哪些人,有什么样的后果。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师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生活去观察,然后提炼出有意义的标题,最后按新闻的格式梳理成文;久而久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一双“新闻眼”,锻造了他们的生活情感,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于学生一生都有好处。

用心点评学生作品,做学生忠实的读者。不论学生的作文有多稚嫩,或者文不成文,我都视为学生的“作品”,用心拜读,小心翼翼地点评。人心最大的诉求,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同,希望有自己的“观众”。在学生的作文中,虽然我们不能为他们,大声鼓掌、欢呼,但我们可以在文中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每次发放学生作文本时,我都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拿到本子后的动作与面部表情,他们首先看的不是老师给他(她)改了几个错字,或者添了几个所谓的“好词佳句”,看的是老师给他(她)们的评语;每当看到学生读了我给他(她)们的作文评语后,看到学生鲜花般的笑脸,我分明看出了学生心中因那份成就感而喜形于色,我自己心中也荡起了涟漪,这不正是我们为人之师所想看到的风景吗?

总之,作文教学虽无定法,但作为任何一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教学路子,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应该是新课程教学所需吧。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篇1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 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小学生作文推荐参考:

童年琐忆作文精选

我帮妈妈干家务活

二年级作文:葡萄的自述

篇14: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反映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还是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特别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认为:小学生个人的阅历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积累材料不够充分。如何克服这两个问题呢?特别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变换,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根据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本理念分析。

(一)广泛阅读,勤于积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1、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是喜欢写作文的保障。学生头脑中掌握的大量词汇,就像电脑中储存的各种数据资料,需要时可以随意调遣。因此,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专用的词句摘抄本,发现优美的词句随时记下来,为更好地遣词造句打下坚实的基础。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单靠课本上有限的的文章是不行的,没有一定的积累,就很难有质的变化。书读得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过来,从而丰富自己。因此要博览群书,多到图书馆(室)阅读大量书籍,吮

吸知识的营养,补偿自己知识干枯的脊梁;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上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打开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典,畅饮自己渴求的知识养料,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积累写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多读是求人之工夫”的做法,这里的“求人之工夫”不仅仅是求得作者所写文章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求得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面中心思想之方面的工夫。为此,课堂教学应为“求人之工夫”的渠道。其次,课外阅读也应作为“求人之工夫”的一个重要途径。

(1)课堂教学的“三为主”教学法。即教学主导,学生作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也就是要摆正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前提下强化训练,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这方面做得如何,关键在教师如何落实每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给学生开辟一个“悟”的空间领域,多在无疑处设疑,让学生领悟出作者在语言运用与表达上的技巧,这才算是正求人之工夫。

(2)加强口语交际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其在集体中合作学习,相互探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上升为写作爱好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起生活多彩浪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

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而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对象的知觉过程,是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学生有了这一途径,就会善于观察。不仅要有浓厚的观察兴趣,还应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

(1)观察要有观察点,要有一定的顺序;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不同的事物都有他自己各自的特点,即使同一事物,也有其个性特征,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求同存异,抓住事物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留意身边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凡是都要处处留心、事事在意;

(3)观察目的要明确、要有重点。

(三)细心多练,勤于动笔

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有“多写是求已之工夫”的作法,事实证明,多写能尽快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1、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平时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或做过的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并且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受,贵在坚持,逐步养成习惯。

2、做好知识的迁移。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句式和表达方式,教师应当补充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对学生内化这些新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把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优美词语和表达技巧)恰当地运用到作文里去,便课内、课外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学会用别人的语言,发展自己的语言。课内课外阅读的作品,很多都出自名家之手,语言风格各不同,但都是精美的;有的作者虽非名家,语言也有可取之处,因而吸取阅读中的好语言,学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是大有益处,阅读时做语段摘录,把自己认为好的语言和需要的内容抄在专用的本子里,边读边抄,边抄边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自己的语言,不仅流诸笔端显得通畅流利,甚至还会不时冒出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闪光语言来。

(四)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通过活动获得发展”。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能让学生观察、反映生活,了解生活,积累更多的学习素材。

(五)教师也要做好学生的引导、促进习作活动,给学生提供示范。及时对学生的作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自评、互评、师生评讲等办法,多表扬鼓励,以调动其作文的兴趣和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在作文教学中,我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方法主要有:

(1)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作文有一点长处,一点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

(2)把好作文相互交流或通过校园广播站广播。

(3)办手抄报、黑板报刊登好作文向全班、全校发行。

(4)办一份个人作文集,一学期后就是自己的财富。这些做法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现在他们千方百计找素材,争着写,个个都想成为大作家呢!

