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阅读答案(推荐11篇)由网友“吃杏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昆曲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昆曲阅读答案
昆曲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它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 经典。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衰落都与其特性有关。昆曲的 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上士大夫内心深处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即使是士大夫们也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的有力支持。于是,昆曲便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20世纪50年代,一出《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全国随之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及新中国培养出的一批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大量的优秀剧目。但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
美需求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以致在演出市场上陷入困境,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入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这种说法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
专家们认为,当务之急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对全国中老年艺术家的拿手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对珍贵的昆凸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进行搜集整理。昆曲演出可以从老戏中讨生活,剧目应以继承、整理为主,如上海昆剧团近两年排演的《牡丹亭》,将汤显祖原作删减为上中下三本,配以现代化的舞台处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文化部计划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昆曲演员培训中心,为全国昆剧院团输送表演人才。昆剧院团长们则希望集中全国优秀师资,在中国戏曲学院等院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管理人员研修班。
昆曲因其特性不可能在当今大红大紫,更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我们有责任不让它自生自灭!
1.人们之所以把昆曲称作“活化石”,是因为( )
A. 昆曲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入选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B.昆曲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是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极为丰富。
C.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
D.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甚远。
2.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昆曲自生自灭?如果你是文化部部长,你准备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昆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大家共同保护,请你设计一条公益用语,号召人们保护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因为昆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遗产,所以我们不能让昆曲自生自灭。如果我是文化部部长,我准备将昆曲引入部分现代化因子,让腔调更具节奏和活泼感。
3.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文化。
篇2:昆曲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遏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物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忠教孝,劝贞劝节。
B.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
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
D.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B.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C.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
D.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
3.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4分)
答案:
1.(3分)B
2.(3分)D
3.(4分)长处:文化内涵丰富,唱词文白兼有且重故实;艺术表演精湛,歌舞并重(2分)
局限:不适合在新式舞台演出,有的演员墨守成规。(2分)
篇3:昆曲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昆曲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 一些业余的唱区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情来逼迫,我也偶尔 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情。地上铺了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 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有法子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 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鬓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不算稀奇 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了十几 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之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 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 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 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自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 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角色的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 令公,直站在台边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表 演,也就跟木偶戏差不多。
(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 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盅教孝,劝贞劝节。
B.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
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
D.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B.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C.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
D.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
16.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4分)
答案
14.(3分)B
15. (3分)D
16.(4分)
长处:文化内涵丰富,唱词文白兼有且重故实;艺术表演精湛,歌舞并重
局限:不适合在新式舞台演出,有的演员墨守成规。
篇4: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昆曲阅读答案
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昆曲阅读答案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昆曲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它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衰落都与其特性有关。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上士大夫内心深处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即使是士大夫们也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的有力支持。于是,昆曲便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20世纪50年代,一出《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全国随之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及新中国培养出的一批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大量的`优秀剧目。但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以致在演出市场上陷入困境,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入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这种说法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
专家们认为,当务之急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对全国中老年艺术家的拿手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对珍贵的昆凸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进行搜集整理。昆曲演出可以从老戏中讨生活,剧目应以继承、整理为主,如上海昆剧团近两年排演的《牡丹亭》,将汤显祖原作删减为上中下三本,配以现代化的舞台处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文化部计划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昆曲演员培训中心,为全国昆剧院团输送表演人才。昆剧院团长们则希望集中全国优秀师资,在中国戏曲学院等院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管理人员研修班。
昆曲因其特性不可能在当今大红大紫,更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我们有责任不让它自生自灭!
