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

时间:2023-05-16 08:14:31 教育随笔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共17篇)由网友“云淡风轻”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

篇1: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

刘丹哭了,在妈妈的怀抱里像一个真正的孩子一样肆无忌惮的哭泣着,这是影片《小小升旗手》中的一幕。

今天上午我和同事说,昨天影片中那个女孩哭的时候,我真是心疼极了,泪水充盈了眼眶。说真的,当着学生的面,虽然没有流泪,但确实潮湿了眼帘。

影片中的刘丹家庭并不富裕,但她懂事、学习好、有特长、还一直担任班长,活脱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自己的班长职务被班里的调皮大王宋小贝夺走之后,心里不能放下。面对老师的解释,她不理解,她不理解那个大多数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怎么能够胜任班长这个职务;回到家里,面对父母的询问,她不敢说,她不愿自己一直以来建立起来的乖巧、优秀的一面在父母面前瞬间瓦解。

家,本应该是孩子爱的港湾,但刘丹的父母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在孩子回到家之后,只会询问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甚至和老师的交往情况,把孩子的学校生活,特别是学习情况视为孩子全部的事业,唯恐有一点意外。刘丹害怕,在父母面前,她不敢说不好,这个五年级的女孩子饭桌上和本应最亲近的妈妈进行对话的时候,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妈妈关切的眼神,她小心翼翼的回答妈妈提出的任何问题,逐字逐句的斟酌、选择,唯恐哪个字用错。

其实这个别人家的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直压力很大,她依照妈妈和老师的高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课堂上坐姿永远是最端正的;回答问题永远是最正确的;作业永远是一丝不苟的;作为班长,学生出现错误,永远第一个向老师汇报;她一秒都不敢懈怠,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错误。

其实这个别人家懂事的孩子,一直心里是委屈的。“三剑客”的从不值日,让她来承担,并宽慰自己说:快足球赛了,让他们好好练球吧;老师同意轮流当班长的时候,她是不理解的,并且是异常伤心的。但在班级竞选的时候,她却尊重了老师的意思,不参加竞选;老师外出学习之前,把班级纪律嘱托给宋小贝和刘丹的时候,这个善良的女孩子真诚的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协助小贝的”。这样一个宽容、懂事、善良的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不曾有半点的发泄。

朋友凝宁曾经给我讲过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快要春节的时候,妈妈带着她和弟弟坐车去县城买衣服,先给弟弟买了一套衣服,剩下的钱不够给凝宁买那件喜欢的棉衣了。妈妈就和凝宁商量,今年不买衣服吧,要不然不够回家的路费了。凝宁懂事的答应了,被妈妈夸奖了一番,用多余的钱给她和弟弟一人买了一个冰糖葫芦,可是糖葫芦再甜,凝宁吃起来也味如嚼蜡,但是还要有说有笑的和妈妈一起回家。

那个春节,每当看到弟弟趾高气扬的穿着新衣服行走在她的前面,她的心里嫉妒的要发疯,但是还要热情的对待弟弟,因为她是姐姐,是妈妈眼中懂事的孩子啊。

此后连续两年,妈妈都以家庭条件不好为由没有给凝宁买衣服,可是明明家庭条件不好,为什么弟弟总是有新衣服穿,妈妈说:“弟弟小,弟弟不懂事,不买新衣服弟弟会大哭大闹,丢死人了”

从那之后,凝宁在心里与妈妈有了隔阂,不再亲密无间,因为凝宁认定了,妈妈偏爱的是弟弟,弟弟才是一家人手心里的宝,而“懂事”只不过是妈妈给自己的一个海市蜃楼,看似美轮美奂,实则一无所有。

事实上,懂事的孩子也会哭泣,因为他们与调皮孩子相比,少要了太多父母和老师应给予的温暖,只不过他们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嫉妒到辛苦的泪水;懂事的孩子更应该哭泣,因为一旦披上懂事的外衣,就要有懂事的稳重与乖巧,就会承担太多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该承担的事情。

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让我们一起来关爱懂事的孩子,更要在乎他们的需求与渴望,让本就懂事的他们度过更加无虑、快乐的童年。

公众号:3度梦想

篇2:不要让爱成为负担作文750字

不要让爱成为负担作文750字

照顾我的狗?直到最后?

心又开始难过了,我的狗呢?它或许正在另一个世界吧!

本以为撕心裂肺地哭过几次后,就不会再让心被痛苦所牵绊。可是,当忧伤铺天盖地地向我袭来时,又怎能说不痛,不流泪?――虽然,我强忍着,但泪还是模糊了那块美好却虚幻的记忆。

“我将要照顾我的狗直到最后,直到生命的最后”声音像是赶不走的伤感,始终占据我整个的心。

考场残酷,分数无情,名次寒心,批评痛心。不知从何时起,书包开始超重了,人也好累,心也好累。唯恐那么一瞬间,就那么永远的停止了跳动。

不过,停了也好,至少还可以摆脱尘世的喧嚣,和我的狗在另一个世界生活。

小狗的离去,我始终不认为它是事实。我始终就有那么一种感觉;它在某个地方等我,在我生命中的某个地方等我。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出它见到我向我欢悦的样子。可是,我伸出手,却始终无法触到它。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我越来越不相信这个令人寒心的世界,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出生是被迫的。于是,我开始真的忧伤起来。

喜欢一个人静静流泪听伤感的.讲一些悲剧爱情的歌,越听越孤单。还喜欢看一些伤感的故事,之后流一些感伤的泪。

不知不觉,孤单赐给我一个嗜好: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

孤单时,会在漆黑的夜晚醒来,类似于人失眠的醒来,然后寻找小狗的身影,却,无法找到。深秋的深夜真的好冷。刹那间,会觉的你就如那夜葬黄沙的千年古楼兰一样,神秘而萧条。常常被那一丝一缕若有若无的惆怅填满整个心,让那早已痛的万箭穿心的爱充斥整个心灵。有时也会流几行冰冷毫无温度的泪。涩涩的,始终是涩涩的,不知是用哪种感情酿成的。

喜怒哀乐开始自己承担。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疯,自己闹。然后,自己痛苦,自己惆怅。整个过程都只有自己,再无别的。

当黑暗马上来到我的生命中时,最明亮的那缕光轻轻的再我耳边呢喃:等待是痛苦的,漫漫长夜让心碎了忧伤,不要让心成为负担。

篇3: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摘要:教育的目的应该放在培养一个和谐的人上,通过实现“人的回归”来实现教育的革新。