综上所述,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在认识上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摆脱某些传统观察的束缚,在训练上有针对性地改进作文教学方式。这样,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一定会以“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进而迎来万紫千红的旖旎春光。

篇15: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打开百度,搜索“反思”,可以带出几万条信息,而且几乎都与教育有关。可想而知,“反思”对于教育来说,已经热到什么程度了。有人说,它已成为一种教育时尚。 无可厚非,教育需要反思,有了反思,才有进步;有了反思,才有发展。

但静下心来,或者想一想,或者看一看,反思出现了诸多的误区。小学语文教学也毫不例外地钻进了由这些误区布置的“地雷阵”。

误区一:概念偏离——教学反思变成了教后反思

顾名思义,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与学进行的思考,它可以是预见性的,存在于教学之前;也可以是已发性的,存在于教学之后。预见性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的多少与深浅,对照自己的备课预设进行思考,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不难看出,教学反思与教后反思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思在前与思在后,不但出现的结果不同,而且教师与学生所花的时间也不同,效果也不同。

误区二:内容偏离——教学反思变成了说课分析

不管是预见性的教学反思还是已发性的教学反思,其着眼点都是师生的“教”与“学”这组双边活动。好的教是为了学得好,而能否学得好,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状况、不同的时段,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因此,它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但是回顾一下,教师的反思,很少能见到“个性”,文章背景分析、文章段落分析、文章用词分析……纯粹是一个教材分析!当然也有套用一些新课程纲要、教育名人名言等,加在一起也无非是一份说课材料而已,对“教”与“学”无多大益处。

误区三:数量偏离——教学反思变成了数字游戏

在某个教育发达的新教育实验区,我们看到了行政部门对教师教育反思的要求:(1)课后有反思,堂堂有反思;(2)每单元至少一篇千字反思;(3)所有反思上传至××网页……以四年级下册为例,如果细算一下,共有23篇文章,7个单元练习,如果每篇文章和练习以2~3课时计算,一个老师一个学期要完成70篇左右的反思,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据。

作为教师,应该对每篇文章的教学进行反思,但如果以硬性的要求规定写下来、传上去,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教学任务。

误区如此之多,受害最深的就是“教学反思”本身。我们不难品读出教学反思的肤浅与盲目。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让“反思”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三个策略。

策略一:加强集体备课,倡导个性反思

集体备课,首先要求教师有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而不是“分赃行为”——你备一些,他备一些,继而凑成一篇。

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反思:自己思考了吗?有个性吗?有个性吗?并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说给组内老师听,其他教师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肯定或提出建议。不可否认,每个人的智慧就是最好的资源,资源共享就是要做到讨论充分,扬长避短,达成共识。

当然共享教案更离不开个人的反思,教师要根据各自的风格、创新能力和学生实际进行第二次备课,以便使预设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过渡语言变得更适合自己,或幽默,或富有激情,让学生处于适应的环境中。再比如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坡度性的问题设计,以便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我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对文中提到的“群雄割据”与“三分天下”的原因讲述给学生听,不但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三国的兴趣。这样的反思与调整,明显具有个性色彩。

策略二:实行常态反思,及时调整教学

教学反思离不开教学,也离不开课堂,因此我们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遵循“在导航中反思:行为内化,深度思考——在随想中反思:触景生情,常想常思——在发现中反思:发现问题,生发创造”的流程有效进行。

导航中反思,就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随想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灵感迸发而产生的反思;发现中反思,则需教师不断从学生的学与课堂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思考。

《雪儿》一文,小作者在放飞鸽子雪儿时,与雪儿互相留恋,依依不舍。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本来设计的是写一写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我临时改变成演一演: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鸽子与小作者进行对话,使这种分别的伤感情绪更为强烈。随想反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

事实上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常态反思方式,关键是学校如何营造氛围,如何创设平台,为教师的常态反思提供土壤,而不是拔苗助长或者扼杀反思。