1、人们之所以把昆曲称作“活化石”,是因为
A、昆曲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入选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B、昆曲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是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极为丰富。
C、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
D、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甚远。
2、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昆曲自生自灭?如果你是文化部部长,你准备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昆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大家共同保护,请你设计一条公益用语,号召人们保护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因为昆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遗产,所以我们不能让昆曲自生自灭。
如果我是文化部部长,我准备将昆曲引入部分现代化因子,让腔调更具节奏和活泼感。
3、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文化。
篇5:《吴门昆曲六百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门昆曲六百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晗
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列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也有人说,这才是所谓的道行。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袁宏道的《虎丘》里面讲的就是昆曲。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于最为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
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心而归。
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
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
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
1.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
B.昆曲是一种吐字缓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
C.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D.昆曲是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
B.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逸致的悠闲文化现象。
C.袁宏道《虎丘》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3.画线句中“这”指的是什么法则?谈谈你对句中“为人的态度”的理解。
答案
1.B(哀怨婉约不是昆曲的本质属性,只是一些人的主观感受)
2.B(A项“越来越大众化”与文章第4段“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矛盾;C项“走向大众化的趋势”理解有误,原文中只说“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但趋势仍然是“雅化”的; D项“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与明代出现的“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生拼硬接,强为因果。)
3.“这”指的是特立独行,坚忍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不高傲,不妥协,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法则。(2分)
为人和艺术一样,我们会为自己选择一条道路,有时候坚守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如何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去模仿别人,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态度。(3分)
篇6:《昆曲文化的结与解》节选阅读答案
《昆曲文化的结与解》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戏之祖”的称号象征着昆曲在拥有三百来个剧种的中华戏曲版图内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其“盟主”之位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独特的文化身份:昆曲几乎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很受文人士大夫们的肯定和推崇。但这背后有一个看上去很怪异的现象: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与伶人们,并没有改善千百年来形成的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作为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他们虽然并没有在现实舞台上消失,但却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了。昆曲演员也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其文化体系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最低级的一端。演出文化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如演员、剧场、观众、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不过大量的史料又向我们证明:历代统治者对于戏曲演出文化真实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他们既打压又拉拢,既觉得卑俗低下又觉得兴味盎然。尤其到了明清时代,这种矛盾因为戏曲演出文化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格外突出。
