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2-04-30 00:40:2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熬夜睡午觉”为你分享11篇“《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1: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予甫十岁时,过衢州白沙渡,见岸上酒店败壁间,有题诗两绝,其名曰《犬落水》、《油污衣》。《犬》诗太俗不足传,独后一篇殊有理致。其词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是时甚爱其语,今六十余年,尚历历不忘,漫志于此。(《容斋随笔》洪迈)

【赏析】

在《容斋随笔》不多的叙议结合的文章中,这篇称得上是一篇于通俗中寓有深意的佳作。其佳一在文笔通俗,不事渲染与雕琢;二在叙述主体《油污衣》诗的浅近与寄意。言其浅近在语言的通俗,言其寄意在以形象的比喻,透射出作者的深刻思考——人生中有了污点,即使是洗尽千江水,也难以尽除污迹,纵使是悔尽万般衷肠,也难以抹除生命中的阴影。

【练习】

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甫十岁时甫:刚刚

B.有题诗两绝绝:绝句

C.独后一篇殊有理致致:表达

D.漫志于此志:记

2.下面对《油污衣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污白衣”中的“污”是使动用法,译为使白衣变得污浊。

B.“纵饶”意为“即使”,是文言文中的同意复词。

C.“争似当初不污时”是说怎么也比不上当初不受污染。

D.短诗通俗易懂,以比喻的方式告诉人们不能犯错误。

【答案】

1.C(“致”意为“情趣”)

2.A(“污”本身有动词“污染”的意思)

【译文】

我刚刚十岁的时候,经过衢州的白沙渡,看见岸上酒店的破墙壁上,题有两首绝句,诗名是《犬落水》《油污衣》。《犬》诗太俗不值得传诵,唯独后一篇很有一些理趣。那诗说:“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当时我非常喜爱那几句诗,到现在已60多年了,还历历在目没有忘记,于是就随意记在这里。

篇2:《木兰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木兰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概括木兰的`形象特点。

(2)简析全诗内容详略安排的特点。

(3)体会诗的最后一段以双兔为喻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2)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详细,而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得比较简略。

(3)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的聪明才智。

篇3:《莎衣》阅读答案

莎衣①

【北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②直饶:犹纵使,即使。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8.颔联描绘了两幅什么样的画?运用了那些手法?(5分)

9.这首诗咏物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篇4:《莎衣》阅读答案

8. (5分)颔联充满诗情画意。两幅画是:1婆娑起舞的芦苇影子下,渔人以蓑衣为垫,躺在船上,悠闲随意,四周水雾如烟。2莲叶如盖,荷香清幽,渔船上渔人披 着蓑衣御雨。(关键词: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雨溅珠玉,一叶扁舟,渔人蓑衣,诗情画意。)

这一联写得有意 境,①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烟卧”写人的静态,“带雨披”写人 的动态;“菡萏香”为虚境,却和“带雨披”并举。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里和烟卧”是视觉角度“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嗅觉 角度。(答对仗也可得一分,如“蒹葭”对“菡萏”,“影里”对“香中”)。

9.(6分)①爱蓑衣,爱“吟钓”表现他喜爱简单纯朴,喜爱自由自在,浪迹江湖,淡泊清高的.情韵。

②托物抒怀,蒹葭影里,菡萏香中有蓑衣相伴有蓑衣相伴,表达对莎衣的喜爱,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和向往。

③颈联写醉后和晴时“狂脱”,“乱堆”,表现出洒脱狂放的情怀。是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人纯朴生活的向往。

④尾联不愿紫绶金章换蓑衣,寄寓鄙视权贵。

篇5:《木兰诗》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木兰诗》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木兰当户织( )

(2)旦辞爷娘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全文,思考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你还知道古代有哪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对着;(2)早晨

2.(1)到东市买了好马,到西市买了马鞍和鞍垫,到南市买了嚼子和缰绳,到北市买了一条长鞭。

(2)将士们经历了上百次的战斗,有不少人都牺牲了,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3. 勤劳勇敢,坚强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等;穆桂英等。

(意思对即可)

篇6:赵孟頫《闻捣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孟頫《闻捣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闻捣衣

元 赵孟頫①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

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要褭,琵琶曾泣汉婵娟。

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注】①赵孟頫:宋朝皇室子孙,亲历亡国之痛,后来又到元朝做官。诗中的南渡指的是宋朝南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捣衣”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思妇对“良人”的浓浓思情呈现在月夜秋风里的捣衣声中。