关键词:教育目的;人性;能力

教育到底为什么?是为了像《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主角那样进入一所名校?还是像《我平庸我快乐》中的父亲所标榜的那样,宁要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要一个忧郁的天才?在注重智商的精英教育观与天才培养类书籍盛行多年以后,《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一批反“天才”教育的书籍和反精英教育观的出现让我们对教育的目的的思考更加多元化。

教育应该给人什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是教育可以贯之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多少人,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取得了更高的学位以后,在人生的旅途上仍茫然不知自己应走向何方。这些终极问题不是时隐时现地叩响着我们的心灵吗?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启发每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育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不断地去“认识你自己”。于是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间天宇,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天地间、浩淼人类长河里一个有限的、独立的、孤独的个体,了解到每一个生灵都经历着生命千回百转的幸福与悲哀。于是有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多么像莎士比亚笔下那个忧郁的因理性而徘徊的王子哈姆雷特,在生命的纷坛歧路上一次一次做着艰难的选择:t0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在时间织就的经线上,我们用存在的勇气,以自己的所思所为为纬,勾画着人生的坐标。一个一个坐标连接起来,便成为自己生命历程的起点,在这种过程中,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件已经完成的定型作品,只是在不断成为他(她)自己,而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以及基于选择的责任。

从这种意义而言,我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启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由此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担负起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我以为,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如果将学生们比作卫星,那么,成功的教育就如同运载火箭,让学生们在星箭分离后自主地在求知的轨道上运行。

在我读小学与初中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对我的要求往往是“做一个好孩子”。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乖学生。那时,在我眼里,老师说的话、书本上印刷的字句,都是亘古不移的真理,我将之铭记在心,仿佛真理在握,从来没有对它们产生过任何怀疑。直到我高中时遇到一位启迪我用自己头脑去思考的老师。高中,正是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疑问、寻索答案的时候。我和我的同龄人正处于开始自觉关注社会问题并希望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试图拒绝家长和“大人”干预的时期。老师启迪我独立思考,鼓励我坚持自己信仰的真理。我为自己所坚持的理想辩护,只服从于让我认同的思考,从不因为她的老师身份而自甘“屈服”,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心灵充实而快乐的日子。当我在纷繁的世事中,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用自己的理想支持人格与尊严时、我欣喜而又欣慰地发现,思考使我感到有力了。就在这种独立思考中,我一步一步寻找着自己人生的道路。

我曾问她:“你是在塑造我吗?”她回答:“即使是塑造,也只能体现自由的涵义。”三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一直忘不了。对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思索也自此开始。

我以为,一种坦荡、开放的教育胸襟不仅给老师以讲授的学术自由,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更是对学生独立思索与判断能力的培养与信任,学校与教师相信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在尽可能多的思想交锋中,了解认识世界有多种视野,从而法除偏狭的观念,并最终形成自己所认同的观点与信念。具有自由精神的教育必是尊重个体差异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教育。所以,对于学生,

如果他(她)是一只鸟,就让他(她)尽情歌唱;如果她(他)是一朵花,就让她(他)尽力实现花的芬芳。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戒我们:“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 “对整个教育问题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仅凭金钱我们还是无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今天,迫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和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重视,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我们在着手改革教育时,也必须要追溯到教育的目的上去,特别是“人的回归”问题,即个体发展的终极目的问题,因为这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应该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我们从其对教育概念的界定及教育目的的表达来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正如他所说的:“仅仅教学生知识,而对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因为不提高人性,人的能力的开发就会丧失基础,就会造成把人单纯地当作生产手段之一的结局。所以,当前教育的定位必须坚持以人性和能力的提升为中心目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缺任何一方面,否则,都将是教育的残缺。这样定位既符合教育本质的规定,克服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目中无人”现象;又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是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完善自身功能的必然选择。

在各家教育的本体论中,一个共同的认识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但对于发展人的哪种才能,各家的说法不一。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狄德罗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的理性;裴斯泰洛齐的见解是教育是发掘人生来就有的各种渴望得到发展的能力和力量,道德是关键,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赫尔巴特干脆认为“教育的整个任务可以概括于道德概念之中”;而在马克思主义中,把人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把教育的目的解释成“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的我国教育界很长一段时间内把人的“全面发展”解释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今天更流行的说法结合了最新的教育理论,但似乎少见深入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到,教育的四个支

[1] [2] [3] 下一页

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细思其内在意义,更着重于关注人的本身和外界的关系,隐藏的话语是“人和外界的和谐生存”。爱因斯坦说过,青年在最终走出校园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把人类文明延续下去并加以发扬光大的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育在人类个体上的贯彻程度,只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检测,并选拔出符合教育要求的优秀个体,使社会给予其发挥优势能力的条件。但现在却完全变成了教育在迁就考试,完全是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了。在教育中所采取的活动、手段,几乎无一不指向为考试作准备的方向。然而,现在的考试并不能从合适的角度去检验受教育个体的能力。考试成绩不佳但有过人本领的人比比皆是,而考试出色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力平庸的也有不少。但如果我们能在考试中就发现贤人,及早给予他应有的条件,那岂不是最合理地利用了我们的社会资源和他的才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打造有实力的全新人才,换句话说,它只为那些肯于努力提高自己才能的人服务,有能力的人不必担心因一次考试而使自己埋没,没能力的人也不必指望考试考好了就拥有人生全程的美丽。

教育就是要学会战胜人性中的某些弱点,战胜某些堕落的习惯,让理性来控制生命的行为。中国的教育是最伟大的教育,如果认为西方的教育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长三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向东方学习人文教育!”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做,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精髓所在。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了几个模式,然后硬要往千差万别的人们身上套。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教育既不能名缰利锁,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无具体的标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的方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要紧的是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自己。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在。

教育就好比是用能工巧匠接受新思想的头脑去取代一个空虚的灵魂。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不是教你挣的面包,而是使你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我们不是通过教育努力教会青年人谋生, 而是教育他们创造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要“尽量使个人成为幸福的工具,先是使他成为自己的幸福的工具,而后是成为别人的幸福的工具”,最终使其心灵成为幸福的操作性动因。教育必须是实现这种功利的中间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幸福社会里的教育必须伴有智性的快乐,感情和想象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

中国,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5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霍金、纳什的人物,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什么原因?教育的弊病在那里?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就在于事先预设了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存在着无数“绝对正确的”知识,让所有的学生们死背硬记,毫无批判创造的必要。谁敢批判课本知识,谁就难以考试通过,难以获得毕业文凭。考试与文凭已经成为先天聪明的中国头脑中的精神枷锁,而事先绝对正确的知识则成为这种精神枷锁得以存在的合理根据。超现代的教育思想已经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有效地开发出人类潜在而独特的头脑智慧。像霍金、纳什等大师,他们自身头脑中的独特智慧就能够发挥到最佳程度,因此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而任何一个人的头脑智慧,正是要通过对现存知识的批判,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可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却正好是对现存知识的迷信,因此任何学生,无不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遭到器具性知识的窒息,而没有达到超越于知识的程度。聪明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在当今的体制下永远背负如此沉重的精神枷锁吗?

