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

时间:2023-07-29 08:23:40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精选9篇)由网友“额丢丢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

篇1: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BC中,AB=AC=10cm,BC=12cm,则cosB= ,sinB= 。

2、△ABC中,C=90,a=6,b=8,则sinA=_____________.;若 , 00900,则 =_______。

3、在Rt△ABC中,C=900,如果已知 和B,则 = , = 。(用锐角三角函数表示)

4、若 ,则锐角a=__________度

5、在Rt△ABC中,C=900, =2, = ,则tan = 。

6、Rt△ABC中,C=90, ,则B=_________度

7、已知Rt△ABC中,C=900, ,则B= 。

8、计算sin30+9cos600=___________;若 ,则cos =____________。

9、比较大小:sin520_________sin460

10、某人沿着山坡走到山顶共走了1000米,它上升的高度为500米,这个山坡的坡度为__________,坡角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条边长为 ( )

A.5 B.7 C. D.5或

12、利用投影仪把Rt△ABC各边的长度都扩大5倍,则锐角A的各三角函数值( )

A、都扩大5倍 B、都缩小5倍 C、没有变化 D、不能确定

13、在Rt△ABC中,C=900,sinA= ,则tanB的值为( )

A、B、C、D、

14、在Rt△ABC中,C=900,cosA= , = ,则 等于( )

A、B、1 C、2 D、3

1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6,BD=8,ABD=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C. D.以上都不正确

16、在Rt△ABC中,C=900,下列不成立的是( )

A、B、C、D、以上都不成立

17、在Rt△ABC中,C=900, 、分别为A、B的对边,且满足 则tanA的值为( )

A、5或6 B、2 C、3 D、2或3

18、在△ABC中,A∶B∶C=1∶2∶3,则tanA= ( )

A、B、1 C、D、

19、已知A、B两点,若由A看B的'仰角为 ,则由B看A的俯角为 ( )

A、B、C、D、

2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A=1200,底边BC的长为12cm ,那么它的腰长是 ( )

A、cm B、cm C、cm D、6cm

三、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1、

1、sin2600+cos2600 2、sin600-2sin300cos300

3. sin300-cos2450 4. 2cos450+

5. 6.

四、解答下列各题:(每个4分,共24分)

22、在Rt△ABC中,C=900,,AB=13,BC=5,

求sinA, cosA, tanA,

23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在Rt△ABC中。

1、c=20 A=450 2. a=36 B=300

24、在Rt△ABC中,C=900,若 求cosA, sinB, cosB

25、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的余弦值是 ,腰长是6,上底是 求下底及面积

26、如图,在离铁塔93米的A处,用测角器测得塔顶的仰角为BAF,已知测角器高AD=1.55米,若BAF=30,求铁塔高BE。

解:

五、知识运用:(每个6分12分)

27.如图,梯形ABCD中,ABBC,BAC=60,ADC=135, ,求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28.身高相同的甲、乙、丙三人放风筝,各人放出的线长分别为300m、250m、200m,线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30、45、60(假设风筝线是拉直的),问三人所放的风筝谁的最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45 ;2 ,600;3、, ;4、30度;5、;6、1;7、600;

8、5, ;9、10、1∶ ,300

二、选择题:DDBBD,BDABB

三、计算下列各题:

21、1 0 0 2 2 - 1 22、

四、解答下列各题:

23、24略 25 10 12 26 1443-72 27丙最高

篇2: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本小节主要学习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这些关系,是正确、迅速地的关键.

3.深刻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向方程的转化.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实际上分别给了三个量的关系:a、b、c是边的长、和是由用不同方式来决定的三角函数值,它们都是实数,但它与代数式的不同点在于三角函数的值是有一个锐角的数值参与其中.

当这三个实数中有两个是已知数时,它就转化为一个一元方程,解这个方程,就求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未知的元素.

如: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求BC边的长.

画出图形,可知边ACBC和三个元素的关系是正切函数(或余切函数)的定义给出的,所以有等式

由于,它实际上已经转化了以BC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解这个方程,得

.

即得BC的长为.

又如,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35.42cm,一条直角边的长29.17cm,求另一条边所对的锐角的大小.

画出图形,可设中,,于是,求的大小时,涉及的三个元素的关系是

也就是

这时,就把以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转化为了以为未知数的方程,经查三角函数表,得

.

