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

时间:2023-02-28 08:00:06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推荐8篇)由网友“随喜十二小师兄”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

篇1:《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

《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

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⑤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诉于公曰:庖肉为饔人④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⑤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⑥。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⑦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王文正:王旦。宋真宗时,曾任宰相。②局量:器量、度量。③啖:吃。④饔(yōnɡ)人:厨人。⑤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⑥廋(sōu):隐藏。⑦彻:通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3分)

(1)但不食而已( ) (2)一日又墨其饭( ) (3)岁满辞公( )

【小题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门 毕 复 行 正 门 亦 不 问

【小题3】下列语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少埃墨投羹中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其子弟诉于公曰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C.其半为饔人所廋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D.主者彻屋新之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2)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小题5】文中的王太尉具有 的品性。(1分)

答案

【小题1】(3分)(1)吃 (2)名词作动词,弄黑、弄脏 (3)辞别、拜别(每个1分)

【小题2】(2分)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每处1分)

【小题3】D

【小题4】(4分)(1)他不愿意揭发别人的过失(1分)都像这种情况(1分)。(2)因为(兵卒)离去时,(王文正)又看到了他的后背(1分),(这)才省悟过来(1分)。(每句2分)

【小题5】(1分)宽厚(局量宽厚)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食是吃的意思 (2)墨是名词作动词,弄黑、弄脏。(3)辞是告辞、辞别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门毕是状语,表示时间,应该有停顿,复行正门是一个动作,应该和后面的有停顿。

【小题3】试题分析: A.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B.两个于都是对、向的意思。C. 两个其都是代词它的意思。D.主者彻屋新之的之是代词。怅恨久之的之是音节助词。

【小题4】试题分析:(1)其指他,发人是揭发人,过是过失。(2)因是因为,去是离开,方是才,省是省悟。要把省略的主语王文正补充上去。

【小题5】试题分析:文章第一句王文正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即是对王文正品性的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涉及到的.考点有实词的解释、文言文断句能力、一词多义的辨析、文言语句翻译、人物形象的概括。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对于一词多义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

篇2:梦溪笔谈阅读答案

梦溪笔谈阅读答案

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方为秋田之害 (2)悉为两段

(3)故令微凸 (4)收人面令小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方为秋田之害 乃以瓦而之B如土中狗蝎 匠师如其言

C则以钳搏之 鉴大则平D其虫旧曾有之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小题4】根据甲乙文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傍不肯”是怎样消灭子方虫的?(2分)

答案

【小题1】(1)正、正当 (2)全、都 (3)因此、所以 (4)使、让

【小题2】C

【小题3】(1)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消灭,年成因此获得了大丰收。(2)这种做工巧妙智慧,后人是造不出来的。(4分,每句2分。)

【小题4】(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2)“傍不肯”碰到子方虫,就用大钳子跟它搏斗,并用大钳子把它夹成两段。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方为秋田之害”中“方”是正、正当的意思,“悉为两段”中“悉”是全、都的意思,“故令微凸”中“故”是因此、所以的意思,“收人面令小”中“令”是使、让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之、如、则、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A“方为秋田之害”中“之”是介词,意思是的;“乃以瓦而之”中“之”是代词,指塔。B“如土中狗蝎”中“如”是就像的意思;“匠师如其言”中“如”是按照的意思。C“则以钳搏之”“鉴大则平”中“则”是就的意思。D“其虫旧曾有之”中“其”是这种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中“其”是其中的意思。因此,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旬、尽、岁、穰、巧智、不能”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消灭,年成因此获得了大丰收。(2)这种做工巧妙智慧,后人是造不出来的。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是用原文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原文回答是:“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而“傍不肯”是这样消灭子方虫的:“傍不肯”碰到子方虫,就用大钳子跟它搏斗,并用大钳子把它夹成两段。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篇3:《梦溪笔谈》阅读答案

《梦溪笔谈》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令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⑧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用矛(善于、擅长)

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偷在市饮酒(刚好)

D.弓乎者忽谓偷日(对……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答: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答:

参考答案:

1.C

2.B

3.答案: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生死吗?