其实从元杂剧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着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参与戏曲文化的方式。文人解决这个文化史上的矛盾,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包括词和乐)”的价值,并将其拔高,高于整体中其他一切元素之上。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曲的独立化”。到了明清,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体制完全不对等的待遇,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待遇:一方面“曲”在被不断地雅化、美化、文人化;另一方面“剧”的内容在进一步丑化、俗化、受打击。打击与丑化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国家威权的大规模删戏、禁戏;二是对艺人活动进行限制管制。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反过来也让我们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昆曲中以演出为主体的“剧”,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个“普及性”的现象,伴随着十八世纪昆曲普及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曲”与“剧”,它们本是同宗同源,却不能同呼吸共命运,一切肇始即是十八世纪昆曲内部的历史性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它们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但各自的趋向造成了它们“平行发展”的命运。在各自发展成就的掩盖下,造成了昆曲事业整体的下行。进入新世纪,中国昆曲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否意味着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的回归已经开始?
(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有删改)
7.下列对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低级的一端。
B.统治者对戏曲演出文化往往取“恩威并施”的矛盾态度。
C.演员、观众、剧场、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
D.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和伶人们往往是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
8.下列关于“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曲”“剧”之间保持一种“间离”。从元代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方式。
B.文人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的价值,将“曲”“独立化”,说明“曲”比“剧”更受欢迎。
C.到了明清时期,国家威权之下采取的措施及对艺人活动的管制显示出“曲”“剧”完全不同的命运。
D.十八世纪昆曲内部开始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曲”“剧”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却各自“平行发展”,不能同呼吸共命运。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正因为昆曲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所以昆曲被称为中华戏曲的“盟主”。
B.十八世纪昆曲发展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伴随昆曲的普及化进程,“曲”“剧”各自发展而昆曲事业整体下行。
C.虽然明清时期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但昆剧却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普及性”的现象。
D.中国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说明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已经开始回归。
参考答案:
7.B(答非所问,不是缺失的原因)
8.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曲”比“剧”更受文人欢迎的意思)
9.C(A项构不成因果,也不是“所有剧种”;B项张冠李戴,“与昆曲普及化进程相伴随”的应该是“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D项涉及到文章最后作者的观点,但作者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原文是设问句,并不是反问。)
篇7:叶圣陶:昆曲