由此看来,表达三角函数的定义的4个等式,可以转化为求边长的方程,也可以转化为求角的方程,所以成为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4.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列表如下:

5.注意非直角三角形问题向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转化

由上述(3)可以看到,只要已知条件适当,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可解的.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使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给非直角三角形图形问题的解决铺平了道路.不难想到,只要能把非直角三角形的图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就可以通过而获得解决.请看下例.

例如,在锐角三角形ABC中,,求这个三角形的未知的边和未知的角(如图)

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解法的问题,我们只需作出BC边上的高(想一想:作其它边上的高为什么不好.),问题就转化为两个的问题.

在Rt中,有两个独立的条件,具备求解的条件,而在Rt中,只有已知条件,暂时不具备求解的条件,但高AD可由解时求出,那时,它也将转化为可解的直角三角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法如下:

解:作于D,在Rt中,有

又,在Rt中,有

又,

于是,有

由此可知,掌握非直角三角形的图形向直角三角形转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

(1)作高线可以把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

(2)作高线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梯形转化为含直角三角形的图形.

(3)连结对角线,可以把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转化为含直角三角形的图形.

(4)如图,等腰三角形AOB是正n边形的n分之一.作它的底边上的高,就得到直角三角形OAMOA是半径,OM是边心距,AB是边长的一半,锐角.

6. 要善于把某些实际问题转化为问题.

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图形的计算问题,而图形计算问题又可以归结为问题.

我们知道,机器上用的螺丝钉问题可以看作计算问题,而圆柱的侧面可以看作是长方形围成的(如图).螺纹是以一定的角度旋转上升,使得螺丝旋转时向前推进,问直径是6mm的螺丝钉,若每转一圈向前推进1.25mm,螺纹的初始角应是多少度多少分?

据题意,螺纹转一周时,把侧面展开可以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的长为

另一条直角边为螺钉推进的距离,所以

设螺纹初始角为,则在Rt中,有

∴.

即,螺纹的初始角约为 .

这个例子说明,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抽象为一个问题,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这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第 1 2 页

篇3: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注意事项:本卷共8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Rt△ABC中,∠C=90°,若斜边AB是直角边BC的3倍,则tanB的值是( )

A. B.3 C. D.2

2.在△ABC中,∠C=90°,AB=5,BC=3,则cosA的值是( )

A. B. C. D.

3.如果∠ 为锐角,且sin =0.6,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A.0°< ≤30° B.30°< <45° C.45°< <60° D.60°< ≤90°

4.若 为锐角,且sin = ,则tan 的值为( )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是第一象限内的点,其坐标为(3,m),且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 的正切值是 ,则sin 的值为( )

A. B. C. D.

第5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6. 在Rt△ABC中,∠C=90°,sinB= ,则cosA的值为( )

A. B. C. D.

7.在△ABC中,∠A=120°,AB=4,AC=2,则sinB的值是( )

A. B. C. D.

8.如图,在△ABC中,AB=AC=13,BC=10,点D为BC的中点,DE⊥AC于点E,则tan∠CDE的值等于( )

A. B. C. D.

9.如图,两条宽度均为40 m的公路相交成 角,那么这两条公路在相交处的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路面面积是( )

A. (m2) B. (m2) C.1600sin (m2) D.1600cos (m2)

10.如图,一个小球由地面沿着坡度i=1:2的坡面向上前进了10m,此时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5m B. m C.4 m D.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30°,∠C=90°,∠ADB=105°,sin∠BDC= ,AD=4.则DC=_______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2.如图,在A处看建筑物CD的顶端D的仰角为 ,且tan =0.7,向前行进3米到达B处,从B处看D的仰角为45°(图中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D⊥AC),则建筑物CD的高度为___________米.

13.如图,已知点A(5 ,0),直线y=x+b(b>0)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C、B,连接AB,∠ =75°,则b=________.

14.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中点,FC= BC,则tan∠EAF=________.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1) +2sin45°- ;

(2)sin30° tan60°-(-tan45)+ .

16.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AB=6,AC=5 ,∠A=30°.

(1)求BD和AD的长;

(2)求tanC的值.

四、(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如图,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去测量某河段的宽度.小明同学在A处观测对岸C点,测得∠CAD=45°,小英同学在距A处50米远的B处测得∠CBD=30°,请你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河宽.(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 ≈1.414, ≈1.732)

18.如图,在Rt△ABC中,∠C=90°,M是直角边AC上一点,MN⊥AB于点N,AN=3,AM=4,求tanB的值.

五、(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 ,求BE的值.

20.已知,△ABC中,D是BC上的一点,且∠DAC=30°,过点D作ED⊥AD交AC于点E,AE=4,EC=2.