策略三:着眼教前反思,延续教后反思

教学实践是教师反思的根本源泉,脱离了实践,那么反思就成了无源之水。着眼教前反思,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体现。学生不是试验品,为了那一茬而牺牲这一茬;学生不是青青草,能让春风吹又生。对于孩子来说,每一堂课,每一次学习,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教前反思就是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思考如何教、教什么、如何学、学什么等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创设最合适的课堂。

当然我们也需要教后反思,教师不能满足于一堂课的成功——如何让每堂课都成功或者让好的课上得更成功。将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形成资源,便于提高和共享;将不完善的地方记录下来形成教训,便于吸取与警示——这就是教后反思,让一个个经验、一个个问题、一个个困惑,在反思中有所落实,让教师与学生在反思中共同成长。

《生命的壮歌》是一篇描写动物牺牲自己,勇救同伴的感人文章。考虑到文章与学生生活相距太远,教前,我收集了多篇类似的文章发给学生,试图为课堂教学作铺垫。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诸多疑惑,比如蚂蚁遇火,游客为什么不伸手救援?老羚羊起跳的时间与高度为什么会那么准?……问题的出现需要执教的老师在课后重新学习与思考,形成反思,让自己,也让诸多的同行能吸取教训。

语文教学是一种特别广泛的行为,语文教师需要做更多的有效反思,才能将孩子带进语文的精彩世界。因此,我们应走出反思的常规通道,避免触响“雷阵”,为自己,为语文,更为孩子,带来一片似锦繁花。

【小学作文教学反思7篇】

篇16: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哎,又要写作文了!”“我不知道写什么。”“要是语文学习不要写作文,那该有多好啊!”作为老师,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怎样想?

中年级孩子写作文时,总是不知该如何下笔,更不懂如何谋篇布局。在接受写作文的任务时,免不了怨声载道。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说:“我最怕写作文了。”怎么把孩子们这种畏惧作文的情绪排除掉,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写出富有童趣的文章来。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困惑的问题。我也就此做了许许多多的尝试。

一、借我慧眼,挖掘素材

学校大力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布置教室的时侯,我、大队辅导员、美术老师一起忙忙碌碌地用各色彩纸、手绘,剪贴出许多漂亮的图片,如黄色的卡纸做成树叶型书签,折上立体的折痕,贴在评比栏。贴上大红纸的剪贴双鱼,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刺猬也上了墙。我在这一栏里还请美术老师用几种不同颜色的卡纸剪出了漂亮的美术空心字“春意正浓,雏鹰争飞”,字在整个评比栏里贴成两个斜排,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而展示栏里,我用许多绿色卡纸建成的大树叶拼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地上有许多立体小草,还有红的、黄的,充满卡通意味的小蘑菇。图书角因利就简,就用黑板前的小壁橱,整理后放进学生拿来的书本,并贴上了醒目的话语“知识在这里融汇”。把教室弄得格外漂亮。学生看到我们课间在教室进进出出,视线早就被吸引过来了。再看看那些精美的图画,漂亮的版面,还有充满激情的话语,他们一个个欣喜不已,觉得教室里美观了。每个栏目前,驻足良久。

我便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布置教室的意义,问问他们有什么感受,倡导他们积极争章。孩子们从这里看到了很多值得记录的东西,在日记中不仅写下了教室的变化,还悄悄写下了自己的争章目标。

阳光体育活动,接力赛上孩子们奋力拼搏后,带着他们再回忆一下赛场上的热闹场面。“啦啦队的怎样热情喝彩的?”“参赛队员中谁不小心掉棒了?”“谁健步如飞,跑得极快?”“谁跑步的时候还左右看看,生怕别人追赶上来”……透过我的眼睛,把我所见引出轻轻松松的谈话,带着孩子们在脑海里重新回放画面,他们就能写下更多精彩瞬间,让我惊喜连连。

你看,看似平平淡淡,不足以记录的日常生活,只要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拥有慧眼,一定能找到什么精彩的亮点,写出好文章。而我们,就是要帮助他们睁大眼睛,找到精彩的瞬间,作为写作的素材。

二、尽我所能,变难为易

A、结合课文学习,利用课后练笔记下生活点滴。

我们学了课文《争吵》后,我问学生:“咱们平时和同学、朋友是否也会有误会或是矛盾呢?有矛盾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太多了!”“那大家也来写一写,怎么样?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不一样的文章噢!”