4.答案:弓箭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

篇4:《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刘廷式为婚。后契阔①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②,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③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④。其后廷式管干汇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契阔:离别、分离。②瞽:盲,眼睛瞎了。③闺门:古代指女子卧室,此文中指夫妻关系。④阔略:宽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廷式尝坐小谴 坐:

(2)廷式使人申前好 申:

(3)为文以美之 美:

2. 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

3. 用自己的话说,刘廷式有哪些博得苏轼称赞的“义”的`行为?(3分)

4. 本文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方法?(2分)

参考答案::

附加题:

1.(1)因为 (2)申述,说明 (3)赞美,称赞

2.廷式坚决不同意,说:“我和你父亲有约在先,怎么可以因为你父亲的死和你的疾病而违背前约呢?”

3.与之相约的老翁因病去世,他的女儿因病失明,成为官员后的廷式还是不顾女方的反对,坚持履行婚约;婚后与盲妻相处和睦,妻子去世时哭得极其哀伤。

4.一方面从正面刻画廷式的语言和行动,直接突出其有情有义;另一方面从女方的反对、监察官的态度变化和苏轼的写文章赞美等角度,侧面衬托其美德。

译文

朝廷命官刘廷式本为农家子。邻居家老翁很贫穷,有一女儿,与廷式约为婚姻。后离别多年,廷式读书考中进士科,回乡里寻访邻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儿也因病而双目失明,家中极为困苦饥荒。廷式托人到邻家重申以前的婚约,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辞,且以为靠佣耕为生的人家,也不敢与士大夫通婚姻。廷式坚持不退婚,以为先前与老人有约定,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约呢?最终还是与她成了婚。婚后夫妻关系极为和睦,他妻子要搀扶着才能行走,生了几个孩子。廷式曾因过错而当小有贬谪,监司本欲罢其官,因赞赏他的美德行事,遂宽免了他。后来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伤。苏子瞻(轼)欣赏他的行义,曾专门撰文给以表彰。

篇5:《梦溪笔谈》阅读训练及答案

《梦溪笔谈》阅读训练及答案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刘廷式为婚。后契阔①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②,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③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④。其后廷式管干汇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契阔:离别、分离。②瞽:盲,眼睛瞎了。③闺门:古代指女子卧室,此文中指夫妻关系。④阔略:宽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廷式尝坐小谴 坐:

(2)廷式使人申前好 申:

(3)为文以美之 美:

2. 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

3. 用自己的'话说,刘廷式有哪些博得苏轼称赞的“义”的行为?(3分)

4. 本文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方法?(2分)

参考答案:

附加题:

1.(1)因为 (2)申述,说明 (3)赞美,称赞

2.廷式坚决不同意,说:“我和你父亲有约在先,怎么可以因为你父亲的死和你的疾病而违背前约呢?”

3.与之相约的老翁因病去世,他的女儿因病失明,成为官员后的廷式还是不顾女方的反对,坚持履行婚约;婚后与盲妻相处和睦,妻子去世时哭得极其哀伤。

4.一方面从正面刻画廷式的语言和行动,直接突出其有情有义;另一方面从女方的反对、监察官的态度变化和苏轼的写文章赞美等角度,侧面衬托其美德。

译文

朝廷命官刘廷式本为农家子。邻居家老翁很贫穷,有一女儿,与廷式约为婚姻。后离别多年,廷式读书考中进士科,回乡里寻访邻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儿也因病而双目失明,家中极为困苦饥荒。廷式托人到邻家重申以前的婚约,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辞,且以为靠佣耕为生的人家,也不敢与士大夫通婚姻。廷式坚持不退婚,以为先前与老人有约定,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约呢?最终还是与她成了婚。婚后夫妻关系极为和睦,他妻子要搀扶着才能行走,生了几个孩子。廷式曾因过错而当小有贬谪,监司本欲罢其官,因赞赏他的美德行事,遂宽免了他。后来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伤。苏子瞻(轼)欣赏他的行义,曾专门撰文给以表彰。