钢琴家傅聪的父亲教育他要时时记住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里就涉及了教育的目的.问题。傅聪的父亲认为他首先是做人,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培养拥有某项技能、拥有某种知识的职业者?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灌输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而是养成人格。学生不仅是认知个体,更是生命个体。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使生命更有尊严,而不能把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不仅为升学、就业做准备,更是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学习不是知识的储存,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垃圾筒,把有用的没用的知识一股脑地倾倒进去,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

利文斯通说过:“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在今天教育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获得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或一个合格的地球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规范、与人相处的能力等。所以教育应该是差异性教育,而不是淘汰性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允许并鼓励每个人的独特性,让他按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道路发展,不要求统一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他成为他“这一个”人,而不是改造他使他来适应现存的教育,或用一种模式来套所有的人,结果就像削足适履,颠倒了本末。

有一篇文章中这样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培养什么人才,就像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出什么技术一样。技术只是科学的无意识的产物,人才也仅仅是教育的无意识的产物。科学需要技术作为他们验证科学研究结果的手段,技术也就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需要人才去培养人,人才也就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产生。”教育是人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人类代际之间的规范性文化的传播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是要培养什么“人才”,更不是要培养什么“天才”,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培养“人”,培养“文化人”。有了科学,技术也就有了;有了“人”,有了“文化人”,“人才”也就同样有了。根本没有必要使人人都成为学者,但是使人人都明智善良则是最为必要的事。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以便促使人们自由无畏的求知勇气和求知过程中慎重的科学态度,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创造精神,从而逐渐消除贪婪、虚荣、好权、专断、盲从、狂热、恐惧、嫉妒、仇恨等导向专制政治的精神品性。只有这种人才会创造和保护美好的世界。

马克斯・韦伯曾将教育目的分为三种理想类型:第一种是唤醒学生身上的“神奇能力”,它主要体现在神职人员的培养中,因此只限于特别的一些人。第二种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施加的专业训练。第三种教育是施教化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学生,教育他在处理自己的内在生活和处理对他人的关系中按照“有教养的人”的规范办事。这种教育有教无类,原则上对一切人开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通过教育成为有教养的人。因此,教育在一切文明人类中被视为人的基本权利。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他奠定了北京大学精神的基础。他把受教育者置于中心位置,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在于培养受教育者作为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开发其自身潜在的创造能力,达到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他重视对受教育者“独立不拘之精神”的培养,主张发展个性,崇尚自然,尤其强调重建终极价值体系的“世界观教育”。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依旧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对今天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人们对教育的目的早已经达成共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全面培养,是形成人格的过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R.埃默森说:“被强迫在一起工作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会使你产生自我节制和自我控制、勤奋和毅力、欢乐和满足等一百个单个人和闲散人从来不知道的美德。”

希望教育能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聪明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 着.邹进 译.《什么是教育》 北京三联书店

[2]《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王顺兴,韩永昌.《教育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

[5] 扈中平,刘朝辉.《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

[6]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高洪源.《人才摇篮的忧思》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吴式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上一页  [1] [2] [3]

篇4: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摘要:教育的目的应该放在培养一个和谐的人上,通过实现“人的回归”来实现教育的革新。

关键词:教育目的;人性;能力

教育到底为什么?是为了像《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主角那样进入一所名校?还是像《我平庸我快乐》中的父亲所标榜的那样,宁要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要一个忧郁的天才?在注重智商的精英教育观与天才培养类书籍盛行多年以后,《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一批反“天才”教育的书籍和反精英教育观的出现让我们对教育的目的的思考更加多元化。

教育应该给人什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是教育可以贯之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多少人,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取得了更高的学位以后,在人生的旅途上仍茫然不知自己应走向何方。这些终极问题不是时隐时现地叩响着我们的心灵吗?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启发每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育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不断地去“认识你自己”。于是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间天宇,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天地间、浩淼人类长河里一个有限的、独立的、孤独的个体,了解到每一个生灵都经历着生命千回百转的幸福与悲哀。于是有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多么像莎士比亚笔下那个忧郁的因理性而徘徊的王子哈姆雷特,在生命的纷坛歧路上一次一次做着艰难的选择:t0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在时间织就的经线上,我们用存在的勇气,以自己的所思所为为纬,勾画着人生的坐标。一个一个坐标连接起来,便成为自己生命历程的起点,在这种过程中,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件已经完成的定型作品,只是在不断成为他(她)自己,而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以及基于选择的责任。

从这种意义而言,我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启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由此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担负起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我以为,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如果将学生们比作卫星,那么,成功的教育就如同运载火箭,让学生们在星箭分离后自主地在求知的轨道上运行。

在我读小学与初中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对我的要求往往是“做一个好孩子”。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乖学生。那时,在我眼里,老师说的话、书本上印刷的字句,都是亘古不移的真理,我将之铭记在心,仿佛真理在握,从来没有对它们产生过任何怀疑。直到我高中时遇到一位启迪我用自己头脑去思考的老师。高中,正是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疑问、寻索答案的时候。我和我的同龄人正处于开始自觉关注社会问题并希望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试图拒绝家长和“大人”干预的时期。老师启迪我独立思考,鼓励我坚持自己信仰的真理。我为自己所坚持的理想辩护,只服从于让我认同的思考,从不因为她的老师身份而自甘“屈服”,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心灵充实而快乐的日子。当我在纷繁的世事中,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用自己的理想支持人格与尊严时、我欣喜而又欣慰地发现,思考使我感到有力了。就在这种独立思考中,我一步一步寻找着自己人生的道路。

