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23-09-01 08:01:38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共12篇)由网友“破解fo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1:索湘,字巨川,沧州盐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荐其能,迁太仆寺丞,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寨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旗伐鼓,白昼抄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段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湘言非便,遂止。

成平二年,入为户部使。受诏详定三司编敕,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板籍,责授将作少监。四年,卒,诏遣其子希颜护丧传置归乡里。

(节选自《宋史索湘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州有大狱 狱:案件

B.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 知:掌管

C.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邀:迎候

D.王超等率师趋乌自池 趋:赶赴、前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收其利以资军用 B. 王师衄于君子馆

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 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C. 又为河北转运副使 D.夜二鼓,率兵而南

湘为田重迸划谋 即掩击而尽擒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B.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C.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D.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湘有管理才能,在封禅典礼期间,他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索湘善于出谋划策,镇阳、唐河一役,采用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成功捣毁敌营。

B.索湘因全擒盗匪而官复原职。西山脚下,盗匪猖獗,竟连实施追捕的士兵们都心生畏惧,索湘率精兵突袭,生擒这帮盗匪,索湘也因此官复原职。

C.索湘处事务实,积极革除流弊。他任河北转运使时,当地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堵住了这里面的漏洞。

D.索湘爱民,任河北转运使时,纠正了德州滥用民力的做法,受到好评;索湘对自身要求不严,曾先后因侵占公物和为家人谋取私利而遭到处罚。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C(C项“邀”:拦击、堵截)

10、C(A、以:连词,用来,来,表示目的关系; B、于:介词,在,表处所;C、为:动词,任用、做/介词,给,替,D、而:连词,表承接)

11、B(加标点后: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12、D(D项“为家人谋取私利”错误:根据文意,是索湘为他人谋取私利)

13、(1)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

(2)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参考译文】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初入仕为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案,牵连逮捕一千五百人,司法部门不能判决,索湘接受诏令审讯,事情随即得以明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推荐他,升职做太仆寺丞,充任度支巡官。下诏到东岳举行封禅典礼,索湘与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又担任河北转运割使。索湘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

第二年,契丹入侵,朝廷的军队在君子馆失败,敌兵乘胜占据中渡桥,堵塞土门,将要赶赴镇州。将领们计议未定,索湘给田重进谋划,集结大队向东行进,声言会合高阳关的军队,敌人认为是这样(上当),就聚众在平虏城拦截我军。夜里两更时,带领军队往南走,直接进入镇阳,占据唐河,乘敌人没有防备而攻破营寨栅栏。等到敌兵发觉,全部逃走。端拱二年时,选为将作少监。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当时有群盗聚集在西山下,谋划切断澶州河桥,进攻磁州、相州,扛着旗子敲着大鼓,白天抄掠抢劫;邻州征调士兵一千人去追捕,没有人敢靠近。索湘挑选州军得到精锐的士兵三百人,侦察匪盗入境,突然袭击而全部把他们抓获。转运使王嗣宗把情况上报。下诏恢复索湘过去的官位。索湘让忻州推官石宗道、竞州录事胡则做办事官,命令他们来跟随自己,所到的州县,检查其簿册。两人后来都历任清要的职位。第二年,王超等率领军队赶赴乌白池,到达无定河。无定河水源干涸,军士干渴疲乏。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真宗即位,索湘入朝为右谏议大夫。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收取利润来资助军用。索湘说不好,就停止。

成平二年,索湘入朝为户部使。接受诏令详细审定三司的编敕,因与王扶私相嘱托,擅自改易户籍而犯罪,责罚降授为将作少监。四年,去世,皇帝下诏派遣他的儿子索希颜治理丧事,由驿站送回乡里安葬。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2: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荐其能,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砦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旗伐鼓,白昼钞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湘言非便,遂止。

成平二年,入为户部使。受诏详定三司编敕,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板籍,责授将作少监。

四年,卒,诏遣其子希颜护丧传置归乡里。 (节选自《宋史·索湘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州有大狱狱:案件B.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知:掌管

C.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邀:迎候D.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趋:赶赴、前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命以自随/收其利以资军用B.王师衄于君子馆/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C.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为田重进划谋D.夜二鼓,率兵而南/即掩击而尽擒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索湘精明干练的一组是 (3分)

①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 ②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

③谋断澶州河桥人攻磁、相州 ④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

⑤二人后皆历清要 ⑥收其利以资军用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索湘有管理才能,在封禅典礼期间,他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索湘善于出谋划策,镇阳、唐河一役,采用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成功捣毁敌营。

B.索湘因全擒盗匪而官复原职。西山脚下,盗匪猖獗,竞连实施追捕的士兵们都心生畏惧,索湘率精兵突袭,生擒这帮盗匪,索湘也因此官复原职。

C.索湘处事务实,积极革除流弊。他任河北转运使时,当地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堵住了这里面的漏洞。

D.索湘爱民,任河北转运使时,纠正了德州滥用民力的做法,受到好评;索湘对自身要求不严,曾先后因侵占公物和为家人谋取私利而遭到处罚。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3分)。

②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3分)

参考答案

【5】C 邀:拦击、堵截

【6】C A连词,用来,来。B介词,在,表处所。C动词,任用,做/介词,给,替。D连词,表承接。

【7】A ③是盗贼所为;⑤是索湘知人善任;⑥是阎日新的建议

【8】D “为家人谋取私利”错误,根据原文,是索湘为他人谋取私利。

9.【断句与翻译】(10分)

