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精选12篇)由网友“普吸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②,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经年:过了几年。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书生攻画
(2)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3)心窃疑之
(4)以失琵琶故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2)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3.把书生所画琵琶当作神验,是怎么形成的?对此,人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善于 (2)白色 (3)暗中 (4)因为
2.(1)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2)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
3.首先发生在僧院,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其次是僧人猜测;再次是因讹传讹。根本原因是人们心中的迷信思想。
我们应持态度是以科学对待、解释,要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臆断。
篇2:《 圣琵琶传闻》阅读及答案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⑦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⑧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注释] ①过:寻访。②攻: 善于。③把:拿。④当亦:当时也是。⑤经年:过了几年。⑥非一:不
止一二次。⑦幡花:挂着幡,供着花。⑧:背:违背。
1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余闻之也/久 D.而遂为/村人传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甚效 (2)还宿船中
(3)以失琵琶故 (4)自是灵圣亦绝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17.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5分)
(1)书生因为 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
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分)
篇3:《 圣琵琶传闻》阅读及答案
1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而遂为/村人传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甚效 非常 很 (2)还宿船中 回去 (3)以失琵琶故 因为 (4)自是灵圣亦绝 从此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
17.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5分)
(1)书生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分)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或琵琶画突然出现在僧院);僧人的戏言被村人以讹传讹;村人的迷信思想。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非常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篇4: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答案
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答案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⑦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⑧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攻: 善于。③把:拿。④当亦:当时也是。⑤经年:过了几年。⑥非一:不
止一二次。⑦幡花:挂着幡,供着花。⑧:背:违背。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而遂为/村人传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甚效 非常 很 (2)还宿船中 回去 (3)以失琵琶故 因为 (4)自是灵圣亦绝 从此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
4.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5分)
(1)书生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分)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或“琵琶画突然出现在僧院”);僧人的戏言被村人以讹传讹;村人的迷信思想。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非常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模板
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
举例子,具体有力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
作比较,将__与__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
打比方,将__比作__,生动形象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
篇5:《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及翻译
《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及翻译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⑤,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⑦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⑧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攻: 善于。③把:拿。④当亦:当时也是。⑤经年:过了几年。⑥非一:不
止一二次。⑦幡花:挂着幡,供着花。⑧:背:违背。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 过/一僧院
C. 而遂为/村人传说 D. 僧夜已/归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甚效 ▲ (2)还宿船中 ▲
(3)以失琵琶故 ▲ (4)自是灵圣亦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1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书生因为 ▲ 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
▲ 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2分)
参考答案:
9.(2分)B
10.(4分)(1)很,非常(2)回去 (3)因为(4)从此(每空1分)
11.(2分)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每句1分)
12.(4分)(1)大风阻碍 怀疑僧院圣琵琶的灵验(2分,每空1分)(2)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或“琵琶画突然出现在僧院”);僧人的戏言被村人以讹传讹;村人的迷信思想。(答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琵琶,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就被村里人传开了。人们给以敬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于是返回江西时,叫乘船的人(将船)停泊在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尽,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这是它隐没不见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篇6:圣琵琶传闻的阅读题答案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⑦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⑧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攻: 善于。③把:拿。④当亦:当时也是。⑤经年:过了几年。⑥非一:不
止一二次。⑦幡花:挂着幡,供着花。⑧:背:违背。
1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余闻之也/久 D.而遂为/村人传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甚效 (2)还宿船中
(3)以失琵琶故 (4)自是灵圣亦绝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17.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5分)
(1)书生因为 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
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分)
答案:
1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而遂为/村人传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甚效 非常 很 (2)还宿船中 回去 (3)以失琵琶故 因为 (4)自是灵圣亦绝 从此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
17.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5分)
(1)书生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分)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或“琵琶画突然出现在僧院”);僧人的戏言被村人以讹传讹;村人的迷信思想。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非常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篇7:圣琵琶传闻课本原文
圣琵琶传闻课本原文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⑤。
书生往吴,经年⑥,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⑦,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⑧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⑨。”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
②攻:钻研
③把:拿起
④当亦:当时也是
⑤甚效:很灵验有效
⑥经年:过了几年
⑦非一:不止一二次
⑧幡花:挂着幡,供着花
⑨潜隐:(琵琶)不见了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违逆了神灵),所以它就隐没不见了。”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篇8:《圣琵琶传闻》的原文与翻译总结
《圣琵琶传闻》的原文与翻译总结
原文: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⑦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⑧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攻: 善于。③把:拿。④当亦:当时也是。⑤经年:过了几年。⑥非一:不
止一二次。⑦幡花:挂着幡,供着花。⑧:背:违背。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非常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篇9:白玉琵琶阅读答案参考
白玉琵琶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斗鸡赢了唐玄宗,向玄宗索要镇国之宝鸟孙白玉琵琶作赌彩,大殿之上一片哗然;昏庸的玄宗在杨贵妃的怂恿下竟然应允,引起众官不服,谏议大夫上官继诚冒死上谏……
上官 (跪步上前)陛下,这万万使不得!
陈玄礼 (跪下)陛下!
(王维等人跟在陈玄礼身后跪下)
杨贵妃 (猛怒)岂有此理!陛下身为人主,总管万事,难道连一只小小的琵琶也作不了主!
唐玄宗 上官大夫,寡人主意已定,你就不要率众进谏了。再有劝者,撵出宫门!
(众人纷纷起身。上官大夫依旧跪地不起。)
唐玄宗 (不耐烦)上官老儿,你还要说什么?
上官 陛下!大殿斗鸡已经不妥,现将朝廷国宝作为赌斗的礼彩,更为天地所不容……
唐玄宗 放肆!