的确,争执、吵吵闹闹和之后不带丝毫扭捏地好。这样的小事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让他们写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争吵或者与别人之间的友谊。是一项格外轻松的任务了。在这样极其直接的命题下,他们往往会学习课文,结合实际,写出不同凡响的小文章来。

B、善用选择模式,写下得意之作,

《蟋蟀的住宅》一课我带学生欣赏了多媒体课件中漂亮的画面,让他们对照品读文字描写的蟋蟀的住宅。课后,我布置学生三选一做选做题。

1、请你当一回游客,写写你看到的蟋蟀的家的样子。

2、请你当一会导游,向别人介绍蟋蟀的住宅。

3、评一评蟋蟀的房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这样三选一的文题,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表达的范围更清晰。比起单一的写作或评论更容易让学生动笔。

三、尽我速度,及时讲评

每次收上学生的日记或是作文,我总是及时讲评。说说这次谁的最有新意,谁的写得内容具体,谁的结合了生活实际,是真实的文章。同时每一篇被表扬的文章,我都会让他们的作者为自己在“班务表扬”中添上一笔财富,作为他们的辛勤劳作的收获。学生受到了表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激情会持续下来,创作的欲望就越来越强。

优点不突出的孩子,我会找出来读一读,让全班同学帮他们想一想该怎么修改,如何润色。这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来。“我觉得他的文章整体的来说还不错,若是把动作在写细一点就好了。”“那一句话改一改会更好……”

七嘴八舌之后,气氛活跃极了。集思广益,在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每个人的思维也得到了提升。现在,很多孩子能够非常中肯地提出很有意义的建议或是具体的补充内容。被帮助的孩子在听到这些的时候,通常也会激动不已,跃跃欲试地想把自己的文章再改改,让自己的作品更有竞争力。

四、竭我所思,花样翻新

“天天写作文,太忙了。”“没东西写了,好烦哦!”学生的怨声一出,必须想办法克制这种情绪蔓延。

我买了很漂亮的厚本子,拿进教室,发到每个组里。“干什么的?”“老师,为什么发这么漂亮的本子?”孩子们不断质疑,不断猜测。“这个本子是专门用来写作文的。”“哎,又是写作文。”他们叹气。“不过,这有点不同哦。”我故意卖起关子来。

这种本子是一个组一个,让学生写接力日记的。每人一周写一篇。后一个作者要对前一篇文章进行点评。孩子们的家长也参与进来,一起欣赏孩子们的作品,一起点评,并写上自己的话。老师最后写上评语并打上等级。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欣赏到别人的佳作,好的地方可以借鉴。因为有家长、老师一起点评,他们的写作与欣赏水平提高就更快了。

两个月过后的某一天。

“同学们,我们近来作文越来越有进步。老师有个金点子,想给大家一个惊喜,你们愿意做吧?”

“当然愿意!”他们答。

“我宣布:我们班办一份班刊,专门登录同学们的优秀作文。每一期班刊专门由一个人办。她就是编辑。谁的稿件被编辑采纳,老师就给予奖品。怎样?”

“好啊,好啊!”

两个星期之后,第一份班刊面世了。这是我指定的班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孩子办的。她用清秀雅致的文字、清新唯美的画面给了我一份超常的惊喜。她给班刊拟了一个梦幻般美好的名字:“七彩的童年”。上面有自己的佳作,同学的优美的文字,还摘抄了一首小诗。刊头上写还上了很有意义的编辑寄语。

家长会上,我让家长们欣赏。后来过塑装饰后,拿到教室亮相,同学们一片赞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来的同学相继申请,办好了不同题材的六期班刊。内容、形式各有不同。没有班班刊的同学积极投稿,也有奖励。他们心里都是乐滋滋的。