(1)断句。(4分)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

【评分说明】共13处,每错3处扣1分,扣完为止。

(2)翻译。(6分)

①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 (“讼”、“坐”各1分,句意1分)

②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坐”1分、“大锹千枚”定语后置句式1分。句意1分)

附参考译文: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初入仕为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案,牵连逮捕一千五百人,司法部门不能判决,索湘接受诏令审讯,事情随即得以明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推荐他,充任度支巡官。下诏到东岳举行封禅典礼,索湘与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又任为河北转运副使。索湘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

第二年,契丹入侵,朝廷的军队在君子馆失败,敌兵乘胜占据中渡桥,堵塞土门,将要赶赴镇州。将领们计议未定,索湘给田重进谋划,集结大队向东行进,声言会合高阳关的军队,敌人认为是这样(上当),就聚众在平虏城拦截我军。夜里两更时,带领军队往南走,直接进入镇阳,占据唐河,乘敌人没有防备而攻破营寨栅栏。等到敌兵发觉,全部逃走。端拱二年时,选为将作少监。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当时有群盗聚集在西山下,谋划切断澶州河桥进攻磁州、相州,扛着旗子敲着大鼓,白天抄掠抢劫,邻州征调士兵一千人去追捕,没有人敢靠近。索湘挑选州军得到精锐的士兵三百人,侦察匪盗入境,突然袭击而全部把他们抓获。转运使王嗣宗把情况上报,下诏恢复索湘过去的官位。索湘让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做办事官,命令他们来跟随自己,所到的州县,检查其簿册。两人后来都历任清要的职位。第二年,王超等率领军队赶赴乌白池,到达无定河。无定河水源干涸,军士干渴疲乏。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真宗即位,索湘入朝为右谏议大夫。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收取利润来资助军用。索湘说不好,就停止。

成平二年,索湘入朝为户部使。接受诏令详细审定三司的编敕,因与王扶私相嘱托,擅自改易户籍而犯罪,责罚降授为将作少监。

四年,去世,皇帝下诏派遣他的儿子索希颜治理丧事,由驿站送回乡里安葬。

篇3:文言文阅读答案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荐其能,迁太仆寺丞,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寨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旗伐鼓,白昼抄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文言文阅读答案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文言文阅读答案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段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湘言非便,遂止。

成平二年,入为户部使。受诏详定三司编敕,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板籍,责授将作少监。四年,卒,诏遣其子希颜护丧传置归乡里。

(节选自《宋史•索湘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州有大狱 狱:案件

B.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 知:掌管

C.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邀:迎候

D.王超等率师趋乌自池 趋:赶赴、前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收其利以资军用 B. 王师衄于君子馆

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 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C. 又为河北转运副使 D.夜二鼓,率兵而南

湘为田重迸划谋 即掩击而尽擒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fr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来自大学网, 此链接!。

9、C(C项“邀”:拦击、堵截)

10、C(A、以:连词,用来,来,表示目的关系; B、于:介词,在,表处所;C、为:动词,任用、做/介词,给,替,D、而:连词,表承接)

11、B(加标点后: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

12、D(D项“为家人谋取私利”错误:根据文意,是索湘为他人谋取私利)

【参考译文】

篇4:文言文阅读答案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案,牵连逮捕一千五百人,司法部门不能判决,索湘接受诏令审讯,事情随即得以明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推荐他,升职做太仆寺丞,充任度支巡官。下诏到东岳举行封禅典礼,索湘与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又担任河北转运割使。索湘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

第二年,契丹入侵,朝廷的军队在君子馆失败,敌兵乘胜占据中渡桥,堵塞土门,将要赶赴镇州。将领们计议未定,索湘给田重进谋划,集结大队向东行进,声言会合高阳关的军队,敌人认为是这样(上当),就聚众在平虏城拦截我军。夜里两更时,带领军队往南走,直接进入镇阳,占据唐河,乘敌人没有防备而攻破营寨栅栏。等到敌兵发觉,全部逃走。端拱二年时,选为将作少监。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当时有群盗聚集在西山下,谋划切断澶州河桥,进攻磁州、相州,扛着旗子敲着大鼓,白天抄掠抢劫;邻州征调士兵一千人去追捕,没有人敢靠近。索湘挑选州军得到精锐的士兵三百人,侦察匪盗入境,突然袭击而全部把他们抓获。转运使王嗣宗把情况上报。下诏恢复索湘过去的官位。索湘让忻州推官石宗道、竞州录事胡则做办事官,命令他们来跟随自己,所到的州县,检查其簿册。两人后来都历任清要的职位。第二年,王超等率领军队赶赴乌白池,到达无定河。无定河水源干涸,军士干渴疲乏。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真宗即位,索湘入朝为右谏议大夫。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文言文阅读答案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阅读答案。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收取利润来资助军用。索湘说不好,就停止。

成平二年,索湘入朝为户部使。接受诏令详细审定三司的编敕,因与王扶私相嘱托,擅自改易户籍而犯罪,责罚降授为将作少监。四年,去世,皇帝下诏派遣他的儿子索希颜治理丧事,由驿站送回乡里安葬。

篇5: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蹦斯餐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碧幽逊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被瓜缋铮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 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