(1)求证:AD=CD;

(2)若tanB=3,求线段AB的长﹒

六、(本题满分12分)

21.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码头,A在B的正东方向,一艘小船从A码头沿它的北偏西60°的方向行驶了20海里到达点P处,此时从B码头测得小船在它的北偏东45°的方向.求此时小船到B码头的距离(即BP的长)和A、B两个码头间的距离(结果都保留根号)﹒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如图,某人在山坡坡脚A处测得电视塔尖点C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到P处再测得点C的仰角为45°,已知OA=100米,山坡坡度(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i=1:2,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OC的高度以及此人所在位置点P的铅直高度.(测角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4,AD=3,BC=5,点M是边CD的中点,连接AM、BM.

(1)求△ABM的面积;

(2)求sin∠MBC的值.

篇4: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A C B C A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 12. 7 . 13. 5 . 14. .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 解答:(1) +2sin45°- ;

= +2× - ,

= + -

= + -2 +2

=3 - ;

(2)sin30° tan60°-(-tan45)2016+ .

= × -(-1)2016+

= -1+1-

= .

16.解答:(1)∵BD⊥AC,AB=6,∠A=30°,

∴BD= AB=3,

在Rt△ABD中,AD=AB cosA=6× =3 ;

(2)∵AC=5 ,AD=3 ,

∴CD=AC-AD=2 ,

在Rt△BCD中,tanC= = = .

四、(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解答:过C作CE⊥AB于E,设CE=x米,

在Rt△AEC中:∠CAE=45°,

∴AE=CE=x

在Rt△BCE中,∠CBE=30°,BE= CE= x,

∵BE=AE+AB,

∴ x=x+50,

解得:x=25 +25≈68.30.

答:河宽为68.30米.

18.解答:∵∠C=90°,MN⊥AB,

∴∠C=∠ANM=90°,

又∵∠MAN=∠BAC,

∴△AMN∽△ABC,

∴ = = ,

设AC=3x,AB=4x,

由勾股定理得:BC= = ,

在Rt△ABC中,tanB= = = .

五、(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解答:(1)∵∠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CD=BD,

∴∠B=∠BCD,

∵AE⊥CD,

∴∠CAH+∠ACH=90°,

又∠ACB=90°,

∴∠BCD+∠ACH=90°,

∴∠B=∠BCD=∠CAH,即∠B=∠CAH,

∵AH=2CH,

∴由勾股定理得AC= CH,

∴CH:AC=1: ,

∴sinB= ;

(2)∵sinB= ,

∴AC:AB=1: ,

∴AC=2,

∵∠CAH=∠B,

∴sin∠CAH=sinB= ,

设CE=x(x>0),则AE= x,则x2+22=( x)2,

∴CE=x=1,AC=2,

在Rt△ABC中,AC2+BC2=AB2,

∵AB=2CD=2 ,

∴BC=4,

∴BE=BC-CE=3.

20.解答:(1)证明:∵ED⊥AD,

∴∠ADE=90°.

在Rt△ADE中,∠DAE=30°,AE=4,

∴∠DEA=60°,DE= AE=2,

∵EC=2,

∴DE=EC,

∴∠EDC=∠C.

又∵∠EDC+∠C=∠DEA=60°,

∴∠C=30°=∠DAE,

∴AD=CD;

(2)解:如图,过点A作AF⊥BC于点F,则∠AFC=∠AFB=90°,

∵AE=4,EC=2,

∴AC=6.

在Rt△AFC中,∠AFC=90°,∠C=30°,

∴AF= AC=3.

在Rt△AFB中,∠AFB=90°,tanB=3,

∴BF= =1,

∴AB= = .

六、(本题满分12分)

21.解答:过P作PM⊥AB于M,

则∠PMB=∠PMA=90°,

∵∠PBM=90°﹣45°=45°,∠PAM=90°﹣60°=30°,AP=20海里,

∴PM= AP=10海里,AM=AP cos30°=10 海里,

∴∠BPM=∠PBM=45°,

∴PM=BM=10海里,

∴AB=AM+BM=(10+10 )海里,

∴BP= =10 海里,

即小船到B码头的距离是10 海里,A、B两个码头间的距离是(10+10 )海里.

七、(本题满分12分)

22.解答:作PE⊥OB于点E,PF⊥CO于点F,

在Rt△AOC中,AO=100,∠CAO=60°,

∴CO=AO tan60°=100 (米).

