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

时间:2023-07-07 07:31:2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共4篇)由网友“Jin”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

篇1:《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 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 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 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 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 内容多歌功颂德, 浮泛空洞, 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 体式既定, 难出新意, 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 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 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 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 抒发哀悼之情, 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 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 但偏重于述哀, 抒情色彩更为浓厚。 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 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 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 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 此外, 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 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 激起读者的共鸣, 增强艺术感染力, 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 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 李元宾墓志铭》 “ 铭词与《 祭十二郎》 相埒( 等同) , 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 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 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 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 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 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 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 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 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 亦即叙述的真实。 例如杜牧的《 唐故进士龚轺墓志》 , 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 奇幻而多姿, 极具戏剧效果。

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 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 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 但墓志发展至唐代, 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 四言之外, 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 如《 王氏殇女墓志》 等, 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

篇2:《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追求个性、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 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

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

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 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

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 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 铭文出现了三、五言和杂言等形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 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

B、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 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

C、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 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

D、文章提出问题后, 横向展开论述, 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

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 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

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 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

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 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墓志文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参考答案】

1、D(3 分)

【解析】A 项,偷换概念,是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B 项,议论的手法只是为了增强感染力;C 项,不再表述不准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2、A(3 分)

【解析】本文并没有互渗,只有墓志铭对其他文体的借鉴。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C(3 分)

【解析】哀祭文是从叙述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

篇3:寂寞难掩美丽阅读理解附答案

寂寞难掩美丽阅读理解附答案

听说他的声名是早几年的事 了,只因那一方名为“雨巷”的石雕作品。待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必说那石雕上的碎石铺街,钩起人多少旧时苏州小巷的回忆;也不必说老屋小巷中,清丽女子撑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的那个婀娜背影;更不必说那望不到尽头、层层黛色的瓦片、粉墙所营造出的灰、白、黑——古城苏州特有的基本色调。单单那么一种意境,那么一种情调,那么一种气息,就不由得让人沉醉,让人浮想联翩。也许,戴望舒的《雨巷》给人们营造了一幅可以想像的图画空间,你有你的雨巷,我有我的雨巷。而他的《雨巷》是把文字的雨巷凝结成一种可以触摸的现实,让我们更加直观真切地去察看,去联想,去体味。听说这方石雕《雨巷》被人称赞为是来自于传统玉雕、石雕技法,揉合进西方美术空间透视艺术手法的精品。作品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等奖项。

梅花香自苦寒来。还在十多岁时,他凭着对“石头上刻花”的莫名喜欢,就拜师学艺,从事这门寂寞寒苦的手艺了。也许是他的天赋,也许是他的勤奋刻苦,也许是他的坚守,才让他赢得了现在的成绩,但这点荣耀对他来说只当是虚名。言谈得知,朴实的他为了自己家乡的石砚,竟阅读了《越绝书》《吴郡图经续记》《砚史》《砚笺》《吴门表隐》《百城烟水》等志书史料,写出了《为蠖村砚正名》近万字的论文,动因只不过想为家乡的“土特产”“正本清源”。这砚石,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异名别称,如吴县澄泥砚、太湖石砚、灵岩石砚、漱江石砚、藏书砚等。但最本色的名称,他觉得还是应该叫“蠖村砚”。中国博物技艺历来著名,又不乏传人,可既能够身怀奇技,又能够潜心阅读大量史志资料,写出论文者,恐怕不多。

雕工制作早已形成了一项专门艺术,从取石、开料、随型、出槽、磨平,雕花等都可独运匠心。有石雕童子功的他,在雕刻生涯中,融会贯通地将前人的各种雕刻技法运用到他的艺术实践创作中。小到盈掌,大到一人合抱的石雕作品,他都能够应对从容。而且,喜欢艺术的他,视野并不狭窄,戏曲、书法、绘画等门类,他都有所观瞻。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演了,他去看;博物馆的书画展开幕了,他去看。凡是 能够让他学习、借鉴的机会,他都不放过,引进、运用到自己的雕刻创作中,且每每突发奇想,构思极佳。