C. 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珠链而获罪

D. 贞累启固辞 启:禀告

5页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11.下列对稳重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蹦斯餐/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蹦斯餐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蹦斯餐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蹦斯餐/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 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C. 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 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4分)

答案: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吗“乃”,都是副词“于是”A项,前一个表判断,后一个是句末语气词;B项,前一个,人称词“你”,后一个表假设“如果”;D项,前一个:于是,后一个:凭借、依靠。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本句意思为: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前往华严寺,请禅师来为谢贞说法。然后寻找句子一些特定的名词、动词进行推断。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不正确。

13.【答案】(1)谢贞推测叔陵将会有叛离的心意,趁机与阮卓在叔陵处疏远自己,每次有宴会游乐,就以疾病托辞,不曾参与。学 科网叔陵非常恭谨敬重他(谢贞),不怪罪他。

(2)礼部尚书姚察与谢贞友爱交好,等谢贞病情严重时,姚察前去看望他(谢贞),问他后事。

【解析】

试题分析:(1)关键词:度、因、辙辞以疾(定语后置句)、雅;(2)关键词:友善、笃、省、后事。

篇6:《宋史索湘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史索湘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荐其能,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砦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旗伐鼓,白昼钞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湘言非便,遂止。

成平二年,入为户部使。受诏详定三司编敕,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板籍,责授将作少监。

四年,卒,诏遣其子希颜护丧传置归乡里。

(节选自《宋史·索湘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州有大狱

狱:案件B.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

知:掌管

C.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邀:迎候D.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

趋:赶赴、前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命以自随/收其利以资军用

B.王师衄于君子馆/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

C.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为田重进划谋

D.夜二鼓,率兵而南/即掩击而尽擒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索湘精明干练的一组是

(3分)

①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

②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

③谋断澶州河桥人攻磁、相州

④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

⑤二人后皆历清要

⑥收其利以资军用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索湘有管理才能,在封禅典礼期间,他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索湘善于出谋划策,镇阳、唐河一役,采用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成功捣毁敌营。

B.索湘因全擒盗匪而官复原职。西山脚下,盗匪猖獗,竞连实施追捕的士兵们都心生畏惧,索湘率精兵突袭,生擒这帮盗匪,索湘也因此官复原职。

C.索湘处事务实,积极革除流弊。他任河北转运使时,当地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堵住了这里面的漏洞。

D.索湘爱民,任河北转运使时,纠正了德州滥用民力的做法,受到好评;索湘对自身要求不严,曾先后因侵占公物和为家人谋取私利而遭到处罚。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3分)。

②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3分)

参考答案

【5】C 邀:拦击、堵截

【6】C A连词,用来,来。B介词,在,表处所。C动词,任用,做/介词,给,替。D连词,表承接。

【7】A ③是盗贼所为;⑤是索湘知人善任;⑥是阎日新的.建议

【8】D “为家人谋取私利”错误,根据原文,是索湘为他人谋取私利。

9.【断句与翻译】(10分)

(1)断句。(4分)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

【评分说明】共13处,每错3处扣1分,扣完为止。

(2)翻译。(6分)

①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 (“讼”、“坐”各1分,句意1分)

②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坐”1分、“大锹千枚”定语后置句式1分。句意1分)

附参考译文: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初入仕为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案,牵连逮捕一千五百人,司法部门不能判决,索湘接受诏令审讯,事情随即得以明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推荐他,充任度支巡官。下诏到东岳举行封禅典礼,索湘与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又任为河北转运副使。索湘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

第二年,契丹入侵,朝廷的军队在君子馆失败,敌兵乘胜占据中渡桥,堵塞土门,将要赶赴镇州。将领们计议未定,索湘给田重进谋划,集结大队向东行进,声言会合高阳关的军队,敌人认为是这样(上当),就聚众在平虏城拦截我军。夜里两更时,带领军队往南走,直接进入镇阳,占据唐河,乘敌人没有防备而攻破营寨栅栏。等到敌兵发觉,全部逃走。端拱二年时,选为将作少监。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当时有群盗聚集在西山下,谋划切断澶州河桥进攻磁州、相州,扛着旗子敲着大鼓,白天抄掠抢劫,邻州征调士兵一千人去追捕,没有人敢靠近。索湘挑选州军得到精锐的士兵三百人,侦察匪盗入境,突然袭击而全部把他们抓获。转运使王嗣宗把情况上报,下诏恢复索湘过去的官位。索湘让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做办事官,命令他们来跟随自己,所到的州县,检查其簿册。两人后来都历任清要的职位。第二年,王超等率领军队赶赴乌白池,到达无定河。无定河水源干涸,军士干渴疲乏。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真宗即位,索湘入朝为右谏议大夫。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收取利润来资助军用。索湘说不好,就停止。

成平二年,索湘入朝为户部使。接受诏令详细审定三司的编敕,因与王扶私相嘱托,擅自改易户籍而犯罪,责罚降授为将作少监。

四年,去世,皇帝下诏派遣他的儿子索希颜治理丧事,由驿站送回乡里安葬。

篇7: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

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尝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

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

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

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

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

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

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C.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

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

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

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

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

对他很信服。

c.贞元九年,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生病,多次借

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见到四面八方和出

使外族的人,一定向他们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2)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答案:

10. C(“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BD,答案为C。)

11.B(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3分)