设PE=x米,

∵tan∠PAB= = ,

∴AE=2x.

在Rt△PCF中,∠CPF=45°,

CF=100 ﹣x,PF=OA+AE=100+2x,

∵PF=CF,

∴100+2x=100 ﹣x,

解得x= (米),

答:电视塔OC高为100 米,点P的铅直高度为 (米).

八、(本题满分14分)

23.解答:(1)延长AM交BC的延长线于点N,

∵AD∥BC,

∴∠DAM=∠N,∠D=∠MCN,

∵点M是边CD的中点,

∴DM=CM,

∴△ADM≌△NCM(AAS),

∴CN=AD=3,AM=MN= AN,

∴BN=BC+CN=5+3=8,

∵∠ABC=90°,

∴S△ABN= ×AB BN= ×4×8=16,

∴S△ABM= S△ABN=8;

∴△ABM的面积为8;

(2)过点M作MK⊥BC,

∵∠ABC=90°,

∴MK∥AB,

∴△NMK∽△NAB,

∴ = = ,

∴MK= AB=2,

在Rt△ABN中,AN= = =4 ,

∴BM= AN=2 ,

在Rt△BKM中,sin∠MBC= = = ,

∴∠MBC的正弦值为 .

篇5: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复习教案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复习教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仰角、俯角 2、坡度、坡角

二、基础知识:

1、在倾斜角为300的山坡上种树,要求相邻两棵数间的水平距离为3米,

那么相邻两棵树间的斜坡距离为 米

2、升国旗时,某同学站在离旗杆底部20米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旗

杆顶端时,该同学视线的仰角为300,若双眼离地面1.5米,则旗杆

高度为 米(保留根号)

3、如图:B、C是河对岸的两点,A是对岸岸边一点,测得∠ACB=450,

BC=60米,则点A到BC的距离是 米。

3、如图所示:某地下车库的入口处有斜坡AB,其坡度I=1:1.5,

则AB=

三、典型例题:

例2、右图为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CD=30米,两楼间的距

离AC=24米,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采光的影响,当太阳光与水平

线的夹角为300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

例2、如图所示:在湖边高出水面50米的山顶A处望见一艘飞艇停留

在湖面上空某处,观察到飞艇底部标志P处的仰角为450,又观其

在湖中之像的俯角为600,试求飞艇离湖面的高度h米(观察时

湖面处于平静状态)

例3、如图所示:某货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将一批重要货物由A处运往正西方的B处,

经过16小时的航行到达,到达后必须立即卸货,此时接到气象部门通知,一台

风中心正以40海里/时的速度由A向北偏西600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海

里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均会受到影响。

(1)问B处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2)为避免受到台风的影响,该船应该在多少小时内卸完货物?

(供选数据:=1.4 =1.7)

四、巩固提高:

1、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10米,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

的.位置升高 米。

2、如图:A市东偏北600方向一旅游景点M,在A市东偏北300的

公路上向前行800米到达C处,测得M位于C的北偏西150,

则景点M到公路AC的距离为 。(结果保留根号)

3、同一个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它的外切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 )

A、sin450 B、sin600 C、cos300 D、cos600

3、如图所示,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

为2米,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米,现将梯子的底端

A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等于3米,

同时梯子的顶端B下降至B,那么BB( )(填序号)

A、等于1米B、大于1米C、小于1米

5、如图所示:某学校的教室A处东240米的O点处有一货物,经过O点沿北偏西600

方向有一条公路,假定运货车辆形成的噪音影响范围在130米以内。

(1)通过计算说明,公路上车辆的噪音是否对学校造成影响?

(2)为了消除噪音对学校的影响,计划在公路边修一段隔音墙,请你计算隔音墙的

长度(只考虑声音的直线传播)

篇6: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

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本小节主要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这些关系,是正确、迅速地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

3.深刻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向方程的转化.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实际上分别给了三个量的关系:a、b、c是边的长、、和是由用不同方式来决定的三角函数值,它们都是实数,但它与代数式的不同点在于三角函数的值是有一个锐角的数值参与其中.

当这三个实数中有两个是已知数时,它就转化为一个一元方程,解这个方程,就求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未知的元素.

如: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求BC边的长.

画出图形,可知边AC,BC和三个元素的关系是正切函数(或余切函数)的定义给出的,所以有等式

由于,它实际上已经转化了以BC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解这个方程,得

.

即得BC的长为.

又如,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35.42cm,一条直角边的长29.17cm,求另一条边所对的锐角的大小.