叶圣陶:昆曲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从课业练习簿的堆里溜出来的学校教员,专等冬季里开栈收租的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人,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社员。北平并不属于吴方言区域,可是听说也有曲社,又有私家聘请了教师学习的,在太太们,能唱几句昆曲算是一种时髦。除了这些“爱美的”唱曲家偶尔登台串演以外,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这是唯一的班子了,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逼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鬓了。我不曾做过考据功夫,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演唱昆曲的戏院子。从一些零星的记载看来,似乎明朗时候只有绅富家里养着私家的戏班子。《桃花里有陈定生一班文人向阮大铖借戏班子,要到鸡鸣埭上去吃酒,看他的《燕子笺》,也可以见得当时的戏不过是几十个人看看罢了。我十几岁的时候,苏州城外有演唱平剧的戏院子两三家,演唱昆曲的戏院子是不常有的,偶尔开设起来,开锣不久,往往因为生意清淡就停闭了。
昆曲彻头彻尾是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宴饮的当儿,叫养着的戏班子出来演几出,自然是满写意的。而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这就除了供给娱乐以外,对于士大夫阶级也尽了相当的使命。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是不算希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之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他们只就自己的天地里选一些材料,编成悲欢离合的故事,藉此娱乐自己,教训同辈,或者发发牢骚。谁如果说昆曲太不顾到大众,谁就是认错了题目。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跟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角色的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
昆曲跟平剧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后者比较适合于市民,而士大夫阶级已无法挽救他们的没落,昆曲恐将不免于淘汰。这跟麻将代替了围棋,豁拳代替了酒令,是同样的情形。虽然有曲社里的人在那里传习,然而可怜得很,有些人连曲文都解不通,字音都念不准,自以为风雅,实际上却是薛蟠那样的哼哼,活受罪,等到一个时会到来,他们再没有哼哼的余闲,昆曲岂不将就此“绝响”?这也没有什么可惜,昆曲原不过是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罢了。
有人说,还有大学文科里的“曲学”一门在。大学文科分门这样细,有了诗,还有词,有了词,还有曲,有了曲,还有散曲跟剧曲,有了剧曲,还有元曲研究跟传奇研究,我只有钦佩赞叹,别无话说。如果真是研究,把曲这样东西看做文学史里的一宗材料,还它个本来面目,那自然是正当的事。但是人的癖性往往会因为亲近了某种东西,生出特别的爱好心情来,以为天下之道尽在于此。这样,就离开研究二字不止十里八里了。我又听说某一所大学里的“曲学”一门功课,教授先生在教室里简直就教唱昆曲,教台旁边坐着笛师,笛声嘘嘘地吹起来,教授先生跟学生就一同嗳嗳嗳……地唱起来,告诉我的那位先生说这太不成话了,言下颇有点愤慨。我说,那位教授先生大概还没有知道,“仙霓社”的台柱子,有名的巾生顾传阶,因为唱昆曲没前途,从前年起丢掉本行,进某大学当学生去了。
这一回又是望道先生出的题目。真是漫谈,对于昆曲一点儿也没有说出中肯的话。
刊于《太白》1卷3期(1934年10月20日),署名圣陶;1981年11月4日修改。
篇8:昆曲艺术论文
摘 要 昆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昆曲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这门美轮美奂的戏曲艺术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瑰宝,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传承,本论题正是出于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珍爱,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及历史沿革予以探讨,希其能让读者更深刻了解昆曲这一艺术界的国宝,让美传承下去,以致千秋万代。
关键词 昆曲传播 昆曲产生 历史变迁 艺术性
一、昆曲传播
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的大型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此,《人民ri报》专门发表了一篇关于《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说起》的社论,充分肯定昆曲的艺术价值,周恩来,毛泽东等也特别关注。
此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一大批表演艺术家重又回到昆曲表演舞台,昆曲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
,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江苏省昆山市等单位成功举办了“中国昆剧艺术节”。
期间,各地昆剧院,团纷纷组织艺人“回娘家”交流演出。
百位老艺术家和昆曲爱好者共度百年盛事,昆曲艺术进一步得到重视。
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在古镇周庄兴建昆曲博物馆和古戏台,用来展现昆曲漫长六百年历史,如今的周庄每天安排为过往游人免费表演昆曲,使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10月,昆山举行纪念昆曲入选文化遗产周年活动,爱川纪子发言说;“昆山创建了昆曲博物馆,并在古镇周庄每天为成千游人安排昆曲演出,对昆曲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随后,由江苏省苏州市政府投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与江苏电视总台专题部联合制作,历时近两年,成功摄制讲述中国昆曲历史与艺术成就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共八集)在央视播出,对昆曲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起到很好推动作用。