12.C(耽病之,不是贾耽生病,而是担忧。)(3分)

13.(1) 贾耽经常认为地方统帅空缺,应当让天子来任命,如果在军中谋求,那么下层士兵有反对有拥护,士兵一定不安。(正确翻译“以”、“谋”、“下”、“背向”、“固”各1分)

(2) 贾耽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以及亲信的人,看不到他的喜怒。世人称他是德行淳厚有规矩的人。(正确翻译“归第”、“倦”、“近习”、“喜愠”、“有常”各1分)

【参考译文】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期,通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不久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在东道造反,贾耽进驻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建中三年,调任东道。德宗在梁州,贾耽让司马樊泽去梁州奏事。樊泽回来后,贾耽大摆酒席会见诸将。一会儿有急诏送到,诏书中让樊泽代替贾耽的职务,召樊泽做工部尚书。贾耽把诏书放在怀中,像刚才一样饮酒。酒席散后,把樊泽叫过来说:“诏书中让你代替我,我将要准备行装了。”命令将吏们拜见樊泽。大将张献甫说:“天子流亡,樊泽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访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军中将士心中不平,请让我为您杀了他。”贾耽说:“这是说的什么道理呢?朝廷有命令,樊泽就是统帅。我现在上朝,要你和我一起去。”他带着张献甫一起走了,军中于是安稳。

不久做了东都留守。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后来调迁为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然被削掉了伪号,却暗中藏有奸谋,希望找机会实现。李纳的数千士兵从行营回来,路过滑州,有人说让他们住在城外,贾耽说:“与我相邻,为什么要怀疑他们,使他们暴露在野外?”命令住在城里的旅馆中,在房屋的走廊上宴请他们,李纳的士兵内心都信服贾耽。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被封为魏国公。经常认为地方统帅缺少,应当让天子来任命,如果在军中谋求,那么下层士兵人心向背,人心不安。皇上认可他的话,但没有采用。顺宗即位,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很担忧,多次称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

贾耽非常喜爱读书,到老之后更加勤勉,尤其通晓地理。见到四面八方的人与出使外族的人,一定会向他们询问当地风俗,所以天下的地方物产、山川平坦崎岖的状况,一定会深入探究清楚。他度量很大,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喜欢评价别人。做宰相十三年,虽然安危大事方面没有成就,然而检点自身、做事严格,这是他的长处。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亲近他,看不到他的喜怒。世人称他德行淳厚有规矩。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8:论文偶记(节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大櫆(清)

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扬子《太玄》、《法言》,昌黎④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枝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21、引用“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下列句子编成四组,都属于正面阐述作者创作主张的一组是( )(3分)

(1)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2)物相杂,故曰文。

(3)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4)故文者,变之谓也。

(5)《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

(6)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

A.(1)(3)(5)(6) B.(1)(3)(4)(6)

C.(2)(3)(4)(6) D.(1)(2)(5)(6)

23.文章是怎样说明实词和虚词的辩证关系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7)段强调诵读要(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分)

25.根据“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选择其中一例加以简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用虎和豹的毛色随季节而变化出美丽的色彩,形象生动地比喻文章唯“变”,才是珍贵的为文之道。(2分)(形象生动或比喻1分,作用答到作文要变1分)

22.B(3分)

23.作者肯定虚词的作用:虚词用得充分,能够精神情态完全显现出来;而古人用实词,倒也另显出古朴厚重和简洁。故合理运用两者各有其利,反之则过犹不及。(3分)(虚词的作用1分,诗词的作用1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一不可1分)

答题示例:文章必备了虚词而有神态,因实词而具有厚重之气,应当是两者兼备,不可偏于一方,才能做到情韵并美,文采照耀。(3分)

24.①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得古人之神气,模仿古人说话的样子、神气)(2分)②诵读之烂熟(1分)(3分)

25.(《庄子秋水》:“物以明理”;《史记廉蔺列传》、《鸿门宴》《李将军列传》:“事以寓情”。)(4分)

秋水:通过寓言阐明哲理;史记:在历史事件和人物中孕育褒贬之情。

答题示例:1、《史记》事以寓情,如《李将军列传》之中,通过大将军李广曲解误作叛国之例,运用含蓄克制的笔法,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于李将军为人的赞扬和其砸去偶遇的不平,寄托他深刻地情感。(4分)

2、《史记》之文体现了“事以寓情”太史公以其凝练成文的笔触记叙了《鸿门宴》各个人物项羽、刘邦、张良的特点。以一场暗流汹涌的宴会来表达了对于前人为人处世的智慧的敬佩赞美以及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史事来寄托对历史的敬畏之情。(3分)

翻译:

写文章的方法,以精神为主,以气韵补充。曹丕、苏辙品评文章,以气韵为主,正是这样的。但是气韵随着精神变换,精神浑厚则气韵充盈,精神悠远则气韵飘逸,精神雄伟则气韵高洁,精神变幻则气韵奇异,精神深沉则气韵平静,所以精神是气韵的主导。至于写专门的论文以讲道理为主,则不能全部展现文章的奥妙。如果人不熟读经书洞彻道理,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浅陋空荡。人如果没有组织文字的才能,则文字纵然再多,都不适用。所以道理、书籍、组织文字的能力,是写文章的要素。

