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时间:2022-12-21 07:36:4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共10篇)由网友“圆珠笔芯”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1:《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关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形貌魁硕 魁硕:壮伟貌

B.用前能拜三原令 用:任命

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倍经:常数的两倍

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 案:查看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3分)

①君方质有气 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 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邕管奏请任张署为判官,后改任殿中侍御史,而张署没有就任。

B.张署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严肃,下属禀报事务都不敢平视。后来他因为办事能力强,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

C.张署在虔州任上非常重视教化,派人到别的大郡学习礼仪,回来进行宣讲和教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张署为人正直,勇于担当,竭力为民谋求利益,不惜违逆上级意旨,甚至不惧因此而获罪,深受百姓爱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3分)

(2)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3分)

(3)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4分)

参考答案:

5.B(用:因为)

6.D(②③与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无关)

7.B(“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的不是张署。)

8.(1)张署被宠臣谗害,和同辈的韩愈、李方叔三人一起被贬到南方做县令。

评分建议:被动句、“南方”的语序及整个句意的通顺各1分。

(2)大帅调任别处,而张署不乐意长久地离开京师,所以就辞官回家。

评分建议:“去”、“谢归”及整个句意的通顺各1分。

(3)张署改任河南令,可是河南尹恰好是他平时所不喜欢的人。

评分建议:“改”、“适”、“好”及整个句意的通顺各1分。

篇2: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的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形貌魁硕 魁硕:壮伟貌

B.用前能拜三原令 用:任命

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倍经:常数的两倍

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案:查看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3分)

①君方质有气 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邕管奏请任张署为判官,后改任殿中侍御史,而张署没有就任。

B.张署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严肃,下属禀报事务都不敢平视。后来他因为办事能力强,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

C.张署在虔州任上非常重视教化,派人到别的.大郡学习礼仪,回来进行宣讲和教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张署为人正直,勇于担当,竭力为民谋求利益,不惜违逆上级意旨,甚至不惧因此而获罪,深受百姓爱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3分)

(2)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3分)

(3)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4分)

参考答案:

5.B(用:因为)

6.D(②③与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无关)

7.B(“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的不是张署。)

8.(1)张署被宠臣谗害,和同辈的韩愈、李方叔三人一起被贬到南方做县令。

评分建议:被动句、“南方”的语序及整个句意的通顺各1分。

(2)大帅调任别处,而张署不乐意长久地离开京师,所以就辞官回家。

评分建议:“去”、“谢归”及整个句意的通顺各1分。

(3)张署改任河南令,可是河南尹恰好是他平时所不喜欢的人。

评分建议:“改”、“适”、“好”及整个句意的通顺各1分。

篇3:《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译文: 欧阳伯和墓志铭(翻译) 张耒

老人家姓欧阳,名发,字伯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大儿子。他为人纯真朴实,不欺骗人,表里如一,清静寡欲,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是专心一意爱好礼义,在学习方面很刻苦。胡瑗掌管太学,号称大儒,用法律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候他的父亲欧阳修已经显贵,他年龄已15岁,就拜胡瑗为老师,恭谨温顺,谨小慎微,又完全能够讲解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年长以后,学问大有长进,他不钻研科举方面的文词,只研究原始宇宙立“道”方面的原理,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君臣世系、制度文物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学问他没有不研习的。他研究学问不致力于抄袭掠取他人的成果来应付眼前的需要,一定刨根究底,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论定编次,分门别类,对某一问题的考证一定要有所得,获得的结果一定能够得到运用。唉!他的志向太宏大了。然而他与别人不随便合流,论辩事理时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即使)遇到权贵也不稍微屈从退让,关键之处一定表明自己的想法,因此也不肯轻易尝试显示自己所拥有的看法,人们也很少能真正了解他。他的死,现在眉山的苏轼哭他,认为他得到了他父亲欧阳修的学问,与汉代蔡邕、晋代的张华属一样的。

他担任殿中丞时,曹太后死了,朝廷下诏书要求确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襄拿不定主意不能解决,正要上朝,召见他询问相关制度,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陈襄就上奏朝廷,采用他的建议。当时朝廷正下达司天监讨论古代占问天象的书是否相同,将调和综合为天文之书,长时间不能完成,而陈襄正总管这件事情,就推荐他负责修订。他推求、考证正确、错误,采纳、舍弃、比较、排序,书写成后,朝廷下诏收藏于太史局中。

他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他写成的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等,没写完的书还有十多部。

他的夫人吴氏,是过去的丞相吴充的女儿,被朝廷封为寿安县君。有一个儿子,叫欧阳宪,担任滑州韦城县主簿。有七个女儿。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他被安葬在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他父亲欧阳修的墓旁,他的儿子欧阳宪来请求我为他父亲写此篇铭。