篇6:《梦溪笔谈》阅读答案及翻译

《梦溪笔谈》阅读答案及翻译

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②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③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摘自《中华活页文选》)

注:①镇戎军,地名。②縻(mi),束缚。③少选,一会儿。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徒縻军 (2)玮不答,使人候 (3)玮又使人谕之 (4)人气亦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整众而归/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B.其下忧之/吾以此取之

C.乃止以待之/故为贪利以诱之      D.不若弃之/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歇定可相驰矣。

(2)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11、两军对峙时,曹玮让人告诉敌军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对方面色欣然,请你琢磨一下:对方心里会怎么想?曹玮心里又是怎么想?(4分)

参考答案:

8、(1)只是(2)侦察(3)告诉(4)残,尽  (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9、C(3分)

10、(1)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2)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4分,每小题2分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相驰比几译错酌情扣分)

11、对方的想法:连赶了上百里路,确实疲乏了,这样正好。呵呵,这个曹玮,人称善于用兵,看来也是浪得虚名啊!

曹玮的想法: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答此句译文亦可)(4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篇7:《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服其能 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

4.弓箭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

(意对即可)

篇8:《梦溪笔谈》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梦溪笔谈》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刘廷式为婚。后契阔①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②,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③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④。其后廷式管干汇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契阔:离别、分离。②瞽:盲,眼睛瞎了。③闺门:古代指女子卧室,此文中指夫妻关系。④阔略:宽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廷式尝坐小谴 坐:

(2)廷式使人申前好 申:

(3)为文以美之 美:

2. 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

3. 用自己的话说,刘廷式有哪些博得苏轼称赞的“义”的行为?(3分)

4. 本文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方法?(2分)

1.(1)因为 (2)申述,说明 (3)赞美,称赞

2.廷式坚决不同意,说:“我和你父亲有约在先,怎么可以因为你父亲的死和你的疾病而违背前约呢?”

3.与之相约的老翁因病去世,他的女儿因病失明,成为官员后的'廷式还是不顾女方的反对,坚持履行婚约;婚后与盲妻相处和睦,妻子去世时哭得极其哀伤。

4.一方面从正面刻画廷式的语言和行动,直接突出其有情有义;另一方面从女方的反对、监察官的态度变化和苏轼的写文章赞美等角度,侧面衬托其美德。

译文

朝廷命官刘廷式本为农家子。邻居家老翁很贫穷,有一女儿,与廷式约为婚姻。后离别多年,廷式读书考中进士科,回乡里寻访邻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儿也因病而双目失明,家中极为困苦饥荒。廷式托人到邻家重申以前的婚约,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辞,且以为靠佣耕为生的人家,也不敢与士大夫通婚姻。廷式坚持不退婚,以为先前与老人有约定,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约呢?最终还是与她成了婚。婚后夫妻关系极为和睦,他妻子要搀扶着才能行走,生了几个孩子。廷式曾因过错而当小有贬谪,监司本欲罢其官,因赞赏他的美德行事,遂宽免了他。后来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伤。苏子瞻(轼)欣赏他的行义,曾专门撰文给以表彰。

现代文阅读片段及答案

《童年絮味》片段阅读答案

《梦溪笔谈》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马》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梦溪笔谈》 教学设计6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伤感心情散文随笔

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
《《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梦溪笔谈》片段阅读答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2022-12-21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3-08-09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设计2023-03-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22-11-08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4-04-08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2022-11-0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寓言四则教学设计2023-03-23

小学五年级语文《毕升的梦想》教案范本2023-03-29

我问大自然现代诗阅读答案2022-05-15

教学片段设计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