文以奇为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最珍贵最喜爱的东西,必定不是平平常常的物件”之意。然而,有的文章奇在字句上,有的奇在内容上,有的奇在行文上,有的奇在构思上,有的奇在深远的意境上。有的奇在气韵,有的奇在精神。仅仅是字句奇,不足以称奇,气韵奇特才是真的奇特;精神奇特是自古以来很少见到的。各种所谓奇特的等次地位虽然是这样的,但字句也不可平淡无奇。扬雄的《太玄》、《法言》,韩愈非常喜欢它,所以韩愈的文章就很奇特。文章的奇特的气韵是最难认识和掌握的,大体说来,就是要忽起忽落,气之来也没有端绪,气之去也没有痕迹。读古人的文章,在起落转接的地方,觉得有难以探测、不可捉摸之处,便是奇特的气韵。

文章贵在简洁。凡是文章,笔法老练就可以简洁,感情真挚则可以简洁,言辞确切则可以简洁,事理精当则可以简洁。

文章贵在讲究变化。《易》中说:“老虎随季节而换毛则毛色更加光亮,豹子随季节而换毛则毛色更加鲜丽。”又说:“事物相互交杂,所以才称之为文章。”因此所谓文者,说的就是变啊。一本集子中的文章篇篇变,一篇文章中的章节段段变,一段文字中的语言句句变,精神在变,气韵在变,境界在变,音节在变,字句在变,这只有韩愈能做得到。

行文的方法有平实有奇特,应该是兼而有之,才能充分显示写文章的本领。上古时代,文字刚产生,实字多,虚字少。《尚书》的《典》、《谟》《训》、《诰》,文字十分简朴古奥,这样是(由于)当时的文法还不完备。到孔子的时候,虚字已经详细而完备,于是写文章的人就能够将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神气形态全部描绘出来。《左传》的情致和韵味都很美,文章光彩耀眼。到了先秦战国时代,就更加疏荡恣肆。汉朝人有所收敛,稍微走向了刚劲质朴,只有司马迁能集其大成。唐朝人宗法汉人,然多数趋于峭拔硬挺。宋朝人宗法先秦,得到了先秦文章疏荡恣肆的一面,但却有失于浑厚丰赡,情气韵味也显得有些淡薄。写文章必须虚字用得充分而后方能使精神情态全部显现出来,怎么可以随便节制减损呢?然而枝蔓敷展软弱无力,缺少古人那种浑厚沉郁的情气,就是后人的文章越来越浅薄的地方。司马迁文章的句法看起来似乎累赘重拙,而实际上那正是它古朴厚重可爱之处。

道理不能够直接表达,因此文人依据事实阐明道理;感情不能够直白地表达,因此文人凭借外物寄托情感。依据事实阐明道理,是《庄子》的文法;凭借外物寄托情感,是《史记》的文法。

[论文偶记(节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9:名实篇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名实篇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①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个名於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於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祜,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於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②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虑子贱云:“诚于此者形於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平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尝於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③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晋明退叹曰:“果如所量。”

④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⑤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V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於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21.第①段画浪线句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赏析第①段画直线句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第②段中画线句“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有一件事伪装出现假,就要毁掉一百件事的真。

B.对好名声的贪求永远不满足,将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C.由于一个人伪装,会导致一百个人效仿而失去忠诚。

D.自己美好的名声,可能丧失在不起眼的虚假小事中。

24.联系全文,简析第⑤段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概括本文的观点并对此作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3分)用容貌很丑却要求镜子里现出美丽影子的不可能,比喻不修身却想在世上传好名声的不可能,形象的论证了抽象的名实关系,突出了名为表、实为里的依存关系。

22.(3分)作者以整齐和谐的句式论述“忘名”“立名”“窃名”三种人对“名”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爱憎情感鲜明的蕴含其中;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并构成排比,在并举中增强了内在的逻辑力量;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气势充沛。

23.(2分)C

24.(2分)从全文看,首段提出观点,第⑤段列举的邺下少年随着职位由县令到别驾的变化,从“立名”最终滑向“窃名”的过程,功亏一篑,这与第②段到第④段的事例形成互补,丰富了论述的角度,展现了各种窃名行为不同程度的危害,使论证更加全面。

25.(3分)名实相依,表现于平时的行动里,巧于作伪还不如拙而诚实。这一观点所表现的人们对名声的追求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也需要较高的道德修养;但是个人名声与平时的行动不吻合,甚至通过伪装来窃取好名声是错误的做法,应该批判,这在当下同样具有现实的警醒意义。

名与实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就是体道合德,享受鬼神的福祜,而不是用来求名的;立名,就是修身慎行,生怕荣誉会被湮没,而不是为了让名的';窃名,就是外朴内奸,谋求浮华的虚名,而不是真能得到名的。

我见到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真不知是不是后面的矛戟,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虑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给另件事树立了榜样。”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於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於作伪就还不如拙而诚实,接著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哀痛毁伤过度,这也是以显得高於一般人了;可他在草荐土块之中,还用有大毒的巴豆来涂脸,有意使脸上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他丧中的居处饮食都在伪装。由於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

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来矜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著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他出境聘问。齐东莱三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於是就设宴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轻率问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向来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们所估量的那样。”

修改子弟的文章,来抬高声价,是一大坏事。一则不能经常如此,终究要透露出真情来;二则正在学习的子弟有了依赖,更加不肯专心努力。

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以表思念。”民众对他称赞,不是口说所能说得完的。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