我认为做一位教师,就要做一位有思想、有头脑的教师。只有教师不断努力,发挥我们无穷的智慧,花样不断翻新,孩子们才会乐于跟风,才能兴致勃勃地学,快快乐乐地写,并竭尽所能地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篇17: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教学最难的莫过于作文教学。关于不能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校长组织我们去春游,回来后要我们每位老师交一篇心得。于是个个退缩,不得不交时,有的请人代写,有的上网下载,有的东拼西凑。总算过了关。想想校长只是要我们交心得,并没有提要求,什么一定要生动形象,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我们都亲身去经历了的,尚且如此。学生们呢?我们要求他们写的人和事,他们都经历过吗?恐怕大部分没有,再提出要写生动,语言要优美等等,他们能做到吗?我想除了背作文,到作文选上去七拼八凑,别无其他快捷的提高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方法。

那么这样得来的“好”作文算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了吗?肯定不能。相反还影响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产生了厌恶写作的心理。我们老师自己写作文其实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而课本上呢:它只要求孩子们能运用语言说清自己要做的事情,学会一种应用文体,如果我们老师评价得当,应该能激发孩子们的写话热情。于是在这里,我又不得不说一句:不要对小学生的作文提太高要求,特别是考试作文。为什么不把作文的分数放得高一些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兴趣,压低分数我看除了打击学生写作积极性,对写作产生害怕心理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一、用好教材,让孩子们爱上作文。

写好作文,一方面要有大量的素材积累,还要有自己本身的语言积累。俗话说:“文由心生”。自己没有写的欲望,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同时我还觉得在小学阶段要求每个孩子写出好文章是不现实的,但要求孩子写清自己的建议、想法、记下会议或事情讨论的情况,还是有可能的,同时对孩子们的将来来说也是有用的,因为我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作家文学家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因为少数,而要求大部分都做到。

另外,如果我们老师细心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练习中的口语交际也在为本次的习作作进一步的准备。像习作四的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为习作四记下讨论会的主要内容,和精彩、有效的发言,做了一个实践,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写作,这样会有内容可写。相应的还有:练习一中的“推荐和自我推荐”是让学生建议班级中哪些同学能担任班委,同时又为习作二的推荐提前作个准备。所以好好上好口语交际,对学生写好作文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心灵的交流。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同样我们也能从孩子们的作文中发现生动鲜活的东西,那是非常感动人心的东西。如前一段时间读到的《种太阳》“奶奶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我种下妈妈的照片,希望能得到我亲爱的妈妈。”这是一个小朋友写的,多生动,多感人啊。如果我们的作文是告诉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情,那我们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写作,同样也会看到出乎我们意料的动人心弦的好文章。

想起在行知小学杨校长带回的新加坡孩子在行知基地活动的作文,非常朴实,有些甚至是流水帐,可是你从中读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断,那些只有孩子才说出来的话打动着你的心房,可是如果让我们的老师来打分的话,那一定分数不高,如果再评讲一下,那恐怕孩子的作文是一无是处了。不过新加坡的老师什么也没做,他们只是把孩子们的作文装订成册,放在那里,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并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呵护的是孩子们的一份真心,一份兴趣。无论孩子写得怎样,那都是他们真实的想法。那都是我们应该保护的,因为我们保护的是一个个稚嫩的心。这就是所说的“原生态”作文了,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那些作文少了精巧的结构,优美的词语,深刻的思想,但却多了很多清新自然,触动你灵魂的东西。而这正是我们老师要去呵护、培养的东西。

三、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厚积而薄发。

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在阅读时要培养学生的动笔的习惯。可以让他们摘抄一下好词好句好段,同时呢让学生写一下心得体会,读后感啊。比如在本班专门设立有图书角,每天中午学生都自觉的拿图书来看,自然而然学生们就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另外,我们也搞了图书漂流的活动,学生们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图书拿到学校里来,与其他同学分享。

另外,对学生的读书习惯我们做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在对本班五十名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查中,发现:

喜欢童话故事书:20人 科普知识:18人 幽默故事:12人

历史故事书:18人 神话故事:25人 美术音乐:10人

学生对故事类的书籍兴趣最大。

四、多一点呵护,少一些打击。

有的学生对作文一直头疼,甚至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而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严格。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写一下他们喜欢的东西,哪怕写错了,作文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都不要紧。从学生出发,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打击。

篇18: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

作文教学历年来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事,大部分老师觉得作文教学无从入手,过于放手觉得学生写得文不对题,指导过多,又时常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的现象;学生由于生活实际较少,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作文难,作文难”成了师生共同的“口头禅”。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作文也迎来了艳阳天。新课程要求小学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基于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降低作文教学要求