B.首联借用露珠滴落梧桐叶、捣衣砧声不断以动写静,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情。

C.“苜蓿总肥宛要褭”中“宛要褭”是大宛能日行万里的骏马。此句说产自西域的苜蓿虽然在汉朝也传进了中原地区,却也在塞外喂肥了大宛更多的铁骑。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

D.“琵琶曾泣汉婵娟”句采用了用典抒情和拟人的.手法,借幽幽的琵琶曲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流露出伤感之意,表达了作者为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

E.尾联在作者的俯仰古今的喟叹伤感之中收束全诗,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心绪的表达。

2.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的思想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C,2分;D,3分(C批评汉朝统治者——错;D作者为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错)

2. 颔联写到大宋的北方遗民历尽劫难,还保留着过去的(捣衣)风俗,而南逃的大宋君臣苟且偷安,这种风俗大不如前(“思情”被淡忘)。(2分)

作者借捣衣风俗在南北的不同,抒发了自己面对历史的变化而怅然若失、伤感身世的情感,也沉痛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忘记江山沦落、求和苟安的愤懑之情。(4分。只批评自己苟且偷生到元朝做官,也可以,适当降档给分)(6分。分析诗句2分,鉴赏情感4分:伤感世事变迁,伤感大宋江山变化+大宋臣民思宋。大宋统治着苟且偷安)

篇7:《木兰诗》古诗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木兰诗》古诗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当户织(对着) 唯闻(只) 何所忆(思念) 十二卷(表多数,不是确指) 市鞍马(买)东市(集市) 旦辞(早晨)但闻(只) 戎机(战争)度若飞(过)朔气(北方)策勋(记功)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百千强(有于)愿驰(希望)出郭(外城)扶将(扶持)著(穿)

帖花黄(通“贴”)火伴(通“伙”)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傍地走(并排)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在集市上买来了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军用物资。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译:希望到集市上去买鞍买马,从此以后替父从军。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想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与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木兰和一些幸存者凯旋归来。

⑤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对着窗户上的镜子梳洗打扮。

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雄雌俩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3、 理解性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描写木兰准备军需物资井然有序而又急迫的诗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奔赴战场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描写木兰边塞生活艰辛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描写战争激烈、惨壮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描写木兰劳苦功高、赏赐多的诗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描写木兰不谋名利、辞官还乡的诗句: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扑朔迷离”出自“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两句。

篇8:《和桃源诗序》阅读练习附答案

《和桃源诗序》阅读练习附答案

和桃源诗序【苏轼】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xī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1、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 》。(1分)

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4分)

(1)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

(2)饮其水皆寿。( )

(3)或至百二三十岁。( )

(4)使武陵太守得至焉。( )

3、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参考答案

和桃源诗序【苏轼】

1、桃花源记(1分)

2、 ①、只 (1分) ②、长寿(1分) ③、有的人(1分) ④、这里(1分)

3、多过其实(2分)

4、桃花源并非仙境,只是它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水甘食简,人皆长寿。(3分)

篇9:《可爱的诗境》阅读练习及答案

《可爱的诗境》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多谢西风。

②它把后院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零落与黄花的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秋虫的歌唱。

③我曾徘徊池边:我把清波当做镜子,照见了她嫣然一笔的朱颜,比什么花枝还美丽。那池中的游鱼,两三只,交头接耳地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羞躲了;绿衣仙女似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报道晨装才了;白鹭有时飞到堤边,静悄悄地站着,恰似一个披蓑衣的钓叟。

④我曾小立断桥: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桥端,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遥遥欲坠。

⑤我曾漫步登楼:郭外的风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残荷点点;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哪里是秋天!树叶青青,有如青草之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儿嘘气如兰?望不断的天边,也许有蝶儿成双的飞舞,燕子裁衣。

⑥在这些可爱的诗境中,平铺了一幅绝妙的图画,我与她,变成了画中的诗人,诗中的画家,变成了灿烂的流霞,变成了团栾的明月,变成了并蒂的山花。

阅读题:

1、文中第③段与第⑥段中加点的“她”指代的是

A、“我”心中的恋人B、人格化的秋天

C、人格化了的秋天万物D、可爱的诗境

2、第①段四个字,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不超过20字)

