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订鬼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共5篇)由网友“河兔兔”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九年级语文订鬼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九年级语文订鬼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订鬼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精选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字准确注音。
衽( ) 庖( ) 箠( ) 椎( ) 纟墨( )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些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要加强记忆。
答案:rèn páo chuí chuí m
2.请准确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
(2)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
提示:(1)句中的“见”通“现 ”,较常见。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2)句中的“案”通“按”。
答案:(1)“见”通“现”,显现。
(2)“案”通“按”。
3.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
(2)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提示:此题主要帮助积累掌握古今异义词。在古汉语中,双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不同,一定要拆开来解,如“由于”。
参考答案:(1)由:原因,名词。于:在,动词。今义:原因,理由。
(2)觉:睡醒。今义:睡觉。
(3)玩:研习。今义:玩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订鬼即________的意思,如同他的《论死》《死伪》一样,是刺向________的利剑,是投向________的檄文。
(2)王充,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批判“________”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认为“________”是人的生命和精神的物质基础,“死而精气灭”,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________。他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此题主要帮助积累与本篇课文相关的'知识。
答案:(1)王充 《论衡?订鬼篇》 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 有神论者 统治者
(2)仲任 东汉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文学批评 天人感应 精气 灵魂
(3)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请选择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 )
A.何以效之:用什么来验证呢?
B.用精至矣:精力集中到极点了。
C.自见异物也:自己就看到与原物不同的东西了。
D.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那么也就知道病人所见到的不是鬼了。
提示:C项应理解为“自然就看到与原物不同的东西了”。
答案:C
2.选择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 箠:锤子。杖:棍棒。
B.若见鬼把椎、锁、绳纟墨 椎:古代的一种兵器。绳纟墨:绳索,绳子。
C.夫精念存想 精念:思念。
D.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为:变成。
提示:A项中“箠”应解释为“鞭子”。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是( )
A.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B.何以效之?
C.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
D.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提示:D项应为“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答案:D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选文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选文列举了“伯乐相马、庖丁解牛”两例,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
答案:(1)伯乐相马无非马 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类比论证 思念存想 自见异物
(2)庖丁解牛 形容技术或技能非常熟练
5.本文在说理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提示:本文选用伯乐、庖丁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参考答案:最大特色是用事实说话。
篇2:高二语文上册老人与海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鲭鲨( ) 海鳐( ) 蹂躏( )
黏液( ) 攮刺( ) 胳肢窝( )
舵把( ) 榫头( )
2.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
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2)他听得见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3)由于另一条鲨鱼还在蹂躏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
4.文学常识填空。
海明威,________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的“硬汉”形象是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节选部分老人与鲨鱼进行了哪几次搏斗?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
(3)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qīnɡ yáo róu lìn nián nǎnɡ ɡā duò sǔn
2.①攥/纂/篡 ②戳/戮/缪
3.(1)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多指干坏事)。(2)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3)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害。文中指鲨鱼正在吃马林鱼。
4.美 《老人与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桑地亚哥
5.(1)①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分别是斗一条鲭鲨、斗两条星鲨、斗一条犁头鲨、再斗两条星鲨、斗成群结队的鲨鱼。②第一次: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手受伤;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活活地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2)独白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它去咬那条死鱼的时候,老头儿看见它的嘴大张着,看见它那双奇异的眼睛,它咬住鱼尾巴上面一点的地方,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地响。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它的脊背也正在露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见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他攮进的地方,是两只眼睛之间的那条线和从鼻子一直往上伸的那条线交叉的一点。事实上并没有这两条线。有的只是那又粗大又尖长的蓝色的头、两只大眼和那咬得格崩崩的、伸得长长的、吞噬一切的两颚。但那儿正是脑子的所在,老头儿就朝那一个地方扎进去了。他鼓起全身的气力,用他染了血的手把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扎了进去。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鲨鱼在海里翻滚过来。老头儿看见它的眼珠已经没有生气了,但是它又翻滚了一下,滚得自己给绳子缠了两道。老头儿知道它是死定了,鲨鱼却不肯承认。接着,它肚皮朝上,尾巴猛烈地扑打着水面,两颚格崩格崩响,像一只快艇一样在水面上破浪而去。海水给它的尾巴扑打得白浪滔天,绳一拉紧,它的身子四分之三都脱出了水面,那绳不住地抖动,然后突然断了。老头儿望着鲨鱼在水面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
“它咬去了大约40磅。”老头儿高声说。他想: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他自个儿身受的一样。
他想:但是我已经把那条咬我的鱼的鲨鱼给扎死啦。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Dentuso”。谁晓得,大鱼我可也看过不少呢。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6.写鲨鱼去咬死鱼的时候,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7.老头儿用鱼叉攮鱼的时候,“他攮进的地方,是两只眼睛之间的那条线和从鼻子一直往上伸的那条线交叉的一点”,说明了什么?
8.文中有这样的话:“‘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为什么消灭了还说是打不败?谈谈你的理解。
9.文中老头儿对自己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这里的“事”是指什么事?“担当”是什么意思?
