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

时间:2023-02-20 07:38:5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共8篇)由网友“冰糖炖雪李”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

篇1:《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

《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

汗明见春申君①,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②矣。汗明憱焉③曰:明愿有问君而恐固④。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 臣何足以当尧? 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明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注释]①汗明:人名。春申君:即黄歇,战国时楚国贵族,好养士,门下有食客三千。 ②大息:好好地休息。 ③憱(cù)焉:不安地。憱,不安。 ④固:鄙陋,此处有放肆的意思。

17.《战国策》属于__________体。它是由__________(人名)根据资料整理而成。(2分)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4分)

⑴春申君大说之( ) ⑵先生过矣( )

⑶臣何足以当尧( ) ⑷然则君料臣孰与舜( )

19.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以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①臣何足以当尧∕夫以贤舜事圣尧 ②今君一时而知臣∕五日一见

A.①组两字用法及含义相同,②组两字也相同。 B.①组两字用法及含义不同,②组两字相同。

C.①组两字用法及含义不同,②组两字也不同。 D.①组两字用法及含义相同,②组两字不同。

2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召门吏为汗明先生著客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通过汗明对春申君的讽喻,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7.国别体;刘向(2分)

18.⑴通悦,喜欢;⑵错;⑶相比、相当;⑷估量(共4分,各1分)

19.C (2分)(①前以相当 于来,连词;后以相当 于凭,介词。②前一表时间短暂,副词;后一表次数一次,数词)

20.⑴不知道您的品行才智与尧相比,谁更高一些(2分;要点:审,圣,孰与,通顺,各0.5分);

⑵(春申君)召来掌管门客的官吏,替汗明先生(把名字)登记在门客的簿子上(2分;要点:为,著,补充成分,通顺,各0.5分)

21.发现与选拔人材应该有一个审慎的考查过程,不可以一见而相知 (3分)

篇2:《史记春申君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记春申君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 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 “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 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 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 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 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 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 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 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 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 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 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之身,乃亡去。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 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 是为楚幽王。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7.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C.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D.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舍人,中国古代战国及汉初时期,王公贵人府中的亲近属官。

B.南面称孤,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C.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后世为各部要职。

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谦词。

9.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文中划线句 解 说 同类句

A. 求妇人宜子者进之 定语后置句,即“求宜子之妇人进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即幸于春申君 被动句,“于”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谨舍而言之楚王 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空自苦无人之地

D. 恐祸之身,乃亡去 宾语前置句,意为“担心自己遭受祸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园心机深重,他处心积虑地把妹妹送给春申君,又因妹妹生育了太子,得以掌权。

B.春申君昏庸,听信李园的劝说,将其怀有身孕的妹妹献给楚王,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C.朱英洞察危机,劝春申君尽早除掉李园,并表示愿意自己出手帮助春申君解决问题。

D.春申君不听良言,认为李园是个软弱的人,不会对自己不利,最终就死在李园手中。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2)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参考答案

7.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 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8.D.(足下,是敬词。)

9.D.(“恐祸之身,乃亡去”无特殊句式。)

10.B.(“听信李园的劝说”错,文中是李园的妹妹在劝说春申君。)

11.(10 分)

(1)我被您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

(5 分,“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楚王”(状语后置)各 1 分,大意 1 分。)

(2)李园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而更加骄横,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来灭口, 这件事在国都略有些人知道。

(5 分,“语泄”“益骄”“阴养死士”“ 颇有知之者”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赵国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 又听说楚王不宜于生育儿子,恐怕时间长了不能得到宠幸。李园便寻找机会做了春申君的舍 人,不久他请假回家,又故意延误了返回的时间。回来后他去拜见春申君,春申君问他迟到 的原因,他回答说:“齐王派使臣来求娶我的妹妹,由于我跟那个使臣饮酒,所以延误了返 回的时间。”春申君问道:“聘礼送来了吗?”李园回答说:“没有。”春申君又问道:“可以让我看看吗?”李园说:“可以。”于是李园就把他的妹妹献给春申君,并立即得到春申君的 宠幸。后来李园知道了他的妹妹怀了身孕,就同他妹妹商量了进一步的打算。李园的妹妹找 了个机会劝说春申君道:“楚王尊重宠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如今您任楚国宰相已经二十 多年,可是大王没有儿子,如果楚王寿终之后将要改立兄弟,那么楚国改立国君以后,也就 会各自使原来所亲信的人显贵起来,您又怎么能长久地得到宠信呢?不仅如此,您身处尊位 执掌政事多年,对楚王的兄弟们难免有许多失礼的地方,楚王兄弟果真立为国君,殃祸将落 在您的身上,还怎么能保住宰相大印和江东封地呢?现在我自己知道怀上身孕了,可是别人 谁也不知道。我被您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 我仰赖上天的保佑生个儿子,这就是您的儿子做了楚王,楚国全为您所有,这与您身遭意想 不到的殃祸相比,哪样好呢?”春申君认为这番话说得对极了,就把李园的妹妹送出家来, 严密地安排在一个住所便向楚王称说要进献李园的妹妹。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 幸她,于是生了个儿子,立为太子,又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王器重李园,于是李园参与 朝政当权。

李园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而更加骄横,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来灭口,这件事在国都略有些人知道。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 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会没有不 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福?”朱英回答说:“您任楚国宰相二十 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就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辅佐年幼的国 君,因而代他掌握国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样,等君王长大再把大权交给他,不就是您南面 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福。”春申君又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祸?”