3、“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这是秋天的景色吗?为什么?(不超过20字)

4、“在这些可爱的诗境中”,“这些”所指的是哪些内容?(不超过30字)

5、选出下列分析不妥的一项()

A、后院的'几句描写对下边三段的描写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第③段的中心句是“照见了她嫣然一笑的朱颜,比什么花枝还美丽。”这一句使这段整个的描写都有了着落。

C、第④段的描写从傍晚一直写到入夜。

D、第⑤段的描写是虚实结合,构成一幅奇幻的画面。

参考答案:

1、C联系上文“把清波当做镜子”,镜中所见非“秋天”而是秋天中的万物。

2、①总叙全文

②奠定情感基调:“多谢”——“可爱”、“诗境”。

3、是,因为垂柳、青藤、桂花等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4、后院,池边、断桥、登楼等构成的诗境。

5、A“后院”是意象之一,与池边等几个意象是并列的,所以不是提纲挈领的作用。

篇10:郭沫若诗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沫若诗两首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沫若诗两首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选录了银河相会、郭沫若·骆驼、余光中·乡愁三首诗歌以及现代文带上三句话上路阅读。并附有相应的阅读答案可供参考。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银河相会

(日)岛倚腾村

晚云在暮天泛起波澜,

欸乃歌声在夜空萦绕不断。

牵牛星急急荡起双浆,

一叶扁舟穿梭在云汉。

晚风送来阵阵芬芳,

也把叶绿花红的彼岸吹遍。

潸潸清泪濡湿了面颊,

宛如一个青春永恒的梦幻。

呵,在那远远的天边,

欸乃棹歌悠悠不断。

星星窥见了人间的欢愉,

今宵幽会情最缱绻?

1、诗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2、诗的第一节由银河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诗人想象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节诗用_____________,烘托美好的彼岸,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成“梦幻”。

4、诗中两次写到“欵乃歌声”,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概括本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引导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1、如何理解“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昂头天外”和“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分别写出了骆驼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实结合是这节诗的突出特点,请分别找出实写和虚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不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属于_______(散文诗抒情诗叙事诗寓言诗),朗读这首诗时应该把握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亲切爱怜激越豪放情深意长缠绵悱恻)。

2、乡愁本来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但是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练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意象,借助他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入人心。

3、诗中表现时间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诗来看,诗的前三节抒发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节抒发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

5、“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其深层的含义是(多项选择)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

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状况应及早结束。

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而无可奈何。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带上三句话上路

李小刀

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

快乐是一种美德

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们穷人最后的奢侈。不要轻易丢掉快乐的习惯,否则我们将更加一无所有。

你要快乐,在每一个清晨或傍晚。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在你经过的每一个村庄,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这样当多年以后人们再谈起你时,他们会记得当年曾有一个多么快乐的小伙子从这里经过。

快乐是一种美德。无论你背着多少行李,你也不要把它扔到路边的沟里。即使你的鞋子掉了,脚上磨出了血,你也要紧紧地攥着快乐,不和它离开半天。

快乐是一种美德,孩子,这是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你要把你的快乐传染给你身边的每个人,无论他是劳累的农夫还是生病的旅人,无论他是赤脚的孩子还是为米发愁的母亲,你都要把快乐传染给他们,让他们像鲜花一样绽开笑脸。

孩子,在你经过的每个村庄人们都像亲人一样待你,他们给你甘甜的泉水,给你的行囊里塞满干粮,你就给他们快乐吧!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你在人们的心中活上好多年。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

在你的旅途上,孩子,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开在路边。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风中唱歌跳舞。

不要忽略它们,孩子,我们的眼睛永远不要忽略掉美。你要欣赏它们的身姿和歌声,你要因为它们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不管你的旅途多么遥远,不管你的道路如何艰险,你都要和鲜花交谈,哪怕只用你喝点水、洗把脸的时间。

不要看不见满径的鲜花。但我要告诉你,当你沉浸在花香中的时候,不要忘记赶路,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的时间。

你只是一个路过的人,孩子,你要去的地方是前方,你的旅途依旧漫长。你的鞋子依然完整,你的双眼依然有神,你属于远方,而不是这里。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的前头还有千朵万朵花在等你。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你没到之前,孩子,不要为一朵花停住脚步。