同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工作者,他也深深理解苏州本土石材的稀缺和保护

性开发之重要。在苏州禁止开山采石以后,面对石雕材料的缺少,他开始转向对安徽、宁夏﹑贵州等地石料的开发、创作。并在传统蠖村石制作方面,尤其注重其实用性——开发真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艺术性的文房用具。

同时,他还将眼光投向木雕、核雕、牙雕等十多个门类作品的创作,所创作的木雕、核雕、牙雕作品栩栩如生,玲珑剔透,也让人爱不释手。他的雕刻作品被赞誉为:高端的审美与巧慧的制作相融合,格调高雅中洋溢着生活气息。

他就是徐佩根。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通过二度创作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其思想精髓则更难。但徐佩根的石雕作品《雨巷》令人折服的做到了这一点。

B.徐佩根是我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但现在的成绩对他来说只是虚名,因为他要最求更大的成就。

C.中国博物技艺不乏传人,可能够身怀绝技,又能写出论文者却不多。作者对这种现状充满批判和担忧。

D.徐佩根喜爱艺术,戏曲、书法、绘画等门类都有所观瞻,这每每给予他创作的灵感。

E.本文运用第三人称,通过对比手法,客观多面的叙写了一个令人敬佩的艺术工作者形象。

(2)文章第二段描写徐佩根《雨巷》这一雕塑作品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

(3)简要概括徐佩根能够“名不虚传”的原因。(6分)

(4)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标题“寂寞难掩美丽”的理解,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8分)

试题答案:

12. (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因果关系错误,这里属于强加因果。C项“作者对这种现状充满批判和担忧”说法不准确。E项对比手法错误。

(2) 文章第二段描写徐佩根《雨巷》这一雕塑作品时,运用了排比、对比、衬托等手法。①排比。将石雕上已经铺陈排比,一气呵成,写出了石雕让人沉醉的意境和情调。② 对比。戴望舒的《雨巷》营造的想象空间与石雕凝结成的可以触摸的现实形成对比,突出石雕的直观和真切。③衬托。作品被人称赞和获奖侧面衬托出《雨巷》的极高艺术成就。(每点2分, 共6分)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答题的区间在第二段,然后读懂文本。排比、对比较容易看出,衬托主要是从侧面描写这件作品的极高的艺术成就,再结合文本分析,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3) ① 梅花香自苦寒来。对雕刻技艺的勤奋,坚守,潜心研究让他的荣誉实至名归。②视野开阔,融会贯通。从前人的雕刻手法,到各个艺术门类,他都能学习,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③有责任感。理解石材的保护开发政策,注重作品的实用性等。(分点概括,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抓住文章中传主的'具体事件,从事件中概括人物的精神。另外,要中的吗主要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性语言。

(4) ①内涵和作用。“寂寞难掩美丽”意思是经历过冷清孤单以后,难以掩盖成功后的美丽。结合本文内容看,徐佩根十多岁便从事雕刻这门寂寞苦寒的手艺,数十年的默默坚守,潜心研究,他的作品才达到了高端的审美与巧慧的制作相融合,格调高雅中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极高艺术成就。徐佩根把荣誉看做虚名,朴实的他为了自己家乡的石砚,竟阅读了《越绝书》《吴郡图经续记》《砚史》《砚笺》《吴门表隐》《百城烟水》等志书史料,写出了《为蠖村砚正名》近万字的论文,动因只不过想为家乡的“土特产”“正本清源”。这种潜心研究,执坚守白的精神成就了他的“美丽”。题目新颖独特,有吸引读者的作用,暗含文章的主旨,给人以启迪。(6分)

②启示: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黑暗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 天也就亮了。(2分,大意对即可)

篇4:《香菱咏月欲掩料应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香菱咏月精华欲掩料应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红楼梦》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诗。

诗文如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阅读上面一首诗,选择对诗意解说有误的两项()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背里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直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

C、颈联写了穿绿蓑的江上人秋夜闻笛,闺中女子楼头望月两幅画面。

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

E、该诗同《春江花月夜》一样,借思妇、离人、游子的月下情怀表达月之思乡怀人意蕴。

2、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请从写作特色方面作答。(6分)

参考答案

1、D3分、E2分、B1分(B“直到”有误,该句另写早行之人,D不是诗人向嫦娥发问,而是诗人想像嫦娥自己问自己,E本诗写的是行人别情、思妇怀人、江上之人思乡。)