画出图形,可设中,,于是,求的大小时,涉及的三个元素的关系是

也就是

这时,就把以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转化为了以为未知数的方程,经查三角函数表,得

.

由此看来,表达三角函数的定义的4个等式,可以转化为求边长的方程,也可以转化为求角的方程,所以成为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4.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列表如下:

5.注意非直角三角形问题向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转化

由上述(3)可以看到,只要已知条件适当,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可解的.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使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给非直角三角形图形问题的解决铺平了道路.不难想到,只要能把非直角三角形的图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就可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而获得解决.请看下例.

例如,在锐角三角形ABC中,,求这个三角形的未知的边和未知的角(如图)

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解法的问题,我们只需作出BC边上的高(想一想:作其它边上的高为什么不好.),问题就转化为两个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在Rt中,有两个独立的条件,具备求解的条件,而在Rt中,只有已知条件,暂时不具备求解的条件,但高AD可由解时求出,那时,它也将转化为可解的直角三角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法如下:

解:作于D,在Rt中,有

又,在Rt中,有

又,

于是,有

由此可知,掌握非直角三角形的图形向直角三角形转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

(1)作高线可以把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

(2)作高线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梯形转化为含直角三角形的图形.

(3)连结对角线,可以把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转化为含直角三角形的图形.

(4)如图,等腰三角形AOB是正n边形的n分之一.作它的底边上的高,就得到直角三角形OAM,OA是半径,OM是边心距,AB是边长的一半,锐角.

6. 要善于把某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图形的计算问题,而图形计算问题又可以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我们知道,机器上用的`螺丝钉问题可以看作计算问题,而圆柱的侧面可以看作是长方形围成的(如图).螺纹是以一定的角度旋转上升,使得螺丝旋转时向前推进,问直径是6mm的螺丝钉,若每转一圈向前推进1.25mm,螺纹的初始角应是多少度多少分?

据题意,螺纹转一周时,把侧面展开可以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的长为

另一条直角边为螺钉推进的距离,所以

设螺纹初始角为,则在Rt中,有

∴.

即,螺纹的初始角约为 .

这个例子说明,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抽象为一个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这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4.解决办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解决重难点,以相似三角形知识为背景解决疑点。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2)三边之间关系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  。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整体感知

教材在继锐角三角函数后安排解直角三角形,目的是运用锐用三角函数知识,对其加以复习巩固。同时,本课又为以后的应用举例打下基础。因此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是运用本课――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的。综上所述,解直角三角形一课在本章中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一课。

(三)教学过程()

1.我们已掌握Rt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

【例1】  在中,为直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解这个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

解:(1),

(2),

(3)

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

【例2】  在Rt中,,解这个三角形。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

解:(1),

查表得;

(2)

(3),

∴。

注意:例1中的b和例2中的c都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这时要查平方表和平方根表,这样做有时会比上面用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乘(或除)以另一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要方便一些。但先后要查两次表,并作一次加法(或减法)或者使用计算器求平方、平方根及三角正数值等。

4.巩固练习

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实际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为此,教材配备了练习P.23中1、2练习1针对各种条件,使学生熟练解直角三角形;练习2代入数据,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参考答案]

1.(1);

(2)由求出或;

(3),

或;

(4)或。

2.(1);

(2)。

说明:解直角三角形计算上比较繁琐,条件好的学校允许用计算器。但无论是否使用计算器,都必须写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些题目,不要马马虎虎,努力防止出错,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

2.幻灯片出示图表,请学生完成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2习题6.4A组3。

[参考答案]

3.;

五、板书设计

篇7:《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探究目标】 1.目的与要求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角角关系、边边关系、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激励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并熟悉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事物. 【探究指导】 教学宫殿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是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一些相等关系,如图19―46: 角角关系:两锐角互余,即∠A+∠B=90°; 边边关系:勾股定理,即 ; 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即 解直角三角形,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起来只有下列两种情形:(1)已知两条边(一直角边和一斜边;两直角边);(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一直角边和一锐角;斜边和一锐角).这两种情形的共同之处:有一条边.因此,直角三角形可解的条件是:至少已知一条边. 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直角三角形),就是要舍去实际事物的具体内容,把事物及它们的联系转化为图形(点、线、角等)以及图形之间的大小或位置关系. 借助生活常识以及课本中一些概念(如俯角、仰角、倾斜角、坡度、坡角等)的意义,也有助于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当需要求解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时,应恰当地作高,化斜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求解. 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近似计算,如没有特殊要求外,边长保留四个有效数字,角度精确到1′.