你去的地方是远方,孩子,你要知道,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为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会在某一天踩着满地阳光到达。孩子,只要你的身体里流着奔腾的热血,只要你举着火把吓退野兽,你就早晚会抵达那个你想要去的地方。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就在你打点行装,准备返回的时候,我要对你说,孩子,别忘了为那些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要记得在你的旅途上你喝过别人给你舀来的泉水,你吃过别人给你送上的食物,你听过一位姑娘的歌声,你向一个孩子问过路,你在一间猎人的小屋中度过一个漫漫黑夜。要记住他们,孩子,你要记往这些人的声音、容颜。在你返回的前一天晚上,你要为他们准备好礼物。

你要把几块丝绸、几块好看的石头细心地包好。你要给姑娘准备好鲜花,你要给老人准备好烟丝,你要想着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礼物最好找也最难找。

这些就足够足够了。再带上你在路上看过的风景、听过的故事,再带上你的经历和感触,在燃着火的炉边,讲给他们听。

告诉缺水的人们前头哪里有水,告诉生病的人们哪种草药可以治病,把你这一路的经验告诉他们,把前方哪里有弯路告诉他们。

这些是最好的礼物。

不要忘了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孩子,只有这样你的这次远行才算没有白走。

1、“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中的“花”可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有没有为帮过自己的人准备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们穷人最后的奢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一组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理解“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中的“远方”、“幸福之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礼物,“这次的远行才没有白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一开始提到“我们穷人”。你认为拥有这三句话的人能被称为“穷人”吗?这两个“穷人”的概念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除了文中提到的三句话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话应该被记得?你能再写几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牵牛星和织女星

2、驾舟牵牛星唱着歌,驾舟飞渡

3、晚风、叶绿花红男女青年相会

4、用歌声传达急盼相会的幸福、愉快的心情

5、歌颂青春爱情的美好永恒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1、写出了骆驼的特点:是沙漠中的运输工具,有高大的、蕴藏生命所需能量的驼峰。

2、“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自信心;“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3、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引导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4、“骆驼”象征着坚韧不拔、引领人们前进的无畏战士。歌颂了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最终引导到“天外还有乐园”这样一种境地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1、抒情诗;情深意长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内容上:诗人在不同时期对乡愁的领悟和感受;结构:使全诗井然有序。

4、思念母亲和妻子的儿女之情;思念祖国大陆的爱国之情。

5、ABC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1、沿途的各种诱惑。

2、略

3、穷人本来在物质上已是很匮乏了,如果再不保持精神上的快乐,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4、“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

5、因为自己的目标还在远方。如果为一朵花停留太久,可能会忘了自己远行的目的,也可能会延误了时间。

6、理想的彼岸。目标最终达成的时候。

7、学会感激才是最后的完美。

8、不能。前一个穷人是指物质上的;后一个是指精神上的。在精神上富足的就不是穷人。

9、对每一朵花微笑。不要撒谎。等等。

篇11:莎衣 阅读附答案

莎衣 阅读附答案

莎衣①

【北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 ①莎衣:即蓑衣。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 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等的官爵。

8.结合诗句说明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5分)

9.这首诗通过莎衣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8. ①对仗,如“蒹葭”对“菡萏”,“影里”对“香中”。 ②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里和烟卧”是视觉角度“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嗅觉角度。 ③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莎衣的喜爱之情,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之情。(答出2组)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雨洒湖面,如溅珠迸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一位披着蓑衣的渔人。(术语+解析)

9. 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的向往,也是对官场的厌恶与摒弃。(结合四联分析)

赏析: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

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诗经的国风·郑风·缁衣

服装微店的宣传广告词

淘宝店服装五一广告词

有创意的淘宝女装广告词

初中怎么学英语比较快

溶液的形成教案

国风鄘风墙有茨全诗翻译的赏析

《爱之链》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擦鞋合同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油污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集锦11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2022-06-03

面试-礼仪篇:行为礼仪2023-05-25

卫生餐厅的阅读答案2022-11-16

高中研究性学习思想总结2022-05-06

面试礼仪故事2022-06-03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2022-04-30

我爱荷叶阅读短文答案2022-04-30

节约家庭用水的英语范文2023-02-24

家庭用水现状调查报告2024-05-21

常见的碱教学反思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