答案:6.凶猛,无所畏惧。
7.说明老头儿有丰富的捕鱼经验,因为那儿是鱼的脑子。
8.消灭的是人的生命,打不败的是人的精神斗志。
9.文中“有了事”的“事”是指再遇上鲨鱼或风浪等危险。“担当”是指要勇敢顽强地去斗争、搏斗。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锥形(zhuī) 鱼鳍(qí)
舵柄(duò) 鳐鱼(yáo)
B.两颚(è) 攥住(zǎn)
嗜杀(shì) 黏液(nián)
C.吞噬(shì) 脊髓(shuǐ)
蹂躏(lìn) 撬开(qiào)
D.榫头(sǔn) 打鼾(hān)
残骸(hái) 拽拉(yè)
答案:A 解析:B项,“攥”应读“zuàn”;C项,“髓”应读“suǐ”;D项,“拽”应读“zhu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海水给它的尾巴扑打得白浪涛天,绳一拉紧,它的身子四分之三都脱出了水面,那绳不住地抖动,然后突然断了。
B.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于是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戮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
C.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涌而上。
D.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像碰到了一块坚韧的.橡皮,同时他也感觉到打在铁硬的骨头上。
答案:D 解析:A项,“涛”应为“滔”;B项,“戮”应为“戳”;C项,“涌”应为“拥”。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为自己在中考发挥不好而耿耿于怀,怨天尤人,以致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B.《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居心叵测地把多层含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而我们则从这个故事里读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哲学。
C.刚刚步入高中的校门,面对陌生的同学,她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我行我素的人。
D.当人体不活动、不运动时,摄氧量减少,循环系统不顺,肌肉因太少使用而张力变小,骨骼中的钙质入不敷出,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答案:C 解析:C项,“我行我素”指完全按照自己本来的一套去做,不顾及别人的看法。A项,“怨天尤人”应该改为“自怨自艾”,因为根据选项中为自己的“发挥”“对自己的能力”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埋怨别人,没有把“中考发挥不好”归于客观,故此处应该使用“自怨自艾”;B项,“居心叵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是贬义词,应改为“煞费苦心”;D项,“入不敷出”是指收入不够开支,不能用于钙质的吸收与消耗。
4.(全国高考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答案:C 解析:A项,“病情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B项,属于成分残缺,缺谓语,可在“走上街头”后面加“举行”或“开展”。D项,语序不当,可将“为期两天”放在“在上海举行”的后面,作为一个分句;或将“为期两天”提至“论坛期间”之前,后加“的”作定语;“普及教育”应调整为“教育普及”。
轻松练笔
本文选取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文章的结尾是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马林鱼骨架回到了家,那么你认为桑地亚哥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量?
写作提示:《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海明威的巅峰之作,之所以不同于海明威其他硬汉小说,就在于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不但写了硬汉,而且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永恒的价值——人的自信。理解了小说的写作意图,那么写作这个片段就应围绕老人是成功的这个观点来写,衡量人生的成败也不应仅仅以最后的结果为标准,而应看他是否为了这个结果而去努力奋斗过。
答案示例:读完了《老人与海》,我被老人的勇气深深打动了,因为我看不到老人败到哪里。或许说失败是因为最后捕到的终究是一副空骨架,但人生的成败是以物质作标准的吗?
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得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时候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他是,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这样的一个沧桑老人,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我们更衷心地敬佩他了。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他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知识拓展]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是一部历时一个世纪的巨作,它告诉了我们人生哲学中的诸多道理,同时就我看来,其中也不乏蕴涵着一些程序方面的重大道理。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这是一篇让看过它的人都感动其中、感悟其中的故事: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也许,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带着鱼骨上岸,可是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在茫茫黑夜的巨浪中,弱小的人类与强大的自然在奋勇抗争,如同面对命运莫测的人生,可以消灭的是肉体,不可以征服的是意志和精神。清晨归来,老人并非一无所有,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而获得的生命自由就是他胜利的象征。
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当我们读到在大海中苦苦鏖战的老人和拼死也要活口的鱼类的时候,我们愿意相信这就是活着之所以应该活着的价值,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对于年轻人以及中年人来说更应该多从这个角度来理会本书的内涵,奋斗可能没有结果,可能一切都会是一场空空的“骨架”,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奋斗的过程是何其令人赞赏?正像某书评作家解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读者最喜欢的还是西行中的孙行者,而不是已经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
人生就如一片汪洋,很宽,也很危险。它可以把你推向一个高度,也会瞬间让你失去自己所有的幸福。我们为了保留这一丝幸福,会努力地向浪尖奔去,用我们的满腔热血化解有时愤怒的海洋。要知道,一个好渔人,是拥有桑提亚哥的意志和精神的。
我想:人生即是海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在风里你可以感受坚毅,在浪里你可以感受激昂!这些都是过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痛苦!