上官 不要说朝中文武、天下百姓,恐怕连太宗皇帝,在九泉之下的英灵也难以瞑目啊!
杨国忠 (站起)上官继诚,身为大夫,竟敢在贵妃生日喜庆之时,出言不逊,侮慢圣上, 该当何罪!
杨贵妃 (浑身颤抖)陛下,你……要替我作主啊!
上官 臣有罪,臣身为谏议,规劝圣上,不能尽职,这正是老朽罪之所在!
唐玄宗 (拍案而起)放肆,你竟敢教训起寡人!
杨贵妃 哼!我看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唐玄宗 推出宫门,斩首示众!
上官 (哭泣)臣死不足惜,只是对不起祖宗神明,万民百姓……
(两名武士押下上官继诚,以陈玄礼为首,众官员纷纷跪下,唐玄宗掷碎玉杯。)
唐玄宗谁敢为上官求情,玉杯就是他的下场!
1.戏剧语言应精练,好的台词要有准确丰富的表现力。以上片段中对上官大夫的前后称呼就明显地反映出唐玄宗的情感变化,请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官继诚即将被推出斩首时,哭泣着说:“臣死不足惜,只是对不起祖宗神明,万民百姓”,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官继诚为什么要苦苦劝谏唐玄宗不要将白玉琵琶送给安禄山?他和唐玄宗的冲突的实 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戏剧选段,分析唐玄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玄宗对上官继诚开始称呼“上官大夫”,礼敬有加;然后是轻浮地称呼他为“上官老儿”,表现了唐玄宗恼羞成怒。
2.直言劝谏不仅没有被君王采纳,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没有改变君王的糊涂荒.唐做法,感觉到无颜面对祖宗神明、天下百姓,因而万分痛心。
3.琵琶虽小,可它是镇国之宝;以琵琶作为赌斗的彩礼,表现的是治国的荒.唐。所以上官诚苦苦劝谏。上官继诚和唐玄宗之间矛盾冲突的实质是维护大唐江山还是断送大唐江山。
4.昏庸腐化,刚愎自用。(意对即可)
篇10:关于白开水的传闻阅读题答案
①有关白开水的传闻近来很热,真的,还是假的?
②日前,北京市卫计委邀请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逐一解惑。
③范志红解释,在80℃以上时,水是绝对安全的,因为这个温度足以杀死微生物。水温降至60℃以下时,水环境就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水多久会变质?并没有固定时间,因为水会受客观环境影响,比如外界温度。夏季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较高、细菌繁殖较快,极易污染水,引起人体腹泻。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别喝,冬季的隔夜水最好装在有盖的容器中,比如暖水瓶。专家建议,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过了好几天的开水最好别再饮用。
④“大量喝水就能瘦”的说法没有科学证据。如果正在通过饮食减肥,多喝水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如果并没有控制饮食,想只靠多喝水减肥,那就很难达到效果。
⑤特别要注意的是,水饮用过多可能导致低钠血症,甚至有水中毒的危险性。喝水是一种好习惯,但大量喝水对于减肥来说并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适当饮水,保持睡眠和平衡的膳食营养,才能保持天然的健康和美丽。
⑥范志红说,如果隔夜水中没有物质基础,致癌物质是不会凭空诞生的。人们最担心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必须要在含有硝酸盐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但普通的饮用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中要么只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么什么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致癌物质不会凭空诞生。只要能保证水质来源本身符合安全标准,理论上水再怎么烧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但隔夜的茶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繁衍,不宜饮用。
⑦饮水机里的水如果放置时间太长肯定不如原来新鲜,比如会存在细菌污染等情况,但对其他物质来说,不会有太大改变。现在饮水机的加热温度一般是100℃,即使反复煮,水质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水质合格、硝酸盐含量很少,那么煮沸之后所能产生的亚硝酸盐也会很少。
(选自20xx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篇11:关于白开水的传闻阅读题答案
12.“开水减肥法”没有科学依据;隔夜白开水中的致癌物不会凭空诞生(4分,每点2分)
13.“适当”一词强调了适度、恰当(1分),说明适度恰当的饮水,保持睡眠和平衡的膳食营养才能保证天然的健康和美丽,而大量饮水对减肥没有任何作用,而且不健康(1分),进一步说明“大量饮水能减肥”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1分)。
14.放在第4段的后面(1分),因为第4段专家解答了 “开水减肥是否靠谱”的疑惑(1分),而选段文字补充说明介绍了科学减肥的方法(1分),让专家的解惑更全面更科学。
篇12:关于白开水的传闻阅读题答案
12.阅读全文,说说关于“白开水的传闻”,专家范志红是如何解答的。(4分)
(1)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
(2)
(3)
(4)反复煮的白开水的水质不会有明显变化。
13.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适当”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4.下面的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放在哪段后面最恰当,并说明理由。(3分)
减肥的原理很简单,摄取热量小于消耗热量。不要暴饮暴食,要少油少盐,少食多餐;要三餐规律,均衡搭配,避免吃的过于单一,每一餐需要有优质蛋白质、丰富蔬菜、粗粮主食;最好搭配规律运动,每周三次以上运动。
★ 传闻范文
★ 脱下圣袍散文阅读
★ 西湖的古诗白居易
★ 说明文作文初二
【《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书每回心得体会2022-05-06
精选的瘦西湖著名景区导游词合集2022-10-13
刘大夏的译文总结2023-09-01
杜牧诗 教案教学设计2023-07-22
小升初写作:文学常识积累2022-04-30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2023-01-21
《新唐书·韩愈传》阅读理解及答案2023-07-10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介绍2023-10-06
钱塘湖春行原文 白居易2022-11-21
读唐诗古诗心得体会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