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张良取履》《原谷谏父》附答案(精选8篇)由网友“a821203”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文言文阅读《张良取履》《原谷谏父》附答案,供大家参考。
篇1:文言文阅读《张良取履》《原谷谏父》附答案
【甲】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⑴有一老父衣褐 ⑵顾谓良曰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⑷是负义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良愕然,欲殴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谷年十有五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父以足受 不以千里称也
D、直堕其履圯下 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良殊大惊,随目之。
⑵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4.这两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穿着;回头看;离开;因为;这;于是,就
2. B
3.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哪里有因为年老而抛弃他的道理呢?
4.敬老爱老
篇2:原谷谏父阅读答案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
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谏:好言相劝。
④舆:手推的小车
⑤凶:不吉利
【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是负义也 ( )
(2)无需更作此具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3、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违反,背弃(2)再
2、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3、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4、老人养育子女很不轻易,子女不能因为老了而抛弃他们。(或者: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重自己的言行。)
译文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父亲老了就抛弃的.道理呢?这是违背道义啊!”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一辆手推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篇3:原谷谏父文言文翻译
原谷谏父文言文翻译
原文: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ú],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太平御览》)
译文: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 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解释
1、祖:祖父,祖辈。
2、捐:抛弃,丢弃。
3、谏:好言相劝,相告。
4、原谷:人名。
5、厌憎:厌弃憎恨。
6、欲弃之:想要丢弃他。之代词代指“祖父”,文中的`祖爷可译为他。欲:想要。
7、年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表示十岁后再过五岁。
8、岂有:怎么可以。
9、是:这,这(是)。
10、负义:违背道义。负: 违背。
11、从:听从,顺从。
12、作:做,制作。
13、舆(yú):手推的小车,即手推车。
14、于:在。
15、谷随:省略句,谷随(之)。原古跟随着他。随:跟随。之:他,指父亲。
16、归:回来。
17、汝:你,指示代词。
18、何以:为什么。
19、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吉利。
20、他日:以后,将来,往后。
21、老:年老。
22、更:再。
23、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即因此。
24、惭:意动用法,为...感到惭愧。
25、悔之: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感到很后悔,之,代词,代指因为父亲年老就要丢弃他的这件事。
26、乃:于是,就。
27、载:带。
赏析
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章中的原谷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最终运用自己的智慧使父亲幡然悔悟。我们要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嫌他们老了,就抛弃他们。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教育子女天经地义,而文中的原谷却运用自己的智慧,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使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母是为孩子做榜样的人,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不要让孩子做你没做到的事。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文言知识
“谏”: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讲。上文“谏父”,意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莫不谏”,意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种“谏”只能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如“大臣谏曰”,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说。反之,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告”、“戒”等。《明史·海瑞传》列举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刚劲直谏之臣:汉代汲黯、宋代包拯、明代海瑞以及如唐朝之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明朝之杨继盛、袁可立、春秋之介子推等许多。
篇4:《原谷谏父》文言文翻译
《原谷谏父》文言文翻译
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ú],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
1、祖:祖父,祖辈。
2、捐:抛弃,丢弃。
3、谏:好言相劝,相告。
4、原谷:人名。
5、厌憎:厌弃憎恨。
6、欲弃之:想要丢弃他。之代词代指“祖父”,文中的祖爷可译为他。欲:想要。
7、年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表示十岁后再过五岁。
8、岂有:怎么可以。
9、是:这,这(是)。
10、负义:违背道义。负: 违背。
11、从:听从,顺从。
12、作:做,制作。
13、舆(yú):手推的小车,即手推车。
14、于:在。
15、谷随:省略句,谷随(之)。原古跟随着他。随:跟随。之:他,指父亲。
16、归:回来。
17、汝:你,指示代词。
18、何以:为什么。
19、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吉利。
20、他日:以后,将来,往后。
21、老:年老。
22、更:再。
23、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即因此。
24、惭:意动用法,为。。。感到惭愧。
25、悔之: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感到很后悔,之,代词,代指因为父亲年老就要丢弃他的这件事。
26、乃:于是,就。
27、载:带。
译文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已经很大了,原谷的父母都非常得厌恶他,想要抛弃他。在原谷十五岁的时候,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 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拓展:文言知识
“谏”字在文言中常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本文中的“谏父”,可以翻译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莫不谏”,可翻译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一种“谏”只能用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例如“大臣谏曰”,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说。反过来,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告”、“戒”等。在《明史·海瑞传》列举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刚劲直谏之臣:汉代汲黯、宋代包拯、明代海瑞以及如唐朝之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明朝之杨继盛、袁可立、春秋之介子推等许多。
篇5:原谷谏父文言文翻译
原文
原谷有祖,年老,谷亲人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亲人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渊鉴类函》)
翻译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亲人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父亲老了就抛弃的道理呢?这是违背道义啊!”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一辆手推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解释
1、祖:祖父,祖辈。
2、捐:抛弃,丢弃。
3、谏:好言相劝,相告。
4、原谷:人名。
5、厌憎:厌弃憎恨。
6、欲弃之:想要丢弃他。之代词代指“祖父”,文中的祖爷可译为他。欲:想要。