我曾问她:“你是在塑造我吗?”她回答:“即使是塑造,也只能体现自由的涵义。”三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一直忘不了。对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思索也自此

[1] [2] [3]

篇5:不要让作文成为小学生的负担叙事作文

不要让作文成为小学生的负担叙事作文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1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的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又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篇6: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所有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成功,因此,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而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因此,他们是独立的人,他们的个体权利应当受到父母的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也具有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孙云晓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的时候,非常替孩子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般。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

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养育了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后,他才可能尊重自己,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孩子不是属于父母的某种“东西”。当父母意识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就会放弃扮演“过来人”的角色,让孩子自己选择。

《读者》曾过我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父亲就很愿意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一个目标,逼孩子去达到。蔡志忠上中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漫画世界,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面临留级的命运。当时,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邀请蔡志忠去画漫画。蔡志忠不知道父亲能否同意自己放弃学业。

一天晚上,父亲像平时一样坐在藤椅上看报。蔡志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身后,轻声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父亲没有抬头,边看报边问:“有工作了吗?”“有了!”“那就去吧!”这一问一答中,父亲一动也没动,继续看他的报,蔡志忠也没走到他的面前。

或许,蔡志忠和他父亲当时都未曾想到,这短短十来秒对话,却成了影响蔡志忠一生的最重要时刻。如果当初父亲一定要让他留在学校接受留级的命运,他日后还可能因为漫画而闻名全世界吗?

反观我们身边却有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不断地伤害着孩子。有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来实现他们未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他们“重视孩子”只是表面的,实际重视的往往是他们自己:

重视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往往是重视自己的虚荣;

重视孩子成长、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圆的梦想,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愿望;

重视孩子将来、认为“我是在为你好”的时候,往往是重视自己的判断;

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守规矩”,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权威……

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爱他,才会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孩子的童年不会重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庸,强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会让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意愿,渐渐失去自己。而这将会成为教育最大的失败。

关于尊重孩子,我的建议是:

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父母要改变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时刻牢记这一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顺利得多,亲子关系也会融洽得多。

多问孩子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别人家的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未必会喜欢,因此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这个、去学那个,关键是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要孩子自己愿意做。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不能强逼孩子。选择也是孩子的权利之一,父母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要学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是根据父母的爱好兴趣做选择。因为那样很容易使孩子丧失个性。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走向极端。面对孩子,父母要学会自我控制,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是在十分生气的情况下,也要问一问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自己的错?父母如果情绪失控,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走向失败。

篇7: 不能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教育反思

不能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教育反思

我们班的乐乐、东东、凡凡等几位小朋友在中午午睡时,总是不能较快地入睡,躺在床上也是翻来覆去的,偶尔小头还要抬起来,教育反思:不能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为了能让他们尽快地入睡,我冥思苦想了许久,虽然也想出了一些办法,但是用在这些孩子身上效果却不佳。

一次在翻阅《幼儿教育》杂志时,有幸地看到了一篇关于组织幼儿午睡的文章,就认真地阅读起来。这篇文章谈到老师在组织幼儿午睡时应该给幼儿一些激励的话语,让幼儿懂得睡觉的重要性,而不应斥责那些没有睡觉的幼儿。

今天中午,在孩子们脱好衣服后,我一改以往的作风,对孩子们亲切地说“今天,老师要摸摸眼睛很快就闭牢的宝宝的小脸,老师摸摸他就说明他本领大,幼教之友《教育反思:不能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

这时,东东闭着眼睛用他那稚嫩的声音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眼睛闭上了,你快来摸摸我吧。”这次东东真的快多了。以往我总是用催促的.言语来命令东东快睡,结果他不仅不听我的,还有时会惹的其他的小朋友大笑。“东东,今天本领真大,老师要摸摸你的小脸了。

这时,我发现乐乐躺在床上,用他那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我趁机对乐乐说“乐乐,你最想做大哥哥对吗?睡好了觉身体就能长的高,你就可以做大哥哥了。”乐乐听了也很快就把眼睛闭上了。

今天的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几个孩子在我的“诱惑”下都很快地入睡了。以往,我发现孩子们不睡觉,心里有点急,有时难免言语中带有批评和斥责,结果孩子听到了这样的话语,眼神里带有迷茫,看的出来老师的批评也使他们显得很紧张,但在行动的效果上却不理想。

是啊,不要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睡觉能得到老师的抚摸,睡觉能让自己的身体长高,原来睡觉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呀!

篇8:不要让孩子被网住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不要让孩子被网住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互联网+”时代,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放任鼓励孩子使用。家长认为学习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扩大孩子的社交圈,APP应用也可以辅助他们的学习,况且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是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使用新媒体设备还可以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探索兴趣。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家长坐在一边翻看着手机,孩子在旁边也在摆弄手机家长在一起谈笑风生,一群孩子则拿着手机或平板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手机等移动设备就逐渐成为孩子“迷恋”的“玩具”。另一种则是严格禁止孩子接触任何新媒体设备。他们认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设备会给孩子的眼睛等造成很大的伤害,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会给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而且一旦孩子“触网”成瘾之后,则很难戒除。因此,他们将孩子与网络完全阻隔开来。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设备也逐渐成为未来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必备工具。现实生活中幼儿接触与使用新媒介的状况已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与媒介”调查报告显示,幼儿园学生的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接触和使用手机等新媒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尽管如此,英国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指出,政府应颁布法令禁止9岁以下的儿童接触电脑,因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影响到智力发育。我国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也认为“9岁前不要让孩子单独‘触网’”。真实的生活经验与直接体验是幼儿获得社会认知的重要方式,幼儿特别需妻通过现实生活世界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而不是通过电子媒介中片面的、虚拟的和碎片化的世界。因此,对于幼儿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我们不是简单地阻隔而是正确引导。

首先,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加强监管指导。网络新媒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谈网色变”,对孩子“触网”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为避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熏染,父母干脆直接让孩子与网络“隔离”,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实不可取。当身边的同伴都在谈论和使用手机游戏或社交工具时,孩子会感觉与他们之间有“隔离”而难以融入同伴群体,而且网络本身有着丰富的信息与学习资源可供孩子选择与使用。

其次,不能让孩子单独“触网”。可以允许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但一定是在父母或成人的监管与指导下而非他们单独使用,这种监管指导本身也是一种对孩子的陪伴。当孩子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其独自使用网络新媒介时,通过父母的陪伴或共同使用,可以监管孩子的使用方式与过程,同时还能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新媒体知识,如教孩子如何发邮件等。