2、新巧之处有三点:(1)除首联直接写月外,其它句句不着“月”字,但句句与月相关。(2)首联一个“寒”字为全诗之骨(“诗眼”、“奠定感情基调”均可),全诗围绕这个寒字展开,情感浓郁。

(3)诗中化用古代诗句,却不露痕迹,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全诗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以上一个要点2分,写够三个要点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赏析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咏月诗。

经过前面一番艰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终于摸到了做诗的门径,因此此诗一出,就顿放异彩,成为一首具有真正艺术美的'作品。诗的首联起句就显得气势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实则暗示象香菱这样才情横溢的女子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从而传达了学诗必能成功的坚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与诗人的身世紧紧的联系起来,咏月而又咏人,两者水乳交融。“影娟娟”写月亮修美的外形;“魄自寒”,指月质清寒的特性。犹如香菱姣好的容貌中深藏着一颗凄凉又寥落的苦心。这位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却不幸沦落为粗鄙陋俗的呆霸王薛蟠之小妾,她痛苦的泪水永远是流不远的。因而这种顾影自怜的幽怨之情调,便在诗的颔联中委曲的道出:“一片砧声千里白”,以“一片”与“千里”对举,让“砧声”与“皎月”浑融,既写出了地域之广远,又道出了愁思之绵长,而且这种愁思,乃是由砧声(即妇人们在月夜中的捣衣声)所引发的。这里隐曲地传出达了香菱对远在江南的丈夫薛蟠的思念之情,因为薛蟠虽然与她并无谐和恩爱之情份,但从名份上来说,他毕竟还是她的丈夫,何况香菱除了他以外,并无一个亲人。接下的“半轮鸡唱”一句,仍然以景托情,则此时因见时光流逝而尝尽了不眠滋味的这位女诗人,便把满怀的愁绪,一腔的心事,尽托付这默默无言的半轮残月中,使客观的“月”与主观的“情”得到有机的融合,达到了诗美学上所谓“不隔”的艺术境界。

诗的颈联又在境界上作深一层的开掘,让这种深沉的哀愁扩散开来,使之具有更有为普遍的意义:同一个凄清的月夜,不知有多少身穿绿蓑的游子漂泊江上,因闻笛声而垂涕;又不知有多少红袖佳人徘徊楼头,倦倚栏杆而出神。因而这月夜中的愁思,就不仅是属于香菱本人的,也还是属于千千万万个与香菱有着同样的遭遇的伤心人的!这乃是一种亘古至今游子思妇所共有的绵绵愁恨!

诗尾联归结为无可奈何的感喟:“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嫦娥因偷食长生不老药而不得不飞升登上月亮,与她的意中人后羿永远分离,想来她孤独凄凉的心是和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故此处借嫦娥的一问,就问得新奇且意趣,并且诗的句意既做到曲折又能紧扣诗题,笔法老练而又寓意遥深。在小说中,众人评这首诗曰:“新奇而有意趣”,就不是毫无根据的溢美之辞。

题女郎庙,题女郎庙曹邺,题女郎庙的意思,题女郎庙赏析

题萧山庙,题萧山庙温庭筠,题萧山庙的意思,题萧山庙赏析

杜牧《题木兰庙》赏析

题木兰院,题木兰院王播,题木兰院的意思,题木兰院赏析

杜牧的生平介绍

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生平简介

生平介绍范文

无字碑诗歌

唐寅联集

唐寅的名言摘抄

《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
《《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阅读答案(共4篇)】相关文章:

《题齐安城楼》杜牧2023-12-01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感的作文2022-04-30

咏史诗?南阳,咏史诗?南阳胡曾,咏史诗?南阳的意思,咏史诗?南阳赏析2023-02-14

咏史诗?泸水,咏史诗?泸水胡曾,咏史诗?泸水的意思,咏史诗?泸水赏析2022-09-11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典故2022-11-28

韩愈的简介总结2022-11-08

《诸将其五》杜甫全诗赏析2023-08-19

唐代诗人李白的简介2023-12-29

历史典故作文2024-01-27

古诗清明的作者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