篇8: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说课稿优秀篇

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说课稿优秀篇

一、教材简析:

本章内容属于三角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教材先从测量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最后是运用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前两节内容是基础,后者是重点。这主要是因为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有较多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工程技术和物理中,主要是用来计算距离,高度和角度。教科书中的应用题,内容比较广泛,具有综合技术教育价值,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进行运算,但三角中的运算和逻辑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便于运算,常需要先选择公式并进行变换,同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和课题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即要求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或根据文字语言中的某些条件画出适合它们的图形,总之,解三角形的应用题与课后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三大数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解直角三角形还有利于数形结合。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才能对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另外有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可分解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组合,从而也能用本章的知识加以处理。以后学生学习斜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也要用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二、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熟练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1、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有关问题。

2、正确选择边与角的关系以简便的解法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会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即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根据课标的要求,要尽量把解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联系,减少单纯解三角形的习题。而要在实际问题中,要使学生养成先画图,再求解的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所要用的边角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知道30、

45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的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的,结合注重开放与生成,构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操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探索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通过讨论,实践,形成深刻印象,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靠,对难点也比较容易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2、学法

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直角三角形,先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所以这节课内容学生可以接受。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图形和器具的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体验转化过程,真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篇9:数学直角三角形家庭作业的试题

一、填空题 1.如下图,Rt△ABC和Rt△DEF,∠C=∠F=90°

(1)若∠A=∠D,BC=EF,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2)若∠A=∠D,AC=DF,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若∠A=∠D,AB=D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4)若AC=DF,AB=D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5)若AC=DF,CB=F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如右图,在Rt△ABC和Rt△DCB中,AB=DC,∠A=∠D=90°,AC与

BD交于点O,则有△_____≌△_____,其判定依据是,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

3.已知:如图(1),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AE=DF,AB=DC,

则△__________≌△__________(HL)

.

(1) (2) (3)

4.已知:如图(2),BE,CF为△ABC的高,且BE=CF,BE,CF交于点H,若BC=10,FC=8,则EC=__________.

5.已知:如图(3),AB=CD,DE⊥AC于E,BF⊥AC于F,且DE=BF,∠D=60°,则∠A=(___)°.

6.如图,在△ABC和△ABD中,∠C=∠D=90°,若利用“AAS”证明△ABC≌△ABD,则

需要加条件 _______或 ; 若利用“HL”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 或 .

AB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如图,有一个直角△ABC,∠C=90°,AC=10,BC=5,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当AP= 时,才能使ΔABC≌ΔPQA.

8.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 D,DE⊥AB于E,且AB=6 cm,则△DEB的周长为___________cm.

二、选择题

1.如下图,O是∠BAC内一点,且点O到AB,AC的距离OE=OF,则△AEO≌△AFO的依据是( )

A.HL B.AAS C.SSS D.ASA

2.在Rt△ABC和Rt△A′B′C′中,∠C=∠C′=90°,如下图,那么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使Rt△ABC≌Rt△A′B′C′的是( )

A.AB=A′B′=5,BC=B′C′=3 B.AB=B′C′=5,∠A=∠B′=40°

C.AC=A′C′=5,BC=B′C′=3 D.AC=A′C′=5,∠A=∠A′=40°

3.下列条件不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有两条边对应相等

C.一条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D.一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

4.△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32,BD∶DC=9∶ 7, 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18cm B.16cm C.14cm D.12cm

5.在△ABC内部取一点P使得点P到△ABC的三边距离相等,则点P应是△ABC的哪三条线交点. ( )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边的垂直平分线 6.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有几个 ( )

(1)AD平分∠EDF;(2)△EBD≌△FCD;

(3)BD=CD; (4)AD⊥B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以下各组数为边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1,3-1,22

C.7,24,25 B.4,7.5,8.5 D.3.5,4.5,5.5

8.在Rt△ABC中,∠ACB=90°,AC=CB,CD是斜边AB的中线,若AB=22,则点D到BC的距离为( )

A.1 B.2 C.2 D.2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单元的综合检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第二学期数学总复习计划

关于中考数学复习计划精选

九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有哪些呢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测试题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数学试卷分析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精选9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试题2022-06-16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2023-07-18

初二数学一单元试题2023-02-27

初二下册数学试卷2022-04-30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试题2023-01-24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2024-03-06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范文2023-03-25

初三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23-07-22

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2022-10-05

百分数知识点单元检测试题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