第三,做好内容的筛选与时间控制。内容良莠不齐与无法控制使用时间是家长反对孩子使用网络最主要的理由。父母应该从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有教育意义的媒体工具和应用软件,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使用,从而形成探索的兴趣。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如规定只能在周末使用,而且只有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才能使用,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这样也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孩子网络“上瘾”等问题。

通过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控制,孩子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与游戏,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媒介素养,从而既能科学地“触网”,又不被互联网给“网”住了。

篇9: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亲人的负担美文

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亲人的负担美文

近段时间,网络上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很活跃。据说人数已经接近两万,公开这个小组以后,每天不断的有人加入。这个小组的名称令很多人震惊。组里的成员都是来自80后,受过父母伤害和管制的子女,每天都有人发帖道出对50后父母的积怨与不满。

我在初看到“父母就是祸害”这几个字时,并没有震惊。相反,倒觉得是时候应该让中国的父母们醒一醒了。

我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因为父母曾经伤害过我,也不是因为我不尊敬、不孝顺父母。

在我的父母那个年代,有五个孩子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们都是善良老实的农民,一辈子含辛如苦的把我们五姐弟拉扯大。虽然我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这个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对他们感激不尽,孝顺他们一生。

要说父母给孩子带来伤害,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父母伤害过自己的孩子,包括现在的父母仍然在伤害他们疼爱着的孩子。

究其原因,就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对,教育孩子不得其法。曾经的孩子也是现在的父母,有多少人没有被父母骂过:“你很烦,”“滚远点”,“踢死你或者揍死你”,“不要脸或者很贱”。而这些话你现在又是否在对自己的孩子说?

孩子总是犯错,经常惹得旁人笑骂。我轻捏着他的脸说:“当人家骂你时,你心里会难过吗?你会脸红难堪吗?”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心很痛,我希望他有羞耻心,能够学着懂事一些。同时他又是无辜的,单纯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又怎么会不犯错呢?

这些错误都是无心的小过,只是父母感觉在他人面前丢脸,才会更严格的要求孩子,甚至打骂。我不知道我是否在扼杀他的单纯天性?我更害怕他有了羞耻心之后会变得敏感,稍微重一点的责骂就会让他很难受,打击多了还会有自卑心理。

其实心情很烦躁的时候很想对孩子说“滚”,始终没敢说出口。我怕这个字会伤害他的心灵,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孩子是不记仇的,前一刻我生气打了他几下,眼泪汪汪的,下一刻他还会过来抱着我亲。我们这些爱面子的父母,有几个会主动去哄被自己打哭了的孩子?

看到一个女孩说自己小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妈妈几个月没理她,对她的心理伤害很大。不要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其实孩子的爱才是最单纯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心态与性格。不善于沟通的父母经常呵斥和责骂,会令孩子脾气暴躁孤僻。许多父母不懂得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关心的语言都会以呵斥的语气说出来。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时候,难免会一时气愤打骂孩子,无意中就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而不自知。

敏感的孩子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一句话而气愤自杀,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过类似自杀事件。而更多的孩子会把父母伤害过的话记在心里,对他们的愤懑积怨越来越深。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过一生,但更多的父母希望子女能够出人投地,功成名就,认为这种生活才不会受苦。这样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中国的父母最虚荣”,我赞同这句话。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累的父母,在我看来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

有人说,国外的父母没有人情,对自己的`孩子很冷淡,对孩子成年之后的生活不管不问。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尊重孩子,毕竟他的人生路是靠他自己去走,去闯出来的。

曾经看到过一个名人说的一句话:留遗产给孩子是剥夺他自己奋斗创业的权利。那么中国的父母从孩子还没出生起就开始为他打算,为他铺路,是否就是在剥夺孩子自主生存的权利?

孩子还没有出世,预产期在9月份,为了让他早一年入学,提前几天做手术让孩子出生。孩子还没有正式上学,就给他报名各种兴趣班学习才艺。给孩子找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一切的起点都是在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铺路。

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将孩子交给最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不会因为找到最好的学校就会有最好的成就。

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父母的指引,父母却因生活忙碌,没有时间与孩子谈心沟通。怕青春期的孩子沾染上不好的习惯,开始约束管制孩子的时间和限制所交往的人群。考大学报专业选学校要么就不管不问,要么就限定范围,做决定之前,父母是否听过孩子的心声和他们的选择?

孩子毕业了,还得为他寻找合适的工作。孩子到了成家的年龄,没有合适的对象会着急,忙着替他寻找相亲对象;有了相爱的人,又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对方加以审视和考察,没有通过父母这一关的坚决不同意。认为对方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幸福生活,认为对方配不上自己的孩子,甚至会以亲情要挟双方断绝关系。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却偏偏要主观的加在自己孩子身上。同样一条路,不同的人走过,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凭什么就认为孩子一定会受苦?更何况他的错误只有他自己承受过后,才知道如何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父母一心一意挂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爱是他们心上沉重的压力,怕孩子吃苦,就毫无节制的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哪怕自己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怕他犯错就千方百计的为他排除障碍,为他的错误买单;让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对身外之物不管不问。

那样的结果是纵容孩子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要求索取父母的付出,最后导致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只是低素质的书呆子,又或者是高学历的生活白痴。

然而,这样的爱同时也深深的限制着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令他们不能毫无顾忌的施展抱负,想象力得到压制,没有自己的主见与个性,习惯了被动的听凭父母的安排,习惯了被外部的压力推着前行,而不会主动去寻求改变。

教导孩子知足常乐,让孩子的创造激情在安逸的生活里渐渐消逝。心理素质不高,遇到打击承受不了,只有一味的逃避或者心理崩溃做出傻事。

父母的爱同样需要合理的付出给自己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教孩子做人,一个优秀的人,才是成功的人,不管在哪一个行业,他也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位伟人是从锦衣玉食的生活里培养出来的,只有经历过磨难才会更加的发奋向上,只有经历过困苦才会懂得珍惜感恩。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

从他来到人间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存目标。我们将孩子带到世界上,是要指引他完成自己的人生历练,鼓励他实现自己的追求和信念,而不是一味的安排限制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爱情,甚至婚姻。