11月,北京保利剧院全本《长生殿》公演,经过大胆改革后的戏装一时成为人们的焦点。
20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两岸三地艺术家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
进演美国加州,连演十二场,场场爆满,昆曲艺术开始走向世界。
白先生曾说:“昆曲就像一个精美飞瓷器,放在角落,时间长了,落满了灰尘,没有人知道它的美。把它擦拭干净,放在灯光下,它的透明的光泽会让你惊叹。”这个瓷器正在历史的尘埃中脱颖而出,绽放耀眼光彩。
203月,南京紫金剧场上演全本《1699桃花扇》十分成功。
此后,白先勇携《牡丹亭》走进了北大、北师大、北京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所有名大学,所到之处掀起了昆曲热。
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文化访谈录”节目中,人们看到连续七天播出的《于丹游园惊梦》。
很快,根据于丹昆曲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的新书《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出版,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欣然为此书做序。
白先生自己也撰书,演讲,参与排练昆曲等等,为昆曲的传播积极奔走。
走进学术界,关于昆曲的著作也已是数量颇丰,朱栋霖,吴新雷《中国昆曲艺术》、纽骠《中国昆曲艺术》、周秦《苏州昆曲》、张允和《昆曲日记》、余秋雨《笛声何处》、白先勇《姹紫嫣红牡丹亭》《我的昆曲之旅》《白先勇说昆曲》《牡丹还魂》、刘静《幽兰飘香――昆曲之美》等等,给昆曲的研究和传播注入强大的力量。
社会的大环境对昆曲的重视,作为一名爱好者,有必要对其一些知识进行探讨和梳理,希其能对目前关于它的研究有少许的添补。
二、昆曲的产生及历史变迁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提出一个观点:有一种“精神的” 气候,就是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习俗”。
昆曲的故乡――昆山,这里自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艺事丰富多彩,是它孕育世界文化遗产的戏剧幽兰――昆曲。
元代初期,昆山地区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市井茶楼酒肆民间艺人卖场的场所,南词曲调得到流行并流传。
元后期,昆曲始祖顾坚“精于南词,善作古赋”,与当时文人顾阿瑛,杨维祯等人来往甚密,经常一起咏唱,把流传在昆山一带的南词曲调进行加工,改进,整理成只有清唱的腔调,取名“昆山腔”。
“昆山腔”一词从此成为昆曲另一代名词。
明代曲家魏良辅曾“足迹不下楼者十年”专心研究戏剧音乐,将弋阳腔,海盐腔的音乐融入昆山腔,向北曲名家张野塘学习,并将自己的唯一女儿许配了他。
使昆腔兼具有南曲的委婉清丽和北曲的深沉浑厚,再将昆腔语言改为上层社会通行的“中州韵”,并用江南丝竹,吹管和打击乐伴奏,建立起“水磨调”的昆腔体系,使昆山腔在众艺中迅速突出,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
嘉靖末年,曲家梁辰鱼,经过多年磨练,一部大型传奇《浣纱记》横空出世,将昆曲推向舞台,完成昆曲发展的最后形式。
剧中讲述西施和范蠡的故事,成功塑造两个典型形象。
梁辰鱼在编词度曲中基本遵循“水磨调”字正腔圆的原则,同时根据自己“转喉发响,声若金石”的优势,对唱腔进行曲折和精细。
另外,创用“套曲”,南北套都用,大大丰富了昆曲的唱腔和组腔方式。
一时间昆剧独领风骚,各地纷纷传唱,遂成“剧坛新盟主”。
明末,昆曲入京,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三种形式存在。
明末清初的江南,经济文化发达,昆曲呈现繁荣景象,产生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经典剧目,如:“临川派”代表人物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沈精通音律,制定戏剧音律规则,“南洪北孔”的洪和孔尚任,分别创作名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并题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
另外,高明《琵琶记》,《玉簪记》,《十五贯》,《红梅记》,《清忠谱》,《西厢记》等都为昆曲的上乘之作。
至此,昆曲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
明末元初,地方戏兴起,尤其是京剧进京,“阳春白雪”的昆曲被地方戏排挤和取代。
至此昆曲开始衰落,沉寂达近百年。
民国初年,国家动荡,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昆曲发展举步为艰,面临生存危机,吴中一批有识之士自己出资和集资创办“昆曲传习所”艰难维系着昆曲延续的一脉香火。
直至新中国成立,政府大力扶持戏剧事业,昆曲发展才出现重大命运转机,如今昆曲从“传”字辈,“世”字辈,“盛”字辈,“秀”字辈,“万”字辈一直延续到今天。
可谓经历六百年沧桑,被称作“百戏之祖”的昆曲能依然坚强存在着,自有它不变的魅力和不朽的精神。
三、昆曲艺术性
物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需要在提高,昆曲这门中国古老而优雅艺术开始它新的发展征程。
奥运会开幕式,昆曲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公演,引起全世界的轰动,昆曲已俨然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如今,昆曲的舞台重现昔日的热闹场面。
而本文也正是在阅读前人作品,观赏昆曲艺术的同时补充点关于昆曲的文化知识。
告之读者,昆曲从元末产生到现在,已踉踉跄跄走过六百年漫长征程。
在这期间,兴盛也好,衰落也罢都在无意间为昆曲增加历史厚度和质感。
它的审美特点也在岁月的积淀中出落出独特魅力,
戏词因才华出众的剧作家加盟,中国几千年文学发展积淀,经典而优美,“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经典唱词层出不穷,传唱至今,每个爱好昆曲的人都会哼上几句。
音乐因唱腔的改革,伴奏的改进尽显委婉动听,悠扬典雅,这种“水磨腔”被漫长岁月打磨的越发圆润,浑厚婉转。
舞姿因婉转飘逸而诞生出这门艺术唯一的枝干艺术――昆舞,也现正活跃在各大舞台。
表演程式经过若干年探索和总结,形成严格而正规的定式,让每个懂戏的人看到其中门道,也让学戏的.人有门道可循。