篇4:《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答案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阅读训练】: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篇5:《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答案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

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

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

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

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

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

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

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

《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

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译文

先生姓欧阳氏,名发,字伯和,(江西)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文忠公欧阳修的长子。先生为人纯朴诚实,不会欺骗他人,对内对外能做到态度同一,淡薄名利,没有特殊的不良爱好,他志向坚定,爱好礼义,学习刻苦。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欧阳修禄位已高,先生已经十五岁,就拜胡瑗为师,恭谨温顺,又完全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先生长大以后,更加重视学问,不去研究那些应对科举考试的文章词藻,只去探究古代那最早出现的论议文字,从上古时代始有文书以来直到现在,君主臣宦世代相传的系统,每个朝代的法令规范以及礼乐制度,其它至于天文地理等学问,没有不学习研究的。先生学习这些不是为了追求应对眼前而浮光掠影,只注意枝枝节节,而一定探本溯源,了解学问的前因后果。编辑整理资料都分门别类,考查研究一定要有收获,有收获还要能有所用。啊,先生的志向也算够大的了!但是,他与人相处不随意迎合他人,议论事情坚持原则,即使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会有一点屈居其下的意思,关键时一定要陈述自己的意见,因此,他们也不愿意随意任用他,让他发挥其所能,因而,别人也很少能了解他的。现在,先生已经去世了,眉山苏子瞻(苏轼)感到很悲伤,认为先生继承了其父文忠公(欧阳修)的学问,可以称得上是东汉蔡邕(字伯喈)、西晋张华(字茂先)这类人了。

先生做殿中丞时,曹太后逝世,皇帝下诏确定皇曾孙服制。负责仪礼的礼官陈襄犹豫不决,将前往哭吊前,召见先生,询问服制之礼,先生从容应答,陈襄当即奏禀皇上,采纳了先生意见。在这时候,正值司天监讨论古代测候风云星月的占卜的书籍是否有不同,准备协调不同意见,创制天文书,很长时间没能完成,这时,陈襄正总管这件事,就推荐先生参加修订。先生推求考证,判断是非,取舍比较,编订完成后,皇帝下诏将此书藏于太史局。

先生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他编著的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他未完成的著述还有几十篇。

先生夫人吴氏,是原丞相正宪公吴充的女儿,封寿安县君。儿子一个,名宪,做过滑州韦城县主簿。女儿七个。先生于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于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欧阳修)的墓地,其子欧阳宪前来,要我为先生写一篇墓志铭。

【金文潮 试译】

篇6:钱烈女墓志铭阅读及答案参考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父如其言。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

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缳,丝绝,缳又断。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女泣谓余曰:儿必死,无援儿为也。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2],当与母勉图归计耳。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目瞪,口泻水如注。是时雨甚,门外马蹄践血与泥,声溅溅[3]。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衣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闻足击床阁阁[4],呜呼,死矣!

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公善医,活人者众。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不死,兵缚公欲杀,以手格之,皆仆地,反得免。卞时病甚,亦受刃,久之复苏,人以为女之阴助云。

铭曰:三光绝,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瘗尔于忠贞之旁,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

[1]卞忠贞祠:在扬州南门内,为纪念晋代人卞壶而建。卞壶字望之,晋永嘉年间苏峻称兵叛乱,卞与苏苦战身亡,两个儿子也被害。谥忠贞。

[2]江南:指镇江。镇江在长江南,扬州在长江北。

[3]溅溅(jiān):水流声。

[4]阁阁:象声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如其言。 如:依照。

B、辄为诗文吊之。 吊:悼念。

C、女以纸渍水塞口鼻。 渍:沾染。

D、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 比:等到。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钱烈女必死决心的一组是(3分)( )

①无葬此土,以尸投火。

②己持刀欲自刭。

③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

④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⑤目瞪,口泻水如注。

⑥又解衣带,强母缢之。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⑥

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烈女死于明朝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天后火化。因为家住忠贞祠,靠近那块地修了墓。

B、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率领军队奔向东门,烈女执意要自杀,于是持刀自杀,被家人拉住。

C、烈女由父母生养十六年,却不能扶持他们到老,由此深感愧疚。

D、烈女死后,他的父亲遭到棍棒兵刃数十创伤,但没死去,士兵绑着他想杀他,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4分)

(2)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3分)

(3)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当与母勉图归计耳。(3分)

参考答案:

5、D.(比:并,连。)(3分)

6、B.(①钱烈女遗言。③钱烈女对不能赡养父母深感自责。)(3分)

7、D.(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错。)(3分)