我一直认为一帆风顺的生活对人生是一种损失,没有机会感受体验深刻的爱和痛,就没有深刻的灵魂去思索和追寻。

不要说90后的孩子太自私,不懂感恩;也不要说他们太自我,行事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一切都是父母宠出来的。而渐渐老去的70后,80后们,在父母“爱”的关怀下,放弃了梦想,放弃了深爱的人,放弃了创造的激情。顾虑着亲人的感受,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敢与自己挚爱的人相守,锐利的棱角被时间磨平,冲动的梦想在困难面前退缩。

这样沉重的爱就是捆绑在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身上的绳索,令父母放不下,令孩子摆不脱。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父母的确是在自讨苦吃,自己不能解脱,反令孩子厌恶憎恨。

醒一醒吧,中国可怜又可敬的父母们,拿出一些爱心来爱自己,不要全部压在孩子身上,令双方都不能挣脱。

其实,父母虚荣,说穿了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中国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议论他人的是非。害怕孩子在亲友面前丢脸,不断的限制他的行为,也不问问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而其他的朋友站在亲情之外,更能理解当事人的想法,体会他的感受。

有些时候,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孩子有时会报喜不报忧的欺瞒着父母,当事情实在掩饰不了再告诉他们时,就引发了爆炸性的争执。

许多的人为了父母和下一代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痛苦中,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生活追求丢在了人生路上,寄希望于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顺着他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这样的爱毁了两代人,丢了自己的一生,也限制了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孩子就应该比其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关怀,给予尊重并支持。

父母应该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替他分析问题,考虑周全,尊重他的意愿,做孩子坚强的后盾。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限制孩子,不要害怕那些流言蜚语,只要自己没错就应该坚定的往前走。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有优秀完整的人格基础上去达成,只有这样才不会担心孩子做出令人痛悔的事情。放开你的爱,不要让她成为亲人的压力,这样,孩子才能够轻松的飞得更高更远。

篇10:不要让孩子把不快带回家的教育随笔

不要让孩子把不快带回家的教育随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今天早上,李旭妈妈送李旭入园的时候给我讲了昨天孩子回到家的事情。

昨天李旭放学回家,闷闷不乐,和往常判若两人,没有大讲班上的事,而是心事重重。爸爸、妈妈试探着问了几次,她都不回答,晚饭也吃得很少。饭后,妈妈和她一起读书,她却噘着小嘴,不想读。看着往日的“小喜鹊”一下变成了霜打的.“茄子”,又不说原因,爸爸、妈妈又气又急,问话的语气有些重,没想到孩子竞呜呜地大哭超来,好像满腹的委屈。妈妈急了,一定让她说出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李旭哭了半天才抽噎着说:“老师不喜欢我了,我不想上学去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把妈妈说懵了,她再三追问,李旭才说:“老师今天让我们画画,老师说我画得不好,表扬别的小朋友,没表扬我。放学时,我跟老师说再见,她没理我,一直笑眯眯地跟其他同学再见。老师不喜欢我了......

听到这话,我这才意识到,昨天我忽略了李旭,我赶紧蹲下来,微笑着说:“其实,旭旭是很棒的孩子,老师只是激励你一下,让你再努力画好,没有不喜欢你的意思啊,呵呵,今天旭旭表现的好,我会表扬你的!好不好?”

李旭笑了:“真的?老师还是喜欢我?”

我笑了:“拉钩!”我们伸出手来:“拉钩上吊,......”

看到孩子又开心了,我开始反思,不能让孩子把在校的不愉快带回家!要把真诚的微笑送给每个学生,尤其是表现稍微差点的孩子,用微笑融化他,鼓舞他,激励他;把慈爱的眼神停留在每个孩子身上,用眼神告诉他:老师喜欢你,老师相信你!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快乐地来上学!

篇11: 不要让你的爱护成为他人的一种负担美文

不要让你的爱护成为他人的一种负担美文

哥哥是对我极好的,买衣服给我,给零花钱给我,还把我当个没结婚的女人一样,象对待一个小妹妹似的,我还真受不了他的这种极好,我希望在他的心中我也是个成熟而独立的女人,可是他总是不能理解我的这种心情,对待我的好,却让我内心活得纠结且不快乐。女人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尊重,不能理解我,不能尊重我的`思想,还谈什么这样是为我好吗?

不希望这样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的好,如果真是对一个人好,我倒希望顺从他的意思再来对他好,起码双方是达成共识的,能创成一个双赢的局面,施者高兴,接受者也高兴快乐,可是人生总是不能得偿所愿,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是用自己所谓的方式对别人好,可是再好的爱,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其实人世间这样的例子还真多,爱人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人们总是会有自己所谓的好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可是对方却不愿意接受,这种造成一种心灵上的困扰,无功不受礼,你来我往,礼尚往来,不回礼不回过去总是不成的吧。将心比心,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接受了也就得付出,受人点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受人一尺,也要还人一寸。天下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说世上最难偿还的就是人情债了。

自珍真岁月的空间开放以来,飘雨姐姐是在我的空间给我鼓励最多和留言祝福最多的人,可是这种网友间的互动祝福适当就好,可是她每天都在我的空间有留言,好频繁的,也许再她看来是对我极好的,每天问候我送祝福,可是日子久了,我就不喜欢她这样了,我总觉得心里像欠着了她好多,不经常去她的空间好象对不住她,去吧,我确实又没有什么好说的,客套几句留个言吗,每每如此,让我觉得好假喔,这种作风还真不是我的真性情呢。

现在为了避免这种事发生,我把空间设置改成了一律不得留言,免得花些时间在你来我往上,多点时间静下心来看几篇好文章倒是实在,划算。

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反省自身,不要让你的爱护成为他人的一种负担。爱之也有道。惜之也有道。

篇12: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妈宝男”

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是对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妈宝男,在中国,是一种很普遍的存在。表面上,这样的男子很听妈妈的话,对妈妈很好,但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他们有不为人知的阴影。

用心理学术语讲,他们有一个严重的分裂――将妈妈的形象分裂成“好妈妈”与“坏妈妈”,将好妈妈投射给真实的妈妈,而将坏妈妈容易投射给妻子。

因为这种心理机制,他们不能对真实的妈妈表达坏的情绪,但可以将坏的情绪投射给妻子。他们绝对不能疏远妈妈,但却可以看似毫无理由地疏远妻子。所以,女性在找恋人时,千万不能使用僵硬的逻辑――一个人对妈妈好,对妻子也会好。如果这种好是流动而自由的,这是真的,如果这种好像是一种教条,那么对妈妈越好,对妻子会越不好。以上是对妈宝男特征的认识的一个常见误区。