篇10:家谱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家谱记 归有光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O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居常不自释 释:宽解 B.贫穷而不知恤 恤:救济

C.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责:责备 D.不录于有司 于:表被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幼时丧母,是归有光毕生憾事,他了解祖先及家庭旧事只能去问家庭里年长的人。

B.归有光出生后,家道衰落,族人人心离散,归氏家庭连祭祀祖先的活动都不举行了。

C.兄弟成家后,各自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和孩子,归有光认为这样做会殃及子女。

D.归有光认为家庭衰落的根源在于家族的宗法被废弃,以致秩序混乱,道德滑坡。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6558764

(1)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2)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归有光写作《家谱记》的意图。

答案及解析:

6.(3分)C (责:要求)

7.(3分)(B项“而归氏几于不祀矣”,意思是祭祀活动混乱不堪,几乎等同于没有祭祀活动,而不是不举行祭祀活动)

8.(1)(4分)亲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庆贺;到家只知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出门就欺骗父母兄弟。(吊,私,诳,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等他们有了子女,那么兄弟间相待的情感,已经如同堂兄弟间相待的情感,请保留此链接!。(比,视,从兄弟,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9.(4分)①凝聚族人;②扭转世风。(“凝聚族人”,2分;“扭转世风”,2分;如果答出“纪念先人”、“宣传教化”或“恢复家族秩序”,每点可给1分)

【参考译文】

我七八岁时,见到家中的长辈,就拉着他的衣服询问先人旧事。大概是因为我幼年时就失去了母亲,平时不能宽解自己,对于死去的人恐怕不能了解他的事迹,对于活着的人恐怕不能成事,实在是受了很大的创伤,内心十分痛苦。

归氏家族到我出生时,一天天地更加衰败。家族历史悠久而最终分离,人口众多但人心离散。从我的祖辈到各位叔父以来,贪婪粗鄙狡诈暴戾的人,常常有很多从家族中出现。大概上百人聚集在一起,竟没有一个知道学习的。大概十个学习的,却没有一个懂得礼义的。亲人贫穷却不知道救济,愚昧迟钝却不知道教育。亲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庆贺;到家只知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出门就欺骗父母兄弟。平时招待朋友,有时能破费千钱,但是在一年中重要的节日,祭献祖先时,却谋划甚微。祭祀盛食物用的礼器、酒壶酒杯,很少有洁净美好的。家中的男女祭祀时站队都连不成队列。更有甚者,竟然有因为请人观礼的缘故,改变将要举行祭祀的日期;用厨房里吃剩下的残羹剩肴,来替换新供上的祭品,归氏家族几乎到了没有祭祀的境地。

我回去看老宅,阅览了归氏的旧书,慷慨激愤叹息流泪说:“唉,这些人难道不是素节翁的后人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呢!”父母是我们兄弟生命共同的来源。祖宗是我们父母的根本。族人都有兄弟的情分。不能忘记啊。人刚出生,当他们年幼时,兄弟在亲人怀中呱呱哭泣,吃饱了就一起嬉戏,不分彼此。年长有了家室后,那么他们的情感已经不像这样了。等他们有了子女,那么兄弟间相待的情感,已经如同堂兄弟的情感。在这时,只担心兄弟分离的不迅速,哪里还会想着亲人聚集的难处,这也是天下的形势趋向于分离的原因。假如我爱自己的子女却离散了自己的兄弟,我的子女也各自想着自己的子女,那么亲人离散的害处就殃及到我的子女,这能说是爱自己的孩子吗?

我每次侍奉父亲,一年里重要的节日跟着各位叔父、兄弟端着酒杯祝寿,看到祖父须发皆白,暗中想我的各位叔父兄弟,都是始于同一祖父罢了。现在却常常不能同心,未曾不深深独自感伤。然而天下的事,破坏它的人是从一个人开始,成就它的人也是从一个人开始。仁孝的君子能凭自身带领天下的人,更何况骨肉之间呢?古代的人立大宗的嫡子为继承人的原因,就是用仁孝的道理来要求他。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废除了,天下就没有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了。没有了世家,那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情意就衰微了,社会风尚的浮薄就一天比一天厉害,有道理啊。

我学习圣人的道理,通晓儒家六经的大概旨意。虽然我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不被官府录用,但私下观察天下治乱,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利弊,常在内心有所忧虑。我看看自己的亲人,内心有所触动,打算寻求用来使族人凝聚的办法,而族人凝聚开始于家谱,所以我想要写归氏的家谱,不仅仅是记载,更是用来寻求写家谱的意义.