《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是习作,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无需做太多的加工润色。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作文要求复杂化,可以说这不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的特点,学生的作文往往达不教师的要求,一般习作只能受贬。记得詹姆斯曾经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出:“人性中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林肯也曾说过:“人人都喜欢赞美。”确实如此。从内心深处谁不想得到肯定与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而事实上,小学生往往很难在习作上得到老师的赏识,其原因就是为师者心之过急,拔苗助长,违背规律,事与愿违,其实万物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寻求最佳方法,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无疑是呼吁教师降低作文教学要求,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消除了习作的神秘感,有了习作的兴趣。其实,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素材,学生习作的素材从何而来,从他们的生活中。叶圣陶就曾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生活是海洋,生活中值得写的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但小学生往往不去留心观察,以致于到习作时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我们认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素材,如我们在教学《抹桌椅》这篇作文时,如果只单纯地引导学生去读例作,学生最多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例作用词的准确、生动,而让他自己写,仍不知从何处下笔。为此,我们在课前就作了精心准备,每班让两个学生分别带来了盆和抹布,课上,让一名同学表演抹桌椅的经过,再现生活,引导观察,指导说话,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写作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巨大作用,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谁都知道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篇佳作,且课本的编排也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材料、遗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从中领悟写法,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仿作,实现读写迁移。可以说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途径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善于组织安排,一定会让学生远离“无米之炊”的困境。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学生有了习作的素材,是解决了“无米之炊”的苦恼,但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以米,而不教给他们做饭的方法,并非人人都能做出一锅喷香的米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构建“综合作文训练”和“研究式作文训练”模式,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注重教给学生写法,设计一些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以于永正老师的《一块面包》为例吧,于老师的这一节课,在教法设计上可以说是颇费苦心,独具匠心的。其实,他这一课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的教育。一般老师只会让学生说说粮食是怎么来的,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学,学生通常也能接受,或许也能写出不错的作文来,但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不会高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习作的兴趣,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而于老师这节课,开始就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学生丢面包的故事,并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说说“让你见了,打算怎么办?”那么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处理权又全盘交给学生,谁不能劝说两句,到这里,于老师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怎样说,告诉学生要想“劝告”别人,首先要敢说,其次要会说,那说些什么呢?进一步指导习作的条理性,让学生列提纲,然后讨论板书。让学生从这些方面思考劝告内容,接着创设情境(师生表演)激发灵感,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者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多么重要啊!

四、增强学生习作信心

自信是人成功的第一要点,学生习作的信心需要教师的百般呵护,想方设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作文批改采用高分政策,批语从激励学生角度出发,确实做到心慈手软。常言不是说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的良苦用心,会让他感动,催他奋进。作文评讲时,可多读学生的好作文,特别是有进步的习作,要知道这对教师来说轻而易举,小事一桩,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同时还可给优秀习作提供发表的机会,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作文栏,或推荐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校内宣传栏,对一些作文兴趣浓,作文能力强的学生,建议他们向报刊杂志,电台投稿,习作发表后的那份喜悦一定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不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现有的素质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其身心,提高和完善其综合素质水平,促使其个充分自由的发展,并成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恨铁不成钢”的办法已不可取,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使禾苗茁壮地成长。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善。”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浅显的看法,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我们相信“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会不断变化。但创新教育的灵魂将永存。”

篇19: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教师为了上好作文课煞费苦心,但是收效甚微。在教学中还时常遭遇学生“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作文教学开展起来就更加艰难了。我在农村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已六年之久,其间也遇到不少问题,对这点的体会更加深刻。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体会和大家分享以下:

一、生活是习作的基本素材。

很多学生都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只要教师布置作文,便哀声叹气,表情异常痛苦,好似赶赴“刑场”一般。他们不知该如何下笔,不知该写什么。挖空心思写好的作文,语言空泛或是千篇 一律。有了对生活直观、形象的体会,再把它记录下来,习作就再也不是那么困难了。

