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时间:2024-02-29 07:34:08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精选9篇)由网友“lio”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篇1: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篇2: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13.(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2)全篇用色 (3)多色组合

14.(2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15.(3分)不能。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须稍加玩味。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意思对即可)

16.(3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意思对即可)

17.(3分)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 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 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意思对即可)

【拓展阅读:古诗句中表现色彩美的诗句】

宿灵岩寺

【唐】戴叔伦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唐】姚合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蟹 【唐】唐彦谦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送僧归漳州 【唐】吕温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偶作 【唐】杜牧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新春 【宋】陆游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感春 【唐】白居易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送程六 【唐】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唐】李白

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菊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无题 【唐】李商隐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山行 【唐】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江下 【唐】杜荀鹤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马上晚吟 【唐】白居易

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

拟醉 【唐】元稹

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篇3: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14.说说第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篇4: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 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 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2.说说第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3.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4.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参考答案:

1.(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2)全篇用色 (3)多色组合

2.(2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3.(3分)不能。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须稍加玩味。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意思对即可)

4.(3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意思对即可)

5.(3分)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 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 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意思对即可)

篇5: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阅读答案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篇6: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阅读答案

1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3分)

(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1分)

(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1分)

(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1分)

12、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答: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 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答: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意同即可)

15、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3分)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答案示例:我选择(第一 )首,我的发现是: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

我选择(第二)首,我的发现是: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

篇7: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阅读答案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3月20日至 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 “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3分)

(1)

(2)

(3)

2.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5.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3分)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

参考答案:

1.(3分)

(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1分)

(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1分)

(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1分)

2.(2分)

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言之成理即可)

3.(3分)D

4.(3分) (意同即可) (2分)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意同即可)

5.(3分)

(1)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意同即可)

(2)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意同即可)

篇8:《 梦中作》古诗词阅读答案

《 梦中作》古诗词阅读答案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试题】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

(1)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路欧阳修的《 梦中作》“ TITLE=”高考古诗词鉴赏 路欧阳修的《 梦中作》“ />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在滁州做太守时,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他不但诗、词、文都擅长,还有史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成就。他的《六一诗话》是第一部以诗话的方式论诗之作。

【译文】

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

路欧阳修的《 梦中作》” TITLE=“高考古诗词鉴赏 路欧阳修的《 梦中作》” />

【鉴赏】

《梦中作》这首诗写的是“梦境”。梦境的特征是恍惚迷离,无须明确的具体内容和内在的逻辑性,但作为诗,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立意、情感和审美的特征。欧阳修的这首诗还是做到了的。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四句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正是“梦中作”的特点。

前两句写秋夜夜深独吹笛,写乱花使诗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达的正是被贬后焦虑、失意之情;第三句写人世间容易变换,第四句直写思念家乡,表达的是诗人对无聊的官场的幻灭和厌倦,从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着返回家乡。

在这首诗中,既有景色的凄清与绚丽,又有情感的`悲伤和喜悦;既有空间的无由转移,又有时间的莫名变幻……然而在每一个情境中,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美。从奇怪的梦境之中,流露出思念亲人的情怀。

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正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绰绰,游移不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欧阳公表现的梦,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可发一赞叹。

篇9:蝶恋花高中古诗词阅读答案

蝶恋花高中古诗词阅读答案

《蝶恋花》

【金】完颜璟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注:完颜璟,即金章宗,其统治前期,金国国势强盛,其在位期间,汉化程度较高。

(1)这是金章宗完颜璟所写的一首咏物词,根据词的内容你能猜出此词所咏为何物吗?(提示:此物为夏季常用之物)(2分)

(2)从炼字的角度,词的上阕“皱”“斗”用得都很不错,试选择其一进行赏析。(4分)

(3)词的下阕道出了词人怎样的心境?从“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中你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1)答折扇、折纸扇、折叠扇均可得分。(2分)

(2)“皱”是皱纹(波纹)的意思,(1分)一个“皱”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折扇展开犹如湘江上泛起的波纹,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折扇的情状。(2分)

“斗”即争斗,(1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折扇上所绘花草争奇斗艳的形态。(2分)

(3)作者于金殿珠帘中闲情偶坐,把扇清玩,清风入怀,道出了作者此时怡然自乐,逍遥闲适的心境。(3分)从“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不耽于享乐,勤于政事的皇帝形象。(2分)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咏柳的教学反思

广州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

《敕勒歌》教案教学设计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论文

陈复礼:耄耋大师赤子情阅读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阐释(下)(高三备课资料)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鉴赏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精选9篇)】相关文章:

《咏柳》教学反思2022-09-22

诗歌鉴赏方法教学设计2022-11-25

《夜莺之幸》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3-06-10

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2022-06-25

咏柳教学反思2023-04-06

古诗鉴赏形象考查答题方法和技巧2023-05-19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3课时2023-12-05

诗歌教学反思2023-12-07

古诗望洞庭的课后反思2023-08-09

散文的鉴赏方法2023-07-07