7、年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表示十岁后再过五岁。
8、岂有:怎么可以。
9、是:这,这(是)。
10、负义:违背道义。负: 违背。
11、从:听从,顺从。
12、作:做,制作。
13、舆(yú):手推的小车,即手推车。
14、于:在。
15、谷随:省略句,谷随(之)。原古跟随着他。随:跟随。之:他,指父亲。
16、归:回来。
17、汝:你,指示代词。
18、何以:为什么。
19、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吉利。
20、他日:以后,将来,往后。
21、老:年老。
22、更:再。
23、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即因此。
24、惭:意动用法,为...感到惭愧。
25、悔之: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感到很后悔,之,代词,代指因为父亲年老就要丢弃他的这件事。
26、乃:于是,就。
27、载:带。
赏析
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亲人,孝敬亲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章中的原谷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最终运用自己的智慧使父亲幡然悔悟。我们要尊敬孝顺自己的亲人,不要嫌他们老了,就抛弃他们。 孝敬亲人,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人教育子女天经地义,而文中的`原谷却运用自己的智慧,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使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亲人是为孩子做榜样的人,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不要让孩子做你没做到的事。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篇6:原谷谏父阅读理解答案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3分)
(1)谷年十有五: (2)父不从: (3)乃载祖归养: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小题3】原谷的父亲最后为什么载祖归养?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悟?(3分)
答案
【小题1】(1)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2)听从,顺从 (3)于是,就
【小题1】将来有一天父母年老了,不需要再做这个器具(小推车),因此收回家。
【小题1】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1分)启示:我们应该要自觉地敬老爱老。(意思相近即可)(2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有为通假字,同又。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更为再的.意思、是以为因此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来分析载祖归养的原因,然后围绕尊老爱老以及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等来谈本文的启示。
篇7:原谷谏父文言文的道理
原谷谏父文言文的道理
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
1、祖:祖父,祖辈。
2、捐:抛弃,丢弃。
3、谏:好言相劝,相告。
4、原谷:人名。
5、厌憎:厌弃憎恨。
6、欲弃之:想要丢弃他。之代词代指“祖父”,文中的祖爷可译为他。欲:想要。
7、年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表示十岁后再过五岁。
8、岂有:怎么可以。
9、是:这,这(是)。
10、负义:违背道义。负: 违背。
11、从:听从,顺从。
12、作:做,制作。
13、舆(yú):手推的小车,即手推车。
14、于:在。
15、谷随:省略句,谷随(之)。原古跟随着他。随:跟随。之:他,指父亲。
16、归:回来。
17、汝:你,指示代词。
18、何以:为什么。
19、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吉利。
20、他日:以后,将来,往后。
21、老:年老。
22、更:再。
23、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即因此。
24、惭:意动用法,为...感到惭愧。
25、悔之: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感到很后悔,之,代词,代指因为父亲年老就要丢弃他的这件事。
26、乃:于是,就。
27、载:带。
【翻译】
原谷的爷爷奶奶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们,就想抛弃他们。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奶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怎么能因为老了就抛弃他(们)呢?这是违背道义的`啊。”父亲不听他的劝戒,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奶奶,将他们扔在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父亲问说:“你带这个不吉利的东西回来作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奶奶接回来赡养了。
道理
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的原谷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最终运用自身的聪慧使父亲幡然悔悟。我们要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嫌弃他们老了,就抛弃他们。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教育子女天经地义,而文中的原谷却运用自己的智慧,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使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母是为孩子做榜样的人,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不要让孩子做你没做到的事。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篇8:文言文《原毁》阅读理解附答案
文言文《原毁》阅读理解附答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 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C )(善:好事。)
A.其责己也重以周 周:周密,此为全面。
B.就其如舜者 就:趋向,靠近。
C.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善:擅长。
D.一善易修也 修:此为做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是( D )
A.其责己也重以周 早夜以思
B.后世无及焉 听其所止而休焉
C.其于人也,乃曰 项王乃大惊曰
D.而我乃不能是 而以圣人望于人
(D却,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而,且,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地,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他,代词/语气助词,无义;C却/就。)
3、翻译句子
①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译文: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对待别人既宽容又平易(要求少)。对自己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宽而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②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译文: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
③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译文:取他的一点,不要求他再有第二点;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求其所以为舜。(3分)
(2)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3分)
(3)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3分)
答案:(1)他们探求舜成为舜的原因。(补充主语他们1分,求:探求1分,所以,的原因1分。)
(2)他们要求别人严又全,所以别人很难把事情做好;对自己要求低又少,所以他们自己进步很小。(句意1分,详:他们要求别人严又全或者意相同得1分,取:得到,获取或者意相近1分。)
(3)今天的君子只提出人家某个问题,而不考虑人家很多优点;只追究人家以前的缺点,而不顾念人家新的变化。(举:提出1分,一:某个缺点1分,旧:过去的缺点1分。)
★ 留侯论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张良取履》《原谷谏父》附答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军行》李白2024-02-09
个人思想演变过程范文2023-03-16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2022-10-19
高一张亮传记读后感:谋圣张良2022-09-18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辛弃疾宋词鉴赏2023-08-28
初一语文知识点上下册2022-05-04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的阅读答案总结2023-02-23
南园课文翻译2023-05-09
《鸿门宴》的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2022-08-30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原文阅读及翻译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