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习作训练。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课本中的部分习作训练并不适合农村学校。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新的习作要求。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则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然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那些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只在他们的课本和电视中看见过。大部分孩子连县城都还未曾踏入过,让他们如何下笔。于是,我当即将《世界遗产名录》的导游词改为了本校的导游词。让学生组建小组,分别模仿导游和游客,在校园内进行“讲解”和“旅游”。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如何讲解才能让“游客”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学校。这样,学生不再像才看到作文题目时那样叫苦不迭了。最后通过自己对这一职业的理解,顺利地将导游词写了下来。

三、积累是习作的重要途径。

在习作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的积累。积累的范围包括语言和写作的方法。在课本和课外书籍中,发现好的语词,让学生抄写到专门的小册子或笔记本中,并让学生慢慢地将这一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再引导他们多看多读,或是把自己的积累背下来。在习作中,再把这些好词佳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日常教学中,将学到的拟人等修辞方法、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开门见山等表达方法……贯穿于日常句子、段落练习中。通过不断地积累、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自然慢慢提高。另外,要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如:名著、童话故事、科学美文等,以此积累词汇量,拓宽知识面。

以上几点,仅为个人一些浅薄的体会。要想让学生会写作文、喜欢写作文,还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推陈出新。这需要大家共同不懈地努力。

篇20: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当然也有入门的学生,他们却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可是,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下,有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的时间吗?

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送来了缕缕“春风”,为习作教改注入了活力,为习作教学翻开了新篇章。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相机点拨,灵活引导,激发动机,以情造文,让学生重新体验习作的乐趣。

一、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习作离不开生活,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学生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学中,课堂上,我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先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草木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通过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熏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操,从而树立敢写的信心。然后,我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如,我在教写《我的校园》一文时,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找好角度,然后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从外到内地让他们参观校园,这样,学生心中对校园就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写起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二、激发创作动机,让学生想写。

习作是一项具定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才能有所成效。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好的创作欲望,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

教学中我努力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儿微小的进步,如一词、一句,都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并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研讨交流,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该好。让学生的热情也能水涨船高。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用心评改,鼓励学生自读自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如,教《一件难忘的事》时,我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难忘事,然后相机点拨,鼓励学生把刚说的写下来,自读自赏,动手动脑互评习作。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闪光,从而让学生想写。

《语文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就没有,我们很难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创新,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因为只有学生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渲泻,真情流露,价值体现,理想放飞,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假大空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一次作文,发现有许多篇写自己父母亲生病住院,甚至自己亲人去世的内容。结果作文写得空洞无文,读起来索然无味。这不能不说是假大空思想对学生的一种影响。如果这种风气不能及时止住,对社会的危害是无穷的,六十年代的浮夸风已给人们的记忆留下了伤痛,我们不希望那样的悲剧重演。

试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连讲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创新,就更别说能为社会有所作为了。当然导致学生不敢讲真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师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有忽视学生讲真话的现象,本来学生讲的是实话,由于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待它,强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甚至把学生当作异端看待,予以无情地批评乃至呵斥,学生哪还敢讲真话。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篇作文,由于学校采取分层次教学,各班所使用的资料不尽相同。于是一个同学针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学校这是在歧视差生,为此表达了对学校的不满,整个作文可谓情辞恳切,笔锋犀利,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说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学生的作文来说更富有创造性,因为这种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然而遗憾的是这篇作文却未能评为优秀作文。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性的一种扼杀。同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在无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远。学生为了高分只好跟着这样一些套话转,能写出真话来吗?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提倡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讲实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平台。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自己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想笑就放声笑,想哭就尽情地哭。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说真话,绝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导。

总之,鼓励学生说真话,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篇21: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

一、在教学实践中实行这样一套指导方法。

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仿效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运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

二、、精心撰写下水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

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教学方法写几篇下水作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看,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作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学生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习作实际,作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就能在备课与指导时有的放矢进行突破。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能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于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需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篇评价,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久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的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讲评原始材料必须源于作文批改记载)。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篇22: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心小的学生,还是完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差,不能对外来信息很好分辨、归纳和接收,直接导致说、读、写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习作这一板块,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想着事物的形象,口头表达也很精彩,但是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让习作简单起来

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所以,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教作文起步的老师来说,不要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和习作放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而有压力,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在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可以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烦恼、忧愁;写花、草、树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写同学之间闹矛盾、互相帮助或做的小游戏;写考试不及格或考了满分;还可以写你犯错时、被表扬后等等。这样一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神秘感的“作文”,就变得简单了,他们相信自己