篇3: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多做题有助于同学们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因此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训练题,希望大家认真练习。
一、连一连【在线字典查询】
划贴踩吃舞
春联高跷龙灯彩船汤圆
二、比一比,再组词。
要( )饺( )阿( )钮( )
耍( )咬( )啊( )扭( )
三、加标点。
1 春节 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
2 你们怎么回来了
3 什么好看的' 好玩的 好吃的 都汇到一起了
4 春节真好 春节真好
四、我会照样子用“!”写句子。
例:这是迎接春天的节日呀!
1 ____________________呀!
2 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春节的晚上,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
春节的晚上,____在一起________。
_____,____在一起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划贴踩吃舞
春联高跷龙灯彩船汤圆
二、略
三、1),!2)?3)、、,……4),!
四、略
五、略
同步更新:【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的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训练题,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作答!
篇4: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二章》的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二章》的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 畔之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⑤必先苦其心志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选择题
1.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B、多助之至 色愈恭,礼愈至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吾义固不杀人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此教我先威众耳
3.加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城(城墙)非不高也 B.环而攻之而不胜(胜利) C.池(水池)非不深也 D.以天下之所顺(归顺)
4.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一开头就提出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第二三段先举出概括性很强的战例证明,然后从理论上来论证。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全文语句整齐,气势磅礴,反映了孟子君贵民轻的政治思想。
5.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者:无故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之: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C.敌: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B.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发: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四、问答题
1.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 事例:
2.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
3. 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 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蕴含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①委:放弃 去:离开 ②内外亲属 畔:通叛,背叛 ③限制
二、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关键词非,不是;池,护城河。)
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1.D (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2、D 3.C 4.D 5.B 6.D
四、1.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2.施行仁政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4.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
篇5: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训练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训练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7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练习检测:
一、词语解释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邹忌修八尺有余。 ③朝服衣冠,窥镜。 ④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⑤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⑦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⑨能谤讥于市朝。
⑩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⑾形貌昳丽⑿暮寝而思之 ⒀客之美我者 ⒁期年之后
⒂今齐地方千里 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⒄闻寡人之耳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
④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⑤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⑦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⑨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⑩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⑾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⑿邹忌讽齐王纳谏
⒀弗如远甚
⒁时时而间进
⒂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三、选择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5.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 )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 D.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
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8.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9.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10.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②君言多务,孰若孤 B.①王曰:“善。” ②京中有善口技者
C.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朝而往,暮而归
12.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王之蔽/甚矣!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下列各组词语意见相近的一项是 ( )
A、孰 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B、朝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C、市 门庭若市 能谤讥于市朝 D、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齐地方千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6.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郡下,诣太守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徐公不若君之美 更若役,复若赋 D、能谤讥于市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1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乃重修岳阳楼 B.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①王之蔽甚矣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期年(满一年)之后 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 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乃下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暮寝而思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2.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四、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4、讽谏的结果如何?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7.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8、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9.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0.阅读选文,写出原文中能够说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是如何除蔽的。
11、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2、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13.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4.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5、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16、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17、、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一、①讽:讽谏 纳:接受。 ②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③服:穿戴。窥:照。④复:又一次 ⑤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⑥美:认为······美。私:偏爱。 ⑦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⑧面刺:当面指责。 ⑨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⑩间进:偶然进谏。⑾昳丽:光艳美丽 ⑿躺,卧 ⒀认为……美 ⒁满一年 ⒂土地方圆 ⒃确实 ⒄使……听到
二、①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②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③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④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⑤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⑥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⑦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⑧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⑨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受什么可说的了。
⑩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⑾(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⑿邹忌委婉地劝说(规劝)齐王,齐王接受规劝(改正错误)。
⒀远不如⒁偶尔(有人)来进谏
⒂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三、1.C(蔽:受蒙蔽的意思)
2.B(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3.D(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4、B 5.A、C 6.D 7.A 8.B 9.B 10、 B 11、C(偏爱)12.A 13.B
14、C 15、C 16. B 17. B 18、B 19、C
20.D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以……为美)
21.D(A: 前“孰”:谁,后“孰”:仔细 B:前“乃”:于是,就 后“乃”:竟然 C:前“而”表修饰,后“而”表转折)
22.C(并非主要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
四、 1、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6.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7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8、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
9. 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流传的名人逸事。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而且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10.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听从邹忌的规劝, 颁布法令,广开言路,接受批评。
11、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12、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1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14.国内政治修明 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
15、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16、(1)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方面谈)(2)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可从个人、治国或工作、学习等方面)
17、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
......
★ 《订鬼》教案
★ 标准答案
【九年级语文订鬼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共5篇)】相关文章:
《雷电颂》课堂同步训练题与答案2022-08-19
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研究论文2022-05-06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计划怎么写2022-06-03
java软件工程师自我评价2022-09-18
北京时间不到点作文2022-05-08
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2022-11-17
面试题及答案2023-04-15
《天宫一号》的阅读题及答案2023-09-16
hr面试题及答案2022-10-01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