意境更是在中国文化这种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出神入化,化入“幻境”,让听戏者久久驻足,不可从凑泊中分离。
尤其是意境美,值得以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四、小结
当今的昆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不已。
也已开始走进大学的课堂,成为大学生的选修课,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苏州大学甚至开设昆曲研究的硕士点,纷纷为昆曲传播和传承努力。
相信这门古老艺术会因我们的努力将展现更加非凡的魅力,保持它高雅的气质走下去。
让每一个遇上她的人能永远记得她美丽舞姿,婉转歌喉,梦幻意境,悠远的音调。
参考文献:
[1]刘冀.江南幽兰,人间雅韵――昆曲漫谈[J].江苏地方志, (2).
[2]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
[3]朱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J].黄河之声, 2012(1).
[4]记者常景.一个人的6昆曲情节[J].人物, ,11(258).
[5]杨瑞安.解读昆曲[J].民族音乐,(4).
[6]郭串.探讨现代昆曲之美及重要地位[J].黄河之声,(4).
[7]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昆曲艺术论文
摘 要: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如今这种美妙绝伦的戏曲艺术成为人类共同的瑰宝,本课题正是出于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珍爱,对昆曲审美特点予以探讨,让读者更深刻了解昆曲这一艺术界的国宝。
关键词:审美特点;戏辞;音乐;表演程式;舞蹈;意境幻化
“良辰美景三生梦,姹紫嫣红六百年”,昆曲之美,在于六百年沧桑岁月积攒的点滴。
它孕育、诞生、兴盛到衰弱曲折迂回长达几百年。
昆曲之美,在于岁月穿梭几百年留下不灭的记忆,它的美已经深入民族骨髓,成为一种不朽的印记,今天再聆听和观赏这种美妙艺术时依然能触摸到历史走过的温度和岁月充实的厚度。
当代昆曲研究者周秦在《苏州昆曲》中说到:“昆曲艺术之所以雄踞中国戏曲最高典范的至尊地位,不仅是因为明中叶到清中叶的全盛期苏州戏班曾经盛行京都,风靡天下,也不仅是因为清中叶到近代的衰变期在全国络绎形成了众多的昆曲支派”。
他把“而是……”留给了我们,于丹将昆曲之美归纳为:深情之美,梦幻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
本文却从昆曲组成部分来分析它的审美特征,再来领略一次昆曲感人的魅力。
一、戏辞美
从文学上看,戏剧文学应该属韵文学的延续。
中国文学从《诗经》,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沉积,历史大浪淘沙般将最精华的部分流进了元明的戏曲和传奇,昆曲借中国传统经典剧本将自己打扮得如此大家闺秀,戏剧凭借昆曲的演绎更是将尘封在线装书里古老唱词鲜活成人们美好而永恒的记忆,据焦《剧说》中记载,明代名伶商小玲因自己心有所属而事不得通,每演《牡丹亭》时投入感情太多,被里面唱词感染而不可自拔,终在一次演出唱到“诗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忽然之间,泪流满面,气绝而亡。
这是故事经过精到的唱词表现,将感情夸大,把演员感染,产生强烈共鸣的结果。
昆曲唱词里,有数不清的佳句广为后人传颂,汤显祖《牡丹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或因化用前人诗句,或因表达剧中人感情有功,或因推动情节发展,或因服务人物塑造,但终因美,因包涵那道不清的幽怨,那淡淡却永恒的忧愁而感染了人,把人间情,世间情演绎得万分缠绵悱恻。
《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一首戏剧版的《雨霖铃》,演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寂和悲凉。
一出《送别》引的是宋人范仲淹《苏幕遮》中的句子,表的是崔莺莺那对恋人不舍的情怀。
《长生殿》中李龟年的唱词“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
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
长歌当哭,唱的是历史的沧桑,国破家亡的沉重,人生无常岁月无情。
《牡丹亭》每出结尾用了四句诗,一共用到二百二十首前人诗篇里的句子来总结剧情。
这种包罗千万,驾驭材料的能力非一般文化修养之人能够办到。
篇10:昆曲大事记
昆曲大事记
● 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以全票荣登榜首。当时,国内昆剧界只有800多位从业者,从业者挣扎在生存边缘。申遗成功后,文化部制定《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
● ,白先勇请动昆曲名家汪世瑜和张继青驻扎苏州一年,手把手地把箱底宝贝传授给沈丰英(扮杜丽娘)与俞玖林(扮柳梦梅)。两位名师跨团跨省就一部戏指导后生长达一年。
● 4月,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其中,在台湾和香港的公演引起轰动。同年6月,在苏州大学存菊堂连演三场,场场爆满。
● 12月,白先勇主持的.昆曲新版《玉簪记》作为“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压轴剧目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首演。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白先勇共同发起的“北京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同时正式启动,“经典昆曲欣赏”成为北京大学本科生的公选课,受到热捧。(赵桂双)
汪世瑜:可进可退,昆曲发展自求其善
汪世瑜
20,汪世瑜与白先勇合作,日后声名大噪的青春版《牡丹亭》因而得以促成。当时,汪世瑜刚从浙江省京昆艺术剧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前,他在昆曲舞台上演出了四十余年,尤以“巾生”(昆曲小生分为巾生、穷生、官生、雉尾)见长。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汪世瑜在背后做了巨大的努力。“白先勇是灵魂,他给出指导意见,具体来做的全是我。”汪世瑜用他深厚的专业修养和艺术造诣,逐渐填满了白先勇画下的框。在这之后,他又先后与林兆华、关锦鹏合作,制作了厅堂版《牡丹亭》和《怜香伴》。