也能写出文章来。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习作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同样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通过调研,时下一些农村小学学生还不会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观察习作,更不善于发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和生活中的“美”的事物。说明一些老师还没有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没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及如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加上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面窄,写作时思维较定式,不灵活,所以造成在写观察习作、想象作文时无从下手。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大语文教育教学观,作文教学一定要从内容入手,让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己身边的事。

要解决这一问难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哪入门呢?那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少年儿童热情,对新生事物敏感,且充满活力,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如果光观察不记录,那么很多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很快就会忘记,即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残缺的。

所以,时下农村小学作文入门教学,除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学会读书外,教师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三、在玩中学,玩中写,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如果对某件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去观察研究,想方设法弄明白其中的奥秘,而爱玩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学中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学,玩中写,写中再现玩趣,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作文是一件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引导学生正确地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调研中发现,时下还有很多学校没能给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课外活动均被应试时间所占用,从而造成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低。殊不知只有大量的积累才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只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写好作文。但是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一年级可以从用词说话练起,一日一句;二年级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中高年级可以课外向学生推

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同时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还要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积累方法。如从网上查阅资料,收集日常生活中老人们说的一些有趣的俗语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兴趣也就提高了。

五、做好作文评价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不管写得怎样,都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地赞扬、鼓励,或诚心地帮助、指点。可见,老师在作文评价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及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好的评价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应经常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诱发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便发展思维,改进完善学习方法。因此,老师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并通过评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作文的情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在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对作文就不会有畏难的情绪,从无话可说变成我有话要说,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用词干巴变

成笔下生花,千篇1律变成百花齐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何为“下笔如有神”。

篇23: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启发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言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人、自然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世界是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学生在感知事物前应蓄情于臆,即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在感知事物中要融情于物,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画面、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将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写作对象中。

2、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1)、“画面”描述法。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文字的描述。(2)、绘画或照相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勾画出来。如我在指导学生描写人物肖像时,就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形真而具体的写作场:请四个组各选一个同学上讲台来充当描写对象(模特),当堂成文,限时二十分钟。这个写作情境马上唤起了学生的新奇感,愉悦感,同学们写作热情高涨,通过反复地观察和比较,然后自己从四个人中选定一个从外貌、神态、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进行描写。在这个写作场中,认知与情感相互渗透,以情启知,以境务实,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写起来顺心顺手,不到二十分钟,大部分同学就完成了长达四百多字的肖像描写的片断作文。这种情境的创设克服了学生肖像描写时千人一面的弊病及刻板式的公式化描写,学生的作文中观察描写各具特点,展现了学生写作方面的潜力。

二、通过课堂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或阅读资料作为写作素材,主要从下面几方面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

训练举例:针对班中不少学生对茫茫宇宙兴趣浓厚的特点,我先让学生课外赏读想象奇伟的李贺《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走如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然后联系20xx年10月15日作文。

2、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即让学生根据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点等,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

训练举例: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内容丰富,意境开阔,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让学生根据它展示的画面,借助各种描写手段,运用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具体描绘,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丰满,景物鲜明生动。学生写作兴趣盎然,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态和画面所表现的意境。

3、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这种类型的想象训练多放在情节性较强的记叙文中,因为这类文章常常巧妙安排情节结构,戏剧性地反映人物命运,在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驰骋想象,去编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将来的命运。

训练举例:《项链》历来以构思新颖著称,其戛然而止的结尾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写作能力,我根据《项链》结尾的悬念把它作为延伸性想象训练的材料。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方法很多,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标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活板 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登鹳雀楼的作文合集

学与问读后感350字

《梦溪笔谈》 教学设计6

一般论文格式(包括字体,大小,一般参考文献的书写方法)

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高一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精选

《采草药》高二语文说课稿

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
《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作文教学的笔谈(通用23篇)】相关文章:

读《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感2022-11-29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歌赏析2022-09-05

四年级下册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023-10-09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2022-11-05

问学读后感2023-11-27

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2023-01-07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工作计划2023-09-16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作文2023-09-13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3-08-09

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笔谈2022-10-2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