8、①我恐惧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实在没有办法,就把毒药给她,说:你姑且看事态发展的缓急情况(再做决定)也可以啊。(皇急、所出、予以药、缓急各1分)

②我和老妻抱着她悲伤痛哭,用水强迫她喝下,她得以不死(或没有死掉)。(恸, 强饮以水句式,不死主语补充,各1分)

③(家族的)老祖宗们不能接受祭祀,家庭的世业(或我们的籍贯)在镇江,你应当与母亲尽力图谋回归的计划。血食、家世江南、勉各1分)

篇7:四字令阅读答案

四字令阅读答案

四字令

周寿昌

空江浪惊,凄风树鸣。梦儿作也难成,况残宵酒醒。

荒鸡【注】恨声,寒砧怨情。雁儿不肯南征,便南飞怎生?

【注】荒鸡:不按一定时间在半夜啼叫的鸡。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开头两句“空江浪惊,凄风树鸣”,起笔辽远阔大,渲染了一种凄戚悲凉的氛围。

B.“残宵酒醒”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表达了羁旅愁思。

C.五、六句移情于“荒鸡”的啼鸣声和“寒砧”的击捣声,情声相生,委婉深挚。

D.这首词以描写秋声秋色为特色,声声入耳,声声惊心,不啻为一篇微型《秋声赋》。

解析:选B本词表达的是羁旅愁思,但柳永的《雨霖铃》表达的主要是离愁别绪。

15.请简要赏析“雁儿不肯南征,便南飞怎生”两句是怎样表达作者的羁旅愁思的。(6分)

答案:①善于炼字。前句的“不肯”二字耐人寻味,雁儿不肯南征,更增加了词人的`愁思。②运用反问。后句以反问的形式作结,更表达了词人无边的愁心,无穷的愁状,无尽的愁思。③以雁写人。“不肯”的主体不是雁而是人,写出了一个漂泊天涯之人的羁旅之思。

解析:情感已经给出,要求学生答出是如何表现的。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答题模式,结合意象进行分析,注意品味具有表现力的词语,鉴赏词句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最后说明是如何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篇8:《强项令》阅读答案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加粗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大言数主之失( )

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

③宣悉以班诸吏( )

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

⑤将何以理天下乎( )

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数:列举 ②被:盖,覆盖 ③悉:全,都 ④乃:于是 ⑤以:凭

2.①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②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意对即可)

3.侧面描写,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篇9:《强项令》阅读答案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2)使宣叩头谢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18.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

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20.“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2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

17、(1)躲藏(藏,藏匿) (2)覆盖 (3)道歉(谢罪,认错) (4)死 18.B 19.(1)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分) (2)董宣两手撑地,一直(终究)不肯低头。(2分) 20.“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2分)(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21、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1分) 清正廉洁(1分)

篇10:南楼令阅读答案

试题:

(1)“川溟暮云平,寒潮带月生”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简析。(3分)

答案:

(1)描绘了江面昏暗、暮云低垂、冷月初生的景色,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

(2)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对亲人、对妻子的思念,而是写想象深闺中的妻子辗转反侧,屈指计算着丈夫回程的`日子(2分);从而使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更深切动人,更耐人寻味(1分)。(具体运用的手法不必答出)

南楼令创作背景:无

南楼令赏析:

“望乡情”是全词的主线,对游子来说,乡思是永恒的主题。月夜泛舟,乡思如酒,把一颗游子心酽酽地包裹,作者的情思就在细腻的描摹中飞扬:寒夜,江上,诗人乘船在风中扬帆航行。月亮升起来了,如水的月色,映得江天一色澄明,多么美的月夜景致啊!但对远行的游子来说,美景只是更加激起他对故乡的向往,他的目光时刻回望着故乡,可故乡在哪儿呢?目光所及之处,是一重又一重的山,千叠万叠,一直绵延到天边,故乡就在那遥远的天尽头,重重叠叠的山,怎么能遮得住游子对故乡的情怀呢?词的结尾,不直接抒发自己对亲人、对妻子的思念,而是想象深闺中的妻子辗转反侧,屈指计算着丈夫回程的日子,来反衬自己的刻骨情思,给人更加深切的印象。

个人资料:无

韩愈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

师 说

《师说》读书心得

新师说作文

诗人韩愈的简介

春雪的古诗

李白的资料故事及人物生平详解

大学生励志故事简短正能量

师说作文600字

病入膏肓文言文居翻译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共10篇)】相关文章:

师说课件2023-08-04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2023-11-26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2022-06-08

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023-05-05

诗人秦观简介2022-12-17

旅游导游词2022-05-15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2022-11-21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原文及赏析2022-10-23

范雎和白起2022-05-18

带福字的成语2023-01-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