这一系列的创新,在昆曲业界引发极大争议,但在汪世瑜看来,只要能让昆曲吸引更多的年青人就够了,而昆曲本身也有自信去接受这种改变。10月16日至20日,苏州昆剧院将在广州大剧院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全本及新版《玉簪记》。借此契机,南都记者专访了汪世瑜。
篇11:昆曲《春江花月夜》
昆曲《春江花月夜》
此剧出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孤篇压全唐”之作——《春江花月夜》。80后才女罗周以此为灵感来源,创作了一出同名昆曲,讲述了一个历经50年、穿越人鬼仙三界,由爱恋情愫生发,进而超越生死、直面浩渺宇宙的故事。全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扬州元宵夜,月光如洗,花影绰约,明月桥边,才子张若虚对佳人辛夷一见倾心,却阴差阳错生死两隔。判官许诺一生富贵敌不过美人莞尔,掌权四海不及明月桥上与心上人再相聚。
昆曲因其曲牌体严谨的格律而堪称汉语标杆的文学性,令许多当代剧作家望而生畏。但是,昆曲《春江花月夜》能按照曲牌的格律填词,用典准确而有深意,文学性是很出色的。
剧中“阮籍哭兵家女”的典故,虽较生僻,但用得非常贴切。我们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昆曲剧本创作薪火相传、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希望。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春江花月夜》舞台,移步不换形,明月桥的弧线好美,披着薄纱的红灯笼好看,电音伴奏好听,还有那件挂在台上飘来荡去的绣花衣衫,阴曹地府中既风趣又世俗的判官小鬼……青年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全剧昆曲本体的美学神韵犹存。
通天灵,接地气,获知音。
《春江花月夜》为昆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许多青年观众赞扬这出戏是“我们这个时代昆曲最好的样子”,这是最大的褒奖。《春江花月夜》的现代意味还表现为舞台构思的奇妙。它在台上还原了一座写实的古桥,主场阎王殿和仙界也是实景,阎王殿里不仅有奈何桥,还有“孟婆熬汤”的实景场面,都打破了昆曲“一桌二椅”的传统布景。有专家认为不妥,我以为这是主创人员更多地考虑了现代青年观众的欣赏口味,只要不影响歌舞表演,也未尝不可。
当今,进入读图时代,现代观众对舞台布景形象总的要求实一些,好看一些。这样的表现手法,符合明人谢肇淛说的`戏曲作法必须“虚实相半”:“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生,方是游戏三昧。亦要情景透极而至,不必问其有无也。”“桥畔惊艳”、“孟婆熬汤”是“出之贵实”,诗人起死回生,则是“不必问其有无”。虚实相半,成就了一出好戏。剧作家罗怀臻指出:《春江花月夜》不单单只是寄托了一介戏曲人的情怀,更是对当下世态和人心的拷问和关切。此次《春江花月夜》的圆满成功,不仅是观众对整个剧组历时三年严谨准备的赞许,也消弭了长久以来对昆曲编新剧的质疑。这个评介,我以为是准确而贴切的。
《春江花月夜》虽然标新立异,仍是古典戏曲,昆味依然很浓。
它选用了许多传统的昆曲曲牌和套数。例如上本第一折是仙吕庚青韵,带真文韵;第二折是中吕混韵,用an结尾的现代韵; 第三折是南吕鱼模韵;第四折是双调江阳韵。全剧共八折戏里用了七个宫调,意味着所需曲牌的丰富性相应大幅提高,没有任何两折重复用韵,精微至此,即使在老本子中亦不多见。老观众听起来,赞扬它保留了许多昆腔的原汁原味,新观众也觉得昆曲美妙动听。全剧33个曲牌、35段唱腔都是经过蔡正仁和张洵澎等老艺术家认证过的。《春江花月夜》不仅唱词格律、平仄、表述方式都遵循昆曲曲牌体传统,更难得的是,它抛弃了许多昆曲唱词佶屈聱牙的文辞,表述流畅婉转。在演出中还加入了不少生动幽默的话剧元素和热闹的民俗,更为引人入胜。
张军扮演张若虚,在剧中历经生死,却始终活在27岁,与16岁、26岁和66岁时的女主角辛夷三度相逢。
这三度相逢成为全剧的主线,生而枉死,死而复生,张若虚由此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感慨。张军的唱,高亢含情,大气磅礴,念白清脆,弦外有音。北方昆曲剧院一级演员魏春荣饰演令张若虚魂牵梦萦的辛夷,处处表现了她端庄内敛、大家闺秀的风范,扮相清丽淡雅,唱腔变化自如;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史依弘饰演得道鬼仙曹娥,明艳热忱,演唱亮丽,感怀于诗人的执着真情,心有所动,但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著名京剧演员关栋天出演张若虚好友、书法家“草圣”张旭,珠联璧合,是谓绝配;江苏省昆剧院院长、名丑李鸿良饰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刘安,表演诙谐幽默、细腻传神,为全剧增添了喜剧色彩。昆曲遗产的守望和创造是并行不悖的。新创昆曲《春江花月夜》的贡献,大大超越了这出戏的本身的票房价值。继承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仅仅守望是不够的,“良辰美景奈何天”的一唱三叹,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新的变化。
“前朝曲”固然不能丢,新编“杨柳枝”更应鼓励。张军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尝试让昆曲接受现代审美考验,践行当代的传播方式。他说:“我们在戏里灌注梦想,付出努力,只为了让昆曲从高冷凄清的博物馆展台上走下来,活色生香,真正地活着。”
★ 京剧的九年级作文
★ 京剧六年级作文
★ 京剧作文400字
★ 猜谜语的方法
【昆曲阅读答案(推荐11篇)】相关文章:
昆曲翻译探析2023-09-03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简介2023-09-27
戏曲随笔3002022-10-17
全科主治医师竞聘稿2022-12-15
步步高全科知识2023-09-02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52023-04-25
戏曲大舞台优秀作文2022-04-30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2022-12-24
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十期观后感影评精选2022-05-07
艺术论文范文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