朱英回答道:“李园不执掌国政便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了,楚王一 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祸。”春申君接着 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人?”朱英回答说:“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 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听了后说:“您要放弃这种 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友好,况且又怎么能到这种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进 言不被采用,恐怕祸患殃及自身,就逃离了。

此后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春申君,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那个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篇3:唐且见春申君原文及翻译

作者:刘向

唐且见春申君曰:“齐人饰身修行得为益,然臣羞而不学也,不避绝江河,行千余里来,窃慕大君之义,而善君之业。臣闻之贲、诸怀锥刃而天下为勇,西施衣褐而天下称美。今君相万乘之楚,御中国之难,所欲者不成,所求者不得,臣等少也。夫枭棊之所以能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枭之不如不胜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为天下枭,而令臣等为散乎?”

文言文翻译:

唐且拜见春申君说:“齐国人装扮自己修练言行是为了获得禄位,然而臣下对他们的做法感到羞耻,不想学习。我不躲避横渡江河的`危险,行程千余里来到这里,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情操,并诀为您的事业是可以成功的。臣下听说,孟贯、专诸即使怀里揣着锥子和短刀,而天下人都认为他们是勇土,西施即使穿着粗毛布衣,而天下人也称她为美女。如今您做了拥有万辆兵车的楚国相国,驾驭中原各国的战事,所要干的事情不能成功,所要追求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这是因为帮助您的大臣太少了。枭子所以能有所作所为,是因为有五个散子的辅助。一个枭子却不能战胜对方五个散子也是很明了的。如今您为什么不做天下的泉子,而让其它大臣做那五个散子呢?”

篇4:《明君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明君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明君①词

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②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释

①明君:即王昭君

②塞:边塞

【注】 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城荒僻遥远之地。③塞:边塞。

(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线索。

(2)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第五、六句中“拥”和“暗”两字的内涵及作用。

答案

(1)这首诗以王昭君在时空中的移动为线索。时间上由早晨到夜晚,空间上由汉地到胡地。

(2)“拥”描绘出边城塞外早晨浓雾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写出了边塞沙漠中夕照昏黄的情景。两字还象征了王昭君前往异地时孤苦悲伤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王昭君出塞的悲悯与怜惜之情。

赏析:

“拥”字写出了边塞早晨雾气弥漫,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字写出了大漠落日的昏黄暗淡。以景写情,表现了昭君孤苦悲伤的.心境

诗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感情,写出了昭君对家乡的思念和在胡地的孤寂。寄托了诗人对昭君的叹惋和同情。

篇5:《战国策楚三唐且见春申君》文言文及翻译

《战国策楚三唐且见春申君》文言文及翻译

作者:刘向

原文:

唐且见春申君曰:“齐人饰身修行得为益,然臣羞而不学也,不避绝江河,行千余里来,窃慕大君之义,而善君之业。臣闻之贲、诸怀锥刃而天下为勇,西施衣褐而天下称美。今君相万乘之楚,御中国之难,所欲者不成,所求者不得,臣等少也。夫枭棊之所以能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枭之不如不胜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为天下枭,而令臣等为散乎?”

翻译

唐且拜见春申君说:“齐国人装扮自己修练言行是为了获得禄位,然而臣下对他们的做法感到羞耻,不想学习。我不躲避横渡江河的危险,行程千余里来到这里,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情操,并诀为您的事业是可以成功的。臣下听说,孟贯、专诸即使怀里揣着锥子和短刀,而天下人都认为他们是勇土,西施即使穿着粗毛布衣,而天下人也称她为美女。如今您做了拥有万辆兵车的楚国相国,驾驭中原各国的战事,所要干的事情不能成功,所要追求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这是因为帮助您的大臣太少了。枭子所以能有所作所为,是因为有五个散子的辅助。一个枭子却不能战胜对方五个散子也是很明了的。如今您为什么不做天下的泉子,而让其它大臣做那五个散子呢?”

篇6:春望阅读答案语文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1.《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2.《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答: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古代大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春望》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答:本诗中的“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篇7:春望阅读答案语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____ ,实际上是写_____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望 山河草木 花鸟

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画面描写、揭示含义,意同即可)

3.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篇8:春望阅读答案语文

《春望》阅读题

杜甫《春 望》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到 __________。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____ ,实际上是写_____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春望》阅读题答案

1.望 山河草木 花鸟

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画面描写、揭示含义,意同即可)

3.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5.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6.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每问1分,共2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马说》教案

《马说》八年级语文教案

《骥遇伯乐》阅读及答案

《马说》教学设计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诗歌鉴赏

《战国策》阅读答案

老师请您歇一歇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春的读后感

春读后感

《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
《《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汗明见春申君》语文阅读和答案(共8篇)】相关文章:

带福字的成语2023-01-23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原文翻译赏析2024-01-19

史记中的故事梗概2023-12-27

高三作文素材名人实事2022-09-20

《魏公子列传》教学反思2024-01-06

史记中有什么故事2023-05-06

史记著名故事2023-01-30

形容励志初心不改的句子2022-12-26

《战国策.齐策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03-30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