对于妈宝男形成原因上,我们也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大家很容易会认为,妈宝男之所以这么粘妈妈,是因为妈妈对儿子很好。其实,妈宝男的形成是因为两个很不美好的原因:第一,在婴幼儿时严重没有得到母爱,而对母爱的渴求是所有人的头号渴求,所以妈宝男会一直执着于母爱上;第二,大一些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妈妈的关注,于是形成对妈妈的极度服从,但这样做的同时,他们势必压抑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通常,他们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之严重,会到了把他们自己都吓到的地步。这让他们害怕和愧疚,为了防御这份害怕与愧疚,他们更加不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然而,对于妻子,他们却很可能不再压抑,于是,他们对妻子容易有莫名的怒火,并且与妻子保持很隔离很疏远的关系,稍强势一点的妈宝男,还可能对妻子非常鄙视。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对妻子或其他女性有多鄙视多疏远或多愤怒。

妈宝男因为和妈妈关系太过于亲密,这会引发他们的性羞耻感,导致他们的性生活有问题。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就是没有性能力。他们常常是和妻子没法很好地过性生活,但在其他性活动中却可以有很好的性能力。其中的原因是,在性中,妻子像妈妈一样,会唤起他们的性羞耻感。

此外,他们和妈妈多亲近,他们就有多强的动力,渴望背叛妈妈。所以,他们对背叛妻子有时会有莫名的强烈冲动。背叛并非仅仅是为了背叛,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感觉――我可以离开妈妈,我渴望那种自由。......所以,若摊上一个妈宝男,女人最后会觉得像是噩梦。因而,中国女性虽然说起妈宝男来狠得牙痒痒,发誓不和这种男人搅在一起,可这种男人一开始有一种好处对缺乏安全感的中国女人有致命吸引力――好控制。他们在恋爱中,会使用对妈妈的同样的着数――顺从、言听计从,一切都围着恋人的感觉转,这也让缺爱的中国女性觉得很美好。虽然她们很难欣赏妈宝男,但这份过分的顺从让她们割舍不下。

并且,妈宝男,不就是中国女人制造的?所以,比远离妈宝男更重要的,是不要制造妈宝男。

当然,你不能就这么以为妈宝男就是个乖宝宝,孝顺男人。“我听过有劈腿男以“妈宝”形象作为挡箭牌,每次都说“对不起,我妈要我陪她”。所有劈腿对象的来电显示都是“妈妈”,你以为他们母子俩感情真是好,其实你也只不过是他另―个妈妈。所以各位姐妹,千万别误把“妈宝”当孝顺。

案例1、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还完全像个小孩子一样,娇滴滴萌兮兮地撒娇,尤其在妈妈面前。2、称呼和行为亲昵、与母亲互相亲脸。3、30岁出头,与母亲睡在一起如何识别非常听父母的话。如果你们的谈话过程中穿插了无数个“我妈妈”、“我妈说”表面上,这样的男子很听妈妈的话,对妈妈很好,但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他们有不为人知的阴影。

对于男人而言,若发现自己是妈宝男,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且,要从妈妈的乖宝宝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这是必须的,否则你的生命会有极大的空虚感,你还会觉得,自己内心有一个很大的黑洞。

篇13:不要让孩子承受的六种矛盾教育

不要让孩子承受的六种矛盾教育

“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大讲艰苦朴素的大道理,这自然让孩子无所适从。

“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

许多家长对子女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

“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在教育方式上,现在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而在另一方面,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重智”与“轻德”的矛盾

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不是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

家长渴望孩子成才,于是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却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孩子志趣,这种“发展”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篇14:教育随笔:让孩子成为建议者

主题墙的版块进入到了新的主题“冬天里”,于是,我们将孩子的新年愿望的自我表达作为此主题下的一个分块。利用晨间谈话,我请孩子们来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里面有什么愿望,然后把它们贴出来分享。这可乐坏了孩子们,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新年愿望是什么东西,经过一番解释之后孩子们马上理解了,新年愿望可以是新的一年你希望自己收到一件什么礼物,想和谁一起去旅行、去哪里旅行等等。因为有了教师的语言提示,孩子们立刻有了想法,都急不可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孩子们有的说“我想要一件漂亮的衣服”,有的说“我想要爷爷奶奶都健健康康的”,“我想要一辆漂亮的玩具小汽车”,“我想要去外婆家旅游”,各种各样的回答千奇百怪,但我依然很认真的帮助孩子完善和记录。这时,茗茗站起来说:“王老师,我希望你在新的一年可以戴上一个花花的发夹,穿上花裙子。”我说:“王老师夏天的时候不是穿裙子过啦,不过你的建议不错,就是老师现在长大了戴花花发夹应该是像你们一样的小女孩戴的是吧?”“嗯,不过我觉得你可以试试。”“我想我应该听你的意见,有机会我试试。”孩子会心的笑了。 生活活动时间帮助孩子系裤子,茗茗一手撩过我的头发然后贴着我的头说:“老师,你的这边头发总是掉下来,你给它夹起来嘛。”先是一怔,立马我感受到了孩子细致的观察,因为我平时经常用手去弄垂下来的头发,孩子这是在给我提建议,出主意呢。于是,我说:“我也觉得我的头发掉下来不舒服,等留长点我就把它夹起来。”“嗯,我也是这么觉得。” 教学生活中,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有一些语音表达较好的孩子,但是,当他与你交流向你陈述他的建议时你应该怎么做才能不抹灭孩子的热情呢?给予正面的回应,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所提建议的重视和支持。让孩子成为一个勇于表达的建议者,无形之中让孩子感受到这是一个积极的民主的语言环境。让教师成为倾听者,孩子就会成为表达者,孩子愿意表达了,一切都会变得有滋有味了。