[家谱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11:高崇文,字崇文。其先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全义入朝,留知行营节度后务,迁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诏检校工部尚书、左神策行营节度使,俾统左右神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辟。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

始,崇文选兵五千,常若寇至。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退守梓州。初,辟陷东川,执节度使李康不杀也;至是,归康以丐雪,崇文数康失守罪,斩之。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入成都也,师屯大达,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毫之犯。邢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进检校司空、西川节度副大使,南平郡王,实封三百户,刻石纪功于鹿头山。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I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宁庆节度使,为京西诸军都统。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居三年,戎备整修。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新唐书高崇文传》。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俾统左右神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辟 俾:使、让

B.至是,归康以丐雪 丐:请求

C.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 诣:到、往

D.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条:条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礼》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现为里巷、邻里之意。“阎闾”多借指里巷。

B.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C.卯、辰属于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地支,在干支排序中,天干中“甲”为第一,地支中“午”为第一。

D.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崇文家庭和谐,处尊居显。祖先迁至幽州后,家庭七代人均群而聚居,他的家族在天元年间两次受到皇帝表彰。

B.高崇文未雨绸缪,屡立战功。高崇文平日治军严明,训练有素。当刘辟反叛,朝廷遴选将领时,高崇文赫然在册。

C.高崇文重视民心,赏罚分明。高崇文入成都后,严明纪律,不扰百姓、而对于有二心的邢,毫不手软,斩首军中。

D.高崇文不通文字,厌恶公文。而他依仗功劳,安于享受,举荐了蜀地的一些能工巧匠,并把他们都擅自带走了。

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5分)

译文:

(2)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5分)

译文:

答案:

10.D

11.C

12.D

13.(1)吐蕃发动三万人马侵犯宁州,高崇文率领三千士卒前往救援,双方在佛堂原交战,吐蕃大败。(“寇”、“状语后置”、“破”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军队经过兴元,有折断客舍的羹匙和筷子的士卒,他下令立即斩首示众。(“定语后置”、“逆旅”、“徇”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高崇文,字崇文,他的祖先从渤海迁到成幽州,上下七代人不曾分家居住,开元年间,皇帝两次下令表彰他们-家。高崇文性情朴实庄重而寡言,年轻时被召入平卢军。贞元年间,随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理军队有名声。屡经升迁任金吾将军。吐蕃发动三万人马侵犯宁州,高崇文率领三千士卒前往救援,双方在佛堂原交战,吐蕃大败,朝延封他为渤海君王。 韩全义入朝见,高崇文留在当地主持行营节度后务,升任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刘辟反叛,宰相杜黄裳推荐说高崇文有才能,皇帝下诏授任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左神策行营节度使,让他统领左右神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伐刘辟。当时有显著战功的老将,人人自以为能当选,等到任命的诏书下束,都大吃一惊。

当初.高崇文选了五千精兵,平常总像敌军来犯似的进行训练。到这个时候,卯时接受命令,辰时部队已经出发了,武器装备精良完好,没有不齐全的。军队经过兴元,士卒中有人折断客舍的羹匙和筷子,他下令立即斩首示众。高崇文率军从西面的阆中出发.打退剑门的守兵.解了梓潼的.围困,贼将邢洗退守梓州,起初,刘辟攻占东川,捉住节度使李康却没有杀掉。到这时,放回李康以求洗除罪过,高崇文列举了李康失守的罪过,将李康斩杀了。鹿头山在成都北一百五十里处.是扼制二川的要塞,刘辟在这里筑城,周围接连有八处营寒,用来抵抗东边来的官军.高崇文开始在城下打×肆酵蛟艟,但因碰上下雨,城池未能攻克.第二天,双方在万胜堆交战.官军前后八战八捷,贼军军心开始动摇.大将阿跌光颜与高崇文约定了出动的日期,而阿跌光颜比约定的日期拖延了,害怕被治罪,因此深入敌军立功赎罪,于是官军驻在鹿头西.断绝了贼军运输粮草的道路,贼军非常震惊,其将李文悦率三千士卒归顺。刘辟逃跑,被官军追上并活捉,用囚车押送到京城。高崇文进入成都,让军驻扎在大路上,不惊扰百姓,珍宝财物如山一样堆积,但士卒秋毫无犯。邢洗投降后又有二心,高崇文下令斩首于军中,士大夫受胁迫而叛乱的都到衙门请求保全性命,高崇文为他们分条上奏保住了性命。朝廷下令进任他为检校司空、西川节度副大使,封他为南平郡王,享有实封三百户,并在鹿头山上刻石记载他的功绩。

高崇文不通文字,认为官署中的公事文书繁多可厌,况且蜀地优越富饶无所事事,请求保卫边塞来效力,于是皇上下诏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宁庆节度使,兼任京西诸军都统,高崇文仗着有功肆意奢侈,全蜀国库中收藏的各行业能工巧匠的珍奇宝物都随身携带.又不懂朝廷的礼仪制度,害怕入朝拜见,皇帝下诏说听凭他走便道前往屯戍之地,高崇文在三年,武器装备整齐完好。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篇12: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越幼明慧,有口辩,励精学业,不舍昼夜。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咸尽其精微。

初为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文发俱入府,并见礼重。寻转行参军。大通中,诏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Z还北主魏,庆之请越参其军事。时庆之所向克捷,直至洛阳。既而Z遂肆骄纵,又上下离心,越料其必败,以疾得归。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越竟得先反,时称其见机。及至,除安西湘东王府参军。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越遍该经艺,深明《毛诗》,贤ㄒ煲濉L厣啤蹲》、《老》,尤长论难,兼工缀文,闲尺牍。武帝尝于重云殿自讲《老子》,仆射徐勉举越论义,越抗首而请,音响若钟,容止可观,帝深赞美之。尤是擢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

