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阅读答案

时间:2022-04-30 12:39:0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吸血鬼绘梨”为你分享10篇“《隆中对》阅读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隆中对》阅读答案

篇1:《隆中对》阅读答案

隆中对(节选)(9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几个城池的人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薄弱,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凭借薄弱的条件成为强者,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胜。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一带地方,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如饥似渴想得到贤能的人,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向西和各族和好,向南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阅读试题及答案

17.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 )(2分)

(A)利尽南海 (物资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锋利)

(B)国险而民附 (国都) 此用武之国 (地方)

(C)贤能为之用 (他)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无义)

(D)挟天子而令诸侯(表示承接关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关系)

18.句子翻译(2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①曹操: ▲ ②孙权: ▲

③荆州、益州:▲ ④诸戎、夷越: ▲

20.“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17 B

18 略

19 此诚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 夺取、占领 和、抚

20 示例:选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

篇2:《隆中对》阅读答案

(三)阅读下面《隆中对》中的文段,完成28—30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字可兴矣”

28.(1分)用“/”给下面语句标出正确的停顿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9.(2分)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0(2分)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28.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9.A

30.①此诚不可与争锋②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篇3:《隆中对》阅读答案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此用武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__________________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揽英雄 揽: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词句。

(1)曹操能打败袁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当前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1)争强、争胜

(2)资助、援助

(3)殷实、富裕

(4)招揽、招致

3、这大概是上天所用来资助将军的;

老百姓兴旺富裕国家富足,但他们不知道爱惜人民。

4、(1)亦抑人谋也

(2)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3)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5、要点:

①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②结好孙权,内修政治,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③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篇4:《隆中对》阅读答案

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15—18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

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度德量力: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挟天子而令诸侯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比于袁绍 比至陈

B.欲信大义于天下 愿陛下亲之信之

C.贤能为之用 士卒多为用者

D.豪杰并起 广起,夺而杀尉

18.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诸葛亮认为应该占有荆、益二州的理由是什么?(2分)

答案:

15.答案:(1)衡量 (2)大概、恐怕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每小题1分。

16.答案:

(1)(曹操)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2)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呢?

评分标准:本小题4分。每小题2分。(1)题“挟”和“令”的翻译各占1分;(2)题翻译出“箪”、“壶”的活用占1分、反问句式占1分。

17.答案:C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

18.答案要点:

①荆、益二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用武之地;②荆、益二州的拥有者昏庸无能,不

能守。

篇5:《隆中对节选》阅读答案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①利尽南海

②国险而民附

③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④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①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② 抚边境各民族;

③ 广布“仁义”;

④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⑤ 巩固荆、益基地;

⑥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⑦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⑧ 搞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

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参考答案:

1、物资;地势险要;不仅……而且;兴旺富裕

2、(1)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军队,挟持天子、号令诸侯,这方面的确不能和他争强。(2)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盛着酒来迎接将军呢?

3、⑥③①⑤②④⑧⑦

4、成霸业、兴汉室

篇6:《隆中对》阅读答案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4)愿诸君勿复言 愿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 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分)

翻译: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

翻译: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 )。

参考答案:

4.(共4分)屏:命人退避 信:(通“伸”)伸张 日:一天天 愿:希望 (一词1分)

5.(3分)A (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

6.(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篇7:《隆中对》阅读答案

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一定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

C.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控制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将:率领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利尽南海 ②父利其然也

B.①信义著于四海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C.①则名微而众寡 ②有仙则名

D.①此诚不可与争锋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曹操和孙权两强,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对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1)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2)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浆来欢迎您呢?

4.不可与争锋,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篇8:《隆中对》阅读答案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豪杰并起 ( )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 )

③利尽南海 ( ) ④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B.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小题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小题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分)

【小题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4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两个即可)

答案【小题1】①起兵、起事 ②图谋 ③物资 ④爱抚、爱惜

【小题2】A曹操于是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

【小题3】此诚不可与争锋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小题4】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5】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锦囊妙计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起 图 恤”根据语境即可推断出意思。“利”是注解中的重点字,也是极需注意的字,此句中是名词用法,即“物资”之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非惟”“抑亦”‘ 争锋’等。“非惟”是不仅,不只的意思,“抑亦”是而且的意思,和前面的“非惟”是固定搭配。‘争锋’是争强,争胜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原文中的“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可知,句子前半部分分析曹操的状况,最后提出对待曹操的策略,即“此诚不可与争锋”。 根据语句“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可知,对待诸戎、夷越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整体理解文章,到问题出现的语段去寻找答案,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原文中一定有答案,我们一定认真去提取,务必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内容,可知语段先分析曹操,接着分析孙权,后分析荆益二州。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战略方针,继而写出了最终的战略目标即结尾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的语句,即这个句子就是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

【小题5】试题分析:学习〈出师表〉和〈隆中对》时老师们都会补充,即使没有补充,在平时看的

电视剧《三国》里,也有一定的积累。如: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火烧赤壁 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三气

周瑜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等,有关诸葛亮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故事的积累和概括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尤其是文言文课后作业里面出现的积累题一定要做,并且及时复习,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篇9:《隆中对》阅读答案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①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荆州、益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诸戎、夷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可以为援

③夺取、占领

④和、抚

2.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3.从政权、地位、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4.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给了刘备。

5.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以上意对即可)

篇10:《隆中对》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21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

小题1:解释加点字词。(6分)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B.既帝室之胄()

C.总揽英雄( )D.夙夜忧叹 ( )

E.庶竭驽钝( ) F.攘除奸凶(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迎将军者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B.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以伤先帝之明

C.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当奖率三军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先帝知臣谨慎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均可) (2分)

小题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文段正体现了前半句中的“ ”,【乙】文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2分)

小题6:诸葛亮备受后世推崇,而【甲】【乙】两段文字正好体现了他最受推崇的两个方面特点,你认为是哪两个方面呢?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大概B后代 C招致 D早 E比喻才能平庸 F铲除

小题2:A

小题3:(1)不仅仅是时机好,也是人谋划得当。

(2)这些就是我(诸葛亮)用来报答先帝(刘备)并且尽忠于陛下(刘禅)的职责与本分。

小题4: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小题5: “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6:【甲】远见卓识【乙】忠心耿耿,需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文言文词语,平时有应多识记积累。“驽”本义是劣马,在此处用的是比喻意义。

小题2:A

试题分析: A项中的“以”,前一个是“来、用来”的意思,后一个是“把”的意思。B项中的“之”意思都是“的”。C项中的“率”都是“率领”的意思。D项中的“知”意思都是“知道”。

小题3:(1)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注意“非惟……抑亦……”固定句式的翻译。②翻译时要注意“所以”字在句中表示目的,是“用来”的意思。

小题4:根据两文比较可知,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回答时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均可

小题5:通读甲乙两文,根据题目的要求可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小题6:读懂文意,分析并提炼出人物的高贵品质,尽量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注意语言的简洁通顺。

隆中,隆中苏轼,隆中的意思,隆中赏析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

隆中对文言文最简翻译

隆中对 翻译

隆中对翻译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学方案设计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优秀教案

隆中对获奖课堂实录的内容

《隆中对》阅读答案
《《隆中对》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隆中对》阅读答案(整理10篇)】相关文章:

三顾茅庐读后感600字五年级2022-09-20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05-21

人名歇后语及答案2024-01-09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024-02-12

三顾茅庐 教学设计2022-08-14

大二对大一新生的欢迎词2022-11-29

三顾茅庐的读后感2022-08-06

蜀国的诸葛亮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023-09-16

三顾茅庐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2022-09-16

《三顾茅庐》读后感500字2023-06-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