篇15:让孩子成为建议者教育随笔

让孩子成为建议者教育随笔

主题墙的版块进入到了新的主题“冬天里”,于是,我们将孩子的新年愿望的自我表达作为此主题下的一个分块。利用晨间谈话,我请孩子们来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里面有什么愿望,然后把它们贴出来分享。这可乐坏了孩子们,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新年愿望是什么东西,经过一番解释之后孩子们马上理解了,新年愿望可以是新的一年你希望自己收到一件什么礼物,想和谁一起去旅行、去哪里旅行等等。因为有了教师的语言提示,孩子们立刻有了想法,都急不可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孩子们有的说“我想要一件漂亮的衣服”,有的'说“我想要爷爷奶奶都健健康康的”,“我想要一辆漂亮的玩具小汽车”,“我想要去外婆家旅游”,各种各样的回答千奇百怪,但我依然很认真的帮助孩子完善和记录。这时,茗茗站起来说:“王老师,我希望你在新的一年可以戴上一个花花的发夹,穿上花裙子。”我说:“王老师夏天的时候不是穿裙子过啦,不过你的建议不错,就是老师现在长大了戴花花发夹应该是像你们一样的小女孩戴的是吧?”“嗯,不过我觉得你可以试试。”“我想我应该听你的意见,有机会我试试。”孩子会心的笑了。

生活活动时间帮助孩子系裤子,茗茗一手撩过我的头发然后贴着我的头说:“老师,你的这边头发总是掉下来,你给它夹起来嘛。”先是一怔,立马我感受到了孩子细致的观察,因为我平时经常用手去弄垂下来的头发,孩子这是在给我提建议,出主意呢。于是,我说:“我也觉得我的头发掉下来不舒服,等留长点我就把它夹起来。”“嗯,我也是这么觉得。” 教学生活中,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有一些语音表达较好的孩子,但是,当他与你交流向你陈述他的建议时你应该怎么做才能不抹灭孩子的热情呢?给予正面的回应,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所提建议的重视和支持。让孩子成为一个勇于表达的建议者,无形之中让孩子感受到这是一个积极的民主的语言环境。让教师成为倾听者,孩子就会成为表达者,孩子愿意表达了,一切都会变得有滋有味了。

篇16:我的好意要让孩子正确理解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的好意要让孩子正确理解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五一假期过后,我们幼儿园里的所有班级都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节目排练中。我们大二班排练的是《竹竿舞》,每天在保证一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下,还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练习舞步。

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晴天,我们师幼一起来到了户外的操场上进行排练。伴随着清脆悠扬的音乐,孩子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动步法。我们两位老师在其侧旁时时关注和指导。

正在练习中,我发现明瑞小朋友的步子因为跳得过快,没有和伴奏音乐一致,导致和跟他同组的孩子们不协同,于是我对他作出了提醒:“明瑞,你的步子太快了,跟随节拍,自己调整一下。”他听了,我发现他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僵硬了,缓缓的垂下了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或许是由于紧张,又或许由于分神的缘故,这时候的他一不小心,被脚下的竹竿绊倒了,摔倒在地上。我赶紧把他扶起来,扶他到旁边的空闲处休息一会儿。

休息一段时间后,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并没什么大碍,明瑞又继续加入到了大家的集体练习中。旁边的我着重观察他的表现,从他紧张的眼神中,我意识到他对我心存戒备,我的“好意”没有被孩子理解,我为我的“好意”到给孩子的压力而自责,更为我的“好意”带给孩子的胆怯而深感不安。怀着内疚的心,我轻声把明瑞叫到了一旁说:“明瑞,现在老师给你示范一边,然后你再跟着我一起跳几次,找找节拍,感受一下,好吗?”他默默地使劲点点头。经过几次演练和示范动作后,我又和他说了几点自主调整错步、叉步的小技巧;最后我和颜悦色的对他说:“明瑞,你平时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都不错,老师相信你多加练习后,竹竿舞肯定也会很娴熟,但是一点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可以再绊倒了奥。”他听了我的话,脸上紧张的表情舒张开来,,眼睛变得炯炯有神,绽放出了往日的光彩。在我的期待和鼓舞下,明瑞再次加入到了队列中,这一次跳得非常标准,我对他伸出了大拇指,我的他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我们都会心的笑了。

这件事使我深深的体悟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和说服,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背道而驰的后果。老师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去真诚的面对每一位幼儿,谆谆教诲,用心教育,做到“真心换真心”。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用心,让老师体会孩子的天真快乐。

篇17:教育随笔:上课孩子不举手怎么办?

教育随笔:上课孩子不举手怎么办?

平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每次我提问时,总有一些幼儿跃跃欲试,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与他们正相反,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很苦恼,他们是真的不会还是不想回答?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不爱举手的幼儿多半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需要关注和鼓励。例如,我们班的臧冠桦小朋友平时话比较少,也不爱笑,总是皱着眉头,特别是当老师注意到他的时候,他总是低着头将目光移开,当老师请小朋友念儿歌唱歌时,他总是表现的十分腼腆害羞,声音轻的像“蚊子”叫。而有一次,在图书区臧冠桦和小朋友一起看一本关于恐龙的书,他和小朋友在说着书中内容。我悄悄走到他身边,听到他正在有声有色的说着自己知道的恐龙知识,我感到非常吃惊,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得棒极了,以后请你把些知识将给小朋友听好吗?”臧冠桦听了认真地点点头。此后,当臧冠桦有一点儿进步时,我就在大家面前表扬他,每次他的眼睛都亮亮的看着我,有时候放学他走的晚,他还会主动拉我的手,现在他有了很大的`变化,胆子变大了,声音也响亮了,有时候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在鼓励每个孩子都举手回答问题时,不急于找某个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这个时候,如果从不举手的孩子举起了手,一定马上把机会给他,不管他回答的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对他这种勇敢的尝试给予肯定。相信有了这良好的开始,不爱举手的孩子会慢慢勇敢、大方起来。

每个孩子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应善于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调动起不爱举手、不善于表现的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这样的教育才算真正收到了效果。

教育随笔不睡的孩子

教师随笔:我和学生的心理信箱

单身人士,并不是很聪明杂文随笔

莫让孩子成为假性留守儿童随笔

工作随笔语录

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亲人的负担美文

教育创新是我们永不止步的追求 (教师随笔)

初中教师优秀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小班新生入园

小班新生入园随笔

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
《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育随笔:不要让懂事成为孩子的负担(共17篇)】相关文章: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2022-06-15

家长暑期陪伴孩子随笔2023-03-24

呼唤爱短篇教育随笔2022-11-20

跨越代沟的桥梁教学随笔2022-12-27

教师随笔30篇2022-07-05

教师随笔2024-03-29

教育随笔家长开放日心得2022-08-15

《浅谈学生的复习方法》 教师随笔2023-08-04

教师寒假随笔2023-08-11

惊险 教师随笔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