及侯景之乱,越与同志沈文阿等逃难东归,贼党数授以爵位,越誓不受命。承圣二年,诏授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心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及废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如故。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或谮之宣帝,言越将扇动蕃镇,遂免官。太建元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B.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C.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D.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A.弱冠,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参军,古代官职名,谓参谋军事。东汉末始有“参谋某军事”的名义,晋以后军府等设置为官员,隋唐时兼为郡官。

C.毛诗,指西汉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注的《诗经》,《诗经》在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之学,独存毛诗,流传至今。

D.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等。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顾越自幼聪慧,励精学业。顾越自幼学习儒学,有辩才;到都城游学时,如有精通儒学的饱学之士,他必定登门质疑问难,研讨谈论,毫无倦意。

B.顾越有预见性,见机行事。陈庆之护送元Z回北方主政魏国,顾越随同前往,不久看到元Z骄横放纵,料定他必将失败,便以生病为由辞官还乡,回到家乡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

C.顾越擅长论难,娴熟文辞。顾越在重云殿论述《老子》义理时,声音响如洪钟,仪容举止可观,皇帝大为赞赏,因此顾越被提拔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

D.顾越忠君爱国,遭人诬陷。侯景之乱时,贼党几次授予顾越爵位,他坚决不肯接受;他被人诬陷欲扇动蕃镇造反,被免除官职。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②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B句子译为:领天保博士,掌管仪礼,还担任皇帝的师傅,入宫讲授,很受尊敬宠信.当时宣帝辅弼政事,华皎起兵反对,顾越趁机请求准假回到东部.“举兵不从”的主语是“华皎”,在“华皎”前停顿,排除AC.“因请假东归”的`主语是“越”,在“越”前停顿,故选B.

(2)A“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3)B“回到家乡”错,原文是“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才到彭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

(4)①“撰”,撰写;“遣”,派遣;“敷扬”,传播宣扬.译为:等到武帝撰写制旨新义时,选择诸儒士到所在的地方流通,派遣顾越回到吴郡,传播宣扬、讲述解说.

②“以”,因;“仕进”,在仕途中进取;“因”,趁机.译为:顾越因见世路不平,无心在仕途中进取,趁机回到故乡,在武丘山隐居.

答案:

(1)B

(2)A

(3)B

(4)①等到武帝撰写制旨新义时,选择诸儒士到所在的地方流通,派遣顾越回到吴郡,传播宣扬、讲述解说.

②顾越因见世路不平,无心在仕途中进取,趁机回到故乡,在武丘山隐居.

【参考译文】

顾越字允南,是吴郡盐官县人.家中继承儒学,并有专门的教习传授.顾越自幼聪明敏慧,有口才,激励自己精通学业,不放弃每个白天黑夜.二十岁时到都城游学,如有通儒饱学之士,必定去登门质疑问难,研讨谈论,毫无倦意.至于精微之言,玄奥之旨,《九章》中的七曜,音律和图纬,都尽探其精到细微之处.

起初他担任南平元襄王萧伟国右常侍,与贺文发一同进王府,都受礼遇看重.不久转行参军.大通年间,诏令飙勇将军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颢回北方主政魏国,陈庆之请顾越参谋其军事.当时陈庆之所向获胜,直到洛阳.不久元颢便肆意骄横放纵起来,加以上下离心离德,顾越料定他必将失败,以病为由辞官还乡.才到彭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顾越竟能先返回,当时人称他能预见机兆.当来到之后,拜任安西湘东王府参军.当武帝撰写制旨新义时,选择诸儒士到所在地流通,派顾越回到吴郡,宣传讲解.

越对经艺掌握全面详细,深刻理解《毛诗》,旁通不同义解.特别擅长《庄》、《老》,尤其长于论辩诘难,同时善于作文章,娴熟于尺牍文辞.他身高七尺三寸,须眉美丽.武帝曾经在重云殿亲自讲解《老子》,仆射徐勉推举顾越论述义理,顾越昂首而请准,声音响如洪钟,举止可观,皇帝大为赞赏他.因此提拔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不久拜为五经博士,仍然让他侍奉宣城王讲读.

当侯景作乱时,顾越与同一志向者沈文阿等人逃难回到东部,贼党几次授予爵位,顾越坚誓不接受任命.承圣二年,诏令他任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顾越因见世路不平,没有心做官提升,趁机回到故乡,在武丘山隐居,与吴兴郡沈炯、同郡张种、会稽郡孔奂等人,经常以文会友.

当陈废帝即位后,拜任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仍如以前.领天保博士,掌管仪礼,还担任皇帝的师傅,入宫讲授,很受尊敬宠信.当时宣帝辅弼政事,华皎起兵反对,顾越趁机请求准假回到东部.有人在宣帝面前谮毁他,说顾越将去煽动藩镇造反,于是免除他的官职.太建元年,他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点评】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唐重,字圣任,眉州彭山人”阅读答案

宋史·索湘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允则守雄州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忠义一》原文阅读及译文

《宋史、洪皓传》阅读联系附答案

吾粲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语文教学教案

河中石兽(课文、译文及教案)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1-12-18

所谓旷达阅读答案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共12篇)】相关文章: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何必如此》原文阅读2024-05-01

《隋书·列女传》节选阅读及答案2023-12-29

初一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原文2024-03-19

《隋书·王世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5-07

河中石兽原文翻译与阅读练习附答案2022-07-26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2022-05-02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2022-09-19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教学设计2023-02-04

《隋书》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05-06

河中石兽教案教学设计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